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圣罗马帝国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新海月1
外交大臣杰弗理·弗里德曼苦涩的回答道:“伦敦政府正在想办法说服法国人,他们建议我们利用德意志民族主义的力量,想办法获得维也纳政府的支持。”
听到这个消息,财政大臣戈尔曼仿佛是受到了刺激,一下子站了起来:“不行!绝对不能使用德意志民族主义的力量,要不然会后患无穷。
这么些年来,我们不断推广大普鲁士主义,好不容易才压下了德意志民族主义,这个时候妥协就全功尽弃了。
奥地利也不是好相与的,现在对他们妥协,未来再想要摆脱他们就难了。”
民族主义是一把双刃剑,在利用民族主义获得奥地利支持的同时,普鲁士王国也会被民族主义所束缚。
正所谓“请神容易送神难”,奥地利的力量也不是好借的。到时候内有勃发的德意志民族主义,外有奥地利顶着德意志民族大统一旗帜,普鲁士王国想要拒绝都难。
对普通人来说,或许统一也是一个不错的结果,但对容克贵族来说,那就是天塌下来的灾难。
在奥地利主导的神罗帝国体制下,军政是严格分离的。有中央政府做依靠,柏林政府要干的第一件事,就是踢开容克贵族为首的军方。
本身统一后,普鲁士军队就会受到边缘化,再丧失了对柏林政府的控制,他们再想要过得这么滋润就难了。
涉及到阶级利益,大家自然不能妥协。
外交大臣杰弗理·弗里德曼:“阁下,冷静一点儿。英国人比谁都不想看到奥地利统一,事情不是表面上这么简单。
不要忘了我们隔壁还有一个不安分的邻居,见我们现在落魄了,他们也想要落井下石。
根据大使馆传来的情报,最近一段时间英德之间在频繁接触,具体内容无从得知,不过可以大致推断和前面英国人提出的普德合并有关系。
德意志民族主义也分类的,除了奥地利人主导的大德意志主义,还有汉诺威提出的北德意志主义。
种种迹象表明,英国人想要我们和汉诺威联手建立北德意志,阻止奥地利统一德意志地区。”
先利用德意志民族主义获取维也纳政府的支持,转身又卖掉奥地利,玩儿北德意志主义,这可不是简单的操作。
即便是成功了,也会和奥地利结仇,加上东边的敌人俄罗斯帝国,他们除了抱英国人的大腿,就别无选择。
失败了更惨,不是俄奥瓜分掉,就是被奥地利吞了,甚至还有可能被喜剧帝国给吞并了。
现在的普鲁士王国,早已不复巅峰时期,没有了莱茵兰地区,还有可能丢掉原普鲁士公国地区,再被拆分一下就啥也不是了。
威廉一世摇了摇头:“英国人的计划,风险太大,还无法保障我们的利益,非到万不得已不能用。
外交部和法国人接触的怎么样,他们想要什么,才肯出手?”
狡兔尚且知道三窟,柏林政府自然不只有不列颠一条路,法国人也是备选后路之一。
早在战争爆发前,柏林政府就在想办法改善两国关系。如果不是英国人拿走的利益太多,留给法国人只剩下了残羹冷炙,法兰西也不会中途退出。
当然,柏林政府自身也有责任,外交手段不够,没有能够平衡好英法利益。
外交大臣杰弗理·弗里德曼回答道:“巴黎政府没有给出明确答案,他们还在犹豫中。可能和前不久俄国人的外交活动有关,动摇了法国人支持我们的决心。
在很久以前,法国政府内部有人提出和俄国人结盟,以遏制奥地利的扩张。
不过这种呼声不高,一方面是俄奥关系良好,拉拢俄国人很难发挥作用;另一方面是法国人的傲气,他们不认为遏制奥地利需要盟友。”
法俄结盟是为了遏制奥地利扩张?这个说法或许普通人会信,但威廉一世绝对不会信。
奥地利已经在欧洲大陆上安分了很多年,对外一副人畜无害的面孔,和大部分国家都保持着良好关系,奥地利威胁论在欧洲大陆还没有市场。
真要是出现了法俄同盟,第一个被针对的也绝对不是奥地利。
至少在普波联邦完蛋前是如此,毕竟普俄两国都打起来了,在弄死他们之前,沙皇政府不可能招惹新的敌人。
威廉一世严肃的说道:“无论如何,都必须要阻止法俄结盟,即便是可能也不行。
我们的力量不够,就把消息捅给英奥两国,再释放一些流言引起他们的重视。”
过度敏感,说得就是现在的威廉一世。由不得他不紧张,真要是法俄结盟了,普波联邦无力回天就算了,就连普鲁士王国也保不住。
……
柏林政府急了,俄国人也不好过。亚历山大二世还没有为收复华沙高兴几天,新的麻烦又来了。
占领了波兰地区,不是问题的结束,反而是问题的开始。大股的敌军没了,小股的敌人却遍地都是。
可以说“有波兰人的地方,就有游击队”。
说他们是“游击队”,实际上也是在侮辱“游击队”。本质上这些大大小小的武装,就是一群乌合之众。
主要是战败后的溃兵,加上四处流窜的难民组成。不仅没有政治纲领,就连作战目标、方向都没有,反正就是一个“乱”。
这里面的大部分武装,都不是为了抗击俄国人而建立的,更多的还是为了求活。
普俄战争产生了大量的难民,柏林政府把这些难民安置在了华沙地区,除了极少数重新找到工作外,剩下的都要靠政府救济粮为生。
毛奇在撤退的时候,为了抢时间,连伤员都丢在了华沙,更不用说带上这些难民。
华沙会战结束前,守军见大势已去,主动捣鬼了粮食物资。没有获得足够的缴获,俄国人手中物资不足,自然不可能再拿出粮食救济难民。
肚子骗不了人,为了生存下来,灾难很快就发生了。人性丑恶开始暴露出来,城市的混乱被俄军镇压了下来,城外就暂时顾不上了。
这一耽搁,问题就变得了严重了起来。现在的波兰地区,流寇、游击队、山贼、土匪遍地都是。
没得说,伊万诺夫元帅第一时间下令剿灭。这些人都是地头蛇,根本就不和他们硬碰,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跑。
经过一番斗智斗勇后,现在俄军手中只控制了几座主要城市,其它的地区都是这些乱七八糟的武装在割据。
圣彼得堡,亚历山大二世厉声质问道:“这都怎么回事,为什么这么久了,波兰地区还没有稳定下来?
敌人的主力都歼灭了,现在居然居然还奈何不了一群乱民,难道军队在温柔乡里待久了,都忘了该怎么打仗?”
俄军的军纪一直都不咋地,伊万诺夫元帅也只能约束战时的军纪,战后还是该怎么放纵就怎么放纵。
收复华沙过后,自然也不会例外,俄军士兵们好好的放纵了一回。
今时不同往日,世界上还有报纸这个东西。俄军在华沙地区的暴行,自然被热心的正义人士揭露了出来,沙皇政府的声誉也变得更臭了。
看在打胜仗的面子上,亚历山大二世没有追究前线军官们的责任,只是警告了一番。
亚历山大二世现在提出“温柔乡”,不是为了翻旧账,也不是因为生气,对沙皇来说波兰地区的混乱只是小问题,更多的还是为了敲打军方。
胜利容易使人膨胀,收复波兰地区后,俄国军方就膨胀的有些厉害,令亚历山大二世非常不满。
伊万诺夫眉头一皱,硬着头皮上前一步,解释道:“陛下,波兰地区的问题不在溃兵,也不在于乱匪,想要剿灭这群乌合之众,根本就不费吹灰之力。
真正麻烦的是难民,现在这些混乱都是难民导致的。难民问题得不到根治,匪患就剿之不绝。”
不是俄军不努力剿匪,几百万难民在波兰地区乱窜,土匪、山贼、游击队如同韭菜一样,割了一茬又一茬。
只要不能断根,波兰地区永远都不能稳定下来。要断更也很简单,解决难民问题就行了。
难民问题看似简单,实则是最麻烦的问题。
理论上,现在波兰地区的战争已经结束,直接让难民返回原籍恢复生产,补贴大半年的口粮就行了。
俄罗斯帝国不缺粮食,要拿出这些粮食来问题不大。
不过,这仅仅只是理论上。原时空第一次大战时期,俄国人都不缺粮食,前线的士兵照样挨冻受饿。
伊万诺夫都没有提救济难民,不是他真的心狠,主要是这根本就做不到。
俄罗斯帝国有足够的粮食,可问题是粮食不在波兰地区。沙皇政府的后勤运力有限,能够满足前线的部队,后勤部门都已经使出了全身的力气。
再解决几百万难民的口粮,这实在是太为难人了。除非沙皇政府放弃后续的作战计划,把运送战略物资的运力省出来运送食物,或许有几分可能。
亚历山大二世摇了摇头:“遇到问题就要想办法解决,我不管你们用什么办法,波兰地区都必须要尽快稳定下来,不能影响到我们接下来对敌人的春季攻势。”
为难人或许是吧,不过更多的还是为了甩锅。亚历山大二世不愿意背上“屠夫”的骂名,责任自然就需要手下人来承担了。
现在波兰地区还属于前线,政府部门没有接管地方,这口锅注定要落到军方头上。
至于谁来背,那就是军方内部的问题了。没有让自己背黑锅,伊万诺夫元帅暗自松了一口气。
略加思索过后,伊万诺夫回答道:“陛下,请放心。总指挥部已经给守备华沙地区的第四军下达了死命令,责令他们在两个月内肃清地方,很快就会看到结果。”
没有人提出异议,倒霉蛋总是需要有人做的。第四军前不久擅自行动,差点儿全军覆没,还没有来得及秋后算账。现在让他们当背锅侠,正好合适。
神圣罗马帝国 第两百八十二章、驱逐难民
接到总部的命令,奥波多还很迷糊,不过在大街上晃荡了一圈,看着遍地的乞丐,他就明白是怎么回事了。
俄军主力部队大都会聚在波兰地区,正常情况下要出去剿匪,绝对轮不到元气大伤的第四军。
现在让他们担此重任,绝对不会是信任。以他和伊万诺夫元帅的关系,轻松立功的任务肯定没他的份儿。
仔细研究了总部送来的资料,奥波多是喜忧参半。接受这个任务,意味着前面的事情揭过去了,不用担心被军事法庭问责。
遗憾的是肃清波兰这个任务并不好做,即便是伊万诺夫已经命令其它部队配合第四军行动,奥波多同样没有把握在规定时间完成任务。
放下了手中的文件,奥波多对一名青年军官吩咐道:“邀请第三军、第六军、第七军、第五军代表过来商议剿匪。”
“等等!”
叫停的是第四军参谋长孔特雷拉斯,一个长满络腮胡子的中年人。
“军长,事情没有这么简单。据我所知,第三军和第六军已经多次出兵,击毙掉的乱匪都超过十万人,仍然没有任何效果。
如果不能从源头上解决问题,就算是击毙再多的乱匪,波兰地区也稳定不下来。”
这个问题谁都知道,只不过大家都不愿意担责任,没有人捅破窗户纸。
奥波多同样抱有侥幸心理,如果能够靠武力威慑解决问题,他就不用背负骂名了。
不同于作为军长的奥波多,孔特雷拉斯的心里压力要小得多。
正常情况下,人们记住的只是主帅,除了事挨骂的也是奥波多,作为参谋长只要低调一点儿,都没有人认识他。
站在孔特雷拉斯的立场上,当务之急是尽快完成任务,将功赎罪弥补上一次擅自行动的过失。
人都是现实的,奥波多中将在第四军威望很高,不过都是过去式了,自从上一次行动失败后,他的威望就跌到了谷底。
没有人会信服一个打败仗的将军,尽管严格意义上来说,奥波多并没有打败仗。
第四军虽然损失惨重,却也为主力部队争取了足够的时间,发挥了重要的战略作用。
奥波多无奈的摆摆手:“理论上来说确实是如此,只是我的参谋长,你确定要从源头上解决问题么?
这可是几百万波兰难民,除了杀鸡儆猴、武力震慑外,难道你还有别的办法么?”
谁都不愿意背上“屠夫”的骂名,那是要遗臭万年的。奥波多还想要挣扎一下,不到万不得已他是不会甘心的。
孔特雷拉斯试探道:“或许我们可以考虑送走他们,奥地利人不是需要移民么,卖他们一个人情,把难民送他们算了。”
奥波多摇了摇头:“如果奥地利人肯要接收的话,尊敬的伊万诺夫元帅早就干了,这个任务根本就轮不到我们。
不光是奥地利,所有殖民国家我都派人问了。没有一家肯接收难民的,除非我们能够给他们送过去。”
不是大家不想要,完全就是要不起。一次性接收几百万难民,不要说现在了,即便是到了21世纪都是非常困难的。
高额的运费先不提,关键是几百万人,短时间怎么运走?
如果不能马上运走,那就必须给难民提供物资,把这些人给养起来。
这还不算完,把人运到殖民地只是一个开始,还必须要做好安置工作,光一个语言不通,就能够令殖民政府崩溃。
初略的估算一下,最理想的状态下,也要两三时间才能把这么多难民安置下来,没有上亿神盾是搞不定的。
想要人变勤快三年都不一定能行,但是让人变懒只需要三天,期间这么长的时间脱产,谁能够保证这些难民还能够安心工作。
一个处理不好,好事就变成坏事。不但没有创造财富,反而增加了殖民政府的负担。
这样的巨额开销,还要承担如此大的风险,付出和收益不成正比。各大殖民帝国不愿意接收这批难民,也就不奇怪了。
从各大殖民帝国的移民政策都可以看出来,大家都是分散分批接收移民,很少一次性吸收大批移民。
包括奥地利也是如此,除了从国内组织移民没有限制外,吸收外来移民的时候,都要经过筛选。
况且,人心难测。谁能够保证这些难民拿到物资过后,还会继续移民,没准人家直接返乡了。
这么多人,全靠俄国人的节操监管,任何一个国家都会不放心。
契约精神对难民没用,正是因为没有,大家才鼓吹契约精神的。
真要是靠契约强迫移民,估计送到了地方,也没人敢收。这里面不少人,可都是有丰富游击队经验的。
孔特雷拉斯疑惑道:“我昨天从奥地利使馆门口经过,还看到很多人在申请移民,里面连乞丐都有,没有说拒绝接收难民啊?”
奥波多摇了摇头:“那些人大都是德意志人,维也纳政府有规定,他们只要以神圣罗马帝国子民自居,就可以避过那一系列限制条件。
即便是如此,想要混过去也必须要会德语。你觉得这些难民之中,有几个能够熟练使用德语的?”
奥地利使馆外面能够排起长队,还得益于柏林政府在波兰地区大力推广德语。
可惜时间还是太短了,加上波兰人的抵制,能够熟练使用德语的人并不多,其中很大一部分还是来自莱茵兰地区的移民。
当然,这个不多也是针对所有难民来说的。实际上这个不多,也有数十万人。
沉思了一会儿功夫后,孔特雷拉斯狠狠的说道:“既然如此,那么干脆把难民驱逐到普鲁士王国,让敌人去头疼好了。”
奥波多叹了一口气:“这很难做到。难民数量庞大,根本就不会听我们指挥,一旦消息传开,最大的可能是四散而逃。
况且,要不了多久我们又会向敌人发起进攻,这些难民最后还是要我们来处理。”
孔特雷拉斯摇了摇头:“奥波多你变了,原来的你可不会这么优柔寡断。
难民肯定驱逐不完,我们也不需要全部驱逐掉,只要驱逐掉大半,剩下的也就翻不起大浪来。
至于未来的问题,完全可以等到时候再说,现在我们要做的是完成任务。战争结束后,我们有的是时间处理难民问题。”
奥波多点了点头:“或许吧,人总是要成长的。上一次的教训已经够大了,现在做事必须要多考虑一些,或许这才是真实的我。
不过驱逐难民还是很不错的提议,至少比屠杀难民更容易让人接受,或许这也是圣彼得堡想要看到的。”
……
随着奥波多的一声令下,波兰地区彻底乱套了。
首先从城市开始,俄军可没有时间分别那么多,很多衣着破烂的市民也受了无妄之灾。
搞得人心惶惶,普通民众都不敢轻易出门,生怕被当做难民处理了。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
然而,普通民众怎么可能是军队的对手,俄军又是出了名的狠辣,处理方式只有一个字——杀!
一人反抗杀一人,一千人反抗就杀一千。
总之,俄国人坚信没有什么是屠刀解决不了的问题,如果有那一定是杀的不够多。
事实证明,奥波多掀起的腥风血雨非常有效,都不用排军队驱逐了,见到俄军的影子,难民就自发的跑路了。
一时间山贼土匪都销声匿迹,或是跑路、或是隐藏起来,只剩下游击队在孤军奋战。
……
奥地利驻华沙使馆,安德鲁公使的心情非常糟糕,自从俄军驱逐难民后,申请移民的人瞬间变少了。
倒不是俄国人阻止奥地利接收移民,主要是驱逐难民的同时,顺便也把原本能够移民的人给驱逐了。
这不是俄国人存心搞事情,完全是都混在难民堆里,除非是主动表明身份,要不然俄军士兵根本就没办法区分。
看着杀气腾腾的俄军士兵,敢主动上前表面身份的人太少了,大部分人都随波逐流,跟着大部队跑了。
等安德鲁公使反应了过来,向俄国人提出抗议时,事情已经晚了。人都已经走了,总不能让俄国人再赶回来?
没有了难民这个主力军,申请移民的人数瞬间大减,除非是放宽审核标准,要不然移民工作是完不成了。
负责移民的官员波多次咖问道:“公使阁下,俄国人怎么说?”
安德鲁苦笑着回答道:“遗憾、抱歉、没办法!”
这个答案实在是太令人无语,但恰好说的就是事实。俄国人现在确实没有办法,奥地利也不可能在这个问题纠缠着不放。
“那我们的移民工作怎么办,要知道不久前我们还向国内保证,在波兰地区至少可以获得三十万移民。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恐怕最多完成一半的任务。该死的斯拉夫蛮子,做事都不知道用脑子……”波多次咖没好气的抱怨道
安德鲁公使很理解波多次咖的心情,煮熟的鸭子突然飞了,搁谁心里都不会痛快。只不过事已至此,再骂也无济于事。
“波多次咖先生,现在不是抱怨的时候。还是尽快将事情汇报给国内,接下来的事情不是我们能够处理的了。
不过,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国内也没有办法。俄国人把难民驱逐到普鲁士后,恐怕这些人也就废了。”
波多次咖点了点头,他理解安德鲁公使的意思。“废了”不是说身体废了,主要是指精神上。
普军控制华沙地区的时候,每个星期发放一次救济粮,难民还能够遵守基本的社会秩序。
俄国人一来就停了救济粮,社会秩序自然就打破了。有储备的人还在苦苦支撑,没有储备的已经在外面寻找生计。
挖野菜、啃树皮,或者是落草为寇。俄国人刚来不久,饥荒爆发的时间还短,大家还能勉强活着,大部分人还保持着理智。
随着俄军的驱逐,这种危机就会被放大,路上可没有这么多食物。人一旦饿极了,什么事情都干得出来。
“易子而食”不仅仅只是历史典故,而是马上就要开始上演。
经历过这种事情的人,就算是活了下来,也不在是真正的人,只能算直立行走的畜牲,精神上完全废掉了。
……
神圣罗马帝国 第两百八十三章、难民营
移民工作遇到困难,并没有出乎弗朗茨的意料。这是必然的结果,不是个人意志能够阻止的。
波兰地区有几百万难民,俄国人无力救济,要维持地方稳定只有两个选择:驱逐或者是屠杀。
俄国人能选的只有驱逐,不是沙皇政府没有举起屠刀的勇气,主要是屠刀一起必然招致国际社会的干涉。
现在已经是19世纪后期,游戏规则已经制定了出来,肆意破坏规则必然会受到欧洲世界排斥。
巅峰时期的俄罗斯帝国自然不怕得罪欧洲世界,现在不一样普俄战争还没有结束,沙皇政府不想被外交孤立,就要遵守游戏规则。
俄军开始驱逐难民,奥地利的移民工作自然会受影响,就算是沙皇政府全力配合也一样,俄军士兵不可能去辨别每一个难民。
在这兵荒马乱、通讯不变的年代,无论移民署多么努力,也不可能通知到每一个人。
除了在城市固定设置移民点外,移民署能够做的工作不多,甚至出城都要小心。
城外的世界没有社会秩序,山贼土匪可不管你是不是奥地利人,人家都是一视同仁——抢。
放下了手中电报,弗朗茨若无其事道:“事已至此,无论做什么都于事无补。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