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毒清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没落皇朝
咱们谁也不能预测战争的规模,具体打成什么样子,还要边打边看!
几千几万人持续几个月的战争,以滇西的实力,还是可以勉强支撑的,但是,一旦战争规模不断扩大,而且延绵无期的话,单以滇西一地,供养南疆的兵卒,就有些力不从心了。
要想保证大军在前线的供给,修路是第一要务!”
对于南疆战事,杨猛也是前所未有的重视,以前无论是平滇西还是平川西,战前都不会谈及修路的问题,这个话头一起,在座的众人,脸上也表情也凝重了起来。
“三爷,不是试探吗?”
内部未稳,边疆开战,对杨家来说,绝对不是什么好事儿,对于战争的规模,魏五虽说没什么认知,但杨猛话里的意思,他却听得明白。
捅了南疆的马蜂窝,并不是像杨猛说的那样,想来就来想走就走,杨家可以利用大清的属国,难道洋鬼子就不能这么做?一旦局势翻转,那问题可就大了。
虽说南疆山峦纵横,但绝不是什么天堑,一旦战事在南疆绵延,对杨家的危害也是致命的。
“是试探不错!但试探的结果,并不是咱们可以预料的,你们别忘了云烟,这东西可是个是非的源头。
一旦试探之战,咱们败了,弄不好英法两国,就会大举进兵,开战可不是什么小事儿,之前要做好最坏的应对之策!”
南疆异动。根源在那里杨猛清楚的很,除了想进军大清之外,云烟绝对是英法两大列强的觊觎的东西,这玩意儿绝对是个掠夺的利器。从名字到来路,杨猛可不信列强不知道云烟的原产地。
几百人的探险队,是为什么来的,谁在背后支持他们,不用情报,杨猛就能摸个大概。
这两年云烟的产量越来越大,这段时间,足够各国列强认知云烟了,一个即将没落的帝国,握着这么一个敛财的利器。绝对是怀璧其罪啊!
大清虽然颓废了,但虎死威犹在,列强并不是没吃过大清的亏,英法确实没吃过,但北方的峨罗斯却吃过大清的血亏。尼布楚,就是峨罗斯的伤心地。
一百多年前的一战,其余威绵延至今,已经走到了尽头,庚子一战就是英吉利的试探之举,大清军事废弛,是个不争的事实。但几十万的常备兵员,依旧是英法忌惮的存在。
从长江航道直插云南,英法还没这个胆气,但背靠印度的英吉利,却绝对有信心在大清的西南开战,至于法拦西。杨猛自始至终,也没把他看成是一个能上的了台面的物件。
这次去滇西,对于法拦西杨猛只想甩他一个耳光,最重要的敌人却是,在美塞驻兵千余人的英吉利!
试探一下英军的战力。对杨猛来说也是个极度危险的事情,但富贵险中求,云南的新军需要实战,云南的扩张也需要实战,等不是办法,大清如今还将乱未乱,内战更不是好的选择,对盘踞在滇南、藏南的英吉利下手,也就成了唯一的选择。
打服了英吉利,云南才有机会引进更多的东西,盘踞在印度洋的日不落帝国,绝对有实力从海上封锁大清,而与云南关系密切的米利坚,现在与欧洲列强相比,还差了不少,现在的米利坚也只能算是欧洲列强的一个原材料产地。
欧米的地位现在可不是平起平坐,全面打开欧洲海路,对云南的意义重大,在海上,云南没有一丝的优势可言,为了让英吉利人坐到自己的对面,杨猛只能从陆地上下手了。
展现云南的战争实力与潜力,就是杨猛要做的事情,让欧美列强只敢觊觎云烟,不敢下手,才是杨猛的最终目的,至于说驱逐谁?打败谁?现在的云南并没有那份信心!
但是,变成他们的心腹大患,杨猛还是有这个本事的,只要列强投鼠忌器,自己就能打开通往欧洲的海路,从安南的海防港开始,只要打开了这扇门户,云南又能迎来一个大发展的时代。
“胜败难料,三爷还是要谨慎行事啊!”
兵国之大事、国之凶事也!开战,只是一句话的事情,可结果难料啊!魏五按着杨猛的意思,大体的估算了一下战争的规模,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虽说杨家兵员充足,但大规模战争的耗费,对杨家来说,也是副极重的担子。
在场的几个人,也就魏五有这样的眼光与前瞻性,魏五虽老但眼力界还在,高层的目光就是锁定大局,南疆开战,影响的不是滇西一地,而是杨家的大局。
稍有不慎,引起朝廷的注意,两面皆敌的话,云南的败亡,也只是时间问题。
“不得不为!人家都摸到咱们家门口了,不止是咱们想试探列强,列强也在试探咱们啊!
咱们默不作声,他们便会肆无忌惮,与其在国内开战,不如将战火引到国外!”
试探,也从来不是单方面的,英吉利的一千五百军队,和几百人的探险队,何尝不是对大清朝廷,对云烟原产地的试探?
法拦西的人数虽说不多,但也是试探!一旦云南露怯,一旦大清露怯,汹汹的战舰将席卷南疆各属国的沿海,凭那几个属国的战斗力,国破家亡,只是眨眼之间事情。
等这两国在东南半岛,建立了稳定的前沿阵地,再要动作,就有些晚了!
“可是朝廷也不得不防啊!内患重于外患,咱们的实力太强,对朝廷来说可是个比列强更大的威胁,两面对敌,咱们毫无胜算可言!”
大清朝廷还是一座高山,越不过去。开战对杨家来说有害无益,这个问题才是真正的难题。
“养匪以自重!我并不打算使用滇西的绿营三镇,而是要另组一军,名曰蓝旗军。直赴美塞对英法作战,而咱们要做的就是在国门之畔,看一看这场大戏!
英法列强自然知道,这支蓝旗军是谁的人,至于朝廷,让他们看只怕也是个睁眼瞎!美塞在国外,朝廷有本事他顾吗?”
满清朝廷就如杨猛之前说的一样,顺着他对云南的发展有利,但有些时候,他也是云南发展的阻碍。现在的朝廷,对云南来说,还是利大于弊的,一旦到了弊大于利的那一天,就是杨猛抹除满清的时候。
“三爷高见。魏五不及!
以蓝旗军的名号,对外作战,胜了是咱们的,败了是大清的,一旦英法不敌,必然会向朝廷施压,到时候。您这位鹤立镇兼署普洱镇的总兵,就有了用武之地,以朝廷的名义慑服四大藩属,内有藩属之兵,外有蓝旗军和滇西三镇的绿营兵,想在南疆站住脚。就变得艰难无比了!
还有一点,三爷先平滇西,后平朵康,这次又扬威与海外,那朝廷的武将之中。堪比三爷的就少之又少了,一旦朝廷有变,三爷绝对是平乱的先锋。
以无上武功出滇,那咱们强占地盘也就有了由头,借平乱之际,要挟朝廷蚕食朝廷,大事可期啊!
御外晦、定藩邦、抢军功、谋大局,一石四鸟之计端的是高明无比!”
杨猛的策略,经魏五这么一分析,不止是在座的诸人,就是杨猛自己也思路明了了,有些东西,大致是这个样子,至于再深的考量,杨猛也有些稀里糊涂。
经魏五这么一分析,杨猛都有些佩服自己了,这脑子,绝对是顶呱呱的!
但这是战略筹备会议,可不是什么拍马屁大会,具体的东西,还是要安排一下的,修路,绝对是重中之重。
“好了!计策就说道这里,泰辰,对于修路,你有什么看法?”
有些时候,战略层面的东西,只是摆设而已,真正起决定作用的,却是最基础的玩意儿,修路,说的简单,但是这个东西,却是难住了十几个朝代的帝王,云南路险,这是个不争的事实,怎么解决,对杨家来说,也不是轻而易举的事儿。
“以滇西为,逐步向滇东扩展,遇山开路遇水搭桥,三爷之前所说的土药爆破法和铁索桥,就能派上用场了!”
丁泰辰这个说法不错,但对杨猛来说还是太慢,开山铺桥,动辄数月几年,等路修好了,仗也打完了,万一败了,这不是巴巴的开门迎狗吗?
“不成!这个法子虽说稳妥,但时间太久,再想!”
有些事,杨猛也不能老是提点手下,那样一来,自己的事情就多了去了,累死也干不完,让他们有个思路之后,自己再点拨一下,这样的效果最好。
“那就两路并举,滇西一路,滇东一路,各自掘进,到时候在中途会师如何?”
一路走和两路走,里面的东西多了去了,兵分两路,可不止是成本增加这么简单,大批量的调集壮丁,对云南的其他事务的影响,也是巨大的,一句两头并举,丁泰辰也是承担着莫大的压力的。
“还是不成,遍地开花如何?一路自盐津开始,一路自富水开始,将两条路与长江珠江两大水域连接起来。
勘测可以慢慢进行,先开必经之路,一边修建必经之路,一边勘测最短的路线。
各地田庄、武庄出劳力壮丁,咱们家出物资与银钱,老爷子那边再与林老虎商议一下,咱们做事儿,朝廷那边也该意思意思的,给老爷子一个云南巡抚的职司,应该不为过吧?”
好嘛!一听这话,魏五和老爷子杨士勤都乐了,为自家做事儿,还让朝廷出钱出力,老三算是把事情算计到了骨子里。
“油滑!我这边没问题!”
杨士勤点了头,魏五却跑出来,拉后腿了。
“三爷,这一省巡抚可不是那么好做的,流官制,就是一个大问题,老爷子做了云南巡抚,下一任可不能在云南做官了。”
这就是满臣与汉员的区别,一个满官,在总督巡抚的位子上一坐十年二十年,有的甚至坐到死,而汉员能做三五年就顶天了。
“管那些做什么,先把官帽子抢到手再说,坐上去就不下来,朝廷又能如何?将老爷子撤职?那滇铜还要不要了?
朝廷撤了老爷子,咱们就停了云贵川三省的铜盐,看他有没有那个胆子?”
杨猛说这个就是要挟了,一旦杨士勤坐上了云南巡抚的位子,想下来,就不是朝廷的事情了,而是杨家自己的事情。
“此事可行,让穆彰阿使把力气,这云南的官位,未尝不能是世袭的。”
挟滇铜以自重,滇铜复起一开,朝廷对云南的威慑,就小了很多,而谋图地位的朝臣们,就是杨士勤上位的好帮手!





毒清 第三百一十七章 战争准备(中)
遍地开花,说的简单,从盐津到滇西,从富水到滇西,都是相隔千里,一路山峦密布、沟壑峡谷数不胜数,平地修路很简单,可开山搭桥,绝对是工程艰难、耗资巨大、用工无数。
即使两条路在昆明合二为一,遍地开花也是很难做到的,因为,云南不是只有修路一份活计,许多的项目,都需要人手,全部用来修路,根本实现不了。
“三爷,只怕人手不足啊!”
揉了揉眉头,丁泰辰无奈的做出了答复,这事儿也就是说说算完,真正要做起来,根本没什么可能!
“人手不足?那好办!道路在年底之前贯通,种地交租的免租,以银代粮的翻倍,完不成待遇依旧!”
丁泰辰诉苦了,可杨猛的手笔更大,半年的时间就要贯通云南,这绝对就是开玩笑了!
“星斗,怎可如此胡闹?一段山路修成,少说也得一年半载的时间,现在距年底不过六七个月,贯通?那不可能!”
魏五一听这个也是急了眼,就怕好大喜功啊!杨老三突然来这么一下子,刚刚那些英明睿智的形象,一下就灰飞烟灭了!
“老三,山多路险,岂是你想想就成的?饭要慢慢吃,路要慢慢走,哪有一步登天的说法?”
不止魏五急了,杨家的老爷子也急了,这话怎么说,好高骛远,也不为过!
“怎么不成?如今不是农忙,田里照不照顾,收成也不会差太多,现在云南大半的百姓都在闲着,借机让他们修路不是正好吗?
山多路险,那就多架铁索桥,铸炮厂的营生可以停一下,让他们帮着西山铁厂铸造铁索,西山铁厂。也要扩大规模,这段时间,就以铸造铁索。打造刀枪为主!
路从西山开始修,泰辰。让葛师傅研制的马车成了没有?能装载多少货物?”
分开标段,一段段的修路,云南数百万百姓,男女老少都能参与,只是开山搭桥,半年的时间也差不多够了!
有了铁索桥,许多开山的工程就可以越过去,只要西山铁厂的生产能跟得上,半年贯通云南,不是什么不可完成的奇迹!
“三爷。全部都去修路,那其他的事务呢?”
瞧杨猛的架势,这是要动员云南全省之力,丁泰辰对于南疆的事情也重视了起来,三爷如此兴师动众。必有原因呐!
“除了洋务,其他的事情,都可以缓一缓,南疆一战,事涉云南的兴亡,一旦大举溃败,咱们的基业也就完了!
虽说是试探。但其中的风险并不小,你们也不能等闲视之,南疆一战事涉大局,谁要是敢拿着南疆一战当儿戏,老子就拿着他的命当做儿戏!”
话说到这里,也算是杨猛交底了。刚刚的话说的有些轻松了,南疆之战,事涉英法,可不是什么小事儿,云烟巨大的利益。可以让任何人疯狂,一旦试探失败,那事态可就严重了。
在国外败了,倒不怎么关键,关键的就是国内能不能顶住压力,一旦滇西的三镇绿营,武庄所属也一并溃败,那就是最坏的结果,这也是杨猛一定要亲身去滇西的原因,坐镇大局,让滇西那边拧成一股绳。
战局莫测,什么结果都是有可能的,杨猛不清楚英军的战力,但对杨家新军的极限,他也不怎么了解,从土里山林里出来的云南新军,能不能打得过职业化的英吉利军队,杨猛也不敢打包票。
但有一条,杨猛是可以肯定的,自己要是坐镇滇西的话,起码在军心气势上,云南不会有弱点,其他就看战局如何了!
“知道了!”
杨猛这么一说,底下的人也无话可说了,局势紧张到了如此的程度,三爷还能不乱,众人也就有了主心骨!
“刚刚说的,也只是最坏的结果,你们也不用太过吃惊,这次南疆之战,我有五六分的胜算,毕竟咱们的人才是山林里出来的!
泰辰,知会在川西练兵的韦驼子,让他把我在大凉山招募的那几千猎人弄到滇西去,知会丁叔,在最短的时间内,教会他们使用火.枪。
知会傈僳山城的唐梅依,让他选一批精锐傈僳猎人,作为咱们入南疆的向导!
知会边界的各武庄、田庄,将当地的地形整理出来,让明湖书院的精英地理师,率先出发,依据比例绘制出南疆的地图!”
有了杨猛的一番重话和一项项的措施,众人的心也在大起大落之间兜了一个来回。
“唉……老了!”
事情说到这里,魏五也回过味来了,这哪是局势严峻啊!分明是杨老三为了修路,在危言耸听。
说了不算算了不说,杨老三这一绕,可把大多数人,都给饶了进去!
“泰辰,现在还有四件事要做,一马车,让西山的葛师傅,把马车送到武庄,我要看看性能如何?
二草鞋,召集昆明、宜良附近的巧手,到武庄集结,我要看看草鞋的样子如何?
三绑腿,将能弄来的绑腿,都给我弄到武庄,我要看看绑腿的效果如何?
四药物,让医学馆的刘一贴,准备大量的清瘟去火,还有医治疟疾的药物,暂时就定十万人的量,让他提前做好准备!”
修路之后,就是运输,现在的南疆,只有两千多的敌人,这批人是道小菜,而盘踞在印度的英吉利大军,才是真正的威胁!
大军作战,除了部队的军事素质,拼的就是补给,南疆与云南接壤的四国,都不是什么平原,补给对列强的军队,也是一大难题!
修路、开山、架桥,只要前方有了充足的补给,战争的胜败就会向自己这边偏移。
草鞋,也是不可或缺的玩意儿,热带雨林作战,一双合适的鞋子,决定着士兵的生死,布鞋、军靴。都不太适合热带雨林作战,轻便透水的草鞋,无疑是现在这个时代最好的选择。
‘要是有军胶就好了!’
想起了鞋子,杨猛就想到了早年间的军胶。那玩意儿绝对是丛林利器,轻便易干,比什么丛林靴要好得多!但现在的生产条件不足,只能用草鞋了!
湿热的环境,呆上一天两天,谁也能受得了,但十几天或是几个月,就是对人的折磨了,鞋子正是重中之重,连续十几天穿着潮湿闷热的靴子。那祝贺你,离着烂脚就不远了,时间再长一些,截肢也是翘首可盼的!
绑腿虽说在湿热的雨林里,也有坏处。但长途行军翻山越岭,这确实不可或缺的玩意儿,滇西的山民多数都是打绑腿的,这也是一天徒步行军百里以上的保证。
至于说药剂,那更是不可或缺的玩意儿,雨林多瘴气,就是当地人说撂倒也一样撂倒。虽说南疆隔着边境几国不远,但清瘟的药物,还是要准备一些的。
“我马上去安排!”
“去吧!”杨猛把手一挥,丁泰辰就匆匆的走了,接下来就该交代任务了。
“徐子渭随军!你也回去安排一下家里吧!这次过去,三五个月。也是常事儿!
魏先生、颜卿,你们两人的任务也大体清楚了,魏先生主要负责路况的勘测,而颜卿你要负责人手的调配。
这段时间我不在宜良,大事就交给老爷子和魏先生了。颜卿你也要协调好四省的关系。
子祺,你给伯青传信,让他尽快摸清南疆四属国的消息,合纵连横御外晦,情报也是重中之重!”
安排好了个人的任务,众人都散去了,正堂里只剩下了杨猛和自家老爷子。
“做的不错,只是这一趟出去,子嗣又成了泡影,你要尽快了!
老大那边有了,老二功夫也不少,只有你忙叨叨的一天也见不着人影,莲儿说的那事儿,我允了,以后少拿着子嗣的事儿,来要挟老子!”
一场不见硝烟的内部争斗,自家老三完败魏五。徐子渭、岑毓英三人,杨家老爷子的心也算落到了肚子里,就怕自家老三被人左右,看来,自家老三的本事,也算是大成了,这三人合力都斗不过老三,那老三的对手就屈指可数了。
老三这里让人放心,杨士勤关注的焦点,也就转到了老三的子嗣身上,对杨士勤来说,血脉的传承,才是真正的大事,其他的都要靠后站,老三的后宅不给力,也是杨家老爷子的一个惆怅。
“莲儿提的那事儿,是好事儿!无论是火车还是电报,对咱们都是大好事儿,您老大人不记小人过,睁一眼闭一眼也就是了,至于子嗣,我宅子里外的女人有七个,一人一个就能忙坏您老,现在巴望着,到时候您老给看孩子啊?”
还是那句话,南疆一战虽说很关键,但多半是试探居多,守土,杨猛自信可以做到,南疆虽说有压力,但这压力还是可以承受的。
“你就贫吧!刀枪无眼,这次滇西之行还是要谨慎啊!
林老虎那边若是问起你,该是怎么个说法?”
“这事儿,我给泰辰说了,就说我烧香还愿去了,云南、川西、藏边的寺院都要走一遍,若是有大事儿,我会赶回来的!”
自己在川西做了一单大的,朝廷势必会冷一冷自己这个悍将的,这无关自己的精明与愚钝,只是朝廷防备的手段而已。
林老虎的折子走得是最远最长的老路子,里面也有这个意思,这几个月,自己就是个闲人,最好的结果就是,自己在南疆试探完了,朝廷的任命到了。
然后就是英法找朝廷说事儿,自己带领云南六镇人马,去平定自己建立的蓝旗军。
“嗯!这事儿也该做,你这一路走来,杀的人太多了,知道我为何如此关注你的子嗣吗?就怕报应啊!
几万人因你而死,我这一辈子,见过的人,也没这么多啊!
这次南疆之事,恐怕又是一场天大的杀戮,这事儿我替你办了吧!”
说起自家老三杀得人,杨士勤也是连连摇头,太多!
“这事儿,您老要是想办,就自己去拜拜好了,不要做得太过铺张,杨家上下,可都是看着您老做事儿呢!
您要是笃信的话,难免上行下效,这拜佛靡费无度,并不是什么好事儿!”
喜欢就说不喜欢,笃信只在心里信,有些东西,上行下效一旦流行起来,止都止不住!
“唉……成了!等有了时间,我自个去,家大业大也是负累啊!”
对此杨士勤也只能答应了,老三说的不错,杨家用钱的地方也多,与救人出水火相比,拜佛也不是那么重要了。
再有就是供养寺院,却是靡费,一文两文不嫌少几百万两不嫌多,一句上行下效,也就打消了杨士勤大操大办的心思。




毒清 第三百一十八章 战争准备(下)
与老爷子说了会儿话,就算是辞行了,武庄那边的事情办完了,杨猛也该启程去滇西了。
杨猛到了武庄,丁泰辰、葛仕扬、刘一贴、江树先,还有一群男男女女老老少少,都在武庄等着呢!
“老江,你怎么来了?不是让你在明湖书院做教习吗?”
见了江树先倒是有些意外,这位也算是杨家的功臣了,几年不见,这江树先倒是有些老了!
“唉……三爷,做这教习也不轻松,今个儿听说三爷要在云南大举修路,这可是泽被万民之举,老江的家人安排妥当了,书院的教习,也有弟子担当,今个儿,老江是来卖命的!
滇西的两大江河,留下了老江的碑文,这贯通云南的道路,少不得老江的名字!”
1...152153154155156...43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