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鉴宝秘术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北域神灯
绝对属于轻易不能碰的禁区。
高古玉是禁止交易的。
你想在国内购买一件高古玉的玉器,那几乎是难于登天。
国家是有明文规定,禁制流通的。
你唐宋明清时期的古玉随便玩,而商代的古玉,只要你碰,那就违法,就是触雷,如果有人举报,那抓进去是妥妥的。
当然,没人举报,那就另说了。
毕竟这一行偷偷摸摸做交易的事儿也不是没有过。
之所以禁止流通交易,那是因为这个时代的玉器实在是太重要了,它有着非同一般的历史和科考意义,因为那个时代的文字,大多是以甲骨文的形式存在的,想要破译那些文字,简直难比登天。
可是如果破译这玉器上的符号,那相对就比较简单了,而且说不定没破译一段玉器上的符号图案,就能多了解一些当时人们的生活状况,所以正因为这些玉器有着非同一般的考古,和历史意义,这些玉器在中国玉器史上的地位才显得格外的重要。
不像后世唐宋元明清时期的古玉,那时候的玉,大多都是装饰品,是文人雅士的小玩物,装饰和把玩的作用更加重要,已经没有太多的历史和考古价值了,所以国家才会允许那个时期的玉器,在市面上流通。
看着这些夏商周高古玉,张天元觉得自己眼睛里已经不再是玉石,而是一件件活生生的宝贝。
这里的夏商周高古玉,比国内所有博物馆加起来还要多。
光是这数量,就足以让人目眩神迷了。
至于质量,那更不必说。
张天元用鉴字诀鉴定过了,每一件都是绝对的真品,最差放到国内也是国家二级重点文物。





鉴宝秘术 第四三七五章 欧洲古董展柜
有那么一瞬间,张天元甚至想要把这所有的玉器都直接装进影子屋里面带走。
管它什么影响不影响。
不过冷静下来之后,他还是决定缓一缓。
不着急。
这些东西,迟早都会是他的。
现在还是先把这里面比较经典的东西选择出来。
想到这里,他的心情渐渐平静了下来。
判断商代玉器的真伪,其实并不算太难。
只要熟悉这方面的知识,那么一眼就能看出问题来。
商代用玉较之新石器时代有很大区别,在新石器时代,不同的文化区域,大致依据本地区的矿产特点选择玉材,没有统一的用玉标准。
商代则不然,用玉较统一,所用玉料主要有新疆和田玉、南阳玉和岫岩玉三种。
在具体的玉材选用上,礼器类多用南阳玉,佩饰中较多地出现了和疆玉,尤其是造型较复杂、雕琢较精的佩玉,更多地选用了和疆玉,此外还出现了岫岩玉,应为制造礼器的残料及回收的残破礼器改造,这表明了玉材的珍贵。
通过这些可以简单判断出,这里的商代高古玉,都是真家伙。
本来张天元还是有些担心的,毕竟如今市面上的高古玉作假实在太多了。
他以前在国内就遇到过,一个号称高古玉拍卖的地下黑市,三百件东西,竟然全部都是假货。
不过还好,今天看到的这些,竟然都是真品。
其中有一件玉鱼形璜。
玉为白色。
鱼大头,体肥,作游泳状。
鳃、鳞、背鳍、腹鳍和尾鳍雕琢得十分形象。
纹饰精细,两面纹样相同。
口部有一小孔,可系挂。
要知道,在商代那么遥远的时代,雕工能达到这种水平,那真得是非常不容易了。
另外还有一件铜柄玉戈。
玉戈由黄褐色玉料制成,表面有氧化白斑及黄花菜色沁。
玉戈上部呈中锋尖锐,下部宽柄,双刃下部琢出双脊棱作为装饰,器型典雅朴拙,具有礼仪兵器的庄严。
玉鸟,灰青玉,有黄褐斑。
此鸟展翅作飞翔状,翼上有方形云纹。
大头,圆眼,尖嘴,歧尾。
嘴部有一横孔。
再就是牛首形玉佩,器成葵黄色,体扁薄,牛头形。
双角弯翘内敛,有角棱纹。
线刻圆眼珠,外有菱形眼眶,双耳各钻有穿孔。
这个基本上可以确定应该是商代的礼器,是那个时候的祭祀所用的。
据说可以通灵的东西。
当张天元将手碰触到这件玉器的时候,甚至能够感受到玉器之中蕴藏的那种不可思议的力量。
除了这些之外,还有一件玉龙,特别精致。
玉质为黄绿色,满布褐红丝。
器成圆环带缺的形式,类似耳饰。
龙首的部分较宽,但经过削磨故略薄,眼睛也因此仅仅残留些微线条,张口露齿,有角,背脊成凸凹状,尾部略窄。
身躯表现装饰双钩阴刻的弯转线条。
背脊及近尾处各有一穿孔。
商代玉器,玉质大多不算太好,虽然也有特别出色的,但一般情况下肯定比不上后世特别火热的和田玉。
这雕工和明清时代的玉器相比,也显得有些粗犷。
但那可是高古玉啊,能有如此精致的雕刻技术,还能保存到现在,光凭这一点,就已经弥足珍贵了,远超明清时代的玉器。
在黑市上,这些高古玉的价格那都是天价。
明清时代的和田玉雕刻品,除非是特别精致的,否则估计也就是十几万,几十万人民币的价格。
有些特别出色的能买到近千万。
可是这些高古玉,随便一件拿出来,那都是数百万人民币的高价。
有特别稀罕的,数千万,甚至上亿人民币,你想买还买不到。
而偏偏这些东西放在这里,每一件却只需要区区十万欧元。
这简直就是白送一样。
张天元怎么可能不要。
但即使如此,他也只能忍着,因为他只能带走二百四十件东西。
现在展柜还没有看完呢,他还不能那么早就做出决定。
强忍着内心的冲动,张天元走向了下一组展柜。
“嗯?这里都是古代欧洲的艺术品吗?”
张天元好奇地问道。
“没错,这一组展柜,也是我祖父最喜欢的,全部放置的都是他从欧洲各国带来的艺术品。”
苏珊娜非常自豪地说道。
张天元对这些东西,也挺感兴趣的,不过比起之前的那些中国古董。
他自然懂得怎么取舍了。
这些东西,看看也就是了。
绝对不能算在二百四十件东西之内。
500余件来自欧洲的国宝级文物悉数亮相在这组展柜之中,不出这里,就能看到这相当于20多家博物馆的珍藏,这些展品时空跨度长,相当丰富,当真让人大饱眼福。
这个展柜之中,希腊神话中的十二主神的形象竟然都有,其中以雕塑居多。
太阳神阿波罗的精美青铜头像吸引了牟莹和柳梦寻的目光,张天元也好奇地多看了几眼,阿波罗编织着精美的发辫,古希腊“美男子”的称号不是白得的。
除了这些东西之外,竟然还有真正的木乃伊。
古埃及人制作木乃伊的时间需要耗费三个多月,先把人体进行解剖,将内脏取出来,对尸体做防腐处理,逝者的肝、肺、胃和肠子放置到不同的卡诺皮克罐中随着木乃伊一起保存。
在古埃及文化中,小小的屎壳郎被埃及人称为“圣甲虫”,得到崇拜。
在古埃及展区部分,各式项链、戒指、甚至干尸上的护罩都有屎壳郎的图案。
据苏珊娜介绍,因为埃及人发现屎壳郎的幼虫从粪便中出生出来,以为这种生物可以无性繁殖,但他们并不清楚只是这种生物将受精卵排在了粪便中而已。
埃及贵族妇女爱化妆,展柜中的一个雪花石膏制作而成的眼影粉瓶比鸡蛋还要大一圈,看来电影《埃及艳后》中女主角涂着浓艳眼影并不稀奇。
一同展出的金属枕头造型呈现“工”字型,铜镜、木梳和今天人们用的相差无二。
和中国古代多金、银、玉质地的首饰不同,公元前8世纪的萨拉?孔西里那贵族妇女喜欢用青铜制作首饰,造型呈圆盘状。
在该地区出土的女性陪葬品中,有多件青铜戒指、手环、胸针,甚至带管形饰的头饰。
因为在当时,青铜属于贵金属。




鉴宝秘术 第四三七六章 粉彩镂空转心瓶(一)
这个展柜里的展品展示了地中海文明不同时空中政治、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当时的贵族生活在今天看来也相当现代。
比如狄诺斯瓶、金橄榄叶头饰。
值得一提的就是这狄诺斯瓶。
狄诺斯瓶是一种没有底座的圆形容器,能够被放置在不同形状的底座上。
这类容器与双耳喷口杯一样,是混酒器,通常会颁发给竞赛的优胜者。
本件阿提卡式黑绘的年代可追溯至公元前6世纪晚期或公元前5世纪初,由工匠安蒂梅内斯制造。
如果张天元没看错的话,这应该是弗拉泰大墓群中出土的最重要的陶瓶之一,共分为三个部分。
出土时即带有修复痕迹,应是放放坟墓前修复过,由此可见其珍贵。
但这玩意儿怎么会到这里,就是个迷了。
狄诺斯瓶内壁绘5艘喙形船首的白色帆船。
瓶口沿一周绘英雄传说故事,主体为希腊神话中最伟大的英雄,大力神赫拉克勒斯勇斗猛狮尼米亚和降伏公牛的故事;
瓶身主体有上下两层带状装饰,下层装饰带绘成对相向的狮子和野猪;
上层装饰带绘两个场景,第一个场景为列队行进中的神灵们:
宙斯的传旨者和信使赫耳墨斯位于队列的最前面,之后从右至左依次为手持七弦琴的太阳神阿波罗、乘坐战车的阿耳戈英雄珀琉斯和他的妻子海洋女神忒提丝、酒神狄奥尼索斯、佩戴头盔的雅典娜和海神波塞冬。
第二个场景则描绘的是七勇攻忒拜之一,俄伊克勒斯与许珀耳涅斯特拉之子安菲阿拉俄斯奔赴战场的情景。
还有一件来自于翡冷翠的《小男孩像》全身光体,头发被梳理成锅盖状,并剪成直段,覆盖在前额,虽然这样的发型像极了图拉真皇帝,小男孩发型放在今天就是锅盖头,十分时髦。
出土于那不勒斯的拼接地板残件采用菱形花纹铺设,它们是来自罗马帝国时代的宫殿地砖局部,地砖的花纹由红、黄、灰、黑等色彩搭配而成,非常耐看。
牟莹笑称,假若把它们放在今天的装饰建材商店当做样品售卖,也丝毫不差。
消失于一场火山喷发的庞贝古城为大众所熟知,这里竟然还有庞贝古城的大理石蓄水器和青铜水管,时间在公元前1世纪左右。
蓄水器通体由白色大理石制作而成,造型类似今天大家家中的洗手面盆,可见当时贵族的盥洗条件不比咱们现在的差。
只可惜张天元对西洋古董的重视程度不如中国古董,不然这些东西,他自然也是全部都要搞到手的。
“前面就是最后的一组展柜了,放的是一些无法归类的东西,比较散,但也有不少好物件的。”
苏珊娜指着最后一个展柜对张天元说道。
她现在心里头有点没底儿,因为张天元看了那么多东西,却没有选走一件东西。
她还以为张天元是一件都看不上眼呢。
殊不知张天元之所以这样,单纯是想要把所有的东西都看完了之后再进行选择。
毕竟那样才能真正衡量出好物件来。
本来以为最后这一组展柜里不可能发现什么好东西,但事实证明是张天元错了。
他看到这组展柜的第一眼,就发现了一件绝世国宝粉彩镂空转心瓶!
这东西,现代人为了仿造,倾尽全力也未能成功。
张天元的神罗集团也曾尝试过,最后还是以失败而告终。
他为了寻找真正的原物,那可是耗费了不少时间啊。
没想到啊,真是没想到,偏偏在这地方看到了。
单纯说这粉彩镂空转心瓶,可能很多人还不能理解它的珍贵。
张天元倒是知道一个关于它的故事。
传说这景德镇督陶官唐英从京城回来后就愁眉不展,因为乾隆爷下旨,要他在明年各国使节来京前,打造出一件国宝级的旷世瓷器,以展大清国威。
可制造一件极品瓷器需经设计、烧窑、出胚胎、加工上色等数十道繁琐工序,丝毫不容出错,就算请神仙帮忙也未必能成功。
不过,唐英倒是想到了一个人可以帮忙:画师王守拙。
王守拙出身窑工家庭,从小耳濡目染,对瓷器的工艺了如指掌。
闻听召唤,王守拙欣然赶至,与唐英共商方案。
第二天,唐英在制陶部翻看资料,突然,家丁来报,说福康安大人前来拜访。
福康安大人是当今皇后的侄子。
仗着是皇亲国戚,他没少干缺德事。
这会儿,他在唐英这里东看看、西瞧瞧,话里有话道:“唐督官这里的瓷器摆件就是金贵,我这儿有份单子,还请唐督官看看。”
唐英接过来一看,上面写的都是些精品瓷器,共有百余件。
他不明白,问道:“这是何意?”
福康安总算道明了来意:“我最近新弄了一处宅院,缺些点缀的,这点小事就有劳唐督官了。”
唐英忙拱手躬身,道:“大人有所不知,这里的每个物件都记录在案,有据可查。唐英奉圣上旨意做事,这个,恐怕不妥吧?”
福康安听了眉毛上挑:“难道你真的不打算帮我这个小忙?”
唐英面不改色,回道:“如果福康安大人确有需求,请先请示内务府。到时,我自会按章办事。”
见唐英下了逐客令,福康安气得甩袖而去:“哼,咱们走着瞧!”
幸好,和福康安大人的那次不快没有影响唐英的心境,他终于设计出满意的作品,准备开始制瓷了。
制瓷,首先要选用上好泥胎。
好的泥料比金子都珍贵,通常,官窑指定的泥土都有重兵把守。
唐英派家仆去景德镇郊外西厂采泥。
这处因为几经开采,剩下的泥料已经不多,可以说是最后的开采。
可不料,带回的几车泥料却在途中遭劫。
唐英心急火燎,这可如何是好,上哪儿再去找上好泥料?
这时,一边的王守拙一咬牙,吐出一个补救之策:挖族宅取土。
十多年前,王守拙的父亲在郊外选了块地盖了三间房。
当时,王父一眼就相中了这块地,因为这儿的泥土特别有黏性,泥质光滑,极适合制瓷。
他想要为儿孙留下一笔无形的财富。




鉴宝秘术 第四三七七章 粉彩镂空转心瓶(二)
没错,泥巴用得好,就是财富。
为了国宝的诞生,把自己的老宅子掘个底朝天,王守拙这次确实牺牲很大,这让唐英对他刮目相看。
两个月后,瓷器终于出窑。
但在拉出窑的那刻,大伙儿全傻了眼:一件件全都开了裂、变了形!唐英沉着脸,捧起碎瓷细细查看,可以断定,土质没问题,出问题的是木材,是烧窑工!
烧瓷,如果烧的时间长,就用纹理紧密、耐火的阴木;如果时间短,就用纹理疏松、不耐火的阳木。
而这批瓷器,当用生长于背阴处的木材。
负责烧窑的是个老窑工,断然不会犯这种常识性错误。
唐英喝道:“速速把老窑工抓来问个明白!”可此令刚下,那个老窑工便已在住处悬梁自尽了。
出师不利,唐英茶饭不思,显然有人千方百计地暗中阻挠他烧制国宝……可事到如今,没别的办法呀,只能从头再来。
这天,唐英让工人找那些长在高山上、二十年以上的木材分两次来重新烧制,一次烧制向阳的木材,一次烧制向阴的木材。
王守拙很奇怪,问:“大人,我们上次已证明要取向阴的木材,您为何还要用向阳的再烧制一次?”
唐英只是点点头,并未细讲。
一转眼,两批瓷器出窑,不出所料,向阴的瓷器获得成功,而向阳的瓷器还都是半成品,不是碎了,就是残缺。
唐英看了看,下令暂为封存。
王画师看了直摇头,不明白唐英多此一举搞的什么名堂。
瓷器烧制成功,原本以为能松口气,岂料一波未平,一波再起。
当夜,王画师的住处竟遭了火灾,不光工作间被烧得一干二净,就连制瓷设计图也不翼而飞。
如果有人按图索骥,提前将瓷器大白于天下,那唐英的心血就白费了。
一定是有人纵火盗走图纸,究竟是谁?
唐英满腹狐疑,但来不及细想,他知道,这次是暗流涌动、险象环生,他要好好想想该如何保护好国宝。
草长莺飞,时光荏苒。
明日就是进献成品之时,唐英的国宝瓷器终于加工完成,他累得精疲力竭,恨不得沾床就睡。
他命王守拙把国宝装箱收好,小心安置。
孰料,半夜,仆人来报,国宝不见了!
唐英气急,只见王守拙哭丧着脸,瘫坐在地上,捶胸顿足道:“大人,是我保管不严,酿成大祸,国宝被盗,死罪难逃!小人死不足惜,可连累了大人如何是好啊!”
唐英皱起眉头,双眼紧闭,良久,吐出一句:“王画师,明日请如约与我押运国宝瓷器进京。”
王守拙疑惑道:“大人,还有什么我们能拿去见皇上的?”
唐英缓缓道:“碰碰运气吧。”
次日,当唐英小心翼翼地将一个精美盒子摆放在乾隆爷面前时,文武百官都伸长了脖子。
这时,福康安却抢先一步,对皇上说,他也学着制作了一件瓷器,想让皇上过过目。
说着,他在皇上面前亮出一件精美的粉彩瓷瓶来—这件粉彩瓷瓶除以粉彩绘画为主,还加绘金彩,与青花、五彩、斗彩并施于一器,结合珐琅彩,可说是集多种陶瓷工艺于一身,彩瓷雍容华贵,大美卓然。
乾隆爷高兴坏了:“未想爱卿也能制出如此精美之物,堪称国宝啊!”
大臣们看了福康安的瓷器,都叹为观止,接着他们一个个眼巴巴地瞧着唐英,国宝被人抢了先,唐英该如何收场呢?
唐英青着脸,一动不动。福康安讥笑道:“大人为何迟迟不开箱?”
唐英“哼”了一声,示意了下王守拙。
此时的王守拙不知为何,异常紧张,半天才将盒子打开,不过,打开后,他的嘴巴就再也没闭上!
只见盒子里是一件类似于福康安制作的粉彩瓷,但这件瓷器,不见瓶颈与瓶口,罐不是罐,瓶不是瓶,分明是一件没有烧制成功的废品。
乾隆爷见了,瞪圆了眼睛,大声责问:“这是国宝?”
唐英面不改色地答道:“正是,国宝只能是一件。”
大臣们看着这个残次的废瓷瓶,认为唐英的脑子一定是出了毛病,这样的四不像拿出来当国宝,不是傻子是啥?
福康安趁机火上加油:“这显然是唐英戏弄皇上,这可是死罪!”
“福康安大人,戏弄皇上的不是我,而是你!”唐英不紧不慢地说道,“皇上,我手里这件瓷器,只是国宝其中的一个部件,国宝是由两套件组装完成。”
乾隆爷一听,眼里冒光。
谁都知道,瓷器因为本身薄脆,历朝历代,只能在色彩工艺上下功夫,还从未听说能瓷套瓷组装成套,这简直就是天方夜谭。
只见唐英捧起他带来的那件“残次品”,缓步走到福康安大人献的粉彩瓶前,轻轻地一扭,放在了粉彩瓶里,内胆正好在大件的瓷瓶颈处套牢,对接得天衣无缝。
大瓶身有镂空部分,轻轻触动外瓶,转动后清晰见得内胆的彩绘图案。
“这才是真正的粉彩镂空转心瓶。”唐英向大家讲解着,“感谢福康安大人亲自押送,不过,他拿的是这件瓷器的外件,而我这个,是它的内胆。恐怕福康安大人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吧!”
乾隆爷完全被粉彩镂空转心瓶所吸引,福康安却气疯了,搞什么,那图纸并没标明里面有内胆啊!
他气急败坏地奔向王守拙,恶狠狠地问:“你给我的图纸不是说是全部吗?现在这个两套件,是怎么回事?”
王守拙早已乱了方寸,粉彩瓶失窃时,他就纳闷唐英为何还要进京,原来早有准备。
唐英看着王守拙,眼里冒着火:“果真是你!”
乾隆爷细问个中缘由,唐英这才把泥料遭劫、烧制失败、图纸被盗等一系列事件禀告给皇上。
原来,当日福康安在唐英这里碰了壁,便怀恨在心。
他派人盗走泥料,制造麻烦,后又勾结王守拙,暗中盗取唐英的图纸,想依葫芦画瓢,抢先制得国宝,在皇上面前让唐英难堪。
只是制瓷哪有这般容易?纵使有王守拙暗中相助,福康安也难成精品。
于是他命王守拙暗渡陈仓,将唐英最后制作出的成品偷出来。




鉴宝秘术 第四三七八章 粉彩镂空转心瓶(三)
唐英说:“当日王画师主动献出祖宅,此举实在慷慨,慷慨得令人生疑,所以,当初把图纸交予王画师时,我留了个心眼,并未给他图纸的全部。”
1...15511552155315541555...170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