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重生南非当警察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鲇鱼头
“那么你要返回荷兰?”罗克随口问,传统这东西,不经历个几百年,大概是无法传承的。
布尔人来到非洲一共才没有多少年,真要说传统,那就只能回荷兰找,或者去开普。
反正不可能是奥兰治。





重生南非当警察 402 参战
“我们的家园在奥兰治,勋爵——”尼克拉·范伦斯堡很认真的解释,表情真挚的很,如果不是罗克知道浮空术的底细,那么没准罗克也信了。
但是现在罗克就呵呵,随手摆摆手让尼克拉·范伦斯堡自便。
小斯则是给守在门口的维克多一个凶狠的眼神。
维克多面无表情的跟着尼克拉·范伦斯堡出去,至于尼克拉·范伦斯堡还有没有命回到奥兰治,希望他的主保佑他。
尼克拉·范伦斯堡的身影还没有消失在门廊里,小斯就一连串的咒骂,看样子是被气得不轻。
罗克哑然失笑,二十一世纪某些变戏法的都能把一群人骗的团团转,这年代的人们也一样,越是成功人士,越是对自己有自信,就越是容易上当受骗。
十二月中,德国本土援军终于抵达坦葛尼喀,随后,坦葛尼喀德军以本土援军为核心,向荣耀堡叛军发起一系列攻势。
十二号,坦葛尼喀第二师从基哥马出发,向鲁夸湖方向发动进攻。
同日,第一师从依林加出发向荣耀堡进攻。
十五号,第一师在鲁杰瓦附近和荣耀堡叛军主力遭遇,战斗进行到最激烈的时候,全部由德国人组成的115旅出现在荣耀堡叛军侧翼,向荣耀堡叛军阵地发动猛攻。
荣耀堡叛军无力抵抗两支部队的夹击,大败亏输,兵力损失在四千人以上。
罗克到十六号才知道,埃里希·冯·法金汉在十号就已经抵达坦葛尼喀,但是坦葛尼喀方面并没有大肆宣扬,德军这一次发动的进攻,就是在埃里希·冯·法金汉的指挥下进行的。
罗克这时才发现小看了埃里希·冯·法金汉,能当上德军总参谋长的人,果然有两把刷子。
“现在坦葛尼喀第二师占据了鲁夸湖和北海之间的松巴万加,第一师和第115旅占据了尼亚撒湖和北海之间的姆贝亚,荣耀堡叛军就被积压在这个纵深八十公里,宽度三百公里的区域内,如果荣耀堡叛军无法在短时间内突破坦葛尼喀德军的封锁,那么荣耀堡叛军就只能束手待毙。”德里克·多德也没有想到,形势居然崩溃的这么快,仅仅是十天之前,德里克·多德还计划着要向乌松布拉方向进攻,现在连生存都成问题。
“塞尔伯恩勋爵来电,如果可以,希望我们能直接派军队进入坦葛尼喀,要尽可能拖住德国人,不能让荣耀堡叛军败得这么快。”一名参谋拿着一份电报急匆匆过来,塞尔伯恩伯爵现在已经离开南部非洲回到伦敦,没想到还关注着坦葛尼喀境内的叛乱。
这也很正常,塞尔伯恩伯爵现在已经回到海军部任职,直接负责无畏舰的建造计划,如果坦葛尼喀境内的叛乱迅速平息,那么肯定不利于英国和德国的军备竞赛。
虽然英国在这场军备竞赛中不至于输,但是坦葛尼喀境内的叛乱,能让英国赢得更轻松一些。
“勋爵,不到万不得已,我们不能派遣军队进入坦葛尼喀。”德里克·多德身为南部非洲联邦总参谋长,现在完全站在联邦政府的角度上考虑问题。
关键不是派不派,而是不能让德国人抓到把柄,如果尼亚萨兰部队动作迅速,手脚麻利,以最快的速度消灭一支德国部队,打破德军的封锁线,然后在坦葛尼喀德军没有反应过来之前就退回尼亚萨兰,那么就算德国人事后知道,也拿尼亚萨兰没办法。
这种事貌似在世界军事史上也有很多例子。
“勋爵,如果从我们第二师抽调部队,我保证完成任务!”马丁主动请战,对德军部队,马丁也是早就想见识见识。
赢得普法战争之后,德国现在是以“世界第一陆军”自诩。
虽然法国人并不服气,但是在普法战争的前提下,法国人不管怎么说,看上去都是死鸭子嘴硬。
马丁并不认可德国的“世界第一陆军”,自从罗德西亚北部师成立以来,罗德西亚北部师的官兵,和坦葛尼喀德军发生过多起摩擦,罗德西亚北部师整体上并不吃亏,就算是德国本土部队比坦葛尼喀德军的战斗力更强,马丁认为也是强的有限,所以马丁很希望能和真正的德军部队正面打一场。
“马丁,你要注意一个问题,德国本土的正规军,和坦葛尼喀的仆从军不是一码事。”罗克郑重提醒,要是马丁抱着这样的心态上战场,那么十有八·九要输。
德国本土来支援的第115旅,全部是由德国人组成,战斗力在德军序列中也是出类拔萃。
坦葛尼喀仆从军主要是由坦葛尼喀境内的非洲人组成,只有军官才是德国人,所以这两者的战斗力不是一码事,如果马丁以坦葛尼喀仆从军的战斗力衡量德国本土正规军的战斗力,那就大错特错。
“我明白勋爵,不管德国本土军队的战斗力有多强,我都保证能彻底击败他们。”马丁信心十足。
要说马丁的信心也不是空穴来风,罗克从桑赫斯特皇家军事学院镀金回来后,将罗德西亚北部师和新编第一骑兵师的很多军官送到桑赫斯特皇家军事学院学习。
在桑赫斯特皇家军事学院,罗德西亚北部师和新编第一骑兵师的军官们充分了解到目前全世界陆军的建军思路,以及战斗方式。
了解的越多,作为“旁听生”的军官们信心就越足。
这个时代,不管是德军部队,还是法军部队,包括英军部队,陆军的作战方式就是人海战术,说白了打仗就是活生生的用人堆,不管打赢打不赢,这种作战方式其实都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
罗克在很久以前就强调火力的重要性,在开普敦成立突击队时,罗克就开始有意识普及交叉火力的重要性,现在的南部非洲联邦第一师和第二师,哪怕是普通列兵都知道交叉火力的重要性,都知道对敌人的阵地发动进攻要使用散兵线,都知道步兵和炮兵要进行步炮协同,这些经验都是在以后的战争中用鲜血和生命总结出来的,所以马丁是真的不怕德国人。
跃跃欲试的很。
“德国人的战斗力也就那么回事儿,虽然德军部队装备很多火炮,但是一个师一万七千人才装备十六挺重机枪,轻机枪根本没有,更没有伴随步兵前进的攻坚武器,一旦进入阵地相持阶段,咱们的火力能把德国人统统撕碎!”马丁杀气腾腾,迫不及待想给德国人一个教训。
和德军部队相比,尼亚萨兰的武器装备明显更先进更合理。
就拿罗德西亚北部师改编成的第二师来说,全师一万一千人,装备了接近四百挺通用机枪,轻机枪和超级左轮已经配备到班一级,连一级装备的九十毫米口径迫击炮,虽然射程差了点,但是无论是射速还是威力,都超过德军部队装备的七十五毫米野战炮,真正到了战场上,机动灵活,且射速更胜七五小姐的九十毫米口径迫击炮,能把德军部队装备的七十五毫米野战炮打得满地找牙。
至于单兵技战术就更不用说了,第二师有超过一半的士兵,射击成绩接近或者是达到精确射手水平,尼亚萨兰现在有光学研究所,能够自产四倍瞄准镜,有了瞄准镜的加持,德军部队如果敢在第二师阵地面前摆出人海战术,那么等待德军部队的就将是毁灭性打击。
所以马丁的信心才会这么足。
罗克不搭理马丁,直接看德里克·多德,毕竟是总参谋长,在这个问题上肯定要给出自己的建议。
“单纯从战斗力上来说,我们确实是超过德军部队。”德里克·多德没有直接说是否应该派遣部队进入坦葛尼喀参战,对于第二师的战斗力还是给予肯定。
“那么就这么定吧,派教导团秘密潜入坦葛尼喀,向坦葛尼喀第二师驻扎的松巴万加发动进攻,我们就从这里撕破德军部队的防线。”罗克拍板。
“等等勋爵,埃里希·冯·法金汉知道偷袭,我们也完全可以复制——”德里克·多德也是老奸巨猾,埃里希·冯·法金汉能做初一,尼亚萨兰当然也能做十五。
罗克不废话,直接向德里克·多德比划了个大拇指,至于怎么样复制埃里希·冯·法金汉的作战方式,那是总参谋部要考虑的问题,罗克只做决定,不负责实施。
总参谋部的效率还是很高的,十八号晚上,第二师教导团离开驻地,秘密进入坦葛尼喀,准备迎战正在向荣耀堡前进的坦葛尼喀第二师。
尼亚萨兰在调动军队的时候,埃里希·冯·法金汉也没闲着,兵贵神速,坦葛尼喀德军击败了荣耀堡叛军的主力后,仅仅休息了一天,埃里希·冯·法金汉就命令部队向荣耀堡发动进攻,要毕其功于一役。
十九号早上,教导团和坦葛尼喀第二师在荣耀堡以西四十公里处的赫尔穆特堡遭遇。
赫尔穆特是老毛奇的名字,坦葛尼喀将老毛奇的名字用在这儿,很明显有强烈的象征意义。




重生南非当警察 403 阵地
鲁夸湖是一个季节性湖泊,面积随季节显著变化,雨季时长150公里、宽25至30公里,旱季有时全部干涸。
神奇的是,即便如此,鲁夸湖依然富含鱼类资源,只不过坦葛尼喀还没有来得及开发鲁夸湖,所以鲁夸湖才不为人所知。
要说坦葛尼喀其实也是得天独厚,境内渔业资源非常丰富,不仅占有半个北海,境内还有非洲最大的维多利亚湖,所以罗克才会对坦葛尼喀垂涎欲滴。
赫尔穆特堡建在鲁夸湖和北海之间,和荣耀堡一样,同是冯特罗塔计划中的一部分。
荣耀堡叛乱发生后,当时的坦葛尼喀总司令冯特罗塔第一时间命令赫尔穆特堡驻军将所有的泰泰拉裔工人全部处死,并将尚未完工的赫尔穆特堡全部炸毁,避免被荣耀堡叛军利用。
所以现在的赫尔穆特堡就是一片残垣断壁,在德国人眼中已经毫无利用价值,但是在第二师教导团团长钟笃行看来,赫尔穆特堡正好适合教导团布置阵地。
第二师教导团全员共计一千八百人,战时加上辅助部队,全员大概在三千人左右。
和坦葛尼喀第二师相比,教导团人数上虽然处于劣势,但是装备程度和训练水平都远胜坦葛尼喀第二师。
而且教导团的辅助部队是尼亚萨兰民团组成,这部分人到了关键时候也是可以冲锋陷阵的,所以从兵力上说,双方整体差距也并不大。
“这是咱们罗德西亚北部师走出国门的第一仗,一定要打出咱们罗德西亚北部师的威风,谁要是战场上给咱们罗德西亚北部师丢人,别怪兄弟不讲情面,自我了断还能给家人挣一个烈士家属身份。”虽然罗德西亚北部师已经改编为第二师,但是冯笃行还是习惯性使用罗德西亚北部师这个名字。
其实这也是英军部队的传统,新编第一骑兵师的三个团,当时也都有自己的名字,罗德西亚北部师教导团还有个名字叫尼亚萨兰突击团,不过因为当时尼亚萨兰不能拥有部队,所以这个名字只是内部代号。
现在就无所谓了,加入南部非洲联邦政府之后,尼亚萨兰突击团也就不用再遮遮掩掩。
尼亚萨兰突击团全员在出发之前,都已经写好遗书,做好了战死沙场的准备,冯笃行身为团长以身作则,这口气憋得时间也是有点长。
自从冯特罗塔上任,坦葛尼喀和尼亚萨兰爆发冲突以来,罗德西亚北部师下属各团也是群情汹涌,马丁几乎每天都能收到下属的血书请战,这一次总参谋部选择尼亚萨兰突击团出征,二师其他各团就各种羡慕嫉妒恨,这要是万一打输了,不仅仅是丢了突击团的脸,给德国人留下证据才是最要命的。
为了掩人耳目,所以包括冯笃行在内,突击团所有官兵都使用油彩将暴露在外的皮肤染黑,再换上五花八门的衣服,这样突击团看上去就跟荣耀堡叛军几乎没什么两样。
参加情况通报会的军官们表情各异,负责正面防御的一营长,和负责迂回包抄的二营长都是满脸喜色,担任预备队的三营长就满脸不甘。
这也是没办法,突击团是要打一个漂亮的歼灭战,冯笃行手上也要保留一支部队,应付各种突发局面。
“再强调一次,无论在任何情况下,也不能抛弃自己的战友,我们不能给德国人留下任何证据,否则我们不仅仅要面对德国的压力,伦敦也可能抛弃我们,记住,我们这一次是秘密作战,就算我们全歼了坦葛尼喀第二师,我们也可能得不到应有的荣誉,但是这是对我们突击团的一次检验,希望诸位尽心尽力,打出我们突击团的军威——”突击团参谋长兰德尔·韦斯利同样是来自桑赫斯特皇家军事学院,不过履历就没有德里克·多德那么耀眼。
身为突击团的参谋长,兰德尔·韦斯利虽然很清楚突击团的训练水平,但是训练水平是一码事,真正上了战场又是另外一码事。
普法战争前,法军部队看上去训练水平也不错,对得起“世界第一陆军”的身份,但是战争爆发后,法军部队就一溃千里,将“世界第一陆军”的名头拱手让人。
德国正是通过普法战争一鸣惊人,一时风头无两。
所以兰德尔·韦斯利虽然对突击团有信心,但是该有的担心还是有,虽然突击团也经历过纳塔尔平叛的考验,但是纳塔尔叛军和坦葛尼喀德军的素质又不一样,这一仗打赢了还好,万一打输——
后果不堪设想。
“好了,都去准备吧,记住,适当调整火力强度,别一下子把德国人吓跑了——”冯笃行再次提醒,万一开打后,负责正面硬扛的一营火力全开,那真有可能把德国人直接吓跑。
用这个时代的火力标准衡量,突击团的火力配备堪称变态,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时候,全世界火力最强大的美国,一个师也只是装备三百挺机枪,教导团一千八百人,装备的轻重机枪就超过一百挺,火力密度几乎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军的三倍。
如果再加上配置到班一级的超级左轮,如果德国人敢摆出密集阵型,那就是来多少死多少,突击团完全有实力把赫尔穆特堡变成索姆河那样的绞肉机。
军官们开战前动员会的时候,一线的官兵也正在设置阵地。
罗德西亚北部师虽然没有多少参与战争的机会,但是内部经常举行各种对抗演习,所以阵地的设置上,和时下欧洲国家流行的线型阵地也不一样。
和线型阵地相比,突击团的阵地更接近一战后期的堑壕阵地,更有层次,更有利于火力发挥,也能对士兵们提供更好的保护。
唯一的缺点是这样的阵地构建起来需要更多的土木工程作业,所以突击团才会有辅助部队。
说白了,辅助部队在部队转移时要背弹药,战前要挖战壕,战斗中要抬伤员背尸体,战斗结束后还要负责打扫战场,可比正规部队累多了。
尼亚萨兰的部队,营级没有直属的炮兵部队,为了加强一营的火力,冯笃行将团属炮兵连配备到一营阵地上,加上一营装备的六十毫米口径迫击炮,火力强度还是不错的。
一营的阵地,炮兵阵地位于阵地左后方。
这里要介绍赫尔穆特堡的地形,赫尔穆特堡附近都是丘陵地形,赫尔穆特堡是建在一个地势颇高的丘陵上,一营阵地左后方是一个反斜面,这对迫击炮没有影响,但是对德军部队装备的野战炮却影响很大。
简单说,战斗开始后,一营的迫击炮可以直接打击进攻部队,而坦葛尼喀第二师的炮兵部队却无法对一营进行火力压制。
等等——
坦葛尼喀第二师根本就没有炮兵部队,整个坦葛尼喀德军只装备了十二门已经快老掉牙的火炮,还都在乌松布拉的炮台上无法移动,至于更先进的野战炮,德国政府连本土正规军都无法保证,根本没有实力装备殖民地仆从军。
所以冯笃行才这么有信心,因为冯笃行根本想不出坦葛尼喀第二师能够战胜突击团的理由。
陈镑是一营一连一排一班的机枪手,从番号上也能看出,陈镑可以算是一营最好的机枪手,多次在罗德西亚北部师内部评比中赢得过名次,尼亚萨兰陆军学院曾经想把陈镑调到陆军学院担任教官,只可惜陈镑到现在英语都不过关,所以才未能成行。
尼亚萨兰部队的一个机枪小组,通常是由三个人组成,一名机枪手加上两名副射手,机枪手主要负责抗机枪,副射手负责背备用枪管和子弹,如果机枪手在战斗中阵亡,那么副射手就要及时盯上,而考虑到火力的重要程度,战斗中机枪手肯定会被重点照顾,所以机枪手是一个高风险职业,平时的待遇也很优厚,连战壕都不用自己挖。
当然这一次因为情况比较特殊,挖战壕的也不是民团,而是荣耀堡叛军。
“这里不行,战壕的宽度还要增加,正面多放几个沙袋,不用预留射击孔——”一名副射手正在教木木的手下挖战壕,其实说这么多都没用,木木的大部分手下不懂英语,更不懂汉语。
传统的机枪阵地,都是将射击孔直接开在阵地前方,可以直接向进攻的部队扫射。
突击团使用交叉火力,所以射击孔的位置是在阵地的侧面,正面根本不开口,这也就减少了机枪射手被直接攻击的可能。
这样的阵地,主要还是建立在对战友的信任上,作为特级射手,陈镑对自己的射术很自信,有充足的信心保证射界内没有敌人能顺利通过。
同样陈镑也对战友的射术有信心,陈镑在保护战友的同时,战友也在保护陈镑。
“该死的鬼天气——”副射手唐裔心疼的擦拭自己的军靴,突击团虽然没有穿军装,但是还穿着配发的军靴,这个习惯一时半会儿改不了。




重生南非当警察 404 不够分
一双好的鞋子对于军人来说非常重要。
这个时代的军队,也只有尼亚萨兰采用的是一体化军靴,可以对脚踝提供最大程度的保护,其他国家,包括英国在内,使用的也都是分体式军靴,其实并不能保护到脚踝部位。
尼亚萨兰的军工业非常发达,约翰内斯堡纺织厂为尼亚萨兰提供各种各样的毛皮和布料,艾达在爱德华港成立有南部非洲最大的装具厂,不仅仅为罗德西亚北部师提供各种军用装具,而且生产军用产品满足全社会需求。
尼亚萨兰的军人地位相对较高,所以军用品颇受追捧,一件普通的夹克,腰部增加一根装饰性腰带,肩部增加一个装饰性简章,马上就会引发抢购潮。
唐裔脚上穿的军靴,已经是尼亚萨兰装备的第三代军靴,和第一代军靴相比,第三代军靴的牛皮鞋面里都加了内衬,鞋头部位还加装了钢板,鞋身部位也增加了透气孔,这样的一双军靴,在小石城军人服务社的售价是九镑。
唐裔身为上等兵,一级射手,在全军大比武中获得过名次,每个月的薪水也仅仅五镑而已。
当然了,唐裔穿得军靴肯定不用自己掏钱买,罗德西亚北部师每年都会为所有的战士配发四双军靴,这是罗德西亚北部师独有的福利,新编第一骑兵师都没有。
陈镑敏锐的注意到,唐裔的军靴似乎有点破旧,不像是刚刚配发的。
“肯定不是啊,我把刚配发的军靴给了我儿子,咱们穿啥都行。”唐裔不隐瞒,这在罗德西亚北部师很正常,罗德西亚北部师每名士兵每年一套礼服,两套常服,四套作训服,两双皮鞋,四双作战靴,根本就穿不完。
“那你小心点别让少尉知道了,要不然你就得去打扫厕所——”陈镑好心提醒,唐裔的这种行为在罗德西亚北部师原则上是不允许的,不过到实际执行的时候,军官们也多半是睁只眼闭只眼,没谁在这个问题上较真。
毕竟不是原则性问题,如果牵涉到部队训练,或者是武器弹药等军用物资,罗得西亚北部师的管理也严格的很,任何人只要违反纪律,轻则关禁闭,重则追究责任。
至于打扫卫生,这根本就不算是惩罚,鞭策的成分更多一些。
“嘿嘿,你不说我不说谁知道——”唐裔的话音还没落,一排长乔映伍少尉就跳进陈镑小组的机枪阵地。
“准备的怎么样?”乔映伍一个月前刚刚从尼亚萨兰陆军学院毕业,原本乔映伍要被抽调到开普第三师服役,但是以为突然爆发的战争,乔映伍未能成行。
这其实也是好事,如果乔映伍挺过这一关,那么到了第三师之后,乔映伍会更受重用,说不定一毛一就能直接变成一毛三,或者是两毛一。
一毛一就是一杠一星,在联邦政府刚刚确定的军衔制度中代表着少尉,一毛三是上尉,两毛一就是两杠一星的少校。
到了少校级别,差不多就能当营长了。
“少尉,准备好了!”陈镑和唐裔异口同声,因为身处战地,陈镑和唐裔使用的是战地军礼。
联邦政府的军礼承袭尼亚萨兰的军礼,和pla军礼一样。
战地军礼则是为了提防敌方的精确射手,敬礼时只把手抬到胸口位置,这样敌方的精确射手就没法分辨谁是军官,无法进行精确点名。
其实在欧洲国家目前的编制中,精确射手并不受重视,所以尼亚萨兰的这项规定看上去太过超前。
不过尼亚萨兰的很多规定都是在实际演习中总结经验教训得来的,自然有他的必要性,真到了战场上,不管敌方的精确射手会不会对尼亚萨兰的军官点名,反正尼亚萨兰的精确射手肯定是不会客气。
“把手放下来,你们想害死我——”乔映伍下意识的有个躲避的动作,之前再一次罗德西亚北部师的内部对抗中,就因为一团的团长一时不慎,被二团的精确射手发现,导致演习全面失败。
1...217218219220221...112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