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刀倾情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安喜县尉
厉秋风道:“柳生宗岩与兴献王府勾结,有朝中大臣在背后支持,不知这几位大臣的姓名,刘大人是否知晓”
刘康摇了摇头道:“我便是先帝的内阁大学士之一,没有证据,岂能胡乱指证同僚”
第168章
邵元杰笑道:“厉大人这是来兴师问罪了罢”
厉秋风摇了摇头道:“厉某只是布衣百姓,又有何‘师’可兴、何‘罪’可问只是刘大人是内阁大学士,致一真人是得道高人,皇上最为倚重的大师。两位联手,天下谁人能敌”
刘康道:“厉大人,你错了。我和邵真人并非联手,只不过是同舟共济罢了。”
厉秋风道:“厉某可疑之处正是在此。刘大人是先帝最为倚重的内阁大学士,先帝驾崩之后,新君登基,虽然对刘大人信任有加,只是三年之后,大局已定,刘大人便被迫致仕。按道理来说,刘大人应对今上心怀怨怼才是。而致一真人是今上登基之后才召到宫中的亲信,是皇帝最为倚重之人。两位竟然能够同舟共济,厉某实在是难以相信。”
刘康微微一笑,道:“正所谓此一时、彼一时,今日老夫能够与邵真人品茶奕棋,是因为我们有了共同的敌人,这个敌人厉害到我们必须要联手对付才可以。”
邵元杰道:“刘大人说得不错。方才厉大人有一点说错了。刘大人虽然在嘉靖三年致仕,并不是受皇帝所迫,更加不会对今上有什么怨恨。刘大人忠于大明是真,忠于先帝是真,忠于今上也是真!”
厉秋风冷笑道:“这么说来,刘大人倒可以说是本朝的长乐老了”
长乐老是五代时名相冯道的自号。冯道早年曾效力于燕王刘守光,历仕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四朝,先后效力于后唐庄宗、后唐明宗、后唐闵帝、后唐末帝、后晋高祖、后晋出帝、后汉高祖、后汉隐帝、后周太祖、后周世宗十位皇帝,期间还向辽太宗称臣,始终担任将相、三公、三师之位。欧阳修骂他“不知廉耻”,司马光更斥其为“奸臣之尤”。官场之上视之为见风使舵的老油条,风评一向不好。厉秋风称刘康为长乐老,便有讥讽之意。
他本来以为刘康听了之后定然会勃然大怒,想不到刘康浑不在意,微微一笑道:“长乐老历经四朝,事亲济民、提携贤良,在五代时期素有‘当世之士无贤愚,皆仰道为元老,而喜为之偁誉’的声望。五代纷乱不堪,朝代更迭频繁,鸡鸣狗盗之徒高居庙堂。冯道能够在浊世之中始终坚持中正,实在是了不起的人杰。若是后世也能如此评价老夫,老夫倒也可含笑九泉了。”
厉秋风读书不多,听刘康侃侃而谈,大半倒听不明白。知道掉书袋自己万万不是这老人的对手,只得沉声说道:“先帝驾崩之事多有疑点,刘阁老昔年是先帝的老师,又是重臣,难道不想查清真相,为先帝报仇么”
刘康放下茶杯,看着厉秋风道:“不想。”
厉秋风想不到他回答的如此干脆,倒是一怔,一时之间竟然不知道如何再说才好。
慕容丹砚不知道厉秋风和刘康在说些什么,只见刘康面色从容,厉秋风却是面露尴尬,当即说道:“老头儿,你玩弄阴谋诡计,诱逼江湖豪杰为你卖命,还在这里胡吹大气,自吹自擂,算什么好官儿!”
刘康将厉秋风说得张口结舌,正自得意之际,想不到慕容丹砚却抢白了他几句。这几句话虽是大白话,刘康反倒不如何回答才好了。
便在此时,只听邵元杰笑道:“老朋友已经到了,为何徘徊不进”
只听门外传来一个苍老的声音道:“刘大人,连这十几岁的女娃子都知道你在骗人,呵呵,你这出戏还唱得下去么”
刘康脸色一变,冷笑着说道:“你杨大人不肯下台,老夫也只好陪着你把这出戏演下去。”
只见门外走进来一个老态龙钟的老者,正是杨廷和。他手拿折扇,慢慢地走进大堂,负手看着刘康道:“刘大人,一别七年,你倒是越发清健了。”
刘康笑道:“杨大人的面色也比当年好多了。我记得那年杨大人被皇上勒令致仕,气急败坏,生了一场重病。锦衣卫又催逼得紧,杨大人是被抬上马车送出京城的罢”
杨廷和叹道:“刘大人好记性。当日多蒙刘大人所赐,老夫如丧家之犬,仓皇逃出京城。人老了,晚上有时从梦中惊醒,想起此事,真是好生汗颜啊。”
刘康道:“杨大人,人老了,就应该安于现状,不要再想着去做一些力所不能及之事。否则那些跟头岂不是白栽了么”
杨廷和摇了摇头道:“每一个跟头老夫都记得清清楚楚。宦海沉浮四十载,老夫学会了一件事,那就是不到最后,这口气一定不能咽下去。比如说,老夫上了刘大人的当,背了黑锅不算,还被赶出了京城。所以老夫只好想个法子,让刘大人也丢了内阁大学士的职位。”
刘康哈哈大笑道:“老杨,你这份自我安慰的功夫,老夫真是佩服的紧啊。刘某是吃了张大人的亏,与你老杨何干”
杨廷和眯缝着眼睛,微微一笑道:“如果不是老夫和张大人聊了一次天,他如何会在皇上那里为刘大人屡次美言,这才让刘大人如丧家之犬,步老夫的后尘,被赶出了京城老夫不妨再告诉你一件事,你的大公子蒸母的丑事,也是老夫让人奏报到宫中的……”
他话音未落,刘康猛然站起身来,恶狠狠地盯着杨廷和,半晌才缓缓坐回到椅子上,冷笑着说道:“好,好,果然是你,我原本应该想到是你捣的鬼,只是想你老杨已经离了京城千里,是我疏忽了……”
杨廷和笑道:“刘大人,我可是时时刻刻念着你的好处。所以打听到你那个猪狗不如的儿子和你的三夫人有了苟且之事后,便让人抓了个正着,并且把奸夫脱了个精光扔到大街上。刘大人,你先不要盯着我看,我这可都是为了你好。我知道刘大人最重面皮,如果不把这事儿闹大,只怕刘大人会打落牙齿往肚子里咽,顶着个绿帽子也要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所以才让当地的五老也‘恰好’在场,刘大人就算要隐瞒,可也隐瞒不住了。哈哈,哈哈。”
刘康右手握着茶杯,强自忍住愤怒,对杨廷和道:“宵小之辈,只会以人**要胁,你老杨做出这些事情,倒并不稀奇。”
杨廷和道:“不错。老夫以前就吃了别人在背后坑陷的大亏,是以只好以彼之道,还施彼身。刘大人,这滋味不大好受罢。”
邵元杰见两人唇枪舌剑,互不相让,当下打了一个哈哈,亲自搬了一张椅子来请杨廷和坐下。然后又将厉秋风和慕容丹砚让到一边的两张椅子上,这才对杨廷和说道:“事情已经过了这么多年了,杨大人便是有什么怒火,想来也应该平息了罢。又何必为了个人恩怨,妄动刀兵,致生灵涂炭杨大人也是满腹圣贤书之人,还是及早罢手为善。”
杨廷和道:“邵真人此言差矣。多少巨奸佞臣,便是以这借口来构陷好人。他们用卑鄙手段谋取高位,迫害他人,待得了好处之后,若是被他坑害之人要寻机报复,便说别人为了私怨,以公义之名责之。当年老夫就是吃了这个亏,没有在朝堂之上与这些奸佞小人辨个明白,最终落得个狼狈致仕、树倒猢狲散的结果。邵真人,你说老夫现在如果还是听了你的话,岂不是吃一百个豆儿仍不知道腥,重蹈覆辙么”
邵元杰脸色一变,对杨廷和道:“杨大人,应该说的话我都说了。你这些年的异动,皇上知道的清清楚楚。只是念着你当年的功劳,不忍责罚。杨大人要知道进退,不要弄得局势不可收拾,只怕到时候杨大人便想要独善其身,也不可得。”
杨廷和嘿嘿一笑,道:“皇上不责罚我,只怕不是念着老夫的功劳,是老夫知道的太多,杀了我反倒给天下落了口实,他的皇位便有些不稳了。邵真人,我这话说的不错罢”
第169章
刘康初时咄咄逼人,但是被杨廷和反唇相讥,于私德之上落了下风。此时见邵元杰又被杨廷和硬顶了回来,心下恼火,道:“杨大人,你煽动桑良田造反,这个罪名总逃不掉罢”
杨廷和哈哈一笑,道:“刘大人,不可凭空诬人清白。你有何证据说我煽动桑良田造反”
刘康冷笑道:“杨大人老奸巨滑,这等大事自然不肯站到前面。兵部侍郎赵真,此刻便在叛军营中,是叛军的主谋。他便是你杨大人一条走狗,这些年来四处奔走,出了大力,老夫这话没错罢。”
杨廷和道:“刘大人,你错了,你全都错了。赵真是正德四年进士出身,当年主考官正是你刘大人。如果我记得不错,当时在‘太白楼’谢师宴上,二十一名举子向刘大人行叩拜之礼,其中就有这个赵真罢其后赵真先在吏部办事,也是你刘大人亲自办的。此后宦海沉浮,刘大人对赵真一直提携有加。这些吏部都有存档,刘大人,你赖是赖不掉的。所以嘛……”
杨廷和说到这里,略一沉吟,微微笑道:“刘大人也知道和赵真这关系是赖不掉的,是以半年之前,吏部存档库突然起了一场莫名其妙的大火,偏偏把‘赵’字部的三个架子烧了个干干净净,赵真的履历就此不可查询。刘大人,你是不是很得意啊”
刘康哼了一声,道:“吏部失火,算不得什么大事。便是皇宫大内的太和殿,自成祖迁都之时起,也烧过三次了。你总不能说太和殿也是老夫放的火罢。”
杨廷和笑道:“太和殿的火不是你放的,武英殿着过一次火,与你刘大人只怕有些关系罢。”
刘康脸色大变,倏然站起身来,指着杨廷和道:“你不过是一个致仕的京官,皇上申斥你不得妄议朝政。你却阴怀不满,收买吏部官员,私阅官员档案,这是不赦之罪。杨廷和,你知罪么”
杨廷和仍是一脸平和,对刘康说道:“这个时候,你倒跟我讲国法了老夫跟你讲道理,你跟老夫讲礼法,老夫跟你讲礼法,你跟老夫讲大明律,老夫跟你讲大明律,你跟老夫讲道理。刘大人,你真是占尽了天下便宜,还要不要给咱们这些同僚一条活路”
刘康厉声说道:“是你们自己要走死路,须怪不得别人!”
杨廷和道:“你把活路全都占了,硬逼着咱们去走死路。你还不让咱们怪你,难道让咱们去怪皇上不成”
刘康呼呼喘气,全不似方才与厉秋风谈话时那般举重若轻。慕容丹砚小声对厉秋风道:“这姓杨的好厉害,一张嘴比你的刀更锋利。”
厉秋风见刘康和杨廷和唇枪舌剑,心下感慨万分。若以武功而论,只怕他用一个小指头,便能将这两个白发老头打倒在地。但是论起朝廷大事,处事道理,自己给这两个老头儿提鞋都不配。他怔怔地听着两人打擂台,一时之间神游天外,竟然没有听见慕容丹砚和自己说话。
只听刘康说道:“杨大人,当今皇帝能够登上帝位,你是出了大力的。若不是你当时居中调度,先帝不会在南京落水时无人救助,当今皇帝也不会早就等在京城之外,最后抢得先机。只是你太过于热衷权势,新君登基之后,你以元老自居,事事指手划脚,独揽朝纲,已成大明说一不二的权臣。今上天资聪明,是五百年一见之圣君,哪能容忍你指手划脚只是今上念你为三朝老臣,没有抄家灭族,只是罢了你的内阁大学士之职,放你回家养老,这已是天大的恩德。你却一心只想重掌权柄,竟然不惜冒天下之大不韪,四处招兵买马。老夫几年之前,便已察觉你的图谋,只是以为你一时糊涂,是以并未向皇帝参奏。想不到你变本加厉,公然举兵造反,当真是丧心病狂,狂妄之极!”
刘康这番话说得大义凛然,口干舌燥,说完之后,端起茶杯啜了一口,正要再说,却见杨廷和微微一笑,对刘康说道:“刘大人这番话说的酣畅淋漓,好不痛快啊,老夫自愧不如。只是不知道老天爷为何犯了糊涂,给你这头饿狼披了这样一身人皮!”
杨廷和原本说话甚至是客气,想不到突然变了一副口气,竟然开口大骂。刘康大怒,正要开口反驳,却听杨廷和接着说道:“刘康,事情已经到了这个地步,咱们就别藏着掖着了。你我之争,不在于皇位是谁坐,而在于国本大事。你刘康当年便是六部文官的头儿,做了内阁大学士之后,事事以文官为本,好处共享,利益均沾。六部堂官以上的官员,有哪一个没有在江南买地,哪一个不是家有良田千顷以上的大地主刘大人,你在杭州、苏州、宁波、泉州等地拥有良田不下五千顷。一些刁民劣绅,将田产挂在你刘家的帐上,以此逃避捐税。你的几位族人,更是对那些有几亩薄田的小民威胁利诱,将他们的田地强取豪夺到你刘家的手中。结果肥了你们这些文官,国家却少了大笔岁赋,升斗小民更是不得不将田产卖给你们这些大地主,沦为你们这些吃人不吐骨头的文官家族的佃户。正德十三年,先帝微服出游之时,杭州府辖下两名县官冒死向先帝奏明这些弊端,先帝这才知晓此事,龙颜大怒,下令锦衣卫和东厂侦骑四出,居然查出朝廷官员无官不贪,而你刘大人的田产,在锦衣卫密奏给皇上的奏折中稳居前三位。这些总不是老夫诬蔑你罢”
刘康被杨廷和说得脸上阴晴不定,只得用冷笑来掩饰不安。杨廷和接着说道:“只是宫中当然也有你刘康的耳目,知道锦衣卫和东厂密奏之事,你和六部尚书紧急商议,让在京的官员一起上本参奏锦衣卫‘擅权枉法、私设刑堂、罗织罪名、戳害大臣’。只是你刘康一直躲在背后,让这些人打头阵。你们这些无耻的文臣贪腐成风,欺上压下,使得先帝在朝廷中无人可信,不得不依靠锦衣卫和东厂来探听消息,也正因为如此,才酿成了江彬、钱宁之乱!”
刘康冷笑道:“杨大人,你把自己摘得可真干净啊!你杨大人难道田产还少吗江彬、钱宁掌权之时,你杨大人何曾说过公道话你若真是干干净净,又怎么会谋害先帝”
杨廷和道:“不错。正是因为江彬、钱宁为祸朝廷,老夫才起了让兴献王继承大统的念头。时至今日,老夫并不后悔当年参与此事。刘康,你认为这事老夫做错了么”
刘康冷笑道:“你谋害皇帝,这是天大的罪名,你难道还不认错么”
杨廷和看着刘康,蓦然间哈哈大笑。刘康看着杨廷和,心下一怔,不知道他在打什么算盘,转头看了一眼邵元杰,却见他一脸无奈,对着自己摇了摇头,心下不由暗想:“难道我说错话了么”
杨廷和收住笑声,对刘康说道:“刘大人,我劝你一句,老夫的这个罪名,你万万不可向皇上奏报,否则只怕你要大大的不妙。”
刘康冷笑道:“笑话!你犯下如此大罪,还想让老夫为你遮掩么”
杨廷和笑道:“刘大人,我当年便说你是撮尔小吏出身,阴谋机心不少,却不懂随机应变。你不妨想一想,老夫当年确是参与了谋害先帝的图谋,但是老夫这么做,到底是谁得了好处最后继承大统的又是哪一位哈哈,你说我是谋反,那后来登上皇位的那位王爷,岂不是与我谋反的同党你难道还想抓这位同党不成”
第170章
杨廷和道:“你这话应对你的刘伯伯说,看他肯不肯收手。”
厉秋风一惊,看了一眼杨廷和,道:“你、你怎么知道……”
杨廷和道:“你以为刘康安排你当了锦衣卫,这事没人知道么锦衣卫是干什么吃的如果连一个人的底细都不知道,便让他做了锦衣卫,那有人如果要行刺皇帝,只怕太容易了。只不过你确实机智过人,这五年之中,至少有人七次要除掉你,另有三次试探你,结果都给你躲过去了。厉百户,也幸亏你为人机智,武功又高,否则他们也不会把寻找皇陵内的秘密这等大事交给你来办。”
厉秋风如坠冰窟。他并非是刘康举荐当了锦衣卫,而是由四川巡抚向锦衣卫指挥使递了公文,推荐他到宫中充当锦衣卫。在整个过程中,刘康自始至终都没露面,而四川巡抚更是刘康的政敌。之所以绕这么一个圈子,但是让人无法察觉厉秋风和刘康之间的关系。想不到杨廷和居然知道的一清二楚,这让厉秋风大惊失色。
杨廷和笑道:“厉百户,你应该荣幸才是。刘大人布下几百枚棋子,你可以称得上是最厉害的一枚。咱们几方的计划,都差点因为你而功败垂成。我们都低估了你,不过也幸好如此,最后计划还是实现了。”
厉秋风心中惊疑不定,忍不住问道:“计划实现了”
杨廷和道:“对啊。这场仗本来要在皇陵打的,只不过因为你的原因,我们几方派在各处的卧底都被杀掉了,更想不到你最后能把那些江湖上的蠢蛋带出了皇陵,倒把咱们的战场变为永安城。这可比咱们最初设想的规模要大的多,效果自然会更好,也更会让人相信这是一场实打实的叛乱。哈哈,这本来便是咱们的目的,而你厉百户,原本是拼了命想阻止这件事的发生,却反倒助咱们成功。所以说是非成败,乃属天定。”
厉秋风的眼前闪现出这些日子发生的一幕幕怪事,他慢慢明白了,自从他去天牢见燕独飞的那一刻起,他就成为这些人计划中的一部分。其后种种遭遇,无非是这些人早已布置好了,只等他一步一步走下去。
厉秋风右手缓缓握住刀柄,目光中杀意大盛。
杨廷和眯缝着眼睛说道:“厉百户,你是不是在想,如果我把你们三个老家伙都杀掉,岂不就是天下太平了么我说的没错吧”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