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极品帝王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兵魂(书坊)
林枫收敛笑容,神情很严肃的道:“我的部队,任何人也别想染指,就算诸位将军,也仅有统兵权,没有私自调兵的权力。就算皇后也没有权力,何况你了。”
“混蛋!”
林枫与慕容柒嫣谈话并不愉快,直到众女快要回来时,慕容柒嫣愤恨的离开,不过,却也激发了她内心战斗力,竟然次日就在南湖招兵买马了。
傍晚,司徒,张羽,侯铭封,黄浦玄走进来,看样子,似乎对晋西七郡防御,有了详细计划和部署。
张羽等人,起初,获悉燕国用邙山四郡换取晋西七郡,对待此事略有微词,在诸位将军看来,领土是马上打下来,没有异地换地的做法。尽管众人心中有疑虑,却没有多言。因为,他们明白,此事影响不小,当初道出计划的人,肯定有过深思熟虑。
因此,这两天,四人开始着手布防晋西七郡,除了黄浦玄还没有独当一面外,张羽,侯铭封,及司徒都是有大局观的人。
对军事了解,足够参与大燕军队核心机密。





极品帝王 220.第220章 君臣齐心
年初十,距离邙山撤兵仅有五日,距离北方诸侯会盟,仅剩二十多天,时间紧迫,刻不容缓。
林枫清楚,会盟之后,五国伐宋将进行,北方会陷入战乱中。
唯有燕国远交近攻想策略得当,稳住东西两面的宋赵两国不对燕国动兵,才有残喘机会。
那样,未来几年,燕国必须马不停蹄,把注意力全部集中在推行新政,与鲸吞晋国的事情上,两者对燕国壮大极为重要,却又互相影响。
林枫想过,接受晋西七郡,离开在晋西七郡,及晋北三郡,浑河三郡,进行人口调整,趁机推行新政,开始时,就建立良好基础,在扩张中,把各项具体措施落到实处。
譬如,推行新政中,怎样彻底废除奴隶,怎样迁移人口,怎样安排前来燕国寻求功名的士子,这些,都不是小问题,都需要花长时间完善。
“司徒,今年燕国主要精力肯定会放在消灭晋国上,新政之事,有劳你与夫晏多费心,你两人精诚团结,新政推行会容易许多。”
“皇上,放心,微臣会尽心竭力,当前诸侯国士子,在春节之后,纷纷在来燕国的路上,这个时节,北方依然存有积雪,路滑天冷,这些士子也不容易,臣估计,二月初,会有大量士子入燕,届时,臣会举行科考,择优录取,尽早安排在各地上任。逐渐改变燕国武人治国的局面。”
林枫点点头,道:“甚好,士子入燕时间不规律,你可多举行几次科考,特殊情况,特殊对待嘛。若发现大贤者,可越级提拔。对那些浑水摸鱼的家伙,也要重罚,对了,保证燕京治安,任何人,以任何罪名骚扰各国士子,重罚,绝不姑息。”
“那是自然,燕国重视人才,以前不是宣布凡是读书人,每年均有五十两纹银资助吗,燕京子民,理解皇上良苦用心,不会无端生事。何况,臣出使宋国前,拟定了文书,宣告不得骚扰各国士子,同时,各国士子有困难,遇到危险,均可向刑部汇报,绝对当场处理。”司徒道。
他也清楚,燕国对文人需求多大,毕竟,连宋国都察觉燕国武人治国的弊端,燕国岂会不清楚自身短板所在。
随着燕国领土扩张,若不改变武人治国局面,燕国处境会越来越糟糕,各郡各州,会形成武人把持的局面。
先不说,这些人对政策是否熟悉,是否完整贯彻朝堂政令,单单武人把持郡州大权,会渐渐形成小范围割据,对燕国统一,有极大危害。
因此,这会儿,他与林枫首先谈论的便是招募人才,解决武人治国的局面。
“嗯,那就好,不管怎么说。燕国不可亏待士子。”林枫严肃的道:“朕依仗武人打天下,自不会亏待武将兵勇,但马上打天下,还需马下治天下,朕怎么对待武将,就会怎么对待文人,不会偏颇,司徒,你放心大胆处理。
另外,近日邙山地区快要换防,此事务必小心谨慎,切不可发生任何意外,记住邙山撤军时,晋西七郡兵力必须及时补充,不必在乎宋国态度。
对了,蒙烨与晋军大战,尚未平息,接下来,就该由燕军顶上了,朕的意思,定国侯与赵鸿儒部队返回,驻进晋西。
张羽,老侯,你二人形成中军,直攻隆林郡,林枭,赵鸿儒由北面,攻入晋国,赵鸿儒,冯石虎,步骑合并,由南面攻入,咱们燕国数十万部队,大多进入晋国,吞下多少晋国土地,就是多少,毕竟,灭国才是燕国最终目的。”
“皇上,末将与侯将军,司徒大人商议过,目前,晋国在去年夏末丧失,晋西十三郡,晋东幅员辽阔,还有二十一郡,且皆为沃土良田,鱼盐丰富,是富饶之地,微臣这么想的。”张羽站起来,推着林枫轮椅,来到临时布置的沙盘面前,道:“少阳郡与隆林郡乃晋西晋东两地咽喉,一旦驻兵少阳郡,臣以为,中军对抗隆林郡主力军队,赵将军,冯将军率领的步骑混合营,过隆林郡,由南方直入,步步为营,吞并晋东南方各郡。
侯爷与白将军,则冒着风险,率东胡骑兵,直击晋阳城,倘若晋阳城受袭,晋国自是大乱,接下来,不管晋阳城是否被破城,咱们攻打晋国都容易许多。”
林枫认真听着,道:“你的建议不错,但晋国目前有多少兵马,谁在领兵,又怎样布防,你清楚吗,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切莫小瞧晋国,需知,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没有丝毫外援,鲸吞晋国,对燕国来说,还有难度。
朕是这么计划的,三年内,鲸吞晋国,两年重建消化,五年后,希望晋国百姓彻底对燕国有归属感。”
“皇上,时间是不是有点长了?”侯铭封道。
然而,林枫却摇摇头,反而觉的时间还很短,因为林枫很明白,秦二世而亡,与秦国暴政有极大关系,但与各诸侯国人心不轨也有关系,因此,吞掉晋国容易,让晋人归心却很难!
“老侯,骄兵必败,你不能有狂妄的心思。”林枫提醒,又说:“人心齐,泰山移,晋人拥护燕国,兴许两年时间就能吞并晋国,人心向背,晋人不拥护燕国,燕国不仅难以吞下晋国,还会陷入晋国汪洋大海中,争王称霸,皆为空言!
因此,司徒,将士在前线浴血奋战,你们必须拿出合力策略治理占领领土,且莫让晋人,心生怨恨,让燕国难以形成稳定的后方。”
司徒点头回道:“皇上有此见底,臣就放心了,臣也担心燕国攻晋,会因为百姓心思,造成不必要麻烦,毕竟,六百年混战,百姓对天子早没有概念,只信任诸侯国王上。
不过,晋国百年腐朽,百姓民不聊生,怨声载道,正是燕国出兵好时机,只要攻下晋国部分领土,臣会着重挑选两处地方,派干吏治理形成标榜,宣扬燕国政策,瓦解晋国人心。
只是,这样以来,燕军长期奉行的以战养战法则,在攻晋期间就难以实施了,若继续大肆抢夺,势必给晋人造成恶略影响。”
听着司徒建议,张羽尴尬轻笑,抢夺的确是燕军生存之道,不然,短时间内,燕军何以壮大:“司徒大人放心,攻晋势必会约束部将,不过该抢还要抢,大人也说了,晋国腐朽,百姓怨声载道,相比,大量钱粮聚集在门阀士族中,不在百姓手中,相反更容易掠夺。”
“极是!”黄浦玄补充。
林枫白了眼两人,严肃的道:“适可而止,我会设法筹措粮饷,三年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若治理好手中的浑河三郡,晋地十郡,燕国秋末时,就有大量赋税,合上国库现有纹银,足以支持今年对晋国的战争了。所以,记住,民心比钱粮更重要,张羽,你千万别给朕把事情办砸了,不然,老子让你吃不了兜着走。”
“是,末将保证不犯错误!”张羽意识到林枫言语的严肃性,也不敢打马虎眼。
“进攻晋国前,朕会安排人手,宣布几项规定,整顿整顿全军军容军纪。”林枫摆摆手,追问道:“张羽,说说晋国事儿,朕需要充分了解晋国,避免打场糊涂仗。”
有关晋国兵力部署,领兵将领,张羽基本了解,晋国腐朽,军中,朝堂,没有多少人才,仅有个沐啸天,去年夏末还被宋军打落花流水,差点被俘。
眼前,晋国领军最多的人,不是沐啸天,相反,竟为王氏女子王纶钥,率军三十万,与蒙阔在隆林郡激战。
何况,晋国看起来兵力雄厚,但真正可战之兵,唯有禁卫军,与沐啸天麾下骑兵,各郡各州骑兵,因为晋东地区百年来安逸,不受战乱影响,早没有当年称霸时的厉害了。
经过各方面传回的情报,张羽把晋国概况总结为,兵多,将寡,军械陈旧,战斗力弱。
没有直接回答林枫,张羽把手中文书寄给林枫,尽管他事先整理,但林枫心思细腻,沉稳,更有远见,想必还会有补充。
对待攻晋之战,林枫慎之又慎,这是一场不亚于刀尖起舞的战役,每走一步,稍有不慎,燕国自取灭亡。
林枫连续翻阅两遍,微微蹙眉,不满的道:“这份手书太简单,朕需要了解,有关晋国全部的山川河流走向,及各处关卡兵力部署。朕也清楚,燕国血刺撤出晋国,了解这些东西,对你来说有点困难,不过,你可以派人收买来往燕晋两国的商人,游侠等等,他们会给你满意答案。
朕记的,会盟时,各诸侯国尽量不会开战,你趁此时机,力争完善晋地地形图。何况,今天不同往年,赵国分裂,北赵未必镇得住宋国,双方言语不和,五国伐宋随时开始,所以,朕不希望燕国攻晋,两眼一抹黑,什么也不清楚。”




极品帝王 221.第221章 君臣论道
两世为人,两世从军,熟读兵书,亲自率兵,林枫始终谨记: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
两世经历和经验告诉他,若要在尔虞我诈,险象环生的战争中生存,了解敌人,了解自己,极其重要。若欲在战争中,长期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了解对手,包括他的用兵习性,兵力部署,性格特点等等。
唯有了解敌人,可针对性给予致命一击!
看到张羽,侯铭封听的认真,林枫来了兴趣,厉声道:“记住:兵者,诡道也。行军打仗就是诡诈之术,就是在战争中,无所不用其极,使用各种战术欺骗敌人。
譬如,明明能征善战,却向敌人装作软弱无能。本来准备用兵,却伪装不准备打仗,要攻打近处的目标,却给敌人造成攻击远处的假象。
要攻打远处的目标,相反却伪装作要在近处攻击,敌人贪心就用小利来引诱他上当,敌人混乱就乘机攻取他,敌人实力雄厚就要谨慎防备,敌人强大就暂时避开其锋芒,敌人容易冲动发怒,就设法挑逗他,使其失去理智。
对于小心谨慎的敌人,要千方百计骄纵他,使其丧失警惕,敌人安逸就设法骚扰他,搞得他疲劳不堪,内部团结的敌人,要设法离间他,让他分裂。在敌人没有准备时,突然发起进攻,在敌人意料不到的情况下采取行动。凡此种种,才是军事家用兵取胜的奥妙,只能随机应变灵活运用,是无法事先规定刻板传授。”
养兵期间,林枫有考虑过,把后世的孙子兵法,三十六计,全部书写出来,编辑成文,交给麾下将领,奈何时间紧促,诸位将领又在各处领兵打仗,难以聚齐。
“皇上,打仗还有这些门道啊,尽管咱们平时也会用,却不料有这么多?”张羽惊讶的道,他自诩得林枫真传,狡诈之极,剑走偏锋,出奇制胜,简直手到擒来,奈何,听林枫一席话,顿时,意识到自己与林枫,像萤火之光与日月争辉,太微不足道了。
一句兵者,诡道也,竟饱含无穷演化方式,单单这句话,让他受用无穷,需要花费长时间来领悟。
“是啊,皇上言语,让微臣茅塞顿开!”侯铭封啧啧称赞道。
林枫笑着,轻轻摇头,意味深长道:“行军之道,千变万化,诡道,适合张羽,但对你而言,敢战,死战,硬战,才是王道,要做到这些,必须时刻谨记,进攻,进攻、再进攻。在你面前,纵然有万里山岳,也要把他踏平,纵有千道沟壑,也要把他填满。
每战,保证部队灵活机动,大胆推进。进攻时,配备强大箭雨支援,压制敌人,酣战中,兵力不足於对方,就用气势压制对方。
你只需知道,攻击,永远是最简练,最扼要,最行之有效的军团作战方式。
歼灭战,必须做到在悄无声息下,极重优势兵力和强大力量,形成排山倒海的气势,在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取得大胜利。”
林枫不清楚他说的对不对,但经过亲自领兵,在对东胡人作战中,他就这怎么做,就是凭借少量军队,永远保持强横气势,不战,也要让对方怯懦。
“嗯,皇上言语,包含诸多内容,末将谨记,消化,再融会贯通,活灵活运。”侯铭封的道,林枫指点了张羽,又指点了他,却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方法,这让侯铭封意识到,行军打仗不是儿戏。
以前自己用过的战术,还有更深奥的,难怪古人言,行军打仗也是门学问。
看着两人惊愕的神情,林枫笑着道:“攻晋之前,我会极重全军将领,给你们好好讲讲,打仗,永远是最残酷,却有最简单的事,打仗是门艺术,永远充满了魅力!”
“呃.”张羽,侯铭封来不及消化林枫后面的话,林枫也没有影响两人,师傅引进门,学艺在个人,先前的话,两人吸收领悟多少算多少吧!
喝口茶,润润嗓子,林枫转头朝着身边司徒问道:“近来北方五国,有何动静?”
五国聚兵伐宋,是他很关心的事情,成与败,关乎北方格局,影响燕国未来部署。
司徒人在南湖,但有关五国举兵伐宋的事情,朝廷方面源源不断把最新动向传来,因此,他对此事也有了解,不光五国伐宋,诸侯国会盟,他也有了解,有考虑,因为,他清楚今天林枫召集四人来,肯定要谈乱这些事情。
毕竟,五国伐宋,或者诸侯会盟,都是迫在眉睫的事情,若没有应对之策,燕国会在接下来与诸国交锋中,吃亏。
“皇上,五国伐宋,各国在紧锣密鼓中备战,臣了解的最新消息表明,作为五国伐宋的发起者,北赵举兵二十万,准备由郑国过道袭击宋国。不过,若北赵清楚燕宋两国异地,肯定攻打邙山地区,同时借道郑国,主力军团攻击宋国。
陈梁两国也各出十万,郑国与晋国受兵锋阻挠,暂时各出兵五万。
五国中,梁国攻南赵,赵郑陈晋攻宋国,攻击方向又不同。不过,五国大张旗鼓伐宋,奈何合纵联盟向来难以齐心协力,眼前,五国伐宋尚未开始,但已有谣言传出了。
据悉,梁国,距离宋国太远,攻击宋国要跨越南赵,郑国,有点鞭长莫及,就算攻下宋国部分领土,也难以管理,因此,梁国王上退而求其次,转而攻击宋国盟友南赵。
然而,北赵把南赵视为北赵领土,禁止梁国攻南赵,同时,北赵就借道郑国的问题,又与郑国暂时无法结成同盟,郑国要求,北赵若欲过道郑国,必须出兵阻挡郑国境内的楚蜀两国。
而东面陈国,也又犹豫不决,赵郑晋梁均在宋国西面,一旦伐宋结束,五国退兵,宋国追击,四国容易联合,唯有陈国,偏安一隅,五国伐宋结束,陈国很容易被宋国圈在东面,死战!
晋国,倒想夺回晋西地区,却被宋国重兵把守少阳郡,掐住晋国西进咽喉,把晋国死死封在晋东,即便出兵,目前也闯不过少阳郡,也是有心杀敌,无力回天。
因此,五国伐宋,尚未聚齐,消灭宋国,五国就在出兵问题上,发生重大分歧了,结盟出现裂痕。”
林枫闻言,轻笑,合兵向来不是什么好事,春秋战国时代,波澜壮阔的合纵连横,就因各诸侯利益不同,互相扯皮,或落井下石,最终导致秦国独大。
眼前五国伐宋,尚未开始,五国便互相计较得失,看来五国伐宋即便不会流产,怕也因为各自利益,与宋国也打不了多久,相反,在宋国运筹帷幄,拉拢打压下,五国会损失严重。
“呵,朕还觉的,燕国埋头苦战,壮大自己才是要事,五国伐宋,浪费人力物力,终究雷声大雨点小,不会伤宋国分毫。”林枫轻叹,只有共同的利益,没有共同的敌人,五国伐宋,绝非北赵想象的那么简单。
倘若五国伐宋流产,宋国拥有邙山地区,不是攻郑,就是攻击南赵,从而消弱北赵,无论出兵那方,对宋国都有利。
司徒点点头,道:“联合终究不是长久之计,没有强横实力,依靠他国,就像空中楼阁不现实。眼前五国伐宋,各怀心思,终究会因为不同利益瓦解,何况,目前宋国若重金贿赂梁陈两国,两国未必会出兵,相反,宋梁联合,分寡南赵,夹击北赵,效果远远超过五国伐宋,梁国收获更大,何况,梁国与南赵之间,存有不少小国,此刻,正是扩大地盘的好机会。”
林枫坏笑,道:“希望宋梁结盟,打残北赵,届时,人多力量大,燕国由黑旗关出兵,也分杯羹。”
“皇上想法不错,但是,臣在返回南湖时,听说兵家柳灼崖,鬼谷顾希文入赵,被赵柯拜为上卿,准备变法。这两人皆为天下名士,尤其柳灼崖,被誉为兵家第一人,有神鬼莫测的才华,想来绝不会让宋梁联盟,不会让人破坏五国伐宋。”司徒摇摇头,事情不会像两人想象中那么简单。
林枫倒吸口凉气,北赵强大,对燕国是威胁,但宋国独大,对也过威胁更大,唯有两国互相消耗,才有利于燕国,目前,北赵也准备变法,这不是好事情,至少对燕国而言,不是什么好事情。
思来想去,林枫思绪终于有了豁然开朗,道:“燕宋两国异地换地,终究会让五国伐宋进行下去,至少,北赵,梁国,郑国,因为邙山地区,与宋国开战,朕也希望赵宋两国没有时间壮大,反而互相争斗消耗,这才有利于燕国,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
听着林枫言语,司徒似乎明悟,顿时兴高采烈的道:“皇上说的没错,邙山,终将是北赵,梁国,郑国,宋国的争夺点,那里恐怕不得安宁了。”




极品帝王 222.第222章 影响深远
烛台下,林枫面色古怪,噗哧一笑,好像抓住司徒的小辫子似地,盯着司徒,语气森然的道:“司徒,这次,你说错了,你不该忘记南赵,封子修返回南赵,南赵如虎添翼,此番,南赵二十万虎贲不容小觑啊!”
相对北赵,宋国,梁国等诸侯国,南赵生活其中,处境与燕国有点相似,显的太弱太小,随时随地受到来自四面诸侯国家的威胁。
林枫没有机会见过赵帆,却也听说赵帆有贤明,除了倾向文臣外,也算贤明之君,况且,因为赵柯清洗赵国世家门阀势力,不少赵国名臣宿将纷纷前往南赵效力。
目前,南赵面积虽小,却人才济济,不乏有战略眼光的人,不会看不出邙山四郡是块香饽饽。
何况,南赵就因为弱小,恐怕更想得到邙山四郡,转而增强实力。奈何目前对宋国有所依仗,借助宋国力量防范两国和北赵。
因此,各诸侯国在邙山地区发生冲突时,尤其北赵出兵二十万伐宋时,恰好南赵发兵北上,袭击北赵的大好机会。
赵柯在政务上操之过急,不仅引起贵族反弹,连支持同情赵柯的百姓,也因赵柯逼迫封子修,引起诸将叛乱,导致赵国分裂。
一旦南赵发兵北上,必然是天时地利人和。
所以,南赵虽与宋国结盟,与其说联合抗击五国伐宋,不如说对南赵而言,称之为抗击北赵更确切。
面对邙山地区各诸侯即将发生混战,势必导致邙山地区会成为火药桶,良田被毁,百姓流离失所不可避免。
这会儿,林枫到有点庆幸,异地换地,燕国表面上看,邙山四郡换得晋西七郡,并不划算。但照着目前局势来看,若燕国依然掌控邙山地区,邙山地区暂时无忧,交给宋国,却偏偏成全了宋国,也危及了宋国。
燕国换回晋西七郡,倒是避开战争锋芒,趁机独善其身。
“皇上这么一说,臣到想起件事情来,邙山战火连天,百姓苦不堪言,恰是燕国号召邙山地区百姓迁往浑河,下邳的大好机会,千载良机,处理得当,定然让燕国人口激增。”司徒窃笑,不论谁当初提出异地换地,目前看来对燕国简直是百利而无一害。
“极是,极是,天助我也!”林枫明悟,大笑!
接下来几日,燕宋两国交接,邙山和晋西地区开始同步换防,燕国士卒全部撤出邙山,不留一兵一卒,由宋起率兵接手驻防。
同时,宋军撤出晋西七郡,张羽,侯铭封,黄浦玄早率领大军,接收晋西七郡,张羽更是带领骑兵,前往少阳郡,协助柳玄远,恒邦昌,抵抗晋国数十万大军。
然而,晋西少阳郡换防对燕国来说,有点措手不及,尽管林枫事先派拓拔羽率军前去,而后又有张羽率军,但正如他所言,知己不知彼,一胜一败。
张羽对晋军部署并不清楚,仅知晓沐啸天驻扎在隆林郡。却不晓的,王纶钥率领三十万禁卫军,也驻扎在隆林郡。若非蒙阔义气,在燕国大军尚未抵达时,迟迟没有撤离,不然,这次燕国怕不免遭到重创。
终于,在正月二十左右,林枭,白易生率领二十多万东胡骑兵抵达少阳郡,迅速展开攻势,大军奇袭晋国几处战略要地,又在数量上稳稳压制住晋军,才避免晋国骑兵冲出隆林郡,攻克少阳郡。
终究双方初次交锋,几场战意下来,互有胜负,虽不影响大局,林枫还是有点生气。
随着燕军主力转移在晋西,司徒返京主持朝政,文季师,简玉彦抵达南湖,随同前来的还有李氏族人,赵鸿儒,赵俊率领的十四万步兵,及全部刀锋战士。
1...8687888990...52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