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完美未来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赵家浮生
恍惚间,姜闻觉得,自己好像在和另外一个自己讨论电影。
不知不觉当中,要不是最后有人来找姜闻谈明天拍摄的事情,恐怕他还是不会放过赵浮生,大有秉烛夜谈的架势。
赵浮生却死活都不会再给这家伙任何机会了。
开什么玩笑,再聊几次,自己肚子里那点东西就要被掏空了。
幸好,第二天还有拍摄,赵浮生倒是不用担心,权当是参观旅游就好了。
迁西县城北不足三十公里,就是潘家口水库,到山头上的拍摄地点,得先坐船过去。
赵浮生站在船上,水面上白剌剌的泛着寒气,把四面的山头都笼罩其中,江阔云低,明明偌大个地界,萧素的却只有一种冷色。
这个地方原本就是一片荒山,结果姜闻到这来了之后倒是觉得很不错,铺了几条路,又随便盖了几栋破屋,就弄出来一个“鬼子村”。
看姜闻拍戏,无疑是一件很受折磨的事情,赵浮生亲眼看见,为了能让人物造型贴近现实,姜闻那家伙穿着干净的衣服在地上打滚。
就因为自己在剧本上面写了,人物穿着的灰突突脏兮兮的破旧衣服。
“这是个真喜欢电影的人。”赵浮生看着姜闻在那里不断给周围的人说着戏,甚至手把手的帮一些演员去演示他们要演绎的角色和人物,心里面暗暗的想着。
任何一个执着于自己所从事的事业的人,都值得尊重。
姜闻是这样,袁大德鲁伊是这样,甚至一个普通人,也是如此。
戏拍了大半天,赵浮生就在那里百无聊赖的坐了一整天,坐在摄像机后面,默默地看着,偶尔凑到姜闻身边,听着他给人说戏。
剧组的人都很好奇,这年轻人是谁,身边跟着姜闻的助理张华,而且每次凑到姜闻旁边,就会发现,一向脾气暴躁的老姜,在给人说戏的时候,会更加细致,似乎生怕对方听不懂似的。
要不是赵浮生和姜闻的年龄相差太大,而且长相也完全不搭边,他们都要以为,这家伙不会和老姜有什么关系吧?
事实证明,人民群众的脑洞还是很大的,很快就有人传说,赵浮生是投资商塞进来的新演员,还有人说是姜闻一个老朋友的儿子,来学习经验的。
姜闻也不解释,赵浮生不知情,唯一知道怎么回事的张华忙着剧组里的事情,根本就是脚不沾地,哪有时间理会这个。
好不容易一天的戏拍完了,结果赵浮生赫然发现,姜闻这货居然只拍了十几个镜头。
“卧槽,老姜你这是要当墨镜王啊?”无奈的看着姜闻,赵浮生不解的说道。
“墨镜王?”姜闻一怔,随后撇撇嘴:“熟归熟,你这么说我一定会告你诽谤我的,开什么玩笑,我才没有他那么不靠谱好不好?”
“呵呵……”回答他的,是赵浮生近乎嘲讽的冷笑声。
在赵浮生的印象当中,整个华语电影圈子里面,最让制作方头疼的导演,姜闻和墨镜王大抵上绝对是能排进前五的。
一般来说,演员遇到墨镜王,如果拍的不好,这位也不吭声,就带着墨镜摆摆手:重拍!甚至据说当年梁影帝拍他的戏,墨镜王只给一句话的台词,就让对方演几分钟。
演不出来?
没关系,什么时候琢磨出来了什么时候拍。
所以,墨镜王拍戏,往往是几年一部戏,能把制片方折磨的欲仙欲死。毕竟一个剧组组建完了,每天花出去的都是真金白银,演员的档期也要调整,可墨镜王的磨蹭本事,着实让人无语。
甚至于,很多演员在拍他的戏的同时,居然有空拍别的电影,这位的速度可见一斑。
姜闻的速度倒是挺快,可这位花钱太冲啊,一部戏一千五百万的投资,姜闻愣是能花到两千五百万。用他自己的话来说,拍电影舍不得投钱,那还拍个屁啊!
看到赵浮生的表情,姜闻就知道这家伙肯定在鄙视自己,但想想自己之前的战绩,以及最近的花销力度,姜大导演觉得,自己完全没有必要和一个圈外人一般见识。
“要不要客串一下?”
吃晚饭的时候,姜闻忽然对赵浮生提议道。
赵浮生呵呵的笑了笑,果断摇头:“不要。”
“你看你,自己的剧本,客串一下而已,有什么可怕的?”姜闻一副苦口婆心的样子劝道。
赵浮生还是摇头:“没兴趣,我对表演这种事,天生就不感兴趣。”
“好吧,你不愿意就算了。”姜闻就是顺嘴那么一提,本来也不抱着什么希望。
“对了,你觉得咱们这个电影,能过审不?”姜闻眨了眨眼睛,对赵浮生问。
赵浮生犹豫了一下,最后还是老老实实的说:“按照现在这个标准,肯定是够呛能过审的,国内上映肯定是很难,不过我说真的,你到时候完全可以给上面送去一个能过审的版本,国内就按照这个放。至于国外的话,呵呵,那还不是你自己想怎么办就怎么办?”
这是唯一的办法,真实的历史当中,姜闻压根没给广电那帮老爷的面子,送审的时候完全就是自己剪辑成功的版本,诸如小说当中的抗日片段,全都给删掉了。这才惹得上面勃然大怒,直接拒绝通过。然后老姜同志就犯了倔,把电影送到国外参展,一不小心还拿了不少奖,固然名声在外,可随即被封杀数年。
说起来,国内的第五、六代导演,大抵上都有这个爱好,没事鼓捣个禁片出来,然后被封杀几年,再继续拍电影。
好像没拍过禁片,就不算一个合格的导演似的。
而赵浮生,这一次就亲眼见证了,一个禁片导演姜闻的诞生。
ps:晚上还有,顺便回复一下书评和本章说那位书友的问题,软卧比飞机票贵的事情不知道你是哪里听来的,还说我不懂装懂,在你的认知里,软卧比飞机还贵,还得是有钱人才能坐,嗯,可能咱们俩活在不同的世界。
重生之完美未来 第三百七十八章 饵(140/281)
因为是初春,所以这边的天气还是很冷的,赵浮生只在这待了三天,就很不小心的感冒了,索性就没再去拍摄场地。
原本打算只在这待三天,结果一下子不得不待上一个星期,赵浮生也是一脸无奈。
幸好,赶上姜闻过生日,倒是热闹了一番。
导演生日,整个剧组自然是放假半天,当然,这主要是因为最近这段时间连续拍摄比较辛苦,姜闻这家伙给众人休息的借口而已。
虽然感冒有些不舒服,但赵浮生还是陪着喝了一杯酒,然后也就不再喝了。
作为今天的寿星,姜闻自然是少不得被灌了不少酒,等这家伙从饭店里走出来的时候,俨然脚步虚浮,已经有些摇摇晃晃了。
“喝多了?”赵浮生抬起头,看了一眼姜闻,笑了笑说道。
“还行,你还不知道我的酒量么?”姜闻挑了挑眉毛道。
两个人并肩而坐,姜闻点了一根烟,对赵浮生比划了一下,赵浮生摇摇头,却没接他的烟。
“你这个人,哪里都好,就是没什么正经爱好。”姜闻撇撇嘴说。
赵浮生哑然无语,自己不抽烟不酗酒,在这家伙嘴里居然成了不良爱好。
“你说这个电影,我拍的怎么样?”姜闻忽然对赵浮生说道。
愣了愣神,赵浮生半天没说话,犹豫了一下说:“其实,你可以尝试去拍商业片,像马大军那样。”
马大军就是赵浮生刚刚重生没多久,在电视上看到的那个新闻里面的导演,新片《军旗飞扬》票房突破一亿,堪称国内如今最炙手可热的商业片导演。
而实际上,在赵浮生看来,无论从才华还是能力是,那位马导演和姜闻比起来,差的不仅仅是十万八千里那么远。
“呵呵,我没有大军那么圆滑。”姜闻想了想,摇摇头道:“我这个人,不太适合做商业片。”很显然,现在的姜闻,还没有达到后来的那种层次,或者说,他暂时还没有找到把文艺与商业统一起来的那个思路。
赵浮生笑了笑,没说话,他就算知道,也不会说出来的。
“大军那部战争片的票房不错,估计未来一段时间,不少人都会拍那种类型的电影。”姜闻许久之后,笑着说道:“咱们这也算是另类的战争片了。”
对于这家伙近乎没心没肺的话,赵浮生也是服气了,摇摇头道:“放心吧,文化产业肯定会有起色的。”
他这是实话,上辈子华夏的文娱事业可谓有声有色,衍生了诸多品牌,成为国际第一大票房市场,就连欧美电影也不得不在电影当中添加中国元素来讨好中国市场。
“呵呵,文化产业?”姜闻听到赵浮生的话,冷笑了起来:“文化本就不应该与产业联系在一起。娱乐可以产业化。文化可以娱乐化。但文化只能所谓的产业化。在这个圈子里混了这么多年,发现到最后你知道是什么吗?”
赵浮生一愣神,摇摇头:“是什么?”
“道可道,非常道,通俗的说就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它存在每个角落。懂的人就懂了。不懂的人也教不会,所以我不是文化人。我是用文化营生的流氓而已。”姜闻哈哈大笑了起来,站起身,拍了拍身上的泥土。
“走吧,回去了,明天还要拍摄的。”姜闻对赵浮生道。
赵浮生翻了个白眼,懒得理会这家伙:“你明天起床拍摄,我又不需要。”
姜闻顿时没了语言,对于赵浮生这样的话,他只能默默地表示,希望这家伙有一天别落在自己的手里。
赵浮生看着姜闻的背影,忽然想起个事情来,笑着说:“对了,老姜,你是不是欠我个人情?”
鬼子来了虽然姜闻给了五万块钱的剧本费,但他也知道,赵浮生本来是不打算拍的,结果自己硬要人家写出来剧本,所以当时承诺,说欠赵浮生一个人情。
现在赵浮生忽然提出来了,倒是让姜闻一愣神:“怎么着,你有事儿?”
姜闻这两个字,如今在华夏的娱乐圈里面,也算是有一号的大佬,毕竟演而优则导的人不少,但像他这样的,不多。
更重要的是,老姜同志有自己的圈子,朋友,真要是赵浮生招惹上影视圈的什么人,姜闻自问还是可以有几分面子的。
“不不不,我没事儿,就是想起个不错的故事,前几天来的时候,坐火车听人在车上念叨了个故事,挺有意思的,回头等两年,等我抽出时间的,我写个电视剧剧本出来,你给我当导演怎么样?”
“啊?”
姜闻一脸懵逼,差点就以为自己出现幻觉了,自己堂堂一个电影明星,圈子里有名的电影导演,赵浮生让自己去拍电视剧,还特么提前预约了。
眨了眨眼睛,姜闻看向赵浮生,指了指自己的鼻子:“小赵,你看清楚,我是谁?”
赵浮生点点头:“看清楚了啊,姜闻嘛,老姜,一个演员,一个导演,唔,一个正在拍禁片的电影导演兼电影演员。”
说着话,他低下头,小声嘀咕道:“电影拍完就得被禁的人,居然还挑三拣四的……”
噗嗤一声,姜闻被他的动作给逗笑了,这家伙说是嘀咕,可那声音偏偏是两个人恰好能够听见的,分明就是在说给自己听。
“臭小子,你这是故意欺负我是不是?”姜闻无奈的说。
赵浮生一笑:“人啊,什么都能改变,但不能变的,是适应改变的勇气。你可以尝试一下,因为我觉得,电影和电视剧一样,都是表现我们生活的一种方式,而且我跟你说,我这个故事要是写出来,你姜闻两个字,将会成为中国电视剧历史的一个标签。”
这句话说完,姜闻顿时就愣住了,要知道,他这个人可以不在乎别的东西,但名利二字,终究是让人无法逾越的一座高山,如果能够成为电视剧历史的一个标签,对于姜闻来说,他绝对无法抵挡这样的诱惑。
赵浮生轻笑了一声,拍了拍姜闻的肩膀:“等着吧,老姜,我绝对没有骗你。”
姜闻摇摇头,他还真就不明白,赵浮生哪里来的这个信心。
重生之完美未来 第三百七十九章 演技派
千禧年的这段时间,无数创业者都在抢时间,上辈子的赵浮生没感觉到,而现在,他通过一些自己了解的到的消息,可以真正感觉到,大家正处于惊涛骇浪一样变革的时代当中。
不论姜闻如何否认,国内的文化娱乐市场,正在迅速发展起来,最为明显的例子,就是各种各样的资本涌入其中,拍摄一部电影或者电视剧的成本也在逐渐增加。
但成本越来越高,却并没有抑制住那些想要投资的商人们的热情,可见这里面的利润有多大。
天下攘攘,皆为利来。
作为商人而说,很少有人会做赔本的买卖。
当然,那些战争年代的爱国商人不算,人家是真的抱着爱国的心思去奉献的,只不过随着后来时代的变迁,他们也没想到,自己的奉献成为了一种投资,得到了高额的回报。
最明显的例子,无疑就是霍先生与何先生,这两位当年在港澳两地被称为红色资本家,如果不是因为本身硬实力摆在那,恐怕早就被港英政府以及澳葡当局给收拾了。
但当他们挺过最难熬的那段时间之后,在他们本身实力的基础上,威势更胜。
很多时候,一个人不需要用财富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的时候,才算真正的驾驭财富。
简单来说,就是钱赚足了,不再需要为赚钱发愁,转而开始追求精神上的愉悦和满足的时候,一个人才算真正的成功了。
赵浮生现在无疑还没有那个资本,他充其量就是有机会赚到更多的钱而已,还充满了不确定,所以绝大部分时候,赵浮生都是小心翼翼的,尽量不犯错,免得因为自己的不小心,葬送了好不容易得到的机会。
用一个还存在于脑海里的电视剧剧本糊弄了一下姜闻,成功的勾起了他的好奇心,赵浮生便不再开口了,无论姜闻怎么旁敲侧击,赵浮生就是不说。
百般试探无果之后,可怜的姜闻老师,只好答应了赵浮生,等过两年抽时间,帮他执导一部电视剧,而且如果方便的话,还得做男主角。
“嗯,其实到时候,说不定投资也得你来拉。”赵浮生眨了眨眼睛,上火车之前,对姜闻说道。
那一瞬间,姜闻看着赵浮生的背影,很有一股冲动,一脚把这家伙踹到火车站月台下面去,实在是太可恨了。
但没有办法,这家伙实在是让人说不出什么话来,姜闻一直都觉得,赵浮生其实根本不是二十来岁,这家伙简直就像个四五十岁的老油条,滑不留手。
但如果就让他这么走了,岂不是自己白白被他摆了一道么?
想到这里,姜闻脸上露出一抹诡异的笑容来,心里面对自己的某位好朋友说了一声对不起,然后扬声道:“小赵,你等一下。”
赵浮生一愣神,惊讶的转过身,看向姜闻:“怎么了?”
随即他笑了起来:“我跟你说,那个本子现在真没办法给你,我就是脑海里面有个想法,还没成型……”
其实他是需要回去好好回忆一下,自己看过的那些片段,甚至还得查查资料去。
当然,这些是不能让姜闻知道的,而且赵浮生也觉得,如今的姜闻,虽然对于《鬼子来了》这部电影成为禁片有了思想准备,但没有经历过那种彻头彻尾的打击之前,他还是不太符合自己所希望他达到的那种状态。
说白了,老姜还需要再磨一磨,压一压。
“不是剧本的事情,是别的事。”姜闻犹豫了一下,对赵浮生说。
赵浮生眉头皱了皱,因为刚刚从始至终,他都没有看出来姜闻心里面有什么不开心的事情,但现在姜闻的表情,分明就是告诉自己,他有什么事情没说。
但不管怎么样,赵浮生也知道,姜闻既然叫住自己,那肯定是有事要说,否则这家伙叫自己干什么。
“怎么了,有什么事情你就说。”赵浮生看着姜闻,认真的问道。
姜闻这个人虽说有点艺术家的臭脾气,但总体来说还是不错的,至交好友谈不上,但起码是一个不错的朋友。
“不是我,是飞鸿……”姜闻犹豫着,对赵浮生说道。
赵浮生顿时就愣住了,他怎么都没想到,姜闻居然说的不是他自己的事情,而是关于于飞鸿的。
“飞姐,她怎么了?”赵浮生奇怪的问,虽说最近没和于飞鸿通电话,但赵浮生倒并没有听说她有什么状况啊,毕竟偶尔他还是会看一下网络上的新闻什么的,尽管这时候的娱乐新闻不算多,可多多少少还是有一点的。
“别提了,她最近情绪不好,朋友说她好像抑郁了。”姜闻沉痛的说道。
抑郁?
赵浮生顿时一脸吃惊,不敢相信的看着姜闻:“老姜,你别闹,她怎么会……”
话还没有说完,赵浮生自己就停了下来,因为他意识到,于飞鸿还真的很有可能抑郁,或者说,她如果得了抑郁症的话,和自己也是有一些关系的。
毕竟说起来,之所以于飞鸿会放着好好的戏不演,放着电影学院的学生不教,一门心思的调查国内慰安妇的事情,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自己的缘故。
看到赵浮生的表情,姜闻脸上的神色更加悲伤:“我听说她最近经常把自己关在屋子里哭,我这边也没时间回去看看她,打电话她就说自己挺好的。”
“等等,你是说,你早就知道这件事?”赵浮生察觉到了姜闻话里面的漏洞。
“是啊,之前你来的时候我就想说,但飞鸿不让我告诉你,所以我就没说。”姜闻眨了眨眼睛,面不改色的说道。
这家伙不愧是拿过影帝的男人,说起谎话来面不改色。
虽然编造一个谎言,需要更多的谎言来让第一个谎言完美无瑕,而且不管怎么完美的谎言,早早我我都会被看出破绽。
但问题是,对于姜闻来说,现在只要把赵浮生骗到北京去,剩下的事情就跟自己没关系了,至于赵浮生会不会恼羞成怒的和自己拼了,那是之后的事情了,现在先报复一下再说!
重生之完美未来 第三百八十章 坑神姜闻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赵浮生没有防备姜闻会骗自己,或者更准确一点来说,在赵浮生的印象里,姜闻或许在片场像个暴君,但这家伙为人还算可以,对朋友也很不错,所以在他说起于飞鸿的事情之后,赵浮生是真的信了。
“那个,你能不能帮我去看看飞鸿?”姜闻看着赵浮生,认真的说道。
赵浮生一愣神,随即眉头皱了皱,似乎有些犹豫。
姜闻见状说道:“是这样的,我昨天给她打过电话,她状态不是很好,我担心她出事儿,你现在要是不着急,就顺路去看看她,到了你就说是路过,凑巧过来的,她肯定会见你的。”
不得不说,姜闻这厮说服人的本事还是很不错的,最起码现在,赵浮生就被他给说服了。
“那好吧,我答应你,去看看她。”
赵浮生点点头,一想到于飞鸿得了抑郁症这种事,他心里面也有些过意不去,反正自己回宁海的话,肯定要在北京路过,到时候顺路去看看就是了。
姜闻看着赵浮生上了火车,露出一抹诡计得逞的笑容来。
于飞鸿自然是真的抑郁了,最近这段时间,几乎就是深居简出,周围的朋友也很担心,包括姜闻在内,也很惦记她,生怕她出什么状况。
但是,姜闻可没说要去看于飞鸿,毕竟身为一个演员,如果不能合理的调控自己的情绪,那可就太失败了。
说白了,姜闻并没有把于飞鸿的这个抑郁症放在心里。
于飞鸿本身就是北电的毕业生,而且毕业之后留校任教不说,还专门跑去美国学习了表演。北电的宗旨和理念一直都是表现派为主,方法派为辅的路子,而国内与其并称的中戏则是和北电完全迥异,方法派为主,表现派为辅,甚至还掺杂着一些体验派的路子。
所以,北电的毕业生,对于方法派和体验派是很不感冒的。
体验派源自于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唔,就是周星星在某部电影里面提到过的《演员的自我修养》那本书的作者。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认为表演应该是真实的,与那种舞台表演的方式形成对比。在斯塔尼斯拉夫斯基的想法当中,演员应该和角色是一个人,也就是说,演员在表演时应该没有表演的痕迹。角色就是演员,演员就是角色。在一开始的阶段的时候,他认为情感方式是最重要的训练,这就是方法派。
再后来斯坦总结和演变了自己的理论,将引用记忆进化成了最初的方法派。
方法派同时注重演员与角色要为同一人,所以演员应在开拍前完全进入角色当中,我们常见的扮演农民要先去当一段时间的农民,扮演警察要先去当一段时间的警察,扮演妓女要,额,扮演拉皮条可能也会先当一段时间拉皮条。。。
我们经常听到说,演员跳不出角色,或者跳不出戏,就是大多数也是方法派的演员。
中戏觉得作为一个纯粹的专业的演员就应该忠于表演,忠于角色,比较青睐这一流派。
而于飞鸿所在的北电则是比较青睐梅勒丝和艾德勒的表演理念,这两人最初也是很反对斯坦的理论的,她们两人认为方法派使用的情感记忆训练,是很危险的一种方式,这种方式会侵犯到演员非常私人的空间,在一些比较极端的电影当中甚至有可能给演员带来身心伤害,留下疮疤。
在情感记忆训练中,你经常会看到一大波人坐在一起哭的昏天黑地,触目惊心。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