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魔法与科学的最终兵器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千年帝国海军上校
“三心二意、不认真作战——这些词放在没有变身的你身上,才是最恰当吧!”





魔法与科学的最终兵器 25.死线(十四)
接收到罗兰愤怒声音的人们纷纷向天空投去疑惑的眼神,无数问题在人群中交错。
——变身?
——什么是变身?
——那个很厉害吗?
——变身后会怎么样?
知道内情,特别是直接、间接接触过与七宗罪之战的人清楚问题的答案,但他们不想说,如今就连交流那些事情都成了一种近乎于禁忌的行为。
所有与七宗罪有关的报告中都明确提到:除了“暴食”的格拉托尼,几乎所有七宗罪成员在人形之外都还有另一种形态,他们的第二形态从外形到特性几乎没什么共同点,有的像昆虫,有的像巨大植物,还有的像是变形虫。有的可以大量复制自我,有的可以侵占吞噬别的生物,还有的可以巨大化成为一座要塞;你完全无法想象这些家伙是同一类生物。唯一可以算是共同点的,就是这种形态下的七宗罪成员格外强大,其力量之大,几乎到了单凭一个个体就足以毁灭一国的程度。如果七宗罪成员不是排队送人头,而是以团队协同作战的模式,七名成员一起上来碾压对手。或许综合战斗力还是不及李林,但估计也不会差太远。不知道是他们协调性太差,还是别的什么理由,截至目前的交战记录中,仅确认过一例协同作战的案例,即阿登森林突破作战。在那次战斗中,两名七宗罪成员连携作战,让查理曼的圣少女初尝败绩。
两名七宗罪成员以第二形态协同作战就能达到那种近乎于单方面碾压的效果。更上位的李林如果同样存在着“第二种姿态”,其力量……
见识过刚才那震动天地的一击后,已经没人敢去想象这个问题的答案,所有人都卯足了劲要在李林变身前杀死他,查理曼的圣少女……怎么好像是在挑衅刺激他赶快变身似的?难不成她被吓疯了?
罗兰并没有疯。
接触李林时间最长,对他那近乎恶趣味的偏执思考模式有着最深刻体会的罗兰比现场任何人都清楚:李林一定会变身。
彻底的单方面碾压才能达成“让所有人认命”的目标,哪怕仅仅是一点遗憾都会给人群留下无限遐想的余地。诸如“当时只差那么一点”、“如果再努力一把”之类的抱怨、遗憾会随着时间发酵,孕育出“打到神意代行者”的想法,并着手付诸实施。如此一来李林所做的一切都成了白用功,一切又要从头开始。
他绝不会容忍出现那样的局面,他一定会变身,用第二形态的压倒性力量压制一切。在那种连奇迹都能碾压的绝对力量面前,人们将彻底放弃一切希望,自暴自弃般的接受命运。
完美。
罗兰也不得不承认,这是对各种问题的最佳解答。让他和李林交换立场,他也一定会选择这种最稳妥、牺牲最小的方案。
所以罗兰要想办法封住“变身”这张牌,设法利用李林对最优解的偏执,来打乱他的步骤。最起码要给这张牌加上一个时间限制。
“变身吧!我知道你隐藏了实力!既然你这么渴望一场不留遗憾的对决,那你自己就先认真起来!”
罗兰厉声呵斥着。
他的演技不错,但在当前的局势下,谁都能看出来他是在虚张声势,罗兰自己也清楚这一点,可他并不担心李林会看穿或揭穿这一点。
罗兰甚至清楚,李林早就可能预测到这一点,并且将这种状况也写进他的剧本里了。
“……是从格利特那里知道的吗?”
李林微微一笑,睥睨的目光转向脚下犹如大群蚂蚁般的士兵。
“我要纠正你的两个错误。第一,我一直很认真,如果不认真的话,刚才那一击,世界就已经毁灭了。第二——”
两根手指竖了起来,李林用混杂着嘲弄和冷漠的笑容说到:
“两次。我和七宗罪不同,能够变身两次。聪明如在场诸位,应该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吧。”
“……”
没有人能回应。
睿智之人、愚笨之人、理性之人、莽撞之人——在用绝望和嘲讽凝聚而成的话语面前,没有人能立即做出回答。
即便用最乐观的标准,也就是七宗罪变身后产生的力量增幅强度标准套用在李林身上,一次变身后可能拥有的力量也足以让现世化为地狱,两次变身……这个世界还能剩下什么呢?换成最悲观的预测,那就什么都不用想了,不管怎么样都是会死,被一发氢弹直击命中和被一百亿发氢弹命中——两者间并不存在区别。
“15分钟。”
双手做出十五的手势,李林缓缓开口说到。
“为了不要留下任何遗憾与悔恨,请在15分钟内倾尽全力攻过来吧。这是诸位唯一的机会,如果15分钟后,在下依然健在,那么在下将以‘战役形态’来埋葬诸位。请务必抓紧时间。”
——果然如此。
罗兰一边躲避着再次袭来的无人机群,一边在心中摇头。
李林给出的回答和他的预测可说相差无几,可罗兰心里却丝毫高兴不起来。
局势并未改观,可以说随着某些冲击性情报的公开,人们被越发逼到了悬崖边上。
面对犯规作弊般强大的敌人,恐怕已经没多少人还能坚持获胜的想法,实际上从一开始,除了少数极度偏执的人,所有人都清楚这是一场不可能胜利的战斗。人们只是暂时借助宗教、酒精、药物和自我欺骗来暂时封印住自己对死亡和失败的恐惧,当“耀斑炮”的光柱贯穿天地,近距离目睹活生生的人在这股力量的些许余波之下熔化而亡的惨状时,恐惧和绝望开始再次吞噬他们的身心。
原本实力上的差距就不可以道理计,如今恐慌开始蔓延的背景下,想要战胜李林更是难如登天。
然而。
人们不应忘记,所谓希望,所谓祈愿,正是孕育自绝望。
正因为不得不面对残酷的世界,人们才会去渴求希望和奇迹。
通过高速信息网络,所有人都亲眼目睹了发生的一切,已经没有人再能把自己当成“事不关己的旁观者”了。
是要接受超越人智的非人者的支配;
还是顺从身为人的本能,去抗拒那不合理的强大;
全世界的人类被迫面对这道选择题,没有人可以逃避。
在这命运的分歧点上,全人类的意志开始前所未有的统合,以世界规模的意识共鸣为温床,前所未见的奇迹将会诞生。
胜负、命运全部系于接下来的一击之中。
“真叫人看不下去,你还有心思去担心别人吗?”
紧逼过来的声音在脑内响起,三个方向射来的粒子束从身边交错而过,三道暗红色的鬼影在视野一隅内一闪而过。
“投诉别人之前,要记得先看看自己的斤两。”
以这句话为发令枪,三架“吸血鬼”的动作急遽凶暴起来。喷口的热焰间歇性的在空中闪烁,连续闪开粒子束攻击的无人机进一步逼近罗兰。
照理说同为强调高机动性的机体,输出功率更高、火力配置更强大、战斗经验更加丰富的“独角兽”应该压制“吸血鬼”才是。然而此时的战况却是“独角兽”被三架无人机玩弄于股掌之间。
为何会如此?原因其实很简单。无人机的核心是计算回路,不是血肉之躯,不会因为g力出现黑视、红视、内脏位移、大脑供血不足,连痛觉是什么都不明白的战斗程序所能做出的极限机动动作,活生生的人类一瞬间就会死亡。
能够与三架无人机对抗至今,完全是依靠了独角兽的高性能。通过与机体同步的意识,罗兰得以捕捉到肉眼难以捕获的敌机运动轨迹,通过近乎幻视般的影像,那些飘忽的z字形轨迹也能轻松捕捉到了。
作为代价,致命性的g力正在死命摇晃罗兰的身体,每一根头发每一寸肌肤都仿佛被巨大的水压压住,一点点在机体内侧平铺开,视野也越来越窄。
三架“吸血鬼”持续以超音速状态进行着大过载机动,忽而横移、忽而滚筒、就在“独角兽”准备紧急全力爬升的档口,一架“吸血鬼”推力全开,眨眼间完成了一个殷麦曼回旋,掉转过来炮口正朝向“独角兽”的脑袋,位于独角兽下方的两架正以难以置信的速度反复急速回旋急速加速,如同ufo般无视重力和横向g力的束缚,对独角兽仓促洒下的弹幕更是视若无睹,如同进入攻击状态扬起脖子的蛇一般,猛然加速爬升,钻进了罗兰脚下的死角,炮口指向上方,机腹部的微型导弹发射口也已经打开。
“大概是年轻气盛的缘故吧,所以你会对自己的成长以及世界的未来抱有乐观的。不过所谓成长,其实是先搞清楚自己的极限在哪里,自己能干些什么吧?连对手的真正实力都没搞清楚,就得意忘形地挑战实力远远强过自己的对手,要是这是考试,我会给不及格的评分。”
伴随着李林的总结性评语,三道光束交错,与此同时上百发金属氢导弹齐射,拉着白烟的微型导弹在苍穹中编织出一道致命的大网,下一秒,足以将一座小山夷为平地的巨大火球在空中炸裂。




魔法与科学的最终兵器 25.死线(十五)
金属氢的爆炸威力约为tnt的30~40倍,即使挂着微型的名头,每一发高机动导弹都有着瞬间将重型战车还原成零件的破坏力,3架无人机展开无死角全弹齐射时,导弹数量合计90枚,其威力足以将一座高山炸成陨石坑。
目睹空中膨胀开的火球,即便没有上述详细说明,人们也能领悟到那一击的的威力。
惊叹从人们嘴里溢出,女人们正准备伸手掩口,男人们正要垂下眼帘。烟与火的团块中闪现出一抹亮眼的白色,没等人们确认,暗红光芒一闪,一阵电弧在烟尘中跃动,下一刻丝毫不逊适才的爆炸再次绽放于天空中。
“……!!”
来不及惊讶,来不及感叹,三道光线贯穿烟雾。
领先的依旧是白色独角兽,两架无人机们紧追其后,打开加力的三架机体与空气摩擦,发出震耳欲聋的轰鸣,拖着燃烧的红色大气直扑高空。
此时两架“吸血鬼”已经撒完了全部导弹,再次生成完成之前,它们只能用粒子束或是直接冲撞攻击。可如果认为罗兰此时有机可乘,那绝对会被现实打肿脸孔。
没了导弹,也就意味着机体的重量减轻,更加轻盈的“吸血鬼”在无尽的苍穹中尽情驰骋,此时此刻,“吸血鬼”做出的动作简直犹如瞬间移动,狙击的光束从四面八方射向独角兽,好几次与独角兽擦身而过。
“奇怪……?”
所有人都在为白色mds担心不已的时候,李林发出疑问的呢喃,脸上的笑容也退去了。
“回避的动作……提前了一拍?”
5.2马赫的追逐战是人类的视觉和思考无法介入的世界,哪怕有现场转播,肉眼和大脑处理得到的情报也只是几道流星划过天际,一边交换着光束,一边在天空中绘出壮美线条的战争画卷。
李林却能够通过与无人机相连接的意识直接获得现场直观情报,另外通过其他负责监视的无人机以雷达、光学、红外线、热感应、量子观测等手段从平流层边缘的高空俯瞰整个战场,罗兰与无人机交手过程中任何微小细节都无法逃脱他的双眼。说目前为止战斗的全部过程都在他的掌控之下,一点也不为过。
所谓战争,所谓战斗,对人类而言是以命相搏的生死赌博,对李林则是纯粹的数学课题——将各种代数、符号填入早已决定好的空格里,求得正确的解答。
靠热情拦不住敌人的集团冲锋,靠愤怒无法提升弹头贯穿力,靠悲伤不能提升命中精度,靠快乐也不能抑制出血。
不会抱有同情,也不会感到好奇,和出身经历之类也毫无关系,唯有正确和错误、生与死的道理——这就是战争,这就是战场。
然而这个一切都合理的战场,却似乎正在被某种东西侵蚀着。
这个不明且不合理的东西正是源自罗兰。
无人机的性能比人类更强。
这一点毋庸置疑,无论怎么计算,结论都只会是这一个。
快速、致命、不会发出杀气、不会有犹豫和迟疑,对人类而言,“吸血鬼”无人机是近乎无敌的强敌,不要说击毁,恐怕就连那架机体的样貌和移动轨迹都没看清就已经成了无人机的战绩。
罗兰却将之击坠,还比无人机的反应更快了一步,成功提升了回避率。
这一点比击坠无人机本身更令李林感到不可思议。
诚然,罗兰有着非比寻常的直觉,能够感应到别人的杀气,提前做出反应。正是靠着这与生俱来的天赋,他才能与防卫军一众mds精英王牌平分秋色,在各种追击战和包围战中平安生还,令众多王牌的荣耀蒙上一层阴影。
但无人机是不会发出杀气的。
无人机不存在所谓的感情,只会忠实执行设定好的程序,不会因为见血而兴奋,不会目睹死亡而哀伤,更不存在所谓的“杀意”。再说面对“吸血鬼”发射的亚光速粒子束,人类的情报处理能力甚至来不及产生“自己被攻击”的实感,就已经被高热粒子束烧成灰烬了。
预测无人机的行动,比无人机更快一步做出反应?这在理论上根本无法成立,根本不可能。
现实却断然否定了理论的哀嚎。
如果不是准确推测出无人机会出现在什么位置,会在什么时候开火射击,抢先一步采取应对,根本无法解释这一现象。通过全方位多角度的观测对比罗兰的动作后,更加证实了这一点。
“如果真是这样,恐怕……不,是一定会输呐。”
“吸血鬼”无人机的亮点是高速机动、神出鬼没,相对的也为此付出了代价。为尽可能提升机体载荷和最大飞行速度,同时还要装载武器,“吸血鬼”的装甲被削弱到了极致,几乎可以说是一架用苹果皮包裹着发动机和武器在天上飞的打火机。别说光束武器或导弹,哪怕撞上一颗小石子或一只鸟都有可能让高速飞行状态下的“吸血鬼”变成苍穹中的一朵烟花。
原本依靠机动性上的优势足以弥补防护能力的不足,可一旦对手能准确预测“吸血鬼”的行动,那么再怎么优越的机动性,也不过是用来唬人的破烂。
“问题是,他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黑客?
不可能,先不说量子纠缠通讯的拦截难度,无人机之间的加密量子通讯想要解密,至少需要十几名高等数学家和超级量子电脑进行一周时间的计算才能模拟破译出一小段讯息。到那时候,这些信息早就失去价值了。
并列模拟思考回路?
不可能。这可是连呼吸的空档几乎都不存在的高速战斗,光是处理眼前的讯息便应该临近极限了,制造并列意识来模拟预测无人机的行动?这是打算把大脑烧掉吗?
“两者都不可能,剩下的就只有——”
量子滤镜展开,全面搜索半径300公里内的脑量子通讯波。搜索结果:有一条通讯通道在持续和罗兰交换资讯,因为密级较高,需要更高等级的计算权限,是否许可?
——否决。
根本没必要浪费时间去破译那些通讯,李林知道通讯内容是什么,就连是谁在发送资讯给罗兰也一清二楚。
“这不是有好好的团结协作吗?看来我想表达的意思,他们有好好领会呐。希望他们能一直保持这种状态,赌上性命拼死抵抗。”
扬起嘴角,李林的思绪再次沉入庞大的计算之海中。
##############
修女蕾娅正沉浸在巨大的感动之中。
通过神的视点——用李林的话来说,将他人的意识思维串联后构建出来的庞大资讯交换计算网路——以睿智的旁观者视点去观察正在发生的一切,那种高扬的全知全能感,几乎让她感动的晕厥过去。
如果可以晕的话,那倒也不错。可毕竟现在还在战斗中,况且此时真要晕过去,自我意识很有可能直接被巨大的意识共鸣吞没,那样就和死没两样了。
为了成就夙愿,为了生存下去,为了获得胜利,务必要坚持到“那个”准备完成为止。
收集、记录下那些“鸟”的运行,反复比对后摸索出那些“鸟”的攻击模式,或者说那个设计者的思路与喜好,最后结合现场环境状况,对“鸟”的行动做出预判,然后通过共享的感官传送到天空中交战的战士们那里。根据现场反馈和当事人自身的意见,不断比对和提升预判的精度,最终实现完美的预测。
靠着雷娅的努力,罗兰等人才能逐渐扭转战况。
但这终究只是暂时的,如果不能从根本上改变战况,这种暂时的优势终究只是昙花一现。




魔法与科学的最终兵器 25.死线(十六)
所谓机会,总是稍纵即逝。
人生转折、战争胜败、商战走势……但凡进入具有决定性对决的时刻,总会出现稍纵即逝的机遇,谁能把握住机遇,谁就能最后站在擂台上挥舞拳头,宣布自己是赢家。
人类世界的对决尚且如此,人与神的对决就更不要说了。
要想跨过那天与地一般的巨大差距,要想突破千万年积累起来的历史和法则,不惜赌上全人类乃至世界的命运,奉上大量生命作为祭品所创造出来的微小缝隙,以时间跨度来说,只有短短的刹那。
以结果对比来看,长达数千年的文明史因为一瞬间的行为而招致崩坏,任谁都会为此唏嘘吧。
反过来说,这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一瞬必须具有足以突破一切障碍的密度与强度,若是错过这必要且充分的刹那,所有的夙愿、执念、祈愿以及所有相关人员的性命全部都会化为泡影。
所有人——无论他的立场、信仰和价值观是什么,只要是不愿对李林支配下的未来俯首之人,对这一点全部了然于心。也正因如此,为了创造出数千年才得以一现的刹那,他们不但费心费力,还暂时搁置了矛盾,携手合作。
人类放下纷争,携起手来共同对抗灾难和非人之物的侵袭——这本应是足以让人为之感动落泪的场景。可在蜘蛛和法芙娜这样的现场参与者看来,眼前的一幕不但讽刺,还有点可疑。
人类只有在面对生存压力的时候才会捐弃前嫌,曾经相互厮杀的人们站在同一条战壕里对抗共同的威胁。
这样的场景不要说旁观的第三者,当事人自己都会觉得太过不可思议,过于非现实吧。
可蜘蛛和法芙娜并不是计较这些细枝末节。
她们本来就不是拘泥小节之人,在这种事情上吐槽抱怨也没多大意义,最多也就苦笑一下,耸耸肩就算了。可此刻她们置身的氛围并不是能如此轻松惬意的氛围。
空气异样的凝重。
临近决战之时,气氛自然不可能轻松到哪里去,更何况能留在这里进行作业和负责保全的人都是经过反复筛选核实之后才获得资格之人。在绵密繁琐的筛查遴选机制面前,轻佻慵懒之辈或不可靠之人根本不可能通过考核,即便有那么一两个幸运度爆表的家伙侥幸混进来了,用不了半天就会被踢出去,运气不好的话还可能人间蒸发。
可弥漫在现场的氛围可不仅仅只有紧张而已。
环绕直径一公里的巨大术式阵列配置各种器材,为维持术式效果而按照特定序列与几何图形摆放的大量天晶,以及悬浮在地面之上,勾勒出复杂图形和文字的巨型术式阵列本身,以这些精致复杂又庞大之物交错而成的风景让人联想起庄严的教堂或神圣的祭坛,设置于各处的蒸汽装置接连排出白色蒸汽,飘渺的白色浓雾更为现场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薄纱。
这个只为弑神而存在,理应和信仰崇拜最无缘的所在居然会存在神圣的气氛,这究竟是偶然,还是命运对试图挑战者的一种讽刺呢?
“……哼,看上去进行的很顺利。”
像是为了驱赶令她不快的气氛一般,法芙娜俯瞰着术式阵列,压低声音说到。
从她所在的位置无法看清术式阵列的全貌,现在这种紧要关头也不可能在教会人员的监视下飞上天或到处走来走去。不过根据术式回路的构成式,她大致上可以推测出术式的基本概况。
这是一个超大型的意识连接术式。
意识连接术式是基于通讯术式开发的操作系应用术式,原本是为了扩张意识容量,让低等级魔法师使用高阶术式或是在魔法师人手不足情况下发动大型术式时使用的应急手段。要是使用不慎,很可能会给连接者造成巨大的身心伤害。
以眼前术式的规模之大,联系到教会最近一系列的举动,恐怕莱茵战线内所有官兵的意识都会与这个术式连接挂钩吧。尽管刚刚因为李林的攻击折损了不少士兵,但看现场的教会术者一脸平静调整术式运行的模样,应该并不影响整体术式启动。
主要问题还是在于术式的高度复杂性上。
复杂也就意味着可控性差。大规模术式之所以危险,原因就在于此,像这种超大型术式的复杂程度和危险度更是成倍增加,特别是进入最终阶段,术式回路内的玛那呈现出异常活性化时,高度共鸣的奇迹会引发饱和现象,只要一个微小的错误,就有可能引发大规模连锁反应,后果不堪设想。最坏情况下,周围一带将全部灰飞烟灭,甚至会更糟。
术式回路光亮度和复杂程度渐渐提高,周遭的气氛也越来越紧绷。
“以人之手,创造奇迹……吗?”
蜘蛛小声呢喃着。
作为一个现实主义者,她向来对宗教和奇迹没什么好感,教会的行动在她眼里更是处处可疑。通常情况下,她连接近这群狂热份子的兴趣都欠奉,更不要说赌上性命来守护这种处处透着可疑和诡异的巨型术式。
1...483484485486487...66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