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雄心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天空之承
“我等这个机会已经很久了”奥托摩拳擦掌道。
“我会用全世界最快的速度装填炮弹”年轻的卡尔也显现出了他充足的信心。
“好,就这样干吧出发”冯福斯特稍稍调整自己的坐姿,使得脖子以上的部位保留在舱口以上,霸气十足地看着土丘以及土丘背后即将出现的一切…
[www]
帝国雄心 第78章 牛刀初试
凭借18公升12汽缸的迈巴赫汽油发动机所提供的高达550马力强劲动力,1941年底定型量产的德军pzkpfwv坦克犹如一只动作敏捷的雪豹迅速攀上了倾角接近30度的土丘,黑白色的铁十字战徽在阳光下是那样的醒目……
“它们从两侧包抄,先揍左边那辆”
狭窄的炮塔内部,德军装甲兵上士冯.福斯特用亢奋的音调吼着,此时就算不用车内通讯器,炮手和装填手也能够清楚地听到这道指令
炮手奥托是个“未老先秃”的奥地利人,抽烟、喝酒样样都很在行,所幸的是,不良的生活习惯暂时还没有影响到他在操控火炮方面的技能,他握着炮手位置的旋转柄——沉重的炮塔在马达的驱动下迅速转动,而正如冯.福斯特所预料的那样,当自己的坦克出现在山丘顶部时,那两辆苏军坦克并没有“昂首以待”,而是贼溜溜地试图从两面形成包夹之势。()
随着五号坦克跃上山丘,两辆t-34迅即停了下来。传统的火控系统要求射击时有个尽可能稳定的射击平台,而在光学观瞄设备方面,德国人的优势则是相当明显
熟练而敏捷地对炮口进行了最后的微调,奥托眉头轻皱,按下射击钮……
轰
在75毫米炮的怒吼声中,39年型穿甲弹以高达760米每秒的速度脱膛而出。在不到一秒钟的时间里,那辆仍在转动炮塔的t-34就将经受一次非常严峻的考验
“穿甲弹装填”
奥托话音还未落,年轻而强壮的装填手就已经退出了前一发炮弹的弹壳。在发动机仍在运转的坦克舱内,弹壳落地的哐啷声更令人热血沸腾
“打中了”年轻的车长攥紧拳头喊了一声,猛烈的爆炸声也在稍稍的延迟之后传入耳中
在紧张的战斗中,奥托总是惜字如金,他毫不迟疑地操控转向握柄,沉重的炮塔再一次在轻微的嗡嗡声中转动起来。
轰
剧烈的颤动伴随着振聋发聩的爆炸声袭来,就像是地震,甚至有种山崩地裂的错觉——久经战阵的装甲兵们或多或少都有过座车被敌人击中的经验,但大多数时候都是有惊无险,这主要是益于英法苏等交战国在反坦克武器方面的滞后性。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尤其是在和苏军交手的过程中,德军装甲兵们的处境可就不那么理想了。
被对方命中虽然是很糟糕的结果,但毕竟两者之间的距离已经拉近到了600多米,苏军坦克手们再菜也不至于屡屡将炮弹打飞。至于当年那些屡屡创造“奇迹”的菜鸟们,如今不是在德国的战俘营里老实地呆着,就是埋葬在了波兰或者乌克兰的某处无名墓地。
坦克舱内既没有起火也没有出现浓烈的烟雾,就连不太稳定的动力系统也没有熄火,冯.福斯特揪紧的心稍稍放松了一些,他随即大声问道:“奥托,能继续射击吗?”
“当然”舱内传来一个沉稳的声音,炮塔也随之重新转动起来——只一秒不到就又停了,那辆抢先开火的t-34重新回到了潜望镜的视野当中。
经过片刻的沉寂,青涩却铿锵有力的声音响起:“穿甲弹装填完毕”
时间仍在流逝,人们似乎可以想象到对面那辆t-34上,苏军的坦克手也在用最快的速度装填炮弹,没准他们已经将穿甲弹装入炮膛,炮手的手指随时都会按下射击按钮。
奥托依旧沉默,代表当今德国工业顶级技术的五号坦克终于在75毫米炮的怒吼中猛然一抖……
几分钟后,冯.福斯特带着一种浑身虚脱之感爬出坦克,刚刚的战斗让他想起了两年前在法国的一段经历,那是一场德、法坦克部队之间的群p战,双方的数十辆坦克在丘陵地带展开了一场混战,三号坦克在当时还算先进,但50毫米的短管炮却对法军最牛叉的b1重型坦克无可奈何,惊心动魄的战斗持续了半个小时,直至德军顽强地击退了对手——那些撤退的法军坦克后来遭到了大群斯图卡的猛烈攻击,最终成为在路边燃烧的废铁堆。
眼下,两辆奶白色涂装的t-34同样在明媚的阳光下熊熊燃烧着,左边那辆车身正面中弹,39年型穿甲弹成功穿透了它的装甲并引爆了车内的弹药,在这种情况下,5名苏军坦克手无一幸存,崭新的车体也在爆炸中扭曲得不成模样;右边那辆炮塔与车身的结合部中弹,这也是一辆坦克正面最薄弱的位置,但在坦克内部爆炸的炮弹这次却没有引发车内弹药的殉爆,两名受伤的苏军坦克手试图逃离,但古斯塔夫没有手软,只用一个长射就结束了他们的痛苦
从炮塔跳到车身,冯.福斯特很轻易地找到了几分钟前差点让他感到绝望的源头:苏军坦克的一发炮弹正正地打在了炮塔正面,刷着灰白色涂料的装甲板上有一道非常明显而刺目的深色痕迹
“跳弹?太走运了”
从驾驶舱里钻出来的弗朗茨不住地在胸前划着十字,以苏军76.2毫米坦克炮的威力,若是这一炮的落点再往下20厘米,驾驶舱有被炸烂的危险。要知道在之前的战斗中,德军不论三号还是四号坦克与t-34单独对决时都占不到优势,只能凭借战术配合来赢取胜利。
冯.福斯特用手指轻轻触摸着这拳头大小的弹痕,巨大撞击所产生的灼热感早已消去,而这暴露在空气中的灰色金属就像是壮汉的肌肉块,给人一种格外紧凑和厚实之感。
须臾,年轻的车长转头看了看右边那辆t-34,除非是以速度和行程为代价大幅增强装甲厚度的四号g/h型坦克,这样短的距离上以往任何一辆德军坦克都是无法抵挡的
“保罗连指挥车通知我们,村庄里的战斗已经结束了,他们听到了这边的炮声,一排正全速赶来”古斯塔夫探出头来报告说。
年轻的车长只是低低地“哦”了一声作为回应,在战场上掉队终究是一件危险的事情,想想与这两辆t-34交手的惊险过程,重复十次大概也只有三四次能够像这样赢得完胜吧
“伙计们,只要能够克服机械稳定性的问题,我们的五号坦克会成为让敌人颤栗的强大武器,这点我们应该是有充分信心的”炮手奥托坐在高高的炮塔上,嘴里叼着一支香烟,一手拿着望远镜,一手拿着打火机,在警戒的同时不忘给自己创造舒适的小环境。其实在德军精锐的装甲部队中,像他这样反应敏捷、判断精准的炮手可不在少数,而这也是德军装甲部队为什么能够屡屡以弱胜强的另一个关键因素。
“保罗,我可以去那辆坦克上找点纪念品吗?”年轻的装填手卡尔对于战场上的一切都感到好奇和向往。
冯.福斯特仰起头:“下次吧,卡尔以它现在的状态,随时可能发生爆炸的”
年轻的装填手并不固执,他冷静地接受了车长的建议。不多会儿,伴随着沉闷厚重的引擎声和刺耳的履带摩擦声,隶属于本连队第一战斗排的四辆坦克从村庄方向赶来。它们中有三辆都是崭新的五号坦克,另一辆是四号f2型——之所以调整原先全五号坦克的配置,主要还是考虑到这种新式坦克在机械方面的不稳定性。一旦出现什么意外,四号坦克也能尽量提供一些掩护。
看到“15”号车以及两辆被击毁的t-34,坦克手们都显得十分惊讶。一名少尉军衔的车长钻出他的炮塔后说道:
“伙计们,你们在后面干得真漂亮我们在村子里是以两个连的兵力围攻不到二十辆苏军坦克,而且还有好几辆是完全不入眼的bt坦克早知道我们就不跑那么快了”
“若不是坦克装甲厚实,你们恐怕只能来替我们收拾尸体了”奥托打趣地回答道。
“别担心,只要不被这些苏联坦克抄到侧后方,我们的装甲完全能够应付他们的穿甲弹”这名少尉军衔的车长显然对自己的新座驾赞赏有加。
“之前的侦察报告不是说这座村庄是苏军坦克部队的一个集结点吗?怎么只有二十辆坦克?”冯.福斯特问。
少尉答道:“可能我们的炮兵还在轰击他们防线的时候,苏联人就把他们宝贵的坦克撤走了吧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应该继续向纵深推进,毕竟步兵们已经赶上来了,而且我们空军也在不停地袭扰,我想那些苏联坦克是跑不远的”
“连长没说我们现在怎么办?在这里警戒还是到村庄那边去集结?”冯.福斯特又问。
“就地警戒”少尉给自己点了一根烟,“村里到处都是被打爆的坦克,我们在这里等着吧”
冯.福斯特没有多说什么,稍稍休息了一会儿,便又组织弗朗茨和卡尔检修坦克,以免它在生死攸关的时刻掉链子
帝国雄心 第79章 谁执牛耳
春寒料峭,在位于黑海之滨的科岑亚卡,路旁的几颗大树已经抽了新芽。树下,两位身形峻拔的德**官相错而立。
“不行,绝对不行这并不是一次真正的战略进攻,就算形势再好,我们也只能到这里为止命令各连就地组织防御,中午之前,两个装甲营的主力都要后撤到防线一带”
穿着灰色陆军制服的这位军官名叫爱德华哈尔姆,现年34岁,少校军衔。就外貌而言,他属于法国式的成熟型男,帽檐下那双不大的眼睛显得炯炯有神,偏淡的上唇胡干净而整齐,衣装的每一个细节都井然有序;就语调而言,他坚定、冷峻,甚至给人一种傲慢之感,仿佛把英国绅士的深沉、法国骑士的风度以及德国战士的坚韧集于一身。事实上,他出生并成长在英国,成年后义无反顾地回到了德国并通过层层审查加入到了国防军。对于一个混血儿而言,要想在刻板而严格的德**队中寻求发展,所遇到的艰辛可要比常人多得多
“撤退的苏军装甲部队根本就是不堪一击的,我们为什么不尽量扩大战果?我们今天占领的阵地和据点,在接下来的全面攻势中必将成为后续部队的重要桥头堡再说了,一早上我们就耗费了6万多发炮弹,空军的猛烈攻击也消耗了大量燃料与弹药,这样的付出难道不该成为我们继续前进的动力?”
这位穿着黑色制服、戴着船型便帽的装甲兵军官也是少校军衔,也许天生而来,也许环境造就,他嗓门惊人的大,近距离甚至会令人产生耳鸣。说话的时候,他语气抑扬顿挫、手舞足蹈——听他的口气,大概也和许多装甲兵军官一样觉得步兵指挥官们过于谨慎和保守
“你觉得苏军会把他们真正的精锐部署在一线吗?别忘了,我们这次并没有做好向纵深推进的准备——后勤无法得到充分的保障,侧翼没有友邻部队掩护,空军的持续支援也是个大问题再者,即便坚守,我们这里也会成为整条战线上一个明显的突出部,难道我们要日夜赶工然后把这里变成要塞区?综治,我是坚决不同意继续推进的”穿灰色陆军制服的哈尔姆少校在原则问题上显现出了寸步不让的固执,作为军部临时委任的直属装甲团指挥官,他负责的是以五号坦克为主的新锐装甲营以及原本归由军部直属的装甲侦察营,其实就装备和战斗力而言,这两个装甲营实力都比普通的国防军装甲营强悍:前者百分之八十的坦克都是目前德国最炙手可热的新式坦克,后者不仅配备了改进型的三号和四号坦克,还有一批安装75毫米炮的k]
帝国雄心 第80章 瞬息万变
在阳光的照耀下,四架bf-109e敏捷地俯冲而下,它们虽然没有斯图卡那样拉风的响笛,但在超高速的飞行状态下,流线型的机体划破空气,发出持续而凄厉的嘶鸣声,再加上发动机过载似的呜咽,给人的感觉像是怪叫着从高处跳劈下来的持刀武士。
德军飞行员们极少像苏军同行那样采用极端的冲撞战术,因此,他们最犀利的武器是技术而非蛮劲。在数百米的距离上,要打中左摇右摆的战斗机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它考验着飞行员们的观察力和判断力,总体而言,经验丰富的老飞行员们能够熟练运用空战武器,他们在中长距离上的命中率要较新手们高出不少——德军长机的一轮射击,竟直接命中了一架苏军战斗机的机翼,20毫米机炮炮弹轻而易举地撕裂了金属蒙皮。这时候,苏联飞行员犯下了一个致命的错误,他手忙角落地想要躲避攻击,反而令自己的飞机陷入到了无可挽回的螺旋状态
趁着苏军飞行员的视线被阳光干扰,四架德军战机果决地冲入苏军飞行编队中,第一轮猛烈的开火就揍下三架,还有一架只是锵锵躲过攻击——这样的效率,在螺旋桨飞行器时代可不多见
“伙计们,干得漂亮”通讯频道里当即传来了啧啧的赞叹声。
“大家当心身后”长机飞行员透过他的反光镜看到了尾随而来的苏军战机,一转眼功夫就损失了三架飞机,他们肯定恨不得将这几架突然出现的德国战斗机连同上面的驾驶员撕碎
通讯频道中传来了另一个声音:“这些美制战斗机速度好像还挺快的队长我刚刚看了一下,这些苏联飞机里面战斗机大概只有七、八十架,其他的应该是轻型轰炸机——机腹下挂着炸弹的ar2,飞行速度很快,逃跑速度也很快我没看到有美制轰炸机”
长机飞行员旋即说道:“看来苏联人的反击马上就要开始了,我们得把这个消息赶紧报告给联队指挥部绿鹰3号、绿鹰4号,你们保持双机编队,吸引一下敌人的注意力绿鹰2号,你掩护我”
意识到来袭的德国战斗机确实只有区区四架之后,尾随而来的那几架刷着橄榄绿色涂装的p-39“眼镜蛇”战斗机加足马力想要追上来。不过,这种美制战斗机在不列颠之战中虽然表现得可圈可点,可是最高时速却始终是个弱项,即便是速度最快的初期型号,中高空的飞行时速也比bf-109e慢了近60公里,至于后续改进型号,由于为了节省成本而去掉了增压器,最高时速竟然还不到600公里。若是直线追逐,苏联飞行员们恐怕就只能眼睁睁看着这些德国战斗机从容离开了,不过这终究是立体战争的时代,双方最初的交火位置就在苏军控制区的边缘地带,为了摆脱苏军战斗机的追逐,四架德军战斗机继续低空向东飞去,紧接着又转向北方试图返回本方控制区,冷不丁的,地面上的苏军防空炮突然猛烈开火了。所幸一开始弹雨并不密集,长机飞行员小心翼翼的闪过那些从地面腾,发现使用苏联空军涂装的几架美制战机仍紧咬在后面,无奈的摇摇头,双手紧握住操纵杆,目光反复在座舱玻璃、反光镜与高度计之间移动,大脑中精确地盘算着最佳脱离时机——随着飞行高度的降低,他忽然意识到前方的树林有些异样,等到从树林上空掠过时,他惊讶地发现其中竟隐藏着数量不明的苏军地面部队,而且分明有苏军坦克的踪影
尽管进行了小幅度的改进,bf-109e的续航力仍然不甚理想,趁着另一双机编队开始吸引苏军战斗机的注意力,长机飞行员赶忙拉起纵杆,避开浩浩荡荡的苏军飞行编队朝着相对旷荡的空域飞去……
“看吧,这些蠢蛋,我就说了苏联人的迅速溃败只是隐藏了真正的实力现在该是他们反击的时候了”
站在半履带式的装甲指挥车上,穿灰色军服、佩戴一级铁十字勋章的哈尔姆少校端着望远镜向东面的天际眺望,在那个方向,苏德双方的数百架飞机正激烈厮杀着,浩瀚的天际为它们提供了一个近乎无限的战场,从高空到低空,到处都是战斗的场面,几乎每一分钟都有好几架样式不尽相同的飞机拖着黑烟坠落,那一朵朵白色的伞花之下,莫不坠着幸运或是极度不幸的人。
“长官,还是联络不上侦察营”戴着耳机的技术上士一脸忧郁地报告说。
哈尔姆少校愣了一下,然后很是失落地叹道:“那个鲁莽的家伙难道还是念念不忘他的进攻?在已经完全失去突然性的情况下,以装甲部队为主力的进攻并不能够取得很好的效果,甚至会栽进对方的陷阱当中,这么浅显的道理,他竟然不懂?”
“长官,我们是否将安根少校违抗军令擅自出击的情况报告给军部?”技术上士小心翼翼地建议到。
“你觉得安根少校真会擅作主张?”哈尔姆少校冷冷地回了一句,然后重新端起望远镜,虽说德军投入的作战飞机数量要略少一些,但参战的都是战斗机,飞行员的经验和素质又普遍高于对手,因此在场面上已经明显占据了上风。
技术上士从背后看了看少校,又看了看激烈进行中的空战,无言地坐回到他的无线电台前。
一个半小时后,在赫尔松西郊的公路上,一场意外的遭遇战爆发了。乍一开始,执行战斗侦察任务的德军坦克和装甲车凭借纯熟的战术配合先发制人,短短几分钟就击毁了7辆苏军bt坦克,并将搭乘汽车协同作战的苏军步兵痛揍一顿,但仅仅过了十来分钟,随着ar2的相继出现,战场形势迅速发生逆转——前者装备两台发动机,是苏联空军少有的俯冲轰炸机,其最大载弹量达到吨,飞行速度和自卫火力都比德军的斯图卡高出不少,但采用传统的小角度俯冲,命中精度和威慑力反而不及斯图卡,而且由于造价和苏联工业的限制,这种飞机总共才制造了200架;后者在另一个时空有着“黑死神”的响亮名号,但此时还是默默无闻,抛开战略层面的影响不说,早期型号的伊尔-2采用单翼构造,机械故障率高,且没有配备后射机枪。纵然如此,这两款并不耀眼的轰炸机却在德国空军保护伞短暂收起时给了突进的德军装甲部队狠狠一击。短短二十分钟,就有11辆坦克和12辆装甲车被苏军飞机的航空炸弹或是机关炮重创,但这对于困顿中的德军装甲部队来说还不是最糟糕的,空袭刚刚结束,一队t-34就在大批步兵的掩护下气势汹汹地杀来……
“大虎15收到撤出战场”
调整通讯频道,古斯塔夫向自己的车长大声报告说:“保罗,连指挥车命令我们立即后撤,尽速撤出战场”
“撤退?”保罗冯福斯特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在刚刚过去的几分钟时间里,他的车组连续开火,不仅摧毁了两辆t34出现在前方的公路和田野中,己方的三号坦克和装甲车显得有些慌乱——在t-34面前,它们的火力和防御都显得过于薄弱了
“是的,让我们先撤”古斯塔夫又重复了一遍。
冯福斯特咬牙道:“向连指挥车报告:我们还没有解决倒车熄火的问题,所以请求留下来担任火力支援”
经历过波兰战役、西线战役以及一年多的苏德战争磨砺,德军坦克手们的素质已经相当沉稳了。尽管数量上处于劣势,而且在苏军的轰炸中损失惨重,车长们还是凭借自己的经验和技巧牢牢控制着局面。在冯福斯特的连,十余辆五号坦克各自占据了良好的射击位置,42倍径的75毫米炮频频击中对面的苏军战车,使得它们始终无法迫近到800米的距离
轰轰
接连两团爆炸的烈焰鲜艳刺目,在惯性的作用下,那辆中弹的t-34仍在前进,过了好几秒,它才停了下来,只见两名身上燃火的苏军坦克手仓惶跳出坦克,在步兵们的接应下逃出生天。
“真见鬼,苏联人哪来这么多t-34,难道他们的工厂只生产这么一种车辆?”
冯福斯特本是愤慨地宣泄,却不想自己说到了点子上。自从1941年冬季的反击遭到挫败以来,苏联的处境每况愈下,尤其是数量急剧增加的德军战略轰炸机部队,几个月来对苏联腹地的工业生产造成了极大的威胁,好在美国人终于在日本的步步紧逼下意识到了局面的糟糕程度,他们终于抛开了“现货自运”的《租借法案》,筹集大批商船向苏联运送军事物资。在美日开战之前,这些商船还可以穿过太平洋向苏联在远东的港口运送物资,但在美日开战后,他们就只能冒险从走白令海峡前往东西伯利亚还,而随着日本海军摆开阵势向阿留申群岛袭来,就连这条海路也岌岌可危了v
[www]
帝国雄心 第81章 角逐战场
第81章角逐战场
略低于路面的麦田中,两辆德军五号坦克几乎同时开火,42倍径75毫米坦克炮所发射的被帽穿甲弹呼啸而至,精准地命中了同一辆t-34,猛烈的爆炸绽放出炫目的光芒
“干得漂亮伙计们,坚守阵地,给我狠狠地打”
在一处依托田埂建立的临时阵地上,手持卢格手枪的少尉军官勇敢地招呼着他的士兵们。mg34机枪猛烈扫射着,密集的子弹将那些试图夺取德军阵地的苏军步兵死死压制在公路那端,不断有穿着褐色军服或是披着白色风衣的的苏军士兵倒下,然而德军这边同样有不少人已经阵亡和负伤,这些人大部分都是在苏军空袭中损失的。
当然了,不断逼近的苏军坦克部队也同样对他们构成了极大的威胁
不多会儿,一辆安装有75毫米反坦克炮的半履带式装甲车和两辆普通的251型半履带式装甲车冒着苏军的炮火冲到了这条简陋的阵地旁,前者练练开火,而携带各种常用枪械以及“铁拳ii”型反坦克火箭筒的战斗步兵迅速跑下装甲车加入到守军行列。
“少尉,我们奉命前来增援你们营部的指令是尽可能拖住眼前的苏军,掩护我们的五号坦克尽速撤离战场”一名陆军上士撕扯着喉咙喊道。
“什么?让步兵掩护坦克撤退?这是什么鬼命令?”少尉军官非常差异,很显然,他一时间还没有想到五号坦克的重要意义。
“坚守,尽可能坚守”说罢,上士端起冲锋枪加入到防御的行列中。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