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神圣罗马帝国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新海月1
打开地图就知道,俄奥两国那漫长的边界线,根本就没有那么多天险当防线。要是没有了盟约,光国防压力都会令人头疼。
尤其是对已经疲惫的沙皇政府来说,情况更加严重。如果和奥地利翻了脸,那就意味着凡是和他们接壤的国家都是敌人,或者说是潜在敌人。
俄罗斯帝国强大的时候那是东征西讨,建立了赫赫威名,现在露出了疲态,就变成群狼噬虎。
上一次普俄战争就告诉了沙皇政府,他们究竟有多少敌人。如果第二次普俄战争再次失利,那么北欧联邦也该冲上来分肉了。
芬兰人和瑞典勾勾搭搭的事情,可不是什么秘密。在俄罗斯帝国强大的时候,瑞典人是非常安分的,可是随着普俄战争的失败,卡尔十五世都敢公开接见芬兰独立运动领导者。
当然这种潜在的威胁吓不倒俄国人。俄国人想要打出去固然困难,可是要守住现在基业,问题还是不大的。
敌人虽然多,愿意出力的却不多。除了普鲁士王国、波兰王国和奥斯曼帝国,这三家仇深似海没有缓和的可能,其余的敌人只是会落井下石。
现在沙皇政府穷得叮当响,除了国内市场可以做筹码外,他们已经没有别的底牌了,现在自然要卖个好价钱。
本来是想要英法奥三国一起出价竞争的,可惜法国人现在很忙,不愿意参与竞争。
……
放下了手中的茶杯,弗朗茨阴沉着脸问道:“俄国人都把筹码亮出来了,你们觉得我们要不要和英国人竞争呢?”
看得出来,他的心情非常糟糕。沙皇政府在这个时候搞事情,完全是击中了奥地利的要害。
南非的黄金还没有开采出来,在货币霸权斗争中神盾——黄金体系本来就处于下风,这个时候沙皇政府再倒向了英国人,基本上可以宣布英镑——黄金体系胜利了。
首相费利克斯怒气冲冲的回答道:“陛下,不能够放任俄国人这种讹诈,我们有必要给他们一个深刻的教训。”
为了拉拢俄国人加入神盾——黄金体系,奥地利也付出了不小的代价。好处都拿了,事到临头又来这一出,在费利克斯首相看来,这就是背叛。
弗朗茨点了点头,也不等其他人开口,当机立断道:“外交部提醒俄国人,俄奥同盟快要到期了,他们的做法很让人心寒!”
出价是不可能出价的,同一件商品想要卖两次,怎么可能呢?沙皇政府缺钱,这可不管弗朗茨的事。
不管有任何理由,只要违背了约定,那怕是口头上的约定,那也是背叛。
停顿了一下,弗朗茨又阻止道:“算了,这个时候不用去讨人厌了。向普鲁士人发出邀请函,威廉一世知道该怎么做。”
口头威胁,怎么有实际行动有威慑性呢?俄国人敢倒向英国人,他就在下一次普俄战争中支持普鲁士。
尽管柏林政府拿不出筹码,可是人家画出来的饼够大啊!
除非亚历山大二世能够在俄奥同盟结束前把普鲁士人干趴下,那弗朗茨没有话说,他不是背信弃义的人,奥地利肯定会中立的。
要是等到俄奥同盟解散了,普俄战争再爆发,那就不要怪他落井下石了。别的不说,单纯的断绝俄奥贸易,就能够让俄国人伤筋动骨。
如果这还不够的话,那么放普鲁士海军进入爱琴海,让他们和奥斯曼帝国海军联手封锁俄国人进入地中海的贸易通道,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落井下石这种事情,很多人都会玩儿。如果北欧联邦还不知道封闭波罗地海大门,那弗朗茨就要看不起他们了。
两条生命线一断,沙皇政府总不能从远东地区进口战略物资来进行战争吧?
西伯利亚铁路都还没有开始修,就算是立即开工,那也需要十几年时间。
外交大臣韦森贝格分析道:“陛下,我们没有必要这么主动。普鲁士人应该比我们更加着急,要不了多久他们就会自己找上门来。
英俄开始靠拢,他们的老大下一次战争还支不支持他们,就是一个未知数了。
普鲁士人如果不能破坏这次英俄交易,那么就只能向我们靠拢了。相对而言,在东欧地区我们的话语权才是最重的。”
……
每一个政客都是一个合格的演员,俄国人拿货币体系进行试探,弗朗茨自然要配合了。
这不维也纳政府一帮大佬,都给他们演了一出大戏,向俄国人展示了他们想要看到的内容。
要不了多久,这次会议的内容就会通过隐秘渠道传入亚历山大二世的案头,然后就轮到他头疼了。
真真假假真真,就连弗朗茨自己都不清楚,这次会议的内容会不会变成事实。
唯一可以确定的就是弗朗茨在假“生气”。都做了这么多年的皇帝,早就学会了喜怒不动声色,怎么可能表露出来呢?
况且,大家都有各自的立场,站在俄国人的位置思考,他们这种做法并没有错。
坑队友的事情弗朗茨也是经常干,被队友坑同样是时有发生。要是这都要生气,估计弗朗茨早就被气死了。
要是真的生气了,弗朗茨也就不开会了。而是直接采取行动进行报复,比如说:在爱琴海养一支海盗,专门堵俄国人的门。
又或者是给俄国革命党赞助一笔经费,让他们给沙皇政府添堵。
相比之下,支持普鲁士王国那完全是下策。倒下了一个俄罗斯,又崛起一个普鲁士,不是白废功夫么?
演戏那是为了“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筹备了这么久,奥地利也要采取行动了。
要不了多久波斯湾的战略价值就会体现出来,弗朗茨自然要插手进入了。不管怎么说,也不能够让英国人独霸这里。
要不是这里距离印度地区太近,英国人盯得太紧。弗朗茨早就行动了。
不趁着三国结盟的机会,对阿曼动手把触手伸到霍尔木兹海峡,还更待何时?
奥地利在南非地区敲了英国人的闷棍,伦敦政府就拉拢俄国人加入自由贸易体系,撬奥地利的墙角。弗朗茨又趁机把手伸到英国人盯上的波斯湾,大家都是各凭手段。
俄国人估计做梦也想不到,从一开始弗朗茨就准备把他们卖给英国人。
没有办法,已经抢了英属南非的大片土地,现在又要抢英国人视为囊中之物的波斯湾,总是需要安抚一下英国人的情绪。
货币霸权不是那么容易建立的,尤其是金本位时代。假如英国人手中没有足够的黄金,英镑——黄金体系还玩儿的转么?
既然如此,不如先让英国人高兴几天。利用胜利的光环,掩盖他们在海外殖民扩张中的失败。
至于俄国人很抱歉,随着两国之间的利益冲突日渐增多,这个同盟已经快维持不下去了,这不是靠个人能够挽回的。
除非俄罗斯帝国一直衰落下去,那么大家还可以变成好朋友。显然这是不可能的,亚历山大二世的改革已经让弗朗茨感受到了威胁。
这次改革中,亚历山大二世有太多的地方在效仿奥地利。比原时空来说,这次社会改革要彻底的多。
不仅仅是解放了农奴,亚历山大二世还解决了土地矛盾,就连工业发展速度也非常快。
自从内战结束后,俄罗斯帝国的工商业就进入了高速发展期。尽管工业产品还是一如既往的垃圾,可是产能增长速度还是很惊人的。
在普俄战争中损失的工业产能,仅仅这么几年时间就恢复了过来,工业总量还超过了战前。
如果不是受制于交通和缺乏资本,俄罗斯帝国早就脱胎换骨了。一旦解决了这其中任何一个问题,就会进入高速发展期。
他们已经具备了工业发展的基本要素:丰富的资源、廉价的人工成本、适合的发展政策。
没有办法,大开荒过后俄国粮食出现滞销,国内的粮价一降再降,导致了人工成本也大幅度下降。
俄国的人工成本只有奥地利的四分之一,仅有英国人的五分之一。对人工密集的产业来说,这简直就是一个无与伦比的优势。
不光是人工便宜,就连工业原材料也非常的便宜。唯一贵的就是运输成本,不过也不是所有的地方都是如此,俄罗斯帝国也是有河流的。
这些优势,资本家们迟早都会看到。只要沙皇政府能够保持现在的执政水平,发展起来是早晚的事情。
这是亚历山大二世的功劳,靠着杀鸡儆猴成功的震慑住了俄国官僚。截止到现在,他已经流放了数千名官僚去西伯利亚享受北国风光了。
沙皇政府的贪污腐败依旧严重,可是执行能力已经提高了几个档次,再也没有人敢对沙皇阳奉阴违了。
越是了解的多,弗朗茨就越清楚俄罗斯帝国的恐怖。或许现在的奥地利不再惧怕俄罗斯崛起,可是这也没有必要给自己培养一个竞争对手出来。
因此,在俄国人闹情绪的时候,弗朗茨就不再安抚了。想要靠这种手段获取好处,从一开始沙皇政府就判断失误了。
包括亚历山大二世进行的币制改革,弗朗茨都不积极了。尽管插手进去有大量的利益,但是获益最大的还是俄国人。
既然沙皇政府要以此做交易待价而沽,那就干脆拖下去好了。就算是沙皇政府倒向了英国人,那也无所谓。
英国人也不是做慈善的,要是伦敦的银行家不从他们身上扒下一层皮来,还好意思以银行家自居么?
为了不背上背信弃义的名头,这一块利益弗朗茨也就抛出去了。反正沙皇政府的信誉都烂透了,再让他们承担背盟的罪名,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





神圣罗马帝国 第七十七章、历史的修正力
寒风入微,9月份的圣彼得堡已经有了丝丝凉意。冬宫中,亚历山大二世还在处理着政务,他那印上额头的皱纹,诉说着岁月的沧桑。
经历了俄罗斯帝国由盛转衰,亚历山大二世有强烈的使命感,不允许自己有丝毫放纵。
一名年月四五十岁的男子,走到近前低声说道:“陛下,这是从维也纳传来的绝密消息。”
接过密封的情报,确认了一遍印记过后,亚历山大二世指着密件缓缓的说:“知道了,费伦斯你出去吧!”
称得上绝密情报的绝对是发生了大事,亚历山大二世没有和身边人分享情报的爱好,无关信任,这只是君主的本能。
打开了密件,内容已经是发生在半个月的事情了。没有办法,这年头没有无线电,要是用有线电报传播消息,怎么瞒得过奥地利人?
用密码更不行,那相当于明晃晃告诉人家,这消息有问题,快来查!
这个年代的电报,都是按字数收费,普通的电报都只有少许几个字。情报传递显然不能这么草率,万一意思没表达清楚,那就是一场灾难。
从维也纳到圣彼得堡,仅仅只用了半个月,这个效率已经是时代的极限了。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亚历山大二世额头上的皱纹越皱越紧。终于看完了密件,一声叹息缓缓传出。
这一刻亚历山大二世迷茫了,事情并没有按照他的计划进行。维也纳政府对货币霸权的重视,没有他预想中的那么高。
当然,也有可能放出来的是烟雾弹,但是他不敢去赌。这个判断失误,带来的后果可能是灾难性的。
放弃计划,那是不可能的。如果这次不能够从外界获得足够的资本,俄罗斯帝国的发展就要受到影响。
平常时期无所谓,发展慢点儿就慢点儿好了,还可以把根基打得更加稳固。
现在不行,敌人不会给他们留下那么多的时间。如果俄罗斯帝国不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增加实力,不等他们发展起来就会遭到灭顶之灾。
不要看俄罗斯帝国依然是一个巨无霸,但是架不住周边的敌人多,一家吃不下他们,十几家一拥而上,那就不一定了。
一旦再次失败,俄罗斯帝国几百年时间积累下来的威名就会一朝丧尽。最好的结果,也就是像奥斯曼帝国一样苟延残喘。
这就陷入了一个死结。倒向了英国人,可以获得资金援助,但是有很大可能会丧失奥地利这个最重要的盟友;继续维持俄奥同盟,资金问题又没有办法解决。
俄罗斯想要赢得下一次战争,奥地利的支持至关重要,至少也要奥地利人不倒向普鲁士。这是地缘政治决定的,在这个问题上英法都要靠后。
俄奥同盟在还好办,不需要付出代价,就可以获得奥地利无条件的支持。要是没有了盟约,这就要用利益说话了。
内心深处还有一个声音告诉他:要小心,事情不是那么简单。
为了拆散俄奥同盟,为了建立英镑货币霸权,英国人自然是原因出价的。可要是目的达到了呢?谁知道英国人会不会违约?
条约那东西,很多时候就是一张废纸。要是英国人没有履约,或者是履约过程中打了折扣,又怎么办?
覆水难收,这一步踏出去了,就很难再回头了。拆散俄奥同盟容易,再想要建立就难了。
亚历山大二世有反奥倾向,那是建立在俄罗斯帝国强大的基础上。现在俄罗斯帝国已经衰落,俄奥同盟就变得至关重要。
现在他有些理解为什么当年尼古拉一世要坚持建立俄奥同盟了。这个联盟的存在,不仅仅只是为了夺取君士坦丁堡,更是俄罗斯帝国战略安全的保障。
只要这个联盟存在,就不担心欧洲领土遭到外敌入侵。包括现在也一样,在盟约解除前,普鲁士绝对不敢先对他们动手。
普俄战争失败后,俄罗斯能够顺利度过危险期,俄奥同盟的作用也是其中最重要的因素。
俄奥同盟建立过后,两国都获得了丰厚的利益。俄罗斯在巴尔干半岛扩张成功,夺取了梦寐以求的君士坦丁堡;奥地利在巴尔干半岛实现了扩张,并且还兼并了南德重建了神罗帝国。
如果愿意,亚历山大二世还可以通过领土交换获得达达尼尔海峡,掌控前往地中海的航道。
要是在继位之初,他肯定会想方设法和奥地利做这笔领土交易,把俄罗斯的势力扩张到地中海。
现在再也没有这种不切实际的幻想了,进入地中海容易,想要站稳脚跟难。
如果不是英法奥三国同盟建立,英国人都被挤了出去,俄罗斯凭什么在地中海立足?
……
想得越多,就越难以下定决心。没钱是万万不能的,俄奥同盟同样也非常重要,这注定是一个艰难的选择。
实际上亚历山大二世根本就没有多少选择,俄奥同盟能不能维持下去,不仅仅是他能够决定的,维也纳政府的立场同样重要。
如果奥地利人不想续约了,那么他就算是不和英国人合作,联盟同样会破产。
只不过弗朗茨要面子,当年俄奥同盟建立时正处于奥地利虚弱期,某种程度上也是俄国人拉了奥地利一把。
因为要脸,所以维也纳政府给外界的印象,一直都在维护俄奥同盟,没有丝毫要落井下石的意思。
这种错觉,让亚历山大二世做出了误判。才有了这次试探,想要通过英法抬高自身的价码,向维也纳政府争取更多的贷款。
结果第一步踏出去,现在就陷入了尴尬境地。维也纳政府似乎是恼羞成怒,根本就不按套路出牌。
亚历山大二世的头疼,弗朗茨可不清楚,他自己还烦着呢。墨西哥局势终于还是崩溃了,就在法军撤离后不到一个星期,马西米连诺一世就丧失了对国家的控制。
现在卡洛塔皇后已经回到欧洲求援了,没能够说服法国人,现在已经回到了维也纳。
求援也就罢了,好歹也有拿出利益来。很遗憾墨西哥的大部分产业都抵押给了法国人,马西米连诺一世手中根本就没有多少筹码。
连招募雇佣兵的钱都没有,历史教训告诉了弗朗茨,皇帝穷成这样的,基本上都不会有啥好结果。
墨西哥这滩浑水,弗朗茨是不会去趟了。让卡洛塔皇后劝说马西米连诺一世退位,结果反倒是被教育了一顿,气得弗朗茨当场离开。
和思想不正常的人没有办法交流,什么“墨西哥人民需要……”?在弗朗茨看来,墨西哥人民现在恨不得把马西米连诺一世送上断头台。
睁着眼睛说瞎话也不带这样的。要是继位之初,马西米连诺一世还有力挽狂澜的机会,现在换了谁上去都不行了。
民众们的耐心已经折腾没了,这么多年的改革,仅仅只是停留在纸面上,想当然的出台:利国利民之策,最后都变成祸国殃民之策。
变成了孤家寡人的皇帝,身边就剩下了一堆嘴炮党,弗朗茨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在奥地利没有获得支持,卡洛塔皇后又去别的欧洲国家求援了。都不用想,弗朗茨就知道这是不可能有结果的。
没有好处,谁愿意去趟墨西哥那滩浑水。法国人的前车之鉴在,大家都要三思而后行。
现在弗朗茨就等着叛军攻破墨西哥城,然后引度马西米连诺一世回国,就算是完事了。
这个时间不会太长,法军一撤离,叛军就拉开了大反攻的序幕。指望墨西哥政府军镇压叛乱,还不如指望叛军爆发内斗,在内耗中四分五裂。
现在墨西哥起义军也是内部矛盾重重,混入了大量的保守派、种族主义者,只要把这些矛盾引爆,马上就会四分五裂。
不过在这之前,他们还有一个共同的目标让马西米连诺一世滚蛋。等这个目标完成了,墨西哥就要开起长达百年的内斗。
值得一提的是起义军中的不少领导人,还是保皇党、立宪派出身的,甚至还有当初拥立马西米连诺的功臣。
能够把他们都变成革命党,弗朗茨不得不承认马西米连诺一世还是有能耐的。皇帝做到了这份儿上,世界历史上都找不到几个。
不过这些人也得意不了多久,等革命成功了,就轮到他们倒霉了。要是他们过的好了,那哈布斯堡家族的脸往哪儿搁?
马西米连诺在墨西哥干得垃圾,那就只能让他们干得更差,必须要有人衬托,才能够稍稍挽回一下颜面。
原时空这帮人就不成气候,刚刚掌权就陷入了内斗中,现在弗朗茨只是推上一把。让军阀混战提前降临,顺便扩张一下势力范围。
不对,不能说是提前降临,应该是历史的修正力,让历史回到原来的轨道上。
因为弗朗茨的蝴蝶效应,法国人投入的力量更大,让墨西哥帝国多坚持了几年时间。




神圣罗马帝国 第七十八章、忠诚在奋斗
闪电没能撕碎浓重的乌云,巨雷在低低的云层中滚过之后,滂沱大雨就铺天盖地地压下来,哗哗地下着,像老天也在为墨西哥城的不幸而哭泣。
皇宫中,马西米连诺一世静静的坐在哪里一动不动,仿佛进入了贤者状态,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外界的一切似乎都和他没有关系。
“陛下,快走吧!敌人就要围城了,再晚就走不了啦!”
侍卫焦急的话语,将马西米连诺一世拉回了现实。这场大雨来得很及时,成功了拖延了叛军的速度。
马西米连诺一世摇了摇头,说道:“不用了费伦,墨西哥没有逃跑的皇帝,我就在这里等着他们,你们都走吧!”
眼见大势已去,马西米连诺一世没有进行最后一搏,反而是遣散了手下,独自面对失败。
这个做法无疑是正确的,让他成功的避过了人性的丑恶。真要是拉着大家一起陪葬,估计就要亲身感受一次被人出卖了。
除了少数死忠外,其他人都跑路了。当然,留下来的也未必就是他的死忠,还有很大一部分人关系太紧,离开了皇帝的庇护只能流亡海外。
如果是跟着别的皇帝,自己腰包里捞够了,流亡海外也未尝不可。
跟着这位可不一样,平时就算是有好处,落到手中的也很有限。现在就算是想要跑路也要考虑经济情况,锦衣玉食贯了可不是那么容易过苦日子的。
在很多人眼中,马西米连诺一世这个过气的皇帝仍然很有价值。就算是现在下台了,哈布斯堡家族仍然处于鼎盛状态,未来还有复辟的机会。
再不济也可以找一张长期饭票,追随皇帝的忠臣,还能够被饿着不成?
很遗憾,马西米连诺一世不是普通人,他压根儿就没有准备跑路。任由手下人怎么游说,都不愿意前往奥属中美洲殖民地避难。
这可坑苦了很多人,叛军不一定敢杀皇帝,但是杀他们这些人可没有压力。那怕是为了渲染自己的正义性,革命党人也要大开杀戒。
原时空就是一不小心杀过头了,导致墨西哥陷入了军阀混战中。现在的情况也差不多,革命总是需要流血的。
他们这帮失败的改革派,自然是就是最好的祭品。没有冤枉的,他们最大的问题就是无能。
不是一路人,不进一家门。马西米连诺一世自己是理想主义者,聚集在身边的自然都是志同道合的理想主义者。
吹牛逼的时候大家都很厉害,办事的时候就掉链子。但凡是有点儿能耐,也不会让叛军翻盘。
别的不说,只要一开始就大开杀戒,或者是不要赦免那帮政治犯,起义军的发展速度都没有这么快。
现在起义军高层,十之五六都是马西米连诺一世自己放出去的,剩下的那十之四五也是他们不切实际的改革给弄出来。
要知道局势最好的时候,叛军就剩下了几支人百八十号人的游击队,要不是关键时刻掉链子,都没有叛军什么事了。
“陛下,先离开吧,后面我们还有机会东山再起。拿破仑都有过6月复辟,何必执着一时的得失呢?”
1...209210211212213...51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