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最强大亨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黄老湿
这时,夏安山向夏禹询问道:“夏禹,说一下你记得的祖辈的姓名。”
周围顿时安静下来,所有人都屏息凝神看向中央的夏禹等人,他们也很好奇,夏禹到底出自哪一支。
夏禹面色郑重地说道:”我父亲夏大海,母亲陈梅,爷爷夏安平,奶奶李小青,曾祖父夏德忠,曾祖母张红,高祖父夏奎发,高祖母刘福娣,我们家的族谱就从我高祖父这里开始。“
“是这里没错!”
族谱翻到一定的位置,夏安山指着一个名字对夏禹说道。
这一页有一个树状图,最顶上是一个名字“隆成”,然后下面分成三岔,每岔有一个名字,从左到右分别是“奎富”、“奎发”、“奎金”。
这三个字人下面又各分出岔,比如“奎富”下面是两个名字“德明“、”德光“,”奎金“下面是”德平“、”德章“、”德森“。
唯独“奎发”下面只有一个名字“德忠”。
之后,德字辈的下一代又延续出许多,都是安字辈,夏禹还看到了“安山”两字,估计就是眼前的老支书。
而夏禹的爷爷夏安平的名字并不在这里,因为从“德忠”那里就断了,旁边一个括号里写了两个字“南迁”。
见夏禹看到这,夏安山才说道:“我爷爷跟我说过,他有三兄弟,可惜那个时候族里有人在外面犯了事,引来官府上门,为了防止被族灭,全族连夜分散逃离祖地,二弟奎发正好带着儿子德忠上山砍柴,跟另外的族人南下。”
“一直过了十二年,族里出了能人当了县令,外逃的族人才陆续返回祖地,有人就带回消息,说看到我二爷爷一家,也就是你高祖父一家往粤省的方向逃了,从此之后再无音信。”
“你爷爷辈是安字辈,所以取名安平没错,不过到了你父亲和你这一辈,不知道为何没有按照字辈来取名。”
夏禹立马说道:“我父亲跟我说过,我曾祖父去世地早,那时我爷爷还未成年,应该是没来得及跟我爷爷说过这类的事。”
夏安山理解地点点头说道:“按照族谱算,你曾祖父跟我父亲是堂兄弟,你爷爷跟我是四服以内的堂兄弟,按辈分,你应该叫我叔公。”
夏禹面色一肃,郑重地鞠躬问好:“叔公好!”
背靠宗祠,夏安山不管夏禹是什么身份,坦然受礼。
受礼之后,夏安山又问道:“你家里还有哪些亲人?”
夏禹说道:“从我曾祖父开始便一脉单传,我爷爷已经过世,家里还有父母弟妹共四人。”
听到夏禹的爷爷不在了,夏安山面露遗憾地说道:“可惜了,这么算来,你这一支已经出了五服,村里已经没有五服以内的亲房,关系最近的便是我这一辈的几脉,算是刚出五服。”
夏禹会意地点点头:“这也是没办法的事,不过至少已经认祖归宗。”
“叔公,我这一脉可以重新续上族谱吗?”
夏安山当即点头说道:“当然没问题!”
有族人后代回归祖地,而且还是罕见的能人,他们怎么会不欢迎!
“就现在续上去吧!续上之后正好举行认祖仪式,你看怎么样?”
夏安山询问道。
夏禹欣然颔首:“可以,我听您安排!”
夏安山立马向吴思明等人告罪,然后拿起铜锣“铛铛铛”地敲响,在场的族人知道出结果了,族长要讲话了。
“今日,有天降大喜于吾龙丰南石夏氏,有‘隆成祖’、‘奎发公’后人夏禹认祖归宗,各族人通知各脉负责人,半个小时内到宗祠参加认祖庆典!”
“东辉,放炮!”
“东明,用村子的喇叭通知村民。”
没一会儿,宗祠门口便响起了“噼里啪啦”的鞭炮声。
宗祠内的气氛变得喜庆起来,李武明带人拿的礼物全都搬进了宗祠,有各种糖果、饼干等零食,宗祠内响起了小孩子们的欢呼声。
重生之最强大亨 第719章 八百年(四千字大章求票票)
半个小时后,夏氏各房各脉代表人都来到了夏氏宗祠,甚至为了看热闹,许多其他族人也来了,将祠堂挤得满满当当。
在来之前,夏安山等人已经确认过夏禹的家谱,实际上已经心中有数,知道夏禹是夏氏族人,现在不过是正式一点走走仪式。
因此他们早已准备好祭祖所需的所有东西。
且今天的日子也恰好是好日子。
三牲饭菜、三茶五酒摆满祖宗牌位前的贡桌上。
之前夏安山旁边坐着的那位老者为礼生,用苍劲有力的生意说道:“认祖归宗仪式开始!”
“鸣鞭炮,请族谱!”
话音刚落,鞭炮声再次响起,族谱被再次请出呈放在正中间一张古朴的桌子上,所有人神色肃穆,就连小孩子都被大人牵住,不再让他们乱跑。
鞭炮声停止后。
老者再次出声:“一拜天,二拜地,三拜夏氏列祖列宗!”
众人三拜之后,老者再次说道:“祭祖开始!”
之后,由夏安山带头,众人依次烧香点蜡,夏禹一样参与其中,只是吴思明等外人一直在一旁观看,却没有参与其中,他们一不是夏氏族人,二是官方身份,确实不适合参与,要不是为了见证夏禹认祖归宗,他们也不会在这。
祭祖之后,老者退居幕后,夏安山走了出来,他面色郑重,高声说道:“今我龙丰南石夏氏对夏禹认祖归宗表示欢迎……”
夏安山的话主要分四部分,开头是表示对夏禹认祖归宗的欢迎,其次是介绍夏禹这一脉外迁的简况,再次是确认并同意,最终以族长的身份代表夏氏宗族送上了对夏禹这一脉的祝福。
之后几个流程分别是续上族谱、安放夏禹这一脉的祖宗牌位、夏禹发言、全体人员再次祭拜列祖列宗。
至此,先前退居幕后的老者才再次出列宣布“认祖归宗仪式”礼成。
整个过程十分反锁,但是没有一个人不耐烦。
也正是这一种外人看来十分繁琐枯燥的繁文礼节,构成了宗族之间的荣誉感和归属感,是好是坏全凭个人分辨。
认祖归宗之后,夏安山等人带领夏禹前往祭扫先祖墓,当回来时,已是中午一点左右。
幸好夏安山早已安排人准备午宴,族人合力杀猪宰羊,启用好几个大灶,才能够在短短几小时内准备好六七十桌的午宴。
“夏先生,恭喜您寻根溯源,祝愿夏氏一族能人辈出,兴旺昌隆!”
吴思明笑容满脸地端起酒杯对夏禹祝贺道。
他不得不高兴,从早上开始到现在,虽然他话不多,主要是观看,也让他走了不少山路,以他的年纪也累得直喘气,但是他全程都笑意盈盈。
没办法,到了他这种高度,他很清楚夏禹的认祖归宗实际上已经不单单是夏禹一个人的事,而是已经有着巨大的政治意义。
更不用谈这次认祖归宗,大陆在其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在其中出力不少。
毕竟夏禹作为香江的代表人物,但是却没什么需要依赖大陆的,反而是帮了大陆不少,这种关系对大陆来说并不稳固,所以大陆才会一直想办法加强双方的联系。
而华夏最是讲究血缘、宗族关系。
现在夏禹认祖归宗,那么这整个龙丰南石夏氏一千五百多人便是夏禹的族人,有这一层纽带在,夏禹与大陆的沟通来往就会更加密切,时间一长,能做工作的地方就多了。
现在一切顺利,可以说上面交办给吴思明的工作已经顺利完成,至于其他的,充其量只是锦上添花,有就最好,没有也无碍。
“谢谢,也祝愿吴州长官运亨通,大陆蒸蒸日上!”
“夏先生,祝您……”
吴思明的祝酒像是一个信号,接下来许多人都前来向夏禹敬酒,而夏禹也没有端着架子,一桌桌向长辈和族人敬酒。
好在他身份特殊,没有敢逼他喝,而他也练武有成,体质大为改善,酒量大大提升,全场敬酒下来,只是有些头晕而已,让现场之人佩服不已,纷纷感叹他海量。
这中途每一次敬酒,夏禹身边都跟着一个人端着盘子,上面红布上呈放着小山一样的红包,每个红包都封有六百六十六元人民币,只要在场的,不管男女老少每人一个,有孩子好奇拆封之后,引起家长的惊呼,接着整个宗祠的气氛越发浓烈。
到了这时,族人对对于夏禹有了一个最直观的印象——年轻有为、出手豪气。
没办法,现在这个年代,一分钱都好花,冰棍都能买两根,更何谈六百六十六元,大部分家庭几年都不一定存得到这么多钱。
现场六七十桌,少说五百人在,夏禹红包一送就是三十多万元,由不得他们不震惊、敬畏。
夏禹也不担心有谁敢起歹心,他自己有安保力量足以自保,官方也有人在保护他,说不客气的话,对于他的安全,大陆比他自己还更在意。
给他们这么大的红包,也是为了给族人多一些机会,毕竟人太多了,夏禹管不了这么多人,如果有人够机灵能够利用这点钱闯出点名堂来,他的钱就出得值了。
再一个,他也考虑到了他一个外来族人,想要融入进来比较艰难,而想要一瞬间竖立起威望,这种手段无疑是最直接有效的。
他来之前就打算做些事情,没有足够的威望,他能够预见会面临很多困难。
吃吃喝喝聊聊天,一晃就到了下午四点多,夏安山特地腾出了一些房子给夏禹和吴思明等人住。
虽然吴思明贵为副州长,事务繁忙,但是他此时的任务就是全程陪同夏禹,直到夏禹安全离开赣省为止,中途夏禹要是有什么要求,或者有什么意见,都可以第一时间跟他提,他会以最快的速度现场解决或者传回上面。
翌日一早,夏禹早早起来,在院子里打起了太极,突然看到门外探出一个脑袋,是昨天的一个年轻小伙,夏禹记得叫夏永全,今年二十一岁,是夏安山最小的孙子。
夏安山有两个儿子,分别是大儿子夏东明和小儿子夏东辉,夏东明又育有两子,分别叫夏永亮和夏永兴,一个二十八岁,一个二十六岁,都已成家分户。
昨天被夏东明抱在怀里的那个小孩,正式夏永亮的儿子,也是夏安山的曾孙。
而夏安山的小儿子夏东辉今年四十五了,生了两个儿子夏永超和夏永全,夏永超二十四岁已经结婚,也就只有夏永全二十一岁了,在其他人十七八岁就已经结婚时,他还不想着成家立业。
昨天在夏安山家中,夏禹就没见夏安山数落夏永全,但是夏禹看得出来,夏永全人比较跳,虽然低着头一副老实受训的模样,但是眼珠子总是滴溜溜地转,不知道在打什么主意。
当看到夏禹和李武明在院子里练武,夏永全眼睛瞪得滚圆,夏禹打的太极还好,动作稍慢看不出什么,但是李武明的形意拳打得虎虎生风,一看就不是花架子。
察觉到有人来,夏禹和李武明相继收功。
夏禹笑着看向探头探脑,梳着一头中风发型的夏永全,询问道:“永全哥,有什么事吗?”
夏安山跟夏禹的爷爷同辈,夏禹年纪比夏永全小,叫他哥也是应该的。
夏永全咽了咽口水,尴尬地挠挠头说道:“那个,我爷爷让我来喊你们吃早饭。”
“那行,你先进屋坐坐稍等一下,我们马上就好!”
说完,夏禹进屋换衣服,没一会儿再次出来,跟夏永全去吃早饭。
南方农家的早餐叫早饭一点也没错,因为就是在吃饭。
在农村,如果不是靠近乡镇集市,一般是没什么面条包子之类的,都是吃饭,而且一般为了节省时间和柴火,都是吃昨晚的剩饭。
毕竟砍柴确实辛苦,如果路途不近,需要一个壮劳力砍上两天才勉强够一家一个星期的用度。
农村一般五六点就要起床,早早下地干活,一直干到中午十一二点,这中间五六个小时,如果不吃饱饭,哪里有力气干耗体力的农活?
不过今天有夏禹等重要客人在,夏安山没有拿剩饭来招待夏禹,饭是新鲜饭,菜式丰盛,还有不少糍粑和米果,让平常很少吃到好东西的夏永全大块朵朵,中途被夏安山瞪了好几次,夏禹不由忍俊不禁,打着圆场直叹“真性情、能吃是福“。
“阿禹,今天你有没有什么安排?”
吃完早饭,喝着茶时,夏安山向夏禹询问道。
昨天夏禹一直强调一家人不要见外,所以也就没人叫他夏先生,一般不是直呼他的名字就是叫他阿禹。
“叔公,我也是第一次来祖地,昨天没来得及细看,所以今天想要将整个村子逛一逛,看看我夏氏的风水宝地。”
夏禹微笑着说道。
夏禹的话听得夏安山很舒服,他轻抚长须,连连点头:“是要好好看看,就是这块风水宝地,才让我夏氏传承八百多年,能人辈出啊!”
说完,他看向一旁嗑着瓜子的小孙子夏永全,叮嘱道。
“阿全,这几天你就不要干活了,跟着阿禹就行,有什么事让你做你就做,知道吗?”
夏永全立马点头吐出嘴里的瓜子壳,看了看夏禹,高声说道:“知道了爷爷!”
“对了阿禹,你们这一脉原本是有房和地的,不过当年举族逃难时,房子都被推倒了,你们祖上也没人回来就一直没重建,新中华的时候村里的地又重新划分了,所以祖地没有了,不过你要等一等,我重新安排一下,让各家置换出一块给你,应该没人会不愿意。”
夏安山面色有些愧然地向夏禹说道。
夏禹淡笑着摇摇头:“叔公,多谢你的好意了,不需要这么麻烦,没了就没了,我拿来也用不着。”
“如果我想要,到时候我看上哪块地,出钱买就行,不会让大家吃亏,免得引起矛盾。”
夏安山沉吟片刻才点头同意:“那好吧,如果有需要我出面的地方就跟我说!”
夏禹笑着说道:“好的,都是一家人,我不会客气的!”
众人顿时乐呵呵地笑了起来。
“叔公,那我先出去转转了!”
“行!”
“阿全,要吃就装兜里去路上吃,快去带路!”
“好嘞!”
夏永全说着,狠狠抓了一把炒瓜子塞进衣兜,随后跟着夏禹出去。
“阿禹,这边是去村头的,这边是去上排,直通山上的水库,这边是……”
出了院子,夏永全便指着各个方向向夏禹介绍道。
1979年的夏村跟两千年时的夏村差别都不大,至少从道路规划和村庄整体布局上来说是如此。
夏禹小时候也是个皮猴子,上山掏鸟,下河摸鱼,整个村他熟的不能再熟,反而是高中和大学外出读书后,每次暑假寒假回来,对大变的夏村更陌生。
因此尽管夏永全嘴皮子跟机关枪一样笃笃笃地说一通,夏禹硬是能够理解他说什么。
他保持微笑,指着东边远处的一株大榕树说道:“就先去榕树那边吧,那颗榕树这么远看过去都这么大,年份应该不短了吧?”
夏永全头一仰,有些自豪地说道:“那是,听老辈说这棵榕树是宋朝时我夏氏祖先高中进士时种下的,至今八百多年了!”
夏禹当然清楚这株古榕树的典故,这一直是夏氏的骄傲。
只可惜进了二十一世纪后,由于种种保护不当,这棵榕树渐渐枯萎,在夏禹重生前已经秃得没有一片叶子,官方出面保护,树上挂满了营养袋,依旧无法救回。
那时村里的老人都神色阴郁,一直念念叨叨说这是不祥之兆,夏氏将有大难,而十里八村也到处八卦夏村的种种不祥之事。
不过这一世,一切都还未发生,还来得及保护。
夏禹适时露出好奇之色,兴致盎然地说道:“那可要去看看,永全哥,麻烦你带下路。”
“好嘞,跟我来!”
一路上,夏永全嘴巴就没停过,似乎对一切都很好奇,不是在问夏禹外面的情况,就是在问他是不是会功夫。
夏禹捡着能说的跟他说,饶是如此,听到外界的花花世界,夏永全眼中的憧憬之色越发浓郁。
ps:求推荐票月票,谢谢!
重生之最强大亨 第720章 父亲的柿子(第一更求票票)
走了将近三分钟左右,夏禹走到了古榕树下。
八百多年的古榕树犹如一把巨大的伞,高达三十米,直径长达五十多米,覆盖面积达到了三亩多地。因为榕树是常绿树种,虽然现在已是十一月,但是树上依旧布满绿叶,阳光穿透重重树叶倾洒在地上,形成一个个小亮点。
夏禹站在树下,感到十分阴凉,到了夏天,这里绝对是一个很好的乘凉地点。
聆听着树上的鸟鸣声,夏禹走近前去,轻抚着树皮,眼中浮现怀念。
这株榕树贯穿了前世夏禹儿时的记忆,虽然树的底部周长达到了十三米,需要七个成年人手拉手才能够围绕,但是却很容易爬上去,前世夏禹小时候总喜欢爬到树上去玩,在上面掏鸟窝。
“这棵榕树确实大,我在东南亚原始森林见过比这更高更大的树,但是就榕树来说,还没见到比这大的!”
跟在夏禹身边的李武明拍了拍厚实的榕树干,感慨地说道。
听到李武明这么说,夏永全脸上浮现自豪感说道:“听原本来我们这的老先生说,我们夏村的榕树,放到全国都是数一数二的。”
夏永全的自豪感让夏禹感到莫名的熟悉,他恍然,前世的他向外人介绍时也是如此引以为豪,他微微一笑,颔首说道:“确实是,国内肯定还有比这更大的,但是绝对不会多。”
“八百多年啊,能长这么大不容易,更不用说是夏氏先祖种下的,可一定要好好保护,我会去跟上面提一下,给这棵榕树挂个号牌,保护起来。”
夏永全惊喜,连忙说道:“阿禹,谢谢你了,大家知道了,不知道该多高兴!”
“谢什么谢,我就是夏氏一份子,既然有能力当然不能干看着。”
夏禹摆摆手笑道。
夏永全笑容更盛,看向夏禹的目光越发亲近。
“走吧,我们再逛逛,就从这条路走吧!”
说着,夏禹指了三条分叉路的中间那条,一行人继续往前走。
一路上,不时遇到村民,每个人看到夏禹后都很热情,邀请夏禹进他们家里坐坐,一开始夏禹还同意,到了后面都是微笑拒绝。
不过因为村民的热情劲,让夏禹心里暖洋洋的。
继续走了五百多米,夏禹走到了一户人家的院子前停下。
院子是用石头砌成的,只要一米五高,在正中间有一扇木门,木门敞开,夏禹可以看见里面的场景,最远处一排四五间土坯瓦房,院子右边一棵翠绿的柏树,左边一棵五六米高的柿子树,柿子树上叶子很少,却挂满了红彤彤的柿子,几个小孩子正在树上嘻嘻哈哈地摘着柿子。
看着这幅场景,夏禹拳头不由紧握,睫毛微颤,眼中满是复杂之色。
见夏禹驻足,夏永全下意识地向夏禹介绍道:“阿禹,这是新华叔的家,估计他现在去地里干活了,你要进去坐坐吗?”
夏禹点点头,控制住自己的情绪,深吸一口气说道:“进去看看吧。”
“好嘞!我先进去。”
说着,夏永全自告奋勇往前走,还没进院子便大声喊道:“新华叔,婶,在家不?”
“阿方,阿文,你爸妈在家吗?”
见没人应,夏永全又朝着树上的几个小孩子喊道。
“我妈在屋后的菜园子里,我爸去地里干活了!”
树上一个小孩嘴里吃着柿子,高声说道。
夏禹看向树上那个说话的小孩,瞳孔猛地一缩,前世的记忆袭来,他的眼睛微微湿润。
像!太像了!
这个十岁左右的小男孩完全是他前世父亲的缩小版。
算算年纪,应该没错了!
夏永全与小男孩的对话又验证了夏禹的想法。
只听夏永全对小男孩喊道:“阿方,摘几个好吃的柿子下来,家里来客人了!”
“好嘞!”
小男孩朗声道,然后猴子一样朝着一个树枝爬去,动作十分迅速,却让夏禹看得心惊,不由高喊:“小心点,别掉下来了!”
小男孩嘿嘿一笑,有些自得地说道:“放心吧,柿子树很韧,我很会爬树,不会掉下来!”
夏禹这才稍稍放心,脸上满是笑容。
想不到他前世老实巴交的父亲小时候也是这么皮。
这时,一个小一点的小男孩抱着树干溜了下来,对夏禹等人说了一句“我去喊我妈”后,便光着脚丫往屋里飞奔,嘴里还大喊道:“妈,妈,阿全哥带着昨天发糖的大哥哥来了,妈……”
夏禹一乐,他二叔夏东文小时候也够有意思的,原来他昨天只给他们留下了‘发糖的大哥哥’的印象。
“阿禹,我们先进去坐着吧!”
当夏禹等人刚进屋时,正好看到一个三十岁左右的农村妇女走了过来,当看到夏禹等人后,笑容满面地招呼道:“夏先生来了,贵客啊,还有阿全,家里有点乱,别嫌弃,你们快坐,我去给你们倒杯水。”
“婶,不用麻烦,我们自己来!”
夏永全说着连忙走过去帮忙。
“不用不用,你先坐下,来了家里哪里还要你动手,这不是看不起婶嘛,快坐下!”
妇女十分热情,手脚十分麻利,说着从开水瓶里倒出了几杯水,端着盘子到了桌上,亲手端了一杯递给夏禹,笑容满面地说道:“夏先生,喝水!”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