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大唐弄臣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盐焗鸡蛋
而那些各级的文武官员,也都可以获得更高的战争股票,然后等待战争之后可以进行分红。而这次战争,其实也就是一次大唐一大群官方强盗去高句丽抢掠的战争。大家都是为了利益而已。只不过这次的“强盗团”,也就是官方组织。然后百姓出钱,之后一起去抢掠属国。不过这种事情不会有太多次。如果这种事情太多次了,那恐怕也太好,会让那些属国对大唐感觉害怕。不过这次是高句丽自己作死,所以才落得如此下场,怪不得别人。
其实,高句丽之所以如此嚣张,其实是因为他们打败了隋朝的入侵,然后树立了自己的民族自尊心。高句丽其实本来只是一个小国,实力不大。而之后他们趁着中原乱世的时候窃据了中国的领土,然后逐步发展壮大。而这个还不是重点,窃据领土并不能够带来民族自尊心。不过隋朝三次征讨高句丽的时候,结果隋朝损失了上百万军队。而打败了隋朝的“入侵”,那他们的民族自尊心也就起来了。
就好比当年抗日,还有后来的抗美之后,中国被压制的民族自尊心也再次爆发。而民族自尊心都是打出来的,如果没有经过一次残酷的战争,并且还是要打败了一个强大的国家,根本无法真正的竖立起来什么民族自尊。只有打败了强者,那才算是能够竖立民族自尊心。就好比后世假如中国欺负一些小国,那打败了他们也不会有什么民族自尊。只有打败强国,才能够提振民族自尊。而这种例子有很多,日本甲午战争打败了满清,这样他们才能够居高临下的面对满清。而中国后来打败了日本,甚至是美国,这样才能够成为世界上的一方巨头,受到别人尊重。
而高句丽自认为打败了隋朝,让隋朝丧师辱国,甚至还间接的造成了隋朝亡国,他们的民族自尊心再次起来了。他们的国民和官员也都不会满足于做中原王朝的属国,他们一直都是希望能够和中原王朝平起平坐。这点从很多例子上都可以看出来,高句丽一直都是希望和中原王朝平起平坐。而隋朝讨伐高句丽失败之后,他们这种想法也就是更是高涨,因为他们的民族自尊已经不能够容忍自己国家臣服于中原王朝。毕竟他们认为自己打败了中原王朝,就算不比中原王朝更强大,那至少也不用鸟中原王朝,可以平起平坐了。所以,高句丽现在其实是非常看不起中原王朝的。(未完待续)





大唐弄臣 887 出征之议(中)
既然决定了后勤方面的事情,那接下来应该决定派出多少兵力了。不过,在出兵多少这个问题上,居然有不少人有了争议。因为大家都摸不透高句丽有多少战斗力,要多少兵力才能够打败他们。
“各位爱卿,大家可以各抒己见,认为我们大唐要出兵多少才能够打败他们呢?药师,你先说。”李世民问道。
而作为军务总部的总长李靖主动推测道:“皇上,臣以为必须要五十万大军才行。”
“五十万?”大家一阵震惊。
因为他们没有想到李靖居然会说出这种说法,因为五十万大军太过惊人了。现在大唐全国也都没有五十万大军,如果出兵五十万大军那恐怕就要把全国的军队都要掏空了。
听了李靖这话,然后李世民不悦的说:“药师,真的一定需要五十万吗?”
“臣以为当年隋朝出兵一百万,都打不过高句丽,这样那我们五十万已经算是少了!”李靖说道。
而户部的官员马上说:“皇上,如果出兵五十万,那恐怕后方的民夫也都需要上百万以上,恐怕军费不够啊!”
听到军费问题,这个居然再次不够了。而李世民也不想真正的出兵五十万,这样花费太过巨大了,李世民不太能够接受。
不过,景文很快就出来了,说:“皇上,臣以为出兵十万也就够了,不过火器必须要配备齐全!”
“十万?”
大家听到了景文的说法,居然十万也就可以了。而从五十万到十万,那出兵十万人大家也都是可以接受的。不过十万人。真的能够打败高句丽人吗?当年隋炀帝三征高句丽,出兵一百多万,可是都没有能够打败高句丽,反而让隋朝直接因此灭亡了。所以高句丽不好打,李靖说需要五十万。这个已经是非常保守的估计了。可是景文居然说十万也就行了,这个让大家一阵疑惑。
而大家也不知道应该听谁的,而李靖可是号称大唐的军神,毕竟李靖的战功可不是吹出来的。不过景文好歹也是打了好几次战斗了,打败了突厥人和吐蕃人。而突厥人是和大家一起打败的,不过吐蕃人大家也都没有放在眼里。在他们眼里面。吐蕃人不过是跳梁小丑而已,比起突厥人来说根本不算什么。至于高句丽,大家都认为是难啃的骨头,并不是什么太过容易打的软柿子啊!
“景文,你说十万也就行了吗?这个可是军国大事。可不要胡说八道啊!”李世民问道。
而景文肯定的说:“皇上,臣虽然认为十万也就足够了,可是臣还有一个条件,那就是火器必须要配备足够。如果这个十万人还是过去那种普通的纯粹冷兵器士兵,那臣也没有信心十万人能够征服高句丽。而出兵五十万上百万,那臣以为最终失败的恐怕还是我们。反而出兵十万,我们应该能够获得胜利。这个就是后勤方面的原因,目前的运输能力反而是一个问题。”
对于古代的生产力和运输力量。这个没有人比景文这个后世人更清楚了。很多时候古代出动大量的军队,最终结果往往是失败的。从奠定三国基础的赤壁之战,到后来的淝水之战。而还有不少以少胜多的战役,其实这里面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人多一方的后勤其实很成问题,三国时期赤壁之战曹操一方的士兵其实有很多疫病,也就是说在孙刘联军打败了曹操之前,曹操军队里面的瘟疫已经不轻了。
而曹操也不是没有想过治理瘟疫,可是药材根本不够用。这种数十万大军聚集在一起。后方的运输能力很差,而后方的药材运送到了前线。也都是杯水车薪。所以那些瘟疫的士兵根本不够用,最后只能够眼睁睁看着那些士兵得病了。这个也就是古代的生产力和运输能力不行。这才造成的悲剧。
至于隋朝征讨高句丽的时候,其实与其说是被高句丽打败了上第一次征讨高丽的百万大军,还不如说是被隋朝自己打败了自己。隋朝上百万大军,后方的粮草无法运输到前线。而高句丽号称是打败了上百万大军,可是那上百万大军其实都是饿了几天。饿了几天的士兵,能够有多少战斗力,结果只能够悲剧的被屠杀了。所以隋朝征讨高句丽,其实是自己犯傻才死了,并不是被高句丽打败的。
所以说隋朝征讨高句丽,那是因为猪一样的指挥官,这才落得如此下场。如果当年隋朝不派出那么多士兵出征,那也许反而能够成功。不过派出了上百万大军,最终结果反而失败,这个也就是后勤方面不行的原因了。
所以,古代战争后勤是一个悲剧的问题。后勤如果不行,那派出了大军反而不会有帮助,反而会误事。毕竟古代的运输能力和生产力都无法做到供养前线无数大军,最后后勤体系崩溃,前线的士兵都要饿肚子和敌人作战。如果是这样饿肚子作战,那别说百万大军,就算是千万大军都不顶用。而隋朝那隋炀帝,好像根本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一样,还是要派出大量军队去作战,结果自己打败了自己,高句丽人捡到了一个便宜。
“皇上,前隋的教训不可不重视,毕竟前隋其实是自己打败了自己,而不是高句丽打败他们。我们中原的战斗力其实比起高句丽强大很多,可是如果一旦后勤粮草供应不上,那这个反而是误事。我们不妨多征集一些民夫,然后少派出一些军队,这样我们也就不用害怕高句丽人能够有机会打败我们了。前隋征讨高句丽失败,其实是隋炀帝的错误指挥造成的,而我大唐有如此之多的名将,还有皇上这个英明的统帅,那怎么可能失败呢?”景文说道。
而李世民也都点了点头,显然认可了这一点,毕竟隋朝的事情也都知道了,而古代的运输能力也都是非常成问题的。(未完待续)




大唐弄臣 888、出征之议(下)
“十万大军,真的能够打败高句丽吗?”李世民再次问道。
而景文马上保证道:“只要后勤能够跟得上,那臣可以保证这次绝对是战无不胜的。而火器一定要跟得上,这样我们打败高句丽,完全不成问题的。所以,只需要十万大军也就可以了。”
而李世民也终于下了决心,说:“那朕就派出十万大军就行了,不过我们不妨多征集一些民夫,必须要三十万民夫在后方做后勤事务。”
李世民接受了景文的意见,那就是军队可以少一些,但是火器部队必须要足够。而后方的的民夫必须要足够,然后这样才能够把火器弹药还有粮草之类的东西都运输时到前线。而这次征讨高句丽,那首先也就是必须要有足够的后勤,所以大唐不能够犯之前隋朝的错误。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如果大唐还犯了隋朝的错误,那恐怕也就麻烦了。而接下来,也就要商讨怎么样决定出兵。具体派出哪支部队,这个就要看怎么组建了。
“朕决定,这次征讨高句丽,出动中央军。中央军虽然是守卫中枢的,可是也必须要出战经过锻炼。如果一直在中枢,不经历战斗,那怎么可能能够有作战的能力呢?所以,中央军也必须要锻炼一下才行。所以这次朕打算调动中央军出去,这样才能够保持中央军的战斗力!现在,就请大家说说,派出那些中央军?”李世民说道。
而程咬金马上说:“皇上,臣的左神策军愿意去征讨高句丽。”
景文的岳父程咬金,因为调动工作的关系。调动到了左神策军当节度使,所以现在程咬金主动请求出动,让李世民同意他带兵出征。毕竟他们这些老将也都是手痒很久了,所以也就主动想要出征。
“皇上,臣也愿意带着右神武军出征!右神武将组建以来。都没有能够出征过,所以臣想要他们出去锻炼锻炼。”尉迟恭也说道。
接下来,一大群武将也都想要出征,赶紧抓住这个机会多立战功。而那些中低层军官也都想要趁着这个机会,赶紧出征立功,然后可以获得升官的机会。毕竟和平时期。军官很难获得提升的,这些家伙当然要抓住征战的时候升官了。如果不抓住这个机会,那恐怕以后战争的机会也就越来越少了。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而就算当了将军,也都希望自己的将军含金量也就更大一些。只要进入了仕途。谁不希望能够让自己的官帽子更高一些,所以现在自然也就要抓住这个机会了。
不过,李靖却主动说:“皇上,还是从中枢的八个军里面分别抽调部队,然后组建征东军团。这样不但可以从各支军队都能够得到锻炼,而且大家也都不会有意见!”
李靖的意思也就是和稀泥了,既然大家都想要去,那李靖帮助谁都不好。毕竟李靖现在是军务总长。他可是总管大唐军务的人,如果他帮助谁说话都不好。虽然现在李靖不太管事了,可是他只要还在位置上一天。那他的话也都是非常顶用的。李靖现在也都是快要退休的人了,自然是一个老好人。李靖必须要为自己的后代铺路,他也不想得罪太多人,所以也就是和稀泥。
李靖现在官职也是上不去,因为景文的原因李靖的宰相当不成了,所以也就只能够准备退下来。而李靖谋取景文的大唐军校祭酒的位置也没有成功。所以李靖知道自己恐怕如果不出意外,再过一两年也就要真正的退休。如果这个时候得罪太多人。那到时候他在军队里面的孙子,恐怕也都要被人收拾。所以李靖这段时间一直都是和稀泥的人。现在各个军队都想要出征,那也就是看大家的自己的本事,然后可以出征了。
“皇上,臣以为神机军也要出战。神机军自从组建以来,并没有一次实战过,所以神机军臣以为也要出战!”神机军节度使李孝恭说道。
神机军也就是几年之前组建的一支火器部队,专门负责飞弹还有各种手雷地雷的使用,还要承担爆破的工作。而现在神机军也将会使用火炮,而整个神机军如果按照之前的规划,那恐怕必须要有两个分别拥有一百门大炮的炮兵师,并且还有一个火箭弹师,最后一个负责研究火器的研究师。而这些火器部队不但可以集中起来使用,也可以分开配属到不同的部队,这样可以最大的效果利用。
而这足足两百门大炮,还有飞弹的部队将来可是镇守长安的利器,只要有了这些火炮和飞弹,这个时代任何人都无法打过来。而下属部队还有不少炮兵和火器部队,不过目前都没有配属完。目前的火炮都优先给神机军了,别的部队都没有配备大炮。神机军目前也不过是六十多门大炮,并没有满编。而神机军这次也要一起出战,这个显然是想要锻炼一下部队了。因为之前都是在打死靶子,现在当然要打一下活靶子。如果火器部队不经历实战,那也是打不准,那也就自然没有战斗力的。
“好,这次出战也就由神机军全军出战,并且另外的十万人有朝廷中央的八个军里面抽调,这样组建精锐出去作战。这次我们一定要把高句丽灭了,这样才能够给我中华子弟复仇雪耻。”李世民说道。
很快,接下来大家都想要商讨一下,这次战斗谁来充当指挥官。毕竟军队已经可以从各支军队里面抽调出来,可是具体谁来担任这个指挥官,那这个也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而古人也都是重视主帅,所以主帅的位置可是非常重要的。哪怕现在有了各种参谋,主帅的人选也是非常重要,所以大家都要看看这个主帅的位置到底选择谁来担任。
“皇上,如果皇上不弃,臣愿意替皇上操劳这一回!”一个将领出来说道。(未完待续)




大唐弄臣 889、御驾亲征
听到了有人主动出来请战,而大家纷纷看了过去。而这个人也就是大唐庶务总长侯君集。现在侯君集已经不是兵部尚书了,不过他却转化成为庶务总长,虽然看起来分管的范围没有那么大了,可是实际上管辖的事情更精细了。而且属下的人也更多,所以权利并没有减少。而且军队里面的人事问题都要经过他的管辖,所以他可是掌管了军官的任命,所以谁也不敢轻视他的地位。
现在他主动请求出征,看来他也是想要赶紧立功。而很多人也许也都猜测得出来,那就是侯君集盯上了李靖的位置。现在侯君集虽然是三个总长之一,可是他却只能够排名第二,所以他想要尽快成为军务总长,成为军方的领袖。这样可以说是作为一个军人最高的理想,所以他当然要努力积累政治资本了。李靖过不来两年就要退休,而侯君集还年轻,如果能够趁着现在的机会积累足够政治资本了,那接下来完全可以成为李靖的继任者了。
“侯卿家一片热心,朕很满意。不过,这次朕打算亲自御驾亲征!”李世民说道。
“什么?皇上不可!”马上一大群人喊道。
听到了李世民居然打算御驾亲征,这个简直是让很多差点疯了。李世民可是大唐的皇帝,皇帝哪里能够轻易出动去外面征战,这个简直也就是不可理喻。而皇帝如果出去征战了,那一般都是只有国家特别危险,为了鼓舞士气才会御驾亲征。而一旦皇帝出去征战在外面出了什么意外,那恐怕也就要惨了。毕竟皇帝在古代可是一个国家的最核心。一旦出了意外那国家恐怕都要乱了。
“有何不可,朕也算是戎马一生,经历了战阵数不胜数?难道,朕还不能够当十万大军的统帅吗?”李世民问道。
而魏征马上说:“皇上,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万一出现了意外,那我大唐……”
“哼,高句丽那些跳梁小丑,难道还能够伤害朕?朕有十万大军保护,害怕出什么问题?”李世民问道。
而魏征马上说:“皇上,臣不是怕高句丽。而是军队内部……”
“嗯?魏征爱卿,我大唐军队里面可都是对我大唐忠心耿耿的忠臣,你这嘎嘎嘎话是什么意思?”李世民问道。
而那些武将都看着魏征,想要魏征给一个说法。如果按照魏征的说法,担心军队内部有图谋不轨。那不就是在骂在场的人有人图谋不轨吗?或者说是下属有人有问题,是内奸?显然,魏征这次说话非常有失检点了,所以武将也都死死地看着魏征,如果魏征再次敢说什么,那也就喷死他了。
“皇上,臣不是这个意思?而是……”魏征还像说什么。
而李世民马上说:“魏征爱卿,当年隋炀帝杨广都能够亲自带着百万大军区征讨高句丽。朕带着十万大军去征讨能够有什么问题吗?所以,难道你的意思是朕不如隋炀帝杨广吗?”
李世民这话说得有些诛心了,那就是如果有人敢继续反驳。那也就是说明李世民不如隋炀帝杨广。而杨广在唐朝人眼里面,可是公认的昏君暴君,难道大家能够说李世民不如杨广吗?所以这个话不能够说,所以魏征也哑火了。再怎么说,也都不能够直接说皇帝是一个昏君啊!
而有些人大概猜测到了,李世民之所以想要御驾亲征。其实还是有一个深刻的原因。原因就是李世民想要和隋炀帝斗气,既然隋炀帝在高句丽这里摔了一大跤。那李世民自然也要在这里爬起来。当年隋炀帝在高句丽吃了一个大亏,那李世民自然也就想要把中原皇帝的面子找回来。毕竟中原皇帝的面子是在高句丽那里丢的。那李世民作为隋炀帝的一个道统的继承人,自然要找回这个面子。而李世民也想要证明,自己比隋炀帝强大。而比较两个人的能力高低,其实最好的办法也就是让他们做同一件事情,这样看谁能够做得好做得快。
而李世民之所以想要亲自去讨伐高句丽,那也就是因为当年隋炀帝亲自去讨伐高句丽,结果失败了。而李世民这次要去讨伐高句丽,自然也要亲自一起去出征,然后把高句丽给灭了之后,这样不但可以为中原再次召回面子,然后再次为中华子弟报仇,甚至也能够证明大唐比隋朝好。因为隋朝在高句丽上面摔了跟头,那大唐能够找回面子,那也就是说明自己大唐比隋朝好。好不好,这个其实是对比出来的,如果没有对比那根本不可能觉得更好。
只要能够打败并且灭了高句丽,这样也就显得大唐好像比起隋朝要好不少,这样也就让大家看到大唐的强大。而且高句丽这个地方,其实和中原王朝早就是做对了很多年,中原王朝强盛的时候他们也就称臣。而如果中原王朝弱小的时候,他们也就会趁机扩张,然后占领中原的领土。所以这种人如此可汗,扩张*如此强大,所以绝对不能够留着。这种人,在景文心里面和后来的倭国鬼子差不多,弱小的时候他们也就求饶称臣,只要能够把窃据的国土保住也就行了。可是一旦中原弱小,他们就来一步步蚕食中原国土,他们的目标可就是成为和中原王朝平起平坐的人。这种人可是忍了数百年,这次不能够让他们这么下去了。
“好了,这次战斗,朕亲自御驾亲征。带领征东军团出征,而谁愿意跟朕出征?”李世民问道。
“臣愿往!”大家一起说道。
既然皇帝要御驾亲征已经必不可免,那大家都想要跟着李世民去一起打仗。虽然未必所有人都要去,可是也必须要表忠心才行。所以,大家也都请求去出战,这样好像就能够显得自己忠心耿耿了。
不过,请求出战的人却没有景文。(未完待续)




大唐弄臣 890、李侯生隙
“皇上,既然皇上愿意御驾亲征,那臣愿意担任这个征东军团下属的军务部长。”侯君集说道。
既然皇帝御驾亲征了,那侯君集自然不可能和皇帝抢夺这个主帅的位置,不然那就是和皇帝抢饭碗了。和皇帝抢饭碗,那这可是找死的行为。所以,侯君集自然也就退而求其次,选择成为军务部长。反正军务部是负责制定作战计划,给主帅提出重要参谋意见的,所以侯君集也就自然想要这个职位。反正如果到时候打赢了战斗,自己功劳也是不小。毕竟皇帝总不可能和臣子抢功劳,皇帝已经是升无可升了,所以最大功臣也就是军务部长。那这样侯君集也是可以获得很大的政治资本,也没有多大区别的。
而李世民想了一下,看了看李靖,而李靖犹如老僧入定一样,显然不予理会。李靖知道现在自己不太可能出征了,所以也就在长安混口饭吃也就行了。不过,当李世民看向了李靖的时候,李靖却没有露出赞同的神色,反而看向了景文。
而李世民有些疑惑,不过还是说:“既然这样,那就由景文来担任这个军务部长吧!”
“什么?”侯君集一阵惊讶。
侯君集没有想到,李世民居然会任命景文担任这个军务部长。本来他以为自己势在必行,可是现在居然煮熟的鸭子飞了,这个让侯君集一阵愤怒。而侯君集也看出来了,这个恐怕是李靖的意思,李靖居然暗示李世民任命景文担任这个军务部长,简直是莫名其妙。而侯君集怎么看也都比景文靠谱多了。所以这个简直是让侯君集无法理解。
而李靖主动说:“景文是我大唐和新罗的联姻代表,那由他来担任军务部长,可以帮助我们协调大唐和新罗的联合作战。所以,臣推荐景文!”
“就这个原因?”侯君集无法理解。
而李靖接着说:“景文也是我大唐的名将,有什么不可的?”
侯君集简直是无法理解。李靖平常不是一副老好人的模样,怎么现在居然如此专门针对侯君集。按照理论上来说,能够担任这个军务部长的人选还真的没有几个。程咬金秦琼这些勇将,并不能够胜任。而能够胜任,有足够资历的人也就是李靖、侯君集、李绩或者是别的一些宗室将领。可是宗室将领李世民可以利用,不可重用。那也就是在李靖侯君集还有李绩三个人里面选择。李靖不可能出征了。他还要留在长安坐镇全局。而侯君集非常想要这个职位,可是李靖居然不支持自己?李靖宁可支持景文,也不支持侯君集,这个让侯君集莫名其妙。
1...232233234235236...28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