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猛卒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高月
“林东主请放心,这些事情我会一一安排好!”
..........
李纳的使者王崇信已经在长安呆了一个半月,为了获得长安的支持,李纳一直在郭宋反复谈判,李纳提出的要求是提前释放三年前在河北被俘的数万士兵,同时希望长安能支援他十万套兵甲以及三十万石粮食,为了获得长安的支持,他主动提出废除王爵,改封齐国公,归降朝廷,同时送次子李师道入长安为人质。
但郭宋不同意提前释放战俘,至于李纳主动提出废除王爵、归降朝廷,这些形式上的东西,郭宋并不恩在意,他更注重实际利益,他提出李纳割让海州。
双方的要求都有点让对方难以接受,以至于谈判一直僵持,但随着朱泚的备战明显加速,李纳的压力剧增,他不得不让步了。
长安兵部主堂内,代表郭宋谈判的兵部尚书张裘安正和王崇信进行最后一次谈判,王崇信已经接到李纳的飞鸽传信,可以让步,务必让军事物资以及钱粮尽快入齐。
张裘安笑道:“我们都应该务实,相信你们心里也明白,七万战俘不可能放回齐国,这不仅是晋王殿下的意志,同时也是矿工们的自愿,他们现在的条件不差,开矿虽然辛苦,但他们吃得饱,穿得暖,每月还有二两银子的收入,再过一个月,他们的三年劳役期满,就会转为正式矿工,每月收入增加到六贯钱,我相信,没有人愿意再回去打仗了。”
王崇信无奈道:“这件事张尚书就不用再解释了,齐王只关心结果,齐王已明确表态,既然这数万战俘回不来,那这件事就不用讨论,浪费彼此的时间了,说一说能办到的事情,”
张裘安点点头,“晋王殿下已经答应支援齐国三万桶火油和五万套兵甲,粮食支援三十万石,白银二十万两,这些都是实打实的战略物资,是你们最需要的资源,但让出海州也必须的,不管你们愿不愿意,晋军都会进入海州,还不如协商让出。”
王崇信叹了口气,“齐王已经同意让出海州,只要第一批物资入齐,齐王就会明确下令,昭告各州军民,齐国投降朝廷,废除王爵,李师道也会送入河北,但时间很紧张,恳请第一批物资在十天内入齐。”
张裘安让手下写清楚了谈判文本,推给了王崇信,“这是我们双方达成的共识,没有异议就签字确认,然后正式文本明天签署,只有正式文本签署,我们保证七天之内第一批物资送过黄河,剩下钱粮物资在一个月内完成。”
王崇信接过文本匆匆看了一遍,他微微一怔,问道:“让出海州这一条中备注了非公开,是什么意思?”
“意思就是说,谈判文本中有这一条,但正式文本中不公开,这是晋王殿下的要求,这个要求应该没有问题吧!”
王崇信点点头,“应该没有问题!”
他又仔细读了一遍,确认无误,便提笔签下自己的名字,并摁下手印,王崇信焦虑了一个多月,此时一颗心终于落地了。
.........
就在朱泚全力备战,准备大举进攻李纳的同时,郭宋也同样在积极谋划着如何抓住机遇,朱泚攻打李纳对晋军无疑也是一个很好的机会。
只是鹤蚌相争,渔翁得利,道理虽然简单,但做起来却有很多细节要考虑。
参谋房内,郭宋站在沙盘前和张裘安商议军务,张裘安长期出任天策府长史,他虽然位列相班,但实际上他主管着军队的后勤、兵源、考核以及犒赏奖励,这就是他虽然在政事堂远比杜佑、潘辽等人低调,位子却很牢固的缘故。
“殿下,棣州那边传来消息,支援李纳的一万桶火油和一套兵甲随时可以送过黄河,十万石粮食和五万两银子也已准备好。”
郭宋点点头,“等明天正式签署文本,第一批钱粮物资就可以送过黄河。”
“殿下,海州现在就可以拿过来了。”
郭宋沉吟片刻道:“海州我自有大用,现在暂时不要打草惊蛇,可以通知王侑先去拜访海州刺史,做好前期准备,还有,泉州那边的情报站,让他们务必加强对泉州水军的监视。”
“微臣明白了,立刻安排。”
郭宋迟疑一下又道:“另外,我还有一件事,想和张尚书商议一下。”
“殿下请说!”
“就是关于张光晟!”
郭宋的目光一直注视着崤关,事实上,李纳的死活他并不是很关心,他更关注的崤关守将张光晟,张光晟原本已经被朱泚冷藏。
但在晋军连续剿灭刘辟和马燧后,朱泚也害怕了,在刘思古的劝说下,他再度启用经验丰富的老将张光晟,任命他为崤关主将,统率两万崤关守军,张光晟再度成为晋军东扩之路上的拦路虎。
郭宋原本是很怜惜张光晟,在他被朱泚冷藏后,多次邀请他来长安,但张光晟总以对从政已心灰意冷为理由婉拒,如果张光晟真的心灰意冷倒也罢了,可是朱泚一征召,他便立刻重披战甲,说明此人还是愿意效忠朱泚,让郭宋彻底对他失望死心。
张裘安明白郭宋的战略意图,便笑道:“殿下,张光晟其实最早和源休关系密切,现在又成为刘思古的人,微臣认为刘丰必然对他深为嫉恨,不如我们给刘丰创造条件,用反间之计除掉张光晟。”
郭宋沉吟片刻道:“就怕刘丰干涉不了军务。”
“殿下忘了吗?刘丰是干涉不了军务,但还有梅花卫,刘丰可是能影响梅花卫。”
一句话提醒了郭宋,梅花卫虽然是由朱泚直管,但梅花卫统领朱信安可是刘贵妃推荐的,和刘丰穿一条裤子。
郭宋略略沉思了片刻,他当即令道:“速去通知宋添,让他立刻来见我!”





猛卒 第一千零七十一章 布棋落子(二)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猛卒最新章节!
洛阳天鼎酒楼,晋卫府洛阳情报站首领蒋敏在这里摆下一桌宴席,宴请一名五十余岁的老者。
老者叫做张贵,京兆府盩厔县人,是大将军张光晟的二管家,虽然他也姓张,但和张光晟并没有血脉关系,十年前从老家来投奔张光晟,张光晟见他可怜,便用他做了二管家。
蒋敏把一份地契和一叠银票放在桌上,一并推给了张贵,“这是你老家盩厔县的二十顷上田地契,还有宝记柜坊开出的三千两银票,凭这三十张银票,随时可以在天下任何宝记柜坊支取,你回头可以去洛阳宝记柜坊确认一下。”
张贵手哆嗦着拾起地契和银票,揣进怀中,又咽了口唾沫问道:“我家主人不会因此被杀头吧!”
“我向你保证过了,他不会被杀头,只不过和从前一样,安安静静养老而已。”
停一下,蒋敏又道:“接下来你该怎么做,知道吧!”
张贵点点头,“我会立刻写信通知我儿子!”
蒋敏笑道:“这件事结束后,你们父子就可以回家乡当地主了,不用再给别人做奴仆手下,你一辈子就这一次机会,你得抓紧了。”
“我会抓紧的。”
张贵喝了几杯酒便起身走了,张贵虽然给张光晟做了十年管家,但他混得并不如意,他只是二管家,上面有大管家,张光晟每月只给他三贯钱,还是朱泚的新钱,换成长安的老钱,就没多少了,他一心想攒点钱回乡养老,但他做了十年管家,攒下的钱连十亩上田都卖不了,着实让他有点心灰意冷。
就在这时,蒋敏找到了张贵,给了他难以拒绝的条件,巨大的诱惑终于让他背叛了自己的良心,出卖主人,当然,他还不断安慰自己,这是为了效忠朝廷,是正义之举。
张贵先去宝记柜坊,确认三千两银子可以随时提取,他便回到了张府,又写了一封信,托人赶去崤关,把信交给了自己儿子。
.........
崤关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崤关是指崤函通道,东起崤山,西至潼津,这段长达百里的通道是关中前往洛阳的天险之道,南靠巍巍秦岭,北临黄河,最宽处十几里,最窄处只有一里,历来便是军事战略要地。
这段崤函通道已经被晋军占据了七成,剩下的三成便是崤山和函谷关,朱泚为了防御晋军东进,在函谷关以北十里处,又重新恢复了曹魏时修建的大崤关,形成了函谷关和崤关的防御体系,这就是狭义上的崤关,驻军两万人,由老将经验丰富的老将张光晟统领。
按照朱泚的派兵惯例,崤关军队虽然由张光晟全权指挥,但同时也有一千梅花卫驻扎,由中郎将王临海统领,梅花卫的公开职责是监管军容和军纪,但还有一个没有公开的职责便是监视主将。
十二月连下两场大雪,崤函通道也被茫茫大雪覆盖,这天上午,从西面来了一支商队,由近三十头骡子组成,背负着货物,一直来到函谷关前,郭宋和朱泚早已达成协议,双方减少盘查,允许正常的商人或者旅客通关。
这支商队只有五人,一个中年商人,应该是货主,还有四名伙计,人数很少,属于正常的商队,他们缴纳了五百文的通关钱,守关士兵便没有为难他们,放他们过了函谷关,商队又走了十里,来到了大崤关,实际上是一座军城,里面除了驻军外,便是各种商业设施,包括客栈、酒楼、商铺和妓院,足有数十家之多,主要做士兵和往来行商的生意,生意颇为兴隆。
中年商人叫做李平,京兆府盩厔县人,和张光晟是同乡,但李平并非商人,他是晋卫府的成员,来崤关执行特殊任务。
李平在崤关城内的平安客栈住下,随即派人找到了张光晟的下人张善,张善就是二管家张贵的儿子,一直跟在张光晟身边。
张光晟是长期镇守崤关的守将,而并非战时任命的主将,这两者的权限、职责都不一样。
因为是长期镇将,张光晟在崤关需要正常生活,他在崤关军城内有一座官宅,宅内除了几名家仆外,甚至还有一名小妾。
不多时,张善赶到了平安客栈,他几天前已经接到了父亲的来信,他知道自己有事要做。
张善心中又激动又有点担心,激动是他终于要发达了,而担心是怕自己事情没做好,最后竹篮打水一场空。
但有一点是无疑的,那就是有其父必有其子,甚至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为了二十顷土地和三千两银子,莫说是出卖主人,就算是他的亲生父亲,他也照样会出卖。
张善在客栈见到了李平,李平对他道:“我等会儿去张府送一些土产,等张光晟回府后,你再去梅花卫找中郎将王临海告密.......”
李平嘱咐了张善一番,又给他一张礼单,张善连连点头,拿着礼单匆匆走了。
不多时,李平带着手下牵骡子来到张光晟的官宅,一名管家迎了出来。
“各位有什么事?”
李平抱拳笑道:“我是从京兆府盩厔县过来的,受张老爷子委托,给大将军送点家乡土特产,这不是要过年了吗?老爷子希望大将军能回乡祭一祭祖。”
张老爷子便是张光晟的大哥,也是张氏宗族的族长,管家看了一眼后面的箱子和筐子,问道:“是什么东西,我先说清楚,值钱的东西大将军是不会收的!”
“不是值钱的东西,都是核桃、柿干、梨干之类的干果,全部是家乡的特产,是家乡父老给大将军的一点心意。”
既然是家乡父老的一点心意,管家也不好不收了,要不然会坏了大将军的名声。
他便对李平道:“大将军在军营,要晚上才回来,你们把东西放在这里,等大将军回来后我向他禀报,或许大将军会见一见你们。”
“不用了,我们还要赶路去洛阳送货,等我们回来时再来拜访一下大将军。”
李平抱拳行一礼,便带着手下走了。
管家也没有放在心上,命人把十几只箱笼搬进了大堂,等老爷回来处置。
天刚擦黑,张光晟便回府了,早些年,他是有点后悔跟朱泚造反,但随着时间推移,朱泚帝位坐稳了,他也渐渐安心跟随朱泚,不再有异心,以至于郭宋给他写了好几封信,请他去长安为官,他都婉拒了,既然他已经选择了朱泚,如果再背叛,那真要被天下人耻笑了。
况且他已经六十岁了,还能有什么前途?张光晟也有点破罐子破摔,不愿再考虑自己的前途和身后名声了。
今年得到了朱泚的重用,镇守崤关,张光晟也知道自己肩头责任重大,所以他守关兢兢业业,白天都在军营或者关隘上,只有晚上才回府休息,如果有紧急情况,他甚至就住在军营内。
走进院子,张光晟一眼便看见了大堂上堆着很多箱笼,他奇怪地问道:“那是什么东西?”
管家连忙道:“老爷家乡今天来人了,大老爷送来一些土特产。”
张光晟眉头一皱,大哥已经很多年不理睬自己了,甚至族祭也没有自己的名字,怎么现在送东西来了?
“都是些什么东西,你打开看过了吗?”
“回禀老爷,我都打开看过了,都是核桃、枣子、杏干、柿干、梨,还有一些熏羊腿,没有值钱的东西,否则我也不敢收下。”
果然只是一些土产而已,不过这些装土产的箱子都有点过于结实了,看起来还以为是什么值钱的东西。
就在这时,一名家人跑来禀报,“梅花卫王将军来了!”
张光晟脸色一变,王临海来做什么?
王临海一向和他关系冷淡,甚至连自己的官房都不去,今天怎么会来自己的府上?
他心念一转,难道是这些箱子?他立刻猜到原由,有人给自己送礼,肯定被人告密了。
“老爷,我们把箱子收起来吧!”管家紧张道。
“不要动,就放在这里!”
张光晟快步走出了府宅,只见大门外,站着身穿梅花卫军服的王临海和二十几名手下。
“王将军,有什么事?”张光晟冷冷问道。
王临海只是中郎将,而张光晟则是大将军看,甚至在代宗皇帝时期,他便是代州都督了,资历极为深厚,但在梅花卫眼中,资历官阶什么的统统没有用。
王临海不假辞色,厉声问道:“有人前来告密,长安给大将军送来厚礼,请大将军解释!”
“什么狗屁厚礼,是我兄长从家乡送来一些土特产,东西就在大堂上,王将军若不相信,自己去看吧!”
王临海一挥手,带着二十几名手下直接闯进了张光晟府中,快步向大堂走去。
张光晟心中极为恼火,这狗贼竟敢如此无礼,但对方是梅花卫,他强行忍住了心中的愤怒。




猛卒 第一千零七十二章 布棋落子(三)
王临海来到大堂上,只见大堂上堆了不少箱笼,他心中冷笑一声,这种箱子和笼子分明是用来装金银和绸缎的,还欲盖弥彰。
“打开!”
士兵们打开了箱子和笼子,里面都是核桃、枣子、杏干之类的干果土产,士兵们动作粗野,直接将所有东西都倾倒出来,没有发现金银珠宝。
张光晟一言不发,直到所有的东西都倾倒出来,他才冷冷问道:“王将军,你在找什么呢?”
王临海清点一遍箱子,忽然问道:“那四箱黄货呢?”
张光晟一愣,“我不明白你在说什么?什么四箱黄货。”
王临海展开了手中的礼单,“这是清单,这里面除了核桃干果外,还有四箱黄货,一共是八笼十二箱,但你这里只有八笼八箱,还有清单上的四箱黄货在哪里去了?”
张光晟顿时又惊又怒,怎么清单在对方手上?
他回头向管家望去,管家顿时慌了手脚,“老爷,东西都在这里,我们没有私藏!”
“那清单怎么在他手上?”张光晟怒问道。
“这....这我也不知道,我根本就没有看见过什么清单。”
张光晟也是一头雾水了,他又问王临海道:“请问王将军,这份清单怎么在你手中?”
“这个你不用管,告密者说,这些箱子中,还有四口箱子非常沉重,一个角被磕破了,里面都是黄灿灿的东西,现在我就想看一看,黄灿灿的东西到底是什么,究竟是黄金,还是铜钱?”
张光晟顿时明白了,他被人栽赃了,他根本说不清楚,此时,张光晟反而冷静下来,他缓缓道:“分明是有人在陷害我,这件事我会写奏折给天子说清楚,你请吧!”
王临海冷笑两声,“很好!我也会写报告给天子。”
他转身一挥手,“我们走!”
一群人如退潮般,顿时走得干干净净。
“老爷,一定是张善!”
管家咬牙切齿道:“搬箱子时他肯定偷走了清单,现在就只有他不在府上。”
张光晟摆摆手,现在说这些都没有用了,关键是,自己怎么向天子解释,他步履沉重地回书房去了。
王临海刚走出张光晟的府门,一名手下狂奔来道:“将军,我们查到了!”
王临海大喜,“他们人在哪里?”
“他们住在平安客栈。”
“现在还在吗?”王临海又追问道。
“东西还在,但人不见了,或许是听到了什么风声。”
王临海当机立断道:“去平安客栈!”
他率领一群军士翻身上马,催马向平安客栈奔去。
很快,他们便来到了平安客栈前,这里已经有几名监视的手下,他们见主将到来,连忙上前禀报,“牲畜和行李都在,帐也没有结,但人不知到哪里去了?”
王临海大步向客栈内走去,一边走一边问道:“一共有几人?”
“一共有五人,掌柜证实,他们下午带了一批箱笼出去。”
走进客栈,掌柜连忙迎了出来,哭丧着脸道:“王将军,我真不知道他们到哪里去了?”
“他们下午回来过吗?”
“回来过,把牲畜寄存一下,然后又出去了,说是去看货,我也没有细问。”
王临海心中也很恼火,负责城内秩序和守城的士兵都是张光晟的手下,他根本就没办法让张光晟配合自己搜城。
如果张光晟和晋军有勾结,这几个人很可能已经逃出城了。
王临海恨得咬牙道:“给我搜,仔仔细细搜查,一个角落也别放过!”
士兵们冲进几个房间开始搜查起来,看得出对方没有打算离去,行李包裹都在,甚至钱囊也在,士兵们很快有了重大收获,一份晋卫府的内部出差公函底单和一块晋卫府的银牌。
王临海大喜,有了这两样东西,张光晟就休想逃过这一劫了。
.........
天还没有亮,刘丰便被侍卫叫醒了,朱泚从来没有早朝,百官们都是天亮后才离家去朝房,刘丰的朝房就在相国府内,他更是天色大亮后才姗姗而去。
“什么事情?”睡眼惺忪的刘丰不高兴地问道。
“相国,梅花卫朱统领有急事求见!”
刘丰发癔症了好一会儿,终于反应过来,他答应一声,“请他稍等片刻,我马上就来!”
梅花卫的朱信安可不是一般的人,在某种情况下,他权势甚至超过了刘丰,刘丰倒也不敢怠慢。
他连忙起身,穿上外袍,稍微收拾一下便匆匆去前院了.......
贵客堂上,朱信安正坐在火盆前喝茶等候,朱信安是朱泚为数不多的族人之一,只是他比较平庸,又是一个结巴,一直得不到朱氏兄弟的重用,还是刘贵妃的再三推荐,朱信安才得以出任梅花卫统领。
要知道梅花卫就是从前的藏剑阁,是李曼这种牛人执掌的特务机构,朱泚迁都洛阳后才改名为梅花卫,朱信安既不会武,也不懂文,连说话都不利索,他唯一的优势就是姓朱。
在他之前,梅花卫统领袁毅是源休的人,源休倒台后,袁毅也被清算,暴死在宋州,由朱信安接手梅花卫,迄今还不到一年。
朱信安也知道自己的能力匮乏,他上台后立刻和刘丰结盟,得到了刘丰和刘贵妃的支持,提拔了不少忠于刘丰的将领,崤关的王临海就是其中之一。
“咳!咳!”
堂外传来重重的咳嗽声,刘丰走了进来。
朱信安连忙起身行礼,“参....参见相....相国!”
刘丰知道他说话不利索,便摆手道:“坐下吧!”
两人分宾主落座,朱信安连忙从怀中取出一份报告,递给刘丰,“这...这是崤...崤...崤关王将军的....的报....报....”
“我知道了!”
刘丰接过报告,匆匆看了一遍,他眼睛一亮,张光晟涉嫌通敌,他又看了一遍,问道:“报告附带的证据的?”
“在...在朝房,如果...相国...感....感兴趣......”
“我当然感兴趣!”
刘丰不耐烦地打断他的话道:“你立刻派人把证据拿来!”
“卑...卑职....现....现在....就...就去!”
朱信安连忙起身行一礼,匆匆回朝房去了。
张光晟从前是源休的同党,源休倒台后,张光晟也彻底坐了冷板凳,但几个月前,又在刘思古的极力推荐下,张光晟再次复出,出任崤函都元帅,掌控两万大军,镇守洛阳的西大门。
刘丰可不管社稷安危,他喜欢权斗,尤其他现在的死对头刘思古极力推荐张光晟,如果张光晟坐实通敌,天子对刘思古的信任也会受到极大影响。
刘丰已经意识到,张光晟很可能是自己扳倒刘思古的一条捷径,但自己该怎么做?刘丰还是感到思路不清。
刘丰负手走了几步,立刻吩咐侍卫道:“去把杨先生请来!”
1...408409410411412...49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