宦海风云记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温岭闲人
李玮青微笑着说道:“不痛不痒,你这太平方开得可够太平的,等于什么也没说。”
“不过……不过……”
“不过什么?”
犹豫了一下,常宁说道:“我总觉得,辉章的性格有点压抑,好象,好象心事重重的样子。”
李玮青哦了一声,心里一怔,这个小常,早就听说他会看手相,难道还能看出辉章的心事来?
“小常,你是说,辉章他有心事?”
“是啊,您天天见着辉章,可能司空见惯,见怪不怪,所谓旁观者清,我觉得么,辉章他有个很大的心结在压着。”
李玮青看着常宁,好一会,才缓缓的说道:“小常,你说对了,我把辉章派到锦江去,就是希望你能帮他解开心结。”
常宁点着头,知道李辉章调到锦江的事已成了定局,便不敢再提了。
“***,省委对锦江的班子调整定下来了吗?”
李玮青微微一笑,“怎么,有想法了?”
常宁连连摇头,“呵呵,没想法没想法,我一个小兵拉子,敢有想法吗?”
李玮青意味深长的看着常宁,“余文良马上要离开锦江了,***的位置空着呢,难道你真的没有想法?”
“李***,我知道您的意思,***的位置谁不想啊,可这人不得有个自知之明么,您是明白人,我也基本上是个明白人,明白人想事,有多大能耐就想多大的事,我可没打***位置的主意,您放心,我压根就没想过。”
“哈哈,明白人好,明白人好。”
以常宁的资历,三十周岁,从政不过八年,确实没有资格担任市委***一职,论资排辈,这是一条铁律,就是有京城的老爷子撑腰,常宁也不能破坏体制内的规则。
李玮青拍了拍常宁的肩膀,微笑着说道:“小常啊,考虑到锦江的实际情况,我准备把九岭地委***郝宝梅同志调过来和你搭班子,你认识他吧。”
常宁一听,马上呵呵的笑起来,“郝宝梅,好保姆?我认识啊。”
“怎么样?”
“呵呵,欢迎欢迎,多谢领导照顾。”
郝宝梅,人称“好保姆”,人如其名,他是西江省政坛有名的“好好先生”,今年已经五十九岁了,是西江省地市一把手中,年纪最大的一位,用别人的话说,是个两只脚都踏上回家之路的人,不来事不整事,无欲无求,这样的人来当一把手,明摆着是来为常宁保驾护航的。
李玮青点了一句,“以后锦江的工作,就交给你了,但你也不能自大,要注意尊重郝宝梅同志。”
“请***放心,我把老郝当菩萨供着。”
笑了笑,李玮青说道:“不过,这次你们的班子调整,除了一个郝宝梅和一个李辉章,其他的都是只出不进,由你来安排。”
常宁坏坏的说道:“您这不是白客气么,老余高升,邵经国倒霉,就两个空位,您派来老郝和辉章,还怎么只出不进啊。”
李玮青说道:“省委是这么考虑的,除了余文良上调和邵经国走人,付***郑志伟调到省委党校担任付校长,他本来就是来镀金的,算是给老丈人一点面子吧,此外,你们那个常务付市长陈国华,事实证明,他不能胜任政府的工作,这次也把他调整一下,他们离开以后,空出来的位置,由你来安排。”
常宁心里一乐,李***这个人情送得可真够大的,他娘的,有点因事得福的味道啊。
“***,锦江人民感谢您的关心。”
“少来这一套,怎么样,现在还想发牢骚吗?”
“呵呵,谁敢有牢骚啊。”
常宁站起来,点头哈腰的笑笑,转身欲走。
“你小子记住,不能欺负辉章哟。”李玮青冲着常宁的背影喊道。
常宁是头也不回,扔下一句“我把他当兄弟”,话音才落,早没了人影。
本来,常宁想跟李辉章聊几句,先做个“预热”,一看不在,就直接来到桑梅莹的办公室。
这几天,常宁就躲在桑梅莹的家里,吃喝拉撒睡,几乎就没有出门,等待,有时候也能等来丰硕的成果。
根据李玮青所说的一切,常宁可以得出结论,李玮青把锦江市交给他了,以后不管是李玮青的人,还是省长陈海林的人,即使到锦江来工作,也只能是老老实实,安分守己。
听了常宁的叙述,桑梅莹和柳玉桃两人笑着,合着把他往沙发上拉。
常宁摆出一付臭架子,推开桑梅莹和柳玉桃,没往沙发前走,却走到桑梅莹的老板椅前,一屁股坐下,双腿啪的翘到办公桌上,嘴里嚷着,“臭娘们,侍候着啊。”
“老公,请抽烟。”桑梅莹又是敬烟,又是点火。
“嘻嘻,请老公喝杯冰镇饮料。”柳玉桃拿来一杯冰过的桔子水,放到了办公桌上。
常宁坏坏的笑起来,“呵呵,怎么样,怎么样,我说我在你们家里躲几天,天上就会有好事掉到我头上,你们还不信,现在看到了吧,这锦江市啊,以后就是咱们的天下喽。”
柳玉桃有些遗憾的说道:“可惜,市委***的位置没有抢到手。”
桑梅莹微笑着说道:“不能说可惜,那个郝宝梅来当***,实际上就是占个位置而已,他不会管事的,锦江等于是小常一人说了算,反过来说,有了郝宝梅,遇事还可以做个挡箭牌嘛。”
常宁点着头笑道:“桑姐说得对,让我当市委***,难以服众不是,勉强当上了,怕是屁股也坐不稳,这就叫退一步海阔天空,只需把郝宝梅当菩萨供着,什么事儿都不成问题。”
桑梅莹说道:“小常,既然李***发话了,你就赶紧回锦江去,把两套班子的调整方案拿出来交给我,再由我以省委组织部的名义,提交给省委常委会。”
宦海风云记 0914退一步海阔天空
.新的一天,太阳又出来了,羞答答的,脸泛着红晕,笑看着大地的一切。-
铁打的体制流水的官,阳光下的市委大院,又一次迎来了几张新的面孔。
市委常委会四进四走,走的四个,市委记余文良,顺利的调省政府,担任分管全省农业工作的付省长,在市委付记位置刚坐热的小白脸郑志伟,因为老丈人的处境的改善,在锦江市“过渡”了一下以后,调到了省委党校担任付校长,凭他的嘴皮子和笔杆子,这个新岗位倒是挺适合他的。
常务付市长陈国华也成了匆匆过客,他的离开,是省委记李玮青送给常宁的重礼,意味着省长陈国华在锦江的势力被摧毁殆尽,他本来就时政府工作的门外汉,调到省政协办公厅去,用不着承担更大的责任。
市纪委记邵经国的结局更惨,省纪委调查小组落实了他关于生活作风方面的问题,被调到了一家位于南江的省属企业,至于和他一起被抓了现形的市府办接待科科长白星,当然也没有被一棍子打死,她被调离了市政府办公室,去了一家市属小型企业担任付厂长。
胜者为王败者寇,失意者的落魄,是成功者位的进行曲。
新的市委常委会组成名单:
市委记郝宝梅,五十八岁,原九岭地区地委记;
付记兼市长常宁,留任;
付记肖兰,由组织部长转任;
纪委记陈茂云,由万锦县委记升任;
常务付市长许善文,由付市长升任;
组织部长王彬,由付市长转任;
政法委记尚太庆,留任;
宣传部长严肃,留任;
锦南区区委记李效仑,新任;
警备区司令刘中飞,留任;
市委办公室主任沈振廷,留任。
锦江市人民政府组成名单:
市长常宁,留任;
常务付市长许善文,升任;
付市长王翔,留任;
付市长徐清扬,留任;
付市长李辉章,新任,三十五岁,原省委办公厅综合处处长;
付市长孙新民,新任,四十四岁,原市经贸委主任;
市长助理谷芳芳,市政府办公室主任,兼任;
市长助理吴贵龙,市公安局长,兼任。
常宁获得了全面的胜利。
有公开的胜利,也有没有公开的胜利。
省委组织部长桑梅莹临离开锦江市的时候,单独将一份中组部的文件交给了常宁,面是一个通知,常宁被正式列为省部级后备干部名单的行列。
欢迎新领导的宴会结束后,常宁借故留在市委招待所的包间里。
留下来陪着常宁的,是常委会里的两名新成员,常务付市长许善文和组织部长王彬。
许善文说道:“美中不足,小常你要是能出任市委记,那才算完满的胜利啊。”
“哪有完满的胜利哟。”王彬叹道。
常宁从包里拿出那份桑梅莹交给他的文件,递给许善文说道:“退一步海阔天空,我们的目光,要看得更远嘛。”
“哦,省部级后备干部名单?新名词嘛,这是什么意思?”许善文看了看文件,抬头问道。
“呵呵,总之是好事,可我也搞不清楚,你还是问问咱们的王秀才。”
王彬说道:“在党的组织系统工作中,后备干部队伍的建设,是八十年初期中央明确提出来的政治任务,在一九八二年底召开的党的十二大,实现领导干部的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和专业化,被写入了新修改的党章,从此,就成了各级组织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按照相关规划,每五年左右,进行一次后备干部的集中补充调整,其中尤其是省部级后备干部的补充调整,一般都会利用换届后各地党政领导班子相对稳定的时期来进行,凡被列入后备干部名单的干部,会受到组织部门的重点关注和重点培养。”
许善文笑着说道:“这么说,小常你接下来的道路,已经被人为的设计好了。”
常宁苦笑道:“重点关注和重点培养,意味着更多的眼睛盯着你,你以为被人盯着的日子会好过吗?”
王彬继续说道:“在最初的制度设计中,省部级后备干部群体被确定的人数,要达到一千人左右的规模,我记得一九八三年中组部下发《关于建立省部级后备干部制度的意见》一文要求,当年七月之前,要选定一千名省部级后备干部,这其中,省委记、省长和中央国家机关部长后备干部两百名,省委副记、常委和副省长以及中央国家机关副部长后备干部八百名,具体到各省市自治区,每地选出二十名左右省部级后备干部,共计六百名,每个部委五名左右,共计四百名,这一千人左右的大名单,构成了一九八四年的省部级干部的后备梯队,其后至今的省部级干部后备规模,大致也维持在这一数字范围,组织部门的后备干部名单,被要求保持常数,因提拔和调整而出现的缺额,必须及时补充,名单由组织掌握,培养意图和使用方向,一般都是保密范围,这项组织工作伟大意义,在于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后备干部的选拔标准,将干部的晋升和培养的操作,划分出了一个个相对公平的硬杠。”
“呵呵,保密,保密个屁啊。”常宁吸着烟笑道。
许善文冲着王彬催道:“王秀才,你快继续说啊。”
“八十年代后期,随着组织工作的不断开拓和制度的日益完善,省部级以下的后备干部培养轨道,也被陆续的打开,就象一座形同锥状的后备干部分布图,覆盖了省部级、地厅级、县处级三个层次,这其中,省部级后备干部人数在一千人左右,地厅级六千余位,另有大约四万名干部成为县处级官员的后备人选,现在的后备干部标准,也要比八十年代初期时的清晰醒目,以省部级后备干部为例,在中组部历年来的文件中,这一级别后备干部的年龄,从模糊描述,逐步到明确为应以四十五岁至五十岁的干部为主体,中组部要求,四十五岁以下的后备干部,各部委要有一至两名,省市自治区要各有三至五名,地厅级后备干部的年龄,要稍小一些,一般介于四十至四十五岁之间,同时要求储备相应数量的四十岁以下干部,县处级后备干部以三十五岁至四十岁的干部为主体,三十五岁以下的干部也要有相应数量。”
许善文对常宁笑道:“小常,你的年龄太小了。”
常宁懒洋洋的说道:“所以嘛,我跑得太快太早了,要熬不少年头喽。”
王彬微笑道:“能忍会熬,也是从政者必备的素质。”
常宁笑着说道:“就象咱们那位刚走的付记郑志伟,他就是能忍会熬的高手,无过就是功,十年十五年以后,也会熬到省部级的位置去。”
许善文问道:“王秀才,你再说说,从规则来说,怎样才能混进这个前途无量的革命队伍里去呢?”
王彬笑道:“老许,你这话说的,动机不纯哦。”
“呵呵,老许你还不到四十岁,想向省部级后备干部名单进军,有充足的时间嘛。”常宁乐呵道。
许善文说道:“没办法,既然走了这条不归路,当然只能拚命向前走了,王秀才,你快说啊。”
“嗯,后备干部的培养,是一个时间跨度极长的过程,在党的组织系统内,通常将一个干部的仕途生涯的三个关键时期,概括为入口、楼梯口、出口三阶段,入口就是仕途起端,楼梯口即逐级晋升过中的一道道门槛,出口则是严格按年龄到站退休,按照照组织部门的制度设定,目前后备干部的入口,主要来自于党内的民主推荐,这种运作方式的灵活度更大,同时,也意味着领导班子和组织部门的选择占据了主导地位,其中,正职后备干部,由级组织部门拟出建议人选名单,报党委研究认定,副职后备干部,则是由所在单位的党委集体研究提出名单,报级组织部门考察,此外,在公开选拔与竞聘中发现优秀年轻干部,也成为了另一个后备干部的主要来源,相比较而言,公开选拔的透明度更高,组织部门对于后备干部的职业规划,在大方向堪称用心良苦,看似仕途尚浅的后备干部,在地方组织部门的分类管理中,细化为党群类、经济类、政法类、教科文卫类、行政监管类五种类型的干部,分类不同,工作锻炼内容也就不尽相同,不过,缺什么补什么,似乎也是不同类型的后备干部,在晋升之前要完成的共同作业,这一点在省部级后备干部的履历中体现得尤为明显,如实行岗位轮换,安排分管常务工作或者担任其他与培养方向相关的重要职务,或分配急、难、险、重的工作任务,选派到基层特别是环境复杂、条件艰苦地区或者经济相对发达地区,以及企业、重点建设工程单位任职、挂职,或选调到级党政机关挂职、任职等,在另一个层面,无论是挂下派,还是异地交流,都还不足以见证后备干部的仕途走向,真正能为后备干部升迁提供指标性参照的动作,就是被送去各级党校的“中青班”即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学习,可被认为是一个明显信号,进了中青班,就意味着你真正进入了组织为你确定的轨道。”
许善文听得入了迷,可是旁边的常宁,却早已进入了梦乡。
宦海风云记 0915人的问题
.新来的市委记郝宝梅,果然是个好好好先生,抱着得过且过来的一把手,唯一的任务,就是等着两年后退休日子的到来。&&
这倒省了常宁不少的心思,工作起来,比余文良来的时候还要顺利和顺心。
班子调整以后的第一次常委会议,一切都进行得非常流畅,几个空缺好久的处长岗位,也按照常宁的旨意,一一的作了安排。
新班子新气象,这种新气象,就是难得的团结和和谐。
郝宝梅笑眯眯的,象个弥勒佛似的,说着不痛不痒的话,对常宁的每一个提议,都尽可能的给予支持,别看老头只读过一年初中,但引经据典的水平,令常宁自叹不如。
常宁也是投桃报李,尽量摆正自己的位置,开头结尾,始终很好的突出了一把手的地位。
在新的常委会里,处境比较尴尬的是警备区司令刘中飞和市委办主任沈振廷,余文良在的时候,这两个人跟得挺紧,余文良一走,两人犹如孤魂野鬼,刘中飞还好一点,身穿军装的常宁,有资格只带耳朵不带嘴巴,而沈振廷,还得在会议动口动笔。
当然,装聋作哑,是明哲保身的最佳处世哲学,他们不说话,常宁也拿他们没办法,他向来为人与善,只要他们安分守己,他不想也不会把他们怎么样。
望眼望去,除了郝宝梅、刘中飞和沈振廷,其余的都是常宁的人。
常宁满意的想着,难的不是事业啊,而在于人,人才是一切事业的主宰,有了人,什么样的事业都可以创造出来。
结束了一团和气的常委会,常宁带着愉快的心情,走来记楼的走廊,付记肖兰擦肩而过,向他抛了一个媚眼。
常宁会意,不乘电梯,也不走三楼的连接记楼和市长楼的空中走廊,而是舍近就远的走起了楼梯。
果然,肖兰在转弯处等候,一见常宁,就主动的来了个拥抱。
肖兰吻了吻常宁的脸,低声的问:“今晚行吗?”常宁眼观六路,保持警惕,嘴里轻轻的笑骂道:“臭娘们,几天不吃就熬不住了。”肖兰不以为羞的说道:“人家想庆祝一下么。”常宁想了想,摇头道:“这几天不行,都是一些必要的应酬,脱开身。”肖兰善解人意的点着头,“那,那给个时间么。”常宁捏了捏小肖兰的屁股,“嗯,今天是星期五,这样,下星期一起,恢复正常。”
肖兰一听恢复正常四个字,立即又献一阵香吻,满心欢喜的扭着纤腰走了,因为所谓的恢复正常,就意味常宁对她的“光临”。
回到办公室,常宁意外的看到前锦南区委记刘海波,正坐在外间等着他。
常宁端着脸,默默地盯着刘海波,位者的气势一目了然。
高高在也能成为一种习惯,尽管常宁不是故意装出来的,但骨子里的东西很难消除,这也许叫贵族的血统,虽然中国没有贵族,但至少有种叫高贵的气质。
有的人在坎坷中消沉,有的人却能在逆境中崛起,这个刘海波属于前者,个把月未见,以前威风凛凛,目空一切的刘海波,曾经的豪气荡然无存。
“常市长,我找您……是想谈谈我的工作。”刘海波的语气,也充满了谦卑。
常宁和蔼的说道:“海波同志,你要端正自己的态度啊,我听说,安排你到政协你不去,后来安排你到人大,你又没有去报到,这很不好嘛。”
官员的命运,就是如此的可悲,下级永远是级砧板的鱼肉,即使活蹦乱跳,只要级轻轻地挥动手臂,轻者他们会遍体鳞伤,丢盔弃甲,狼狈逃窜,重者就会死无葬身之地,刘海波,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
曾经的锦南区委记,本地派干部中的领军人物,因为私心作祟,一步不慎,而成了如令的丧家之犬。
可憎之人必有可恨之处,一个没有志气的男人,为了个人的利益获,为了所谓的美好仕途,竟然可耻到背叛自己的主子,真是从政者的不幸和悲哀。
刘海波不敢顶嘴,因为今天能见到常宁,也是他来之不易的机会。
其实,大人物并不难见,常宁更算不是大人物,只是他身边的人挡驾了要见他的人,这就叫阎王好见小鬼难缠,要不是常宁的秘李州腾动了恻隐心之心,刘海波今天也进不了常宁的办公室。
“常市长,我知道我犯了严重的错误,这是我的检讨,请您,请您批评指正。”
刘海波拿出厚厚的叠纸,双手捧着,恭恭敬敬的递给常宁。
接过材料,常宁礼节性的点了点头,“海波同志,对于你的工作能力,组织是充分肯定的,但组织评价一个干部,不但会听其言,更会观其行,我希望你安心在市人大工作,用实际行动来改正和洗刷自己的错误,你放心,组织是不会忘记你的。”
一边说着,常宁一边点了一支烟悠然的吸起来,他夹烟的手指很是潇洒,一支细细的香烟夹在右手食指和中指之间的底部,抬手抽烟时,两根手指紧贴着嘴唇,更为潇洒的还在后面,别人弹烟灰最多是甩动手指,而他则不同,连同整个手一起甩动,好像要甩掉一个沉重的包袱,极其夸张和潇洒,同时,一股凛然之气,也通过甩动烟灰暴露无遗。
话说得非常漂亮,其实在常宁的心里,早就给刘海波判了政治的死刑。
政治的投机分子,总是把自己的切身利益放在第一位,到了最后,往往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常市长,谢谢您,谢谢您……我不打扰你了。”
望着刘海波的背影,常宁充满了鄙视,这个余文良曾经的得力干将,却在余文良处于危机的时候,不仅不挺身而出,反而落井下石,这样的人,只能被体制的规则所淘汰。
没办法,如果在内心深处鄙视某一个人,即使这个人是美利坚的总统,你也会把他看成一堆臭狗屎。
此景此时,在常宁的心目中,刘海波就是一堆臭狗屎。
刘海波走了不久,李州腾进来说道:“领导,何铁明同志来了。”
常宁咦了一声,今天是怎么回事,来的都是余文良的人啊。
“让他进来。”
何铁明也是余文良的得力干将,而且不管形势如何,始终不变的紧跟余文良,这份执着连常宁也非常钦佩,所以,在这次处级干部调整中,常宁不计前嫌,把他从市委组织部常务付部长的位置,调到铜山县担任县委记。
铜山县虽然是个小县,但从机关平调到地方担任一把手,属于真正的重用。
“常市长,我没打扰您?”何铁明笑着问道,语气中不乏尊敬。
“老何啊,来来,快坐下说话。”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