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重生南非当警察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鲇鱼头





重生南非当警察 397 换帅
在西南非洲的援军抵达坦葛尼喀之前,德国在坦葛尼喀境内组建了两个师的仆从军,一个师驻扎在北海沿岸的乌松布拉,另一个驻扎在坦葛尼喀沿海重镇平安港。
平安港就是未来的达累斯萨拉姆,1862年建城,1891年开始成为德国在坦葛尼喀的统治中心,现在洛伊特魏因总督的官邸就在平安港。
按照此时的德军编制,师一级部队采用两旅四团制,一个师的总兵力应该在一万七千人左右,加上保障部队总兵力可以达到四万人左右。
殖民地仆从军的规模和本土正规军肯定不一样,德国在坦葛尼喀的仆从军,一个师的规模也就五千人左右,毕竟殖民地仆从军要面对的是殖民地土著,不是老牌殖民国家的正规军,所以根本没必要采用正规编制。
话说德国现在为了军备竞赛几乎孤注一掷,所有的力量都集中在海军的建设上,根本没有余力兼顾陆军,更不用说殖民地仆从军,严格说起来,坦葛尼喀的殖民地仆从军压根就是民团,不管是从装备上还是从训练上,跟真正的本土精锐是两码事。
当然了,坦葛尼喀的民团,和尼亚萨兰的民团也是两码事,尼亚萨兰的民团每年还要求接受一个月的正规训练,平时各地民团也会定时检查民团成员的训练情况。
坦葛尼喀的民团就算了,坦葛尼喀现在还要本土补贴,才能维持坦葛尼喀的殖民统治,真要定期训练,估计连子弹都消耗不起,所以都是钱闹的。
以坦葛尼喀仆从军的配置,用来对付殖民地土著确实还能维持,毕竟殖民地土著没有先进武器,到现在还是长矛梭镖那种原始装备,一挺马克沁就足够对殖民地土著形成压倒性优势。
但是面对有尼亚萨兰支持的荣耀堡叛军,坦葛尼喀的殖民地部队就不够用。
说到这里,不得不再次感叹,英国这个日不落帝国确实是实力雄厚,李·恩菲尔德刚刚出现不久,英国就有能力全面换装,所有一线部队都已经装备李·恩菲尔德,就连南部非洲的殖民地部队,因为布尔战争,也得以装备李·恩菲尔德,使用的是全世界最先进的武器。
德国的实力跟英国相比就差很多,弹仓式步枪大行其道的当下,德国本土正规军使用的还是老式的单发式毛瑟步枪,殖民地仆从军就更不用说了,尼亚萨兰为了支援荣耀堡叛军,也不知道从哪个仓库的角落里找出一些马蒂尼·亨利,这种在英军部队中已经彻底淘汰的步枪,放在坦葛尼喀居然还能算得上是先进武器。
至于马克沁,整个坦葛尼喀,两个师的部队总共也就装备了六挺,速射炮根本没有,手榴弹数量极少,连子弹供应都不够充分,所以现在坦葛尼喀仆从军从装备上说,居然远远落后于荣耀堡叛军。
所以真的可以理解,为什么德国政府会对尼亚萨兰发出战争威胁。
当然了,这个战争威胁也就仅仅是威胁而已,德国目前不大可能为了坦葛尼喀真的向尼亚萨兰宣战,就算德国从本土派兵前往坦葛尼喀平叛,派出的部队也仅仅只有一个旅六千人而已,或许在德国政府看来,这已经足够平息坦葛尼喀境内的叛乱,但是这支部队尚未抵达坦葛尼喀,坦葛尼喀境内的叛军人数就已经超过万人,这种情况终于让冯特罗塔感到棘手。
十二月初,鹰堡来了两位特殊的客人,内维尔·张伯伦和他的哥哥奥斯丁·张伯伦。
前年的英国大选,约瑟夫·张伯伦代表的保守党失利,奥斯汀·张伯伦遂和大多数自由统一党成员一起加入了保守党,意图四年后卷土重来。
奥斯汀·张伯伦绝对没想到的是,一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英国组建联合政府之前,保守党都没有赢得胜利,于是奥斯汀·张伯伦就和大多数保守党成员被排除在英国政府之外。
现在的奥斯汀·张伯伦还没有意识到即将面临的残酷局面,这一次来找罗克,奥斯汀·张伯伦是代表坦葛尼喀总督洛伊特魏因,希望罗克能停止对坦葛尼喀境内叛军的援助,以便于坦葛尼喀尽快平息境内的叛乱。
罗克万万没想到,堂堂帝国重臣,在英国政坛威名赫赫的张伯伦家族成员,居然会为德国人来游说尼亚萨兰。
不过联想到未来内维尔·张伯伦的绥靖政策,罗克好像是明白了什么。
别误会,奥斯汀·张伯伦绝对不是英国政府的内奸,但是奥斯汀·张伯伦在考虑问题时也绝对没有彻底站在英国立场上。
说白了,都是为了利益。
“军备竞赛愈演愈烈,已经严重影响到公民的生活,我们不能任由自由党政府将大英帝国拖入战争深渊,必须停止这种不理智的行为,让国家回到正常的轨道上,否则我们就会成为国家的罪人——”奥斯汀·张伯伦慷慨陈词,不过他的出发点好像站不住脚。
“部长阁下,坦葛尼喀境内叛乱,会对德国的军备竞赛产生严重影响,一旦德国支撑不住,主动停止军备竞赛,这对于我们来说不是更好吗?”罗克顺着奥斯汀·张伯伦的意思说,其实也是殊途同归。
“尼亚萨兰勋爵,你好像没有意识到,德国就算是支撑不住,也不会主动停止军备竞赛,而是会孤掷一注发动战争,那对于文明世界来说将会是前所未有的灾难——”奥斯汀·张伯伦还是很清醒的,对于军备竞赛造成的恶果认识的很充分。
“想想看,如果坦葛尼喀境内的叛军叛乱成功,德国人被迫撤出坦葛尼喀,那么对尼亚萨兰,对南部非洲,对我们大英帝国遍布全世界的殖民地,会产生什么样的灾难性影响,到时候恐怕所有殖民地都会群起效仿,我们亲手确立,并且维持的数百年的文明世界体系就会彻底崩溃,这是我们绝对无法接受的。”奥斯汀·张伯伦也是担心坦葛尼喀叛乱所造成的影响。
和温斯顿、内维尔不一样,奥斯汀·张伯伦不赞成殖民地自治,竭力推行约瑟夫·张伯伦主张的关税政策,力图加强控制英帝国各自治领的经济,宣扬保护关税政策,实行帝国特惠制。
这和尼亚萨兰的利益背道而驰,罗克不想脱离英联邦,但是也不愿意伦敦对于南部非洲事务处处指手画脚,至于帝国特惠制,罗克倒是赞成的,那更有利于尼亚萨兰抢占英联邦市场。
“部长阁下,坦葛尼喀的叛乱,不会影响到尼亚萨兰,你应该已经看到了,虽然坦葛尼喀限于混乱中,但是尼亚萨兰依然稳定,并没有受到坦葛尼喀的影响。”罗克认为问题远远没有奥斯汀·张伯伦形容的那么严重,尼亚萨兰境内就算是爆发叛乱,只要没有外来力量的支持,那么尼亚萨兰政府也完全有能力在短时间内稳定局面。
“好了先生们,我们来说些实际的吧,洛克,坦葛尼喀要怎么做,你才会停止对坦葛尼喀境内叛军的支持?”内维尔·张伯伦和罗克更熟悉,直接问罗克有什么要求。
这样才对嘛,罗克为了坦葛尼喀境内的叛军已经花费了数万英镑,没有点好处就让罗克收手绝对不可能。
“内维尔,你是否能代表坦葛尼喀政府?”罗克将军。
“当然不,我谁都不代表,我只是想听听你对坦葛尼喀的看法,仅此而已。”内维尔·张伯伦不上当,他们哥俩的目的要是传出去,张伯伦家族的政治声望就全完了。
“那么这就很简单了,我要求坦葛尼喀让出整个北海,承认尼亚萨兰在北海的利益,同时坦葛尼喀境内距离和尼亚萨兰边境十公里范围内要成为非军事区,坦葛尼喀政府不能在这个区域内驻扎部队,同时坦葛尼喀政府应该保证境内泰泰拉人的权利,必须停止对泰泰拉人的屠杀,并且反思之前的残暴行为,对遇难的泰泰拉人进行赔偿。”罗克也是狮子大开口,就是要开出让德国人绝对无法接受的条件,然后罗克才有理由继续支援坦葛尼喀境内的叛军。
内维尔·张伯伦明显没想到,罗克的要求居然是如此的过分,和奥斯汀·张伯伦交换了一个心照不宣的眼神,内维尔·张伯伦斟酌开口:“洛克,现实一点,你的这些条件,德国人是绝对不会答应的。”
“我本来就没想德国人答应,自从冯特罗塔来到坦葛尼喀后,坦葛尼喀军方表现的越来越过分,本来毕洛夫勋爵访问尼亚萨兰,有效改善了尼亚萨兰和坦葛尼喀之间的关系,但是冯特罗塔的到来毁掉了毕洛夫勋爵访问尼亚萨兰创造的良好局面,真正应该为这一切负责的是冯特罗塔。”罗克不客气,刚才罗克没有提及冯特罗塔的责任,是因为德国总参谋部已经免去了冯特罗塔的坦葛尼喀总司令职位,新任总司令就是大名鼎鼎的埃里希·冯·法金汉。




重生南非当警察 398 驴打滚
确切点说,埃里希·冯·法金汉是在未来大名鼎鼎,这个时代还不为太多人所知。
1896年至1903年,埃里希·冯·法金汉曾经在清国服役,期间参与了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903年,埃里希·冯·法金汉返回德国,在德军总参谋部任职,随着坦葛尼喀局面的失控,德军总参谋部迫切需要一个有经验的人稳定坦葛尼喀的局面,于是有着丰富海外工作经验的埃里希·冯·法金汉被德军总参谋部选中,担任坦葛尼喀德军总司令。
现在埃里希·冯·法金汉还没有抵达坦葛尼喀,所以坦葛尼喀德军总司令暂时是由总督洛伊特魏因兼任,不过洛伊特魏因在军事上并不擅长,所以坦葛尼喀德军这段时间一直没有动作,估计要等埃里希·冯·法金汉到任之后,才会向荣耀堡叛军发动新的攻势。
全世界或许只有罗克才知道,埃里希·冯·法金汉其实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发动者之一,一战期间,埃里希·冯·法金汉担任德军总参谋长,在1916年初,法金汉强行发动凡尔登战役,希望能够造成2:1的伤亡比例,逼迫法国耗尽力量。
但是在付出25万人死亡的代价后,这个战略目的未能实现,法金汉因此被解职,兴登堡继任总参谋长。
埃里希·冯·法金汉也因为凡尔登战役,被称为“凡尔登屠夫”。
从这个绰号上就可以看出埃里希·冯·法金汉的作战方式,在冷酷无情这方面,埃里希·冯·法金汉比冯特罗塔有过之而无不及。
虽然埃里希·冯·法金汉的来头很大,但是罗克却并不怎么担心,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目前坦葛尼喀这种情况,就算是威廉二世御驾亲征,估计也无法在短时间内平息坦葛尼喀境内的叛乱,埃里希·冯·法金汉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表现也并不出色,和他的总参谋长身份并不相称,如果罗克不终止对坦葛尼喀叛军的援助,估计埃里希·冯·法金汉也没什么好办法。
所以罗克面对内维尔·张伯伦和奥斯丁·张伯伦时,就格外的有底气。
换成是以前的尼亚萨兰,罗克没准还会卖内维尔·张伯伦和奥斯丁·张伯伦几分面子,现在尼亚萨兰已经并入南部非洲自治,不再是英国政府直辖的领土,罗克也不用太顾及英国本土这些政治家族对尼亚萨兰的看法。
“洛克,我可以通过某些渠道向坦葛尼喀转达你的条件,但是我不能保证德国人会接受。”内维尔·张伯伦政治上还很稚嫩,奥斯丁·张伯伦的脸色已经很难看。
“没关系内维尔,不管德国人是否接受,我都感谢你为此付出的努力,说起来我们已经很久没见了,上一次见面还是在伦敦,来吧,今天我们一定要好好喝一杯。”罗克并不怎么在乎奥斯丁·张伯伦,倒是内维尔·张伯伦曾经帮助过罗克,罗克一直铭记在心。
当初正是因为内维尔·张伯伦和温斯顿的鼎力相助,罗克的封地才会是尼亚萨兰。
德兰士瓦实行民主代议制度,以及这一次南部非洲自治,内维尔·张伯伦都是帮了不少忙的,受人滴水之恩,必当涌泉相报,罗克不是忘恩负义的人,对内维尔·张伯伦还是心存感激。
晚宴的时候,奥斯丁·张伯伦还是能主动调整情绪,宴会的气氛还算不错。
罗克找了小斯和亨利作陪,他们和内维尔·张伯伦也恰好是法瓦尔特钢铁厂的四个股东。
法瓦尔特钢铁厂现在每年的盈利都在百万英镑以上,这笔钱对于罗克和小斯、亨利来说并不算太多,但是对于陷于低谷中的张伯伦家族来说却很重要,奥斯丁·张伯伦混迹政坛,凭借自己的薪水,根本无法支撑奥斯丁·张伯伦的开销,还要靠家族的补贴,才能维持在伦敦的生活。
内维尔·张伯伦的经商能力也就那样,要是没有约瑟夫·张伯伦和奥斯丁·张伯伦的帮忙,估计内维尔·张伯伦连他自己都养不活,法瓦尔特钢铁厂算是内维尔·张伯伦最成功的投资,每年的回报让内维尔·张伯伦非常满意。
说起来亨利这段时间也是忙得很,身为联邦政府的司法部长,亨利前段时间一直都待在开普敦,所以见到罗克之后,就对罗克大倒苦水,非常羡慕罗克现在的生活。
“我现在才明白你为什么弄了一堆副职,这段时间在开普敦天天都在开会,名义上南部非洲只有四个地区,但是加上罗德西亚、尼亚萨兰、巴苏陀兰、斯威士兰,还有贝专纳保护地,居然有十几套不同的法律,每一地的司法标准还都不一样,听说布隆方丹也是这样,每天开会也是争吵不休,到现在连《宪法》的草案都还没有制定完毕,这样一来我们司法部就无法可依,只好还使用以前的法律凑数——”亨利生气得很,骂完司法骂立法,要不是菲利普担任着联邦政府的议会议长,估计亨利现在就会辞职。
联邦政府成立后,德兰士瓦自由党不出意外成为联邦政府第一大党,菲利普因此成为联邦政府议会议长,和阿德一起在比勒陀利亚组建了联邦政府的行政中心。
现在联邦政府还处于初创阶段,类似罗克这样一人身兼数职的情况多得很,菲利普在担任议会议长的同时,还兼任着德兰士瓦的总理——
现在不叫总理了,现在叫德兰士瓦州州长。
尼亚萨兰的正式名称也换成了尼亚萨兰州,州长还是安东。
罗克不回应亨利的吐槽,和小斯相视而笑,这俩都是聪明人,罗德西亚州的州长是以前南非公司的总经理,小斯在州政府没有担任任何职务。
不过这并不会影响到小斯在罗德西亚的地位,就和罗克之于尼亚萨兰一样,谁都知道,罗德西亚是小斯的地盘,所以阿德根本不过问罗德西亚州长人选,小斯说是谁就是谁。
“南部非洲自治,不是你们一直以来追求的目标吗?”奥斯丁·张伯伦似乎很乐意看到这样的场面。
“没错,我们一直以来都希望南部非洲自治,就是因为伦敦有太多自以为是的家伙。”亨利言辞锋利,曾经奥斯丁·张伯伦也属于自以为是的行列。
“得了,我们说点让人愉快的事吧,洛克,现在你可以开放尼亚萨兰产品的代理权了吗?”内维尔·张伯伦满脑子都是赚钱。
南部非洲没有自治的时候,罗克为了不引人主意,一直在限制尼亚萨兰产品的出口,宁愿万里迢迢把汽车卖到印度去,也不愿大规模在英国本土销售。
现在南部非洲已经自治,就算英国政府发现尼亚萨兰的工业潜力,也不可能再将尼亚萨兰收归国有,内维尔·张伯伦这个要求提的正是时候,就算内维尔·张伯伦不提,罗克接下来也要想办法把尼亚萨兰的商品卖到欧洲去。
不管罗克有多看不起欧洲,都要承认欧洲确实是现在的世界中心。
凭借数百年来对全世界的殖民,欧洲国家积累了大量财富,可以说上上下下都肥的流油,与其等着世界大战将欧洲彻底打烂,钱都被美国人赚走,不如罗克先去赚一笔,等到世界大战的时候再说,反正罗克不可能眼睁睁看着美国把欧洲搬空。
“好啊,你想代理什么?开个单子给我,我给你最优惠的价格。”内维尔·张伯伦在罗克面前这点面子还是有的。
“药品、伏特加、毛皮、汽车、卡车、通用机枪、速射炮、布料、罐头、粮食——等等等等,只要是和战争有关的一切我都要。”内维尔·张伯伦胃口好得很。
军备竞赛不仅仅是无畏舰,是全方位立体化的竞争,覆盖和军事有关的一切。
所以欧洲现在和战争有关的一切物资,价格都在飞速上涨,尼亚萨兰这边倒是几乎没什么变化。
尼亚萨兰这边也确实是有很多让人羡慕的产品,比如说在日俄战争中经过验证的青霉素和白药,以及在南部非洲军中已经普遍装备的军用汽车,还有尼亚萨兰兵工厂生产的各种武器。
其他人不知道,内维尔·张伯伦就清楚的很,凭借张伯伦家族在英国政界的影响力,张伯伦也确实是能拿到订单。
其实早在日俄战争时期,尼亚萨兰兵工厂的产品就曾经在交战双方大受好评,当时尼亚萨兰同时和交战双方做生意,整个战争期间将近千万英镑的武器以及其他军用物资分别卖给俄罗斯人和日本人,现在兰德银行还是俄罗斯和日本债主,每年光是利息就能赚到数百万英镑之多。
这个时期的银行其实就跟高利贷差不多,日本和俄罗斯从兰德银行拿到的贷款,年息高达百分之三十,一千万英镑,算下来一年就有三百万的利息。
而且到期如果不还,还会计算复利,这才是真正的驴打滚。




重生南非当警察 399 三角形
其实内维尔·张伯伦并不是代理尼亚萨兰产品的最佳人选,艾达才是。
尼亚萨兰的产品在欧洲确实是很受欢迎,艾达现在已经在法国成立销售公司,专门向法国销售尼亚萨兰的各种产品,其中汽车和药品的销量最好,最近这半年之内,艾达已经向法国销售了价值数百万英镑的商品,赚的钵满盆满。
和内维尔·张伯伦相比,罗克也肯定更倾向艾达,毕竟艾达还要给亚瑟挣钱娶媳妇,给女儿挣嫁妆,这原本其实都应该是罗克的任务。
和汽车、药品相比,尼亚萨兰兵工厂的武器也很有特色,英国战争部就已经和尼亚萨兰兵工厂联系,希望从尼亚萨兰兵工厂订购通用机枪和超级左轮装备部队。
这就是尼亚萨兰留在英联邦之内的好处,如果尼亚萨兰不在英联邦内,估计战争部才不会出钱,超级左轮这种武器,技术含量其实并不高,仿造起来很容易,如果尼亚萨兰不再英联邦体系内,战争部才不会花这个冤枉钱。
就凭尼亚萨兰目前的体量,就算英国皇家轻武器制造厂侵犯了尼亚萨兰兵工厂的专利,恐怕尼亚萨兰兵工厂也拿不到赔偿,打官司都打不赢。
说到官司,前段时间巴黎大学和尼亚萨兰大学之间的专利纠纷,到现在还没有开庭。
巴黎地方法院以事实尚未调查清楚为借口,拒绝对巴黎大学和尼亚萨兰大学之间的专利纠纷开庭审理。
实际情况所有人都很清楚,一旦官司开庭,巴黎大学败诉的可能性很大,所以恐怕不开庭不是巴黎地方法院的意思,而是巴黎大学的意思,一旦官司败诉,对巴黎大学的声誉肯定也是个沉重打击,所以巴黎大学现在也是进退失据,只能先拖着再说。
虽然艾达是最好的选择,但是罗克也肯定不会拒绝内维尔·张伯伦。
英国和法国还是不一样,作为一个岛国,英国虽然是“日不落帝国”,但是一直游离于欧洲大陆之外,和欧洲大陆之间的关系其实并不好,就算目前英国和法国、俄罗斯之间的同盟,也是因为客观利益建立起来的,并不是英国和法国的关系就好到这种程度。
所以艾达的销售市场和内维尔·张伯伦的销售市场并不冲突,艾达的主要市场在欧洲大陆,而内维尔·张伯伦的主要市场就是英联邦,这样才能利益最大化,罗克只要把全部精力用在产品改良上,始终保持市场领先地位就行。
关于这一点也不是问题,约翰·摩西·勃朗宁已经正式回应罗克的邀请,虽然约翰·摩西·勃朗宁表示目前在比利时生活的很愉快,不想到尼亚萨兰工作,但是约翰·摩西·勃朗宁愿意和尼亚萨兰兵工厂进行合作。
为了表示自己的诚意,约翰·摩西·勃朗宁将自己最新设计的手枪授权给尼亚萨兰兵工厂生产,这就是未来赫赫有名的m1910式勃朗宁手枪。
1914年,普林西普在萨拉热窝刺杀了斐迪南大公,由此引发第一次世界大战,当时普林西普使用的就是m1910式手枪。
当然罗克更希望得到的是m1911,这种半自动手枪的高装弹量和快速弹匣很快就会成为未来手枪的设计标准,一直到二十一世纪,手枪的设计都会受到m1911的影响。
除了手枪之外,勃朗宁在重武器领域也很有设计天分,比如勃朗宁在1918年应美军要求开发的12.7毫米大口径重机枪,就是未来的m2hb重机枪,一直到二十一世纪依然是很多国家的制式装备。
其实这样看起来,尼亚萨兰兵工厂也很有天分,有罗克的帮助,尼亚萨兰的奇思妙想也是层出不穷,超级左轮和通用机枪就不说了,尼亚萨兰兵工厂的工程师们在m1900的基础上,将自动射击改为半自动射击,同时将弹匣内的子弹排列方式从单排扩大为双排,结果手枪的弹容量一下子就从七发增加到十三发,这未来也会成为手枪设计的标杆。
要不然勃朗宁也不会和尼亚萨兰兵工厂合作。
内维尔·张伯伦也是因为包括尼亚萨兰兵工厂在内的一系列企业拥有的实力和潜力,才会主动寻找和尼亚萨兰企业的合作。
说白了内维尔·张伯伦还是在以前的合作中尝到了甜头,所以现在才如此热衷。
罗克当然也向内维尔·张伯伦强调,内维尔·张伯伦不能将尼亚萨兰的产品销往法国,至于欧洲其他地区罗克就不干涉,内维尔·张伯伦和艾达各凭本事,能卖多少卖多少。
1...215216217218219...112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