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弄臣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盐焗鸡蛋
“皇上,还是不要臣去出征好了?臣的妻子再过一个月也就要生产了。如果现在出征恐怕臣的妻子生产很成问题。”景文连忙说道。
而李靖居然说:“景文,你不用着急,大军筹备出征也都需要几个月,所以不会耽误你妻子生产的。而且你好歹也是我大唐少有的名将了,那你自然不用担心什么。而且参谋制度是你主导建立的,自然没有人比你更熟悉了。所以,你来担任军务部长是非常合适的。”
“侯将军也不错啊!”景文马上说道,他可不想得罪侯君集。
可是李靖语出惊人的说:“我信不过侯君集!”
“轰隆!”
大家心里面一阵震惊。而侯君集也都是脸色发青。李靖这个是疯了吗?居然如此说侯君集,这个简直也就是在指着对方鼻子骂人了。如果说李靖是军队的一把手,那侯君集就是二把手。而且李靖还曾经教导过侯君集。侯君集可以说是李靖的半个徒弟。可是现在李靖居然如此的说侯君集,这个简直是太过丧心病狂了。这样等于也就是把一把手和二把手的矛盾公开化,简直是不可想象。
“皇上,等下臣会另外告诉你原因,不过臣不支持侯君集担任征东军团的军务部长。臣还是支持景文,所以请皇上任命景文为征东军团军务部长。”李靖说道。
李世民看了一下李靖。然后说:“好吧!任命景文为即将组建的军务部长,至于另外的军官。也就由大家酌情考虑吧!”
而接下来,确定了不同职位的人选。而有些将领也都是要跟着皇帝出征的,所以跟着出征的也就是程咬金尉迟恭这两个勇将。至于下面也都会抽调一批军官出来,然后组建征东军团去征讨高句丽。而下面那些军官,恐怕也都会打破头了,因为有不少人都想要抓住这个机会赶紧升官。而最终也都开始选择好了军官,而那些雪耻军的老部下,还有一些军校的学员也都要跟着。甚至现在还在军校内念书的学员,也都要跟着出去熟悉战场。
而大家也都是皆大欢喜,而唯一非常恼火的也就是侯君集。而侯君集看着李靖和景文,显然是非常愤怒,显然是仇恨了。这次侯君集无法出征,那也就是意味着他未必能够在李靖退休之前积累足够政治资本,那他未必能够上位成为军务总长。到时候,竞争的人可就多了,所以侯君集非常愤怒。而侯君集认为李靖是故意针对他,所以侯君集最恨的也就是李靖。
至于景文,看向了这个侯君集,他知道自己恐怕是遭到了无妄之灾了。本来景文也没有想到这个军务部长能够落到自己头上,可是现在李靖居然推荐了自己,而不是侯君集。而景文突然想起了原先历史上的一个典故,那就是李靖认为侯君集想要谋反。李靖一直对侯君集的教导兵法的时候留一手,并不像是一个真正的老师一样全心全意的教导。可是后来侯君集不满意,两人不欢而散。之后李靖直接在李世民面前抨击侯君集想要谋反,这个结果又是一地鸡毛的事情。从现在来看,李靖也许是怀疑侯君集想要谋反,所以才不愿意让侯君集积累足够政治资本,所以不想要侯君集出征。(未完待续)
大唐弄臣 891、监国问题
李靖和侯君集接下来恐怕要有一次龙争虎斗,不过这个和景文都没有什么关系。而景文也只是要负责准备出征的问题了,因为他是将来征东军团的军务部长,所以也就要扶着出征。至于接下来,按照常规,皇帝御驾亲征也都必须要有人监国。而监国其实也就是在皇帝不在的时候,由亲贵皇族来进行代替处理政务。而一般来说监国的都是太子,再不济也是皇帝的兄弟。不过这个监国可不是那么好选择的,毕竟如果一个不慎,那皇帝出去容易,一旦回来可就是要被人篡权了。所以,一般都是要选择可以信任的皇族来进行担任监国,这样才能够让皇帝放心。
而李承乾知道接下来要讨论到了这个议题,眼睛里面闪过了一丝兴奋。因为如果这次有了监国的经历,哪怕只是一次名义上的监国,那对于他这个太子的地位的稳固可是非常有帮助的。毕竟监国可以说是有莫大的好处,只要能够监国,那就是一个功劳。而监国也是太子竖立自己威望的好时机,只要能够监国的时候不出岔子,那也就是让人家看到太子的“能力”,对以后继承皇位有很大好处。
至于李泰和李恪,看到了这个情况,心里面也是有些无奈。李泰和李恪何尝不想进行所谓的监国,可是他们不是太子,所以也就不存在什么能够有资格监国的机会。一般都是太子监国,所以他们不是名义上的太子,自然也就没有机会监国了。他们当然知道监国的好处,可是现在却是看得到。摸不着的东西。所以李泰和李恪心里面非常着急,所以他们也不知道应该怎么办。
“监国这个事情,朕……”李世民好像有些不知道应该说什么。
而景文立刻意识到,李世民不希望李承乾监国。毕竟李承乾不是李世民心里面的继承人人选,所以也就不希望李承乾获得这个监国的权利。不过现在也确实没有什么人可以合适监国的人。所以李世民也是有些无奈。难道真的要李承乾来监国吗?一旦监国,那也就是和准皇帝不远了,所以李世民不希望李承乾那么快走一步。如果李世民让李承乾监国了,那也就是可以帮助李承乾来稳固太子的位置,这个不是李世民心里面愿意的。
景文主动说:“皇上,其实皇上出征。国内是否有一个监国也都是无所谓的。皇上的恩德施加于四海,难道还怕有什么跳梁小丑起来兴风作浪吗?所以皇上并不需要还怕什么跳梁小丑,只要朝廷上面的文武百官做好自己职责范围内的事情,那也就不用害怕出什么岔子。至于太子监国这个事情,太子尚且年幼。经验难免不足,还不适合把一个国家直接交给他。所以,臣以为只要让几位宰相好好处理政务也就行了。”
“如果遇到普通人不能解决,比较棘手的事情,我们不妨让有资格进入政事堂里面的几位宰相一起商议。然后我们现在政事堂里面有五位宰相,那正好是基数。那我们让他们主动投票解决,少数服从多数。只要有三个人同意了,那也就是可以实行下去了。并且把一些副本送到前线。这样皇上如果发现什么问题,也可以一票否决的推翻,这样也不会出什么岔子。”
景文这个说法其实也就是模仿后世的所谓民主集中制。让几位宰相投票解决相应的事情。反正这种民主集中制也是有他的好处的,那也就是能够尽可能的把权力分散,然后一定程度的集中。这样可以避免权力集中在一个人手里面,而唐朝的政事堂制度其实也就是这么做的,只不过他并没有明确政事堂的权利范围。所以政事堂里面的宰相也都是只有议事的权利,没有决策的权利。而决策权利也就是在皇帝手里面。不过现在是皇帝把相应的决策权暂时下放到了宰相手里面,这样也就是可以让宰相有一定的实际权利了。
这样其实太子是否监国。也都没有什么意义了。所以景文也就是想要通过这个方法,来阻止太子进行所谓监国的活动。反正几个宰相都是皇帝的心腹。那些并非心腹的人也都在这几年里面逐步的“被退休”,那还能够怎么样呢?所以既然几个宰相都能够决定了,也就没有什么意见了。
“既然这样,那就由几个政事堂里面的宰相一起开会讨论国家大事。而如果遇到了不能自己决定的事情,那也就是由你们开会解决,少数服从多数。至于你们如果还是不能够解决,那就送八百里加急送到前线,然后朕亲自批阅。”
“至于太子,还有泰儿恪儿,那就跟各位相爷好好学习国家大事好了!你们还年幼,不适合马上直接处理国政。”李世民说道。
而李世民直接以年幼的理由来否决了太子监国的建议,改为由各位宰相一起群体监国。至于理由,也就是太子年幼,不适合直接处理国政。不过这个“年幼”,这个可就值得说道了。是否年幼,标准绝对也就是存乎一心而已。只要皇帝说你年幼,你也就年幼,毕竟难道你的年龄还能够大过你的老子吗?所以,在父皇面前孩子永远都是年幼的。
而李泰和李恪却幸灾乐祸的看着李承乾,毕竟李承乾没有获得这个监国的权利,因为他太过“年幼”了。而李承乾却满脸怒火的看着景文,显然是对于景文坏了他的好事非常不满。
“得,老子居然再次拉了仇恨了。不过,我只不过是代替你老子说出来他的话,我有什么办法。如果我不说,也会有人说的。谁让李承乾你这个家伙太过着急了,连隐忍一下都做不到,那么快就在军队里面安插人手了?这样才引起了你们老子的忌惮,所以这才是你失去地位的原因。”景文暗想。(未完待续)
大唐弄臣 892、作死的高句丽(上)
h2> “琳儿,你怎么大着肚子也就站起来了,你不知道预产期也就在这几天了吗?”景文连忙对着程琳说道。
景文看见程琳站起来了,这个立马让他心里面非常焦急。因为程琳怀孕的预产期也就是这几天了,这几天随时都会生产,所以景文也都非常的紧张。毕竟这个孩子可是寄托于很多的期望,因为这个可是希望获得一个儿子,还是嫡长子,所以千万不能够出了什么问题。如果一旦出问题,那恐怕事情可就是非常大了。而这个时候出问题,那不光是孩子,大人也都有很大危险的。
“夫君,我坐不住,所以想要动一下!”程琳说道。
现在距离上次商讨出征高句丽的事情已经过去了一个月,现在全国上下都在动员,尤其是征集民夫还有抽调兵员军官。而景文这个军务部长也都已经是提前预定下来了,而下面那些军官士兵对于这次出征也都是非常热衷。因为这次出征其实也就是一次国家性质的抢劫,只要去参加战斗的人都可以获得所谓的战争股,到时候也就可以进行分红了。而傻子都知道,攻破一个国家而获得的财富可以说是非常巨大的。这种一个国家的积累,当然不能够少了。所以,大家都对于这次抢劫非常动心。
当然,对外当然不能够说是去抢劫,而是要说什么去报仇,报中华子弟之仇。所以这次大家报仇的口号喊得震天响,显然是要随时把高句丽从地图上抹去。不过具体心里面想什么,这个也就是有些不可说了。毕竟全国派兵出去以复仇为名来抢劫,这个显然是不太好说出口的,不符合儒家的传统思维。
而李世民想要的是创造超越前朝的伟业,而那些有一定文化的人,他们心里面都是有民族主义的,所以他们想要报仇。而那些军官想要升迁,至于普通士兵也想要获得战争分红,至于那些民夫也都是如此。所以在大家都有不同利益的情况下,也都一起指向了同一个目标,那就是要把高句丽碾死。
现在已经差不多筹备好了,因为军队都是从中央的军队里面抽取,而且民夫也都是从地方官负责。而也是多亏了景文的原因,现在几乎每一个县都有专门代替别人服徭役的人,所以直接把这批人抽调走也就可以了,不用让地方官府到处征集人。而因为景文的军队改革,还有地方的税收制度改革,所以让大唐的战争动员能力提高了很多。过去想要完成这些动作,没有半年以上都不可能完成。可是现在居然一个月左右也就完成了,这个不得不说是提高了国家的战争潜力了,而景文带来的蝴蝶效应也终于体现出来。
“景文大人,皇上让大家赶紧去太极宫。”一个宦官过来说道。
而景文有些着急,毕竟自己还是想要在这里陪一下自己准备待产的老婆。
“夫君,还是以军国大事为重好了!反正你也还是在长安,不怕出现什么事情。”程琳说道。
“那好吧!”景文说道。
而景文一边走,一边向宦官打听道:“请问这次是什么事情,皇上召集大家干什么?”
“还能够干什么?我们大唐准备出征高句丽,而高句丽也都已经接到了风声,所以他们赶紧派人俩求情了。他们害怕我们大唐了,所以想要来请求我们大唐原谅而已!”宦官说道。
高句丽人听到了消息,这个不算什么奇怪的事情。所以景文也不觉得奇怪,毕竟这个时代的动员保密效果还是很差的。这个时代虽然通信能力不强,看起来保密比较容易。可是恰恰相反,古代的各种动员机制完全都是公开化的,只要是有心人都可以听到相关的消息。这种全国性质的动员大军,根本也就是瞒得住君子,瞒不住小人。只要有人愿意打听,这种全国性质的动员根本瞒不住别人。高句丽在大唐内部的暗探鬼才知道有多少,所以他们接到了消息也不奇怪。所以他们马上派出使者飞速赶来,如果只是少部分人赶来,所以一个月也够了。
“高句丽不是在做无用功吗?他们难道不知道,我们大唐已经把他们的东西给‘瓜分’了吗?”景文问道。
现在大唐其实已经是把高句丽的那些战利品提前的“瓜分”了,而那些获得战争股的人自然不会愿意把到手的利益给吐出来。所以这次征讨高句丽已经不是说停下也就停下的,毕竟朝廷上下上到文武百官,下到普通富裕的百姓,那都是购买了战争股的。如果这次讨伐失败了,那不就是要让大家没有收益?而且那些购买战争股的钱都已经转化成为了各种粮草军械,都已经变成了各种生产生活的东西。这些战争军费已经用来促进了经济发展,怎么可能再次吐出来?所以,这次战争势在必行,恐怕就连皇帝李世民也都刹不住车了。
“嘿嘿,高句丽人这次可是白费功夫了。他们根本不知道,我们全国上下都恨死他们了。他们居然敢把我们中华子弟的尸骨用来做京观,而且还是上百万人的尸骨,这下就算是儒家的那些腐儒也都不敢阻挡朝廷去讨伐高句丽。”宦官说道。
这征讨高句丽的百万军人的尸骨,确实是中原百姓无法磨灭的痛。中国对于敌人的尸体都是比较尊敬的,没有惊天的仇恨根本不会虐待尸体。而这种战场上的厮杀,其实无所谓个人私仇,可是高句丽居然如此做事,这个已经是把这种耻辱刻在了汉人的骨子里面。汉人何尝时候遇到了这种耻辱,就连当年匈奴人乌桓人鲜卑人突厥人都没有敢如此对待汉人的尸体。而高句丽这么做,简直也就是在作死。高句丽这个也就是不做死也就不会死,他们选择了这个,那等于是把仇恨加注在每一个汉人的心里面了。r1152( )
大唐弄臣 893、作死的高句丽(下)
“外臣渊盖苏文,见过大唐皇帝!”高句丽的使者说道。
“渊盖苏文?”景文听过这个名字。
景文听说过这个渊盖苏文这个名字,因为景文在后世看过一本古代的演义小说,也就是叫做《薛仁贵征东》的小说。而里面哪个大反派也就是渊盖苏文,他是高句丽的大莫离支,架空了高句丽的国王。不过后来景文也大概知道了,这个渊盖苏文其实是高句丽的世代权臣,他是继承了父亲的宰相位置,然后才能够架空高句丽的。而他还是弑君废立,所以是一个大反派。
不过,这个渊盖苏文现在不过是三十多岁而已,并不算是非常年长的人。而且从他现在能够主动出使大唐的情况来看,他其实是并没有继承父亲的位置。而渊盖苏文真正名震天下,是在原先历史上的贞观十七年的时候唐太宗李世民出征高句丽,而这个渊盖苏文成功的阻挡了唐太宗,这样他才高句丽的威望大为提高。所以说这个渊盖苏文是少有的打败了李世民的人,而那个时候渊盖苏文几乎是和大唐所有名将在作对,能够挡住已经是少有了。如果不出意外,这个渊盖苏文其实是也算是一个千古少有的将才,毕竟能够在大唐那么多开国名将的进攻下还能够无法攻克高句丽,这个就不是简单的事情。
而这个渊盖苏文,在后世韩国也都是有很大的名声,毕竟他可是挡住了大唐进攻。而后世韩国人经常乱认祖宗,把高句丽也都当做了是他们的祖宗了。所以渊盖苏文已经是后世韩国崇敬的人,不过现在也就站在自己面前。不过这个渊盖苏文还是一个络腮胡子。居然看起来非常的有精神,三十出头的年龄正好是最年富力强的时候。而十多年之后他才是走上巅峰。
不过因为大唐征讨高句丽提前了十年,而渊盖苏文也都没有能够继承父亲的位置,所以他也就是被派来出使大唐。这次也许是他父亲对他的考验,所以这才让他过来。不过。恐怕以渊盖苏文这个军事强人来说,恐怕他不会服软的。
“皇上,大唐准备征讨我们高句丽,这个我们已经知道了!不过外臣希望皇上放弃这个想法,如果大唐执意要攻打高句丽,那恐怕会落得和隋朝一样的下场!”渊盖苏文十分骄傲的说道。
而现在其实是高句丽竖立自己民族自尊的时候。他们打败了中原王朝,所以他们自认为自己可以和中原王朝平起平坐,所以他们非常高傲。就算是现在面对李世民,他们也敢直接面对,而且不会通过装孙子来获得大唐的原谅。他们认为他们既然能够三次打败了隋朝大军。那他们也应该能够再次打败大唐,这个也就是他们没来由的自负。
“你把朕当做了是隋炀帝那样的昏君了吗?朕出身战场,战无不胜,一个小小的高句丽,也难不住我们。如果你们知罪,那就赶紧让你们国主献上国土,主动内附,不然我们打过去可就没有那么好说话了!”李世民霸气的说道。
可是渊盖苏文却哼道:“皇上。你们中原败在我们高句丽手里面,也不是一次了。所以这次还请皇上放弃征讨高句丽的打算,不然从平壤到鸭绿江的那些白骨。就是你们大唐的榜样!”
“什么?”“够猖狂!”“请皇上将这个狂徒拉去斩首示众,用来祭旗!”“皇上,这个狂徒不能够放过,必须要斩首!”……
众位大臣都是一阵喊着要斩首的声音,因为这个渊盖苏文已经再次拿那白骨精京观作为说事的理由,毕竟这个可以说是中原不可承受之痛。所以这个家伙再次说到了这话,那显然也就是惹恼了大家。而现在大家连所谓的两军交战。不斩来使的规矩也都不顾了。
而李世民马上说:“既然你如此猖狂,那朕也就顺着我中华子弟的遗骨的道路。一路攻打到你们国都平壤。朕相信,一路上中华子弟的在天之灵,一定会保佑我大唐一路攻克平壤,战无不胜攻无不克!”
“皇上万岁!”“皇上万岁!”“皇上万岁!”……
而渊盖苏文显然早就是想要和大唐进行作战了,毕竟渊盖苏文可不是什么软弱的人,他既然能够和大唐作战,他巴不得想要通过和大唐作战,竖立自己的威信。如果能够再次打败了大唐,那他渊盖苏文将会成为高句丽的英雄,甚至对于继承他父亲的位置也就没有任何的阻碍了。而对于渊盖苏文来说,大唐也就是他的垫脚石,是他走向辉煌的垫脚石。当年乙支文德打败了隋朝的一百多万大军,让乙支文德成为了高句丽的英雄,而现在渊盖苏文也都是希望如此。
“皇上,外臣在高句丽,等着你们的进攻!”渊盖苏文喊道。
“好,朕倒是要看看,你们高句丽是怎么挡住朕的!”李世民哼道。
接下来,渊盖苏文马上就离开了,李世民也都没有杀死他。毕竟两军交战不斩来使,这个也都是潜规则。就算是大唐和高句丽准备交战了,那也不可能把渊盖苏文斩首了。
而景文看着这个渊盖苏文狂傲的情况,心里面不由得吐槽。这个渊盖苏文太小看目前的大唐军队了,景文从当年北伐突厥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准备了。从军队的火器到各种后勤体系的建设,已经非常完善了。如果按照原先历史,李世民征讨高句丽失败,那是因为天气冷了,所以才被迫退兵。可是到了这个时空,景文“发明”了羽绒服这种轻便而保暖效果很好的衣服,士兵冬季作战已经不是太困难的事情了。而且羽绒服取材方便,这个时代到处都是鸟类,很容易获得羽绒来制作衣服。所以冬季作战并不是什么不可逾越的鸿沟,所以高句丽这次要倒霉了。(未完待续)
大唐弄臣 894、长子出世
景文刚刚从宫里面回来了之后,马上接到了一个仆人的通报。
“老爷,夫人要生了!”仆人说道。
“什么?琳儿要生了?”景文再次问道。
“是啊!程夫人要生了!”仆人再次说。
景文根本不顾什么礼仪了,直接飞速的往家里面跑,显然是想要赶在自己儿子出生之前回到家里面。而景文紧赶慢赶,终于在十五分钟之后赶到了。毕竟这里景文家距离皇宫也不远,因为唐朝很多高级官员都是住在皇宫附近的。
“夫君,我要生了!”程琳马上一阵痛苦的说道。
“没事吧!你放心,一定会平安的!”景文说道。
这个时候,妇科的大夫马上让景文离开,然后送程琳进入房间之内。
“大人,还是请你不要进去,这个对你不好!”妇科大夫说道。
而景文这才想起来,古代女人生孩子的时候,男人是不能够进去的。而都是有稳婆来进行帮助,所以景文也只能够在外面等待。
“啊——啊——啊——啊——”
几声惨叫发出,景文也都有些紧张。毕竟虽然柳青也生过一个孩子,可是景文心里面还是难免紧张。不过现在程琳再次生孩子,这个让景文心里面既紧张也高兴,自己算是有了第二个孩子了。
“爹,我要有一个弟弟或者妹妹了吗?”景雯雯拉着父亲的小手说道。
“嗯,你很快就要有一个弟弟妹妹了!”景文回答。
而景雯雯却说:“我看别人家,都是很多孩子的。皇上干爹也有不少孩子,我们家就只有我一个。有不少人都在议论爹你……”
景文当然知道怎么回事,毕竟景文的女人也算是不少了,可是只有一个女儿,这个对于很多人来说简直是不可想象的。这个时代的达官贵人,妻妾成群。孩子自然也就很多。而景文有了那么多女人,可是却只有一个孩子,这个比起很多高官来说都算是少了。既然如此,那他们也就难免在背后议论景文,认为景文男人的能力不行。当然景文对于这种说法,也都是不屑一顾的。他们根本不知道什么叫做优生优育。什么叫做对孩子负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