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神圣罗马帝国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新海月1
弗朗茨最后努力道:“你要想清楚了,马西米连诺。墨西哥可不是什么好地方,如果这个皇帝有那么容易做的话,也轮不到你。
据我所知,拿破仑家族很多人都很眼热,可是都被拿破仑三世挡住了,他也没有把握把自己的兄弟扶上位。
现在我可以明确的告诉你,维也纳政府不可能花大代价支持你,因为收不回来成本。”
马西米连诺信心十足的回答道:“拿破仑家族确实对墨西哥的皇位很动心了,可是他们缺少法统支持,墨西哥立宪派根本就不支持他们。
兄长请相信我,你的投资不会白废的,我会和你一样成为一名伟大的皇帝。”
弗朗茨严肃的说:“打住,作为兄长,我再给你最后一句忠告:国与国之间只有利益,不要参杂个人感情。
所以不要指望从我这里获得多少帮助,奥地利不会扶持墨西哥,这不符合我们的利益。
至于你想要的支持,抱歉,我只能给你精神鼓励,最多口头上支持你。”
对马西米连诺没有信心,弗朗茨也不准备拿资源去填那个无底洞,收回成本的几率实在是太低了。
反正奥地利在中美洲有驻军,想必这一次墨西哥人应该不敢咔嚓掉这个倒霉蛋弟弟,实在是不行还可以派兵抢人。
尽管不知道弗朗茨在想什么,马西米连诺心还是哇哇凉。他清楚这是完全不看好他,才会做出这样的决定。
家族成员集体反对,做皇帝的兄长同样也反对,这意味他除了顶着哈布斯堡王朝的旗号外,就难以获得任何家族力量的支持了。
有家族支持的皇帝和没有支持的皇帝,那完全是两个概念。
以哈布斯堡家族的实力,如果要是全力支持他。马西米连诺可以带着一支军队去做皇帝,还可以获得奥地利在美洲力量的支持。
有这些资源在,他就可以轻松压倒国内的反对力量,不用受制于法国人。可惜这些都没有,他还是只能先依附法国人。
现在说什么都没有用,哈布斯堡家族已经认定了他会失败,不可能为了他花血本的。就连最宠爱他的母亲,这一次都没有支持他。





神圣罗马帝国 第二十九章、暗度陈仓
没有办法说服马西米连诺,弗朗茨直接把另外两个弟弟扔进了军营中,进行封闭式教育。或许是接受了教训,这会苏菲皇太后没有插手。
在弗朗茨继位之前,奥地利军队一直都是贵族纨绔子弟镀金的地方。现在奥地利军队同样是纨绔子弟们的去处,不过不在是镀金,而是度日如年。
封闭式管理就不说了,一旦进入军营就和城市灯红酒绿的生活告别,天天扎在阿尔卑斯山脉里面训练。
因为严格的管理制度,很多家族都把军队当成了教育下一代的学校,活跃在维也纳的纨绔子弟数量也下降到了历史最低点。
法定服兵役时间也就两年,因为人口增长的关系,通常普通士兵服役一年过后,就可以退役回家转入预备役。
贵族子弟是一个例外,他们的服役年限是3年起步。培养军官的时间,要比培养普通士兵花的时间多,服役时间自然更长。
贵族军官的训练,比普通士兵更加严格,训练科目也要多得多。通常第一年就是阿尔卑斯山脉,或者是巴尔干山脉度过。
每天训练都累个半死,自然没有精力乱想了。时间长了,很多坏毛病都会在军队中改掉。
本来马西米连诺和弗朗茨只相差一岁多,军制改革的时候他已经完成了镀金,成为了一名海军军官,错过了这个打磨的机会。
因为训练太苦,一年到头都回不了一次家。爱子心切的苏菲皇太后要求弗朗茨开后门未果,就拖了下来。
好在德意志地区贵族有服兵役的传统,没有进入过军队服役的贵族,根本无法在社会上立足。
所以苏菲皇太后最多也只能拖延时间,不敢真的让两个小家伙躲兵役。
具体情况可以参考,每年都有几个纨绔子弟被家里人绑着送进军营,偶尔还会出现哭哭啼啼仿若生离死别的场面。
当然,这样的场面大都是出现在新兴贵族中。这也是被老牌贵族鄙视的原因,被认为是没有教养的体现。
某种程度上来说,弗朗茨的军制改革也依靠了传统的力量。
奥地利虽然没有到普鲁士那种军队拥有国家的地步,可是政府高层也大都是从军队中走出来的。
如果某一个地方需要极限动员了,政府官员也可以秒变军官,在最短的时间内组成军队。
因为贵族荣耀的关系,没有任何一个贵族在弗朗茨面前报怨过训练太苦,这一点令他非常满意。
权利与义务对等,如果连自己的义务都拒绝履行,那么这个阶级就真的堕落了。
按照国防部的统计,奥地利贵族子弟服兵役的比例超过了百分之九十五,剩下的那都是身体缺陷、先天不足,没有办法进入军队服役。
在军制改革前这个数据是百分之百,德意志地区的文化传统就是以当兵为荣耀,现在这一优良传统自然被保留了下来。
从义务教育阶段开始,都有基础军事训练课。没有条件的地区只是队列训练和长跑,而贵族学校就是翻版的少年军校。
圣彼得堡
经过了数年时间的斗争,改革派终于压倒了保守派占据了上风。1863年3月25日,亚历山大二世签发了《关于脱离农奴依附关系的农民一般法令》。
规定:废除农奴制,农奴获得自由民身份,有人身自由和一般公民权,包括有权拥有财产、担任公职进行诉讼和从事工商业。
在全部土地归地主所有的前提下,农民可以使用一定数量的份地,但必须向地主缴纳赎金。
农民在签订赎买契约之前,还要为地主服劳役或缴纳代役租。
显然,俄国人的这次改革是不完善的,这个土地赎买金是地主确定的,远超过了土地的市场价,甚至有的地方还高过了市价的数倍。
高昂的土地赎买价格,又给未来的社会冲突埋下了隐患。实际上在确定赎买价格过后,很多地方都发生了冲突。
亚历山大二世也非常头疼,一方面他想要进行更加彻底的社会改革,使俄罗斯帝国快速进入资本主义社会;另一方面他又不愿意和拥有土地的贵族们决裂。
“地主”和“地主”也是有差别的,俄罗斯帝国的地主那就是贵族,普通自由民都很少拥有土地。
现在进行社会改革,显然会损害到贵族阶级的利益。统治这个国家的贵族们自然不愿意了,他们想要把损失转嫁出去。
这不光是保守派的意志,包括改革派中很多人也准备牺牲农民的利益,换取这次社会改革的成功。
至于这么干过后,可能带来的社会矛盾,已经被他们忽略了,总不能真的去割自己的肉吧?
警务大臣家里诺夫维斯低声说道:“陛下,上个月国内一共发生了38次农奴暴动,已经全部被镇压了下去。”
农奴暴动在俄罗斯帝国已经不是什么新闻了,如果那一年不爆发几次,那才是新闻。
可是一个月爆发几十次,亚历山大二世还是感受到了压力。废奴法案签发了,可是这次改革并不能令农奴们满意。
革命党人也没有闲着,他们鼓动农奴起来革命,宣称:只要推翻了沙皇政府,大家就可能免费拥有土地。
自由主义者们没那么激进,至少他们没准备推动沙皇。自由主义者认为应该由政府出台法律对土地进行定价,不能任由贵族盘剥农民。
目前国内的农奴暴动,大都是这两派搞出来的。
亚历山大二世说道:“继续严加戒备,现在关键时刻不能让他们闹出了乱子,破坏了这次改革。”
“是,陛下!”警务大臣急忙回答道
幸好近东战争俄国人打赢了,利用战争胜利封赏功臣的机会,尼古拉一世解放了一批农奴。
这些人现在是沙皇军队的主要力量,尽管大都是处于军队底层,可只要这些人忠于沙皇,那么俄罗斯帝国依然是沙皇的俄罗斯。
不然早就被打草惊蛇的贵族们,可没有这么容易就向沙皇妥协,俄罗斯的保守派力量一贯都是欧洲最强大的。
这和奥地利在遍地叛乱中废除农奴制不一样。当时奥地利贵族是被革命吓着了,看着一家家贵族被灭门,生怕什么时候就轮到了自己,不得不同意废除农奴制。
在生存面前,大家的心里预期自然降低了。土地价格往下砍一刀,也就砍了,为了保住身家性命,大家不得不选择妥协。
现在沙皇贵族们可感受不到生存压力。尽管俄罗斯发生了农奴暴动,可这些都不成规模。没有压力,大家自然想要弥补损失,甚至准备借机再赚上一笔。
财政大臣库尔达西亚比焦急的说道:“陛下,因为改革的缘故,预计我们今年的税收还会再次下降五个百分点,而财政支出却要上涨百分之十五。
要是继续这么下去,恐怕不等国内改革完成,我们你财政就要先破产了。财政部建议延缓废除部分偏远地区的包税制,以减少财政开销。”
包税制也是沙皇政府面临的难题。俄罗斯帝国太庞大了,在此之前因为通讯和交通的缘故,沙皇政府根本没有办法管理这个庞大的帝国,不得不实施包税制。
现在因为电报的出现,通讯的问题已经可以解决了。沙皇政府就准备废除包税制,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扫清障碍。
只不过这么一来,行政开销就大大增加了。很多偏远地区收到的税,都不一定够行政开销。
亚历山大二世反问道:“光延缓废除包税制,恐怕还是解决不了问题吧?我们的资金缺口,可不是每年几百万卢布就能够解决的。”
财政大臣库尔达西亚比回答道:“是的,陛下。今年的财政赤字应该会超过四千万卢布,延缓废除包税制可以节省八百万卢布。”
亚历山大二世想了想说:“就算是延缓废除包税制,那么剩下的资金缺口怎么办?”
俄罗斯帝国主要实施包税制的地区在西伯利亚、远东和中亚地区,因为交通的缘故这些地区经济都不怎么样,延缓改革也影响不大。
财政大臣库尔达西亚比提议道:“陛下,我个人建议卖掉阿拉斯加,以节省行政开销,同时换取一笔资金弥补财政不足。”
亚历山大二世摇了摇头说:“卖掉阿拉斯加没有问题,那片土地除了面积大外,实际上并不能给我们带来任何收益。
因为同英国人的关系,未来一旦发生了冲突,我们根本就守不住。
可问题是我们根本就找不到买主,唯一可能买下这片土地的美国人,现在深陷内战中无法自拔。”
这是真的,在没有发现金矿前,阿拉斯加就是一片不毛之地,一百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俄罗斯人还不到一万。
即便是中部盆地拥有一片可开垦的土地,可是这个年代土地不值钱,尤其是没有开发出来的土地。
财政大臣库尔达西亚比提议道:“陛下,我们在全世界寻找买主,如果找不到买主就充当明年贷款利息抵给奥地利吧!”
亚历山大二世摇了摇头:“不行,要是这么干了,会影响两国关系的。现在奥地利不但是我们的盟友,还是我们最大的贸易伙伴。”
这和节操无关,完全是利益决定的。俄奥同盟的存在让俄罗斯帝国保住了欧洲霸权地位,即便是现在忙于内部改革,也没有人动摇他们的地位。
可是这个联盟一旦解散情况就不一样了,不光是法国人会挑战他们的霸主地位,就连奥地利同样会成为霸主的挑战者。
把潜在的敌人变成了盟友,这沙皇政府最近几十年来最大的外交成就。
当年奥地利深陷革命的时候,尼古拉一世没有落井下石,因此俄罗斯帝国获得了奥地利的支持赢得了近东战争,夺取了君士坦丁堡。
尼古拉一世去世前都再三告诫了他俄奥同盟的重要性,亚历山大二世不傻,知道这是合则两利的联盟,为了些许利益影响到两国关系那就不好了。
财政大臣库尔达西亚解释道:“陛下,不需要影响两国关系。你只要向弗朗茨陛下写一封哭穷信,说明一下我们困难,让他帮帮忙就行了。
当年,奥地利人镇压匈牙利叛乱的时候,尼古拉大帝也准备出兵帮忙的,只不过刚刚抵达边界,奥地利人就自己搞定了。
不管怎么说,这个人情哈布斯堡家族都领了。因此,在后来的近东战争中,维也纳政府一直站在我们这边。”
库尔达西亚比这是在隐约提醒亚历山大二世重视两国皇室关系,不能够因为亲普的个人立场,就忽略了国家利益。
亚历山大二世点了点头,他个人亲普归亲普,可不是彼得三世那个蠢货,置国家利益于不顾。
没看现在普俄关系依然没有起色么?
普鲁士王国在俾斯麦死后,深感受辱的威廉一世,就再也没有向俄罗斯低过头。亚历山大二世同样没有向普鲁士释放过善意。
这都是国家利益决定的。一方面作为欧洲霸主,俄罗斯帝国不能够主动低头;另一方面丹麦这个小弟的情绪也要照顾,就凭这些年丹麦王国陆续向沙皇政府提供两千万卢布的贷款,亲疏远近就一目了然。
亚历山大二世平静的回答道:“没有问题,我会尽快写这封信的。”
见亚历山大二世接受了这个建议,财政大臣库尔达西亚比松了一口气,直感叹这笔钱可真不好赚。
他这么卖力的鼓动亚历山大二世,可不仅仅只是为了深化俄奥两国的关系,当然也不排除有这方面的因素。
更多的还是因为收了奥地利驻俄大使的十万神盾公关费。库尔达西亚比是聪明人知道什么钱可以收,什么钱不能收,收了钱就要办事。
奥地利人想要进一步深化两国关系,库尔达西亚比自然不会拒绝,这也是符合俄罗斯利益的。
至于阿拉斯加的问题,果断的被他无视了。这只不过是继续深化两国关系的由头,一片蛮荒之地而已。




神圣罗马帝国 第三十章、跳坑了
1863年4月15日,撒丁王国通过了全民公投,选举拿破仑三世为国王,拉开了法国吞并撒丁王国的序幕。
毫无疑问,这次公投不可能是全民参与,有资格参加投票的都是支持法兰西的社会名流。
六百多名撒丁王国代表,全票选举拿破仑三世为国王。把这个票数放大一万倍,在四舍五入一下,就是全体撒丁民众选举拿破仑三世为国王。
在此之前,所有牵扯到弑君案中的人,都已经完成了审判,死的死、关的关,跑路的通缉。
总之,弑君犯必须要下地狱,这是所有君主制国家的共同意志。
至于事情的真相已经不重要了,蛛丝马迹都被法国人处理掉了,想要翻案那是不可能的。
能够从监狱中逃过一劫的,那都是聪明人,第一时间就和法国人进行了合作。
说白了,大家都清楚所谓的嫌疑犯本来就是谬论。真正参合了进去的人要么跑路了,要么被处决掉了。
现在法国人要吞并撒丁王国,必然要清除异己,可是这也必须要有一个由头,不能随便杀人啊?借机捏造错假冤案,就是一个不错的办法。
现在各国代表团都离开了撒丁王国,在法国人一家独大的情况,所有的事情当然都是他们说了算。
公投结果出来后,国际社会自然是一片哗然。各国默认法国吞并撒丁王国,却不等于大家会支持他们吞并撒丁王国。
舆论上,法国人还是被骂得狗血淋头。还有不少国际人士都在呼吁:警惕法国人扩张,避免出现第二次欧洲大战。
作为受害者的意大利人更是组织了请愿团,向欧洲各国寻求帮助,希望利用国际压力,迫使法国人放弃吞并撒丁王国。
作为欧洲大国之一,维也纳政府也收到的请愿书。看了意大利人递交上来的请愿书,弗朗茨不得不承认写的非常感人,可惜没有什么卵用。
弗朗茨冷笑着说:“告诉他们,我们对这次事件表示遗憾,但这件事情确实是撒丁政府自己惹的祸。
任何人都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当撒丁政府支持极端组织的时候,就应该考虑可能带来的反噬。
在案发过后,撒丁民众也站在了极端组织一边,掩护凶手逃走,现在是撒丁民众为此买单的时候了。”
某种程度上来说,法国吞并撒丁王国也是一件好事。
从现在开始,意大利民族主义分子的最大敌人就不在是奥地利,而是野心勃勃的法兰西。
吞并撒丁王国只是一个开始,潘多拉魔盒一旦打开,就再也收不回去了。
在成功吞并撒丁王国的刺激下,法国激进主义派肯定会气焰高涨,这已经不是一个拿破仑三世能够压得住的了。
傲气的法国人,一直就有一个世界霸主梦。
如果没有这次刺激还好,拿破仑三世还勉强镇的住场子,现在就等着被民族主义者推上战车吧!
首相费利克斯提议道:“陛下,我们要不要支持一下意大利人,让他们给法国人添麻烦,免得让法国人得意忘形了。”
显然,吞并撒丁王国后法国人已经飘了,变得有些忘乎所以,仿佛他们就是世界霸主一般。
这种事情,费利克斯首相看到了,心中自然非常的窝火,想要给他们一个教训。
弗朗茨微微一笑说:“没有必要,意大利民族主义者同样是我们的敌人,现在让法国人收拾他们好了。
法国人既然飘了,那就让他们在多飘一会儿。现在欧洲大陆上的霸主是俄国人,海洋霸主是英国人,英俄两国都不出头,我们去凑什么热闹?”
现在英俄两国共同瓜分了世界霸权,法奥两国都是次一级的挑战者,因为大家的实力太过接近,法奥两国自然不会甘心屈居人下。
弗朗茨不准备发起挑战,因为胜算实在是太低了,利益又不够丰厚。
海上油水最多,可惜奥地利竞争不过英国人,只能等待时机。陆地上收益不高,欧洲大陆上面国家又太多,牵一发而动全身,很容易被俄国人拉着陪葬。
同样的情况法国人也遇到了,甚至还更加麻烦。世界老二不好当,尤其是陆海军均是老二,先天上就吸引了老大的仇恨值。
加上“拿破仑”三个字,就没有任何人敢忽视。拿破仑三世继承了拿破仑的遗泽,自然也继承了他遗留下来的仇恨。
低调行事也就算了,现在这么嚣张,很容易引起各国反弹的,尤其是经历过反法战争的老一辈还没有死光。
费利克斯首相反对道:“陛下,这恐怕不行了。现在的奥地利就算是想躲,怕是也躲不过去。
法国人的触手已经深入到了意大利中南部地区,如果我们不干涉的话,谁知道自信心过头的法国人会干什么?”
简单的说,法奥两国在意大利南部地区的利益上已经产生了矛盾,发生冲突也只是时间问题。
弗朗茨淡定的说:“没有关系,这是未来的事情。撒丁王国也不是那么好整合的,三五年内法国人在欧洲大陆应该会非常安分。
三五年过后,沙皇政府的改革也初步完成了。欧洲三大国体系依然平衡,我们就可以推进下一步计划了。”
不是弗朗茨自傲,现实就是如此。意大利地区有那么容易吞并么?奥地利推行民族融合这么多年,进度最慢的就是奥属意大利地区。
这是文化上的问题,不要看意大利地区一盘散沙,看起来似乎是个弱鸡,可是在文化上他们的传承非常完善,丝毫不比法国文化弱。
现在伦巴第、威尼西亚地区,当地人都学会了德语,天天使用德语书写,可是意大利文化传统并没有消失。
经过了十几年的努力,现在只能说是把意大利化的日耳曼民族拉了回来,而融合意大利人的目标,依然只是目标。
相比之下,奥地利在波西米亚、匈牙利、克罗地亚、巴尔干半岛推行的民族融合工作,就顺利的多了。
很多没有文化传承的小民族,现在已经完全日耳曼化。当然这哈布斯堡家族的长期经营也有关系,一开始这些民众都认这块牌子。
民族融合的本质是什么?
答案是:认同!
只要做到了这一点,后面的问题都好办了。
如果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奥地利国内很多少数民族,在生活习惯上和德国人非常像。
甚至有的民族被称为:“说斯拉夫语的日耳曼人”。意思就是说,除了语言不通外,生活习惯、民间风俗都已经日耳曼化了。
造成这这一情况的主要原因就是贵族领主来自德意志地区,民众们不自觉的上行下效,或者是在农奴制时代,贵族领主们命令他们改变了生活习惯。
这些特殊国情,都是民族融合顺利的原因。即便是本民族语言依旧存在,可这也变成了方言。
这一代人大部分还会说方言,下一代起来估计还勉强能够听懂,如果是生活在城市,估计差不多就要断了传承。
即便是农村再过两三代人后,这些语言文字还是会断了传承,因为学了没有用。人都是有惰性的,出生社会后用不到的语言,还学它干嘛?
这个年代人均寿命又短,结婚生子时间都比较早,很多人十七八岁都拥有了孩子,不到四十岁都会抱孙子,对民族融合非常的有利。
截止到目前为止,德语已经普及了下去。从小接受义务教育的这一代人,已经认同了德意志文化。
在帝国的任何一座城镇都在使用德语交流、书写,唯独意大利地区是例外,百分之七八十的意大利人,在工作之外的生活中仍然使用意大利语交流。
1...134135136137138...51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