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娱乐教父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法海师弟
知名的音乐制作人卢国沾在《东方日报》上撰文。
“本来只是一次媒体炒作的新老之争,没想到居然会是如此的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最后的结果也是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
本以为会轻松获胜的阿sam被陈朗整整压制了四周的时间,才利用《最佳拍档》这部现象级的电影成功翻盘,随后一直保持对陈朗的优势,可是没想到《朗朗上口》中的校园歌曲获得了成年粉丝的关注,一时间销量不降反增,再次超越了《难忘你,纸船》。
同时也将唱片总销量成功反超,两人之间的差距极小,最小的销量差距仅在100张之内,相对于两人都已超过七白金的销售数据,可以看出两人的竞争是多么的精彩激烈。
最后还是驰骋歌坛多年的许冠杰凭借着深厚的底蕴,再次翻身反超陈朗,随着唱片销量到了第九周,在小小的香港已经无法再卖出销量,最后这场新老之争才尘埃落定。
而更让大家没有想到的是两人的激烈竞争,明显的出现了彼此相互促进对手唱片销量增长的情况,等到胜负已分的时候,居然发现两人纷纷打破了香港唱片的销售记录,更是为这次的精彩碰撞增添了一些传奇色彩。
现在的香港无疑还是许冠杰、邓丽君为首的老一辈歌手的天下,但是随着越来越多像郎朗、陈百强、蔡枫华以及谭咏麟这样的新兴偶像的出现,香港歌坛的竞争必定更加激烈。
这种激烈会让我们听到更多的经典,这种激烈会让我们看到更过的对决,这种激烈会让我们见证歌坛的辉煌。”
《明报》也刊登了顾嘉辉的投稿“黄金盛世!”
“随着香港经济恢复发展的越来越快,人们对于娱乐方面的需求也必将不断增加,这必将刺激娱乐产业的快速发展,迎来娱乐事业的黄金期。
香港唱片市场无疑就是其中受益的一部分,而这次阿sam和郎朗双双打破香港唱片销售记录,绝对算得上是香港歌坛一次标志性的历史事件。
长江后浪推前浪,越来越多的新人歌手涌入了香港乐坛,而成名已久的天皇巨星也依然具有强大的人气和市场号召力,新老之间的对决精彩纷呈,激烈残酷。
伴随着歌手之间激烈竞争的一大佐证就是各自唱片销量的剧增。
之前邓丽君保持的唱片销量记录可不只是四个月的销量累积,而是近三年的销量总计,现在阿sam和郎朗能够在短短的几周时间之内打破邓丽君的记录,可以看见香港唱片市场正在不断的扩大。
这块美妙的蛋糕也引起了众人的觊觎,越来越多的国际唱片巨头在香港和东南亚开设分公司,而香港和东南亚等地也如雨后春笋一般冒出了很多的本土唱片公司,同时很多有了一定实力的歌手也开始自己创办唱片公司。
虽然这些公司良莠不齐,但是极具增加的唱片公司数量证明了唱片市场的繁荣。
同时唱片公司的增加,预示着需要越来越多的歌手,而在顶级歌手数量相对固定的情况下,像亚洲业余歌唱比赛以及新秀歌唱大赛这样的歌手选秀节目应运而生。
越来越多的底层民众拥有了向上的空间,获得了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也让数量众多的唱片公司得到了人才的补充,然后经过锻炼包装之后加入竞争激烈的香港乐坛和唱片市场。
未来的几年唱片公司的数量还将增加,选秀节目也会越来越多,越来越完善,让更多的新人歌手加入进香港的乐坛。
香港乐坛已经迎来了自己的黄金盛世!”
……
随着《朗朗上口》打破香港唱片销售记录,陈朗的声势再次高涨,本来就拥有极高的人气,现在更是如日中天,任何人都不会在小看陈朗在香港歌坛的地位。
与此同时百事可乐趁机花费巨资在无线电视台和丽的电视台同时开始投放陈朗拍摄的百事广告,借着陈朗如日中天的人气将百事可乐带进了陈朗众多粉丝的眼帘。
本来百事可乐看中的就是陈朗在香港和台湾在年轻人之间的巨大影响力,现在加上陈朗巨大的曝光率也算是为百事做了免费的宣传。
只是短短三周的时间,百事可乐在香港地区的销售量就增加了百分之十五,已经基本赶上了可口可乐在香港地区的销售量。
而在台湾地区,虽然没有香港这么夸张,但是也增长了三个百分点,毕竟台湾不同于香港这一座城市,取得的效果不可能像香港那样具有极大的爆发性,一下子就增长太多。
不过就算是这样也让百事可乐亚洲区的负责人大喜过望,这还只是三周的时间,相信随着时间的增长,这个数据还能够再增长一些,香港可能增长不大,但是台湾地区的销量让人充满期待。
而促成了这次签约的郑镇坤的老朋友秦峰现在也是双拳紧握,因为刚从上司办公室出来的他得到了新的认命。
由一名总经理助理直接升职为香港和台湾地区负责人,当然这也与秦峰一直以来的出色表现有关。
这次秦峰力主签下陈朗取得了立竿见影的效果,出乎了秦峰自己以及百事所有人的预料,加上以前的成绩,才有了这次秦峰的升职。
秦峰回到了自己的办公室,激动了一会儿后强迫着自己冷静了下来,看着办公大楼外贴的新秀歌唱大赛巨大宣传海报上的陈朗,心中暗自思考。
这是一颗冉冉升起的巨星,而且他现在在东南亚和日本,甚至是韩国都有了不小的知名度。
想要在亚洲地区做出成绩,百事需要一个全亚洲范围内的超级巨星,而眼前的陈朗现在还没有成为巨星,哪怕是在香港可能都没有太大的说服力,但是其展现出来的潜力和实力都已十分强大,他绝对是百事需要重点关注的种子之一。
或许自己需要和陈朗进行更进一步的合作,互帮互助,合则两利。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
陈朗放学的时候,被陈淑芬专车接走了,同行的还有许芳,一行三人在一家咖啡厅坐了下来。
“陈姐,有什么事情找我吗?”
新秀歌唱大赛刚刚结束,陈朗本以为华星会忙着签约新人歌手的事情,自己应该又可以悠闲一段时间了,没想到陈淑芬会在放学后找自己。
“首先是祝贺第一届新秀歌唱大赛圆满成功,郎朗你的主题曲和人气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恭喜你打破香港唱片销售记录,公司对你表示衷心的感谢。”陈淑芬笑着说道。
陈朗闻言却是一阵无语,难道就是带自己来喝杯咖啡就是感谢了,翻了翻白眼,没好气道,“陈姐你就别逗我了,还是赶紧说正事吧。”
“你小子真是越来越无趣了。”陈淑芬笑骂道,“今天来主要是告诉你,公司已经签下了这次比赛中的前三名,以后梅艳芳、韦琦姗以及黄汝玲就是你的师妹了。”
“只签下三个人?那其他人呢?”陈朗闻言一愣,闯入总决赛的就有十二位,这才签约三位,什么意思?
“虽然选秀的确是有很多歌手,但是一些歌手明显的不适合现在公司的情况。
现在公司需要短时间内就能够迅速走红的歌手,借着大赛以及你刚刚打破销量纪录的声势,继续扩大战果,抢占唱片市场。
但是有些选手唱歌可能还可以,但是综合外形,性格,发展道路等因素考虑根本就不适合发唱片,公司的评估也不看好他们,因此最后只签约了三人。”
陈朗闻言若有所思,谁说获得好名次就能够发展顺利。
想张卫健后来获得了第三届大赛的冠军,但是压根没有能够发行自己的唱片,仅有的一首歌还是精选集中与别人合唱的。
公司为歌手发行唱片有一套自己评估的标准,到底能不能够红还是要看公司的安排。
ps:求订阅!
重生之娱乐教父 第二九一章 师妹
华星唱片公司只签下了第一届新秀歌唱大赛的前三名梅艳芳、韦琦姗以及黄玉玲三人,而陈朗看好的张卫健和温兆伦则没有能够签约华星唱片。
对此陈朗也不知道说什么好,难道说自己知道这两人将来会成为明星?没有人会相信,说不定还被别人看成是恃宠而骄,骄傲自大。
压下心头思绪,陈朗低声问道,“那么公司接下来对于这三人有什么打算?”
“三个人还需要培训一段时间,韦琦姗和黄玉玲还要看她们的表现是否能够发行唱片,但是公司已经决定要先给梅艳芳发片,而且为了借助刚刚夺冠的大好形势,可能在较短的时间之内就要给梅艳芳发行她的第一张唱片。”陈淑芬对着陈朗解释道。
陈朗似乎知道了陈淑芬的想法,“所以呢?”
“郎朗你也知道公司现在想要快速发展,除了你之外,必须还要有其他几位撑得住门面的歌手,我们大家对于梅艳芳十分看好,因此她的第一张唱片不容有失,而你的创作能力现在在香港是公认的,所以公司想请你为梅艳芳写歌。”陈淑芬看着陈朗认真的说道。
果然,是要自己为梅艳芳创作歌曲。
“这个倒是没问题,不过最近一段时间虽然我自己不会再发行唱片,但是我已经答应给阿sam以及君姐写歌了,而且一共是四首歌,不过阿sam应该不会太急,但是君姐可能近期就要发行唱片,你也知道写歌需要灵感,如果时间太短的话,我只能为梅艳芳写一首歌。”陈朗皱眉道。
陈淑芬当然知道陈朗所说的君姐就是邓丽君,而意外得知邓丽君最近可能会出唱片心中一动,但是陈淑芬知道这是陈朗对自己的信任,自然也不会宣扬出去。
“只有一首歌也行,公司会向其他的音乐创作人以及版权公司再购买其他歌曲的。只是我希望郎朗你能够拿出优秀的作品,我想让你写的歌作为梅艳芳唱片的主打歌,可以吗,算是陈姐的一次请求。”
陈淑芬对于梅艳芳十分看重,觉得这是一个各方面都不错的好苗子,值得大力培养。
梅艳芳如果能够被自己捧红,那么对于华星唱片公司的发展壮大极为有利,能够让华星唱片在与其他公司的竞争中拥有更多的底气。
同时面对许道华的挑战,握有公司大牌的陈淑芬也能够立于不败之地。
最重要的还是梅艳芳走红能够很好的证明华星和无线举办的新秀歌唱大赛是一个英明的决定,同时往后的每一届大赛都将会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参赛,为公司提供取之不竭的人才,华星的发展壮大也将不可阻挡。
“陈姐这样说就严重了,我自然会全力以赴争取创作出经典的歌曲,但是这需要灵感,我不能打包票。”
陈朗没想到陈淑芬对于梅艳芳如此的看中,果然不愧是后世的王牌经纪人,看人的眼光确实独到。
自己就是陈淑芬力主签下的,不惜打破了无线的新人签约条件,而现在的梅艳芳也得到了陈淑芬的赏识,未来的张学友同样如此。
即便是作为穿越人士,陈朗也不得不赞叹这些成名人物的确都有自己的厉害之处。
“只要郎朗你尽力就行,我相信你的实力。”陈淑芬笑着说道,“不过时间可能有些紧,现在已经是六月下旬了,经过培训可能也就是大半个月时间,加上要录制唱片,一共可能只有一个半月的时间,最好能够在这个时间之内完成,可以吗?”
“一个半月时间的话,应该可以,其实我已经有了些灵感,曲子也已经写出了不少,现在只需要最后的灵感来完成整首歌曲,一个半月的时间应该能够完成。”陈朗装模作样的思考了一会儿回道。
“那真是太好了,我就等郎朗你的好消息了。”陈淑芬听到陈朗的话心中十分开心。
能够在时间节点之内创作好歌曲,完全符合公司的安排,而且到目前为止,陈朗还没有让陈淑芬失望过,陈淑芬对陈朗有信心,也时常庆幸自己的坚持换来了一个绝世天才。
星期天的时候,陈朗特地来到了华星唱片公司,见一见自己的三位小师妹。
虽说三人的年纪都要比才17岁的陈朗要大,但是达者为先,在香港歌坛只看中你的人气和市场号召力,否则你空有实力没有市场号召力公司也不会为你付出太多的资源,而现在陈朗的人气和市场号召力已不用怀疑。
韦琦姗以及黄汝玲在见到陈朗之后都显得有些拘谨,虽然陈朗十分年轻,但是超级新星以及公司顶梁柱的身份,让两人有些紧张。
梅艳芳则显得更加的激动,能够见到自己的偶像自然开心,以后更是能够经常见面,而且据陈总透露陈朗已经答应为自己创作歌曲,这更是让梅艳芳激动不已。
没想到自己成为了陈朗第一个除了自己之外为其写歌的人。
“你们好,我看了你们的决赛现场,表现的很好。”陈朗看着三人微笑着说道。
“郎朗你好!”三人微微鞠躬说道,梅艳芳则是眨了眨眼睛,看的陈朗心中一乐。
“以后大家就是同事了,虽然我比大家先进公司,但是也就是早了一年而已,以后大家见面不要这么拘谨,我又不是什么怪兽,我们以后可能还要合作,还是放松一些比较好。”陈朗耸耸肩说道。
韦琦姗和黄汝玲看到陈朗如此亲切随意,也放下了心中的担忧,微笑着和陈朗交谈了起来。
随后陈朗亲自带着三人在华星唱片公司溜达了一圈,为三人详细的介绍了一下这个初生却生机勃勃的公司,同时不少的笑话冷幽默逗得三人娇笑不已,无形中也拉近了彼此的距离。
等一圈转下来,大家已经能够像朋友间轻松的相处,不得不感慨陈朗这张帅脸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看到如此俊脸,总是会让人喜欢,尤其是异性。
由此华星唱片公司签约歌手达到了四位,除了陈朗之外,还有梅艳芳这一后世的百变天后,一切都已不可同日而语,现在的华星正在蓄力向香港唱片公司龙头老大宝丽金发起猛烈的冲击。
ps:求订阅!
重生之娱乐教父 第二九二章 《佛本》完结
六月已经走到了尾声,除了第一届新秀歌唱大赛成功结束之外,陈朗的第四本小说《佛本是道》也正式完结。
《佛本是道》在当下取得的成绩比之前世有过之而无不及。
前世的时候关于“洪荒”已经有小说零散的提起过,只是没有形成一个严谨的体系,而在八十年代的香港,还处于武侠世界的低武时代,整个东方的玄幻体系还没有完全诞生,不像西方魔幻那样严谨,陈朗的《佛本是道》一出无疑填补了这个空白。
《佛本》的最大成功之处无疑是重新架构了中国传统神话体系,完善了“洪荒流”并成为了集大成之作,体系严谨宏大。
《佛本》融合封神演义,西游记,蜀山,山海经,三言两拍等神话,以及志怪,仙侠,传奇糅合在一起的小说。
它糅合了中国古代大量的神怪故事,而整理归纳出一个独特的完整的庞大的仙佛世界系统。
同时《佛本》打破了幻想文学这块西方魔幻独成体系的历史,与之相抗衡,它能清楚的告诉你仙侠世界为什么是这样而不是那样。
可以说在网络仙侠小说中《佛本》起到了总纲领的作用,为写手指明了新道路,为读者打开了新世界。书成之后,与前世一样无数跟风之作蜂拥而上,养活了现在香港不少的小说作者。
通俗点说吧,在《佛本》以前,修仙的boss撑死也就是元始天尊,修佛的boss就是如来,修魔的boss实在没办法,就弄个蚩尤,项羽什么的,或者原始天魔,反反复复,来来去去就那么几个人,都被写烂了,至于为什么他们最厉害?怎么个厉害法?不知道。
直到看了《佛本》,大家才恍然大悟,哦,原来是这样啊:鸿钧才是老总,下面几个分堂,人教,阐教,佛教,修罗教的老大都交待的一清二楚。
我们小时候看过的书,听过的故事,里面的人物统统找到了组织,甚至连山海经等一些古籍里提到的妖魔鬼怪,也都一一分类归纳到巫族和妖族之中,整个神魔世界恢宏大气,等级分明,让人拍案叫绝。
前世在《佛本是道》出来之前,仙侠被西方玄幻压的透不过气来,为什么,就因为人家西方玄幻的系统庞大而严谨,矮人,精灵,兽人,巨龙,还有天使恶魔,可写的东西多了去了。
相比仙侠,来来去去就那些西游记的人物,甚至还弄出个不东不西的神界,让人喷饭。
《佛本》出来之后,大家看看那一大堆穿越到洪荒的,封神的,西游记的就知道了。
修神?那是上封神榜的,修仙证混元才是王道。怪兽也不再限于什么五爪金龙六翼神龙了,共工,帝江,大日金乌等洪荒巨兽统统出现。如来观音,十二金仙靠边站,上边七大教主压着呢。
有了《佛本》提供的大纲,形形色色的神怪人物大家信手拈来,都有迹可循了。
于是乎,各种穿越蜂拥而来,题材丰富多了,范围广泛多了,人物丰满多了。
《佛本是道》又是让人无奈的。
为什么?因为它太强大了,强大到别人都跳不出他所画下的圈子了。
一句话,“鸿钧老道压在那儿”,连开辟天地的盘古都是他徒弟,能毁灭宇宙的圣人都叫他老师,还有谁能比他更牛呢?
很对读者对于《佛本是道》的宏大布局和惊人想象力佩服的五体投地,最让人津津乐道的就是整个洪荒体系的建立,让所有人都惊叹于陈朗的无穷想象力。
很多的作者写手本来是准备在《佛本是道》写到一半的时候就开始跟风,但是《佛本》后面的世界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宏大,越来越精彩,很多人只能压下了心中的激动和无限创意。
等到今天《佛本是道》正式完本,一个个写手们才纷纷动笔,利用陈朗《佛本是道》创下的严谨洪荒体系,以及《飘渺之旅》建立的修真等级,进行了再创作。
难怪有人感慨,陈朗一个人激活了整个香港小说界的无限激情与活力,让本已逐渐式微的小说界重新焕发了青春,变得越加的精彩和激烈。
同时陈朗还养活了香港百分之九十的小说作家,让越来越多的青少年投入到了小说的创作中去。
虽然不可能每本都像陈朗小说那样成为开山祖师一般的经典,但是八十年代的香港文人文笔绝对要大大的超过后世的网文界,因此也有不少的杰作流出。
在六月的最后一天《佛本是道》正式完结,令无数的小说迷和中国古代神话爱好者们大感满足之余却又充满了遗憾和期待。
满足的是能够看到如此完整的洪荒体系以及精彩纷呈的小说,遗憾的是陈朗又一本开山之作正式完结。
不过所谓旧的不去新的不来,摇摇头甩脱心中的不舍,大家又开始期待起陈朗的新作,想要知道这会不会又是一个开山之作。
但是大家现在的心情比较复杂,陈朗目前所写的四部小说,除了第一部的《诛仙》不能算是开山之作之外,剩下的三部分别开创了“修真流”“穿越流”以及“洪荒流”三个流派,受到了所有读者和作者的欢迎。
甚至现在有很多读者认为陈朗在小说界的地位足以与金庸古龙相并列,号称小说界的三剑客。
对此众多的媒体自然的分成了三派。
一派认为陈朗的四本小说本本都是经典之作,已经成为了现在小说界最畅销最受欢迎的小说作家,足以与金庸古龙并列,这一派以《东方日报》《天天日报》为首。
另一派则认为虽然陈朗的小说经典而且最畅销,但是陈朗年龄太小,而且仅有四部小说,还远远无法与金庸古龙这等著作等身的小说巨匠相比,这一派以《星岛日报》为首。
最后的就是中间派了,只是宣扬陈朗小说的绝对经典,绝对畅销,但就是不提陈朗在小说界的地位,这一派以《明报》为首。
读者们也在讨论关于陈朗在小说界地位的问题,不过观点和报纸媒体的报道差不多,也是分为三派,为此很多的中学生在校园都产生了争执。
“郎朗的书,的确每本都是经典,但是现在的郎朗只是具备了和金庸和古龙并列的资格,想要和这两位齐肩,郎朗还需要更多的作品说明自己的能力,而且郎朗的年纪实在是太小了。”
一个高中生在和自己的同学聊到媒体报纸上关于陈朗在小说界地位的问题,皱着眉头说道。
“写小说又不是看你的年纪大小,难道年纪大的写小说就厉害?那让那么多七老八十的人去写小说,是不是就能超过金庸和古龙了?再说了在小说界的地位也不是因为小说的数量而决定,难道写的多资历就足,实力就强,地位就高?”
听到自己的同学认为陈朗还不够资格与金庸古龙并列,作为陈朗死忠,粉丝俱乐部一员的另一个高中生大声反驳道。
“当然不是这样,但是陈朗想要和金庸古龙并列,还需要再证明自己才行。”
“还要证明?还要怎样证明?”
“除非……除非……除非陈朗还能够再开创一个流派。”被问住的同学也是被问急了,想了好一会儿才倔强的说道。
听到这句话,反驳的同学是一脸诧异,惊声道,“你以为新的流派是大白菜啊,想写出来就能够写出来?”
被问的同学也是满脸通红,显然觉得这个证明实在是强人所难了。
开山之作是这么容易就能够写出来的吗?
要知道每一个新的小说流派的出现都是一件在小说界惊天动地的大事,而且几十年可能才诞生一个新的小说流派,同时还需要多年的发展才能够真正的大行其道。
不过陈朗能够在短短的两年时间里就开创了三个新的流派,的确是震惊的所有人目瞪口呆,同时也让无数的读者和作者,哪怕是金庸和古龙都不得不心甘情愿、心服口服的承认了陈朗“香江小才子”的美誉。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