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重生之完美未来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赵家浮生
“飞姐,募捐的事情就算了,苏教授募捐的结果你也看到了,每个人每月一百块钱。呵呵,一年十几万。”赵浮生冷笑着说道。
有些事情,不需要说的太明白,官方的且不说,那些打着慈善旗号的基金会,宁可把钱拨给一个爱好登山的企业家,也不愿意关注一下需要帮助的人。
至于其他的所谓慈善机构,赵浮生只能说,他们可能更喜欢那些可以见诸报端的报道,而不是真的喜欢做慈善。
其实赵浮生也明白,对于很多明星来说,他们做慈善的目的并不是多么喜欢这个事情,只是身为公众人物,如果别人做了自己不做,终归是不合适,所以才会有所谓诈捐门的事情发生,又或者,随随便便参加一个慈善晚会,捐个十万八万的做做样子。
不得不承认,这一点国内做的比不上韩国,尽管高丽棒子很多地方为人诟病,但他们对于公众人物的苛待程度,却值得华夏学习。
不要说所谓宽容的问题,用最简单的例子来说,韩国的明星如果发生违背道德的事情被曝光,最起码要隐退反省数年。
而国内呢?
哪怕是香港那位陈老师,在**事件之后开发布会道歉,全程五分钟说了十几次对不起,虽然没有掉一滴眼泪,但人家态度严谨,说退出娱乐圈就乖乖退出娱乐圈。
再想想未来痛哭流涕的某位帅哥,还有用幻灯片展示的某位爸爸,以及道歉会都没有全靠微博一句且行且珍惜的某导演。
是不是有种强烈的反差?
唔,还有最无耻的,是那位喊出“我要疯了我要受不了了,求你们放过我!”的所谓天才喜剧演员。嘴上说要隐退,身体却很诚实,综艺电视剧两不误。
归根结底,是我们大众对于明星太宽容了,以至于让他们真的以为自己是个人物。再加上管理层的放任,所以华夏的娱乐圈,才会越来越烂。
这就是事实,所以赵浮生压根就不相信别人,这件事,还是自己来做比较妥当。





重生之完美未来 第三百八十四章 基金会
于飞鸿其实并不知道,或者说,几乎没有人知道,赵浮生对于娱乐圈的明星们,总体来说并没有什么好感。
没办法,这个圈子太脏了,以至于独善其身的好人,几乎就是凤毛麟角。
为数不多的那么几个好人,根本没办法改变这个圈子在别人眼中的印象,也就只有那些脑残粉,才会把自己喜欢的明星想的完美无瑕,甚至会说出“紫光阁是卖地沟油的饭店”这种脑残的话来。
在赵浮生看来,某些人总是说国内的娱乐圈管制严格,其实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上面已经很宽容了,否则就那些明星做的狗屁倒灶的烂事,随便爆出一个来,都可以说是毁三观的存在,按照正常的道德标准,这些人根本就没资格在屏幕上露脸。
当然,并不是说这个圈子没有好人,只是好人太少,坏人太多,然后还总标榜自己是好人,这就让人难以喜欢了。
看到于飞鸿一脸迷茫,赵浮生笑了笑,随后说道:“姐你不会觉得,我赚不到这一百多万吧?”
于飞鸿摇摇头:“我不是那个意思。”
她自然没有怀疑赵浮生能力的意思,要知道他如今才大三,却已经做到了很多人哪怕三十岁都未必能做到的事情。
于飞鸿只是觉得,不应该让赵浮生背上这么重的压力。
毕竟一年一百多万,也不是一个小数字。
赵浮生点点头,指了指自己手里的那张纸:“这是我写的策划,你看看,有什么需要补充的?”
于飞鸿一怔,拿过来看了一眼,顿时就愣住了。
上面赵浮生详细的标注了具体的操作流程,换句话说,他在这么一会的时间里,就完整的策划了关于如何照顾那些老人的计划。
简单来说,这个事情,是以于飞鸿为主,赵浮生为辅的策划。于飞鸿需要招募一个团队,专门负责这件事,从抚慰金的发放到老人身体健康的检查,一系列的活动做下来,于飞鸿忽然觉得,一百三十几万的资金好像不够用。
“浮生,按照你这个计划,每年好像得两三百万的投入吧?”于飞鸿想了想,对赵浮生问道。
赵浮生点点头:“没错,而且随着老人年龄的增长,以及物价的升高,可能这个投入还会更多。”
这是他昨晚认真考虑过的事情,既然要做,那就尽量做到最好,虽然自己不是什么超级富翁,但赵浮生觉得在赚钱这个事情上面,自己还是比较有能力的,别人可能要担心每年支出这两三百万的资金从何而来,但在赵浮生看来,这其实并不是问题,如何把这件事变成一个系统而有效的方案,才是他考虑的问题。
于飞鸿听到赵浮生的答案,秀眉微蹙,原本她以为做慈善是件很容易的事情,可现在赵浮生的计划书摆在眼前,她忽然意识到,这或许要比自己拍戏更难。
“飞姐,这个事情,你看看有没有愿意和你一起做的人,有的话,咱们干脆就弄一个基金会出来。”
赵浮生歪着头想了想,做出了一个出乎于飞鸿意料之外的举动。
于飞鸿一怔:“基金会?”
赵浮生点点头:“对,就是基金会。”
顿了顿,他笑道:“但是有一个要求,加入这个基金会的成员,不允许把这件事透露出去,我们做慈善只是为了心安理得,而不是沽名钓誉。”
于飞鸿眉头皱了皱:“这,合适么?”
她确实有点不理解,赵浮生这么做,未免有些太保密了。
赵浮生说:“合适不合适,他们自己判断。”
眨了眨眼睛,他微微一笑道:“咱们这个基金会,首先要得到上面的批准,因为我们是要在全国范围内帮助那些老人的,这件事你有门路么?”
于飞鸿道:“我可以帮忙打听一下,是去民政部么?”
赵浮生点点头,民政部门负责社会组织的登记工作,在哪个范围活动,就到同范围的民政部门登记,如在本县范围内开展活动,就在本县民政局登记。如果在全国开展活动,就到北京的国家民政部登记。
他们要弄的这个基金会,很明显就属于后者。
眼看着于飞鸿去打电话托关系,赵浮生坐在沙发上,长出了一口气。
昨天那个决定,他看似鲁莽,可经过一晚上的考虑,他心里面已经有了一个完整的计划了。
对于赵浮生来说,既然打算做这件事,那必定就要做好。原本他想着通过自己和于飞鸿的努力,让这些可怜的老人安度晚年,可转念一想,这或许是一个机会。
如果能够聚拢起一批人,一批真心做慈善并愿意为之默默付出的人,或许对于以后的很多事情,都能有好处。
简而言之,就是组建一个类似于兄弟会的基金会。
兄弟会这种组织,在华夏肯定是不会被允许的,但民间慈善基金会,却是可以组建的,比如鼎鼎大名的壹基金,就是这种组织。
而在赵浮生的计划里,他希望自己和于飞鸿组建的基金会,内部结构一定要纯洁,无论是政界,还是娱乐圈,又或者是商界的人,只要有爱心,并且能够通过审核,就可以加入这个基金会。
当然,前提是没有任何违法乱纪的行为,并且保证以后也不会做这样的事情。
一个好人的力量或许有限,但如果一群好人凑在一起,所迸发出的能量将会是巨大的。尤其是这群好人还会互相帮助的时候。
至于会不会演变成某种类似于俱乐部的庞然大物,赵浮生不知道,也没想那么远,在他看来,如果基金会的存在能够变成约束某些人行为的工具,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很快,于飞鸿打完电话,走了过来:“民政部那边有熟人,不过有个人想见见你。”
赵浮生一愣神:“谁?”
“姓叶。”于飞鸿犹豫了一下,对赵浮生说。
姓叶?
赵浮生脑海当中浮现出两个人来,只是不知道,要见自己的,是京圈的哪一位大佬。




重生之完美未来 第三百八十五章 丢人了(143/281)
赵浮生并没有选择去见于飞鸿嘴里姓叶的朋友。
京圈姓叶的人不多,有名有姓的也就那么两位,但无论哪一个,赵浮生都不打算和他们产生瓜葛。
“你真的不去见见?”在听到赵浮生拒绝的话语之后,于飞鸿很意外。
赵浮生一笑:“没必要,我也没打算混娱乐圈。”
他说的这是实话,对于娱乐圈,本身赵浮生就很有抵触情绪,只是因为一些没有办法避免的缘故才不得不和这个圈子发生交集,但并不意味着他就会踏入这个圈子。
尤其京圈的关系网太复杂,赵浮生也懒得站队。
这是实话,叶敬和汪朔从小一起在总参军训大院长大的,还有汪家兄弟也是。
而冯大炮和赵宝纲一样,曾经在京城电视艺术制作中心当过学徒,非常低,甚至于冯某人进《我爱我家》剧组都需要汪朔放话说:如果没有晓刚我就退出。
他们那个圈子,从年轻到年老,分分合合,利益关系错综复杂,赵浮生懒得说,也懒得参与。虽然这辈子没听说汪朔和冯大炮这两号人物,但通过姜闻和于飞鸿,乃至汪家兄弟的出现,让赵浮生意识到,这个圈子还是存在的。
而越是这样,赵浮生就越是没打算加入这个圈子。
“策划就是这个样子,具体的操作飞姐你自己斟酌,总而言之,咱们这个基金会,第一,要低调。第二,任何一个成员都必须要保证不会有任何负面消息,如果有的话,马上退出。第三,如果成员有什么困难,一定要互相帮助。”赵浮生对于飞鸿缓缓说道。
于飞鸿眉头皱了皱,点点头:“这么严格?”
赵浮生一笑:“第一条是为了防止有些人加入进来之后,打着做慈善的名头炒作自己。第二条的话,则是为了保证我们基金会的名誉,毕竟如果有人爆出诸如出轨或者其他的负面新闻,对基金会的影响不好。至于最后一点,既然加入了基金会,那就是一家人,一个正直的好人遇到困难,难道我们不应该帮助他么?”
于飞鸿默然,她总觉得赵浮生说的哪里不对劲,但却有说不出来,毕竟这时候,兄弟会的概念,还没有在大陆被人广为所知。
赵浮生也没继续多解释什么:“行了,姐你就按照这个标准弄就好了,至于那位叶先生,我估计应该不一定真的想见我。”
他这话其实是有根据的,毕竟现在的自己还不算什么大人物,对方也就仅仅是对自己感兴趣罢了。
小人物有小人物的好处,那就是往往会被人刻意忽略。
于飞鸿见状也不好再说什么,目送着赵浮生离开,用赵浮生的话来说,他这次到京城就是为了看看自己,既然自己已经没事儿了,他当然要回学校了。
只不过这一次走的时候,赵浮生没再坐火车,而是选择买了机票,尽管贵一点,但他真的是懒得把时间浪费在路上了。
总共在北京就停留了不到两天的时间,所以赵浮生并没给范宝宝打电话,免得这丫头又从学校里面跑出来见自己。
甚至于,他连王景华也没有通知。
自己本来也不属于这里,还是老老实实回宁海,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吧。至于京城这边,自己已经把策划书做了出来,交给于飞鸿,赵浮生还是放心的。
飞机穿梭在白云当中,赵浮生闭上了眼睛,沉沉睡去。
………………
………………
走出机场,赵浮生想了想,对出租车司机说道:“去万达商厦。”
坐着车,很快赵浮生就来到了万达商厦的门口,下车站在门口看了几分钟,赵浮生满意的点点头,迈步走了进去。
来到商场办公室,迎面正碰上陈海。
“哟,浮生来了。”陈海看到赵浮生,笑着说道:“怎么着,这是刚从外地回来?”
赵浮生点点头:“陈叔叔好,我爸呢?”
“办公室呢。”陈海拍了拍赵浮生的肩膀:“叔叔还有事,先走了啊。”
赵浮生目送着陈海离开,这才转身进了父亲的办公室。
办公室里,赵爸正对着一堆文件发愁,听到门被人推开,抬起头发现是赵浮生,不由得露出一抹笑容来:“臭小子,回来的倒是挺快。”
“也没什么事,就是到那边待几天而已。”赵浮生对父亲说道。
随即他看了一眼堆积如山的文件:“爸,我觉得你应该请个秘书了。”
啊?
赵爸略微有些尴尬,随即苦笑了起来:“我倒是想请,可你妈不让,说什么女秘书都不是好人。”
尴尬的看了一眼儿子,赵爸道:“你说,我是那样的人么?”
赵浮生没吭声,这种事他当儿子的,肯定是不好多说什么的,不过想了想,他笑道:“女秘书不行,你就请个男秘书嘛。”
这年头学中文的文秘有的是,倒也不是什么难招聘的职位。
赵爸点点头:“我知道了,回头让人事部负责吧。”
说着话,他对赵浮生道:“你刚回来,不去学校,跑我这里来干什么?”
赵浮生眨了眨眼睛:“我是来给您帮忙的。”
帮忙?
莫名其妙的看了一眼儿子,赵爸呵呵一笑:“你小子,给我帮忙?”
对于父亲的怀疑态度,赵浮生相当不爽,但看在他是自己亲爹的份上,他决定大度一点,不和父亲一般见识,咳嗽了一声,赵浮生说道:“这个,我这里有一个策划,可以提高万达商厦在市民心目当中的好感度,当然,也包括在上层的好感动度,只不过呢,需要每年花一些钱……”
话还没有说完,赵爸已经自顾自的低下头开始批阅文件。
“哎哎哎,爸你倒是听我说啊。”赵浮生无奈的说道。
他并不是开玩笑,在回来的路上,他就仔细想过,万达崛起的太快了,父亲又不是什么有根基的人,如果真是出了事情,很容易被人连根拔起。
既然如此,那就需要有一个护身符。
之前的军民共建给赵浮生提供了思路,他觉得,万达完全可以参照自己交给于飞鸿的那份计划,有步骤有层次的开始向军烈属进行捐赠,这样绝对能够把企业形象搞好。
可让赵浮生没想到的是,老爹根本就不想听自己说话,这就让人无奈了。
“说什么说,你小子有什么话赶快讲,说完滚蛋,回学校上课去。”赵爸没好气的说道。
儿子这大半年来,虽然变得越来越聪明,但问题在于,有时候偏偏喜欢卖关子,这样的习惯可不好。
赵浮生见状一脸无奈,只好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父亲,末了,他对父亲说:“爸,我觉得,慈善这个东西完全可以作为公司的形象来做,这样既能帮助有需要的人,又能让咱们家的公司树立一个良好的口碑,可以说是两全其美。”
说完,他满脸期待的看着父亲,等着他夸奖自己。
虽然心理年龄几十岁,但在父亲面前,赵浮生依旧是那个考了一百分希望得到家长赞赏的孩子。
或许我们每个人大抵上都是这样,无论取得什么样的成绩,最希望夸奖自己的人,还是父母。
可让赵浮生无比惊讶的是,赵爸只是默默地听完自己的话,然后点点头,说了一句“很有道理”,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预料当中的惊讶没有,夸奖也没有,赵浮生忽然觉得自己有点尴尬。
这是什么情况?
似乎注意到儿子的表情,赵爸笑了笑,淡淡地说道:“我之前已经让人,从武装部那边拿到全市军烈属的名单,让你陈叔叔带队,挨家挨户的送去米面。”
说完,他白了赵浮生一眼:“臭小子,你能想到的东西,你爸我能想不到么?也不看看我是谁……”
那一瞬间,赵浮生觉得,自己就不该出现在这里。




重生之完美未来 第三百八十六章 被打击(144/281)
被亲爹打击了一番,赵浮生差点就怀疑究竟谁才是那个被上天眷顾的男人。
事实证明,人生阅历和经验这个东西,不仅自己有,父亲一样也有。
甚至于,赵浮生觉得,父亲在很多事情上面,考虑的要比自己更加全面。
“我考虑过,也和你陈叔叔他们商量过,他们以后不会涉足其他的产业。”赵爸语重心长的对赵浮生说道:“你在学校好好学习,爸爸这一大摊子,以后都是要交给你的。”
听到这话的时候,赵浮生就明白父亲的想法了。
不得不说,虽然没有经历过系统的商业培训,但父亲的人生经验让他意识到,如果想要把这事业交给儿子,那自己的战友们,就必须要被控制住。
都说创业容易守业难,说白了,就是对于陈海等人来说,他们或许和赵爸的关系很好,但并不意味着他们的家人就会像他们一样。
一个公司,做主的人越多,内部的管理就会越混乱,这是必然的。
所以赵爸干脆就和陈海等人开诚布公的谈了一次,几个人达成了什么协议,赵浮生并不清楚,但他唯一知道的是,万达建筑公司里面,父亲的几个战友并没有占据任何股份。
对此他是很赞同的,毕竟赵浮生几乎可以百分之百肯定,未来的日子里,万达商厦的发展,或许未必赶得上万达建设,要知道,如果评选未来十年最赚钱的几个行业,无论怎么选,房地产都能排进前三。
而如果自家老爹能够在宁海的城市开发当中占据一席之地,赵浮生不敢想象,老爸会走到什么地步。
当然,现在赵爸可能并没有意识到自己这个决定有什么用处,他只是单纯的认为,建筑公司的股权,不应该和万达商厦一样这么混乱而已。
这个世界上很多事情,往往不论是做出决定的那个人,还是经历事情的当事人,可能都不会想到,会引起什么样的后果。
哪怕是赵浮生,也只是因为先知先觉,认为父亲的这个做法很合适,但却想不到,赵爸的这个决定,在未来会为自家带来些什么。
赵浮生是人不是神,有些事情,并不是你知道就一定能够想象的到。
就好像,我们都知道有钱人的生活肯定很奢侈,但却未必能够想的到,人家奢侈到什么地步。
既然被老爸打击了,赵浮生也就懒得再说什么了,给母上大人打了个电话,报了一下平安,承诺周末回家吃饭之后,赵浮生坐着车回了学校。
在老爸身上得到了挫败感,看来只能在室友们身上找找成就感了。
然而,事实证明,有时候,人要是不开心,喝凉水都会塞牙的。
刚刚走进宿舍门,赵浮生就见到谭凯旋那张得意洋洋的脸,正冲着自己呲牙笑着。
“你捡到钱了?”
挑了挑眉毛,赵浮生对谭凯旋问。
谭凯旋一怔,摇摇头:“没有。”
“找到女朋友了?”赵浮生继续问道。
“额,没有。”谭凯旋摇摇头。
“那你傻笑什么?”赵浮生没好气的说道。
“我这不是傻笑,是开心的笑。”谭凯旋对赵浮生的评价相当不满:“你懂什么,我这是在练习对顾客微笑服务。”
“哎?”赵浮生满脸茫然,随即反应过来,他说的应该是肯德基的事情。
“怎么样,事情进展的很顺利?”赵浮生问道。
谭凯旋点点头:“基本上没什么问题,李阿姨很厉害,虽然文化程度一般,不太符合肯德基那边的要求,但她很聪明,招来的员工也都还可以。”
这年头的肯德基招工,肯定不可能像十年之后那样,店长要求什么本科毕业,年龄限制如何如何,在赵浮生看来,那就是纯粹的扯淡。
难不成第一家肯德基店的老板,也要求自己的店长是什么经营管理专业毕业的?
古往今来,尤其是中国人,最擅长的事情就是有事儿没事儿给自己找事儿。
人家鲁迅先生只是写了自家门前有两棵枣树,那帮子白痴专家愣是能研究出好几条解释来,有人说那句话代表了鲁迅当时的孤独,有人说代表了对于一成不变的社会的批判。诸如此类的事情,从小学到高中,无数个阅读理解里面,鲁迅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字都被要求认认真真的去研读。
人而事实上呢?
一个作家写作,某句话可能就是顺手写出来了罢了,就好像人走路的时候先迈左脚还是先迈右脚完全取决于个人习惯一样。你总不能要求一个足球运动员在门前射门的时候,还去考虑自己用头还是用脚踢吧?
每个人都是独立自主的个体,想法也不一样,对于先辈的文章,我们只要按照自己心中理解的那个内容去理解就好,没有必要非要抠字眼到锱铢必较,那样真的就失去文化的真谛了。
就好像招聘店员的事情,赵浮生直接就告诉谭凯旋,一切听李媛的,毕竟相对于两个年轻人,李媛的社会经验还是丰富一些的。
事实证明,赵浮生的选择没错。
本身肯德基在宁海就是新鲜事物,人们的认知度也不高,要是不接地气一点,怎么让老百姓去接纳?
“那就是说,很快就可以开始营业了?”赵浮生想了想,对谭凯旋问。
既然员工培训都开始了,那就意味着,或许用不了多久,就能够正式开始对外营业。
谭凯旋点点头:“我和李阿姨盘算了一下,大概六一儿童节之前就可以正式开业,毕竟这些人怎么着也得培训一个多月才能上岗。”
1...124125126127128...84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