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完美未来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赵家浮生
说起来,华夏古代的环境,相对来说是不错的。
电影电视剧里面,演员动不动就趴在小溪边喝水,并不是编剧和导演胡说八道,而是事实。那个时候的乡下,小溪泉水什么的,确实是清澈见底。
古时候的华夏人,喝水的话,很少有喝开水这说法,那时候都是井水或者喝水,打起来就喝,该活多大岁数就活多大岁数。
反倒是民国时候开始,一直到建国之后,国家才开始倡导喝开水。
而且,华夏人还喜欢喝热开水,全世界独此一家,别无分号。
传说当中,热水包治百病。
某些直男,安慰女朋友最常用的措辞,就是:“喝点开水……”
说起来,赵浮生以前也这么说过,只不过最近这几年,说的少了而已。
…………………………
…………………………
六月一号,《武林》正式在央视八套开始播出。
出人意料,第一天的收视率,只有1.95.
“怎么办,收视率好像太低了。”
叶敬直接杀到赵浮生家里面,一脸无奈的说道:“央视那边的反馈,不是很好。”
“呵呵,急什么?”
赵浮生摆摆手,无所谓的说:“不要理他们,有什么话,让他们找我。”
他这是直接把事情揽在身上了。
在赵浮生看来,不管怎么说,这个项目是自己推动的,整个计划,也是在自己的坚持下才开始展开的,现在遇到了困难,被人诟病,自己这个做老板的,当然要顶在前面。
叶敬却摇摇头:“那倒是不用。”
说着,他脸上露出一抹自信的表情:“不管怎么说,合作了这么多年,央视那边总要给点面子的。”
顿了顿,他又对赵浮生道:“我担心的,是公司那些年轻演员受到影响。”
毕竟这个电视剧,之前公司这边寄予厚望,结果现在第一天的收视率不到百分之二,传出去的话,对于这些演员的影响,可想而知。
青年演员和成熟演员最大的区别就在于,这些年轻人,还没有经历过什么挫折,面对这样的情况,他们万一承受不住,心态崩了的话,对于他们的演艺生涯,无疑是一个极大的损伤。
赵浮生闻言笑了起来,摆摆手:“没关系,要是这点风浪都承受不住,他们以后怎么在娱乐圈混下去?”
这是实话,娱乐圈这个地方,承受多大的赞美,就要承受多大的诋毁,这一点,赵浮生可是很清楚的。
公司的青年演员很多,都是他看好的人,可这并不意味着赵浮生就会放任他们,保姆式的经纪公司虽然很多人都喜欢,但那可不是赵浮生希望打造的影视公司。
“好吧。”
叶敬点点头,赵浮生这个做老板的都这么说,他还能说什么。
想了想,叶敬又问道:“那我们是不是要进行一下后续的宣传?”
在他看来,电视剧的成绩不好,很大程度是因为宣传的方面有些瑕疵,如果可以加大宣传力度,说不定可以挽救电视剧的收视率。
听到他的话,赵浮生笑了起来。
“怎么,不对么?”叶敬不解的对赵浮生问。
赵浮生一笑:“今天才第一天,为什么我们要这么着急?”
“啊?”
叶敬一怔,随即明白了赵浮生的意思。
很显然,赵浮生对于这部戏,依旧是信心十足。
“那就明天再看看。”
想了想,叶敬最终还是赞同了赵浮生的意见。
不管怎么说,事情到了这个地步,既然已经播出了,那就像赵浮生说的那样,总要再看看的。
事实证明,赵浮生的选择,是正确的。
转过天来,《武林》的收视率,在第二天就已攀升到4.26%,超过了2007年央视收视率最高的《京华烟云》同期的收视率,成为同期开播的大戏中收视率的第一名。
开播十天收视率达百分之九点五。
此后,电视剧的收视率一直稳定在百分之五左右。据网络调查显示,追捧该剧的观众年龄集中在十五到三十五岁。
这段时间,叶敬高兴简直合不拢嘴。
没办法,现如今舆论方面对于《武林》电视剧的赞誉简直是不绝于耳。
“在这部剧中,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幽默与温情、后现代风格的解构和现实主义的教诲、对武侠的反讽与对侠义精神的弘扬都奇妙地混合在一起,还掺杂着网络语言、流行歌曲、广告段落、综艺节目、时事新闻、时尚资讯等等。”
“华夏情景喜剧史上两大最巅峰之一。”
“《武林》真正想说的不是武林,想论的也不是江湖,它是以古装喜剧的形式,披着武侠剧与情景喜剧的外衣,在一个天马行空的世界里,增强了与生活的反差,避开了现实的羁绊,在主旋律的意识形态支配下,无所顾忌地讽喻现实,上演着现代人的琐碎生活和喜怒哀乐,形成了强大的喜剧张力。后现代主义包装的采用,还拉近了作品与不少年轻观众的情感距离,为不少文化研究者提供了可资谈论的新话题。”
“《武林》的戏说之所以成功地登上大雅之堂,关键在于戏说度拿捏得准。它解构、反讽武侠,而不颠覆侠义精神;失重地戏仿人生,而不消极失落。”
“从形式上来说,《武林》的风格的确很先锋、时尚,运用的表现手法也是拼贴、反讽与戏仿,不受时空的限制,不管题材的分类,方言、笑料、游戏、广告用语、影视文化、流行音乐等等信手拈来,有强烈的后现代主义倾向。但是该剧对“戏仿度”进行了精心的把握,于戏谑反讽之中点击了当代人生百态,生动鲜活地戏仿出一种理想失重之后的人生状态。”
当然,也不是没有反对的声音,有人干脆就说:“收视率高的未必都是好戏,《武林》虽然很火,但它只能逗乐,而不是一部优秀作品。”
对于这种人,叶敬和赵浮生都选择了无视。
原因很简单,这都是同行才会说的话。
吃不到的葡萄是酸的。
只有那些看着眼红的人,才会说这种话。
“我打算借着这个机会,把《武林》的舞台剧弄出来。”看着赵浮生,叶敬认真的说道。
赵浮生耸耸肩:“你随意,开心麻花那边谈的怎么样了?”
“还行,几个人创始人对于出售股权这件事并不反对,但他们希望我们能够入股。”叶敬笑了笑道:“这帮人对于自己的作品,还是很有信心的。”
“可以。”
赵浮生点点头:“那就让未来投资和未来影视联合组建投资公司,入股融资。”
这可是一支潜力股,说什么也要拿在手里的。
()
重生之完美未来 第四百四十一章 步入正轨
《武林》火了!
参与出演这部戏的几个青年演员,红了。
所有人都没想到,是这样的结果。
就连央视那边的负责人,也傻眼了。
这部莫名其妙的电视剧,怎么就火了呢?
媒体上的热评,网络上的追捧,似乎在一夜之间,这部电视剧成了热点。
事实上,就连叶敬自己,也没弄明白。
有些措手不及。
不过还好,赵浮生提醒了他,未来影视方面迅速进行了宣传策略,并且让几个主演启动路演计划,在各个城市进行宣传,并且走进各大高校。
“不是,这戏怎么就火了啊?”
范宝宝同样不理解,正好她和赵浮生在别墅度假,便拉着赵浮生问个究竟。
赵浮生笑了笑:“因为观众在戏里面看到了自己啊。”
“自己?”
范宝宝秀眉微蹙,很显然,她不是很懂赵浮生的话。
赵浮生淡淡的笑了起来:“比如那些三十而立,像我们一样已经成家立业的年轻人,刚毕业的时候,每个人都像郭芙蓉似的,山盟海誓要做个大侠,成就一番事业。
可是后来呢?
后来,我们都去闯江湖了,然后的故事,你也知道了,”
范宝宝笑了起来,可是渐渐地,却笑不出来了。
郭芙蓉的故事,她自然是知道的。
在她行侠仗义的过程当中,笑料百出。
比如她去左家庄行侠仗义,救下了一个结婚前哭的伤心的新娘子。可事实上,人家新娘虽然长丑了点,但人非常好。好不容易出嫁,激动的热泪盈眶。结果郭芙蓉上去对新郎一顿暴打,边打还边说替天行道。从此新郎再也没有露面,小姑娘眼睛都要哭瞎了……”
范宝宝久久不语。
她意识到,赵浮生说的这些话,貌似有点东西在里面。
“我能把你说的,写进博客里面吗?”
范宝宝想了想,对赵浮生问。
赵浮生笑了起来:“可以,没问题的。”
随着慈善赈灾义演的播出,范宝宝如今在博客上也有了不少拥泵,毕竟有颜有钱的女人,总归是让人瞩目的。
第二天,范宝宝就在博客上,刊登了她从赵浮生这里听到的话,再加上她自己的感慨。
“成年人的生活真相:《武林外传》为什么这么火?”
“开始的时候看郭芙蓉行侠仗义,笑的不行,可是笑过之后,却觉得心中不免戚戚然。我们都曾是冒冒失失的郭芙蓉,以为自己上天入地无所不能,以为所见皆全貌。
可江湖和郭芙蓉想象出的出入很大,我们以为的现实,也和真正的现实相去甚远。
但走过了那段“不知天高地厚”“以为公道自在人心”的岁月后,我们才明白:江湖不是喊打喊杀,江湖是人情世故,只有踏踏实实做事,才能成为一代侠客。
甚至,“闯江湖”的说法都稍显做作,因为有人的地方就是江湖。
吕秀才最骄傲的事莫过于:我三岁识千字,五岁背唐诗,七岁熟读四书五经,八岁精通诗词歌赋。
当他过分沉溺于这些光环时,一旁的李大嘴会说:25岁穷得连饭都吃不饱。
白展堂紧接着会说:连祖产都卖给掌柜的开客栈了。
他虽然恨得牙痒痒,却也反驳不出半句,毕竟别人说的都是事实。
他也曾试图反抗过,可是中不了举就是中不了。
他也想过一死了之,自觉实在愧对列祖列宗。
可直到一次闹大了,想要投井自尽,白展堂才正儿八经地说:
“读书人那么多,有几个能中举?”
看他倔强的样子,我突然有点羡慕。
他内心的骄傲还没被磨平,他还以为自己是个天才。
可成长大概是,你终于清醒认识到,“你以为的自己”和“真正的自己”之间存在着巨大的落差。毕业之后,班上混得最好的永远都不是,成绩最好的那个。
这大概就是,残酷社会教给优等生们的第一堂课。
后来过了很久,秀才才突然说:
“我的前途可以说是,非常极其以及特别的渺茫。”
看这段时,心里念叨着:“你终于有自知之明了。”
但后来想了想,却一下子湿了眼睛。
曾经,我们都以为自己是个盖世英雄,最后却无奈发现,做个普通人,已经足够精疲力尽。
时光太短,怀念太浓。
我们怀旧,不是为了怀念某段记忆本身,而是为了从怀念的仪式中,获得某种继续前行的动力。
小时候,吃着冰棍,躺在天台,听着收音机看星星的日子,固然天真美好;
但现在写字楼里,披星戴月默默无闻地描摹着未来,也不是完全毫无意义。
若干年后,你也会想要对现在的自己说声“谢谢”吧。
谢谢那个努力生活的自己。
谢谢每个给过我力量的角色。
可能是佟掌柜、可能是哈利波特、也可能是上海滩的万人迷。
怀念过去,不为重来。
因为,我们还正当年…………”
这篇博客一出,顿时在网络上引起一番转发的热潮。
没有人会想到,范宝宝,或者说,赵浮生,居然会说出这样的话来。
人都是需要共鸣的,尤其是辛辛苦苦忙碌的人,而这篇博客,无疑一下子引爆了这种情绪。一时之间,网络上对于范宝宝这篇博客的讨论,达到了一个巅峰。
…………………………
…………………………
“你早就猜到了吗?”
看着赵浮生,叶敬不解的问道:“所以你让你老婆发的那个博客?”
赵浮生摇摇头:“你想多了。”
他这是实话,那只是自己的感慨而已,只不过是混杂了前世今生的想法而已。倒是没想到,范宝宝的博客关注度,居然会这么高。
难道说,微博女王这个称号,也要落在她头上了?
“央视那边,已经在联系我了,希望我们尽快把第二季的播放权卖给他们。”叶敬笑着说道:“这一次,开出的价格很高。”
“是么?”
赵浮生笑了起来:“你怎么看?”
“再等等吧。”
叶敬认真的说道:“有地方卫视在联系我,我估计也是对播放权感兴趣。”
很显然,他的意思,是价高者得。
毕竟央视虽然如今的影响力依旧,但各个地方台其实都在崛起,湘南和海豚两大电视台,正处于飞速发展的阶段,对央视的冲击也是有的。
“没必要。”
赵浮生却摇摇头:“央视的价格如果查不到,首轮播放权,就继续卖给他们吧。”
“啊?”
叶敬一怔,有些诧异的看着赵浮生。
他是真的没想到,原本还以为,自己的建议赵浮生会觉得很有道理呢。
结果没想到,赵浮生居然反对。
“央视毕竟还是央视,地方电视台的影响力,还是有限的。”
赵浮生淡淡地说道:“再说了,一部戏而已,我们的目光,要看的更长远一点。”
“你是说,打算利用这个电视剧,做出更多的东西来?”叶敬想了想,对赵浮生说。
赵浮生点头:“是啊,电视剧本身只是为了扩大影响力,真正有利可图的,是电视剧的周边,是这个电视剧能够衍生出来的东西。”
这才是他真正看重的地方。
华夏需要像漫威宇宙那样的大ip,东方文化的魅力,想要挖掘出来,需要的是一个过程。
“所以你才让吴思捷去盖那个影视城?”
叶敬忽然明白过来,对赵浮生问。
他总算懂了,闹了半天,赵浮生早早就已经准备了策略。
未雨绸缪,这就是正儿八经的未雨绸缪。
“影视城只是第一步。”赵浮生笑了笑:“不仅仅是《武林》这部戏,还有其他的项目也是一样,以后你就会明白的。”
叶敬点头,他对于这个倒是没什么意见,本来他也希望未来影视能够越来越好。
“老姜那边,一直闹着回去拍戏,怎么办?”
叶敬又想起一件事,对赵浮生问。
“回去?”
赵浮生眉头皱了皱:“那边还有余震吧?”
“我看没问题了吧。”叶敬想了想,对赵浮生道:“剧组这么一直停着,也不是个事儿,咱们总要继续生活的。”
“那好。”赵浮生点点头:“既然这样,那就回去吧,不过一定要做好安全保护措施,给剧组的每个人都买好保险。另外,尽量晚上不要拍戏,这样不安全。”
“我知道,放心吧。”叶敬答应着。
犹豫了一下,赵浮生又道:“还有,发哥和葛大爷那边,你亲自打电话沟通,如果他们觉得不安全,我们不要勉强人家,明白么?”
毕竟那两位主演都是影帝级的人物,该给的尊重还是要给的。
虽然合同规定,需要他们回剧组,他们必须要回去。但赵浮生还是不想坏了好不容易积攒起来的口碑。
口碑和信誉这个东西,积累起来很难,但毁掉却非常容易。
而且最可怕的地方在于,一家企业,一旦口碑和信誉毁了,想要重新再站起来,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甚至于,很多老字号,就是因为丢了口碑和信誉,以至于一蹶不振。
赵浮生无论如何,是不会做那种亏本生意的。
()
重生之完美未来 第四百四十二章 四万亿计划
叶敬对于赵浮生的指示,贯彻的很彻底。
葛优那边,他是亲自去的葛优家里,和他当面恳谈。而发哥那边,他更是飞到港岛,和发哥发嫂见面。
中心意思很明确,这个戏,就算要继续拍摄,也要充分考虑大家的安全。
对于叶敬的这个行为,发哥和葛大爷都十分满意。
人活着,很多时候,就是因为一个面子。
叶敬身为资方负责人,能够千里迢迢赶到港岛,面见发哥,同时又纡尊降贵,和葛大爷交待实情。
这件事本身,就给足了两个人的面子。
更何况,这还是赵浮生的交代。
人心都是肉长的,人家给自己片酬,又给足了自己面子,甭管是多大牌的演员,终究还是要靠资方吃饭的。
没有资方愿意用你,就算是影帝,也一样没饭吃。
很快,在发嫂的陪同下,发哥重新返回西川,而葛大爷,也早早的进了组。
当然,这跟赵浮生没有任何关系,他压根没在意这件事,只是交待了叶敬一下,便没有再管。
用赵浮生自己的话来说,需要他操心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了,要是每一个都过问一番,自己早晚得变成第二个诸葛亮。
抓大放小,把控发展方向,这才是一个合格的企业管理者应该具有的素质。
更何况,未来集团发展到现在,总体来说,基本上需要赵浮生去特别关注的事情已经不多了,他这个董事长,还算轻松。
当然,这也和最近这一年多,经济形势疲软有关系。
全球范围内的经济状况都出现了问题,对于实体企业也好,还是互联网企业也罢,都是一个严峻的挑战。
…………………………
…………………………
“你这个家伙,居然真的捐了五个亿?”
谭凯旋从港岛回到首都,和赵浮生见面之后,第一句话,就问起了关于捐款的事情。
“是啊。”
赵浮生点点头:“这种事情,难不成还能作假么。”
“啧啧,还真是有钱人。”
谭凯旋呵呵一笑,逗弄着赵浮生道:“你们家范宝宝也是厉害,那天她在台上的发言,我看到了,绝对的女中豪杰。”
赵浮生闻言翻了一个白眼:“我总觉得你好像在嘲讽什么。”
“怎么可能。”谭凯旋一脸无辜:“我是那种人么?”
“是。”
赵浮生撇撇嘴,一点面子都不给道。
“说说吧,你怎么回来了?”
赵浮生对谭凯旋问。
“我打算结婚了。”谭凯旋倒是没瞒着赵浮生,直截了当的说道。
“好事啊。”
赵浮生笑了起来:“也该结婚了,都多大岁数了。”
谭凯旋一脸无奈,自己身边的人当中,貌似除了赵浮生这家伙,还真就没几个结婚那么早的,结果偏偏这家伙每次都在自己耳边唠叨这些事情,也真是醉了。
“伴郎你就别指望了。”
谭凯旋一脸得意,对赵浮生道“你这种已婚老男人,是没资格做伴郎的。”
赵浮生连吐槽都不想吐槽这家伙了,摆摆手:“你少废话,赶紧滚蛋。”
“你这个人,我看看我闺女怎么了?”
谭凯旋笑眯眯的凑到赵雪面前,一把抱起小丫头:“来,大闺女,干爹抱抱。”
小丫头根本不懂那么多,笑嘻嘻的抓着谭凯旋的头发,玩的不亦乐乎。
赵浮生也懒得管这一大一小两个人,自顾自的看起了报纸。
陪着孩子玩闹了一会儿,一直到赵妈过来送水果,顺便把孩子抱走,谭凯旋这才重新回到赵浮生面前坐下。
“港岛那边,是不是遇到麻烦了?”
赵浮生随口对谭凯旋问。
“你怎么知道?”谭凯旋有些诧异的看着赵浮生。
赵浮生呵呵一笑:“我听董晨曦提了一句,有人找你合作开发港岛房地产?”
“是有这么个事情,不过不太顺利。”谭凯旋和赵浮生自然没什么好隐瞒的,老老实实的说道:“我原本以为没那么麻烦,结果真正执行的话,光是审核,就要耗费不少东西。”
“那是自然。”
赵浮生淡然道:“那可是港岛,你以为那个地方,那么容易做生意么?而且还是房地产。”
听到他的话,谭凯旋一怔,有些诧异:“你的意思,是有人在背后搞我?”
赵浮生摆摆手:“不是搞你,而是那个地方的市场已经彻底饱和了,你根本插不进去手。”
这不是开玩笑,而是事实。
港岛的房地产市场,套用一句流行的话来说,已经彻底死掉了。
这不是危言耸听,而是明明白白摆在那里的事实。
虽然港岛的大佬们一直在喊着口号,但实际上,港岛这个地方,早已经在八九十年代,就完成了资本的累积和分配。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