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帝国雄心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天空之承
漂亮又帅气的小胡子点点头,“空战武器必须跟上飞行器的速度的发展,而且可以预见,双方空战的距离也会越拉越大”
空战的距离确实在不断的拉大,而在同一天,葡萄牙美丽海滨城市波尔图的机场上,一架涂着红白黑与黑兀鹫图案的容克-490与一架涂着美国国旗和国徽的b-17却仅仅相隔十数米。在这座规模算不上大的军民两用机场上,这两个庞然大物显得格外的惹眼,只是由于葡萄牙军方的严密封锁,现场才没有涌入好奇并且不明真相的围观群众。
代表两个国家空军战略轰炸能力的大型轰炸机在“挣抢风头”,德国新任外交部长冯牛赖特率领的德国代表团与美国国务卿科德尔赫尔的美国代表团亦在葡萄牙政府精心安排的海滨酒店内为了各自的利益暗自较劲,而这场外交部长级别的会谈最终将决定泛大西洋地区乃至整个世界的格局
[www]





帝国雄心 第70章 工业“俾斯麦”
第70章工业“俾斯麦”
“虽然战争状态眼下还没有结束,但在座的诸位应该可以非常有预见性地看到……因为长期遭到我们轰炸而丧失了一半以上工业设备的苏联已经不足为虑,北极熊的那些小兄弟,那些加盟共和国,相当一部分都在酝酿着与民族主义相匹配的自由和独立苏联的农民已经疲倦了,苏联的工人已经绝望了,苏联的人民看不到胜利的希望”
国民议会偌大的会议厅又一次成为了一个人的舞台,曾经,他的名字叫阿道夫希特勒,一个来自奥地利的陆军下士,他用他的狂热打动了几乎所有人;如今,他的名字叫汉斯罗根,一个出身平凡的伞兵军官,他用他的睿智和深邃打动了这里的老面孔与新面孔。
“诚然,有消息说苏联正在筹备一次全面的进攻,他们意图将新生的德意志扼杀在襁褓之中,然而我相信,他们很快会发现自己错得有多么离谱我们虽然失去了一批经验丰富的老将领,但是我们仍然拥有冯克莱斯特、古德里安、冯曼施坦因这样能力出众、威望颇高的将领,而且我相信,他们行事更为低调和踏实,思维更加稳重和活跃,我相信,我们会让苏联人在我们的战线前丢失最后的锐气,我相信,在夏季的灿烂阳光下,我们将像热流一样席卷东欧,碾碎列宁格勒碾碎莫斯科碾碎苏联人的一切希望德意志必胜”
尽管在座之人只有一少部分是现役或退役军人,但政府官员、企业家、商人、教授以及工人农民的代表,有相当一部分做出了热烈的响应,于是,“德意志必胜”的声音瞬时间充斥整个大厅。
正如罗根所看到的,人们可以拒绝战争,但没有人会拒绝胜利
“在这里,我觉得非常有必要向诸位阐述一下战时工业和正常工业的区别:在战时体制下,一个国家的工业体系都在全力以赴地生产军工品以及军事相关的辅助品,只要我们每天能够比敌人多生产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箱子弹,那么赢得胜利的机会就会与日俱增。从1939年至今,我们的生产数据也充分证明了这一点根据情报部门的分析判断,目前我们平均每个月生产飞机1780架,我们的主要对手和潜在竞争对手——苏联、美国、日本,分别是500架、1200架和800架;我们平均每个月制造坦克1360辆,苏联、美国和日本分别是600辆、850辆和300辆;我们平均每个月制造各型火炮2200门,苏联、美国和日本分别是1400门、2200门和1200门可以看出我们在产量上占有很大的优势。然而战时工业也有一个很大的弊端,那就是资源消耗高度集中在钢铁、煤炭、硝石以及燃料方面,势必造成较大程度的额外损耗,并导致非战争工业设备和工业资源的闲置与浪费”
这些数据未必很准确,有些甚至只是非常初步的估算,但罗根从在座的国民议员们脸上看到了那种自豪和满足感,他语气一转:“想必大家都坐过马车和汽车,车辆在行驶过程中碰到转弯情况,通常都需要提前对马匹或是方向盘进行操作,这样才能顺利地完成转弯现在,我们的国家工业就到了这个转弯口,再有几个月时间,最多半年,我们的战争就会结束——这绝不是轻敌,而是基于军事、工业等多方面综合作出的判断与决策我们不会像法兰西帝国那样深陷俄国的战争泥潭,该是摆脱战争限制,让我们的工业重新腾飞的时候了”
生动的比喻并没有立即说服所有人,大厅里到处是交头接耳、私下交谈的情形。
“工业和经济的转型,对于国家、对于企业、对于民众来说都是很有好处的。诸位你们知道我们在短短两年半的战争中有什么样的收获?我这里有份非常详实的统计:当前,我们实际占领和控制的区域面积是德国本土的倍,在这些条件不尽相同的土地上,共有322座煤矿、279座铁矿、47座铜矿、21座锡矿、12座油田以及44处大型橡胶树种植园,直接或者间接为我们生产的工厂达到5293家,此外还有不计其数的手工作坊,可用劳动力保守估计达到7200万,比德国本土的全部劳动力还多出一倍诸位你们知道当年威廉二世皇帝陛下为什么要发动战争?就是资源,这些宝贵的、能够让德国工业实现跨越的资源,当初我们没有得到的,现在已经得到了,我们还在等什么?”
这时,台下的“托儿”适时地高喊道:“消化它,把它变成实力与财富”
罗根右臂直指前方,酷酷地说:“没错,消化它,就像消化美味、可口又营养的食物,让它们变成我们的能量,变成我们的肌肉诸位,怎么才能更好地消化它?我想大家的答案会比我更加专业”
哄笑声迅速盖过了质疑。
1941年2月12日,经政府内阁和国会审议通过,由德国总理亚马尔沙赫特签署了名为《发展泛德意志大工业》的政府条令。条令规定,军备生产部门继续保留,但只负责统筹飞机、坦克、大炮、弹药等直接作战装备和物资,发动机、非战斗车辆等转为军民两用,允许并鼓励军工企业自主选择优质的原材料和仪器配件,允许军工企业按照市场经营的方式为外国政府或组织研发并生产军备生产部门批准的军用产品,等等。这项政府条令中的具体18项条款一出台就被看作是德国经济和工业提前向和平发展时期转型的旗帜——这时候很少有人注意到,在1919至1941年这22年间,德国政府有20年处在财政赤字的状态,其中16年是非常严重的赤字,而德国政府到1942年初时仍背负着数量惊人的债务,战争中前期从国际金融市场上募集到资金和在本土发行的政府债券则构成了这些债务的主体
两天之后即是传统的"qing ren"节,这一天,苏联军队在东线发起了试探性的进攻,在被誉为“"qing ren"节之殇”的一系列小规模战斗中,德**队显得触不及防,哪怕是在人数占优并且构筑有坚固阵地的区域,他们也很快丢失了阵地和大量的装备物资,这一结果直接导致漫长的战线上出现了四个较为明显的“突出部”。这些突出部大多是不利于装甲部队行军的森林和山岭,德军据险坚守才勉强保住了这些阵地
对德国民众来说,“"qing ren"节之殇”固然是令人失望的,但来自葡萄牙的消息极大地冲淡了人们的悲伤——经过持续多日的拉锯战,双方外交部长(美国国务卿就相当于外交部长)代表各自政府签署了《波尔图声明》,共同宣布大西洋区域为非军事交战区,同时,德国政府将不以任何形式卷入到美国和日本正在太平洋区域发生的军事冲突;美国政府承认不列颠王国的合法地位,同意不列颠王国以分期归还的方式偿还欠款,并且按照还款进步陆续将所扣押的英国舰艇归还。
除了摆明战争立场,德国政府还宣布执行“现款自运”的军火贸易原则,即对各交战国以及中立国采取对等原则,各国政府所购军火必须采取现款支付的方式自筹船只运输。这个原则看起来很公平、公正,然而综合考虑到各主要交战国的地理位置和海上运输能力,美国在这方面显然占据了很大的优势。此外,流传甚广的小道消息称,德美政府在此次会谈中还达成了若干秘密协议,内容是与德国保持领先优势的潜艇及坦克技术有关
在家中安静地度过了"qing ren"节,罗根又开始马不停蹄地视察德国在南欧和北非、东非、中东地区的工业设施。这里的矿场、油田和工厂数量相当惊人,但各种原材料和初级工业产品的产量却低得有些离谱,就连德国最缺乏的战略物资——石油,也只达到了预计产量的三分之二,恰恰能够满足德国在军事方面的需要罢了
对于工业本身,罗根并不算内行,但是站在经济的角度分析,他发现当英军当初撤离时确实采取了一些破坏措施,但这并不至于让大部分工厂时隔大半年还没有恢复生产能力,而苏联轰炸机目前对中东油田的骚扰也已经微乎其微,真正的原因在于法本、联合钢铁这些“卡特尔”们在竭力维护自己的利益——资源丰富、劳动力低廉,德国的非洲占领区若是大量出产优质且低成本的工业原料,势必影响到这些大企业在欧洲尤其是德国本土的生产经营,因而在希特勒和勃劳希奇时期,这些在德国本土占据着行业垄断的大企业或以收购所有权、或以代替政府经营管理的方式迅速控制了这些矿场、油田和工业设施,从而迫使位于欧洲的工业企业继续以较高的价格从“卡特尔”手中购买工业原材料。克虏伯公司则属于“反面例证”,为了降低生产经营成本,提高军工产品的性价比,他们耗费巨资在非洲收购了若干铁矿场和冶金工厂,经过近一年的生产经营,目前已经能够满足自身三分之一的需求,从非洲运回的原材料已经应用到除了大口径火炮、坦克和潜艇特种钢铁之外的许多领域。
[www]




帝国雄心 第71章 机械动力
第71章机械动力
一说到德国的汽车工业,人们的第一反应往往是大众、宝马、戴姆勒-奔驰以及梅赛德斯等等享誉世界的著名品牌。可以说,德国汽车是做工精细、经久耐用的代名词,是德国机械工业的象征之一。在德**队征战欧洲的路途中,它们默默负担起了后勤运输的重任,为德军钢铁洪流的涌动提供不可或缺的物资保障
1942年2月27日,吕塞尔海姆,欧宝汽车公司生产车间。
“尊敬的副总理,如您所见,36年型的6轮卡车是我们目前集中主要资源和劳动力进行生产的项目。1940年可谓是生产的巅峰时期,当时我们一个月能够向军队供应大约1100辆这种卡车,装备四到五个师,而去年一整年,尽管受到了局势的影响,我们也还是生产了8000多辆。根据国防部的新订单,我们今年的计划是生产10000辆,其中一半是传统型号,一半是加强了动力的改进型”
戴着金边眼镜的高个子中年人孜孜不倦地向罗根介绍着情况,然而这位运营总裁并不是欧宝创始人奥贝尔的后代,甚至跟奥贝尔家族没有一点儿血缘关系,更让许多德国人感到难以接受的是,这位总裁连同目前欧宝公司三分之一以上的高层管理人员都是美国人——早在1929年,出于政治方面的考虑,奥贝尔家族就将公司百分之八十的股份出售给了美国通用公司,使得欧宝这个原本“土生土长”并且在德国廉价车市场独占鳌头的品牌成了美国通用在德国的子公司
即便如此,在1939年战争爆发后的两年多时间里,欧宝仍为德**队生产了多达万辆的各式车辆,其中绝大部分是卡车和由卡车改装的特殊用途车
“嗯,这些‘闪电卡车’的表现确实很不错”
罗根的语气有些低沉,整个人也显得有点儿漫不经心。结束了非洲和中东之行回到德国,这位副总理本想从自己的两位领导者弗里克总统和沙赫特总理那里得到进一步改革工业体制的支持,然而在明显损害大“卡特尔”们利益的问题上,这两位领导者的态度十分一致:谨慎,谨慎,再谨慎在谈话中,弗里克更是非常直白地告诉罗根,他们之所以能够站在国家的政治舞台上,这些大企业家的政治捐款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联合政府的位置并不十分稳固的情况下,一旦失去了这些掌握着工业和经济命脉的企业家支持,局势将会变得非常不利,甚至有可能出现无可挽回的新动荡。
更让罗根感到气愤的是,那些消息灵通的大企业家显然听到了消息,竟有人往罗根的住所寄了一颗手榴弹,同时附信一封,告诫这位年轻的总理要安分守己。
虽然由退伍伞兵组成的小型安保部队有能力保护好罗根和他的家人,但这种情况的出现还是让罗根觉得受到了莫大的羞辱,他甚至想起了盖世太保横行的年代,那些无孔不入的秘密警察时常以类似的手段威胁、恐吓、打击国内的反战主义者和政见不一者。然而,现在的德国政府完全不同于希特勒的**时期,民主带来了相对的公平,却也使得政府在面对行业垄断企业缺乏真正强硬的手腕——《发展泛德意志大工业》条令在实际过程中也受到了这些工业寡头的诸多阻扰,以至于改革进程举步维艰。这一切虽是罗根有所预料的,但在目前的情况下,他对于大企业家们的反击显得很是无奈。
警察当局的调查依然是不了了之,这也迫使罗根加快了以跳伞学校为名召集旧部的速度——历史已经无数次的证明,关键时刻,一支具有极高忠诚度和综合作战能力的精锐部队可以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
“尊敬的副总理,接下来我们要去的是吨半履带式卡车也就是‘梅铁尔’的生产车间,这种卡车的制造成本虽然要比普通卡车高出一些,但是越野能力尤其是在恶劣环境下的适应性非常强,这一点已经在此前的军方测试中得到了证明目前国防部似乎还在慎重考虑,其实在我们看来,它们虽然不能替代半履带式装甲车在前线执行任务,在兵员物资输送和大炮拖曳方面的作用就要比普通的卡车强得多,这就是所谓的性价比”
戴着金边眼镜的中年男人就像是个急于推销出手中商品的小贩,对自己的产品是赞口不绝。
对于欧宝这家专营运输卡车的企业,罗根本来是十分看重的,并且打算力劝奥贝尔家族在政府支持下收回企业,然而这个高个子的美国人过于鸡婆的态度终于惹恼了他,他停住脚步,冷冷地问道:
“诚然,这些卡车能否在环境恶劣的东欧发挥很大的作用,但是总裁阁下难道觉得德**队会长时间地陷入东线战事?”
这位常年在德国工作和生活的美国人讲着一口流利的德语,他反应奇快地回答道:“不,当然不我相信德**队用不了多久就可以打败苏联人,这是毋庸置疑的同样的,我对‘梅铁尔’的综合用途推崇至极,相信即便是在和平时期,它在寒带、热带乃至丛林都大有用途”
和251型半履带式装甲车的综合作用固然十分突出,但是作为一款专为战场而设计的装甲运兵/运输车,它的成本远远高出普通的卡车,所消耗的大量生产资源和劳动力工时也制约了它们在产量上取得进一步突破——到目前为止,国防军装甲车辆的总拥有量还不足2万辆,除去从法国、比利时和英国等国家缴获的,德国自产的轮式装甲车和半履带式装甲车只有万辆,按照国防军440万地面部队和近300个师的编制,配置比例远远达不到理想的机械化程度。在一线的步兵师甚至是装甲步兵师中,骡马车辆依然是不可或缺的运输工具
看着眼前这个对自己毫无畏惧之意的美国人,罗根冷笑道:“你很聪明,也很狡猾要说你对德国最大的贡献,莫过于将机械流水线技术带到了德国,使得欧宝卡车产量与其他德国企业的总和相当”
也许是老美的神经比较大条,也许是商人对利润的看重甚过于人格,戴着金边眼镜的中年人热情洋溢地笑着说:“若是能够得到贵国政府的许可,我们完全可以用更少的资源和更短的时间生产出质量优良的军用车辆”
罗根当然知道这所谓的军用车辆甚至包括战斗用的装甲车,而早在美日开战之前,美国通用就已经开始为美国陆军生产这些军用车辆了——技术不是问题,资源和劳动力更不是问题,问题在于德国政府一直对这家由美资控制的企业心怀芥蒂,在技术和订单方面都完全倾向于纯正的本土企业。
虽然一点都不喜欢眼前这个美国人,但罗根灵机一动,低声问说:“按照欧宝现有的规模,若是转产轮式装甲车和半履带式装甲车,年产量能够达到多少?”
老美显然心中有数,他迅速回答道:“若是全力以赴,我们能够让德国的装甲车年产量翻一番”
这个答案虽然未经考证,可还是让罗根唏嘘不已。也难怪美国参战后通用汽车在短短三年多的时间里就为美**队生产了超过80万辆运输汽车和万辆坦克,其中仅吨的运输卡车就达到了56万辆之多。相比之下,整个德国的汽车工业在仅6年的战争期间也没能制造出如此数量的汽车
罗根试探性地问:“若是我们以授权生产的方式将四号坦克的技术交给你们,能保证每年2000辆的产量吗?”
老美顿时瞪大了眼睛,在他的观念里,德国人很少在完全没谱的情况下说出一句话来,他下意识地抓了抓下巴,很快回答:“只要经过最初几个月的适应期,后面就可以保证每个月至少200辆的产量”
对方的信心越是充足,罗根将欧宝收归德国的想法越是强烈,同时,他也更加迫切地希望德国的其他工业企业尤其是军工企业能够将机械流水线技术引入到各自的生产当中——由于生产经营理念而非单纯技术的缘故,目前德国还只有大约四分之一的工业企业采用了在美国已经非常普及的机械流水线技术
想法是明确了,但实施起来却不是那么容易的。想来想去,罗根想起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人,那就是帝国总理府的设计者、曾短期担任军备部长的建筑师施佩尔。在常人眼中,建筑设计与组织能力之间似乎没有什么明确的联系,然而宏大的帝国总理府只用了很短的时间完成施工,在这其中,总负责人施佩尔出色的组织天赋就已经获得了希特勒的高度认可,接下来又将抢修前线机场的重任交托于他,而施佩尔又一次用事实证明了自己的才华,为“海狮行动”的成功做出了极为关键的贡献
自从希特勒遇刺身亡之后,罗根再未与施佩尔谋面。待手下人报告说施佩尔正在柏林大学任教时,他在倍感意外的同时,亦有种“一朝天子一朝臣”的感慨。当年红得发紫之人,在同僚们眼中却是羡慕嫉妒恨的集合体,一旦他失去了依靠,便恨不得将其踩在烂泥潭里不得翻身。
[www]




帝国雄心 第72章 核心思维
第72章核心思维
当汽车缓慢驶入柏林大学的校园时,罗根正翻看着一份从档案处借来的文件。第三帝国的首席设计师、大名鼎鼎的阿尔伯特施佩尔出生于1905年,这意味着他成为希特勒的私人建筑师时才27岁,而他三十出头就设计并组织施工了闻名于世的德国总理府,36岁成为德**备部长——虽然只是短暂地担任这个职务,也足以让他作为最年轻部长被载入史册。
黑色的梅赛德斯在一栋文艺复兴风格的灰色建筑物前停了下来,罗根将黑色圆帽的帽檐压低,独自沿着台阶走了进去,按照手下人所查明的教室号找去。长而幽暗的走廊让他想起了当初自己在欧洲求学的经历,隐约间,他还看到了那个黄皮肤、黑头发的自己。然而,那段记忆俨然和这个全然不同的世界完全隔开了,时空的新枝正向着谁也无法预测的方向生长
根据个人档案记录,早在1928年的时候,施佩尔就曾在这所自己进修建筑学的学校担任助教——当时同样是最年轻的助教。
推开教室的小门,一眼就看到了站台上那个身材不高、穿着随意甚至有些闲散的施佩尔,他正用平和的语调向满满一屋子的学生讲解黑板上的设计图。
战争年代,学生并没有被剥夺学习的权力,尤其是在德国,除了苏军逼近首都的那几个月,各个级别的学校都是正常开课。虽说有许多热血青年选择了弃笔从戎,试图在国防军寻找并实现他们的“罗根奇迹”,但总体而言,每所大学还是能够保持正常开课的学生数量。至于一名教员的课堂是否受欢迎和热捧,还取决于他的名望与讲课的技巧。
很显然,主持了帝国总理府设计施工以及柏林城市规划的施佩尔已经具备了一个建筑师所能具备的最高声望,除此之外,在他的主持下设计和施工的各种军事建筑以及机场数以百计,以至于他的实践经验远远超过了他的年龄。
面对一屋子的学生,施佩尔显然无暇关注一个“迟到的听众”,甚至没有分心多看一眼。出于礼貌,罗根摘下了帽子,刹那间,教室里一阵难以抑制的骚动。
施佩尔注意到了这个异常,他转过头望向罗根。
罗根礼节性地向他点了点头,然后轻缓地走到教室最后面找了个角落里的空位坐了下来。
施佩尔面无表情地放下了手中的教尺,对学生们说道:“好吧,诸位,今天的课就到这里,希望下周见面的时候,大家都能够带上自己的设计方案下课吧”
看得出来,学生们都已经认出了罗根,这位创下了n项年龄纪录并且颇受争议的人物,但迫于他那严肃的表情,竟没有人敢于上前攀谈一二或是找他签名留念。几分钟之后,偌大的教室里就只剩下了罗根和施佩尔两人。
“尊贵的副总理突然大驾光临,真是让我有失礼仪”施佩尔一边说着,一边不慌不忙地收拾他的教材。
教室虽大,但弧形设计使得两人不用大声便能够清楚交流。
“自担任副总理并负责经济与工业发展之职,我走遍了德国本土以及占领区的大型企业,百般思考,千般焦虑,却总感觉不得要领。思来想去,原来是忽略了一个人”
1...181182183184185...22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