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路弯弯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拾寒阶
然而,李毅把官场中的人性想得太简单了。
常委会上,开头讨论的就是经开区重新立项这件事,这也算是陈凯明抛出来的绣球,想赢得李毅这位新扎常委的好感,为接下来的人事任免拉票做铺垫。
陈凯明话头一落,头一个开口的,居然是县委副书记郑春山,而且是旗帜鲜明的反对。
郑春山在李毅印象中,是个老好人的形象,总是笑脸眯眯的,配上那超重的体型,很有亲和力。
经开区的重新开张,跟他这个党群副书记实在扯不上什么利害关系,可他就是站出来反对了,说出来的话还挺振振有词:“同志们哪,现在的城南经开区就是一片废地,连基本的七通一平都没有,哪个敢来投资?要搞活它,投资不会少我们县的财政现在都投入到了农业发展中,哪里有钱来兼顾经开区的建设?这是其一。其二,搞农畜产品深加工?这种小产业能支撑起这么大一个经开区的发展?我很怀疑总之一句话:这种劳民伤财不讨好的事情,我是坚决反对的。”
他说番话时,一反常态,正襟危坐,虎目圆瞪,像在开批斗大会似的。说到后面,他伸出胖手凌空切了一下,正好落在“反对”这两个字眼上,给与会常委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这一刻,大家才猛然醒悟,这个郑春山,不只是老好人,还是本县的三把手,县委副书记,本县资格最老的县委常委他说出来的话,分量有时比陈凯明的话还重。
关于常委的排位,除正常排序外,还有一种说法,就是论资排辈,也就是进入常委的时间先后。
在临沂县,要论老资格,就要数郑春山第一了。
他担委常委以来, 已经看着换了三届书记,两届县长,而他一直转悠在权力顶峰之外,要说他没有怨言,谁都不会相信,只是他这个人,平素总是笑脸迎人,让人捉摸不透他的心思。
郑春山一般不表态,一表态就会认死理,顽固到底。
他的话一说完,会议室里马上就安静下来,没人接嘴了。
十一个常委表情各异。
陈凯明和孙正阳打着各自的小算盘,眼睛平视,似乎在算计什么。
纪委书记吴开林,端坐不动,目视主位上的陈凯明,一切唯马首是瞻的态势。
组织部长解明珍,这位会场里的唯一女性,微微含笑,似乎在对每个人微笑,仔细一看,就会发现她只是在欣赏会议室角落里的一树盆栽。
她最近眼神不好,视力有下降的趋势,找了学中医的妹妹看了看。
妹妹不好明着告诉她,你年纪到了,视力下降是正常的,可以考虑配一副老花镜。真要这般说了,估计解明珍能当场翻脸,不认她这个妹妹。于是妹妹就教她一个方子,说她的眼睛是眼部肌肉疲劳,长期伏案所致,多看绿色植物,可以缓解病情。
解明珍很信服中医妹妹的话,回来后,一有时间就盯着绿色植物看。还别说,这法子还起到了一点作用,坚持下来,她还真觉得自己的视力进步了。
宣传部长席如松,手里拿着一支笔,认真的做着记录。
统战部长吕智鹏,整个身子都仰躺在椅背上,双手抱胸,若不是眼睛睁着,真会让人以为他睡着了。
政法委书记姜浩,捧着茶杯,侧偏着头,谁说话他就盯着谁,但不论是谁说话,都不敢回盯着他,因为他脸上那道疤痕有些吓人。你要盯着他看久了,会让他误以为你对他的脸相有什么成见,搞出误会来就不好了。
武装部长边建军,坐姿端正,双手平放在桌面上,目视双手。
城关镇党委书记匡融,就坐在李毅对面,这个人总在不停的微微点头,也不知道他是习惯性的动作呢,还是真的同意说话人提出来的意见。
李毅则皱着眉头,在想郑春山为什么反对?
难道在怪自己没有主动去拜码头?
听说县里每次来了新任副处级以上干部,都会主动找郑春山拜码头。
因为在这临沂城里,他的资格最老,是主人,外来的人都是客,客人来了,自然要去拜会主人,以示礼貌。
可是,李毅却没有理这一套,就连陈凯明,也是等他电话相召才过去的。
自己必竟是政府这边的副县长,如果与县委领导走得太近,怕孙正阳会有想法。
他一一从众人脸上看过去,看来一时半会是没有人肯站出来帮他说句话了。
所谓的政治同盟,是建立在利益基础之上的,如果没有利益,哪个愿意帮你说话?
就连陈凯明和孙正阳这两个老狐狸,私下里说得那般好听,此刻却也是沉默不语。
显然,他们都在等,要看大多数同志们的反应如何。
李毅也不急,不管怎么说,现在都轮不到他来发言。他只拿眼睛看着陈凯明。
陈凯明心里的想法是,经开区的问题,今天并不在他的重点考虑范围内,他的目的是要拿下接下来要议的几个人事问题。
为此,他必须尽可能多的拉票,同意搞活经开区,重新立项,是为了拉李毅的票。
最开始,他的想法同李毅相近,这种利人不损己的事情,应该没有人会反对,所以很是慷慨的同意了李毅的提议。
可是,现在却出现了变数。
这个变数是郑春山。
陈凯明其实并不关心郑春山为什么反对,他在考虑的是,既然郑春山反对了,如果自己还一味坚持,力挺李毅的话,那么接下来的人事议题,就肯定得不到郑春山的支持。而郑春山在常委中的号召力还是挺强的,搞不好,自己今天就要铩羽而归
他有些后悔自己的冲动,早该料到这些变数啊如果先议人事问题,拿经开区这件事吊着李毅的胃口,那么,在人事议题上,李毅必定会一力支持自己
至于后面可能产生的变数,那就好处理了。
现在他却把自己陷入了被动之中。
常委会一开局就出现冷场,这在临沂县的历史上还是头一遭。
陈凯明作为一把手,必须控制住常委会的节奏,再这么冷下去,他的威望也要跟着耗光了。
他双手互握,自然的放在桌面上,微微一笑,对孙正阳道:“正阳同志,你是政府主事官,开发区归你管,你表个态吧。”
这一招移花接木很管用,马上就把矛盾焦点转移到了孙正阳身上。
这也是一把手惯用的伎俩,屡试不爽。
孙正阳内心的小算盘,跟陈凯明差不多。他实在不愿意开这个口,但既然被点到名了,只得清咳一声,说道:“关于开发区,的确是个老大难,这个问题不解决好,它就会像一块狗皮膏药,一直贴在咱们县的版图上。不管我们县域经济发展得如何好,这始终是我们的一个污点当然啦,这个问题如何解决,这又是另外一个大问题,需要在座的同志们集思广益,各抒己见,用民主集中制的方式来处理好这个难题。”
孙正阳大道理说了一箩筐,结果等于什么都没有说,轻轻一推就将问题交到了各位常委手上。
陈凯明暗骂了一声老狐狸,呵呵笑道:“正阳同志说得很好,接下来听听各位同志的意见吧。”
他不点名,就没有人发言。他将目光缓缓从左移到右,又从右移到左,一一扫视众位常委。
解明珍忽然说道:“我没记错的话,上次经开区项目被否决,也是春山同志的意见吧”
郑春山瞪眼道:“什么意思?”
解明珍道:“刚申批经开区时,县里有意上一个粮油基地的项目,打算把分散在县里各处的粮油加工厂迁至开发区,进行统一规划,集中管理。大多数粮油加工厂的老板都同意了,可春山同志却跳出来反对,那天的情形,跟今天有几分相似啊让我情不自禁就回忆起来了。”
李毅这才恍然大悟,原来问题的症结在这里
经开区是郑春山一力否决的,现在自己说要重新搞活经开区,无疑在揭郑春山的老伤疤不管以前的做法是对是错,也不管李毅的做法是对是错,郑春山为了维护自己的威信,必然会跟李毅唱反调
难怪这几年来,经开区的事情一直得不到妥善解决,原来是这尊老菩萨在整蛊作怪
一二把手为了拉拢地方势力,对这个地方势力的代表郑春山,就必然要给予相当的尊重,只要是他反对的,一般都会掂量掂量分量,看看自己获得的利益,值不值得冒这个与郑春山为敌的风险。
郑春山严肃的说道:“解部长,你这话我可不爱听,不论是以前,还是现在,我都是就事论事,从来不针对人,也不针对物我两次反对经开区立项,只是因为这些项目都是劳民伤财之举,实在没必要个别同志为了政绩,就不惜拿咱们县财政和县经济发展当儿戏,身为一个老党员,一个老干部,我是坚决不允许的
官路弯弯 第十九章 立下军令状
郑春山这些话说得有些重,虽然没有点名,但谁都知道他指的是李毅。
李毅再也不能装聋作哑了,说道:“在座的各位,都是党员,都是干部。我相信,同志们都希望我县经济能获得长足发展,也希望看到我县财政日益丰硕。陈书记提出来,要对经开区重新立项,目的正是为了发展我县经济。拿到常委会上来讨论,就是因为一人智短,两人智长,这么多常委一起商量,群策群力,才能找出一条解决问题的根本之道。”
他平视郑春山,加重口气说道:“一味的攻讦谩骂,这不是一个共产党人应有的作风也不是对待自己同志的态度对解决问题,根本起不到任何建设性作用。”
郑春山冷哼道:“黄口小儿,信口雌黄”
李毅轻笑道:“郑书记,你这是出对子考较我吗?那我就对一个下联:老迈年高,昏愦腐朽。不知道对得好不好?”
有人专出几声嗤笑。
郑春山肥大的手掌一拍桌子,怒道:“你说什么?”
陈凯明连忙摆手道:“大家有话好好说,这是县级党委常委会,不是菜市口我们都是党员干部,不是村妇愚妇”
李毅端坐不动,说道:“待人以礼,人以礼待之郑书记,你既然反对经开区重新立项,我想请问,你反问的理由是什么?你刚才笼统的说了句劳民伤财,我要请问了,发展经济之举,怎么成了劳民伤财?”
郑春山气犹未消,鼓着腮帮子,气呼呼的道:“人家企业开得好好的,你们冷不丁弄出来一个经开区,因为招不到商,引不来资,就打本土企业的主意,硬逼着人家搬迁,这不是劳民是什么?人家原来的厂房都要拆掉,这不是伤财是什么?”
李毅道:“第一,我们今天说要重新立项,并没有说要哪些企业搬迁第二,就算为了规范管理,下令某些企业搬迁,也会本着自愿原则。第三,经商讲究的就是一个规模化,集团化,所有的相关企业集中在一处,既能形成产业链条式发展,更能促进企业间的良性竞争。我觉得,凡是有远见的企业主,都会赞同我们的做法。郑书记没有搞过企业工作,也没有学过经济学,对这些问题有些不了解,所以才产生了这种忧虑。”
李毅的话令得郑春山无法反驳,因为点到了他的痛处。但郑春山也不是省油的灯,摆手道:“你少跟我讲大道理,这件事情,除非通过人大代表大会的议案表决,否则我不同意”
真是强人所难李毅皱眉道:“这是我政府部门的工作,怎么扯到人大代表大会上去了?”
陈凯明眼见越谈越远了,呵呵一笑,打圆场道:“李毅同志的立项还是很有创意的,只是某些方面还不够完善,这样吧,李毅同志,你把报告拿回去再细心的考虑周详,尽量做到尽善尽美,下次常委会上,我们再行讨论。怎么样?”
他以退为进,既给李毅留了面子,又拖住了他,在接下来的人事议案里帮自己说话。
李毅心里冷笑一声,忽然站起来,说道:“陈书记,各位常委,我这里还有一套方案,同志们要不要听一听?”
陈凯明虽然有些不悦,但还是笑道:“好,请说。”
李毅拿出十一份打印好的文稿,交给会议秘书,请他分发给各位常委。
等每个常委都拿到文稿后,他才朗声道:“临沂县地处南方省腹地,地域环境限制了本县工业经济的发展。要发展本县经济,只能立足农业,以农业为主导,发展相应农产品深加工产业的经济发展战略。现在,西州市委市政府重视农业发展,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全民大种养的热潮,趁着这股东风,我为本县经济腾飞,制定了本计划。”
匡融坐在李毅对面,笑道:“李县长,你说的跟刚才的还是一样嘛还不是要重新盘活经开区?”
李毅点头道:“不错。经开区是什么?是经济开发区是一个县的经济起飞点人家的经开区里结满了金子,可是咱们县呢?经开区里长满了杂草征了人民的地,却用来长草还不许人家进去放牛这才是严重的不负责任,严重的劳民伤财”
郑春山的脸一阵红一阵白。
他不给别人反击的机会,继续说道:“在这个计划里,我提出了…。第一点,我们要争取获得省级经济开发区的挂牌,这个由我亲自去跑第二点,经开区所有的资金投入,不花县里一分钱第…,一年时间内落户投资千万以上企业二十家,两年内完成利税三千万”
李毅的话,慷慨激昂,每个字都深深的击打在临沂常委们身上。
胆魄
这是常委们想到的唯一能形容这个年轻县长的词语。
孙正阳动容道:“李毅同志,这可不是开玩笑的这里是临沂县委常委会议,通过的决议是具有行政执行能力的搁在古代,相当于立军令状呢”
李毅脸色平静的道:“为了临沂的经济发展,我李毅甘愿立下军令状如果两年内达不到我计划内的要求,我愿引咎辞职”
会议室里立即响起一阵窃窃私语。
解明珍拍打着手中的文稿,忧虑道:“李毅同志,你的决心和魄力,我们都知道了,可是,你给自己开出的条件,是不是太苛刻了一点?这简直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啊”
郑春山虽然也为李毅的胆魄而动容,但是,他对李毅殊无好感,此刻冷笑道:“这是他咎由自取,怨不得旁人年轻人真是不知天高地厚你真以为世界上有金子等着你去捡呢”
李毅笑道:“在其位,谋其政。虽千万人,吾往矣你们说我贪图政绩也罢,说我求成心切也好我都不在乎,现在,各位同志,你们还有什么理由来反对吗。”
常委们都处在震惊当中,琢磨着李毅刚才的军令状内容,越想越觉得那几个任务都难以达成。根本没有反应过来,谁都没有开口。
省级经开区,这是有严格数量限制的,每一批的审核,都要通过省政府相关部分的严格考核,对经开区的立项和定位、交通、税收等各个方面都要进行审查,而现在的临沂经开区,根本就是一片荒地,省里能同意审批?
李毅保证的第二条,是不花县里一分钱,没钱你能做什么?什么都做不了别说七通一平或者九通一平,连基本的三通一平你都完成不了,哪个企业吃饱了撑的,敢把钱往这里水里撒?
一年时间就落户二十家投资千万以上的企业?两年达到利税三千万?
天方夜潭啊
临沂县现在的年财政收入才有多少?
他一个经开区就能增收三千万?
笑话
真是不知天高地厚啊
李毅微微一笑,仿佛一切都在他的预料之中,继续说道:“当然,我不是神仙,我也要提一个要求,那就是,为了更好的开展经开区的工作,经开区的人事问题,由我李某人做主,请各位常委放权与我不胜感谢”
这个要求并不过分,人家连三重大山都主动挑了,难不成连一点甜头都不给?而且,这个人事问题,历来是以县委书记和党群副书记为主,只要他们两个人没有话说,其它人还有什么好说的?
经开区如果真如李毅所说,被他一力搞起来了,自己就算想安排人进去,但是李毅毕竟是主官,如果他不同意,那个安排进去的人,只怕也是个空架子,工作起来肯定步履维艰。
大家都在盘算着各自的心事,默不做声。
匡融看向李毅的眼神里,甚至带上了怜悯的色彩。
这个李县长,年纪轻轻的,本来是大有作为的,只要稳扎稳打,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混上三年五载,就可以扶正,成为正县处级干部,再过得几年,就是市厅级干部,跨入高干行列。那时,这家伙也就三十出头吧?多厉害的年纪
可惜了,太冲动了大好前程,就毁在这里了。官场之上,必须步步为营,一着错,满盘皆落索。
匡融忍不住道:“李县长,你是不是再考虑考虑?这样的条件,别说完成,便成达成一半,在我们临沂县来说,都是莫大的功绩了”
他这是劝李毅不要好高骛远,把标准定低一些,也没人敢说闲话。
郑春山瞥了他一眼,说道:“真是皇帝不急,急死太监你们都激动个啥劲呢?既然揽下了瓷器活,就证明他有那个金刚钻”
郑春山这话一说出,匡融就不好再说什么了,再说下去,就会得罪郑春山了。
陈凯明心里突突的打着鼓,李毅这一出唱得有些出人意料,也打了他一个措手不及。
李毅这么高调的出场,主动往自己身上套上了三道紧箍咒,堵住了悠悠众口。这样一来,这项议题必定能通过,可是,所有的功劳就都落在了李毅身上,没他陈凯明什么事了
官路弯弯 第二十章 约法三章
陈凯明知道,自己拿来跟李毅作利益交换的,正是经开区这张王牌,现在李毅凭着自身能量,就轻易的说服了众位常委,拿下了这张王牌,根本没费他陈凯明什么事那这个交易还算数吗?
他这才正眼打量李毅,不得不承认自己小看了这个年轻人。
是啊,这么年轻就能坐上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的位置,又怎么可能是省油的灯呢?
在李毅来之前,为了这个常务副市长的职位,市里和县里,各方势力争斗了那么久,都没有谁能抢到手。
几个副县长更是为此大出血本。
听说洪伟明为了这个职位,还跑到省城去拉了关系,钱财物没少送,结果都打了水漂,胜利的果实却被李毅这个外来户给摘了。
可是,他现在能提出反对意见吗?
不能这个提议本就是他提出来的他不能拿老大耳光抽自己的脸面吧?
他有意无意的瞧了瞧孙正阳。
孙正阳脸上的表情跟他一般深刻,两人的眼神在空中对接,同时流露出一抹不得已的苦笑。
他们现在明白了,自己拿李毅当棋子下,李毅何尝不是拿他们在当棋子下
这个看上去稚嫩的政治新星,轻易的就把他们两只官场老狐狸,不,还要加上郑春山那只老狐狸,都玩弄在了股掌之中
问题是,人家就有这种气魄还玩得这般的荡气回肠
换成是他陈凯明或者孙正阳,敢这么玩?李毅答应下来的那…,他们一点也做不到
问题是,李毅真的能做到他的承诺?还是大放烟幕弹,先许下大大的蛋糕,经开区重新开张以后,还有谁去跟他计较那么多呢?这么说来,李毅之前所有的承诺,又有什么意义?
是不是可以用这个问题来为难李毅,让他不能这般轻易得手呢?
陈凯明思索及此,酝酿说词,就要开口诘难,他当然不会直截了当的向李毅发难,而是旁敲侧击的提醒别人,他相信,自会有人甘当前锋,冲锋陷阵。
他呵呵一笑:“李毅同志精神可嘉啊以前也有过这样年轻气盛的人,说得比唱得还好听,可是事后却一事无成当然啦,我相信李毅同志肯定不是那些信口开河者可比拟,你一定能善始善终,实现自己在常委会上的诺言。”
他这话里有话,言外有音。
李毅听得明白,心里把他祖宗十八代都问候了一遍,冷笑道,果然是老狐狸,拿我当枪使呢哼哼可他偏偏还无法反驳,只能点头微笑,虚心接受陈凯明的诘难。
他们想到了这一层,郑春山等人自然也想到了。
郑春山脸上又恢复了那种人畜无害的微笑,说道:“李毅同志,你要是真的能做得刚才那…,我头一个支持你可是,我也想跟你约法三章。”
他话虽如此说,其实心里早就料定,凭李毅是做不成那三件事的
李毅道:“郑书记有什么指示,在下洗耳恭听。”
郑春山道:“指示不敢当。算是一种鞭策吧”
李毅道:“你是前辈,又是党委副书记,当然有权对我下指示,我虚心受教,请说吧”
郑春山皮笑肉不笑的道:“第一点,不能发文让咱们县的现有企业入驻经开区”
解明珍皱起眉头,说了句公道话:“这不是为难人吗。”
李毅早料到他会使出这一招,沉吟道:“我只能说,我不强求他们入驻,可是,如果他们哭着喊着要进来,我总不能将他们拒之门外吧。”
“哈哈”郑春山笑道:“年轻人,蛮有自信哟那当然啦,如果他们自己要求进经开区,那又当别论,我们党,讲求的就是一个民主嘛”
李毅点头:“我同意”
其它常委就摇头叹息一声,心想这郑春山真是人精,而这李毅又傻愣傻愣的
郑春山道:“第二点,你说过不动用县财政一分钱,我也有一条,你不能擅自用县政府的名义进行集资或者借贷因为你如果用政府的名义进行集资或者借贷,将来经开区再次变成了一堆杂草,来还债的还是县政府”
这一招狠,真狠几乎把李毅的退路全部给堵死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