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极品帝王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兵魂(书坊)
林疏影马车两旁护卫军队,皆为宋国神机营步兵,士兵虎视眈眈,昂头挺胸,面部表情严肃,看到他,看到他的龙辇,眼神中充满鄙夷。
马车内,林疏影一身明黄色龙袍,掀开马车门楣,端坐在正中央,神色好似睥睨天下,俯视万生!她本就是在万人之上,又永远一副冷酷的模样!
如玉般的雕刻模样,完美的眉型更衬他的英气,薄唇紧抿,眉头紧皱,好似被什么事所烦恼,可是就这皱眉的模样,更让人从心底生出敬畏来。
察觉对方轻蔑眼光,北辰穹心中越发恼火,那眼神,把自己当作什么,臣子,还是路人,还随从?
两人亦不打招呼,林疏影龙辇雷霆突然震响,宫车驶过去了,辘辘的车声越听越远,不久绝尘而去,无影无踪!





极品帝王 225.第225章 卸磨杀驴
十六匹快马,拉着黄金白玉打造的巨型马车绝尘而去,北辰穹坐在马车内,吃了一鼻子灰,灰头土脸愤恨的甩掉帘子,坐在马车内不断咳嗽。
人穷志短,马瘦毛长,面对林疏影的目中无人,这一刻,北辰穹愤怒至极,所有的怒火与不服气,在被羞辱后,一下子全部涌上心头。
似乎世上再没有比这更好的励志良药了,他发誓,要带领晋国,图强,争霸,打败宋国,让这个女人臣服,完完全全臣服在自己面前。
这一刻,北辰穹觉的从来没有任何时候,他像现在这般渴望成功,渴望强大。
这个女人,狂妄之极,宋国强盛又怎样,在宋国呼风唤雨又怎样,会盟之后,还不是要饱受五国伐宋之苦,现在她给自己甩脸子,等到晋国攻破燕国,自己定要挥兵南下,定要给宋国好看。
报复,赤果果的报复!
林疏影无意中表现出来的强势和盛气凌人,直接让平日里没有主见北辰穹,仿佛打了鸡血,战斗力十足。
这个时代,国力强盛者为尊,北辰穹谨记这条生存法则,然而,林疏影的表现,宋国神机营士卒的鄙夷,也太狂妄了,还不是北方霸主,就目中无人,若五国伐宋不击败宋国,那宋国必是把北方搅动的天翻地覆,不得安宁。
越想,北辰穹心里越不爽!
各国君王,心情各异,前往郑国太姥山。
此刻,郑国王都洛邑地区,随着会盟时间接近,表面上祥和平稳,暗地里则是暗流涌动,各国探子纷纷前往郑国,有几个会盟国家,保护君王的探子,也有南方诸侯国,刺探消息的探子。
一时间,洛邑地区,牛鬼蛇神混杂!
苏霈,郑国御林军都统,也是太尉苏秦的亲侄子,在郑国与那些统兵将领相比地位不高,却保卫着皇室安全,不久前,接到皇上李钊命令,统领御林军,保护皇室安全的同时,也加强了洛邑太姥山防御。
目前,楚军尚未自南方撤离,蜀国依然不肯罢兵,继续渡过长江与郑国作战,面对来自南方两个大国威胁,及邙山地区丧失的铁骑军,目前,郑国兵力有点相形见拙。
每五年,北方诸侯国都会在洛邑郊区太姥山举行会盟,这对郑国人来说都是场盛会,能够缅怀昔日荣耀,能够让郑国儿郎记起先祖曾经多么伟大,从而激发郑国人热血和壮志。
苏霈喜欢这样的气氛,每每目睹诸侯祭拜大周王室,苏霈都会被这种气氛感染,浑身上下热血沸腾。
然而,今年的会盟,苏霈不仅没有热血沸腾,相反,还有点胆寒,有许多顾虑。只因,李钊把负责各诸侯国王上的任务交给了他。
苏霈看来,保护各国王上,无比荣耀,但不折不扣是件苦差事。
各国君王来洛邑,来太姥山,对郑国防御,及保护能力是极大挑战,对负责保护诸侯国王上的将领,也是极大挑战。
虽然会盟时,不会发生类似蔡国王上被在宫内刺杀的事情,但保证各国王上安全,对郑国来说,也是非常严肃的考验。
稍有差池,让某国君王在洛邑,在郑国境内发生意外,都会引起两国刀兵相见,引发战争冲突,对郑国声誉都是非常不好的影响。
为确保各国王上在郑国百分百安危,李钊派出郑国最精锐部队,驻扎太姥山脚下,又派出不少郑国暗哨,清除国内来路表明之人。
此时,站在大营内,苏霈神色严肃,目光警惕,盯着身边三名御林军副都统,及各位千夫长,百夫长,态度不是很好?
确保各国君王安危,历来不是什么好事情,倘若不发生事端还好,大家皆大欢喜,倘若发生任何差池,在场的人,不是人头落地,就是下狱。
他的话说的很清楚了,在保护各国王上的事情,御林军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任何人不要存有丁点侥幸心理。
发自内心而言,苏霈不喜欢这个任务,奈何,不知何故大伯苏秦作为郑国太尉,偏偏把这件事情交给他,虽未点名提醒,确保林枫安危,但也隐晦的说明,林枫在郑国不能有半点差池。
他年纪尚轻,资历不深,不清楚大伯意图,但不管怎么说,郑国君臣无论多么痛恨林枫,苏霈也不是不知道,若非会盟期间各国王上安危不得有任何差池,想必林枫前脚刚踏入郑国土地,后面就会是万箭齐发,把他射个透心凉。
尽管苏霈也不喜欢林枫,于公于私,都不喜欢这个抢走表姐男人,面对大伯严厉要求,他又必须蒙着良心确保林枫在郑国无忧。
交代了确保各国王上的任务,吩咐御林军诸位副统领,千夫长,百夫长各自职责后,苏霈带着亲信校尉等人,率领一千骑兵,浩浩荡荡出了洛邑,向太姥山方向而去。
过不了几日,各国君王会先后抵达洛邑,那时,会盟会正式开始,按照往年经验,诸侯国会盟时,太姥山乃至洛邑龙蛇混杂,混乱场面,就算事先多次详细排查,也会发现某些游侠剑客,乃至专业杀手存在。
因此,各国君王没有到齐之前,他必须提前巡视太姥山,派出各种安全隐患,对地形做到了如指掌,不发生祸事,大家祈福,皆大欢喜,若发生祸事,就务必在第一时间,确保各国君王生命无虑。
苏霈带着少数骑兵,穿越在洛邑前往太姥山的管道上,留下五百骑兵,十人一队,全部分来,地毯式搜索太姥山地区,保证不会留下任何隐患。
他自己则亲自带着骑兵,巡查已经抵达郑国的各国王上大营,避免有人趁机浑水摸鱼,悄悄溜进各国王上驻地。
一天来,忙完这些事情,已是黄昏落幕了,洛邑地处中原,有邙山阻挡北面寒气不是很冷,但太姥山上吹来寒风,依旧冷飕飕,让人打颤。
苏霈叹口气,策马回营了。
他不懂,往年诸侯国会盟,大伯是禁止苏家子弟参与朝政,这期间,苏家子弟可凭借各自身份,与各国王室子弟交流,为郑国,为家族争取利益。
然而,不晓的为何,今年诸侯会盟时,郑国人手紧缺,也不晓得大伯怎么考虑,严禁苏家子弟以个人身份与各国王室子弟交流,更不准以私人身份与林枫交流。
按理来说,大伯苏秦这般要求,苏家子弟不该与林枫接触才对,但大伯竟丝毫不避讳苏氏与燕国交往,直接派出苏氏家族子弟,亲自在边境马邑地区,迎接林枫。
苏霈不懂政治,但不意味着他是傻子,看不出北方局势变化,苏氏在郑国处境的变化。
燕国强势崛起,夺取邙山四郡,又与宋国异地换地,让宋国处于高地,对郑国处于攻势,王上李钊很愤怒,多次当着群臣怒叱大伯,甚至开始提起大伯过往微不足道的小错误。
他知道,这与燕国有关,与表姐贵为燕国皇妃有极大关系,皇上开始怀疑自己大伯了,怀疑他里通外国,出卖郑国利益。
目前郑国在北方处处制肘,百姓中流传着不少空穴来风的诋毁语言,三人成虎,人言可畏,因为表姐的关系,大伯苏秦虽然主持了郑国变法,让郑国强大,但在朝堂上也有政敌,郑国韩氏,对苏氏快速崛起,极为不满,担心苏氏威胁韩氏地位,近两年来,不断在暗中诋毁苏氏,甚至暗中有传言,太尉苏秦在邙山决断龙江,是故意为之,为让燕国夺取邙山,采取瞒天过海之计。
北方诸国会盟,林枫来到郑国,韩氏更不遗余力诋毁苏家与燕国有瓜葛,大伯与林枫暗中勾结。
故而,大伯把苏家子弟全部派出,参与郑国事务,就是向天下人,向李钊表明,苏氏忠于郑国。
至于派出苏氏子弟迎接林枫,更要告诉天下人,你们看看,我苏氏迎接林枫入郑,绝非心存私心,通过苏氏族人在会盟中表现,洗清韩氏对苏氏的诋毁。
苏秦在郑国从政数十年,把郑国由弱变强,绝不是庸碌之辈,不会不懂君王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卸磨杀驴的做法。
何况,赵国有李氏前车之鉴,他苏氏一门,尚敌不过韩氏,更难与李氏相比,李氏为赵国鞠躬尽瘁,就因为与赵无极立场不同,赵无极临死也有收拾李氏。
今日郑国风雨飘摇,南有楚蜀两国攻击,北面有宋国咄咄逼人,这一切的根源却来自燕国。
他苏氏迫不得已与燕国皇室成为亲家,但对于郑国忠心耿耿,李钊依然开始怀疑苏氏,苏秦深知,凭借郑国韩氏在郑国影响力,若事情继续向着不可逆转方向发展下去,苏氏迟早被当作替死鬼。
因此,苏秦表面上,不与燕国结交,但事情发展到万不得已地步,苏氏一门,为寻求自保,也恐怕唯有放弃郑国,逃往燕国避难了。
苏秦眼中,郑国很重要,苏氏一门延续下去,更重要!




极品帝王 226.第226章 君王的烦恼
几家欢喜,几家愁!
诸侯国会盟,表面上热热闹闹,各国君王意气风发,指点江山。
实则各会盟国尽兴而来,然是尽兴而归,还是败兴而归,就要看在各国君王在会盟中,能够为各自国家争取多少利益了。
洛邑外,陈国行辕营地,灯火通明。
陈国,距离郑国极其遥远,中间相隔宋国,此次会盟,陈国却早于宋赵燕晋等大国,提早到来。
非陈国人勤马快,实在是称王独孤远无可奈何。
五国伐宋,考虑陈宋地理位置,与两国邦交关系,陈国率先响应北赵号召,宣布出兵十万,由东面攻宋。
然而,随着北方事态发展,燕国拉拢楚蜀加入郑国战役,异地换地后,又几乎独挡晋国。
轰轰烈烈的五国伐宋,尚未开始,就因燕国存在,郑晋两国先折损,目前宋国又有南赵协助,宋国如虎添翼,气势如虹。
对待五国伐宋,独孤远开始有点心惊了,起初宣布出兵十万,形势巨变,又该为宣布出兵五万,目前,独孤远对五国伐宋,保持支持态度,但丝毫不看好。
非他言而无信,实在是陈国地形,决定了陈国在实力不济宋国的情况下,最好不要单独招惹宋国,不然,宋国全军东进,颇有关门打狗的境遇。
一旦陈国没有外援,宋国极有可能携兵锋之威,重创陈国。
毕竟,秋末时,宋国已经尝试性攻击陈国,幸好陈国派出大军,倒也阻挡可宋国兵锋,但长久下去,绝不是办法,若无克敌之法,陈国会在宋国佯攻中,日渐衰落。
何况,凭借宋国地理位置,若在边境设置关卡,彻底阻止地面诸侯国商人通往陈国,那么陈国就等于直接被孤立了,就算勉强有海上贸易,能够减少危机,却不是长久之计。
独孤远心思郁闷,期许五国伐宋出现在逆转,最好赵梁郑晋四国对战宋国,能够牵制宋国主要兵力,那时,陈国在东面,倾举国之力一战,绝对可把宋国打残。
宋国衰落,陈国没有直接威胁,目前问题,全部迎刃而解。
烛光闪烁,冷风吹动,忽明忽暗,宛若独孤远面色,阴晴不定。
陈国君王独孤远,与谋臣郭淮,陈汤、坐于帐篷内,三人神色均不是太好,似乎都有心思。
“再过两日,诸侯国君王抵达洛邑,会盟将会开始,目前五国伐宋,事态尚不清楚,陈国,必须有两手准备,不能把全部依仗放在宋国身上,北赵相比赵国实力折损大半,梁国多年不动刀兵,对战气势如虹的宋国,朕看有点悬啊!”大帐内,许久沉默,独孤远心中有气,率先开口说道。
大帐内宁静被打破,坐在右边的郭淮,叹息道:“皇上所言不假,目前北方形势确实不容乐观,近两年来,北方诸侯国仿佛卯足了劲,你追我赶全在提升国力,今年,北方形势与两年前大为不同了,陈国亦不能屈居东方,没有任何做为。
皇上顾虑不是毫无根据,赵国分裂,北赵继承大部分赵国力量,率兵宣布五国伐宋,但北赵亦是自顾不暇,南面有南赵,北面又匈奴,现在又要算上西东胡了,也是多事之秋,陈国在五国伐宋上,不能随波逐流,没有自己的意见和想法。”
郭淮言语,仅仅说明北方形势不乐观,对独孤远担忧表示认可,却没有给出独孤远解决问题的方案,更没有道出陈国在五国伐宋时,该怎么做。
左边,陈汤皱了皱眉,略有所思的说道:“皇上,郭大人,你们觉的这两年,北方那个国家闹腾最欢,壮大迅速最快,外部盟友最多?”
“自是宋国了!”独孤远毫不思索的回答,不晓的陈汤何意。
“燕国紧随其后!”郭淮道,就他个人而言,对燕国有详细了解,甚至想全盘吸收燕国在新政中策略,对陈国亦进行大刀阔斧改革,扭转陈国十年来颓废局势。
陈汤一笑,不可否认,点点头,道:“不错,皇上与郭大人说的不错,近两年,北方局势巨变,错综复杂,赵国分解,郑晋两国大片领土被侵吞,真正受益者唯有宋燕。宋国与陈国敌对,从前不可交往,今后也不可交往,何况,宋国盟友仅有南方越国和吴国,两国暂时不参与北方事务,在北方,敌对宋国的诸侯国不少。
但是,燕国不同,燕国虽小,却气势如虹,臣敢预料,燕国以邙山之地,换取晋西七郡,定是要灭晋!”
“这不可能!不可能!陈汤,你太高看燕国,小瞧晋国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独孤远连连摇头,不认可陈汤意见。
反倒是,旁边的郭淮,似乎有所悟,道:“皇上,陈大人言之有理,陈晋两国虽联姻,结秦晋之好,独孤皇后亦把持晋国朝政,但十多年来,晋国情况越来越糟糕,实力江河日下,面对塞外戎族和东胡,向来求和居多,去年夏末,又被宋燕两国夺取晋西之地,损失惨重,现在,也唯有龟缩在晋东,目前燕国数十万虎狼骑兵转移少阳郡,看样子,确实有灭掉晋国,取而代之的意图。
对晋国老旧骑兵不同,燕国骑兵重创东胡,已经很说明燕国骑兵的强大了。”
陈汤笑了笑,看向独孤远道:“皇上,晋国是陈国在北方传统盟友,但目前晋国实力骤降,根本不能履行先皇连晋攻宋意图了,因此,臣建议皇上安抚晋国,同时寻找新盟友!”
独孤远年仅五十,是晋国独孤皇后亲弟弟,登基来,在陈国没有做出什么大事,却也没有做出有损陈国利益的事情,也算个守成之君,不过,诸侯争霸,互相厮杀的时代要来,独孤远也意识到,陈国措施数十年安逸外部环境,没有趁机提高陈国实力,现在处处制肘于宋国。
当年,晋国强大,陈晋两国还可能够南北掣肘宋国,而今晋国被赶到晋东,又有燕国骑兵大肆攻伐,自身难保,又何言帮助陈国了。
独孤远不是傻子,不会看不出晋国颓废,宋国在毫无约束中日渐强大,陈国终究会成为宋国嘴边肥肉。
“陈汤,你要朕与燕国结盟,能告诉朕,结盟缘由吗,为何不选择赵郑梁三国,偏偏选择燕国呢?”
在独孤远眼里,即便燕国有晋西七郡,晋北三郡,浑河三郡,却依然不是大国,称之为中等国家,都有点面前,他承认燕国兵锋强大,可领土大小却是燕国死穴,经不起任何大国攻伐。
陈汤沉思,接着滔滔不绝道:“回皇上,臣觉得,郑国目前处境自是不必细说了,他是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北赵,臣也说过,分裂之后,实力骤降,若不图强,终究难对抗宋国,梁国与陈国相距深远,陈宋两国发生战事,梁国鞭长莫及,不可资助陈国,何况,梁国变法十余载,究竟什么实力,诸侯国家尚不清楚。
燕国,确实不该在陈国选择的盟友中,尽管这两年壮大速度很快,论实力而言,依然难于赵梁郑相提并论。
然而,燕国有两个好盟友,楚蜀,这两国中段温两家门阀,均与燕国结交,在经济军事上三国互相连横,这两年来,无论段温门阀,或者燕国商人,三国互通有无,各自经济提升很快。
此番,五国伐宋,郑国率先攻击燕国,目前郑国处境,皇上与郭大人想必也看出来,损失土地,花费巨资,依然没能解决实际问题,受困于楚蜀兵锋。
可见楚蜀两国对待宋国,绝不是虚掩了事,三国互相利用,在征伐中强大,假以时日,蜀定会在南方脱颖而出,成为不亚于楚国的强大力量,燕国,亦最终会成为北方大患。”
独孤远仔细聆听陈汤建议,闻言后,深觉大有道理,问向陈汤道:“陈汤,你说的言之有理,但你有没有考虑过,目前燕宋正在蜜月期,连邙山和晋西土地都能够交换,可见两国关系非浅,若要化解两国关系,难度可想而知,何况,陈燕结盟,陈国拿什么拉拢燕国?”
陈汤似有所思,略点头道:“皇上需知,诸侯争霸,合纵连横,没有永远的敌人,更没有永远的朋友,两年前,宋国不是对燕国还虎视眈眈吗,而今与燕国交往,也是看到燕国军事上强大,何况,燕宋联合也不是铁板一块,据臣所知,郑国伐燕,就是宋国暗中挑起。
因此,陈燕结盟,还是有希望的,何况,燕国强大,若欲南下,必然会攻击邙山地区,终究还是会与宋国撕破脸皮,相反,陈燕两国没有矛盾,却又共同敌人,两国结盟,对陈国百无一害,对燕国亦是大为有利。
另外,臣建议,与燕国结盟时,皇上派人去楚国,也与楚国结盟,一旦陈燕楚三国结盟,又有郑国对宋国敌视,宋国伐陈,就必须考虑带来的后果了!”




极品帝王 227.第227章 亲疏远近
陈汤言语带来的震撼,独孤远从前根本没有想到过,或者说,朝中君臣从前始终没有向这方面考虑过。大家依然守旧,目光依然还是陈晋联盟伐宋,根本没有看到北方局势骤变,所产生地影响和变化。
独孤远在思考,若依照陈汤所言,不顾燕晋之战,把注意力和精力转移像楚燕两国,会不会带来截然不同的效果。
答案显而易见,楚国乃南方霸主,地位稳固,实力蒸蒸日上,若陈国与楚国结盟,宋国攻陈,楚国穿越越国救援,势必可解决陈国燃眉之急。
燕国迅速崛起,实力虽不如楚国,但数十万骑兵,却也不容忽视。
此刻,他反复思考,觉的与楚燕联盟,带给陈国的好处,远远超过晋国带来的好处,更超过响应北赵,伐宋带来的好处。
与楚燕联盟,更优越和北赵同流合污!
陈汤言语,不曾说完,看着独孤远听的认真,继续道:“皇上,一旦陈燕楚三国结盟,陈国安稳外部环境,皇上该立刻整顿军马,振兴经济,为下一次伐宋,做准备!
若说怎么结盟,目前诸侯国之间,除了互派质子外,唯有联姻了。皇上膝下子嗣众多,若皇上答应,臣愿意亲自说服燕帝与楚帝。”
独孤远深思熟虑后,非常认可陈汤建议,微微颔首,目光转向郭淮,道:“郭淮,陈汤言语,不无道理,你以为呢?”
郭淮不假思索的道:“臣支持陈大人建议,陈国所处位置,陈宋两国剑拔弩张的事态,决定了陈国必须有强而有力的外援,陈燕楚三国结盟,陈国势必很好包围了宋国,又与两国互通有无,既可自保,又能振兴经济,咱们陈国六百年来,虽始终没有称霸,但总体来说,始终处于扩张中,唯有与宋国接壤后,才限制了发展。若与楚燕两国结盟,又会让陈国保持扩张之势!”
连郭淮也支持与楚燕结盟,独孤远心中越发有底,两位谋臣建议至关重要,现在两位谋臣同心同力支持楚燕陈联盟,说明此事大有可行。
然而,很快独孤远嘴角笑意渐渐收敛,开始紧皱眉头,稍稍试探问道:“与楚国互派质子尚可,但燕国皇帝年轻尚无子嗣,难道要让朕,把女儿嫁给林枫?”
陈汤展颜一笑道:“皇上,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臣觉的,皇上不仅要找位公主嫁给燕帝,这个人,还必须是皇上最宠爱的嘉怡公主,方能显示出陈国对燕国重要性,一旦陈燕结盟,臣可搭上段氏关系,亲自前往楚国,说服楚帝,陈国目前忧患,定当迎刃而解。”
“但是,朕听说燕帝那小子,妻妾极多,把嘉怡嫁给他,是不是太委屈了?”独孤远难为情的说,若说派出质子前往楚国,他还能够接受,毕竟孩子虽有危险,但陈楚两国若不撕破脸皮,孩子还会安然无恙回来。
而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怕是极难相见了,何况陈燕两国相距甚远,自古又是一入宫门深似海,把自己心爱的女儿嫁往燕国,他于心不忍啊!
他不敢说自己是个好皇帝,但说自己是个好父亲,绝对问心无愧,有道是最是无情帝王家,他却对自己孩子呵护备至,不曾怠慢和疏远任何子女。
陈汤言语中意思,他不是不懂,更不是不清楚陈楚燕三国联盟,对陈国的重要性,只是,忽然割舍心爱之物,何况还是自己的宝贝女儿,心中难免愧疚,于心不忍。
“皇上,臣也觉的委嘉怡仪公主嫁给燕帝,对公主不公平,但当年先皇为陈国利益,不也把义阳公主嫁往晋国,皇上,父女情深固然重要,但您身为陈国君王,国事更为重要,今日,臣在万不得已情况下,此次下次,你可能会怨恨微臣,为了陈国大业,臣死不足惜。”陈汤执意谏言,今日,说出这番话全为陈国考虑,绝没有参杂半点私情。
1...8889909192...52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