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卒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高月
从海边盐场到高密县约两百里左右,朱泚军主将叫做唐希泽,颍州人,年约四十余岁,和主帅窦强一样,都曾是唐军将领,听报信人说,晋军来袭,他也颇为紧张,高密县只是一座小县,能不能守到援军到来,还真的很难说,但唐希泽没有选择,他只能服从命令,先撤到高密县,再和窦强商议对策。
五千军队在唐希泽的率领下一路向东北方向快速行军,从海边到高密县有一条官道,虽然比较破旧,但如果没有辎重,行军还是很便利。
军队一路北行,这一带都是丘陵地形,山路较多,尽管如此,唐希泽依旧很谨慎,他知道对方都是骑兵,所以尽量选山道行军,如果遇到空旷处也不停留,加快速度通过,军队一路安然无恙。
两天后,军队抵达虎头山,虎头山因酷似一只虎头而得名,对于行军的军队而言,它是一个路标,看见它就意味着距离高密县不远了,最多三十里,士兵们都松了口气,连唐希泽也觉得自己多虑了。
此时正是上午时分,唐希泽下令加快速度行军,争取下午感到高密县。
军队一路疾奔,连午饭顾不得吃,终于在下午早些时候赶到了高密县。
高密县只能算一座小县,当年安史之乱时这里爆发过一场大战,整个县城都荒废了,周围的百姓都迁去了莱州或者诸城县,加上李正已父子对农民的残酷剥削,使得高密县过了几十年依旧很惨淡,人口始终没有恢复起来,除了县城周围外,稍微远处几乎都没有什么人烟。
但军队来到高密县城下,所有人都心寒了,城头上密密麻麻站满了守军,城头上插着晋军的赤底黑龙旗,高高的城墙和紧闭的城门成为朱泚军不可逾越的阻碍。
五千士兵都茫然了,无所适从,而将领们都恐慌起来,距离他们最近的县城都要走三天以上,但他们的干粮已经没有了,难道再掉头回去吗?
无数双眼睛都向主将唐希泽望去,唐希泽的大脑里也是一片空白,这是他绝对没有想到的结果,路上没有遇到晋军,他还以为高枕无忧了,没想到晋军是在这里等着他呢!
怎么办?进攻,他们没有攻城武器,撤退,他们没有粮食,唐希泽顿时陷于一种进退两难的境地。
猛卒 第一千一百一十八章 迎头痛击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猛卒最新章节!
这时,城头上晋军士兵大喊:“投降吧!放你们回家种地。”
“投降不杀!放你们回家与家人团聚。”
士兵们纷纷动摇了,忽然有几名士兵大喊:“我投降!”
他们丢下兵器便向城池奔去,在他们带动下,又有数十名士兵也跟着跑出队伍,唐希泽大怒,催马挥刀向逃兵追去,城头上同时有十几支箭向他射来,他连忙回刀格挡,一支箭险些射中了他,他不敢再追了。
又有数百士兵逃出队伍,没命地向四周逃去,队伍开始涣散,唐希泽见势不妙,大喊道:“撤退!撤退!”
将领们纷纷喝止住士兵,向南面的撤退.......
城头上,郑延年望着敌军溃乱,笑着夸赞道:“还是李将军看得透,对付这支军队根本就不用伏击,只要抓住他们的弱点,就会不战自溃。”
“郑将军,要不要追杀出去?”一名偏将问道。
郑延年摇摇头,“暂时不用,盯住他们就行了!”
他立刻派出十几名斥候,同时把投降的士兵收拢进城,命人看守并安抚住他们。
唐希泽率军撤到十里外,结果发现又逃走近千名士兵,手下的五千军队竟只剩下三千人出头,着实令他恼怒万分。
但恼怒归恼怒,接下来怎么办?他也无计可施。
想了半晌,他把自己的一名心腹将领找来,对他道:“你带五百兄弟去附近乡村找粮食,牲畜也要!”
将领答应走了,唐希泽又展开地图细看,高密县位于莱州和密州的接壤处,离它最近的安丘县也要两百里了。
唐希泽心中着实懊悔,早知道自己就应该坚持最初的想法? 不来高密,直接撤向沂州就对了,偏偏又怕违抗窦强的命令? 硬着头皮北上了? 结果窦强自己生死不知? 把自己也坑了。
唐希泽长长叹了口气,现在唯一的办法就是看能搞到多少粮食,看能不能坚持撤到海边军营? 那边有粮食? 得到补充后撤往临沂县。
黄昏时分,打粮的军队回来了,非常狼狈? 只剩下数十人? 一颗粮食都没有搞到? 很多人带了伤? 兵器也没有了。
“怎么回事?”
唐希泽愤怒问道:“王富他人呢?粮食在哪里?”
为首旅帅哭丧着脸道:“村落里没有人? 也没有粮食? 我们反而被晋军包围了,王将军被乱箭射杀,其他弟兄都投降了,我们拼死才冲出重围。”
“放屁!”
唐希泽拔出剑,一脚把他踢倒? “被包围了还能逃得出来?你们分明是投降了被放回来? 是不是?”
唐希泽挥剑刚要杀人? 一名校尉忽然从后面扑上来? 将唐希泽扑倒在地,唐希泽大怒,挥剑反砍? 破口大骂,“你这个混蛋!”
不料旁边又冲上一名校尉,一脚踢飞了唐希泽手中之剑,他这才意识到不妙,“你们......”
他话还没有说完,只见扑倒他的校尉高高举起了长矛,锋利的矛尖对准自己脑袋。
“不——”
唐希泽大喊一声,只听‘噗!’的一声,长矛从太阳穴刺入,狠狠地刺穿了他的头颅,唐希泽拼命扭动几下,便不动了。
这名校尉一刀斩断唐希泽的脖子,将插着头颅的长矛高高举起,对惊呆的数千士兵大喊道:“我们粮食断绝,已无路可走,我们现在投降还可以回乡和家人团聚,若战败被俘就要去矿山开矿了,想回家的弟兄跟我走!”
饥肠辘辘的士兵们纷纷振臂回应,大群士兵跟随着校尉想县城走去,几名效忠唐希泽的将领还准备问责,但他们见势不可挡,都连忙藏起了兵器,不敢再吭声了。
城头上,郑延年望着大群士兵向这边走来,为首军官的长矛上还挑着一颗人头,他立刻猜到,那一定是敌军主将的人头,对方军队发生哗变了。
“将军,会不会有诈?”一名偏将担心地问道。
郑延年摇了摇头,有诈他也不怕,他的军队人数远多于对方,他当即令道:“开城门!”
.........
密州的战事已经结束了,但后续的事情并没有像晋军期望地那样发展。
兖州一万军队并没有支援密州,而是到了沂州后便按兵不动了,只有沂州一万军队赶往密州支援。
其实也可以理解,兖州位于沂州的西面,兖州的一万军队前往密州必须要经过沂州,如果这两万军队都去支援密州,那等于是把兖州和沂州拱手让给晋军。
然后三万军队被晋军包围在密州,没有退路,最终只能全军覆灭。
朱泚或许会考虑不周,但负责策划具体方案的是刘思古,他不会做这么愚蠢的方案。
刘思古的方案就是,沂州军队去救援密州,兖州的军队进驻沂州,如果能救援成功密州,那么沂州和密州都能保住,然后想办法再夺回兖州。
如果密州救援不了,军队还可以撤回沂州,大军合兵一处,能守住沂州当然最好,实在守不住沂州也可以向徐州撤退,这就是刘思古的弃土保兵之策。
但李冰也想到了敌军会留一部分军队守住沂州,所以他命令杨猛的两万军队在海州登陆后,直扑沂州,同时命令留守齐州的王侑派出五千军队占领兖州。
沂州的驻军主将叫做孟松,非常年轻,只有三十岁出头,他是前金吾卫大将军孟长泰的三子,孟长泰跟随朱泚三十年,现在已经退仕在家,被封为韩国公。
他的三个儿子都在军中为将,朱泚尤其喜欢孟长泰的小儿子孟松,将他破格提拔,仅从军五年就提拔为将军,这次命他率一万军队驻守沂州。
坦率说,孟松一点都不想去救援密州,他认为救援密州没有太大的意义,等他军队赶到诸城县,恐怕诸城早就被攻破了,但天子的命令他又不敢不从。
孟松便采用拖延战术,磨磨蹭蹭向密州进发,只要他得到诸城失守的消息,便会立刻撤军回沂州。
大军整整走了四天,本该已经赶到诸城县的一万援军却刚刚进入密州县境内。
此时,李冰亲率两万骑兵就在两州交界处的莒县,他早就知道孟松的军队出发了,他之所以按兵不动,是因为他发现莒县中部很适合骑兵作战,地势平坦,加上莒县有粮草供应,他便耐心地等待敌军到来。
这天上午,李冰得到了消息,孟松率领的军队出现在五十里外,正向莒县浩浩荡荡杀来,李冰笑了起来,自己苦苦等了四天他们才到,看样子他们真不想去诸城县了。
李冰当即下令道:“传令全军出城!”
两万军队已经集结完毕,主帅一声令下,两万骑兵浩浩荡荡向城外开去。
当李冰接到消息时,孟松率领的一万大军其实已经到了三十里外,他们之所以加快速度,是因为前面就是莒县,可以在莒县吃饭休息。
而对于主帅孟松,莒县就是他的终点,他不想再继续向西走了,到了莒县,他会派人去诸城县探查情况,如果诸城被攻破,他将立刻撤回沂州,如果诸城还未攻城,他再考虑是否支援。
此时已快到中午,距离莒县还有二十余里,孟松下令道:“加快速度,去莒县吃午饭!”
士兵们腹中饥饿,但也没有办法,只见加快速度奔跑。
就在这时,大地忽然颤抖起来,士兵们纷纷停住脚步,惊恐地望着北面,只见一条黑线出现在数里外,黑线渐渐扩大,变成了铺天盖地的骑兵。
孟松大惊失色,立刻大喊道:“集结列阵!”
但已经有点晚了,集结才到一半时,两万骑兵便如海潮一般狂涌而来,瞬间杀进了敌军群中,将一万士兵彻底吞没了。
...........
猛卒 第一千一百一十九章 城隍夜兵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猛卒最新章节!
临沂县是一座大县,他既是沂州的州衙所在地,同时也是著名的商业重地,无论是海州的货物北上齐鲁,还是齐鲁的货物南下徐州和海州,都要临沂县进行中转,使临沂县成为齐鲁南部有名的大宗货物集散中心。
临沂县有人口近二十万,其中一半都是外地来经商或者和经商有关,比如商人们带来的伙计,以及仓库、运输、搬货等等劳动力。
各种商业也在兴起,商铺、酒楼、客栈、妓院、乐坊、赌馆等等商业大店有数百家之多,光酒楼就有近百家。
正是繁盛的商业,使临沂县成为齐鲁南部山区有名的雄县。
临沂县城池周长三十里,城墙高达三丈,城内有一座很大的军营,此时军营内乱哄哄的,一万从兖州过来的军队刚刚抵达县城,士兵们正在埋锅做饭,将领们则在安排军舍。
主将潘凌是一名老将,参加过藩镇中原大战,经验比较丰富,他关心问题很全面,不仅关心城池防御,还关心粮食草料以及其他食材供应情况。
刺史赵玉农陪同着潘凌,潘凌一边巡视城防,一边询问其他情况。
“孟松将军临走时给我留了封信,说城内仓库里还有四万石粮食,这个数量没有问题吧!”
赵玉农苦笑一声道:“四万石总量没有问题,但其中一万石是官仓粮食,是用来赈济百姓,不能算在军粮内。”
“这个问题以后再说,除了粮食还其他什么物资?”
“除了粮食外,还有八万担草料,其他物资都没有了,齐王不允许各州储存钱粮物资,这些粮食还是刚刚收的税赋,要是往常,早就被送去历城了。”
“猪羊蔬菜都没有吗?”
赵玉农一怔,连忙解释道:“这个.....这个不属于钱粮物资,官府可以筹办一些。”
“之前孟松是怎么筹办的?”
赵玉农叹了口气道:“他是花钱买? 但到现在,他还欠了十几名商人几千贯钱没有付,现在他走了? 商人都找官府要钱? 天天缠着我们? 我们也没有办法啊!”
潘凌有点头大,没想到孟松竟然留给自己一个烂摊子。
他沉吟一下道:“你先尽量筹措一批猪羊吧!回头我禀报圣上,请他送一批军费过来? 把欠帐都结了? 然后重新恢复供应。”
“这样最好,我会尽全力筹措一批猪羊。”
“最近沂州有没有晋军的情况?”
赵玉农心中砰地一跳,故作不解地问道:“将军怎么会想到问这个问题?沂州不会有晋军吧!”
“我下午听到城内有一些传言? 说沂州有晋军出现。”
赵玉农暗暗松了口气笑道:“城内传言其实是指将军的一万军队? 大家都不知道是兖州过来的军队? 还以为是晋军来了? 所以传言颇多。”
这个解释合情合理? 潘凌心中顿时释然? 点点头道:“辛苦赵使君了,天色不早,赵使君请回去休息,有什么事情明天我们再谈。”
“那好!我先告辞了。”
赵玉农告辞走了,潘凌随即部署了夜间防御? 南城两座城门各派五百士兵驻守? 又在城内部署了二十支十人一队的夜间巡哨? 负责维持夜间秩序。
潘凌有经验? 他今天是赶到,很多情况都不了解,所以在夜间部署得比较谨慎。
夜幕渐渐降临? 城门关闭,要是往常,夜幕降临后城内会热闹异常,但这两天城内气氛有点紧张,很多店铺都早早关门,夜幕降临后,家家关门闭户,大街上变得冷清下来。
县城东北角是临沂县有名的贫民区,各种做苦力的劳工都携家带口挤住在三座街坊内,足有数万人口,房舍狭小且密集,但房租很便宜,深受底层欢迎。
夜幕降临后,坊门也关闭了,但坊内还是很热闹,这里有很多小店和小贩都在继续做生意,吆喝声,叫卖声此起彼伏,主要以小菜、食品为主,坊内居民也纷纷在街上买点小菜回家。
在其中一个叫做狗儿坊的贫民区内,它和占地数十亩的城隍庙连在一起,从贫民区可以直接进城隍庙,然后可以从城隍庙出去到大街上,使狗儿坊的坊门形同虚设。
亥时后,坊内也渐渐安静下来,很多人家都吹灯睡觉了,贫苦百姓没有夜生活,睡觉就是最好的夜生活。
随着一盏盏灯熄灭,整个坊内变得一片漆黑,这时,开始有人影出现了,十几人、二十几人、三十几人,一批批的出现了,纷纷向城隍庙涌去。
到了一更时分,城隍庙的广场上已黑压压站满了人,前后大门都已锁好,只要不是他们自己喧闹,谁也不知道城隍庙内竟然会有这么多人,足有三千人之多。
这三千人正是杨密留在城内的一支秘密军队了,杨猛并没有率大军进城,他在率军来临沂县的途中得到情报,兖州的一万军队也正向临沂县开来。
他立刻想到了一个绝妙的策略,在刺史赵玉农的帮助下,他派三千装扮成搬运劳工住进狗儿坊内,同时武器兵甲也以官府物资的名义运入城内。
他们就比朱泚军早两天进城,三千士兵很快便融入数万贫民之中。
统率这三千人的晋军主将叫做魏儒林,积功升为中郎将,年纪还不到三十岁,是一名优秀的年轻将领,这两年晋军有不少年轻将领脱颖而出,魏如林就是其中一员。
城隍庙内很安静,一切都在无声地进行,士兵们开始穿上盔甲,拿上兵器,然后进行列队,大家原地坐下休息等待。
城隍苗内堂中烛火通明,几名校尉围在主将魏儒林周围,魏儒林对众人道:“我们的任务不是军营,而是南城门,另外要在南城门附近设埋伏,如果有巡哨队靠近,要一举歼灭。”
魏儒林指着桌上的草图道:“这就是南城门附近草图,夺取城门不难,关键是要控制附近街区,保证不惊动敌军大营,所以我决定分兵两路,武将军!”
一名郎将立刻抱拳道:“末将在!”
“你率五百士兵封锁南城门下的主街和附近小巷,不准敌军逃脱!”
“卑职遵令!”
魏儒林又对两名校尉道:“你们各率三百人,利用软梯从南城的两端攀上城,我担心南城上的巡哨士兵会见势不妙逃走,你们负责截住他们!”
“遵令!”两名校尉一起答应。
魏儒林的目光又转向一名身材高大的年轻校尉道:“易校尉,这里面就数你的武艺最高,我给你百名闪电兵,你负责控制警钟,不准它敲响!”
闪电兵就是特种士兵,是姚锦从八万河北军中挑出的三千精锐,待遇好,装备精,战斗力极强,闪电军的主将是由晋王郭宋任命,魏儒林就是闪电军的副将,这次他率领潜伏入城的三千军中,有一千人就是闪电军。
易校尉也是闪电军中的校尉,他立刻躬身道:“遵令!”
魏儒林看了看夜色,已经快两更时分了,一般换岗时间在三更左右,所以三更时分是风险区,两更时分和四更时分都比较稳定。
他对众人道:“让弟兄们收拾一下,出发了!”
众人奔出内堂,各自去招呼自己的军队,魏儒林一口气吹灭蜡烛,大步走了出去.......
猛卒 第一千一百二十章 三州归晋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猛卒最新章节!
三千士兵在夜色中疾奔,他们没有走主街,而是沿着东城墙下的一条小巷奔行,军营和官衙都在西城,商业集中在中部,东面则是居民区,巡哨士兵也一般不会来东面。
偶然会有人家开窗偷看,又迅速把窗户关上,不多时,三千人奔到了南城墙下,魏儒林一挥手,校尉们各自带兵分头行动。
魏儒林亲自率领近两千士兵向东面上城甬道奔去,他稍稍等了片刻,估计其他几支队伍都到位了,便率领军队出发了。
晋军分兵两路,一队四百人负责消灭城门处的敌军,另一队一千五百人则由魏儒林率领着冲上了甬道。
城头上十分安静,城楼有三百士兵,今天是第一夜,士兵们都不敢睡觉,在城楼附近来回巡视,两支各五十人的巡逻队沿着城墙巡逻。
一口很大的铁钟就挂城楼的东墙下,由两名士兵看守,吊桥和城门的枢纽则在城楼的西面,魏儒林从东面上城,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及时拿下钟声。
他们刚上了城,立刻被发现了,有士兵高声问道:“口令!”
魏儒林对校尉易枫道:“出击!”
易枫率领百名闪电兵出击了,他们举弩便射,两名看守警钟的士兵措不及防,被乱箭射倒,突来的变化让守城士兵大吃一惊,纷纷喊道:“有敌军!”
这时百名闪电兵真如闪电一般冲上去,控制住了警钟,魏儒林大喊一声:“杀啊!”
一千四百名士兵杀了上去,守城校尉大喊:“快敲警钟!快敲警钟!”
思路是对的,但已经无法实现了,十几名士兵扑向警钟,却无法靠近,反而被闪电士兵包围,片刻便悉数杀死。
城头上一片刀光剑影? 隐隐只听见兵器撞击声和惨叫声,城下百名士兵也被包围,他们纷纷跪地投降? 被士兵缴械带走。
而城上的巡哨士兵见势不妙? 向两边奔逃? 却迎面遭到密集的弩箭射击,箭如暴雨射来,瞬间倒地大半? 剩下的十几名士兵吓得趴在地上? 大喊投降。
随着城头上的校尉被魏儒林斩杀,剩下的两百余名士兵都纷纷跪地投降。
这一场夺城战,晋军以绝对的兵力优势? 在短短的一炷香时间内便结束了? 五百名士兵一个没有逃掉? 或死或降? 全部都被解决了。
魏儒林部署的外围士兵却没有发挥作用? 这也是防止巡哨士兵正好到来而部署? 不一定用得上,也是因为巡哨士兵比较少,他们的行动没有被发现。
魏儒林当即下令点燃了三支火把,向远方黑暗中挥动.........
黑夜中,杨密率领一万七千士兵已经等待多时? 他们没有确切时间? 只在耐心地等候城头上的信号。
坦率地说? 除了夜间内应外? 他们还有很多办法拿下临沂城,比如白天偷袭,或者夜晚强攻城墙? 但从避免巷战,对城内破坏最小来看,还是眼下的这种办法最好。
“将军,有火光!”士兵指着城头大喊道。
杨猛也看到了,三支火把在黑夜中挥舞,他精神一振,喝令道:“进城!”
大军出发了,沿着着官道向临沂县城奔去.......
县城内,一支二十人的巡哨士兵正向南城门奔来,他们接到一名更夫的报告,说南城门处有人打斗,这队士兵便赶来查看情况,距离城门还有三十余步,城下士兵喊住他们,“口令!”
“威震四方!”
为首旅帅高声回答道:“说这边有人打斗,是怎么回事?”
“弟兄们闹点小矛盾,没什么事,已经解决了。”
为首旅帅疑惑地看了一眼对方,他忽然感觉对方盔甲有点不对,他们都是皮甲,对方却是明光铠甲,听说整个军队只有天子近卫军有明光铠,这是怎么回事?
“头儿,城门怎么开了!”一名士兵眼尖,忽然发现城门居然开了。
旅帅心中一阵打鼓,心知不妙,他干笑两声,“既然没什么事我就走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