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在不正常的地球开餐厅的日子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一吨大苹果
“根据这份清单所写的,建设小学的那些工程队都是和王树有关系的。一栋五层的教学楼报价一千五百万,真正用来建房子钱就五百万。他捐建的很多教学楼都是在西北地区,尤其是双庆四川那边的农村很多。自从四川那边零八年大地震之后对新建的教学楼就有了很严格的要求了。要全框架的砖混结构。但他家的施工队做的是假的全框架。只有一楼二楼搭建了框架结构,三楼以上全部使用了预制板。”
大队长听到这里表情刹那就变了:“预制板?!零八年大地震,预制板建楼压死了多少学生!他还敢在四川用预制板建楼?!”
“预制板便宜啊。一栋楼他这样能赚一半的利润。因为是爱心学校,审查的人员也被买通,审查也不严格。很容易就被通过了。”
“这是草菅人命啊!”大队长突然起火:“给我查,这事要给我彻查到底。我就不信了,哪个负责审查的敢这么放水,零八年的事情都忘了吗!”
助理缩了缩脖子,不知道自己的大队长为什么突然起火。在旁边的一个队员小声的说:“你傻啊。我们大队长零八年在北川念高中,高三高考前一个月大地震。他们一个班七十多个学生,就活下来几个。大队长的初恋都压在楼里没跑出来。”
虽然大地震已经过去了十年,但是那场地震对大队长影响深远。很多认识了十几年的同学和朋友都没能活着走出学校。
“这些年王树在社会上募集了不少资金,在西北盖了几百所学校了,要是查的话牵扯会很大。”
“大也要查!要是再来一场大地震,你要几百所学校的学生跟着他陪葬吗?”
“过了,过了。队长别生气,不是这个意思。”
“哼。这人不是什么好鸟。打着慈善的名号敛财,还给自己赚好名声。我呸!去你还给他的慈善基金捐了一万块,我瞎了狗眼了!”大队长使劲的啐了一口。去年王树的慈善基金打着宣传,说是给北川映秀地区的农村建设学校和医疗站什么的。大队长本着给老家做贡献的想法自己捐了一万块进去。
现在看起来这一万块也不知有几块钱用到了家里的建设,有多少变成了王树的别墅大船了。
“呸,死了活该。”大队长还有些年轻,在自己队员面前有些没太控制住自己的情绪。
“咳咳,队长注意影响。我们还在办案呢。就算死的是个人渣,但我们也要查出凶手是谁。”助理咳嗽一声提醒了一下大队长。
“嗯。”大队长点了点头算是知道了。
“这一次杀人的案件和之前几次出现的案件有很大的共同点。现场没有留下犯罪分子的痕迹,只有一些电流高温产生的焦灼痕迹。可以推测犯罪者是一名拥有电力异能的罪犯。而且他作案对象很随机,不是情杀,不是仇杀,不是利益冲突等各种我们一般所认为的犯罪动机。如果非要说的话,我们甚至可以把这个犯罪分子的作案动机划归为,嗯……正义?好吧,我也没有很好的形容词。”
听着助理的话队长点点头又摇摇头:“这个犯罪者目前所杀的人从目前来看,至少在犯罪者的角度来看都是该杀的人。之前他已经处死了首都那个富商李xx。”
“对,李xx是恋童癖。罪行是……”
“不用细节描述,注意和谐。”
“嗯。”
“还有一个老赖,欠着别人的救命钱不还。明明有钱,但就是不还钱,导致借给他钱的那家人的丈夫死了。”
“对,没有钱做器官移植,最后器官衰竭而死。所以犯罪者对老赖也实行了同样的惩罚,给他灌了一瓶百草枯。让他在不可逆转的器官衰竭中痛苦死去。”
“还有……”
助理把这位犯罪者这几个月所做的事情一桩桩一件件的念了出来,最后总结的说道:“基本上他所做的事情都是我们在法律上不容易触及到,但是在社会上出现一例就会很让人恶心的人和事。遇害者身份各不相同,有富商也有普通人。”
大队长揉搓了一下脸庞:“王树已经死了。但我不觉得这个人会放过和王树有联络的人。尤其是那些洗钱逃税的富商。”
“那队长你的意思是?”
“保护起来,顺便让税务局介入调查。逃了多少还多少,还要罚款。我还不信了,逃了八亿不也要还吗!我想知道他们是逃税重要还是命重要。”
ps:大家票票呢~求一下推荐票啊!





在不正常的地球开餐厅的日子 第五百七十八章 杀一人如除千万罪孽
首都方面将这个在最近几个月犯下六起恶性杀人、伤人案件的罪犯暂时定名为【雷电】。因为不知道他(或者她)具体容貌和特征,现在只能根据现场残留的异能反应来暂时给他定名了。
在首都地区已经案发六起,还不知道整个大首都圈还有没有其他案子是他做的。
毕竟大首都圈有三千多万人口,在这种城市每天出一起命案并不奇怪。三千万分之一的概率在宏观来看已经可以忽略了。
而实际上首都每天的命案率不会只有一起。而最近几个月来,首都发生的几十上百起命案,其中是否还有其他的案件也是【雷电】做的?不得而知。
毕竟也有很多人是死于意外,或者至少看上去是死于意外。
能够完全判断是【雷电】作案的案子就六起。至于外地是否有【雷电】流窜作案那就不得而知了。
不过话又说了回来,这个代号【雷电】的罪犯所做的事情却都是很多时候法律很难触及的边缘地带。
比如说老赖,明明有钱但就是不还。拿着别人的救命钱东躲西藏,活生生的把人害死了。这种人就算是警察抓住了,最后又能怎么处理呢?
诈捐,欺骗社会的善意用来敛财。最后建出各种豆腐渣工程。也就是最近两年还算太平,西北地区没有碰到大的地震,要是再来一场大地震,不,甚至不用大地震。来一次六到七级的地震,一场地震楼房垮塌能压死多少学生?
到时候王树就算是被抓住了,他的罪能判死刑吗?多半是判不了的。而且真出了事能不能抓住他也是两说。他一看新闻知道地震了,多半是第一时间卷铺盖跑路。
地震后救灾是第一的,等到时候查询责任和房屋质量的时候,那多半已经是十几天以后了。而这么长的缓冲期,足够王树跑到一个抓不到他的国家,甚至还能把财产都转移干净。
到时候最严厉的执法者怕也只能是望洋兴叹。
进【雷电】还用非常激烈的手段处死了一伙乞丐集团。那些流窜作案的假乞丐,每个人都带着两三个孩子,假装孩子的父母。孩子都有残疾,医生鉴定多为后天伤害。而且几十个孩子大多痴痴傻傻,被管教成了没有思想的木头人,只知道讨钱。
大人带着他们在大城市里流窜乞讨,一个地方都不多待两天。也就引不起任何人的注意。只有最出色,并且办案经验无比丰富的老民警可能会在第一时间发现这些乞丐有问题。
然而首都圈这么大,遇到这种优秀老民警的机会少得可怜,甚至可以直接忽略。
这些孩子也不知道是从哪儿来的,他们也不知道自己的父母是谁。dna鉴定,他们和那些职业大乞丐并没有血缘关系。
所以这些孩子多半是拐来的,被当成生财工具而使用。
首都那边,处理【雷电】案子的昌明达大队长把这些孩子安顿到了孤儿院,并且在全国发布了寻找这些孩子亲生父母的消息。
到了今天已经有二十多个孩子被父母接走了。
“队长,又有孩子的父母来了。我们要去办一个移交的手续。”他的助理走了进来拿着一份表格。
“嗯。”昌明达点了点头,带上自己的警帽。
大厅里,一对中年夫妻紧紧地握着一个孩子的手。这个孩子年纪还很小,只有六岁大,很幸运。他年纪小,还不用被砍断手脚当残疾人来博取他人的同情心。
不过孩子的眼神没有一般六岁儿童的灵动,只有一层灰蒙蒙的痴傻,就算是叫他也不会有什么反应。而一旦拿起棍子或者鞭子之类长条形物体的时候,他会下意识的缩成一团在角落瑟瑟发抖。
夫妻两人看上去已经大哭过一场了,母亲已经说不出话了,她声音嘶哑的几乎发不出声音:“警官……谢……谢谢你们。”
昌明达很想说【这是我们应该做的】,但是这句话他说不出口。他面无表情的对着两夫妻点了点头:“在这里签字。”
丈夫在签字处签字,孩子的移交程序完成。
在外漂泊两年,不知道吃了多少苦头的孩子终于可以回家了。
昌明达不想知道这个孩子这两年来吃了多少苦,也不想问这对夫妻两年来为了找孩子经历过什么。因为他知道,这些东西随意说出一点来都能拍出一部电影来。一部能让几亿中国人一起跟着落泪悲伤的电影。
从警(特侦部门也算警)时间越长越要学会铁石心肠,太多外在的东西会干扰自己的判断。不过话虽如此,但想要完全摒弃个人感情?昌明达还是做不到的。
他询问着自己的助理:“这个乞丐集团的十几个乞丐都死绝了。这个【雷电】做事太狠了,至少要留下几个活口。这乞丐集团怕是和拐卖集团有勾结。他全都处死了,我们一点线索都没有了。”
“队长。山西那边刚刚发来消息。有一伙疑似人贩子的拐卖团伙在临汾出了事。一行七人做的suv在山路上翻车掉下悬崖,无一人生还。根据山西那边的调查,从这些死者带的行李和留下的线索判断,他们可能是我们在首都这边乞丐集团的上线,他们给乞丐集团提供了乞讨儿童。”有一名队员传来了这个消息。
昌明达嘴角咧了咧,也不知道是想笑还是想要骂人。
助理跟着昌明达身边小声的说:“队长你猜……”
“你想说这是【雷电】干的?”
“嗯。”
“现场没有明确的证据。”
“他的能力是雷电,能用电的人想要控制一辆现代化汽车翻车,那可是太容易了。现代汽车里的电子元器件太多了。”
“就算是雷电做的吧。你想表达什么?”
“队长。我们队里对于抓捕雷电这件事其实我知道,有的队员在私底下说过没什么意义。他干的事情很多人觉得不是坏事。”
“嗯?”
“当然!杀人不对!这一点是肯定不对的!尤其是他这种近乎大开杀戒的方法更不对。不过,有的队员说,他处理的都是那些我们想处理,但又无法处理的人。虽然他们说的不一定对,但是队长,你说人贩子也好,乞丐集团也好,你说他们该不该死?”
昌明达深吸了一口气:“他们该不该死,这不是我能判断的。我的职权是抓捕犯罪者。审判是法官的事情。我不能干涉司法公正。”
“对对对,你说得对。但是这个时候咱们开诚布公的聊一下。就不是用咱们的公家身份,我们就是小老百姓。我们看新闻,知道了这些坏蛋的事情。你说有没有火,有没有觉得这些人被杀了是恶有恶报。”
昌明达瞪了眼助理:“注意你的身份!你是国家警务人员!有的话别人可以说,我们不能说!有的想法别人可以有,但我们不能有!不要忘记我们肩上扛着国徽!”
“对……对不起,队长。”
昌明达摇了摇头:“我知道大家在想什么。这世上确实有法律不完善的地方。有很多应该伏法的人却逍遥法外。但这也不是践踏法律的理由。我不管大家的想法如何,但是【雷电】是一定要抓的。不然就是我们失职。如果越来越多的人以他为榜样,人人践踏法律,各自为法,那到底谁是对谁是错?”
“明白了,队长!”助理敬礼。
“给淮海发消息。王树一案还有几个牵连者,其中有在淮海一位。他是个富豪,通过王树洗钱逃税。我们怀疑他会是雷电的下一个目标。”
“好的,队长。”
山西某省道上。
山崖省道的两旁挤满了围观看热闹的人。省道旁许多农民和沿着省道开饭馆和修车补胎生意的人都在围观。
围观一台刚从山上翻下来的suv。
“听说一车都死了?”
“是啊,可吓人了。每一个活的。好像里面还有两对夫妻呢,看着挺年轻,连孩子都没有就死了。”
“哎呀,那还挺可惜的。年纪轻轻的。不过没孩子也好,有孩子死了爹妈,孩子更苦。还指不定会不会被人贩子拐去呢。”
围观人群中王朝压了压自己的棒球帽,他将自己藏在了人群之中。
招手。
“去大同,上车吗?”一辆中巴停下。
“上。”王朝交了几十块的票钱,找了个靠窗边的位置坐下。
这世上的恶就像是浓疮一样,密密麻麻的遍布在全身上下。自己消除的了那些浓疮吗?估计不能。
但是自己可以吸收他们,自己就像是一台浓疮收割机,不断地将罪恶的浓疮收集到体内。当某一日,这世上恶毒的浓疮足够少了,等到自己的恶毒和浓疮足够大的时候……
“那么就把我戳破吧。除我一人,就如处决天下万千罪恶……”
中巴车的窗外树影快速倒退,如同dvd的倒带一般,亦幻亦真。
ps:有同学说特侦局管的有点多。在这里我再次强烈声明,本书不会涉及到其他现实中真正存在的政府部门。更加不会仔细描写这些部门的工作和职能。所以这些杂事都是特侦部门,或者是其他虚构的部门再做。希望大家可以理解。
另外,求票,月票,推荐票我都要!




在不正常的地球开餐厅的日子 第一章 开始喧闹的蜂巢城
蜂巢城是一个彻彻底底的新建城市。崇铭岛上原本是有居民的,也有各种楼房建筑。但是为了建设蜂巢城,原本的建筑全部都被夷平了。整个蜂巢城进行了全新的规划。
一张白布好作画,全部重新规划的城市可以建设的更加合理,没有老城区的掣肘。城市建设可以横平竖直四四方方,所有功能区域和规划都可以变得仅仅有条。如果从上空俯视蜂巢城的话,那么这个城市所有的区域都是一块一块的田字格,看上去整齐划一赏心悦目。
这就像是《城市:天际线》里那些强迫症玩家建设的城市一样,没有奇奇怪怪的犄角旮旯,也没有奇奇怪怪的弧线。
四平八稳的建设虽然不够创意,但空间利用率却极高。就如同古代的首都王城一样。当然,也要吸取首都当年的教训。当年首都的下水管道埋设没有考虑到首都未来会有几千万人口,也没有考虑到降水可能会增加,所以现在首都只要下场在南方都算不上大的雨就能淹水。
还有首都的很多桥,设计建造的时候得出的结论是一个小时通车只有五十辆,于是按照这个标准设计。还有首都的道路,当初有很多道路建设的时候是按照一天通勤五百辆汽车设计。
反正在首都这一类的设计挺多的。而现在首都的车辆已经超过了三百万辆。所以新中国的首都已经变成首堵了。三环大堵车亮起的汽车尾部红灯其亮度让近地轨道的卫星可以直接拍摄出来,那是一种肉眼可见的红流,在大气层的边缘就可以直接看见首都的那一抹中国红。
蜂巢城不能重蹈首都的覆辙,所以蜂巢的城市路面建设的及其宽阔,一般的街道都是建设成四车道。而主干道统一都是八车道。并且引入更加先进的城市公共交通系统。路面轨道车,高空轻轨,地铁三管齐下。
国产比亚迪的纯电公交车也被投入城市使用。按照规划,以后地铁轻轨等交通的每班间隔时间不能超过三分钟。而公交车的间隔时间不能超过十分钟。
当然,现在蜂巢城初建,人口数量还很少。所以交通压力不重,城市的公共交通体系也就没有完全开始运营起来。毕竟现在也只是开放了第一个城区,也就是未来的中心城区。这里集中了各种政府机构,还有学校和医院等等。以及蜂巢城未来能排进前五的大商场也在这一次的开放之中。
而现在宣传已经开始打出去了。关于蜂巢城的福利也开始宣传,政府在开始吸引全国的异能觉醒者和归乡者。能力特殊非常有价值,或者是某些表率人物(比如张桐)能优先获得更好的分配。
虽然说都是政府以低月租的方式分房,但分房先后还是很重要的。都是一千一个月,你住在小区的中心区域,推开窗户就是小区的健身场小公园。而我住的地方是沿街方向,推开窗就是噪音和尾气。你住着十五楼二十楼,我住的是一楼二楼或者顶楼什么的。都是付同样的一千块一个月,这里面差距还是有的。
为了避免矛盾,大家采用抓阄的方式分配。当然了,特殊人群(如张桐)可以自己先选择。
反正总之就是一句话,来的越早得的好处越多。来的晚了点,那就只能捡别人的残羹剩饭了,不过这残羹剩饭也还算有滋有味。如果再晚一点,那就只能喝点汤汤水水泡饭吃了。要是最后来,那就可能只能是没饭吃,还要负责洗盘子。
蜂巢城丢出来的饵很香,但能吸引多少鱼上钩就不好说了。虽然说可以用非常低廉的价格获取一套房子,但要抛弃自己之前在其他城市打拼出来的人脉关系和各种成绩,然后选择来蜂巢重新开始,这还是非常需要一些勇气的。
不过中国从来都不缺吃螃蟹的人。尤其是在许多城市房价居高不下的情况下,总是有人愿意来碰碰运气的。
前往蜂巢的跨海大桥上,一辆国产的mpv正载着一家三口和他们随身的行李前往蜂巢。
“哇~!大海啊!”十六岁的高一女生林妙趴在窗户上看着大海非常兴奋。虽然在电视上看过很多次,但大海的壮阔只有真正的亲眼得见才能理解。
开车的男人是林妙的父亲林天同。他看着女儿一副很开心的模样,开口笑了:“怎么样妙妙,以后咱们就搬到这里来住了。你喜欢大海,天天可以看到大海了。”
而坐在副驾驶的中年妇女,也就是林妙的母亲王燕则白了自己丈夫一眼:“哼,你说的到真轻巧。说到底还不是你在西安买不起房子。连个学区房都买不起,妙妙这些年念书废了多少事,求了多少人。我们一家三口挤在四十平的小房子里。妙妙现在是个大女孩了,连个独立的房间都没有。你说你,天天地质考察地质考察,考察来考察去,连家里一套房子都没考察出来。”
林天同被数落的毫无脾气:“嘿嘿。这…我哪能想到西安的房价能涨到这么贵呢。我一个月七千块在西安已经不错了,你看我同学老王,现在也才一个月拿五千块。谁能想到西安的学区房能涨到接近两万一平。好点的小区二手房均价都过了一万四。”
王燕叹口气:“除去每个月吃吃喝喝水电煤家庭开销,妙妙的补习班,我们夫妻俩赚的钱一个月存不到五千块。一年最多存六万块,这还不能收到红色炸弹。同事结婚,朋友生孩子,孩子考上大学说明的,我现在一听就头疼,晚上就睡不着觉。”
“林天同,你说说,我当年怎么就看上了你呢?你个臭地质考察的,要钱没钱要权没权,就一身臭汗,还常年不着家。当年我王燕也是厂里的一枝花,怎么就被你这个大马猴给摘了。”
林天同听到这哈哈一笑:“因为我年轻的时候长得真帅啊!”
“得了吧,你早上洗脸就不照镜子吗?就你那鞋拔子一样的脸,你能说帅?你也不怕把猪圈里的黑猪臊死。”
坐在后排的林妙探头过来:“妈,我知道为什么。”
“嗯?”
“我猜您当年肯定是响应了国家号召,志愿了老三线建设,给人民送温暖去了。所以才便宜了老林同志。您这是为国家做了贡献啊。”
“听听,老林,听听。还是我闺女懂事。你呀,就是个屁。”
“行行行,我就是个屁。专门跟在你屁股后头。你去哪我去哪儿,行了吧。”
“不行。一个屁天天跟在我身后,还不要把人臭死啊。你是不行了,还是女儿厉害了。拿到了蜂巢的优先选择权,能在这选房子。要不是女儿,你的工作关系还能调动到这里来?你在这就只要做地质检测,不用天天全国各地跑考察,你看看你沾了女儿多少光。”王燕没事就喜欢怼自己的丈夫。
这老夫老妻之间已经习惯了这种交流方式了。林天同也不在意,也不生气。他就是哈哈的笑着说:“那是,你也不看是谁生的女儿。”
“就是不知道分到的房子怎么样。听说已经带了一些装修,只要买家具就好了。妙妙的学籍也能落到蜂巢去,高考还能直接考淮海的大学……”一说到这些东西,王燕就停不下来的一直碎碎念了。
车辆一直行驶到蜂巢城的第一期城区,在找到相关人员进行交接之后,林妙一家就拿到了属于自己的房子。这是一个十二栋房子组成的一个小区,楼房都是三十五层高。目前该小区事蜂巢入住率最高的小区之一,算起来有百分之三十的入住率。
“这小区挺好,就是空荡荡的。”王燕很满意小区的建设,就是现在整个蜂巢城没什么人气。目前蜂巢人数最多的是各种机关单位公务人员。因为必须要政府部门先进来把框架搭起来,这样才会有居民进来。
各种机关单位公务人员已经有好几千人入驻蜂巢,而目前为止,蜂巢的真正居民(非公务人员)才刚刚过五千人。
所有的小区楼房都是装修过的,自然不可能是豪华装修或者是精装什么的。只是和普通的碧桂园或者是普通的恒大地产的楼盘一样做了基本装修。铺好了水电地砖,粉刷了墙面。厨房做了基本的吊柜和灶台,卫生间简单配备了洗手池和马桶。很好的装修算不上,很差的装修也不算。
1...182183184185186...51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