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鉴宝秘术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北域神灯
出于一种习惯上的谨慎,大家首先是仔细观察。
那些东西摆得那么井然有序,使你觉得只能看,不能动。还是有人经不住诱惑,就先动手了。
不过,日记里并没有说是谁先动的手……。
对于事实的真相,也就是英国人和法国人应负的责任,苏珊娜的爷爷,当时还是英国的一位伯爵,他是无法否认的。
他还谈到劫数问题,认为那场浩劫在所难免,谁也阻止不了。
苏珊娜的爷爷和别人一样,目击了抢掠行动,但却无法阻止。
又或者,他根本就没有打算阻止,只是在日记里尽量把自己描述得更好一些。
对当时发生在眼皮底下的事,苏珊娜的爷爷意识到它的严重性,而且为之感到痛心。
但他认为,对圆明园的洗劫是情理之中的事,只要是发生在战时的事情,都是合理的。
不过他谴责“糟蹋”行为,认为那是“犯下的唯一错误”。
这种无耻的说法,让苏珊娜感到脸红,所以这段日记,她并没有给张天元看。
苏珊娜的爷爷还对法国人和英国人的抢掠方式加以比较,这起码是人们没想到的一点,在此值得一提。
他津津乐道地对两个“联合的民族”在抢掠方面的“特点”进行对比:法国人毫无章法,甚至是一种无政府状态;而英国人则是有组织有安排,有条不紊。
法国人堂而皇之地抢,而且都是单个行动。
英国人比较有条理,他们能很快就明白应该怎么抢,而且干得很专业。
他们都是整班行动,有些人还拿着口袋,都有士官指挥。
有个难以置信,但又是千真万确的细节,就是那些士官都带着试金石。
见鬼!
他们是从哪儿弄到的试金石?
由此看来,掠夺的方式和手法多种多样,没有一定之规,就看你是业余的还是专业的!
欧洲人更多的是搜罗宝石和贵金属、金子和银子。
军官们特别感兴趣的是有可能在巴黎和伦敦高价出手的“奇货”。
而衣物、丝绸和皮货,还有各种首饰,对英军中的印度籍士兵最有吸引力





鉴宝秘术 第四三六二章 无聊的借口,珍贵的古董
抢掠者对瓷器感兴趣的不多,况且那种东西易碎。
有心垂顾稀世画卷的人就更少了。
关于当时掠夺者发疯般一涌而入的情形,苏珊娜的爷爷也有描述,尽管不一定准确,但还是值得提一下。
苏珊娜的爷爷说:10月7日下午三、四点钟,法英联军委员会在忙着清点从圆明园抢来的战利品,此时有些勤杂士兵在园里不停地出出进进,他们倒是向值勤的哨兵出示了通行证,然而每个人都带了些小玩艺儿出来。
不用说,如此情景必然会激起那些目睹这样来来回回往外带东西的士兵们的贪欲。
他们中有英军和法军的步兵、轻步兵、炮兵,有法军中的北非骑兵,英国女王的龙骑兵,英军中的印度锡克兵;还有些是中国苦力。
所有的人都“瞪大了眼睛”,“贪欲中烧”,等待机会进去。
有道是:最珍贵的被拿走了,我们要进去,该轮到我们了。
嗨!至少也有我们一杯,我们大老远来的,不是吗,是马丁还是迪朗?
于是大家笑着,互相推推搡搡……秩序已开始有点儿乱了。
苏珊娜的爷爷继续写道:突然一声军号响,要调集一个武装的连队。
发生什么事儿?
原来是附近海淀附近的村民和法军招募的一些苦力,已经架了云梯攀上墙头进去了,开始自顾自地抢了起来。
他们在好几个殿堂放了火,因此开始引起恐慌。
对士兵们来说这已经够了!
他们控制不住地你拥我挤,推开站岗的哨兵,“随后立即开始去拿各自中意的东西”。
就这样,英国人、法国人,军官、士兵,个个拼命地往圆明园里冲。
不仅仅是他们!那些中国苦力,还有中国盗徒,都铆足了劲儿大捞意外之财。
要我们的人在这股人种大杂烩的人流中散去,不被其所裹挟,那就是要求他们具有超越人的力量去克制自己。
于是,他们像寓言里的那条狗一样,它捧着主人的午餐,开始时是守着那份午餐,一旦发现餐食受损,它就会露出獠牙把它的那份吃掉。
于是,我们那些军人同别人一样,跟着别人一起进去了。
这段日记的记录,苏珊娜同样没有说出来。
因为她觉得这是祖父在为自己的掠夺行为找借口,说什么苦力抢了他们才跟着抢,如果不是三岁的孩子,都知道这是不可能的。
那些苦力在英法联军的枪口之下,顶多捡一点残羹冷炙罢了,哪里敢主动去抢东西?
所以这些话,她说不出口,怕张天元嘲讽和挖苦。
“你的祖父也是个强盗啊,这让我怎么相信你的诚意?”
张天元看着苏珊娜道:“更何况,既然有那么多东西,你为什么不选择去拍卖行拍卖呢?那里应该可以拍出更高的价钱,不是吗?”
“不,我祖父是无辜的。
他随他们进去,但他没有跟着去抢去捞!
他进圆明园只是,作为业余爱好者,他双手插在衣袋里,决意对任何东西都不摸不碰。
然而为什么会有这般超然脱俗的表现?
他说这并非出于德性。
他不想把自己拔高,也不想被看作是个天真无邪的人。
他甚至说:‘……我承认自己本来也可以毫无顾忌地从天子那儿拿走自己的那份金银财宝。
我甚至认为自己会比其他多数人能略微多发一点儿财,因为我比我的许多战友有优势,我非常会判断物品的价值,我还有收集小玩艺儿的习惯,这对我挑选最珍贵的、又最不占地方的东西本来就是大有帮助的’。
他解释说,仅仅是某种愿望,或者说是一种完全可以理解的利害关系,使他没有去抢掠。
他是孟托邦主帅的秘书兼翻译官,两个人每天都打交道,关系密切,他对将军怀着钦佩和爱戴之情,他尤其不想做令将军不快的事。
他看见将军对正在发生的事情感到非常苦恼,他不愿意增加他的痛苦。
他感到如果自己放任和别人一样去抢去夺,肯定会惹将军生气。
早在上浦时,孟托邦对他的工作就感到满意,有一天曾向他许诺要授予他荣誉军团十字勋章。
从那以后,他只梦想得到那个‘系在红色波纹状饰带上的白色珐琅质星形小东西’。
为了获得十字授勋,他打定主意不去发‘一笔小财’:啊,各种纯金的小宝塔!啊,各种钻石!皇帝完全可以留着,别人也完全可以拿走!这与他有什么干系?’
他宁愿要勋章!而不要战利品!”
“说的比唱得还好听,那么请问,你们现在拥有的那些东西又是从什么地方得到的呢?”
张天元冷笑着问道。
苏珊娜愣了一下,旋即意识到自己话里头那可笑的漏洞。
干脆低着头不说话了。
“好了,我无意去追究你祖父当年做了什么,因为就算追究了,我也不可能做什么。
我只是困惑,你祖父的人缘可是很广的,如果他想出售那些东西的话,你们英国的任何一家博物馆应该都会非常高兴接受的。
毕竟那些东西,即便是放到今天,依然是令人着迷的珍宝。
实在不行,你自己还可以搞个小拍卖会,反正你们家的那些朋友,应该都是有钱人吧?”
张天元虽然很厌恶苏珊娜的祖父,但是事情过去那么久了,就算是厌恶也无济于事。
现在当务之急,是把这批东西弄到手。
但他必须得搞清楚,为什么苏珊娜要找到他,而不是去找别人。
“你的这个疑问,我一定会回答的,不过不是现在。”
苏珊娜叹了口气道:“英国的情况,可能比你想象中的更加复杂。
那些吸血鬼们,这个时候只恨不得将价格压到最低。
而且你真得以为拍卖会很少上吗?
这是需要一大笔钱的。
当然,对于你这种有钱人而言,它并不算什么,可是对我来说,却不一样。”
“这些都不是理由。”
张天元摇了摇头道。
“好吧,如果您想听真正的理由,或许可以跟我去庄园看一下。
到了那里,不用我说,您应该就知道原因了。”
苏珊娜叹了口气,有些话,她说出来反而可能并不能让人相信。




鉴宝秘术 第四三六三章 辅首衔环
“对于一个强盗头子后代的话,我真得很难相信啊,如果你一定要让我相信的话,最起码要拿出一些能够令我相信的东西吧?”
张天元并未被苏珊娜的诚意打动。
他相信对方既然来找他,肯定是有难言之隐,但这种难言之隐,反而是他压价的最好理由。
作为一个商人,跟一个强盗头子做生意,他可不会心慈手软的。
虽然没有看到苏珊娜爷爷的日记。
但张天元也是学考古的,以前曾经研究过一些有关圆明园被毁的文献记录。
其中有一份“阿尔芒·吕西”的记录比较真实,也比较直白。
不像很多人讲出来的经历都是经过润色的,假的地方居多。
他说的,很真实。
阿尔芒在自己的回忆录中描述:“我找到皇家的家具库房,我们的士兵正在那里抢东西,那场面很特别,令人遗憾又感到滑稽可笑。
东西几乎完全被砸碎,这是士兵们的一种奇怪的乐趣,他们在挑选东西时表现出极为荒唐的癖好。
有几个很漂亮的景泰蓝,我给护下来。
但是如何处置呢?
我还看见一些非常精致的瓷器被摔得粉碎;还有些很古老的漆器、碎纹瓷、象牙制品、玉器,被砸得碎片满地;有些人拿彩釉花瓶当球耍。
看了真叫人难受,为那些东西感到惋惜!
再远处是一座丝绸库房,我回去给你看看从地上拾起来的四块货样。
齐脚踝深的制作精美、用金线挖花织制的绸缎堆了满满三个大院子,奇光异彩,华美绚丽,令人难忘。
然而,有人用每米值五个多金路易的锦缎当包袱布用,把他们抢来的小玩艺儿包起来!”
阿尔芒·吕西还谈到御座顶上的华盖:“我不知道那是用什么贵重木材雕凿而成的,那雕刻真是了不起,全是中国稀奇古怪的东西,极尽想象力;还有特别怪诞离奇的洛可可风格图案,与出人意料的精巧、品味颇为高雅的装饰结合在一起”。
他本来很想把那件“独特的东西”带走,因为没有手推车,只好放弃!
第二天他弄了辆车子又去了,然而那华盖已经七零八落。
他还提到有不少精致的戈布兰挂毯“都被放到安全的地方去了”,也就是说都不翼而飞了……
他是继保罗·瓦兰之后,又一个发现那些路易十五时代的宫廷美女图被破坏得一塌糊涂的人。
阿尔芒·吕西骑马走到一座“精雕细刻”的大理石宝塔前。那宝塔建在一座假山上,登高望去,景致美不胜收:“一座座宫殿,一泓泓湖水,湖中荡漾着经过粉饰装潢得五彩缤纷的船只;湖中有一小岛,上面是后宫”。
这是人们所能见到的一处最漂亮的景物,是“世界第八大奇迹”,他这样断言道。
然而就是这样的地方,却被一把火烧了个精光。
很多人可能无法理解张天元为什么一直对圆明园耿耿于怀。
那是因为越是深入了解当年发生的事情,就越是让他愤怒。
那不仅仅是掠夺,更多的却是破坏。
那些肮脏的强盗们,把自己带不走的东西,全部毁掉,他们自己得不到,也不允许别人得到,就是如此的恶劣而且恶心。
因此张天元对苏珊娜的那份可怜样,一点都不同情,如果可以压价,他会尽量压价,绝对不可能让苏珊娜赚走太多钱的。
否则的话,他觉得自己的良心都是痛的。
“好吧,其实我这一次来,的确带了一件东西,您看了之后就应该明白了,我说的绝对不是谎话。”
苏珊娜看起来早有准备,她或许已经猜到这个来自东方的神秘富豪不可能轻信她的话。
所以她特地带来了一件非常特殊的东西,绝对是真品。
“哦?拿出来我看看吧。”
张天元说道:“反正这里是包厢,也不会有人看到的。”
苏珊娜点了点头,将那件东西取了出来。
对于不熟悉中国历史的人,可能看到这东西会感觉到非常困惑,根本不知道它是做什么的。
但张天元一眼就认出来了,其中一件是徐城狮子山楚王陵出土的铺首衔环!
这东西,他早在很多年前就在一本书上看到过,所以非常清楚。
这东西出头时间比较早,大约在民国时期。
由此可以看出,苏珊娜的祖父可不光是拿了圆明园的东西,怕是在后来的日子里,也弄到过许多中国的宝贝啊。
这个辅首衔环皆为兽面衔环式,表面鎏金。
兽面部饰有鳞状纹,肥耳,大眼,眉毛和胡须均上卷,周围有卷曲的鬃毛。
长11.5厘米。
另外一件则应该是出土于徐城刘和墓的玉质辅首衔环。
玉铺首为青白玉质,局部因受沁呈鸡骨白色,整体为一兽面衔环。
兽面额部似桃形,膛目,两耳外突,面颊及额饰有卷云纹,两侧鬃须上卷,额与鬃须间透雕,兽鼻下卷,曲鼻衔环,环上刻绞丝纹。
铺首背面饰卷云纹,中间有一圆形扣钮。
从其两面均雕刻纹饰,长6.8厘米,可以认为这应是象征性的配饰。
还有第三件同样是徐城出土的东西,北洞山楚王墓出土,铺首为兽面衔环样。
兽面双目突出,双耳外撇,额似山尖形,整个兽面遍饰鳞形纹、三角纹、回形纹和麻点纹等。
背面有两竖长方形鋬。
这种铺首尺寸较大,长27厘米,兽面威严,象征着权力和地位,应是墓室门上的装饰。
这三件东西,全部是同一时期出土的物件,按理说,不应该会出现在国外。
可偏偏张天元就在这里看到了。
从表面上来分析,这三件东西都是真的,根据张天元的学识就可以轻易判断出来。
他用鉴字诀印证过,也没有问题。
“老公,这个到底是什么?我怎么好像在大门上见到过?”
柳梦寻好奇地问道。
“哦,这个就是辅首衔环。
也算是一种门户祭祀。
其实,门户之祀起源于西汉。
初起时,人们以‘桃人饰门’、‘画虎于门’、‘户贴画鸡’等非人格化的神来守卫门户。
而后出现的人格化的门神是‘神荼、郁垒’。
典出王充《论衡·订鬼篇》,所以《山海经》佚文,曰:‘沧海之中,有度朔之山,上有大桃木,其屈蟠三千里,其技间东北日鬼门,万鬼所出入也。”




鉴宝秘术 第四三六四章 先看货,再谈生意
张天元笑着继续解释道:“度朔之山上有二神人,一曰神荼,一曰郁垒,主阅领万鬼。
恶害之鬼,执以苇索而以食虎。
于是黄帝乃作礼,以时驱之,立大桃人,门户画神荼、郁垒与虎。
悬苇索以御凶魅;有形,故执以食虎。’
这个故事除将‘神荼’、‘郁垒’作为门神外,还延伸出如应劭《风俗通义》所称的‘饰桃入、垂苇茭、画虎于门’的习俗。
‘神荼’、‘郁垒’作为门神,除了文献还有实物为证,汉画像石上就有神荼郁垒执虎饲鬼的形象,与上述文献‘执以食虎’的所述一致。”
“这个我倒是略有耳闻啊。”
牟莹跟张天元是同学,自然对历史上的东西,也颇为了解。
她补充道:“在古人的观念中,路有路神,桥有桥神,门有门神。
自从有了神荼郁垒,门神便有了专人的特指。
尤其是刻版印刷普及之后,彩印的门神遍贴家家户户。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这是一种民俗。
是在新春时节除旧布新,讨个吉利。
最早的‘桃符’是用桃木板做成的,写上‘神荼郁垒’的名字,后来才演变成春联和门神,唐代出现了驱鬼的钟馗作为门神,后来则是门将秦叔宝和尉迟恭将。
其实,在神茶、郁垒之前,不论是门阙还是墓门,一些神人和辟邪的瑞兽之类虽未被明确称之为门神,但已经有了门神的含义。”
“看起来老同学你的学问还没有扔下啊,这些年一直辛苦为我打理公司,居然还能记着这些,不错。”
张天元笑了笑道。
“我都快忘得差不多了,记得好像门神最早应该是‘先妣神’吧?”
牟莹苦笑道。
“对。”
张天元点了点头道:“随着历史的演进,门祭活动在形式上发生了变化,祭祀所用祭品或器物由以前的‘牲人’变为‘牲畜’,祭祀的位置也由‘门址下’转移到了门上。
并用‘桃梗’饰‘门神’挂于门上或两旁,其功能从‘主出入’保平安到‘辟邪疫’。
门神以其自然形态,比如神仙、动物、植物开始出现。
这里就说到关键了,铺首是门祭的一种形式。
‘牲人于门址下’的人体牺牲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在不断变化的社会机制中,趋于减弱乃至于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宰杀动物来祭祀祖先,也有将氏族的图腾或禁忌的动物头安置于门上作为祭祀方式的民俗。
到了汉代,门上安置动物头演变成汉代‘门’上的‘铺首’,形成新建筑的装饰风格和风俗,其仍然隐含‘镇灾避邪’之功能。
《北史·流求国传》记载:‘言流求国人家门户上必安置兽头’,给我们一个暗示了。
在农耕文化的历史过程中,‘家’是很重要的一种形式。
每人都有一个家,又由无数个家组成了社会。
因此,中国古人对家和家族的观念较强。
不仅爱护家,维护家,而且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光宗耀祖、荣华门庭。
从造型艺术上可以看出,人们为了爱护家和维护家,多强调圆满、富贵、合家欢乐;而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又从相反的方面强调辟邪、消灾、合家平安。
为了保平安,除了靠人力之外,在观念意识上几乎动用了所有的神灵祥兽,而且都是从大门开始。”
“这个我倒是知道。”
柳梦寻一直插不上嘴,这会儿终于兴奋地说了一句。
这不管她在珠宝行业有多么厉害,回到这考古学上,她就真得不行了,基本上可以确切地说就是一个门外汉。
张天元笑着说道:“咱们这首先请的就是‘门神’。
除此之外又请来了各种猛兽,就像后来的石狮子把门一样,对自己人是温驯的,但对外人则是凶猛的。
大门的门环本是个实用之物,方便于开闭,而观念上的安全则是加了一个‘铺首’。
铺首是环的底座,可是,一旦把这底座变成了兽头,让它衔着门环,便增强了安全的意义,从仪表上看也更加威严了。
司马相如《长门赋》:‘挤玉户以撼金铺兮,声噌咳而似钟音。’
傅毅《舞赋》:‘黼帐祛而结组兮,铺首炳以煜煌。’
这都是对‘铺首衔环’的描写。”
牟莹忍不住问道:“那么,这‘铺首’之‘首’又是什么动物呢?”
毕竟是相关专业的,虽然很长时间都没碰了,但是依然感兴趣。
张天元回答道:“不论从文献或对照其形象看,并非实指。
也就是说,它是一种艺术的概括,是集勇武、凶猛的动物于一身,而塑造的一个最厉害的形象。
它有炯炯有神的眼睛,锋利的獠牙,嗅觉灵敏的鼻头,竖立的大耳,坚硬的鬃毛;如虎似狼,像狮似豹,总之,是人们想象的一种内慈外凶的形象。
有这样的铺首衔环,门户还不安全吗?”
“呵呵,说的也是,不过张董啊,你觉得这个英国女人的辅首衔环是真的吗?”
牟莹问道。
“应该没错,就是真的。”
张天元点了点头,随即看向了苏珊娜道:“虽然我个人对你祖父的行为真得不怎么喜欢。
但如果你们真得有我们中国的古董,我还是很希望买到手的。
只是这个价钱,我需要见到东西之后再做定夺。”
他不可能冒冒失失就做出决定。
也不可能把自己的底线说出来。
绝对不能让这英国女人随便加价啊。
“这一点您尽管可以放心,见到东西之后,您再出价就行,我既然会找到您,那就是诚心做生意的。”
苏珊娜心里头非常高兴。
虽然张天元之前的有些话说的并不好听,但只要愿意跟她做生意,那这就行了。
1...15471548154915501551...170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