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重生之娱乐教父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法海师弟
同时这一个疑问也存在于每一个陈朗的书迷以及读者的心中。
陈朗在四本小说中开创了三个新的小说流派,其中的《飘渺之旅》以及《佛本是道》两个流派的结合还构建了一个完整的东方玄幻体系,提供了东方玄幻的历史背/景和世界观,以及修真等级境界,构成了一个完善的体系和世界,足以与西方的魔幻世界相抗衡。
但是在开创了三个新的流派之后陈朗还能够再次给大家带来惊喜吗?
现在的陈朗已经不仅仅是以前那个小说界的才子,更是香港音乐界天资纵横的天才,在两张唱片大卖的同时还打破了香港唱片销售记录之后,陈朗已经成为了无数青少年心目中的偶像和大明星。
唱片和宣传的事情无疑牵扯了陈朗很大的精力,再加上要兼顾学业,拍广告和mv,在书迷眼中的陈朗已经越来越不务正业了。
但是已经给大家带来了无数惊喜的陈朗依然让大家对其新书充满了期待,于是所有人都在关注七月一号《东方日报》的小说连载副刊。
ps:求订阅!





重生之娱乐教父 第二九三章 第五本小说
吴卓羲是一个普通的上班族,性格比较内向,不太善于与人交际,只有在和别人谈到小说的时候才会变得话多一些。
因此他基本没有什么社交活动,整个人的生活十分简单,每天就是从家里到公司上班,然后晚上下班了从公司回到家里,两点一线的生活显得平淡而枯燥。
在这平淡而略显枯燥的生活之中,小说是仅有的一种能够吸引吴卓羲的娱乐事物,每天除了上班剩下的时间都是在看各种各样的小说。
在1980年上半年之前,吴卓羲和大家一样基本上只看武侠小说,幻想着自己能够如张无忌、令狐冲或者杨过一般拥有独步天下的武功,闯荡江湖,行侠仗义。
只不过这一切都在一本叫做《诛仙》的小说横空出世之后改变了。
《诛仙》这本小说让吴卓羲进入了一个从未曾想象过的仙侠世界。
极具特色的修仙门派,威力惊人的法宝仙器,功能强大的灵丹宝药,以及绚烂夺目的仙术斗法,加上跌宕起伏的情节发展,越来越宏大的仙侠世界,以及修仙者身上透露出的出尘道韵,都让吴卓羲陷入了《诛仙》世界而不可自拔。
从此吴卓羲成为了香江小才子陈朗的忠实粉丝,每天上班都会早早起来跑到距离公交车站还有一段距离的报亭购买《东方日报》。
无论是刮风还是下雨,风雨无阻,这似乎成了一种生活的习惯,陈朗的小说也成为了吴卓羲生活中的必需品。
哪怕吴卓羲还要为并不宽裕的家庭承担重担,但是他依然购买了《诛仙》的实体书,甚至花费大价钱购买了典藏版本的《诛仙》,这也让吴卓羲受到了家人和邻居的非议,但是吴卓羲充耳不闻,为此花费了一个月的工资。
吴卓羲并不后悔,反而觉得物有所值,陈朗一连四本的小说都是难得的经典,后三本甚至是开创新流派的开山之作,这让吴卓羲佩服不已,认为自己的做法是明智的,甚至以成为陈朗的铁杆并且能够拥有限量版的《诛仙》小说而自豪。
吴卓羲成为陈朗的铁杆粉丝已经两年的时间了,他拥有了陈朗四本书的实体书,不是只有《诛仙》出版了吗?难道是盗版书籍?
不是,而是吴卓羲把自己每次买的报纸剪辑之后装订成册,自己制作了四本实体书,并将它放在自己的书桌上,时常翻阅。
六月三十日晚,吴卓羲将自己买来的所有《东方日报》上连载的《佛本是道》报纸剪辑好,并装订成册。
看着桌上的四本小说,吴卓羲为自己能够成为唯一一个拥有陈朗四本小说实体书的人而感到高兴不已,同时也对于明天的《东方日报》充满了期待。
七月一号的清晨,无数的小说迷们等在香港的各大报亭前想要购买《东方日报》,吴卓羲自然也是早早的起床胡乱的往自己的嘴里扒了点东西就跑出家门来到了距离公交车站较远处的报亭排起了队伍。
吴卓羲本以为自己已经起的很早了,但是看到自己的身前居然已经排了有五个人,心里感到一阵懊恼,似乎觉得自己不是排在第一个人有些对不起自己陈朗铁杆粉丝的身份。
此时的报亭才刚刚的打开门,老板就看见了门前排起的长队,对此报亭老板心里十分欣喜但是已经见怪不怪了,因为他已经见过很多次这样的情景了,同时也知道造成这样盛况的原因就是陈朗的新书在今天正式发布。
为此老板特地打电话到《东方日报》要求今天增加了五成的提货量,当然香港很多的老板都是如此,《东方日报》也特地让ll出版社增加了报纸的印刷量就是为了应对今天的情况,对于此大家似乎都有了经验。
很快报亭开始卖报,排队的人也一脸激动和期待的付完钱直接拿起了《东方日报》一边看一边离开。
吴卓羲很快就拿到了还散发着油墨清香的报纸,立刻向着公交站台走去,同时迫不及待的打开了《东方日报》的小说版块,印入眼帘的是三个字---鬼吹灯。
没错,陈朗的第五本小说就是盗墓小说的开山鼻祖《鬼吹灯》。
陈朗先前一直在想着第五本小说写哪本书,前世的经典小说很多,一时间也拿不定注意写哪本。
后来还是在上学的时候从课桌里拿课本时想起了这本小说。
前世陈朗也是在高三快要高考的时候,因为复习实在是累了满脑袋里都是课文,于是就坐在桌子上准备放空一下脑子,然后在同学的课桌里翻到了这本书。
看到《鬼吹灯》三个字后,正好想要放空一下脑袋的陈朗就翻阅了起来,然后就一下子陷了进去,不可自拔。
《鬼吹灯》系列小说,一共两部。作者天下霸唱首创历史上四大盗墓门派——摸金、卸岭、发丘、搬山,其中摸金是技术含量最高,规矩最多的门派。
之所以名为《鬼吹灯》是因为“人点烛,鬼吹灯”是传说中摸金派的不传之秘,意为进入古墓之中先在东南角点燃一支蜡烛才能开棺,如果蜡烛熄灭,须速速退出,不可取一物。
相传这是祖师爷所定的一条活人与死人的契约,千年传承,不得破。
有谚为证:发丘印,摸金符,搬山卸岭寻龙诀;人点蜡,鬼吹灯,勘舆倒斗觅星峰;水银癍,养明器,龙楼宝殿去无数;窨沉棺,青铜椁,八字不硬莫近前。
本书以一本家传的秘书残卷为引。三位当代摸金校尉,为解开部族消失的千古之谜,利用风水秘术,解读天下大山大川的脉搏,寻找那些失落在大地上的一处处龙楼宝殿。
沙漠、雪山、森林、峡谷、急流、草原、鲜为人知的神秘动植物,危机四伏的陷阱,步步惊心,环环紧扣,超越极限与想象力的挑战,在离奇诡异的地下世界中,揭开一层层远古的神秘面纱。
说到《鬼吹灯》就不得不提起另一部盗墓小说《盗墓笔记》,关于两者哪一个更好看的问题,在网上也引起了不小的争论。
在看完《鬼吹灯》之后,陈朗对于这一类书就来了兴趣,然后在网上查找同类型的小说之后,便看到很多人推荐了《盗墓笔记》,陈朗于是就看了这一本评价甚高的盗墓小说。
看完两本书之后,陈朗也看到了网上关于两本书哪本更好的争论。
就陈朗而言,鬼吹灯的文笔比盗墓笔记要强上不少。鬼吹灯之中,谚语、俗语、歇后语、成语无数,用的非常贴切,语言非常活泼风趣。
另外一个深刻印象就是鬼吹灯1中,那文/革时代人物的对白和语言,非常有趣,盗墓笔记的文笔就显得比较平常了,毫无特色。
鬼吹灯有丰富的民俗知识,有丰富的民间文学和民间故事的引用与穿插,有完整的能够自圆其说的盗墓系统,有丰富的盗墓行业专业知识,有真实的空间感,有合理的地理知识,有比较专业的黑话行话,给人以非常真实的感觉。
而盗墓笔记在这些方面相对而言要差上不少,尤其是刚看完两本书之后,这种感觉十分的明显。
同时鬼吹灯是开山鼻祖,盗墓笔记不可否认在创作是肯定借助了鬼吹灯。
还有鬼吹灯情节完整,悬念能够自圆其说,前后呼应,前面设置的悬念和谜团,到后面全部能够得到破解,而盗墓笔记则是有不少的地方无法自圆其说!设置的悬念和谜团,没有破解!情节上也有些漏洞!
盗墓笔记也有比鬼吹灯强的地方,就是人物描写更有味道,有些人物能够给人留下比较深的印象。
还有就是惊悚方面做得很好,陈朗到现在还记得一段是描写主角到了一个古宅看一个披头长发的女人爬到了门前的录像,那一段描写对于陈朗这样有些胆小的人来说有些惊悚,尤其当时是连夜看的,已经夜里一点多了,真的是被吓的缩到了被窝里。
另外《盗墓笔记》的各个故事情节相对独立一些,十分适合拍摄系列电影,现在重生香港的陈朗对此倒是起了一些心思,未来如果自己涉及电影制作,倒是可以制作一部东方的印第安纳琼斯系列冒险电影。
总的来说《鬼吹灯》与《盗墓笔记》是到目前为止最好看的两部盗墓小说,不过就个人的喜好而言,陈朗觉得鬼吹灯比盗墓笔记要稍微好看一些。
吴卓羲在看到了《鬼吹灯》三个字后直接愣住了,难道陈朗的第五本小说是鬼故事或者鬼怪小说?
吴卓羲对此觉得不太可能,他相信陈朗的这本小说不会让自己失望,于是就按捺住自己心中的疑惑看了起来。
《鬼吹灯》的第一章《白纸人》看的吴卓羲有些肝颤,纸人居然复活说人话,而且文中确切的说了纸人复活是鬼作祟。
第二章的鼠友则是看的吴卓羲有些发笑,这个鼠兄和胡国华还真是蛇鼠一窝,臭味相投,不过虽然胡国华吃喝嫖赌抽五毒俱全,但是对于一只老鼠如此重情重义可以看出其本性还是不错的。
可是今天的两章看完,吴卓羲还是闹不明白这本书到底要写什么,到底是什么类型的书?
ps:求订阅!




重生之娱乐教父 第二九四章 疑惑
吴卓羲看完《东方日报》上连载的陈朗最新大作《鬼吹灯》之后,一直皱着眉头,想不明白陈朗这本小说到底是什么类型的小说。
今天连载的只有第一章和第二章开卷两章的内容,实在是没有太多的信息供吴卓羲参考。
早在吴卓羲上车之后,站在他身旁的人,看到吴卓羲手里的报纸眼睛一亮,然后就随着吴卓羲看起了自己十分期待的陈朗最新大作,只是吴卓羲看完后他还没有看完。
因此出声道,“你好,我叫黄国胜,也是郎朗的小说迷,本来今天想去买报纸看一下陈朗的最新小说,但是因为起迟了所以错过了,我能否借一下你手中的报纸看一下。”
吴卓羲闻言将报纸递给了黄国胜,不过还是开口道,“你看吧,不过看完了要还给我。”
“当然,我马上看完了就给你。”黄国胜高兴的接过了《东方日报》阅读了起来。
吴卓羲则是稍微打量了一下公交车里的情况,发现很多的人都在低头看报,而且绝大多是都是《东方日报》。
吴卓羲微微一笑,看来自己偶像的小说已经深深影响到了香港市民的日常生活了。
随后吴卓羲又开始思考关于陈朗新书的题材问题,直到被黄国胜的声音惊醒,“兄弟,谢谢你了,我看完了,报纸还给你。”
吴卓羲接过了报纸,叠好后整齐的放进了自己的公/文包里。
黄国胜看到吴卓羲的举动并不奇怪,因为很多陈朗铁杆的书迷都有这个习惯。
到目前为止陈朗的四本小说只有第一本《诛仙》发行了全套五册,其他的三本都没有实体书出版,为此很多人都将报纸装订成册以便于自己能够时长的翻阅,重温一下陈朗给大家创造的精彩世界。
当然很多人都买了盗版的小说实体书,但是更多的小说迷尤其是粉丝俱乐部的人宁愿自己制作实体书,也不买盗版书籍,算是对自己偶像的一种变相的支持。
“兄弟,你知道郎朗的这本《鬼吹灯》到底是什么题材的小说吗?”黄国胜一看吴卓羲就知道与自己一样是铁杆小说迷,因此问出了自己心中的疑惑。
“老实说,我也不清楚,毕竟只有开卷的两章,可以提供的相关信息太少了。”吴卓羲皱着眉头回答道。
“我看了下,本书的时代背/景是民国时期,而且书中的第一章‘白纸人’是鬼借尸复活,难道是一部关于民国时期鬼故事的小说?”黄国胜说话的时候也是皱着眉头,语气中也是不敢肯定。
“应该不是。”吴卓羲摇了摇头。
“为什么?”
“因为鬼故事很多人都在写,我相信陈朗不会再写这些鬼故事了。”吴卓羲不知道为什么就是有这样的感觉,他觉得这本是肯定不会这么简单。
“你的意思不会是……不会是认为陈朗又要写出一个新的小说类型出来吧?”黄国胜惊讶的问道。
“虽然我没有证据证明,但是我相信郎朗不会让我失望的,一定又是一个新类型小说,只是现在大家都还不知道而已。”吴卓羲双眼明亮,透露着一丝狂热。
黄国胜看着吴卓羲的样子心里暗暗咋舌,看来这个是一个比自己还狂热的铁杆小说迷。
不过黄国胜也是将信将疑,新类型的小说无疑是非常难得的,因为创新真的是太难了,难住了无数人,但是自己的偶像却在两年内写出了三个新类型,一般的规则似乎在郎朗身上不适用。
黄国胜现在也是在怀疑中有些期待。
同样对于陈朗最新大作题材问题讨论的场景,遍布了香江。
在接连创造了三个新类型之后,无数的小说迷以及小说作家都在期待着陈朗能够再创奇迹,为大家再次带来一个新类型的小说。
虽然大家知道这十分的困难,尤其是在创造了三个新类型之后的再创造,但是大家还是抱有很大的期待。
校园中,陈建在看完了今天的《东方日报》之后就着急的问了同样的问题,“郎朗,《鬼吹灯》到底是不是新类型的小说?”
“以前有人写过关于盗墓小说的吗?”陈朗对此也不是很肯定,毕竟世界上的书那么多,谁也不能全部看完,而且自己穿越之后谁也不知道是不是有什么事情发生了变化。
“盗墓倒是听说过,但是盗墓小说没有看过,也没有听说过。你的意思是这本《鬼吹灯》是一本关于盗墓的小说?”陈建睁大了眼睛问道。
“是的,就是一本关于盗墓的小说。”陈朗很肯定的点了点头。
“盗墓,听起来很神秘,很酷啊。”陈建咂咂嘴道,“那也就是说,你这本小说应该算是又一个新类型的小说了?”
“如果没人写过盗墓小说的话,应该是这样的。”
“又是一部开山之作,郎朗,我真的是五体,不对,是六体头地了。”陈建人大声的惊呼道。
结果教室里的人都听到了,然后又是一阵惊呼声,显然大家听到了“新类型”这个词。
看来自己的才子同学的小说又是一个新类型了,要不是现在在上自习,相信很多人都会冲过来围住陈朗问个清楚。
看到大家的疑惑,陈朗道,“我写的是本盗墓小说,难道看不出来吗?”
“这谁看的出来?我还以为是鬼故事呢。”陈建说完将报纸递给了陈朗。
陈朗一看之后拍了拍自己的额头,前世看书的时候,《鬼吹灯》是有个引子的,直接交代了本文的主旨就是盗墓,结果自己给忘了,没有写这个引子交代清楚。
看来《东方日报》也是对自己很有信心,也没有弄个简介之类的,直接就开启了正文,开头的两章根本没有涉及到盗墓,难怪大家都不知道了,算了,不写就不写吧。
陈朗相信随着《鬼吹灯》内容的增加,大家会逐渐了解到关于盗墓这个有些神秘的话题,同时相信大家也会与自己一样,被文中无穷的想象力所折服,更是会对文中提到的各种专业术语,行话,黑话,以及各种各样的盗墓风水、规矩以及技巧之类的东西着迷不已。
因为现在的香港大部分人都十分的相信风水。
无论是买房,建房,还是店铺开张,选择墓地等等,香港的有钱人都喜欢找风水先生看一下,在这样一种浓厚的风水文化氛围中,加上本就精彩之极的内容,相信更会获得大家的喜爱。
ps:求订阅!




重生之娱乐教父 第二九五章 盗墓风潮
香港的广大小说迷们在阅读了陈朗的《鬼吹灯》前两章之后都是一脸的疑惑。
不清楚《鬼吹灯》这本小说到底是什么类型,对此也引起了不少媒体和小说迷们的猜测。
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小说章节的增多,《鬼吹灯》第一集惊绝古城内容也逐渐展现在大家的眼前。
这时候所有人都知道了这是一部描写盗墓同时夹杂着冒险的小说。
小说中关于在大家眼中颇觉神秘的盗墓流派和技巧,以及各种各样的规矩让大家觉得十分的真实,似乎这些门派,墓穴都是真实存在一般。
小说中体现出的盗墓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地理、人文、风俗习惯等也让大家大开眼界,同时小说中夹杂着悬疑和难以言喻的想象力,更是让大家深陷其中,不可自拔。
一时间盗墓风潮盛行香江。
“在《佛本是道》结束之后,所有的小说迷们都对朗朗的第五部小说充满了期待和质疑。
质疑的是朗朗的这部小说还能不能够延续前三部开创新类型小说的奇迹,继续带来一部开山之作,期待的是希望郎朗为大家带来另一个充满无穷魅力的小说世界,以及能够打破大家的质疑。
果然,朗朗没有让支持自己的小说迷们失望,也让那些质疑自己的家伙闭上了嘴。
郎朗的这部《鬼吹灯》将大家带入了一个盗墓的世界,所有人都听说过盗墓,但是却没有见过描写盗墓的小说,而郎朗为大家解决了这个问题,让大家能够清晰的了解这个神秘,充满了冒险和无穷想象力的世界。”---《东方日报》
“对于朗朗,再多的赞誉似乎也不为过,这一部《鬼吹灯》的精彩超乎了我的意料,在写出了四部经典之后,仍然能够给大家带来这样的惊喜,实在难得。
更重要的是这部小说中的种种设定,四大盗墓流派,各种专业的盗墓工具以及技巧,还有其他的各种专业名词,让陈朗描绘的世界似乎真实存在一般,让人深信不疑。
另外,朗朗在本书中展现出了前四本小说没有体现出来的设置悬念的能力,至于陈朗的想象力已不用再说,依然保持了超高的水准。
这是一部让人感到新奇,精彩,让人不知不觉就沉迷其中,同样也让人倍感煎熬的作品,因为每天只有两章的内容,实在太让人痛苦了。”---金庸
报纸媒体对于陈朗最新小说的报道铺天盖地,而金庸等知名小说家对于《鬼吹灯》的推崇,更加让这本书红透了半边天。
直接的结果就是《东方日报》在香港本地的日销售量再次创造了新高,创造了十八万份的历史记录。
同时盗墓一词犹如旋风一般席卷香港,香港到处都是与盗墓相关的讨论。
很多人在吃粽子的时候,就会给自己身边的人说道,“你知道粽子是什么吗?”
“粽子就是粽子,还能是什么?”
“那就是你孤陋寡闻了,粽子还有另一种解释。粽子指的是发生“尸变”的尸体,也指墓里保存的比较完好,没有腐烂的尸体。而且粽子还分为三种,分别是干粽子,大粽子和肉粽子。
干粽子是墓里烂得只剩下一堆白骨了的尸体。
大粽子则是指身上或身边有财宝的尸体,也指僵尸、恶鬼之类不干净的东西。
肉粽子就是那些身上值钱的东西很多的尸体。”
“你这些都是在哪儿看到的?”
“当然是小才子陈朗的最新大作《鬼吹灯》了,这部小说实在是太精彩了,这是一个充满了神秘和惊奇的新世界,无论是谁只要读了这本小说,绝对舍不得放手,不信你们看看。”
……
《鬼吹灯》的风潮瞬间流行香江,除了成为大家口中的热点之外,很多年轻的盗墓迷们纷纷组建盗墓的四大门派:摸金、卸岭、搬山以及发丘,纷纷自称是摸金校尉、卸岭力士、搬山道人以及发丘天官。
称呼其他的盗墓迷们为“元良”,对于盗墓也不能直说盗墓二字,而是说倒斗或者倒腾,不然的话你会迎来大家一致的鄙视,因为你太不专业了。
更为离谱的是有几个盗墓迷们在看到了小说中的各种盗墓技巧之后居然真的自制了一些盗墓工具来到了还没有完全开发的新界地区,开始寻找墓穴,既是为了体验一下做盗墓贼的感觉,同时说不定也抱着发笔横财的念头。
结果这几个可怜的盗墓贼们被乡亲们抓住并扭送到了当地的警署,而当大家搞清楚了这些人的初衷之后也是哭笑不得。
好事的媒体把这件事放到了媒体上大肆报道,引得香港市民们哈哈大笑的同时,也不得不感慨,《鬼吹灯》的各种设定描写真的是太专业,太真实了,如果陈朗站出来说这些是真的,相信绝对会有不少人相信他的话。
似乎受到这几个盗墓贼的刺激,居然有不少的盗墓迷们到香港的各大杂货市场包括朗朗乾坤店铺,想要购买一些《鬼吹灯》小说中出现的盗墓工具,比如摸金符、司机鱼、黑驴蹄子以及雮尘珠等物品。
1...105106107108109...20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