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正常的地球开餐厅的日子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一吨大苹果
猪肉切丝,冬笋切丝,黑木耳与胡萝卜和青椒一起切丝,并且这些材料被切成了一个统一的粗细。工整的仿佛是复制黏贴出来的,这让江爱军啧啧称奇,他忍不住在张桐身后点了点头。并且小声的对王茜说道:“不错,能苦练这样的基本功,证明张桐是个能沉下心来做事的人。现在这样的人少。”
王茜白了江爱军一眼:“我说是吧,我早和你说了,你不信。”
而在张桐的另一边,霍正也开始做自己的菜。不过和张桐的朴实无华大巧不工相比,他的画风完全不一样。霍正真的想要做厨师而不是干快递,至少做厨师自己熟悉也还喜欢,干快递太累了,你永远不知道在双庆的快递员和外卖小哥在抵达送(收)货地点,然后发现送(收)货地其实是在他们脚下(或者头顶)的二十米外的那种绝望感。因为那不是一个楼层的差距,而是两个空间的差距!
霍正要做的是一道大菜,是川味版本的东坡肉。对于东坡肉的归属其实杭州和湄洲一直在打官司,一说东坡肉在杭州发明所以是杭帮菜,一说苏东坡是湄洲人所以东坡肉是川菜。
反正这一脑门子的官司是不好理顺的,就算是苏东坡先生在世也没办法处理好。但可以肯定的是现代东坡肉肯定和当年东坡先生的东坡肉完全不同。至少在宋朝时期虽然苏东坡是天下第一的美食家,但现代的很多香料怕他是听都没有听说过。
不过东坡肉在中国也被分成了两个流派,杭帮菜的东坡肉以酱香为主,口味鲜甜加入了白糖提升肉的鲜味。而川渝湄洲的东坡肉则加入了辣椒调味,可以肯定的是当年苏东坡先生做东坡肉肯定是没有辣椒的,最多放点茱萸。
杭帮菜的东坡肉是咸甜口,川渝的东坡肉是咸甜辣口,味道的变化更加多样。但未必适合所有人的口味。
而一大块猪肉呈现在霍正面前,原本还有些腼腆的霍正脸色瞬间变得异常认真。霍正的双手散发出灼热之气就如同烧红的铁板一样,双手印在猪皮表面只听的吱吱之声,猪肉香味开始弥漫开来。这既是为了烫掉表皮没有处理干净的猪毛,同时也能让猪皮表面有一种焦香的味道。
“啊哈~!”一声怒喝,霍正把一大块猪肉抛上半空,之见猪肉于半空之中刀光一闪,等到落下入盘的时候就已经全部被分割成了大小均匀的大块状。
江华看着这一切,她忍不住倒吸了一口凉气:“这,小正做菜都是这样夸张的吗?他做菜还是连杂技呢?”
江爱军点点头:“夸张?不,夸张的还在后面呢。这孩子现在如果不这样做菜,那他都不会做菜了。”
而江爱军说的没有错,夸张的事情才刚刚开始呢。切好的猪肉放入砂煲之中,霍正一拍桌子,那些他早就准备好的调料如同被操控的木偶一样瞬间倾倒进入砂锅之内。
“这样会不入味吧。东坡肉的肉需要腌制一会儿呢。”江华有点怀疑霍正的东坡肉没有经过腌制,味道可能会比较差。
而那边霍赢说道:“不会,小正的超能力就是做饭,你看着吧。”
就在在炒鱼香肉丝的张桐都忍不住看着做饭声势浩大的霍正,只见霍正脸色发红,双掌抵住砂锅劲力催促。只见砂锅内料汁翻腾,转瞬之间便被猪肉吸收大半。
“这是个什么原理啊!”
“小正说这是他在那边专门学来做菜的武学,好像是用内力高速共振猪肉,让猪肉纹理扩张的如同吸水海绵一样,这样就能快速入味了。”
而做菜做到这个时候,张桐也发现了霍正确实有点不一般啊。自己做的都算得上是快手菜了,就是那种做起来比较方便快速的菜。而且也不华丽,但是霍正的花样太多了吧。不说菜做的怎样,光是这一通阵仗都能吸引很多人了。
就在张桐炒菜的时候,霍正的东坡肉也开始加热。一般来说东坡肉小火慢炖至少需要两个小时以上才能软烂,而如果要赶上吃饭的时间,那两个小时肯定是没有的。毕竟张桐那边都炒好一个菜了。
现在最多只有十分钟给霍正了,只见霍正不慌不忙的扎着马步一个推掌,烧着砂锅的火力猛涨。而且这么大的火居然没有把砂锅烧裂,张桐很好奇他怎么办到的。
而那边霍赢的解说恰到好处的来了:“小正原来说过,这好像是他在异界学过的三味真气,能催动火焰还能保护食物和炊具。让很多原本需要很长时间才能炖煮好的食材在短时间内做好。”
听到霍赢这么说,张桐忍不住想到了当年自己看过周星驰的《食神》里面的片段了。用功夫做菜?自己没有想过呢,用电磁力做菜会怎样?自己要不要试试?嗯……不好不好,万一要和自己炼丹一样失败了呢?
张桐虽然想的很多,但是手上没有停。又过了十来分钟,张桐的四道菜已经全部完成。虽然都是很家常的川菜,但是色香两项都很过关,菜的色泽红亮,而且色彩对比很鲜艳,就像是拍照时候把饱和度挑高一样。这给人在视觉上一个强力的冲击感,仅仅是闻着鱼香味就能让人口水直流。鱼香肉丝、回锅肉、麻婆豆腐、宫保鸡丁都是下饭菜啊!
尤其是麻婆豆腐和鱼香肉丝,用勺子勺上一大勺混入白饭之中搅拌均匀,大口吃下满足感爆棚!
而原本应该要炖煮两个小时以上的东坡肉现在在霍正的调理之下居然也散发出浓郁的肉香,闻味道居然是好了?!
霍正也不怕烫,直接上手端着砂锅放在防烫垫上。
“我的菜做好了,我这样能在淮海开店吗?”霍正看着江华和张桐。
张桐咧了咧嘴:“能不能开店不好说,但是噱头是足的。按照很多在淮海工作的人的尿性,就算不吃你的饭,就只是看你的表演也是够的。”张桐说的话引起了江华的认同。
江华说道:“如果小正的能力是这样的话,那在淮海开店倒是不难。”
而江爱军摇了摇头说道:“没那么简单,小正的菜等会儿你吃了才知道啊。”
就在一屋子人准备吃饭尝张桐和霍正做的菜的时候,门铃又响起了。
“谁啊?大中午的来了?要蹭饭吗?”江华虽然话是这么说,但还是去开门了。
“hello,江华表妹。我今天特别来道歉的,昨天我的车坏了把你们给抛在半路上,我特别的不好意思,这是道歉的果篮。”来的不是别人,正是昨天开着六十六万奔驰的表哥江道流。
“叔叔好,婶婶好。”江道流到是不客气,直接进屋和江爱军还有王茜打了个招呼。他不认识霍赢和霍正,所以仅仅只是点头微笑。不过看着张桐的时候点头微笑的有点僵硬。
“好香啊。”江道流是真的一点都不客气:“来的真巧,这香味闻着我都不想走了。这砂锅里是什么?闻着好香啊。”说着话江道流就要掀开砂锅的盖子。
霍正一声大喊:“大家护住眼睛!”
“嗯?”所有人都护住了眼睛,只有不明所以的江道流掀开了盖子。
一道冲天的金光闪过,金光消散了之后只见江道流痛苦的倒在地上捂着脸大吼:“啊!!!我的眼睛,我瞎了!”
在场所有人都面面相觑,张桐忍不住拍了拍霍正的肩膀,并且竖起大拇指:“兄弟,你做菜是真的牛逼。”这还是张桐第一次主动的这样夸人呢。
ps:求票,月票,推荐票,还有订阅!
在不正常的地球开餐厅的日子 第五百一十章 江家三兄弟
“啊!我的眼睛!”江倒流像一条死狗一样在地上翻滚着,也不知道为什么,居然也没有人上前去搀扶他。不知道大家是被霍正做的菜给惊到了,或者是被惊到了。
没错,大家都是好人,一定是被霍正做的菜惊到了,所以才没有第一时间去管江倒流的。
过了一会儿,江爱军才起身把江倒流扶到洗手池那边用冷水给他敷眼睛。这样才算是止住了江倒流刚刚的痛苦惨叫。
“也没有那么夸张啊,就是个强光嘛。喊得哭天抢地,不知道的还以为下一秒这人就要死了呢。”霍正小声的嘀咕着。
而张桐则在一边小声的和江华咬耳朵:“诶,我之前一直没有问,这个江倒流和你们家到底是什么个关系啊?”
“哦,江倒流是我大伯的儿子,是我的表哥。”江华淡淡的说道。
“等等,大伯的儿子那不是堂哥吗?”张桐觉得自己发现了一个bug。
“是吗?大概我堂表不分吧。不过有所谓吗?”江华的态度很无所谓。
张桐想了想:“嗯,无所谓。反正小角色。”张桐觉得这种事情连bug都算不上。
“反正江倒流这货的事情我可以简单地和你说说,还有我们家其他的一些亲戚的事情。虽然不喜欢,但是过年的时候总是要面对他们的。”江华仔细的和张桐聊了起来。
原来江华父辈三兄弟,江爱军是最小的那个。
都说长辈疼幺儿,在江爱军这里也是一样的。江华的父母有好东西就给江爱军,那个时候家庭条件困难,食物一直是不够吃的。
因为江爱军是老幺,所以父母难免偏爱一点,会给他多点饭吃。也因为当时家里主食吃不够,所以江家有的时候要去野外挖(或者叫偷)红薯回来吃。
江华的大伯和二伯比自己的父亲一个大八岁一个大七岁。
江爱军六岁的时候,刚好一个十四一个十三,正是怎么吃都吃不饱的年纪。所谓半大小子吃穷老子。生长发育期的孩子比成年人都会吃。
当时全国都困难,想要吃饱饭就要想尽办法。六十年代出生的人少年时期没有去田间地头找食,没有去食品加工厂弄各种下脚料食材带回家吃,如果这些都没有的话,那要么生活在首都淮海的大城市父母还是双职工,要么就是在小城市但家里的工作比较有油水。
比如说在杀猪场当厂长或者屠夫,不过那个时代基本上杀猪场的厂长都亲自杀猪,因为杀猪是个有油水的活儿。猪肉什么的有数不能动,但是大肠小肠偷偷割下一斤半斤藏起来可是太正常了。
除此之外小城市和农村的绝大多数人都在为了吃一口饱饭而在努力着。吃肉?算了吧,那真的只有杀猪场的厂长才能每天弄到点大小肠子带回家给家里吃。
现在人都说大肠不健康,肠油是最不健康的油脂。不过放在四五十年前说这话就和放屁一样。
那个时候江华她爷爷家对面就住着屠宰场的厂长,每到半夜江爱军三兄弟总能闻到对面家有香味。
在大家肚子里都没有油水的年代,猪油,哪怕是所谓不健康的肠油,那也是勾人馋虫的存在啊!
江家三兄弟都馋肉,但那个时候有钱也买不到肉,大家要凭票去买。
当时江家一个月就两斤肉票,江华的奶奶要想办法买尽可能多的肥肉回来。因为瘦肉不够吃的,肥肉练成猪油大家还能香香嘴。
不过熬猪油有个很好的副产品,那就是猪油渣。
每个月江华奶奶五号领了票就去菜市场买肉,买完肉回来就炼油。三个小的就眼巴巴的等着吃猪油渣,对他们来说猪油渣撒上点盐就是人间美味。
不过江华的大伯和二伯当时都还要在学校上课,江爱军是最小的,六岁还没上小学(从前很多人是到七岁或者八岁才去念小学的,和现在六岁,甚至五岁就想尽办法把孩子送进学校读书不一样。)
所以江华奶奶熬得猪油渣就落到了江爱军的手上了。你想吧,一个没什么吃的小孩面对一碗猪油渣这那把持得住啊!
一个人吭哧吭哧偷油渣吃。等到江华奶奶反应过来的时候,江爱军一个人把一碗油渣都吃了。
但没办法,老太太疼幺儿,吃了也就吃了吧。
老太太无所谓,但江华的大伯二伯不干了。放学回家就等着分这一碗油渣呢。兴匆匆的回家,然后发现油渣全被江爱军吃了,他们那个气啊!
当时抓着六岁的江爱军就要打。老太太拦下了,说油渣给弟弟吃了也就吃了。
父母的偏心很明显,平时就给老幺盛饭多添小半勺。而自己两兄弟放假还要跑去郊外想办法挖红薯和萝卜与野菜回来贴补家用,这小子每次都是吃现成的。
江华大伯和二伯心里不服。十三四岁的年纪正是叛逆的时候,他们就觉得父母偏心的太厉害了。
所以越来越讨厌江爱军,两兄弟虽然表面不说,但暗地里联合起来排挤老幺。
所以三兄弟之间的关系变得越来越差,六岁的时候江爱军还不懂事。
而等到他懂事之后,他就发现自己的两个哥哥怎么看自己都不顺眼,天天找自己麻烦。
江爱军也是有火气的,所以也就偶尔会顶了回去。
其实江爱军家的条件在这个时候好转了不少,因为国家经济形势好了不少,而且江爱军两个大哥初中毕业以后也就参加了工作。
一家里面四个人拿工资,就江爱军读书。那生活自然比从前好多了。
不过江爱军读书也让两个哥哥不快,因为他们读到初中就没有继续读了。初中毕业就被安排出来工作。而江爱军却一路读到高中。
在那个年代能读到高中已经算是高学历了。成见已成,两个哥哥就越发的讨厌这个弟弟,或者说是将对父母偏心的仇恨转嫁到江爱军的身上去了。
在家里成天说江爱军是吃闲饭的,自己和他那么大的时候就已经开始给家里赚钱了,自己去野外挖红薯养他等等。
当时国家刚刚恢复高考两年,原本江爱军很有机会参加高考成为第三届的大学生。
但成为大学生还是要花家里的钱,他已经不想被两个哥哥说是吃闲饭的。
所以一气之下跑去参军去了。而参军没多久就碰上了老山轮战。在战场上一打就是五年。
江华的爷爷奶奶怪大儿子和二儿子,说都是他们激的江爱军离家,现在战场上和人拼命也生死不知。
大哥二哥也不知道是出于愧疚还是出于什么心理,在1981年两人双双离岗下海,两人结伴直闯广东,发誓要做出一番事业来证明给父母看。自己两人比你们疼爱的老幺更有本事。
“所以,我们家亲戚关系真的很复杂,这里面的感情真的……反正剪不断理还乱。每次过年都很纠结,我大伯二伯那里我也去,我爸想要修补关系,但是大伯还是……哎,反正一言难尽。”江华很无奈,她又指了指江道流。
“我大伯当年闯出一身身价,是个有本事的人。而我的这位表哥,他就真的不行。做生意不拿手,但逢高踩地是他的强项。我家原来穷的时候,我原来胖的时候,你是真的不知道他说话有多难听。但因为大伯的关系,所以也不好和他翻脸。”
张桐听完点点头,原来如此,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在不正常的地球开餐厅的日子 第五百一十一章 老张的提分项目
张桐听完江华所说的话,突然有点了,对于他们家而言,这亲戚之间的关系可真的是剪不断理又乱。
这三兄弟不和能真的简单的说是谁做错了吗?这三位兄弟之间谁都没有做错。
如果非要说的话,可以说江爱军的父母也就是江华的爷爷奶奶没有把一碗水端平,导致了三兄弟之间的关系失衡。
但是放眼看整个中国,甚至是整个世界,父母疼爱最年幼的孩子这几乎是人之常情。而且在江爱军所出生的那个年代新生儿与幼儿的夭折几率是很高的。
而夭折的绝大多数原因便是抵抗力不足与营养不良。简单来说,绝大多数孩子夭折就是因为没有吃好。
在这种情况下,江华的爷爷奶奶偏心的让江爱军多吃两口也是可以理解的。多吃一口多一份保命的机会。
毕竟江华的大伯二伯比江爱军要大六七岁,身体状况也更好一点。
而让江爱军读高中,不让江华的两个伯伯读高中的原因也很简单。那就是在那个时候家里面只有江爱军一个人是吃饭不干活的,一家4口人拿着工资供养一个脱产的学生是养的起的。
而更早一点的时候,江华的爷爷奶奶要靠两个人的工资供养着自己,还有三个完全脱产的孩子去上学生活,在经济实力上他们是办不到这一点的。
能说江华的大伯和二伯就不理解这其中的原委吗?他们肯定是理解的,但是人总有口气,这口气总是会爆发出来的。
不要说做什么理智的选择,如果人总能够保持理智的话那么这世上也不会有那么多的悲剧。想让人类永远保持理智那就是一种奢望。
“我爸今年50多了,我大伯和二伯都60多岁了,身体也不是特别好。我爸一直想找机会跟大伯二伯和好如初。”
“我爸就很害怕,害怕他们三兄弟之间有哪一个人哪天突然走了,他们连和好的机会都没有。”江华说到这里很无奈。
而张桐对江华问道:“你爸想和他们两个和好,你大伯和二伯有没有这样的想法?如果他们压根儿就不想搭理你爸的话,那不就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吗?”
“其实吧,我听我妈说过。当初她和我爸两人一起下岗,没有工作的时候我爸想要摆起个档口摆摊卖串串赚钱。但是当时他们两个手上都没有积蓄,而且我妈那个时候还怀上了我,家庭生活特别困难。”
“当时我爸也出去借钱,不过那时候大家都穷,也都没有钱借出来。后来是我爸原来在部队上的领导,听说了这事儿,然后在汇了3000块钱的款过来。”
“当时我爸也没觉得这有什么不对劲。那个时候他还年轻,想事情还不像现在这么精明老练。后来过了十几年,他才回想起来,觉得这事儿越琢磨越不对劲。”
“那个原来的老连长也没说是从哪个战友那边得知我爸生活不顺的消息。即便是他得知了我爸的消息,我爸和他当时的关系也不错,但是3000块钱在那时候也不是小钱。那个时候在双庆5万块钱就可以买套房了。”
“我爸细细琢磨了十几二十年,他最后才想明白这钱多半是我大伯和二伯借着他那个老连长的名义汇过来的。”
“当时我大伯和二伯在广东那边贩运建材到双庆这边来卖。当时已经有一点规模了。不过那个时候我爸和他们两个的关系特别不好,自己有困难也不会向他们两个开口。”
“所以第一时间也没有往他们身上去想。所以现在过去几十年了,有的事情反而更不好开口了。你也知道人上了年纪就更加的好面子,也更加的固执了,谁都不想先开口,也没有人想要退一步。”
江华说到这里无奈的耸肩:“所以现在的情况就是这样。老一辈他们三兄弟之间现在还是不往来的。但是过年的时候,我们三家的小辈又要去走亲戚。我大伯二伯不见我的父亲,但是对我还可以。”
“所以我虽然很讨厌这个江道流,但是有的时候我还有真的不能去驳他的面子。有的时候我也是真的很难受呀。”江道流这种喜欢逢高踩低攀附巴结的亲戚,江华是真的非常的不喜欢。但是没有办法。她还不能说彻底不和这样的亲戚来往。
因为要彻底断了来往的话,那么以后自己老爸想要三兄弟和好估计也很难,因为这还要其中的小辈牵线搭桥呢。
张桐听完江华的叙述以后点了点头,小声的说道:“明白了,这就是三个老傲娇,谁都不想向谁低头的故事,对吧。”
“虽然你说的这话没错,但为什么我听起来这么怪呢。”江华听着张桐把自己的父亲请形容成一个老傲娇虽然话好像没说错,但是听上去可是太怪异了。
听完江华所说的这些之后,张桐忽然想到:江爱军这老……岳父,一看就是个女儿奴。就算自己这次涉险过关,让他觉得自己还可以。
但是以后自己和江华的相处之中,尤其以后要是结婚了的话,这个老岳父也不知道会不会跳出来挑三拣四说这说那的呢。毕竟女儿奴父亲是很可怕的。他们横竖都是看不顺眼女婿的。
如果我这次春节帮他们把这个陈年旧怨给解决了,是不是能够瞬间提分很多?以后也省得再我和江华结婚之后,他还时不时的跳出来摆脸子。
不过这事儿还得稍微的多观察多了解点信息。这样才能够一击击中直达目标呀。
张桐摸了摸下巴,一个不太成熟的计划在他脑海中形成。
而这个时候江爱军刚好把江道流搀扶回了餐桌。刚刚被霍正做的菜给差点闪瞎了眼睛的江道流现在好像有一点惧怕餐桌一样。
不过来都来了,作为三叔的江爱军还是把江道流按在了餐桌上说跟着大家一起吃中饭。
而江道流刚刚坐下来,那边张桐就笑呵呵的对江道流说道:“江道流表哥是吧?来来尝尝我做的菜,看看好不好吃。”说着话就非常热情的夹了一块子鱼香肉丝到江道流的碗中。
江道流还在奇怪,昨天看见张桐的时候,自己看他明明好像没有给自己什么好脸色看,怎么过了一个晚上,他对自己态度就好了这么多呢?
其实江道流并不知道,张桐并不是过了一个晚上就对他态度好了很多。而是过了不到5分钟,就对他态度好了很多。因为在张桐的各种特殊技能中,电磁下药这些在他看来通通属于微不足道的雕虫小技。真正让他与立足于这世界之本的,那只有他最原始的特技:翻脸比翻书还快。
在不正常的地球开餐厅的日子 第五百一十二章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利用价值
“呃?我们现在就要去我爸那儿吗?”江道流表哥的饭才刚刚吃完,还想着在江华家多蹭一会儿,和江爱军夫妇两人多聊聊呢。
因为今时不同往日,从前自己看不起江华一家,因为他们很穷。而自己的老爸在双庆做建材生意很有钱。而现在自己老爸慢慢的进入退休阶段,而自己接手建材生意之后生意出现了萎缩。从前家里一年能赚四百多万,现在自己接手之后这四年还是四百多万。看上去没有改变,但实际上江道流很清楚,西部大开发,整个双庆就是一个大工地。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