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职国医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方千金
“嗯,我听您的。”女患者终于给了决定。
“去准备一下术前协议,让患者签署一下。”方寒会有对护士吩咐。
“好。”护士急忙点头,出门的时候还忍不住看了一眼女患者,方医生对这位女患者好像上心的有点过分。
难道说方医生真的喜欢大洋马?
方寒没再搭理患者,迈步走出了治疗室,然后拿出手机找到林欣彤的电话拨了过去。
林欣彤接的很快,悦耳的声音传来:“方医生,我是林欣彤,您有什么吩咐吗?”
“我现在需要一批耗材,等会儿我把清单发给你,你这边尽快给我送过来。”方寒开门见山。
“方医生您放心,半个小时之内绝对送到。”林欣彤急忙道。
现在江平医疗器械公司在江州省最大的客户也就是江中院了,为了方便给江中院提供耗材,公司特意在江中院附近建了一个仓库,林欣彤现在的办公地点也到了这边,只要方寒需要的耗材不是稀缺耗材,她这边都可以马上送到。
ps:各位大佬,求订阅啊,好评如潮,催更的很多,问题订阅不高,我就纳闷了!
全职国医 第三百九十二章 温学义的危机感(二更到)
方寒这边让手术室准备的时候,得到消息的方浩洋也急匆匆的赶过来了。
“方主任?”方寒愣了一下,治疗拇外翻,这属于小手术吧,竟然惊动了方浩洋。
现在江中院急诊科肝切除都已经做了好几例了,关节置换做的更多,小小一个拇外翻已经算是上不得台面了。
方浩洋微微点头,笑着问:“听说你们接了一位外籍患者,打算做拇外翻手术?”
“嗯。”方寒点了点头。
“这个手术你会做?”方浩洋有些讶异,温氏微创治疗拇外翻的疗法他是知道的,只是没想到方寒也会。
“之前在丰州骨伤医院见过几例。”方寒满嘴胡诌。
他在丰州几天,基本上都在手术区做手术,有没有见过人家丰州医院做拇外翻梁群风都不是很清楚,这个谎言方寒也不怕戳穿。
方浩洋点头,要是这样,他倒是可以理解,别看方寒在丰州骨伤医院也就待了那么几天,可这小子是谁啊,三个月能学会关节置换,五天学会一个微创手术也不算什么。
“在大手术室做?”方浩洋问。
“嗯,虽然是微创手术,用不到关节镜,但是治疗室的条件却不行,还需要大手术室。”方寒点头。
“看来要尽快再建两个手术室了。”方浩洋摸着下巴。
现在江中院人员短缺,手术强度不大,骨伤分区和肝外共用手术室,可这毕竟不是长久之计。
方浩洋和方寒正说着话,又有两个人来了,来人都穿着白大褂,不过却很年轻,三十岁左右,一男一女,这一男一女方寒都见过,正是年会晚会的主持人,医院宣传科的同事,姚昕和何浩,另一位没见过。
方浩洋笑着给方寒介绍:“小方,我给你介绍一下,这两位是医院宣传科的同事,你应该见过了,姚昕、何浩。”
“方主任好,方医生好。”何浩和姚昕很客气的向方浩洋和方寒打了招呼。
方寒也给了两人一个礼貌式的微笑,轻轻点了点头。
医院宣传科可不算什么清水衙门,宣传科的人不算多,职责却不少,宣传科是直接对院长负责的,医院的对外宣传,对内服务都是宣传科来做。
小到医院的各种横幅,大到网络推广、荣誉申请等等。
最主要的是院报,每月一期的医院报刊才是医院众多医生比较重视宣传科的原因之一。
医生们想要晋升职称,想要出名,那就离不开医院的宣传,医院期刊,各个科室的活动等等,这些都是医生们出名的途径。
哪怕是各大科室的一些副主任和主任对宣传科也不能轻视。
科室的业绩怎么来,科室的成果别人怎么知道,这些都需要宣传科配合。
这年头一心埋头做手术干技术绝对是吃力不讨好,技术再好,那也要宣传,不宣传谁知道你?
你一月做了多少多少台手术,除了本科室的一些人,院领导不刻意了解的话,院领导都不可能知道。
方浩洋笑着道:“小方啊,今天这一台微创手术是咱们医院的第一例,患者又是外籍患者,很具有宣传意义啊,所以我请来了宣传科的同事,到时候你这边尽量配合一下。”
之前的关节置换、肝切除方浩洋并没有大肆宣扬,一则,急诊科现在还不宜太出风头,毕竟各方面还不是很成熟,一台两台的大型手术反而容易让江中院处在风口浪尖。
可今天的这一台手术却不同,微创手术,又是中西医结合的产物,第一例,患者又是外籍,这也是江中院建立以来为数不多的外籍患者,确实很具有宣传意义。
江中院不同于其他医院,中医医院,外籍患者本就不多,遇到特别病症的患者更不多。
“我这边自然没什么问题。”方寒点头。
小手术而已,宣传就宣传呗,方寒是没什么意见的,而且他现在也急需崇拜点。
江中院的院内期刊影响力并不大,看的最多的人那就是江中院本院的医生,可这也不妨碍方寒获得崇拜点。
张昕笑着道:“方医生,除了这次的手术,我们还打算用您的照片做本月期刊的封面,还希望您能同意。”
方浩洋的眼睛当下就亮了,急忙代替方寒答应:“这是好事啊,小方自然是会全力配合的。”
站在边上的叶开、江枫等人又是一阵羡慕,特别是叶开,简直羡慕的不行。
医院的期刊虽然影响力不算很大,可这也是江中院的读物啊,以前期刊的封面人物那可都是医院的大专家,像廖一鸣、秦卫华、方浩洋等人那都是上过期刊封面的。
据叶开所知,江中院的期刊封面人物还从来没有过副主任以下级别的医生上过,方寒这算是开了先河了。
说实话,连方浩洋都没想到,方寒竟然能有这种机会。
这一段时间方浩洋其实多次都想和宣传科沟通一下,给方寒做一个访谈,上一次期刊,可犹豫来犹豫去还是没这么做。
最主要的原因是,方寒还是实习生,宣传科那边估计不会同意,万一和宣传科谈了,宣传科不给面子,方主任也脸上挂不住。
没曾想这一次宣传科竟然主动要用方寒的照片做封面,这既然做封面,自然少不了一篇采访文章配合,最起码要知道这个人是干什么的,为什么上封面吧?
跟着姚昕一起来的张浩讶异的看了一眼姚昕,虽然没说话,可眼中的意思却很明显。
很显然张浩竟然不知道这一茬,这件事难道是姚昕自作主张?
想到这儿,张浩看向方寒的眼神就有些不怎么舒服了。
宣传科不比其他科室,对人员的技术要求比较低,因而宣传科的关系户也是比较多的,像姚昕,那就是关系户,也只有姚昕这样有背景有关系的才敢这么私自决定用谁做封面,张浩都是没这个胆子的。
姚昕人长的漂亮,又有背景,那可是不少人追求的对象,张浩自然也不例外。
没遇到方寒之前,张浩已经隐隐觉得自己希望不小,他本身就是很帅气的,要不然也不会被选做主持人,可这一阵,张浩却觉得姚昕好像和他有些疏远了。
原本张浩还有些纳闷,并没有想到方寒这边,毕竟一面之缘,可今天,张浩隐隐觉得,不,不是隐隐,他可以肯定,就是方寒。
方浩洋才不管是谁的主意呢,张昕能说这话,那就证明有这个把握,这对方寒对急诊科来说都是好事,管他什么原因呢。
“方医生!”
几人正说着,林欣彤带着赵曼妮来了,两人气喘吁吁的,手中还提着手提箱,带着方寒所需的耗材。
“方医生,您要的耗材我带来了。”
“送去手术室,先让护士们熟悉一下。”方寒说道。
“好。”林欣彤急忙提着手提箱又带着赵曼妮去了手术室。
手术室对这些医药代表是不设置门槛的,有时候一些新器材或者新耗材医药代表甚至还要在手术的时候现场示范,有的医药代表当助手打下手也不算太稀罕。
各大医药公司的医药代表大都是懂行的,一些医学院毕业的学生进不了医院,大都会选择进医药公司、药店之类的地方。
等到手术室准备好,方寒就带着人前往了手术室。
方寒和方浩洋走在前面,身后跟着温学义、陈远、江枫,姚昕和张浩也跟在后面,张浩手中还端着摄像机。
一边向手术室走,方寒一边吩咐:“今天这台手术陈远一助,温医生和江枫机动。”
跟在人群中的温学义脸上不动声色,脚步却不由自主的顿了一下,差点没让身后跟着的张浩撞上来。
温学义走在后面,目光看着方寒的背影,心中沉思。
现在急诊科,除了肝外手术之外,骨伤科不管是什么样子的手术,按说都应该是他温学义做一助才对,而且也没人能替代他。
毕竟现在在急诊科骨伤分区,除了方寒就是他温学义的水平最高了。
刚才温学义还想着好好近距离观察一下今天这台微创手术,争取尽快掌握。
刚才趁着空挡,他特意查了一下,这一台手术虽然是小手术,实用度却很高,现在国内的拇外翻患者不少,掌握了这一门疗法,哪怕其他的都不会,在各大医院都绝对饿不着。
可现在,方寒竟然安排了陈远一助,这是什么意思?
“难道因为我不是江中院急诊科的人?”
温学义心中隐隐有了猜测,这个可能性不小啊。
不仅仅是江中院,放眼全国各大医院,人家培养自然是先培养自己人,哪儿有先培养外人的?
一瞬间,温学义的心中就有了危机感。
方浩洋最近正在四处挖人,一旦急诊科外科方面的人才足够,他温学义这个外人搞不好真的就要被边缘化了。
可温学义现在却并不想离开急诊科,不说肝外方面,就是骨伤科方面,他要学的还很多,特别是中医的正骨手法。
“看来要尽快做决定了,再这样下去,一旦真的被边缘化,那就麻烦了。”温学义拳头紧握,他决定这个手术做完,就找机会给老师云林超打电话,征求一下云林超的意见。
全职国医 第三百九十三章 手术
进了手术室,温学义急忙上前,和护士们一起铺巾,陈远也紧跟着上前。
术前准备,铺巾是必不可少的,只不过这种活对于大多数的主刀来说都是不需要亲自出手的,愿意干这种活的人很多,方寒做了这么多台手术,哪怕是给梁群风打下手的时候,他都没铺过巾。
温学义来到江中院之后,这种活也很少亲自干,护士们,江枫、陈远都会抢着干。
温学义虽然只是住院医,可在江中院的地位还是比较高的,哪怕是陈远也礼让三分。
一则,人家是云林超的学生,是燕京来的医生,二则,温学义的水平也确实不错,除了方寒,温学义是急诊科第二个可以独立做关节置换手术的人,可今天,温学义主动了。
温氏拇外翻疗法是比较简单的手术,准备工作并不多。
患者送进手术室,方寒就开始着手手术。
因为急诊科并没有类似手术的经验,麻醉也是方寒亲自来。
温氏拇外翻疗法,麻醉采取的是局部麻醉,方寒先在第一趾和第二趾之间的脚面上,选了一个点,银色的针头无声刺入皮内,稍加推注,迅速将针拔出,又选一个点,推注。
然后环绕第一跖骨一周,横向、纵向推注麻药,这样可以达到整圈浸润性麻醉。
方寒进行麻醉的时候,麻醉师也认真的在边上看着,学习方寒的麻醉手法。
对于医院来说,一旦某位医生学会某种新疗法,那么某种新疗法就会逐渐的开始推广,医院永远是以医生为中心的。
就拿急诊科来说,方寒学会了关节置换,急诊科就有了关节置换手术,方寒会了左右半肝切除,急诊科就有了左右半肝切除,同样,现在方寒开始做温氏拇外翻,那么拇外翻的患者绝对不会只有这一例,以后急诊科还会有这方面的患者。
有什么样的患者,麻醉师就要有某方面的准备,这是必然的。
局麻的话是比较简单也比较容易掌握的,只不过第一例拇外翻,方寒怕麻醉师不懂关键点,这才亲自操作,之后如果出现类似的拇外翻患者,麻醉方面方寒就不会再亲自操作了。
方寒一边推注还一边对麻醉师道:“局部浸润麻醉常你应该是懂得,里面的门道很多,我就不一一解释了,除了药液浓度要搭配适当,每次注药前要回抽,防止药液进入血管和关节腔;另外,每次进针都要在前一次的麻醉区域内操作,要尽量减少患者痛苦。”
虽然说不一一解释,方寒还是说了几个点。
麻醉师急忙点头,他是麻醉专业出身的,在麻醉方面自然比方寒懂得多,只不过在江中院当麻醉师,见识要比在其他医院少一些,有些手术第一次还是需要熟悉了解。
局麻之后,下一步是分离关节囊,方寒在第一跖趾关节远端内侧,切开一个弧形小口,然后用手迅速有力地掰了几下,同时对站在边上观看手术的陈远道:“看清楚,这么做的目的是松开关节软组织,做的时候要注意,手脑并用,掌握力度,这是一个需要不断熟练的过程。”
陈远急忙点头,他心中清楚,方寒这是在手把手教他呢。
这世上可不仅仅是匡明卓和温学义这样的人有心眼,陈远同样有。
这世上没几个人是傻子,真正的傻子连医院的大门都进不了。
陈远当年那也是天之骄子,只不过在县医院被磨平了棱角罢了。
来到江中院之后,陈远一直都是谨小慎微,身为主治医,却始终跟在方寒屁股后面,巴结方寒,拍方寒的马屁,帮助方寒处理各种麻烦,这不代表陈远没有野心,他只不过把自己的野心深深的隐藏了起来。
陈远虽然没有匡明卓看的那么长远,却也明白很多事情,在江中院,方寒不可能把所有事情都作完,无论是关节置换还是肝切除,方寒都不是主力,既然方寒不是主力,那么就必然要有人负责,要有人当主力。
今天方寒这么手把手的教自己,用意何在?
陈远的心中像明镜一样,方寒这是打算培养他呢,打算把这个微创疗法教给他,以后要是再有类似的患者,他陈远将成为主力。
陈远双拳紧握,手心隐隐有着汗水,眼睛一眨不眨,紧紧的的盯着方寒操作,全神贯注。
急诊科缺人,但是却不缺普通医生,缺的是那种真正掌握一技之长的人,缺的是那种在某方面突出的人。
骨伤分区才成立,项目少,可不代表骨伤分区以后就仅仅做关节置换,这个拇外翻就是另外一个领域。
方寒很快在第一跖骨头颈内侧,又选取了第二个切口,接着在第一和第二跖骨头之间,选取了第三个切口
“起子!”
方寒一伸手,护士急忙递过一把骨膜起子。
方寒用骨膜起子,从切口处深入,左右移动,彻底松解外侧跖骨囊。
之前方寒给患者解释的时候说是小切口,事实上确实是很小的切口,这种小切口甚至都不需要缝合,伤口完全可以愈合。
即便是不缝合,伤疤也是非常小的,如果为了减小伤疤,方寒完全可以采用美容针,不需要拆线,再用药膏,几乎不会留下任何的伤疤。
“磨钻!”
方寒再次伸手,护士把电磨钻递给方寒。
方寒拿起软轴高速磨钻,打开来,电钻的声音在手术室内响起。
方寒的声音同时响起:“陈远生理盐水降温冷却!”
说话的同时方寒将钻头深入到大脚趾关节远端内侧的切口开始磨骨,
边上的陈远急忙用注射器向切口处喷射生理盐水进行降温冷却,十几秒之后,骨赘已消磨好,
方寒再次伸手:“骨锉!”
手术进行的时候,帘子后面的女患者就像是没事人一样,还一边玩着手机,一点感觉都没有,这种小手术,患者本身都没有任何的压力。
不仅仅是患者,助手也没什么事干,除了刚才陈远进行注射冷却之外,温学义和江枫就一直在边上看着,根本插不上手,也没什么事需要他们插手。
姚昕站在边上,目不转睛的看着方寒,这会儿方寒正在手术,其他人都盯着方寒,也没人关注姚昕,姚昕更是肆无忌惮,别人看手术,她看方寒。
张浩拿着摄像机认真的摄像,随着方寒的动作不停的调整方位,更没有注意到她的女神这会儿看方寒早就看的痴迷了。
“微型锯!”
护士递上微型锯,方寒拿着微型锯准备锯骨,同时再次向边上的陈远道:“咱们的手术没有关节镜,因而锯骨的时候要特别注意,你看仔细了。”
“这一步一方面看经验,一方面要注意截骨的角度,根据病人病情的轻重,截骨线从远端内侧至近端外侧呈度,从远端背侧至近端跖侧呈5度~10度”
说着话方寒手中的微型锯一动,不过几秒钟,然后方寒一伸手拿起镊子,用镊子取出了一块完整的骨头。
放下镊子,方寒摘了手套,手上涂抹酒精凝胶消毒,同时对陈远道:“现在骨头已经取出来了,剩下的就是正骨复位,看好了。”
说着话,方寒伸手,娴熟地一推,一挤,一翻,仅仅几秒钟,操作完成。
边上的温学义睁大眼睛看着,他都没怎么看清楚,方寒就完工了。
陈远距离最近,再加上他本身就是中西医双学位,倒是看得比温学义清楚一点,纵然如此,这种疗法也不是一次手术就能看会的。
陈远也不急,方寒既然愿意教他,那么以后也同样有机会,他相信他一定会掌握的。
“冲洗了关节腔和切口。”
方寒交代一声,走过去洗手。
等方寒洗手过来,陈远已经冲洗了关节腔和切口,方寒又用美容针进行缝合,如果不考虑疤痕,其实都是没有必要缝合的。
缝合过后,剩下的就是包扎了,包扎也是有讲究的,用四列绷带卷成直径约2厘米的分趾垫,置于第一、二趾蹼间,然后做“8”字形包扎,胶带固定,手术宣告完成。
然后是另一只脚
手术做完方寒抬起头看了看时间,满打满算还不到三十分钟。
这一台手术方寒给陈远讲解的不少,要是不讲解的话,护士再熟悉流程的话,二十分钟应该就能完成。
温学义急忙问:“方医生,患者怎么办?”
“什么怎么办?”方寒愣了一下。
“是送去留观室还是送去咱们骨伤分区?”温学义问,患者手术结束,自然是送病房了,只不过现在骨伤分区有了自己的病床,温学义还是要问一下的。
“送什么病房,让患者自己下床,回家休养。”
“自己下床?”温学义一愣。
不等温学义反应,方寒已经掀开了帘子:“下床了!”
女患者还正在玩手机,听到方寒的话也是一愣,惊讶的问:“完了吗?”
“嗯,手术已经做完了,你可以下来了,穿好鞋和陈医生去开个药,然后就可以回家了。”方寒道。
“下床,我现在可以走吗?”女患者还是有些发懵,不是做了手术了吗,刚做完手术自己就能下床?
“当然可以。”方寒给了女患者一个礼貌式的微笑:“试试就知道了。”
护士急忙给患者拿了一双一次性拖鞋,患者下了床,缓缓的穿好鞋,然后站直,迈步开走
一步。
两步。
三步。
“帅气的医生,我真的可以走。”女患者回头,惊喜的看着方寒。
全职国医 第三百九十四章 三年求医路
因为麻药的效果还没有过,女患者走了两步就有些不稳,被边上的江枫搀扶着。
“先送患者去观察室,等麻药的效果过了在溜达两圈,没什么问题就可以回家休养,当然,你要是想住院观察,可以住一天院。”
方寒笑着吩咐,前半句话是给江枫说的,后半句话是给患者说的。
这种小切口微创手术,采用局部麻醉、切口小、不打石膏,不打钢钉,采用中医小夹板纸压垫的原理来固定,术后基本上是不需要住院的。
只不过眼下骨伤分区刚刚成立,20张病床大都还是空的,留观室那边也同样有空病床,患者真要不放心愿意住院,方寒也是没什么意见的。
一般来说医院不会要求已经康复的患者继续多住院,也不会强行让想多观察两天的患者强行出院,到了可以出院的时候,医生都会进行通知,是否决定出院,患者说了算。
也只有在病床相当紧张的情况下,医院才会尽量要求一些差不多可以出院的患者出院,从而增加病床的使用率。
当然,大多数情况下,能出院的患者也没几个愿意在医院多住,一个气味并不好闻,再一个,也费钱。
“我想观察两天。”女患者却并不想回家,大眼睛眨巴眨巴的看着方寒。
“那就在咱们分区给安排一张病床。”方寒对江枫道。
“马叉虫化贝!”手术室的小护士们都忍不住在心中哼骂,早就听说外国人开放,果然一点也不矜持,那水汪汪的眼神明摆着就是勾.引方医生。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