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十龙夺嫡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凤鸣岐山
方苞?那个老小子终于上路了,***,这会儿不说啥“看圣孙”的话了罢,好端端地又唱出这么场傀儡戏,还真是毒辣得够呛,老二虽是受了多年的苦,不过一旦回到权力中心,只怕立马会想起自个儿是怎么倒台的,到时候下起手来一准倍儿凶狠,老四等人一准是有难了,不过咱又会如何?老二回来了之后只怕权力欲重了许多,心中日思夜想地只怕是想要再次当上太子,可如此一来,首当其冲的不就是咱喽?***,只怕到时候咱不免得吃些苦头,这个方灵皋教人手足相残,着实过了些。胤祚想了许久,长叹了口气道:“老二回来之后,只怕未必会先对付老四、老八,倒是有可能跟他们串通一气先对付本王,若真是如此,皇阿玛只怕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这事情怕没那么简单。”
邬思道一副你才知道啊的样子白了胤祚一眼,毫不客气地道:“若不然圣上为何要提前通知王爷,这就是让王爷自己去赶着做准备,若是王爷连这一关都过不去,还谈什么大位,趁早认输算了。”
唔,老邬话是难听,可却在理儿,奶奶地,咱若是没点儿能耐,只怕咱家老爷子就未必能瞧得中咱了,嘿嘿,玩阴的谁怕谁啊,左右不就是个“祸水东引”罢了。胤祚自嘲地笑了一下,也不再继续这个话题,只是淡淡地说道:“圣上即便是要让老二出头只怕也没那么快,嗯,该是先让老二读读书,养养身子股,培养一下老二心中的不平之气,然后再让老二进位亲王,顺便进上书房办差,左右如今上书房已然有了本王,再加上个亲王、前太子也算不得稀罕事,给老二段时间熟悉一下朝政,然后放点批折子地权,这也就差不多了,等老二心中的复仇**起来了,皇阿玛也就到了出游的时机了,嘿,本王推断得可对?”
胤祚头脑一清晰,分析起事情来自然是井井有条,娓娓道来,顿时激起了满堂子的笑声,林轩毅哈哈大笑着鼓掌道:“不错,这场戏就该是这个唱法,王爷既然瞧破了其中的蹊跷,也就无甚说头了,一切照着剧本演就是了。”
邬思道也是笑得很开心,不过他却没有忘记提醒胤祚道:“戏是这么唱倒是没错,可问题是看戏的人却未必肯这么看下去,四爷、八爷都不是傻子,这看戏的说不定比唱戏地出力还多。”





十龙夺嫡 第三百零七章布局(下)
这世界上有很多事情就是那么的邪门,说曹操曹操就到的事情往往就一准能发生,胤祚等人刚才谈起老十四,老十四就来了,当然,自打胤祚回了京,老十四三天两头的都会来一趟,有时是有事儿,有时就是无聊了来坐坐,有时胤祚不在府中,老十四就跟逸雪郡主瞎胡闹,叔侄俩满后园子里疯来疯去。
胤祚也曾问过邬思道是否彻底收服了老十四,邬思道只是淡淡地答了一句:心里头还是有些子不稳。胤祚却也不是很在意----有些子不稳那也属正常,老十四打小了起就是个心野之人,要他一时便服了原本就难,要想彻底让他死了心也只能是做水磨功夫,毕竟老十四打起仗来还是有股子狠劲的,胤祚对他也真还有大用。
“六哥,您应该早就知道了罢?”老十四见了胤祚也没多瞎扯,径自奔主题而去:“六哥,皇阿玛让老二出来,这里头一准有大文章,若是……”老十四顿了一下,咬着牙道:“若是皇阿玛真起了换马之心,小弟定要闹个痛快,绝不能让小儿辈看了笑话去。”
“换马?”胤祚愣了一下才想明白老十四这话说的是啥,敢情这小子将老二进上书房的事儿当康熙老爷子要复立太子之位了。老十四现如今虽已是实打实的六爷派,不过有些话还是不能向他说起,别说老十四心中还是有着一丝丝的野望,就算老十四已然是全心全意地跟从自个儿,胤祚也不会将所有的事情都说出来,这原本就是为上位者必当保持一定神秘的关键所在----君不密丧其国。臣不密丧其身,原也没啥可说地,再者,若是臣下对主上的事情知道得太多的话,这个臣下也许很快就得在前头加上个前字了,灭口之事古来不鲜。
胤祚笑了一下道:“老十四,有些事儿不是像你想的那样子,听哥哥的。别胡来,万事自有哥哥挡着,今儿个额娘还吩咐过,让哥哥好生管管你,你啊,就给我老老实实地管好兵部,别去扯那些有的没有的。”
“六哥,小弟只是为哥哥抱不平罢了,别总拿额娘来压小弟。倒像小弟还没长大似的。”老十四嘴里头咕咕喃喃地小声抱怨起来。
胤祚今儿个心情本就不错。再被老十四这副抱怨地样子一逗,顿时哈哈大笑起来,好不容易止住笑,慢条斯理地说道:“你个臭小子,别看你这会儿都跟六哥齐肩高了,在哥哥眼中,你还是那个整日里吵着哥哥要好东西的小屁孩,好了。哥哥向来不喜欢说废话,只有一条,你给我记好了:该你做的哥哥一定会放手让你去折腾。不该你管的,千万别管。这事儿没那么简单,哥哥心中有数着呢。”
“嘿嘿,哥哥有数就成,小弟等着哥哥的令便是,得,不跟哥哥瞎扯了。小弟还是到后头找逸雪去。”老十四说走就走。屁股一拍,毫不认生地就往后园子而去。
嘿。这臭小子!胤祚眼瞅着老十四一溜烟地走了,暗自苦笑不已----老十四跟逸雪投缘那是当然的事情,不过另一方面就未必没有讨好胤祚的意思,毕竟胤祚最疼的就是这个独女,当然,只要老十四能乖乖听话,胤祚也不会过于己甚,毕竟这么多兄弟里头只有老十四是胤祚打小了起爱护着长大的,打虎还需亲兄弟不是?
康熙老爷子让胤出了冷宫,重回上书房这等大事儿自然不会简单,老十四能看出其中大有文章,其他几个兄弟都不傻,自然也看出了这是个信号,只不过是个什么信号大家伙却看得不是太明白,关系到大位地事儿虽都不敢马虎,这不,紧赶着都议上了。
胤在宫里头地耳报神多得很,在消息灵通方面不比胤祚差多少,头前胤祚去见老二的事儿他自然是知道的,甚至连这哥俩个谈了多久的话都清楚,今儿个胤祚被乌雅氏召进宫去的事儿也瞒不过他,至于老爷子前脚走,乌雅氏的懿旨随后便发胤也心中有数,只是乌雅氏究竟跟胤祚说了些什么因着乌雅氏防得紧,胤便全然不晓了,这令胤心中焦急如焚,无他,若是康熙老爷子真儿个打算复了胤的太子之位,作为当初陷害胤的主谋之一,胤绝对没好日子过。
胤很生气,不为别地,就因在即将击败老四,彻底将老四收入羽翼之下的当口,康熙老爷子突然玩出这么一手,打乱了胤的全盘部署,按他原本地计划,是打算趁着胤祚不插手摊丁入亩之事的有利时机,一举击垮胤,然后联合老三、老四,集中全力跟胤祚较劲,只要能到了那个局面,胤认定凭着三系人马相加已然是大半个朝堂在握,不说势压康熙老爷子,玩死胤祚不过是轻而易举的事罢了,可如今所有的计划都有落空的可能,这令他如何不着急上火,自打所有的人都到齐了之后,他连一句话都没说,始终黑着脸坐在一旁听着。
揆叙、阿灵阿、鄂伦岱、王鸿绪等胤的心腹各自发表着自己地见解,个个讲起来都头头是道,皆以为康熙老爷子不过是舔犊情深,其实并不可能真儿个地复了胤地太子之位,理由不外乎就是康熙老爷子明诏天下不立太子,或言胤这些年来身体早垮了,断无继位为帝的可能云云,不过胤却甚是不以为然,左耳进右耳出,压根儿就没记到心里头去,对这帮子无能地手下,胤除了心里头发苦也真是一点办法都没有,到了末了实在是不耐烦这群傻冒瞎扯一气了,找了个借口让他们统统滚蛋了事,只留下老九、老十兄弟俩外加温瑞和紧着在密室里头议了起来。
“皇阿玛行事向来按着常理,这会儿连个通气都没有,直接下了诏书。却还是第一次,这其中有蹊跷是必然的事儿,若就此认定皇阿玛将复了老二的太子之位,无论于情于理都说不通,皇阿玛向来好面子,断无不顾朝野议论胡乱行事的理儿,会不会是冲着咱们兄弟来地,要么就是对老六起了提防之心。这些年来老六风头太健,莫非皇阿玛打算将老六压下去?可也不对啊,即便是要压老六,也不该是拿老二来压,怎么着也该是拿老四来压才是个正理。”老九胤细细地分析着手中的消息,却依旧找不出胤复出的蹊跷所在。
原本最喜欢乱喊乱叫的老十胤锇这会儿也不嚷了,有气没力地跟了一句:“皇阿玛该不是老糊涂了罢,没地让老二出来,这不是给大家伙找不痛快吗?尽瞎扯淡!”
温瑞和冷笑了一声道:“圣上是老了。不过却没糊涂。以圣上的英明纵不是自古以来最杰出的帝王,怕也差得不算太远,对权力的把控只怕自古以来的帝王都未必及得上圣上,这件事说穿了只怕并不难,左右不过是圣上不想大权旁落,只要圣上在位一天,就不可能允许有威胁地存在,二爷不过是个搅局的人罢了。断无复位太子的可能性,圣上只是要借着二爷的手整顿一下所有的阿哥们罢了。”
听完了温瑞和的话,胤原本黑着的脸顿时松了下来。眼中寒光一闪,突地插了一句道:“不错,温先生这话分析得有理,皇阿玛自打八岁继位起就是个好权的主儿,现如今阿哥们势大,皇阿玛不高兴了,嘿。这是要拿大家伙开刀了。如此说来,老六也未必就能讨得了好去。若是大家伙一体倒了霉,到了末了还不见得谁输谁赢呢。”
“呵呵,既如此,咱们何不设个套子,让老二先去整整老六,也好出口子恶气,最好连同老四一块儿给圈了,倒也省事了许多,就凭老二那块料,还不够我等兄弟瞧的。”老十也来了精神,紧赶着接了一句。
“嘿,十爷这话只说对了一半,整倒六爷可以,整倒四爷却是未必,没等到二爷出马,四爷已然倒下去了,何须去整。”温瑞和笑着答道。
“嗯?”胤愣了一下问道:“如此说来,对付老四地手段还得继续?可若是斗倒了老四,老二又出手对付本王却又该如何是好?总不能让老六在一旁凉快地看着热闹吧?”
“王爷莫急。四爷就是只快死地老虎,加把劲就能放倒,没有理由不下手,至于六爷嘛,自然不能让他一边看热闹,王爷只须如此……定可让二爷先去对付六爷,嘿,即便二爷不干,只怕圣上也会让二爷出手的,这法子现如今还不到用的时候,等二爷正式复出时,就是六爷受难之日。”温瑞和冷笑着说道。
“好,这法子理应可行,八哥,不要犹豫了,先彻底打垮老四再说,娘的,到时候让老二先去整垮老六,咱们再最后出来收拾残局,嘿,只要皇阿玛去了,这天下还是八哥说了算!”老十胤锇率先叫起好来。
老九胤默默地想了一下之后,也开口道:“温先生这法子可行,老二没有不上当的理,我等左右不过是暂时避避风头,倒也算不得受什么委屈,只要加紧步伐击败老四就成。”
胤刷地甩开了始终合在手里头的折扇,使劲地扇了几下,盘算了一阵之后道:“不错,皇阿玛既然设了局,我等就在局中再布下个局也没什么不可以的,传下去,各地将事情闹得再大一些,争取尽快朝议,一举击垮老四再谈其余。”
温瑞和紧赶着加了一句话:“此事须密,若是一个不小心漏了出去,不但没有收效反倒会大受其害,王爷慎之,慎之。”
“嗯,本王心中有数,时间未到断不会就此发动,一切走着瞧好了。”胤毫不含糊地点着头应承了下来。
胤最近很苦恼,事事不顺,眼瞅着大位离自个儿越来越远,那心中早已苦得如同黄连一般,可始终不肯认输,咬着牙拼命地坚持着,原本就冷峻的脸愈发阴冷了起来,话少了许多,接连数月都难得见他一笑,对手下那帮子奴才也从没有过好脸色,即便是跟唐国鸣这么位谋士商议事情,也都是不苟言笑地严肃样。自家的事情自家清楚,胤很明白自个儿在各种先天条件上都比不过胤祚,若是有别的路,他原本也不想跟老八硬扛地,只可惜他不扛却也不成了,毕竟胤祚所干出来的实绩可是一桩桩地摆在那儿的,要想干实绩也就顾不得许多了,可事到如今,他已然是使出了吃奶的气力,却面对着将败的局面,心中的酸痛自然是疼得厉害,今儿个一得到胤出了冷宫的消息,更是深受打击,也没多找人,只是紧赶着与唐国鸣商议起来。
唐国鸣也是难得地智者,自然也明白康熙老爷子如此行为中大有蹊跷,也知道这是个局,但他跟温瑞和一般都没有看出康熙老爷子地真正用心,这其实并不是两位智者智谋不够,只是他们无法如同邬、林二人那般信息齐全,因此在分析的时候就难免会出现偏差,唐国鸣得出地结论跟温瑞和其实并没有什么不同,都认定康熙老爷子要借着胤整阿哥们了,因此他给出了自个儿的意见:“王爷,现如今的局面对王爷来说也算是个机会,王爷只要能挺到二爷出手的时候,王爷自然可以转危为安,某以为若是如此……必能将二爷的火气转到八爷或是六爷的头上,无论二爷出手先去攻击谁,王爷都能坚持到最后,这就是王爷最好的机会。”
局人人会布,只不过看谁更高明些罢了,到了这会儿大家伙都已经算定了自家的套路,一场局中局、戏中戏也就即将开始上演了…




十龙夺嫡 第三百零八章山雨欲来烟满楼
暴风雨到来前总是会有一段的平静时光,当然那都只是表面现象而已,在平静的表象下暗流却已经开始涌动,得知暴风雨将来的人们该做的准备工作绝对不会少,在倾盆大雨落下来前总得抢着收拾一下晒在外头的衣物不是?只不过对于政治动物而言,所有的准备工作都是在暗底下进行,表面上大家伙还是该干啥就干啥,胤祚自然也不例外,该上朝就上朝,该轮值就轮值,从表面上看就宛若啥事都没发生一般。
今儿个又轮到胤祚进宫当值,一大早就起了,紧赶着用了早膳便进了宫,请安一毕,便即回了签押房,闷着头抄写奏折节略,话都懒得多说,当然不是胤祚不想找人说说话,实在是无话可说,因为今儿个跟胤祚一同当值的正是那位以慎言著称的张廷玉。几位上书房大臣的秉性各不相同,马齐是豪爽,李光地是圆滑,王是古板,布衣大臣方苞是精明,新进上书房大臣李振裕是人情练达,这些个上书房大臣虽然秉性各异,可胤祚都能跟他们聊得起来,无他,胤祚凭着过人的记忆力,胸中杂学甚多,啥话题都能露两手的,惟独遇上这个张廷玉就啥话都没有了,无论胤祚说些啥,这位老张同志总是哼哼哈哈地不接口,几次之后胤祚也就着实懒得跟老张同志聊天了,每回遇到跟张廷玉同值之时,胤祚总是难受得够呛,只能是闷着头批折子,早完事早走人。
胤祚进位上书房大臣已近一年,别的不说,笔头上的功夫倒是历练出来了,折子批得飞快。桌子上一大叠的奏章多半会已经剩下不到一半,正寻思着今儿个能早些打道回府,指不定还能赶上午膳之时。却听坐对面的张廷玉开了口:“王爷,这么折子怕是有些关碍,这……”
嗯?老张同志也有迟疑不决的时候,这事儿倒是怪了。胤祚一抬头瞅见张廷玉满脸子地紧张,心中不由地疑云大起,轻笑了一声道:“哦?不知张大人所言的是何人的折子?”
张廷玉略一犹豫,没有接口,直接起了身,走到胤祚地身边。将手中的折子递了过去,轻声道:“王爷请看。”
这份折子是份弹章。上折的是左都御史揆叙。弹劾的是上书房大臣兼刑部尚书王,罪名是王碌碌无为,枉负圣恩。以致刑部冤案重重。折子不短,洋洋千言,对仗工整,笔下生花,列举了自打王接任刑部尚书以来在刑部所辖之案中的诸多冤案,证据确凿,请求罢免王。重理刑部。还天下人一个公道。
娘的,老八那混球终于憋不住要出手了。想来这货也看出形势不妙,急着拿回刑部大权了,嘿,有点意思。唔,这事儿是不好处理,刑部始终是老八的大本营,王一个外来的尚书要想玩转刑部压根儿就不可能,显然这些案子的处理老王同志是被蒙蔽了,可问题是出了事,这黑锅却只能由老王同志自个儿来背。胤祚飞快地看完了折子,却始终没有表态,只是一味沉默地思考着,张廷玉面色平静地站在一旁,也不开口催促,签押房地气氛顿时就有些子诡异起来。
按清律,凡奏章都须先由当值上书房大臣写出节略,并拟定处理意见以供圣上裁决,然此弹章事涉另一位上书房大臣,这处理意见就不好拟了。再者,不单胤祚,就算张廷玉心中也明白王其实是被冤枉的,可这事儿牵涉到天家之争,事情重大,张廷玉原本就慎言慎行,自然是不想参合到其中,将折子交给胤祚其实也就是个踢皮球地意思。张廷玉是上书房首席汉大臣不假,在上书房地资历也远在胤祚之上,但胤祚是亲王,位份远远高过张廷玉,老张同志将此折转给胤祚虽明摆着是打算踢皮球,可从办事的程序来看却没有丝毫的差错可言,却苦了胤祚自个
嘿,老张左右不过是想让咱出头去保王罢了,可问题是这份折子所言为真地话,老王同志身为刑部尚书断然逃不过一个渎职之罪,就算往轻里说也是个失察之罪,无论何种罪名都够撸去乌纱帽的了,老八既然敢出手,自然是有备而来,这些事儿必定不离十,这处理意见着实不好拟了,若是老王因此丢了官倒也罢了,可若是让老八重新拿回刑部大权,接下来的戏只怕就不是那么好看的了。胤祚左思右想了好一阵子之后,突地说道:“张大人,此事重大,本王也不好轻下结论,不若你我二人一道去面圣,一切恭请圣裁好了。”
胤祚开了口,却没有丝毫为王辩护的意思,张廷玉略有些失望,但他素来城府深,却也没有表露出来,只是点了下头道:“谨遵王爷之命。”
上书房内,康熙老爷子坐在龙桌之后,正温声细语地对侍立在一旁的胤说着些什么,待得胤祚、张廷玉进了门便停嘴不说了,只是扬了下眉头,看着匆匆而入的两位上书房大臣,脸上露出探询地意思。
“儿臣见过皇阿玛。”
“臣张廷玉见过圣上。”
胤祚、张廷玉一见到康熙老爷子各自跪下请安。康熙老爷子虚抬了下手道:“免了,有何事如此急地要见朕?说吧。”
胤祚与张廷玉对视了一眼之后,高声道:“回皇阿玛地话,儿臣等今日轮值,接到左都御史揆叙弹劾刑部尚书王之奏折,儿臣等不敢擅专,请皇阿玛圣断!”“嗯?”康熙老爷子皱了下眉头,眼中精光一闪而过,顿了一下道:“递上来!”侍立在老爷子身后的司礼太监急步上前接过胤祚手中地折子,快步走到龙桌前,双手呈递给康熙老爷子。
折子本就不短,老爷子看的又细,整个上书房内静悄悄的,只有老爷子翻动折子时发出的轻响。一股子寒意在上书房内弥漫开来,就连胤祚心中都不禁略有些子微寒。一刻钟之后,老爷子总算是将折子看完了。也不先开口,而是顺手将折子递给了站在身侧地胤。张廷玉虽低着头,可眼光的余角却看见了老爷子这一惊人的举动,顿时吃了一惊,情不自打了个寒颤,嘴一张似乎想说些什么,到了末了还是咽了下去,只是脸上地忧郁之色愈发浓了起来。
唉,看样子老爷子是铁了心要让老二当打手了。老二这货也就是个可怜的命,到了这会儿只怕还真做起了复位的梦了。接下来的热闹估计要大发了。胤祚偷眼瞧见胤脸上掠过的那一丝厉色。心中暗自感叹不已,可也不想多说什么,只是老老实实地站着。等候康熙老爷子的圣裁。
康熙老爷子压根儿就没理会胤祚与张廷玉,而是看向了胤,温和地说道:“胤,你久未接触政务,这折子你看看就成,不必理会,过些天。朕自会好好与你分说。你且先回吧。”胤躬身应诺,放下手中的折子。跪下磕了个头,对着胤祚、张廷玉二人点了下头,算是打了声招呼,自顾自地出了上书房而去。
待得胤出了门,康熙老爷子面色沉稳地道:“尔等既为上书房大臣,就此事拿出个处理意见来,朕听着呢。”
得,皮球又踢回来了。胤祚心中暗自苦笑不已,可却不敢有丝毫的表示,只能上前一步跪倒在地道:“回皇阿玛的话,儿臣以为王大人素来廉洁自爱,断不致于罔顾国法,行舞弊之私,此事虽有失察之过,然并非出自其本心,儿臣以为略加惩戒,令其彻查诸案以正视听,倒也可行。”
康熙老爷子脸上淡淡地没有任何的表示,看向了张廷玉道:“衡臣,你以为如何?”
“回皇上地话,臣以为毅亲王所言极是,此事涉及律法之公正,自当严查此案,以防小人作祟,此臣之愚见,恭请圣上裁决。”
“嗯。”康熙老爷子不置可否地点了下头,淡淡地说道:“朕知道了,尔等跪安罢。”
得,又是知道了,老爷子看起来是真打算将水搅浑了,嘿,老王同志这回地乌纱帽怕是有些问题了,只是不知道老爷子打算派谁到刑部去掺沙子。老爷子叫走,不走也是不行的了,胤祚肚子里叨咕着跪倒在地,脸上却是恭敬得很,磕了个头道:“儿臣告退。”径自出了上书房,溜达着往签押房而去,可一向慎言慎行的张廷玉却没有跟着出来,而是等胤祚一出了上书房,立刻跪倒于地,磕着头道:“启禀圣上,微臣有事禀告。”说是有事,可却闭口不言,康熙老爷子愣了一下,突地笑了起来,手一挥道:“尔等都退下。”一帮子太监、宫女各自躬身应诺,退了出去,上书房内只剩下君臣二人在。
“爱卿有何事就说吧,朕听着呢。”康熙老爷子淡淡地一笑道。
“臣启奏陛下,臣深受皇恩,不敢有负朝廷,臣既为太子少保,有些事却是不得不说。”张廷玉面色刚毅地道:“圣上明鉴,二阿哥被废之时,臣亦是死保之人,可现如今形势大异,二阿哥虽已改过自新,圣上免其圈养之罚,算得上宏恩浩荡,然二阿哥虽已免罪,却无名份,以无名份之身决朝堂大事与礼不和,臣冒死以闻,请圣上明察。”
张廷玉这番话本就有批老爷子面颊地嫌疑,但话里头未尽之言却还有不少,简直就是指着康熙老爷子的鼻子直斥其非,暗指康熙老爷子如此作为将搅乱朝局,为原本就已经火爆的夺嫡之争火上浇油。也亏得张廷玉这么个慎言之人,却有如此胆量说出这番话来,其言完全是为了稳定朝局着想,这也是为相者必有的风骨。
1...117118119120121...21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