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毒清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没落皇朝
“那咱们也练一支这样的猛禽队伍,几百人就好,说不得有用到的时候!”





毒清 第三百一十四章 南疆异变
“说说你那边的事情,如何有异变之说呢?”
丁泰辰提了杨猛不愿意深究的问题,杨猛转了几下话头之后,就把目光落在了秦子祺的身上,南疆异变,听着就不像什么好事儿!
“从三爷进京开始,便不断有英法探险队,从安南、暹罗、缅国、南掌、孟加拉等地进入咱们的地盘,英吉利人居多,法拦西人也不少!
起初腾越镇那边也没当回事儿,虽说各地武庄时有报告,但腾越镇的杜降虎,并不重视,这事儿被重视起来,还是滇西的丁大人发现了不妥之处,让伯青去料理的他们。”
探险队,说的好听不过是打着探险队名头的情报组织而已,英法的异动也在杨猛的意料之中,但秦子祺称之为异变,里边肯定还有别的事情。
“哦……杜降虎不是咱们的亲近之人,不了解夷情可以原谅,马青虎也是个生手,对这些事儿不怎么了解,突然来了洋人,他们不知所措,是可以理解的。
没有让他们深入就不错了,难道是伯青出手,被人发觉了?”
腾越镇的杜降虎、马青虎,都是游离在核心之外的人,他们不理解自己的心思,也不是什么不能原谅的事情,无非孙伯青已经出手了,英法之人,什么也带不回去,怕就怕孙伯青那边处理的太过粗糙,被英法找到由头。
大清朝廷已然是个奶奶腿了,擅起边境争端,只怕对杨家不利,打也要分时候的,主动伸手与反击可不是一回事儿,占不到理。说话也没底气,做事儿也不能太过分。
“那倒不是,伯青用的是蛇虫和蘑菇,那些人是发现不了端倪的。只是。在缅国的美塞和清盛,出现了一支一千多人的英吉利军队。安南边境也出现了五六百人的法兰西军队。这两国的探险队,已经进入咱们的地盘了!”
所谓的异变就是这个,这是十几天之前的消息了,人已经过了边境。看来英法列强早在一两个月之前,就动身了!
“混蛋!杜降虎和马青虎是干什么吃的?一次就够了还来第二次,吃狗屎不回味吗?
给老子弄死他们,滇西的实情,绝对不能让他们探走!”
杨猛也并不是不许手下人出错,但一次也就够了,接二连三杨猛就要怀疑他们的能力了!
“三爷息怒。不是这两人不想出手,而是被丁大人拦住了,这两支探险队的人数都在三四百人上下,都有二百多人的兵丁守护。滇西的丁大人不敢擅自开战,只能向您请令了!”
擅自开战,没有杨猛的命令谁也不敢,而秦子祺所说的南疆异变,就是指的这个。
“让杜降虎、马青虎配上火.枪,将他们驱逐出境,若是炸刺直接开战!
泰辰,这边的事情交代给你了,我要去滇西!若是林老虎问起我的行止,你就说出去还愿了!”
最让人忧心的不是法拦西,而是盘踞在印度的英吉利,在那边他们可是有大军驻扎的,而且经孟加拉入缅,虽说山路难走,但并不是天堑。
美塞和清盛是什么地方杨猛最清楚不过了,金三.角的核心地带,英吉利到那里想干什么,用脚趾头想,都想的出来。
“子祺,蓝旗军没有什么声响吗?”
蓝旗军,是杨猛知道的比较清楚的一支队伍,清末就是他们抗击了进入金三.角的英吉利人,现在他们也该动了。
“蓝旗军?三爷,咱们不是要打着蓝旗军的杆子吗?哪来的蓝旗军?”
蓝旗军的事情,杨猛之前给丁泰辰提过,丁泰辰本以为三爷要打着蓝旗军的旗号,可现在看来,好像自己理解错误了。
“没有吗?”
杨猛一声疑问,兜住了话头,看来之前漏马脚了,这蓝旗军肯定是以后的事情了,自己先知先觉了,但这话已经说了,只能委屈一下丁泰辰了。
“我好像让你打着蓝旗军的名义,建了一支队伍吧?”
“三爷,我以为那只是您的一个想法,没想到南疆真会出事儿,这事儿是泰辰做差了!”
一翻记事薄,还真有打着蓝旗军立杆子的记录,这次南疆出了事儿,责任就在自己这个管家身上啊!
“唉……事情已经出了,还能怎么办?赶紧建吧!这次我过去安排!泰辰,你把咱们库存的滑膛.枪和三磅.炮准备出来一批,枪械在五万支上下,火.炮三五百门吧!
至于那些个前装的短枪,一概发到滇西那边,咱们这次就卖了这批存货!”
兜回了自己的先知先觉的话,杨猛也没怎么犹豫,新军成立之后,打的几仗都不怎么样,完全是一边倒,这次美塞那边的一千五百英吉利军人,倒是个不错的练兵对象。
“子祺,你和伯青加快速度,在一两天之内,先弄出一支精锐的影子,派往滇西,我有大用!”
东南亚各国的具体情况,影子虽说一直在刺探,但大多是在云南境内办的,这次杨猛要好好用一用兴灭继绝这招,看看究竟有没有好处,若是没有好处,杨猛并不介意灭掉几个白眼狼。
“泰辰,岑毓英在昆明吗?把人手召集到老宅,今夜议事,武庄这边准备一批信鸽,我要带到滇西去。
莫尔斯别让他走了,先稳住他,等我回来再说!若是柯尔特来了,第一时间通知我,我要与他会面!”
安排完了这些,杨猛也没闲着,打马直奔宜良而去,这次去滇西时间短不了,后宅那边还要安排一下。
回了宜良,一听杨猛又要去滇西,莲儿大是不依,现在正到了关键的时候,自己男人这一去又得几个月,莲儿的小脸一板。也嚷嚷着要随行。
“胡闹,滇西不比昆明,那边烟瘴不少,你这身子骨去了。万一回不来怎么办?”
这次去滇西。杨猛谁也不打算带,这次弄不好就要穿越边境作战。只一个徐子渭就够了,带这女眷累赘,再有就是滇西却是是烟瘴之地,不是土生土长的当地人。弄不好就要水土不服,而在热带雨林水土不服,丢命只是几个小时的事儿,哪一个女眷都很重要,杨猛是不会冒这个险的。
“不行,就是死我也要跟着您!您答应过我的!”
“小蹄子,找蹂躏呢!”
不顾莲儿的反对。强行灌饱了她,望着满脸愤怒的莲儿,杨猛也厉声说道:
“胡闹也要有个限度!胆敢吊在我身后,这事儿你这辈子就别想了!
宜良的许多事情。都要你挺着头,泰辰最近要外放,我把担子压给了芷晴,你要留在宜良帮着她。
我说的你听清楚了吗?”
见莲儿乖乖的点了头,杨猛这才松了一口气,这位也是个没约束的,万一吊在自己身后出了什么事情,对潘杨之间的关系,绝对是一个致命的打击。
安置好了后宅,收拾好了行装,又到兵工厂弄了一批德莱赛装备了自己的护卫,杨猛这才带着徐子渭,匆匆的返回了昆明。
一到老宅子门口,就遇上了面带忧色的老爷子,看来家里这位,又不看好自己的这次滇西之行了。
“老爷子,滇西边境之事,关系不小,我不去不成啊!我是鹤立镇总兵,在边境之外说的上话,我不过去,只怕……”
不等老爷子开口,杨猛就先开了口,杨家有兵无将,滇西更是如此,韦驼子也不知道本事如何,而且他还身在滇西,自己这个前世上过战场的雇佣兵,就成了经验最多的存在。
与列强开战,这也算是头一遭,列强的战力如何,不是估计出来的,而是打出来的,有些时候胜与败只是一念之间的事情,滇西的新军不怕失败,就怕不知道怎么败得!
所以这趟滇西之行,杨猛不得不去,通过实战带出一批可堪一用的军官,就是杨猛此行的目的,至于说战斗的规模,杨猛就不怎么在乎了,无非是打仗而已,自己可以稳守云南,多大的规模他也不怕。
如今南疆,最大的一股势力就是英吉利,这些洋犊子要是想玩大的话,韦驼子那边就该提前发动了,打他个吊蛋精光,他才知道害怕!
“唉……你这孩子老是水里火里的,我放不下心啊!这次过去可是要打英吉利鬼.子?”
杨士勤主要担心的就是老三的安全,今时不同往日,火枪的威力杨士勤见过,被那玩意儿一指就要丢命,这比自己当年可凶险多了,万一……
“嗯!八成是它们!”
“唉……我这老头子也挡不住你了,去吧!要么不打要么打死,该动手的时候,什么老人孩子,只要不是咱们一族,全部该杀!留着准没好事儿!”
江湖人就是这样,祸不及妻儿只是嘴上说的,手里做的都是抄家灭门的营生,那些怀着妇人之仁的,多数老了之后不得善终,敌人太多,你老了,对头的孩子就长起来了,杀父杀母之仇,谁能不想着去报呢?
“知道!但凡出现在我眼中的,一个也别想活着回去!
掳虎须,他们找错了对象!
老爷子,大哥不在,您安排一批金叶子到滇西,边境那边认这个。”
处理边境的事情,杨猛只打算练兵,至于其他的事情,不是杨家人该做的,自力更生,自己扶他们一把也就是了,想让自己背着他们,门儿也没有!
“要金叶子做什么?保钧那边有的是金银!”
杨士勤一听这个,就纳闷了,滇西的商路,走得是什么货色,他很清楚,金叶子,除了宫殿用,就是寺庙用,自家老三又想算计什么?
老三是上师点化的,对于寺庙,杨士勤也很是尊重,那可是上师的道场啊!容不得老三放肆!
“没什么大事儿!买头皮而已,英吉利人当年在米利坚买了一大批的头皮,这次让他在咱们手里尝尝这滋味。
那边的人多半崇佛,咱们鼓动一下寺庙,可用的人手就成千上万了,我要让洋鬼子,不敢在那些地方随意走动,一旦离了群,就要小心自己的头皮了!”
抵御侵略最好的办法就是人.民.战.争,草木皆兵的地界,谁也害怕啊!东南亚的人虽说瘦弱,但也是凶悍好斗的,安南、暹罗、缅国、南掌,无不如此,只要一点点的金银,一把缅刀,想要安安稳稳的在那边打的山林里走动,基本就是不可能的。
“割头皮啊?不如割了他们的子孙根,让当地人泡酒喝!那边的人更信这个!”
“您老高明,这事儿就这么办!”
奇形怪状的东西,那边吃的多了,再说洋人与当地人肤色不同,比起犀牛角,人的物件靠谱多了!




毒清 第三百一十五章 谋臣策
杨家两父子说完了体己话,就联袂来到了正堂,老爷子杨士勤二话没说就坐在了堂下左手边的位置,右手边坐的是魏五,正堂上首,独一张交椅,稳稳的摆在了那里。
“呦……您老这是要传位啊?”
这架势搞得就有些肃然了,今天的议事不怎么重要,无非是商量一下应对的办法而已,杨猛的心里已经有了定计,议事,无非是安排一下四省的事务而已。
“该有的样子一定要有,今时不同往日,四省之地,已经不是我能掌握的了,你有这个本事,自然要由你做主。
一是我老了,二是我没那个本事,杨家的大梁需要你杨猛来扛,至于我老头子,替你管管云南的事务也就算尽力了。”
老爷子杨士勤豁达的很,杨猛也不做作,几步上前,就做到了交椅之上。
“三爷,这位子坐稳了,是不是也该用用咱们这些谋臣了?”
这话是魏五接茬说的,自跟了杨猛以来,出谋划策的时候不多,在座的,从他魏五开始,丁泰辰、徐子渭、秦子祺、岑毓英还有那一干幕僚,多数时候做的都是管事们的差事,真正出谋划策的时候少的可怜。
“哦……也是,之前算是我怠慢诸位了,这次南疆异变,你们都有什么见解,说一下吧!”
魏五这话,也算是逼宫,还有就是要提醒自己一下吧?但有些事儿,杨猛看的清楚,知道什么路子是错的,什么路子是对的,与其多费唇舌,不如自己独断专行。
“出滇之策,便由老夫先来吧!
兴灭继绝,这是春秋大义,南疆与云南接壤的四国。皆是大清之藩属,如今朝廷暗弱,宗属关系名存实亡,此次三爷出滇。打出国威是其一,打服四国纳贡是其二,打走西洋蛮夷是其三,打出杨家的威名是其四!
扬国威,非是扬大清朝廷之威,而是扬我华.夏五千年之声威,以国威慑蛮夷,这是上上之策!
使纳贡,虽说南疆四大属国是纳贡给满清朝廷,但对我们也有莫大的好处。无论是之后接掌神器,还是如今重铸藩篱,有了四大藩国的支持,咱们起码不缺人丁。
打洋夷,御敌于国门之外。这是兵事的上上之选,不害我黎民百姓,不毁我家园城池,战事未开,咱们已然立于不败之地。
扬家威,蛮夷之地不识天.朝,只识神将。三爷此去若是打出了赫赫威名,那杨家所在之地,蛮夷无不俯首称臣。”
魏五这番话,说的堂堂正正冠冕堂皇,说白了这就叫软侵略,打着扶持的旗号。将本该在自家地盘打的仗,挪到属国的地盘上打,把人家打烂了,人家还得交口称赞俯首称臣。
“魏先生讲完了,那计长就再补充一条。推恩德!
杨家商号和田庄,对咱们的百姓来说,是恩德,对藩国的百姓也是一样,富户入商号,庄农佃户入田庄,跟着杨家有饭吃,不止要在咱们的地盘上施行,作为藩属臣子也该一体均沾!”
魏五的说道还算堂堂正正,徐子渭的说法就有些下三滥了,这他妈就叫控制人家的经济命脉,这法子要是推行下去,这属国就算是名存实亡了!
“魏师傅、徐先生讲完了,那颜卿就再补充一句,兴科举!
在属国推行科举之法,让属国民众知道何为春秋大义,藩属治国无须学什么洋务,安安稳稳闲话桑麻就是了,自有咱们为他们撑腰!”
好嘛!这仨倒是心齐,魏五的国势软侵略,徐子渭的经济侵略,岑毓英更毒文化侵略。看来自己的独断专行,惹出了这老中青三代谋臣心里的怨气,这是趁着老爷子交接大任的时候逼宫啊!
“呵呵……好!你们仨说的实在是不错,三爷再给你们补充一下!
借着机会进军美塞,将美塞清盛一带,纳入我云南的疆域,以此地为踏板,北有昆明做后盾,南下就是万象、慢谷,东进是河内,西出是内比都,南疆四国尽在掌握之中。
之后行那洋务之法,在四国都城修建铁路,昆明之兵旦夕至美塞,美塞之兵旦夕至四国国都,只要美塞桥头堡不失,咱们进可攻退可守,外洋之敌若强咱们就退守,外洋之敌弱,咱们就强攻!
安抚四国之后,韦驼子率军从藏边南侵,四国联军由东而入,破孟加拉入印度,最后一直往西打,打到大海之滨。
再选一军,由四国南下,控制海上诸岛,扼守列强东进之海路。
如此行事,大事可期、大局抵定,你们说老子说的咋样?”
杨猛的话,明显不是好话,但谋划还是对的,这半天的功夫,三人也对南疆诸国下了功夫,杨猛的谋略加上他们的六大策略,还真是可行啊!
“三爷睿智!”
“计长敬服!”
“颜卿不如!”
好嘛!这三位耍把式砸手里了,话头一转就想溜沟子,逼宫?这本事还差了点,杨猛怎么会轻易的放过他们?
“睿智个屁!现在玩这个就是找死!
你们以为英吉利是个软柿子?你们想怎么拿捏就怎么拿捏?
你以为人家日不落是卵黄呢?它就能巴巴的等着你把它的黄给挤出来?
先不说近邻的这些王八蛋给不给面子,单单南边的英法北边的老毛子,就不是咱们能应付的!
你说打就打,说不打就不打?可能吗?
你们说说,可能吗?”
杨猛的眉头一竖,对着三人就开了炮,什么玩意儿,本以为他们憋了一肚子的好主意,没想到全是烂招臭棋,这么玩那就是找死!
这番话说出来之后,三人脸上也布满了汗珠,人家独断专行是不对,可他们仨合力出的主意,也不怎么地道,自己看着是不错。好嘛!到了正主手里,本以为是天衣无缝的好东西,人家一抖,结果是张破渔网!
坐着的时候雄心万丈。只等着建功立业了,没想到人家几句话,三人的脸面全掉地上了!
“来来来,别闷着不说话,三爷如今要过去硬打英吉利鬼子,你们说说该咋收场?”
这三人虽说底子不差,但眼界太差,这也是无奈,他们看到的地方也就那么大,想让他们对世界局势有个正确的看法。他们还少了一些东西。
“还请三爷明示!”
被打了脸不假,可也不能被来来回回的搧啊!年纪最大的魏五,说了服软的话,杨猛的脸色,这才安稳了下来。
“明示什么?口口声声不离洋务。可对于洋务的这个洋字,你们又了解多少呢?你们都不知道人家吃啥长大的,怎么对付人家?
在这一点上,人家林老虎做的比你们三个好,人家找了一个叫魏源的编了一本《海国图志》,虽说这书说的也不甚明了,但起码这是人家的态度。
魏先生。您掌握着明湖书院,里里外外的洋人不少吧?怎么不问问,也编一本出来呢?
徐子渭,你天天跟在老子身边,见过的洋人也不少吧?你除了看到他们金发蓝眼,闻到了他们身上的羊膻味。还看到了什么?
岑毓英,你个小崽子,正是学东西的时候,你说你都学了啥?云南各项洋务,免不了与洋人打交道。你学的是什么?来e去是go,点头yes摇头no么?
了解对手,可不只是了解人家的技术,这些东西咱们总能学会的,你们得从根子里了解洋人,他们想什么,他们怎么想,巴巴的扑上去,除了挨揍没别的路!
计长跟着我去滇西,魏先生和颜卿,就在家好好学学魏源的那本《海国图志》吧!”
魏源的《海国图志》说起来也是个笑话,这本书不是得自林老虎,也不是在大清买到的,而是在收购《梦溪笔谈》的时候,在小鬼子那里买到的。
是葛仕扬亲手把这本书交到自己手里的,这事儿杨猛之所以记得,就是因为书的来路,和把书给自己的人。
瞧这三人的表情,九成九是没看过那本书,这也是自家的玩意儿呐!启蒙启到东.洋去了,都说这大清是挨欺负的命,就这么个吊样子,不挨欺负,就是天理不容了!
“三爷,这英吉利打不得,您为何还要去滇西呢?”
魏五这话算是问道点子上了,做政客他们还缺了一点无赖的味道。
“去耍.流.氓!”
这话一说满堂皆惊,这话怎么听怎么不靠谱,望着满堂呆滞的人,杨猛洒然一笑,就开始了解释。
“就说官场吧?哪个不是说了不算算了不说?前脚说的后脚就忘,只要不是写在纸上的东西,还不是怎么说怎么是?
喊号子一定要喊出气势来,喊的手下人能玩命往上扑,这就是本事,至于做不做得到,就是以后的事情了。
这次去滇西,就是这么个局面,打是一定要打的,但打成什么样,就不好说了!
打赢了,洋鬼子就不敢小瞧咱们,就得坐下和咱们说事儿,当年的东印度公司,咱们不就是这么办的吗?
打输了,咱们就退回来,继续练兵接着打,直到能坐下谈为止。
对于属国,这次出去咱们就是做恶人的,对于列强,这次出去咱们是做无赖的,死缠烂打打服为止!”
杨猛这么一解释,可不就是耍.流.氓么,有枣没枣楼上一杆子再说,若是捅了马蜂窝掉头就跑,若是有枣那就扑上去抢。
这次南疆之行,无论胜败最倒霉的只能是各大属国了,他们只能算作是棋子,而杨家和列强,才是真正坐在棋盘前面的棋手。
听了自家老三的解释,杨士勤也苦笑了起来,这老三,跟自己也打马虎眼,什么落在他眼中的就不放过,按照他的意思,这就是套话。
不过这样也好,老三无论是心机还是谋略都有了,再加上那一身的硬功夫,即使出差错、有闪失,但保命是足够了。
“三爷,是我等莽撞了!”
又是一个崭新的杨老三,魏五现在根本抓不住杨老三的念头了,现在看来,自己之前一直是被杨老三在逗着玩啊!这小犊子的城府也太过深沉了!
“莽不莽撞先不说,好好看看魏源的那本书,西山、明湖都有不少的洋人,这段时间你们也别闲着,帮着魏源整理改编一下《海国图志》,作为咱们这边了解西洋的手段也是不错!”
魏源的书虽说有些疏漏,但是,从大清的角度来看,这本书无疑是最好的洋务启蒙读物,只要稍加修改,这就是本工具书。
“我等必尽全力!”
被揭着面皮数落了一顿,即使是魏五,也有了正理八经瞧瞧魏源那本书的心思。
“你们的功底子,那是数一数二的,但差就差在了见识上,慢慢学吧!
接下来,咱们该谈正事儿了吧?”




毒清 第三百一十六章 战争准备(上)
杨猛一句谈正事儿,更是一记大嘴巴子,搧的魏五三人好不尴尬,原来刚刚一番高谈阔论,在杨三爷的眼里不过是些闲杂琐碎的事情而已!
“俗话说得好,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南疆开战,粮草是个大难题!
1...151152153154155...43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