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圣罗马帝国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新海月1
况且,占领了意大利地区还可以加强在地中海的话语权,巩固法兰西对北非地区的统治。
有利自然有弊,代价就是把欧洲各国的仇恨值拉满了。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法兰西都是欧洲世界最不受欢迎的存在。
如果操作的不好,还有可能出现反法联盟。为了避免最糟糕的情况出现,外交部自然就忙坏了。
外交大臣蒙特罗刚走过来,拿破仑三世就关心的问:“怎么样,奥地利人肯不肯帮忙拖住英国人?”
拉拢奥地利是现在法国人外交中最重要的一环,没有了这个主力打手,剩下的欧洲国家都不足为虑。
令人头疼的压路机,现在正忙着种田。经历过一次失败后,沙皇政府仿佛变成了透明人,几乎不参与欧洲事务。
当然,债主太多不敢面对,也是一个因素。沙皇政府的脸皮还是不够厚,这个时候正在努力降低存在感,免得被人追债。
本来西班牙的立场也很关键,不过他们自己人掐了起来,人脑子都打成猪脑子了,根本就顾不上意大利地区。
剩下的欧洲大国,就只有普鲁士、波兰、以及北欧联邦。这三个国家有一定实力,不过没有人领头,他们还不敢来搞事情。
现在拿破仑三世想办法拉拢奥地利牵制英国人,就是要让欧洲各国群龙无首,免得出现反法联盟。
外交大臣蒙特罗欣喜的回答道:“维也纳政府同意有限度的牵制英国人,不过要我们支持他们在中东地区的行动,他们有意收回圣地。
考虑到这次事件的重要性,我们驻维也纳公使,已经同意了奥地利人的条件。”
法国人的势力范围也扩散到了中东地区,拿破仑三世也有意出兵收回圣地捞取政治声望。只不过实在是太忙了,没有来得及动手。
拿破仑三世当机立断道:“做得不错,外交部想办法鼓动维也纳政府对奥斯曼帝国开战。
必要时可以给他们承诺,大家联手地中海的利益,东地中海地区包括奥斯曼帝国在内都归他们,西地中海地区归我们,让英国人去吃屎吧!
还有派人给德意志统一组织捐款,鼓动这些民族主义分子出来闹事,给维也纳政府制造压力,引诱他们向德意志联邦动手。”
空头支票谁都会开,拿破仑三世也不例外。拉拢奥地利牵制英国人,只是一次试探,他没有指望奥地利会真的帮忙牵制住英国人。
就算是现在答应帮忙了,没准过两天维也纳政府又改变主意,要和英国联合来搞事情。在利益面前,所有承诺都是不靠谱的。
瓜分地中海的利益,实际上从法国人占据意大利地区开始,就已经造成了既定事实,无非是多了一个奥斯曼帝国。
然而,奥斯曼帝国还需要奥地利自己动手去打,只有打赢了才有资格分享战利品。
不管奥地利能拿到多少利益,只要对奥斯曼帝国开战,或者是吞并德意志联邦,拿破仑三世就放心了。
他可不知道弗朗茨已经打定主意要看戏,不然就不会发愁了。既然不知道,那么最好的办法就是给奥地利找点儿事情做,免得将注意打到他们头上。
蒙特罗点了点头,这不是最好的选择,却是最保险的选择。只要奥地利人动了,法兰西的危局就不复存在。
神圣罗马帝国 第四十四章、战略收缩
看着法国人上窜下跳的外交活动,弗朗茨只是一笑而过。显然,拿破仑三世这次突然行动,事先并没有做好充分准备。
不然早在几年前,就应该提前准备好筹码,这个时候已经拿出来进行利益交换。
国际政治中,没有什么问题是靠利益不能解决的,如果有那一定是给出的利益不够大。
这次法国人拿出来的利益实在是不起眼,比如说:许诺奥地利吞并奥斯曼帝国,这就很难令弗朗茨动心。
不是这块肉不诱人,关键是吃下去了,不容易消化。奥斯曼帝国好歹也有一千多万人,岂是那么容易解决的?
就算是可以把他们往中亚地区驱逐,灭亡奥斯曼帝国带来的政治影响,也会把奥地利再次推向风头浪尖。
就连近在咫尺的德意志联邦帝国,弗朗茨都可以先放下,更不用说奥斯曼帝国。
好不容易才让法国人顶了雷,现在又跳出来替他们分担压力,这种亏本的买卖,弗朗茨怎么可能做呢?
只要大法兰西帝国的旗帜在欧洲大陆飘扬,奥地利就可以放心发展,不用担心成为众矢之的。
除非法国人真的能够同化意大利,不然这个帝国就不是威胁。无论怎么收买人心都没有用,意大利人太多了,比任何法兰西国内一个民族的人都多。
又有悠久的文化传承,这方面不法国人差。除了希腊外,没有任何一个欧洲国家可以和意大利人比历史底蕴。
作为文艺复兴的发源地,近代思想的启蒙地,意大利人还有属于自己的骄傲,不是那么容易破灭的。
殖民大臣斯蒂芬分析道:“陛下,法国人在海外进行战略收缩,我们的压力怕是要增加了。
尤其是美亚地区,我们在当地的力量薄弱,想要和英国人争锋非常困难,接下来这些地区我们也要进行收缩。”
这算是弊端之一了,没有了法国人分担压力,在美亚地区和英国人对上,奥地利还没有足够的底气。
亚洲相对还好一些,奥地利殖民地的好邻居是荷兰人,威胁相对较小。就算是发生了冲突,还可以威胁他们欧洲本土。
美洲地区就不一样了,阿拉斯加地区最惨,完全没有任何抗风险能力。英国人要是不要脸了,都可以冒充海盗夺取这里。
奥属南美的巴塔哥尼亚抗风险能力也很低,无论是阿根廷,还是智利都是一个威胁。
几年前,两国就向奥地利提出要购买这片殖民地,当时维也纳政府报了一亿神盾的天价,吓退了他们。
震慑于奥地利的实力,正常情况下,他们是不敢放肆的。万一约翰牛参合了进去,情况可能就会发生变化。
中美洲殖民地看上去兵强马壮,可是面临的挑战也最大,美利坚联盟国对这里虎视眈眈,已经多次向奥地利试探性的提出购买要求。
这帮种植园主们对土地的兴趣超乎想象,美国的大部分土地都是民主党当政时期打下来的,而其中的主力就是种植园主。
现在不是他们安分了,主要是在美国内战中损失太大,欧洲各国又反对他们扩张。
奥属中美洲地区可不是什么蛮荒之地,经过了当初的移民,加上原来的居民,现在当地的白人数量都超过了一百万。
再加上印第安人和大量的混血儿,当地总人口高达三百五十多万,在中南美洲都不弱于一个国家。
不过也仅限于此,中南美洲发展起来的可能性很小,如果没有奥地利做后盾,都走不到现在这一步。
想要更进一步,除非吞并南美的哥伦比亚,或者北美的墨西哥。这都不是那么容易做到的,无论是美利坚合众国,还是美利坚联盟国都是阻碍。
除非奥地利把战略重心放在美洲,倾国之力投入,不然几乎没有可能做到。
实际上,最近好几年内奥属中美洲地区都没有对外扩张。即便是对巴拿马地区,也只是渗透为主。
弗朗茨微微一笑,非常淡定的说:“无妨,殖民地也不是越多越好。到了今天,能够被殖民的地区也被瓜分的差不多了,也是时候停下我们扩张的脚步。
不光是我们,实际上英国人也到了扩张的极限,只是他们还没有觉察到。
现在好地方都分完了,剩下的地区要么是硬骨头,要么就是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烂地。
接下来殖民部就开始建设吧,只要将非洲大陆给本土化了,我们就足以应对任何挑战。”
拥有了足够的优势,弗朗茨自然坐的住。就连正在进行的南非战争,他都没有过问的意思。
实力就是底气,原时空布尔人都能够让英国人疲于奔命。现在奥地利在非洲大陆的力量,怎么也相当于是百八十个布尔共和国,有什么好担心的。
能够在非洲大陆立足的贵族,可不是什么酒囊饭袋,真正的废物早就死在半路上了,这里面的任何一个人都是战火中杀出来的。
甚至弗朗茨还怀疑他们的军事素养都超过了正规军,起码正规军还有道德节操,他们这些人为了赢得胜利却什么事情都干得出来。
人性和底线都是不存在的,殖民者等于侩子手,这不是说笑的。要是追查罪名,全世界的殖民者有一个算一个,都可以拉出去打靶。
或许偶尔有冤枉的,那只是他们还来不及犯罪。
天下乌鸦都是一般黑,欧洲各大殖民帝国莫不是如此,这个盖子自然没有人去揭开。
现在不对奥斯曼帝国动手,并不代表着永远不对奥斯曼帝国动手,哈布斯堡王朝历代君王的遗愿还是要完成的。
况且,弗朗茨对收复圣地捞取政治声望,也是兴趣十足。
法国人抛出来的橄榄枝,弗朗茨还是接了,然后就没有然后了。有了巴黎政府的承诺,未来中东问题扯皮的时候,奥地利就占据了优势。
至于英国人可以忽略掉了,大法兰西帝国建立已经把地中海一分为二,约翰牛的势力被挤出地中海是早晚的问题。
就算是占据了地中海心脏马耳他,又能怎么样?
周边都是法奥两国的势力范围,夹在两个大国中间,英国人要保证影响力,需要投入的力量太大。
万一某一天大家翻了脸,这片孤悬海外的群岛,根本就不可能守住。投入的资源越多,未来的亏损就越大。
皇家海军世界第一,并不等于在每个区域都是世界第一,其他国家拥有区域海上霸权也是很正常的。
奥地利没有受法国人的诱惑,不过在牵制英国的问题上还是出了力的,法奥两国非常默契的在地中海排挤英国人。
这种冲突几乎每一天都在世界各地上演,比如说:奥地利就被英法挤出了远东,就连在日本的利益都没有保住。
又比如说:法国人被英奥荷三国挤出了南洋地区,只剩下几个孤岛在勉力支撑。
还有澳洲地区,奥地利刚刚伸出触手,就被英国人给堵了回去。
……
类似的事情,发生的太多了。在这里还是盟友,换个地方大家又变成了敌人。
这个年代是合作与对抗并存的时代,只要没有撕破脸皮真刀真枪的干,都可以成为盟友。
真正利益上完全一致的盟友,只是存在于理论上。现实中只要能够履行盟约,那都是好盟友。
维也纳政府的做法,拿破仑三世没有感到任何意外,大家都是以自己的利益为出发点。
奥地利要吞并德意志联邦帝国和他们吞并意大利地区完全不一样,前者是有民众基础的,根本就不需要冒险。
维也纳政府选择按部就班,其实是最好的选择。主动合并进来,和武力强迫合并到一起,后果完全是不一样的。
如果可能的话,拿破仑三世也想要让意大利人主动加入法兰西,显然这是不可能的。
因此他只能采取最古老的方式,第一代君主采用武力统一,第二代君主采取怀柔措施收买人心,这是封建王朝时代最有效的统治方法。
有了治世功劳,皇位也就稳了。到了第三代就根基稳固,建立了正统地位,只要不作死就可以。
为了替儿子铺路,拿破仑三世也操碎了心。
法国人在海外进行战略收缩,最大的受害者就是马西米连诺一世。随着改革的进行,墨西哥的叛军是层出不穷。
如果不是把剿灭叛军的业务承包给了法军,马西米连诺一世早就被叛军推翻了。
要知道这份合同可是坑惨了法国人,为了剿灭墨西哥叛军,这几年时间,法军至少付出了八千人的伤亡。
作为回报,墨西哥的大部分矿产、关税,都落入了法国人的控制中,可惜因为内战的关系,最终还是收不抵支。
在不知不觉中,墨西哥政府就欠下了法国人十多亿法郎的债务,还欠下了英国人860万英镑,以及西班牙的三千多万比索。
公证的来说,马西米连诺一世的改革对国家还是有些积极意义的,打击了保守派的势力,推动了墨西哥现代化进程。
付出的代价也非常明显,皇帝变成了孤家寡人,除了一帮志同道合的理想主义者外,原来保皇派都快变成了革命党。
现在法国人在海外进行战略收缩,以集中力量应对欧洲大陆可能发生的变局,这意味着墨西哥即将失去最大的靠山。
就算是拿破仑三世好面子,不放弃墨西哥,仅凭法兰西在墨西哥的军队,可震慑不住蠢蠢欲动的美国人。
喊着要收回故土的皇帝没有人喜欢,无论是美利坚合众国,还是美利坚联盟国,都想要推翻马西米连诺一世的统治。
前面有法国人撑腰,美洲问题上英法奥西又保持着列强一致原则,美国人自然不敢轻举妄动。
现在不一样了,法国人自身难保,马西米连诺一世立下的皇储又和哈布斯堡王朝闹翻了,奥地利干预的可能性也很小。
这么好的机会,美国人要是还不知道利用,他们又没有现在这份儿家业。从法国人决定战略收缩的消息传开后,合众国和联盟国都开始了行动。
有了外力的支持,墨西哥叛军再次活跃了起来。层出不穷起义在墨西哥爆发,马西米连诺一世的统治再次变得岌岌可危。
……
神圣罗马帝国 第四十五章、进退维谷
墨西哥法军总指挥部内,斯奇德尔中将正看着地图发呆。最近一段时间,叛军就像是吃了兴奋剂一样,一下子又活跃了起来。
驻扎在墨西哥的两万多法军,最近一个月时间,已经镇压了十几起叛乱。然而没有任何作用,镇压了一个地区的叛乱,又有一个地区的叛军冒出来。
就像是菲菜一样,割了一茬又来一茬。不连根拔起,总是可以恢复的。墨西哥的叛军老是剿灭不绝,斯奇德尔中将也在考虑原因。
最终他把罪魁祸首归结到两点上:马西米连诺一世的改革和外来势力的干预。
在内心深处,他已经把那位和马西米连诺一世签订条约的前任骂得狗血淋头。
剿灭叛军还有承包的?好吧,他承认马西米连诺一世给出的条件确实很优厚,可是再好的条件,也架不住叛军层出不穷啊!
前任看着签订条约,为法兰西获得了大量利益的功劳,现在已经调回本土享福了,麻烦全部留给了他这个继任者。
为了法兰西的声誉,条约还是必须要履行的。大法兰西帝国刚刚建立,这个时候抛弃墨西哥太伤士气,政治上先承受不了。
抛弃马西米连诺一世容易,一旦迈出了这一步,未来再想找到合作者就难了。
原时空拿破仑三世放弃墨西哥后,就令很多小弟寒心,普法战争时期被孤立,也有这方面的原因。
现在法兰西的局势要好得多,尽管在进行战略收缩,可是大法兰西帝国看上去就不好惹,对外的震慑力比原来强了很多。
美国人搞事情,都在尽可能的隐藏自己,从来都没有在明面上支持过叛军。
国际势力的干预,斯奇德尔中将无能为力。进行战略收缩的法兰西,不适合在这个时候寻美国人的晦气。
这笔账只能先记着,回头再找机会秋后算账。
没有犹豫多久,斯奇德尔中将就决定和马西米连诺一世摊牌。再这么折腾下去,就算是法兰西顶得住,他这个墨西哥总督也受不了。
改革的对错,已经无关紧要,关键是法兰西现在需要一个稳定的墨西哥。
趁乱继续扩大利益,在斯奇德尔中将看来不如落袋为安。墨西哥最有价值的产业,基本上都落入了他们手中,再折腾下去就得不偿失了。
王宫中,马西米连诺一世还在忙碌的处理政务,这是他每天的日常工作。比起大多数皇帝来说,他都称得上是勤政的典范。
头上的白发,额头上的皱纹,都是证明。短短几年的皇帝生涯,马西米连诺一世就仿若苍老了二十岁。
看着斯奇德尔中将的最后通牒,马西米连诺一世内心和崩溃的,这一刻才明白什么政治。
无关对错,只看利益。
从长远发展来看,马西米连诺一世在墨西哥的改革,显然是积极的。
这没有任何价值,改革中利益受损的人,看不见这一点。就算是看清楚了,为了自身的利益,他们还是要造反。
现在法国人也站在了他的对立面,仅仅只是因为法兰西需要一个稳定的墨西哥,而马西米连诺一世的改革是这个国家不稳定的根源。
这么说吧,只要他停止社会改革,出台几条维护保守派利益的法令,墨西哥的叛军马上会消失百分之八十。
马西米连诺一世瞪着斯奇德尔中将,严肃的说道:“将军,请注意你的身份,现在你越权了。”
对法国人,马西米连诺一世同样没有好感。在他看来,这是附着在墨西哥身上吸食营养的怪兽。
如果不是没有办法,他还需要法国人的支持,双方早就翻脸了。
两相厌弃,就是他们的相处方式。法国人也没有把他这个皇帝放在眼里,除了明面上必备的礼仪外,私底下从来不给马西米连诺一世面子。
斯奇德尔中将针锋相对道:“陛下,这一点我也清楚。不过你的所作所为,实在是难以令人信服。不要再瞎折腾好么,墨西哥民众实在无法忍受一个闹腾的皇帝。”
轻描淡写的两句话,彻底否定了马西米连诺一世的所有改革,直接给定义为:“瞎折腾”。
气的马西米连诺一世怒火冲天,他也是一名顶尖二代,从小到大谁给过他这样的气受。
自从做了墨西哥皇帝后,情况就发生了变化,他所拥有的特殊地位就不复存在。
不光是法国人给他气受,欧洲各国公使也时常给他添堵。弱国没有尊严,这是这个时代的现实。
明明当了皇帝,然而所拥有的地位,似乎还不如当年在奥地利做大公时期高。
起码当年没有人敢跑到他面前指手画脚,他也可以随心所欲行事,不必在这里受气。
磨练了几年时间,马西米连诺一世还是成长了。要是搁在几年前,他多半会暴怒拔枪,来一场贵族式的决斗,现在却可以压制怒气继续谈下去。
“这是墨西哥的内政,和贵国没有关系。还有斯奇德尔中将,不要忘了你是一名军人,政治不是你该关心的。”
淡淡的威胁,只是马西米连诺一世唯一能够做的。军人干涉政治,传出去了能够在法兰西引起轩然大波。
没办法,法国民众就是这么喜欢热闹。靠军队上位的拿破仑三世,也是禁止军人干政的。
斯奇德尔中将非常淡定的说:“这里是墨西哥,况且这只是我的个人建议,还构不上干涉法兰西的政治。
陛下,听不听随意。不过由此带来的一切后果,都要你自己承担,我只是通知一下你。
从现在开始,我军每次出动贵国必须要先支付开拔费,否则我们可以拒绝接受平叛任务。”
说完,斯奇德尔中将头也不回的离开了。显然,这次谈话是不欢而散。
斯奇德尔中将企图利用镇压叛乱为要挟,逼迫马西米连诺一世妥协,停止社会改革缓和同保守派的关系。
摔东西的声音响起,马西米连诺一世被刺激到了。帝王的尊严这一刻荡然无存,妥协可不是没有代价的。
一旦做出了让步,皇帝就变成了橡皮章。本就脆弱不堪的改革派,也会因为改革失败烟消云散,皇帝变成真正的孤家寡人。
马西米连诺一世现在是真的进退维谷,做出任何一个选择,都不会有什么好结果。
隐忍,寻找机会东山再起,在中二少年的字典里,这些词语都不存在。
……
维也纳,这次弗朗茨没有给马西米连诺一世回信。换位思考,在马西米连诺一世的位置上,他也不知道该怎么办。
走到现在这一步,都是改革的错么?恐怕也不尽然,法国人的殖民掠夺,也是加剧墨西哥社会矛盾的原因之一。
不要看法国政府在墨西哥亏了本,但是法国资本家们却赚到了,这些利润来的并不是那么简单,很多都是沾满了鲜血的。
如果一开始,马西米连诺一世就拉拢保守派,进行有限度的社会改革,缓解社会矛盾,那么还有一线生机。
现在时间已经晚了,改革派还没有壮大起来,叛军先壮大了。利用法国人的力量镇压叛军,也只是治标不治本。
受限于财力,马西米连诺一世并没有建立一支只忠于自己的军队,在这个关键的时刻,想要掀翻桌子都做不到。
退一步不一定是海阔天空,更大的可能是万丈悬崖。改革失败后,马西米连诺一世注定会被完全架空,再也没有掌权的可能。
墨西哥在保守派的统治下,又要被法国人殖民掠夺,这样的帝国显然是撑不了多久的。
帝国完蛋了,橡皮章皇帝也不要想有好果子吃。如果不是出身够高,怕引起哈布斯堡王朝追究责任,没准现在就有人送马西米连诺一世见上帝。
历史上因为改革死掉的君主可不在少数,利益集团的反扑,从来都是充满血腥的。
没有正确答案的选择题,无论选什么都一样。在弗朗茨最好的办法是死道友不死贫道,直接传位给皇储,退位回欧洲算了。
反正又不是自己的儿子,没有多少感情,坑了也就坑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