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全职国医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方千金
江州医科大的几位教授那可都不是好相与的,哪怕是方浩洋这样的科室大主任也要陪着笑。
怎么说呢,江州医科大的一些教授权威,那是真正站在理论界巅峰的权威人士,你别看有些老教授一辈子没救过什么人,可人家真要为难某位医生,还真不费什么。
这些个教授权威就好像古代的大儒,虽然不当官,不从政,可影响力那是绝对大的吓人,而且饱读诗书,随随便便都能把你一位某个领域的小医生批判的体无完肤。
就比如眼前这位包教授,人家要真想难为方浩洋,晚上回去一篇论文,明天早上方浩洋就要陷入泥潭,不敢说人人喊打,最起码不会太过轻松。
最主要的是人家批判人还不是随便批判,这些个老教授就是研究理论的,随随便便都能从你的某个论文亦或者某个学术报告中找到瑕疵然后放大。
“没什么问题。”包教授笑呵呵的摇头:“我只是有几点疑惑想要向小方请教一下。”
方浩洋顿时松了口气,还好,还好,还好没出事,真要出了事,那可不好办了,搞不好要请郭文渊出面才行,要不然这些老教授老权威真要把方寒批判一番,方寒至少要被雪藏好几年。
“包教授有什么要问的?”方寒也很好奇,自己的这个方子开的没毛病啊。
包教授笑着道:“你开的这个方子我和几个老伙计看过了,效果也非常好,小丫头吃了一个礼拜,就不出汗了,只是这个药有些苦,我们几个老伙计就把方子改了一下,谁知道小丫头才吃了三天,这汗又出来了。”
方浩洋一听,这才彻底松了口气,感情是这事啊。
“不知道包教授怎么改的方子?”方寒问。
“我们研究了一下这个方子,主药应该就是龙骨和牡蛎,都是敛汗的药物,我们把剂量改到了50克,又加了黄芪,黄芪也有止汗的功效,可吃了却没效果,真是奇了。”包教授说着还微微皱眉,看上去确实很纳闷。
方浩洋在边上听的都有些无语,心说你们这些教授吃饱了撑的?
当然,心中这么想,嘴上却不能这么说,方寒心中也腻歪,还是耐着性子解释:“包教授,中医的方剂那是经过反复斟酌,反复试验才确定的,讲究君臣佐使,并不是其中一两味主药替效果的,这也是中医汤剂的优势所在,您这么改,自然不会见效。”
“可我们也加了黄芪了呀?”包教授还是有些纳闷,他们都是研究药性药理的大拿,改方子也不是乱改的。
“您虽然加了黄芪,可这个加的原因是什么呢?中医治病讲究的是对症施治,而不是随便加的,患者是肾阴虚,方子里面的药物是根据患者肾阴虚这个情况来定的,并不是因为出汗,出汗只是症状,而并非病因。”
“出汗只是症状,并非病因?”包教授若有所思。
方浩洋也忍不住了:“包教授,中医和西医是完全不同的两个体系,中医的方子针对的情况和西医针对的情况不同,不能同日而语。”
包教授还在轻声嘀咕:“出汗只是症状,并非病因?”
方寒点头:“患者是肾阴虚,所以才会出汗,而且是黑汗,所以方子针对的是肾阴虚,而并非针对出黑汗,不能一概而论。”
到了这会儿,方寒算是彻底看出来了,这位包教授完全就是个门外汉,准确的说对中医是个门外汉。
西医治病,发烧,那就退烧,出汗,那就止汗,拉稀那就针对拉稀,可中医不同,中医治病是要从症状来分析病因,辨明病情,然后才能用药的。
比如说发烧,为什么发烧,是热邪入侵还是寒邪入侵,是虚症还是实证,便秘,为什么便秘,拉稀,为什么拉稀?
搞清楚这个为什么,这才叫知犯何逆,而不是看到什么算什么。
方寒开的方子是针对女讲师肾阴虚的,这位包教授看了方子,觉得龙骨和牡蛎敛汗,就觉得是主药,然后再加一味止汗的黄芪,药量加大一些,其他药物全部去掉。
中医的药方要那么简单,那倒好了。
中医易学难精,之所以难以普及,正是因为中医的选派配伍博大精深,辨证施治极为复杂,并不是你了解几味药的药性就可以的。
“知其然也要知其所以然。”包教授缓缓出声:“明白了,明白了。”
耽误了这么会儿,宋护士已经端着熬好的汤药回来了。
方寒接过汤药,闻了闻,对宋护士道:“趁着汤药还热,找一张病床,吃了药要出汗才行,这个药也要分三次,我上面写着呢。”
“去值班室吧,值班室有床,就不占用科室的床位了,药我也按照您的吩咐分了三小碗。”宋护士急忙道。





全职国医 第四百二十六章 心思
在大多数医院,通常把医生值班的地方和值夜班休息的地方都叫值班室,其实更准确的一些来说,医生白天办公的地方应该算是办公室才对,只不过称呼方面没那么较真,想怎么叫就怎么叫。
宋护士所说的值班室正是护士们值夜班休息的地方,类似于当时方寒养伤的小房间,里面有床有被褥。
带着孩子到了值班室,宋护士亲自给孩子喂药。
孩子喝了一口就摇头:“妈妈,苦!”
“凉药苦口,乖,这可是方医生亲自开的方子,吃了病就好了。”宋护士柔声安慰。
“吃一次就好了吗?”小男孩睁着天真的眼睛看着妈妈。
“只要乖,吃一次就好了,要是不乖,就还要多吃两次的哦。”方寒也在边上笑着道。
“亮亮最乖了。”小男孩接过药碗,很是男子汉的一口喝干,然后看向方寒,示意自己确实很乖。
“嗯,亮亮最乖了,吃了药就躺好,盖着被子睡一觉,睡起来就好了。”方寒给了小男孩一个灿烂的笑容。
小男孩听话的躺好,宋护士给小男孩盖上被子。
按说到了这个时候方寒和方浩洋等人也该离开了,奈何包教授站着没动,方浩洋也只好陪着,方寒就更只能陪着了。
大概过了十分钟左右,小男孩开始有些烦躁,并且开始出汗,想要掀开被子,宋护士急忙在边上安慰:“亮亮乖,出了汗病就好了,要是不听话,还要打针的。”
“我不打针,我最乖了。”小男孩急忙乖乖躺好。
又约么过了十多分钟,小男孩就渐渐的睡着了,睡的很是安详,包教授上前伸手摸了摸小男孩的额头。
“烧退了!”
方寒没吭声,宋护士则看向方寒:“方医生,剩下的药还要吃吗?”
等孩子起来,如果还有发烧,那就再吃一小碗,如果烧退了,那就不用吃了。“
“谢谢方医生。”宋护士道了声谢。
方浩洋也很是体谅的对宋护士道:“小宋啊,你就留在这儿多看一会儿孩子,等孩子彻底好了再说。”
“谢谢方主任。”宋护士又急忙道谢。
说着话,包教授这才看了一眼方浩洋和方寒:“方主任,方医生,咱们就不打扰小患者休息了吧?”
方浩洋很是无语的点了点头,心说不知道是谁在打扰。
走出值班室,包教授还兀自有些不敢相信:“这个大青龙汤效果很好啊,这么快就见效了。”
方寒没吭声,方浩洋急忙接过话茬:“只要辩证清楚,准确用药,中医方面见效也是相当快的,慢郎中之类的说法也只是一些外行人不了解情况罢了。”
很多人对中医的认识都是见效慢,治本,除根,因而又有什么西医治标,中医治本之类的说法。
事实上这是不准确的,西医同样也能治本,中医也可以治标,很多人之所以觉得中医见效慢,是因为看中医的人大都看的是慢性病。
详细调查一下就能发现,什么人总是找中医,找好中医。
西医看不好自己的病,亦或者不孕不育,多年的风湿类风湿等等。
往往这样的患者看西医绝对不是看了一天两天,而是看了很长时间,甚至已经对西医绝望了,这个时候才去看中医。
试问,西医三五年甚至十几年都没治好的病,你指望中医一两天亦或者一两月给你治好,现实吗?
感冒发烧之类的病症很少有人看中医,觉得看西医快,可事实上中医也并不慢。
包教授缓缓点头:“嗯,没有了解就没有发言权,今天我算是长见识了。”
“包教授客气了。”方浩洋陪着笑脸,应付这种老学究老权威,还是要有耐心。
........
现在骨伤分区的人算是渐渐的多起来了,除了原本分过来的两三位住院医,再加上肖云恒几个人以及方浩洋最近才招聘的几个人,骨伤分区的医生数量已经突破了十五个人。
相对于暂时只有20张病床的骨伤分区,医生配备可以说已经远远超标了。
不过骨伤分区的众人心中都清楚,分给骨伤分区的20张病床并不是定数,这一次上面给了急诊了200张床位,以方医生在方主任心中的地位,只要方医生开口,这200张病床不敢说全要过来,至少能要过来一半。
骨伤分区的人员虽然增加了,可招聘来的大都是住院医和主治医,副高级别的一个也没有。
截止现在,急诊科真正招进来的高手其实也只有匡明卓一个人,就这还是匡明卓主动找来的。
之所以副高级别的医生难找是有原因的,医生到了副主任级别,已经算是专家级了,副主任级别的医生辞职跳槽也大都只有一个原因,在原医院升职无望。
前文说过,医生这个职业晋升渠道相当的窄,越往上位子越少,到了科室主任这一层,一个科室也就一位大主任。
医院为了安抚一些资深主治可以多给几位副主任,可主任绝对是没法多给的,哪怕拿下了主任医师的职称,可科室主任这个职位却没法多出来。
科室主任的竞争往往是相当激烈的,胜了自然是为王为霸,从此风光无限,可要是败了,要么跳槽离职,要么忍气吞声。
人家跳槽本就是因为没有竞争到科室主任的位置,又岂会再去别的医院应聘什么副主任?
现在的急诊科骨伤分区主治医除了陈远和肖云恒又多了一个人,三十七八岁,和匡明卓差不多的年纪,名叫吕新文。
吕新文是省骨伤医院跳槽过来的医生,据小道消息传言,这位吕医生三年前出过一次医疗事故,从而被省骨伤医院雪藏,这一次不知道怎么的被方浩洋挖了过来,倘若不是三年前的医疗事故,这位吕医生现在说不得已经是副主任医师了。
随着骨伤分区的人增多,骨伤分区也开始有了属于自己的小圈子了,一个是以陈远为中心,身边跟着江枫等个别住院医,一个是以温学义为中心,身边跟着薛艳艳、陈斌阳等,一个则是这位吕新文吕医生,这一次新来的四位医生都和这位吕医生走的比较近,大家都是新人,报团取暖。
“陈大哥,温学义现在已经决定长期留在咱们医院了,很显然是对骨伤分区势在必得,这位新来的吕医生好像也很有心机,您就没点什么想法?”江枫和陈远关系不错,很是有些没大没小。
“有什么想法?”陈远很是淡然的一笑。
“我听说方医生给方主任提议,要在咱们骨伤分区设立一个住院总,听说打算让温学义担任这个住院总呢。”江枫低声道。
陈远顿时乐了,笑吟吟的看着江枫:“江医生的意思是让我去争这个住院总,我一个主治医有必要在乎谁担任住院总吗?”
江枫顿时尴尬了。
“是你小子对这个住院总有想法吧?”陈远笑呵呵的道。
“我哪儿有。”江枫很是有些羞涩:“我才来急诊科多长时间,哪儿可能对住院总有想法。”
“温学义来的时间好像还没你长吧?”陈远笑着道。
“人家温医生有水平,现在咱们骨伤分区除了方医生,也就温医生能独立做关节置换手术,我哪儿争的过。”
“还说没想法?”陈远呵呵一笑,伸手拍着江枫的肩膀,很是语重心长的道:“小子,把你的那些个歪心思收起来,在骨伤分区,乃至在急诊科,方医生看中谁,谁才能出头,你要明白这个道理。”
江枫没吭声。
陈远看着江枫,笑着道:“看在咱们认识这么久的份上,我再提点你两句,方主任是把方医生当成接班人培养的,方主任今年还不到五十五岁,距离退休还有十来年时间呢,你觉得方主任退休的时候,方医生能走到哪一步?”
江枫猛然一愣,他还真没想过这个问题。
说实话,江枫从来没怀疑过方寒能不能当上科室主任这个事情,以方寒的本事和背景,将来急诊科主任这个位子,是绝对没人能和方寒竞争的。
可方寒再优秀,江枫还是下意识的把方寒当做是同龄人,在江枫看来,方寒将来担任急诊科主任那是板上钉钉子的事情,可在方寒之前,方浩洋之后必然还是会有一位乃至两位主任的,毕竟方寒和方浩洋差了近三十岁,这么大的年龄差距,中间有一两位接班人是很正常的事情。
他忽视了方寒的潜力。
以方寒的成长速度,十年甚至十五年之后是什么情况,主治医绝对是挡不住的,至少也是副主任,那么方寒接方浩洋的班中间连断茬都没有。
也就是说,从现在开始,江中院急诊科已经姓方了,无论是老方还是小方其实是没什么区别的,老方和小方现在几乎已经穿一条裤子了。
江枫看了一眼陈远。
怪不得这老小子老神在在,感情看的比谁都远,这老小子现在已经是方寒的心腹爱将了,深得方寒信任,短时间内是无人替代的,有了这一茬,这老小子在急诊科也绝对不会混的太差。




全职国医 第四百二十七章 苏铁航的邀请
陈远笑呵呵的看着江枫。
“小疯子!”
江枫一愣,你才是小疯子,你一家子都是小疯子。
当然,这话江枫也只敢在心里说,人家陈远不管怎么说那都是主治,官大一级压死人人呐,当然,你要有人家方寒的水平,也可以不鸟陈远,君不见现在急诊科有几位主治敢在方寒面前得瑟?
“陈医生。”江枫陪着笑。
“小疯子,你觉得我给你说这么多什么意思?”
江枫一愣,什么意思?
陈远再次拍了拍江枫的肩膀,语重心长的道:“一朝天子一朝臣,伺候什么样的君主就要有什么样的手段,方医生是干实事的人,眼睛里揉不得沙子,他喜欢的不是溜须拍马,而是真才实学,所以想要在方医生手底下好好干,就要安下心,把自己的业务能力提上去。”
江枫眼睛一眨不眨的看着陈远,这话是从陈远口中说出来的?
这话要是叶开说的,江枫还不惊讶,问题是陈远,这老小子难道不是靠着溜须拍马抱上方医生大腿的吗?
想是这么想,江枫还是点了点头,相比起其他领导,在方浩洋和方寒手底下干事确实要舒服很多,无论是方浩洋亦或者是方寒,都是实干派的,公平竞争,有能力者上,这是大多数人都比较喜欢的领导了。
陈远继续道:“认清自己,找准自己的位置。”
江枫又是一愣,不解的看向陈远。
陈远缓缓道:“在江中院,自己想走到什么程度,是安安心心的当一名普通医生呢,还是想竞争什么主任了之类的呢,比如人家温医生就胸怀大志,我是没什么志气,只想在江中院安安稳稳养老。”
江枫不吭声,心中琢磨,陈远这话说的很有道理啊,定位很重要。
温学义现在争取各种福利,那是人家有本事,可他江枫呢?
而且通过陈远一席话,一个问题已经明摆在很多人的面前了,那就是,至少三四十年之内,急诊科科室主任的位置那是别想了,方浩洋下来是人家方寒,其他人最多混一个副主任。
当然,这个问题很遥远,在江枫看来,一个科室主任那是远远拦不住方寒的,就比如人家郭明强。
郭明强现在还不到六十五岁,真要接着干,方浩洋还得几年才能坐上这个大主任的位置,可人家已经超脱了。
郭明强能超脱,难道方寒不能?
而且,江枫也没觉得自己能当什么主任,退休之前能混个副主任就不错了,多少人临退休还只是主治,找谁说理去?
住院医到主治医是一个坎,相应这个坎还好过一些,只要熬资历,十之八九都是能熬到主治医的,可副主任?
这可坎还真不是那么好过的,至于说主任医师,没能力、没关系、没背景,三没人士,你哪怕是熬到死,估计也熬不到。
“说什么呢?”
两人正说着悄悄话,方寒迈着步子走了过来。
“没说什么。”江枫急忙道。
陈远微微一笑,没吭声,而是主动问:“方医生,有什么安排吗?”
“你们两个收拾一下,和我去一趟长清县。”方寒道。
“去长清县?”江枫愣了一下,瞬间满脸兴奋:“方医生,是去做飞刀吗?”
“去做飞诊!”
“飞诊?”江枫一愣。
陈远急忙道:“是去长清县中医院吗?”
方寒点了点头:“嗯,苏主任发来邀请函,邀请我们去长清县医院参加一个会诊,同时指导一下长清县中医院的工作,讲两节课。”
小医院邀请大医院的专家指导讲课亦或者参加会诊,这也是医疗界非常常见的事情了,一般来说类似于这种邀请大概分为两种,一种是私人性质的,类似于飞刀,只不过不是前去做手术的,另一种是官方性质的,当地医院给上级医院发邀请函,邀请某位医生前去指导等等。
当然,这样的指导也不是白去的,辛苦费了讲课费了之类的多少都要意思一下,这个费用一个是根据邀请的专家身份来说,一个是去指导的时间,和飞刀不同的是,这一次是长清县医院官方发来的邀请函,没什么风险。
“就我们三个人吗?”江枫兴致勃勃的询问。
不管是飞刀还是飞诊,额,这个飞诊是方寒故意这么说的,总之,不管是什么,出差总是好事情,去了长清县中医院医院,多少都要比在江中院自在。
“就我们三个,难不成还抱团去?”方寒看着江枫问:“难不成你不想去?”
“没有,我想去。”江枫急忙赔笑,开玩笑,这种事他自然想去了,再说,听了陈医生一席话,江枫那是更巴不得随时跟在方医生屁股后面。
“去准备一下,半个小时后出发。”方寒交代了一声,迈步向值班室走去。
进了门,值班室只有两位住院医正在整理病案,其他人都不在。
“方医生。”两位住院医见到方寒进来急忙打招呼。
方寒点了点头,问:“温医生呢?”
“温医生有个手术,已经去了好一会儿了。”
“手术什么时候结束?”方寒看了看时间问。
“大概还有一个小时。”住院医也急忙看了看时间。
这么说的话是等不到温学义下手术了,方寒道:“温医生下了手术告诉温医生我出门了,这两天科室的事情多操点心,有什么事随时给我打电话。”
“好的。”住院医急忙点头。
这边正说着话,一位三十六七岁的青年医生迈步走了进来,看到方寒急忙问好:“方医生,您要出门?”
“吕医生。”方寒点了点头,道:“嗯,出一趟们,陈远和江枫跟着我一起去,我不在的时候吕医生和温医生多多照看。”
“方医生放心,分区这边我一定照顾好。”吕新文笑着道。
方寒点了点头,也没多说,至于说骨伤分区有什么小圈子之类的,这些方寒也懒得操心,只要这些个医生把事情做好,谁爱有什么心思别人也管不着。
而且从某种程度上讲,科室的人有追求有野心是好事,有追求有野心才有竞争有动力,真要人人心如止水,整个科室一潭死水,有什么意思?
方寒也没什么收拾的,他原本是打算找温学义交代一下,他这次去长清县可能当天回不来,既然温学义上手术了,方寒也就不等了。
随着新人越来越多,方寒也确实被解放出来了,无论是骨伤科的手术亦或者肝外的手术,没有方寒参与,人手也是足够的,新来的吕新文水平甚至还要在温学义之上。
陈远和江枫其实也没什么准备的,换了衣服,又带了两身换洗的洗衣服,牙刷牙膏之类的带上,十多分钟两人就准备好了。
.......
准备好之后,方寒带着江枫和陈远开着自己的五菱就直奔长清县。
长清县是江中市下辖的一个县城,距离江中市市区大概一个多小时的车程,方寒开着五菱,一路上速度很稳,始终保持在100左右,一个小时二十分钟就到了长清县县城。
长清县县城并不算小,周边还有着不少工厂,县城有着不少外来务工人员,算是比较发达的一个县城了。
陈远坐在副驾驶开着道航,五菱一直开到长清县中医院门口。
方寒还说给苏铁航打个电话呢,车子才刚到长清县中医院门口,方寒就看到了等在医院门口的苏铁航。
“苏主任。”方寒把五菱停在苏铁航边上,摇下车窗向苏铁航打招呼。
“方医生?”
苏铁航愣了一下,看了看方寒开的五菱,他在医院门口等了好半天了,刚才也看到了远远开过来的五菱,就是没想到这车竟然是方寒的。
1...185186187188189...75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