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子的古代科举生活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曲流水
这一章节段落顾青云写得很认真,而当时恰好是庞喜林的事情被曝光出来,旁边有些人在说风凉话,很多人持批判态度,这让他心情有些不爽,于是写出来的内容就特别虐。
他自己是有感觉的,简薇看了后深有同感,现在印刷出来会引起读者的讨伐和议论,他也早有意料,只是不知道规模这么大而已,毕竟“山谷居士”不是“一枕黄粱”。
至于京华小报,如今是越办越好了,读者群越来越多,和它同期的小报相比,混得是如鱼得水,风生水起,连省外的人都知道它的名声,十分受人追捧。
何谦竹有次还写信说让他把自己看完的小报寄回去给他,他想看。
上次庞喜林被弹劾之事,京华小报还就这个问题向他的马甲“梦先觉”邀稿,当时谢掌柜转述过来时,他左思右想,最终还是拒绝了。
之前他送程仪给庞喜林时,还收到他的回信,信中好友的语气似乎和以前一样,没有愤世嫉俗,没有冷漠,只流露出淡淡的感激。而他信中还说起他父亲的事,这是在他任上发生的,如果他不是当地的知州,庞父不会明目张胆地胡来,现在他因为此事被贬官,庞父已经被吓坏了,变得胆小如鼠,心里非常内疚。
庞喜林认为这算是因祸得福,趁着大错还未造成,没有逼得别人家破人亡。
对于友人的豁达顾青云是佩服的,只是这个代价未免太过于沉重。
如今又听顾三元提起京华小报煽风点火的事,只觉得它的身影实在是太活跃了,哪都有它的份,京城有大把官员恨得它咬牙切齿,它还能使劲地刷存在感。
这让人不得不感叹站在它背后的人实在是太强大,让他也不由得被勾起好奇心。
作者有话要说: 小剧场:
三百多年后,某个论坛上。
楼主问:今天大家看了中央台播放的《青云传》吗?里面饰演谢长亭的新人到底是男是女?我盯了半天确认他应该是男的,可会不会是女扮男装去扮演的?看起来好美腻,舔屏舔屏……我看演员表,名字好像是女的。还有,谢长亭长成这样真是女的?
底下的一帮小伙伴纷纷抢答。
历史狗:拜托,谢长亭本来就是男的好不好,野史上有他的记载,顾青云写的日记也有他的名字,里面就说到他面若傅粉,貌若好妇,当初年轻时就得到京城一票公子哥儿的追求,误认为他男扮女装,一直到了三十几岁还是显得很年轻,当时的贵妇还纷纷追问他的保养之术。
男神看我:那他和顾青云是什么关系?我见他们关系很好的样子。他们一个是驸马,一个是官员,祖籍隔得那么远,电视上没有演出来他们是怎么认识的,一出来就是好朋友。还有,他们是不是有什么基情啊?星星眼。
历史狗:呃,这个,这个相识的过程,好像大家都不知道,只知道他们一开始就是很好的朋友。等等,我先去查个资料。
胡说八道:基情个鬼,最讨厌你们这些腐眼看人基的腐女了,难道人家不能是好朋友关系?谢长亭的店子可是顾青云的御用书店,那家松竹书斋现在还存世,顾青云写的书都是谢长亭给出版的。
男神看我:我不信,我不信,我不信他们之间的关系这么纯洁,哼哼,都是不纳妾的,都是一生一世一双人,哪有这么巧的事,肯定有内情!内情!
我不姓顾:楼上的,不要乱说话哦,最好不要诋毁历史人物的名誉,顾家和谢家还有后人在呢,尤其是顾家,小心被人查水表。
男神看这里:查水表+1
……
楼主:哭唧唧,大家不要歪楼,我只想知道谢长亭的扮演者到底是男是女?
农家子的古代科举生活 第153章 蹴鞠
作者有话要说: 我把152章的后世小剧场放在作者有话说里,当时上传急了,放错地方,风格不搭。
今天码出七百字,赶紧改了。
给大家造成不便,抱歉。
“不必担忧, 谁有这么多闲工夫单是去盯着别人?你把我看得太高了!”顾青云还是不以为意, 他做事一般会考虑到最差的后果。现在最差的结局是掉马甲,那又如何?大家奈何不了他,最多是扎扎他的小人罢了。只是可能会导致他有一段时间走路要小心点,家人的日常生活受到影响而已。
“既然您都不怕,我当然也不怕。”顾三元一见顾青云胸有成竹的表情, 顿时就安定下来, 他走出去和方忠对了下眼神, 两人继续安排出行车辆等问题。
*
阳春三月的春光无疑是十分美好的, 好不容易度过漫长的冬季, 人们就迫不及待地换上轻薄的衣衫。郊外, 今天似乎大半个京城的人都出来一样, 热闹非凡。
老家的来信说顾季山和老陈氏平安度过个寒冷的冬季, 顾青云放下心来, 只觉得晒在身上的阳光暖洋洋的,很是舒适, 正好和孩子们跑累了,就坐下来歇歇。
他的不远处,小石头带着小鱼儿在放风筝,方仁霄正在河边垂钓, 简薇和连氏在小心地看着连滚带爬的顾景, 她的大眼睛紧紧地盯着着草地上五颜六色的野花,小嘴早就咧开笑了起来,一双小胖手在辣手摧花呢。
视线转移, 看着小石头在跟小鱼儿耐心解释的样子,顾青云脸上的笑意加深,只觉得眼前这一幕无限美好。
小石头小时候还是个熊孩子,想当初要送他到皇家书院时,他还坐在门槛上抹泪,撒泼打滚不肯去,没想到一转眼三年过去了,经过在书院的磨练,如今的他很有大哥风范,对弟弟妹妹很是耐心,有什么好吃好玩的,也懂得分享相让。
不过想想这是皇家书院教出来的学生,顾青云又觉得正常。小石头这么小就进去读书,当初他们那一班三十个小孩子现在大多数还是同窗,毕竟是打小的感情,即使他的官位品级是最低的,可因为他之前的教师身份和名声,还有小石头自身的优秀,到目前为止,他还没有发现小石头有被欺压的现象。
如此一来,小石头的性格就没有长歪。
“慎之!去蹴鞠,就差你了!”远远的,身后传来张修远那熟悉的声音。
顾青云一愣,循声望去,只见张修远身穿一袭深青色的圆领袍,前襟已掖扎起来,下身是裤子,头部用幅巾包裹着,把头发束得紧紧的,比起平时的宽袖广袍,这身打扮利索极了,让他差点就认不出来。
跟在他身边的是浙江司的王主事,相貌普通,身材高大,比他还高半个头,和他同样的品级,是张修远的同年,岁数和张修远相差无几。
“你们来这里蹴鞠了?”等他们靠近后,顾青云大吃一惊,忙站了起来,拍拍身上的草屑,“不是说要到皇家书院那里玩吗?为何跑这边来?”昨天散值时,他就听说礼部和户部要举行一场蹴鞠赛,每队十三个人,名额抢手得很。他们户部的人太多,不知是顾青云给人的印象不像是会蹴鞠的,还是因为他们云南司的阮郎中不热衷此事,这事在云南司没有引起什么大的波澜。
再加上他早已和孩子们约好今天带他们出来春游,就没有关注。
对于这种活动,顾青云暗暗猜测,他的顶头上司阮郎中身材肥胖,挺着一个大肚子,很有官威,自是不会对蹴鞠感兴趣。
至于为何户部和礼部的人要开展对抗比赛,大家为何突然对此如此热衷,那当然是皇帝他老人家突然间很喜欢看人蹴鞠了。在过年期间太子让人蹴鞠庆祝,皇帝看了后,龙心大悦,之后蹴鞠就更加流行。
本来民间就流行蹴鞠,小孩大人都喜欢,现在皇帝他老人家一高兴,这下子,大家的业余活动就变成了这个,技艺高超的人受到大家热烈的欢迎。
正所谓“上有所好下必效焉”,皇帝既然喜欢,那他们这帮臣子就抓紧机会练球呗。以皇帝如今的性格来看,踢球踢得好不能升官,但绝对能提升他的好感度。
谁都有一颗想做宋朝高俅的心。
户部尚书和礼部尚书关系好,某次闲谈时说老是看别人踢球有什么意思,还没见过自己的属下踢呢,于是这一场蹴鞠赛就应运而生,算是一场友谊赛,是正式比赛的前奏。
听到顾青云的询问,张修远顿时笑了起来,解释道:“我们早就去了,可是发现那里的场地被一帮小孩子占据,咱们是大人嘛,不好和小孩子抢,怪只怪事先没有打好招呼。之后就想着干脆来这里,这里的蹴鞠场经常有人来玩,地面很平整,还算凑合。”
说到这里,他靠近顾青云,低声笑道,“最主要的是,这里人多。你知道的,蹴鞠比赛没有人看怎么行?”
顾青云恍然大悟,理解地点点头。
“你们户部那一队有个主事刚才一个没注意,把脚给崴了,还有一个今天不舒服没有来,现在就差一个,我想着你会踢,就自告奋勇来邀请你。”张修远解释。
旁边的王主事则是一脸的笑意,语气状似埋怨道:“顾大人,你怎么不说自己会蹴鞠?要不是有千里兄说起,我们还不知晓呢。”
顾青云拱拱手,笑道:“咱们户部蹴鞠的高手人才济济,我这点三脚猫的功夫还是当初在府学时学到的,平时在家只和孩子们闲暇时玩耍一下,根本就没正经练习过,不敢在你们面前献丑!”这蹴鞠队的名额可是很精贵的,他进入户部后才发现,这里的大多数人都有背景,有些还深不可测,就更不会去出头。
尤其是他最近的主要精力放在写云南发展的对策和翻译上,就没有费这份心思。
“不管了,现在还缺少一人,没有你,这蹴鞠可踢不成。走,刚刚尚书大人已经知道你在这里,他也同意了。”王主事一听,虽然有点失望顾青云的技术水平可能不佳,可现场去哪找得到户部官员?还是年轻的?
反正只要凑个数就行,大家都有心理准备。幸亏有下人看到顾青云来这里,不用去请外援,否则今天的比赛就有点扫兴了,不算正宗。
免得待会赢了礼部,他们还不承认。
顾青云一听,二话不说,只能同意。
“我还带多一套蹴鞠服,咱们身形差不多,你穿我的。”似乎知道顾青云的忧虑,张修远直接开口。
于是,顾青云赶紧和简薇说了蹴鞠的事,自己则被性急的王主事匆匆忙忙拉走了。
“快,你爹要去参加蹴鞠比赛,咱们赶紧去看。”简薇被顾青云突如其来的动作惊住了,随即反应过来后,就不由得眼睛一亮。
话说,她还没见过夫君正式踢过球呢,往常只见他在家和儿子们传球玩了。
和方仁霄夫妇、孩子们一说,大家都兴奋起来,赶紧收拾东西,风筝不放了,鱼不钓了,花也不采了,几人循着顾青云离开的方向疾步走去。
这边厢,顾青云跟着张修远他们走过拥挤的人群,继续往河的上游走。
到了上游,就有士兵在维持秩序,只见这里彩带飘飘,各种各样的帷幕围在一起,中间一大块空地就是蹴鞠场,周围乌泱泱的都是人。只是看大家的衣着打扮,就知道大多数都是官宦人家,所以没有下游的嘈杂声。
大概是知道这边的消息,还有其他官员穿着便服,带着家属陆陆续续地赶过来。
户部那帮子人一见到顾青云就松了口气,如蒙大赦。
“顾大人,你可来了,太好了!今天真不知是运气还是不幸,咱们转战场地时还碰到尚书老大人他们来郊游,待会我们一定要卖力点。”众人纷纷压低声音道。
顾青云苦笑,他都没和他们一起配合训练过,鬼知道自己能踢成啥样。万一自己是个拖后腿的就不好了,于是就表达自己的忧虑。
这话一出,其他人表示自己也是第一次在一起踢,这样顾青云就放心了。
换上张修远的衣服,他的身材比自己胖一点,但是把腰带束紧一点完全没问题,还借了户部某位同僚的一双软皮靴,再把浓密的头发扎起来,不让其影响活动。
很好,齐活了!
张修远看了看周围,见没有人注意这边,就在顾青云耳边小声说道:“今天不止是尚书大人他们来,还有其他几个大人物,咱们要表现得好一点。”
顾青云大吃一惊,只是他很奇怪:咱们可是对手,怎样才算表现得好?
“你是礼部我是户部,是你们表现好还是我们?”顾青云提醒他。
张修远一怔,随即反应过来,顿时颇为丧气地拍拍脑袋,嘟囔道:“我忘记了!”
顾青云呵呵一笑,他摸摸脑袋,见头发束得很紧,再整理一下皮靴,虽然不是自己的,但穿起来很合脚,还是簇新的。
张修远在旁边盯着他看了一会,突然伸出手去摸摸他的腹部。
他的动作极为迅速,让顾青云没能来得及反应。
“你做什么?”顾青云抓住他的手,有些气急败坏。他看向张修远,想到这家伙经常流连于状元楼与特殊茶楼之间,接触到风月场所的机会很多,家里还有一妻两妾,表面上是喜欢女子,但谁知道他是不是还喜欢男子?
“我就摸摸看。”张修远有些尴尬,用了点力抽出自己的手,见他如临大敌的样子,脑中的思绪一转,恍然大悟,撇撇嘴道,“你的想法为何如此龌蹉?你以为我想作甚?”
自己想法龌蹉?是他的动作让人很容易误会好不好!
顾青云冷哼一声,瞟了他一眼,整理好自己的衣襟,再做了几个动作,发现衣服没有影响到运动才罢休。
张修远捶捶他的肩膀,道:“你太紧张了!我只是突然发现你的身材不错啊,肉很结实,你是如何练出来的?”他的表情流露出羡慕,手掌下意识地摸摸自己的小肚子,发现是软绵绵的一团,不由得怅然。
自己十年前肚子上是没有肉的,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变的?张修远摸摸下巴思考这个严肃的问题。
顾青云其实也知道自己反应过度了,有些不好意思,见他询问,忙老实回答道:“只要你每天保持足够的运动量,一定能达到我这种程度的。”这时候的男人们审美观和后世还是有些类似的,身体要健康,皮肤要白皙,身材要结实修长,讲究的是长身玉立,风度翩翩。
呃,除了喜欢在头上簪花外。
在顾青云而言,簪花看起来真的有点娘娘腔,但对于其他人来说,这是一种很有风度、很正常的行为。不过他在这里生活久了,在参加文会时对于簪花也是不拒绝的,久而久之,貌似还真改变了自己的审美。
比如说谢长亭,戴起花来真的很好看。
农家子的古代科举生活 第154章 喝彩
把自己收拾好后, 顾青云和张修远走出用帷幔围起来的换衣房, 两人互相鼓励一句,就走向各自的队伍。
“顾大人,这是你的。”王主事抛来一条红艳艳的绸缎,
顾青云伸手接过,看了一眼其他人, 大家穿衣样式差不多, 就是颜色不一, 为了和礼部那帮人有区别, 他们就在腰间系上红色的绸缎, 礼部他们是黑色的, 还算是醒目。
一队十三人, 他们户部单是主事就有三十几号人, 再加上户部员外郎、户部郎中, 其他部门的九品官员,大大小小将近百人, 除去年纪大的,不会蹴鞠的,大约还有三四十人是合适的,眼前这十二人品级都是正六品主事以上, 年龄是四十五岁以下, 个个左顾右盼,英姿勃发。
不知为何,顾青云总觉得有很多人在看向这边, 抬头望去,发现观众还窃窃私语,交头接耳,不时还发出一阵阵娇笑声。
他定了定神,扯扯身上的衣服,发现没什么不对劲的,就暂时抛在脑后,先和队员们熟悉再说。
至于这些队员们,因为工作职责的关系,顾青云和他们还算是熟悉,起码打过交道。
“顾大人,这次我们要好好踢,等一下上场时,我是头球,鲁大人是守门人,大家不要怕,像平时一样踢就行,礼部那帮人平时吟诗作对、舞文弄墨倒是有一手,但说到身体……哈哈,当然是我们户部厉害!”在场职位最高的是湖广清吏司的户部郎中,姓宁,是宁国府宁国公最小的嫡幼子,他是通过恩荫入仕的,今年才三十五岁,年富力强,办事雷厉风行,是平时非常活跃的一个人。
还有另一名鲁郎中,年逾四旬,平时喜欢蹴鞠,十三个人中他是年纪最大的,就自告奋勇去当守门人,这人性格平和,自是不会和宁郎中争抢指挥权。
其他人都是正六品主事,只有乖乖听话的份。
“大人说得对。”大家觉得说得有理。
顾青云暗暗一笑,貌似大家都是半斤八两吧。他们户部的人比礼部的人忙多了,整天伏案工作,工作效率慢的人散值时间都要比其他人迟一点,这还不如礼部的人能四处溜达呢。
当然,他还没蠢到说出来,何必涨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
顾青云发现,安排大家的位置时,基本上是按照各自的职位来的,或者是谁和宁郎中关系好,谁的位置就出彩一点。
所谓的出彩当然是头球、佐球这些位置,相当于现代足球的前锋,是负责进球的。无论如何,进球总是最受人瞩目的,后卫就颇有些默默无闻的意思了。
他被安排去打后卫。
“今天是对抗比赛,要用到球门,我们一定要好好踢。”最后,宁郎中郑重强调,想了想,忍不住笑道,“今天这么多小娘子、夫人们在旁边看,我们一定要卖力,赢要赢得漂亮,输也要输得好看,不能窝窝囊囊的。”
众人连忙大声应是,一个个挺起胸膛,嘿嘿一笑,尽在不言中。
“不过那群弱鸡肯定不够我们来的,大家不要怕。”宁郎中最后鼓励。
接着大家就开始做热身运动,这不知是从什么时候流传下来,每次蹴鞠大家都会如此,舒展身体,减少受伤的机会。
顾青云的热身运动与别人不同,不过在这个环境里也没有太过于显眼。
他看过史料,蹴鞠运动从汉代就开始盛行,当时是作为练兵的一种办法,之后渐渐在民间流传,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足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最后,在宋、华朝发展到巅峰,要不是因为战争,蹴鞠文化肯定更为兴盛。尤其是在宋朝,当时踢得好的人还能升官发财,更是引起大家的追捧。
到了华朝后,穿越者皇帝非常喜欢看蹴鞠比赛,还亲自改动比赛规则,使之更接近现代的足球,对抗性激烈。
顾青云前世只偶尔看过一两场足球比赛,自己不会踢,规则只知道个大概,是在临阳府府学读书后才开始学习的。当时和其他同窗的秀才比过赛,只是现在很久没踢过这么正式的比赛了,他还真有点惴惴不安,生怕自己拖了大家的后腿。
现在的蹴鞠方式有三种,分为两个球门的直接对抗、一个球门的间接对抗和不用球门的“白打”。有球门的都是比谁进球的数量最多,只是直接对抗是有身体接触,还有受伤的危险,一般是男子选择这种。比如他们待会要进行的那场比赛。
间接对抗是用一道球门隔开,双方各自投球,球门称之为“风流眼”,没有身体接触,踢球的动作要讲究技巧和美感。这是男女皆宜的。
至于最后的白打,技巧性和观赏性有一定的要求,要求由几个花样组成成套动作,并用头、肩、背、胸、膝、腿、脚等一套完整的踢技,使球终日不坠。[注]
白打更适合女子,在如今皇后的引领下,本朝渐渐恢复前朝的风气,越来越多的女性开始练习白打,简薇在家也练过。
在大家做热身运动时,家属们纷纷围过来。此时,方仁霄等人终于赶上来了,他们很快找到顾青云。
“青云,要用力踢,我们在旁边看着,你们肯定能赢,不过要注意安全。”连氏温声抚慰,看向礼部那边的目光很是不善,道,“你老师那个老糊涂,还跑到对手那边去了,真是的。”他到底是支持哪边的?
“外婆,那是礼部的人,外公去那里很正常。”简薇安慰她,转而对着顾青云道,“夫君,我们在那边看着,带有温水,中间休息时记得过去喝水。”她指指位置。
顾青云点点头。
小石头和小鱼儿一左一右紧紧地拉着顾青云的手,兴奋得脸蛋都是红通通的,两人眼睛亮晶晶地看着顾青云,许久才憋出一句:“爹爹,必胜!”
顾景不明所以地跟着哥哥们昂起小脑袋,奶声奶气地附和道:“爹爹,必,必胜。”还喷出几滴口水。
“好,有你们鼓励,爹爹肯定能赢。”顾青云哈哈一笑,捏捏女儿的脸蛋,给她擦擦下巴,见大家这么高兴,觉得以后多参加这类的活动也是好的,可以促进感情。
不大一会儿,陆煊就跑过来了,一一打过招呼后,高兴地叫道:“夫子,原来你也上场啊,太好了!我是你们这边的,到时肯定给你们喝彩。还有,这次的裁判是我爹,他也来了,是宁伯伯让他做裁判的,嘿嘿,夫子,你不知道,我爹蹴鞠的技艺可高了,在军中踢过,谁都没有他厉害。”
陆泽做裁判?顾青云很是吃惊,扫描一眼后,果然在另一边看到他,只见他身穿常服,看来是被人临时拉来的,手中正拿着一个锣鼓,在和旁边身穿华服的人说着什么话。
至于旁边那人是谁,他没看清,只能看到一个后脑勺。
而锣鼓,相当于现代的口哨。
“既然有侯爷做裁判,无论结果如何,大家肯定心服口服。”顾青云赞同,陆泽虽然不爱说话,但为人公正,所以即使他和宁郎中的关系好,礼部那边的人也不觉得他会偏向户部。尤其是他的品级,能压得住在场所有的人。
锣鼓声响起,家属们退场,两队人马正式上场。
“这次就靠你们了,好好踢,不要紧张。”上场之前,他们户部的右侍郎还特意踱过来鼓励一句。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