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路弯弯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拾寒阶
李毅微微一笑:“魏学荣,你千算万算,却没有算到这一招吧?你不相信别人,也不该把地产和房产挂在自己名下啊!这一来,岂不是全漏底了吗?你大意失荆州了!嘿嘿!”
魏学荣兀自大叫道:“这不可能!地产证和房产证,我收藏得那么隐密,那贱人不可能知道!”
赵国山道:“李省长,那咱们就把林央央喊来,叫她把地产证和房产证拿出来,叫魏厅长无话可说!”
魏学荣道:“拿啊!只要你们拿得出来!”
李毅微微一笑:“魏厅,林央央并没有说什么土地证和房产证的事情,我只是随口一谄,说出来诓你的。”
魏学荣厉声道:“好你个李毅,果然是来诓我的!韩书记,你看到了吧?他们又合伙来欺负我!”
“够了!”韩福东沉喝一声,脸上阴云密布:“你刚才不是已经亲口承认,那块地的地产和房产,都是你的吗?”
魏学荣愕然说道:“可是,林央央根本就没有那两份证件啊……”
韩福东道:“还需要那两份证件吗?是个人都听出来了!就你还蒙在鼓里!我今天才知道,你原来这么笨!猪脑子一样!”
听到韩福东骂人,众人都是偷偷含笑。
赵国山这才明白,原来李毅是在诈魏学荣呢!
还别说,这么一诈,魏学荣就不打自招,比无谓的争执,有用得多了!
赵国山打从心眼里敬服李毅,在关键时刻,只要李毅一出马,不管再难的事情,也马上能得到满意的解决。
魏学荣啊啊了两声,脑袋渐渐的转过弯来了,顿时冰在原地。
韩福东厉声道:“魏学荣!亏了我对你如此信任!你不是跟我讲,你是受人诬陷,并没有违纪情况吗?我看你怎么自圆其说!”
魏学荣的上下两排牙齿,不停的碰撞,发出哒哒哒的响声,却说不出一个字来。
韩福东忽然扬起手来,似乎想扇魏学荣一个巴掌,但良好的涵养,又让他打不下去,便将手凌空一挥,沉声道:“请周希华同志过来!”
周希华是省纪检委的书记,请他过来,还能有什么好事?
魏学荣扯着脖子,喊了一声:“韩书记……”
韩福东冷笑一声:“别喊我!我也救不了你!”
魏学荣身子一软,差点摔倒在地。
他搬了韩福东来当救兵,结果却把自己给搭进去了!
省长办公会,一波三折,熙熙攘攘了这么久,会议又要中断。
周希华接到通知后,很快就率人赶了过来。
韩福东沉着的下令:“魏学荣严重违纪,请省纪检委带回去严查!”
周希华瞥了魏学荣一眼,挥了挥手,几个纪检委的同志,就上前数步,请魏学荣跟他们走。
魏学荣像霜打了的茄子,没有半分生气,忍着满腔悲愤,跟着纪检委的同志走了。
周希华道:“韩书记,张省长,要是没其它事,我先告辞。”
韩福东道:“希华同志,我们一起走吧!”
赵国山随后也告辞离开。
热闹的会议室,这才安静下来。
魏学荣被抓走那一幕,就好像一出精彩的大戏一般,令人目不暇接。
张广明压压手,示意各归各座,然后说道:“魏学荣之事,足为后来者戒!此等丑事,我不想再看到!”
众人都是一凛,正了正身子。
张广明又道:“省里进行严打的事情,就这么议定。接下来,我要谈谈启明市的情况。”
说到这里,他顿住,摸起杯子,喝了一口水,肃然说道:“启明市的走私案,给我省带来了极为严重的负面影响。破坏一个好的投资环境,只需要一天,但要重塑它,就要几年的努力!所幸,李毅同志处置得力,将数股依靠启明港为恶的势力,一网打尽,只要咱们善加经营,启明市的光明前景,指日可待。”
众人都点了点头。
张广明道:“下面,我就启明港的财务审计情况,做一个报告……”
启明港的财务情况,李毅早就知道大概,走私分子的猖獗行为,令省里损失的税入,数以百亿计。
张广明说得痛心疾首,言语之中,对自己的前任,颇多微词。
他这并大推卸责任,只不过提醒大众注意,启明市的腐败,不是他张广明的错,早在他来之前,启明市已经烂到底了。
总结完启明市的审计工作后,张广明提到了本次会议的主题。
“同志们,今天,我们主要是要讨论一下,孟吉县城包括风景名胜区的规划和建设问题。我的意思是,用省长办公会的形式,来重点研究某个重大问题,与原来由某个部门汇总意见、再由省政府领导传批的工作方法相比,能够更广泛、更深入地听取意见,更好地统一各方面的思想。”
“以后,凡是遇到重大问题,我都将召开省长办公会,进行专题解决。”
这并不是张广明的独创,但在东海省,却是头一遭。
张广明这么做,可以更好的集中自己的权力,突显自己领头羊的威信。
不管什么事情,只要他张省长认为重要的,都可以拿到省长会上来研讨。
李毅心想,你这么做,益处是显而易见的,但前提是,你必须能掌控整个省长办公会的节奏,难道你就这么肯定,会有过半的同志,同意你提出来的意见?
张广明扫视众人,见没有人提出异议,便继续说道:“下面,我讲两个方面的问题。一个方面是我对孟吉县规划的理解,另一个方面是孟吉县的规划、建设如何操作。”
李毅来到东海省,还没有多久,对张广明嘴里提出来的孟吉县,却比较熟悉了。
孟吉县,是海江市下辖的一个县级行政单位。
李毅之所以知道这个县,是因为这个县里,盛产名茶,也是旅游大县。
在迎宾馆里,李毅每天喝的,都是孟吉县里产的茶叶,茶叶的包装盒上,注明着茶叶的产地。
说来好笑,李毅之所以注意到这个茶叶盒,是因为上面印着一个漂亮的美女,美女做古老的村妇装扮,在一片翠绿的茶林之间,骚首弄姿,顾盼生辉。
这幅宣传画,给李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张广明的声音在会议室里回荡:“根据建设厅提供的规划,到2005年底,孟吉县总人口为16.5万人,其中城镇人口4.52万人。规划预测,2010年全县总人口为17.3万人,城镇化率达到35.5;2020年全县总人口将达到18.5万人,城镇化率达到55.8。”
“这个预测数是比较低的。一方面,预测依据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与目前的实际人口自然增长率有较大差距;另一方面,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到孟吉来的人还会大量增加,这也会促进孟吉人口的较快增长。”
李毅听到这里,举了举手,打断张广明的话头,问道:“张省长,城镇化当然是大势所趋,也是经济发展的一种体现。可是,实际上,作为城市来讲,人太少也不行,太多也不行,这里头有个控制的问题。国际上一些有名的旅游小镇,人口不一定很多。我们是不是应该控制一下城镇化的进程?”
张广明道:“李毅同志,你提的意见,很中肯。但是,我国的国情不同,四、五万人可能还不能成气候。十万人的小镇,也只是一般般。二、三十万人的小镇,才算得上有点人气。”
李毅吃惊道:“二、三十万人?哪来这么多的人?”
张广明道:“一部分是孟吉本县的农业人口转变成为城镇人口,另一部分,既然我们要把孟吉县建设成为国际性的旅游城市,外来就业人员就会大量增加。因此,从总体上来讲,在规划过程中,对于人口的预测,要留有余地。我以为,三十万,是一个比较中肯的数字。”
李毅道:“孟吉县,规划达到三十万的城镇人口?这会不会太多了?我以为,孟吉县的总人口可以控制在20万人左右,城市化水平控制在60,也就是城镇人口可以达到12万人左右。这已经是一个比较合理的人口数了。”
张广明道:“一个旅游小县,才12万城镇人口?这肯定远远不够。再说了,现在的农民,都想洗脚进城,城镇化,是大势所趋!我们也不能人为的设计阻碍吧?”
李毅道:“但我们政府的规划,是不是要做得合理化一点?一个孟吉县,能容纳二、三十万人?现在孟吉县的总人口,也才十八万,不可能全部城镇化吧?外面的流动人口,会有一点,但也不可能涌进来这么多。真有钱置业,谁不会选择大城市?而去一个小县城?”
张广明道:“我讲的是长远规划!从总体上来讲,在规划过程中,对于人口的预测,要留有余地。这难道不对吗?”
李毅见他说话的口气有些重,显然是不太高兴了,便蹙了蹙眉头,心想这个张省长,也是个喜欢显摆自己能力的人啊!
反正,张广明做的是十年、二十年的总规划,谁知道几年之后,又是怎么一番情况呢?
他一上台,就推翻了前任的规划,另做安排。
也许他离任后,他的下一任,又要另做规划呢!r1152
官路弯弯 第十卷 第一百零六章 各执其政
李毅想了想,经济这一块,不归自己管,决定不跟他争了。
由得他说下去吧!
且听听,他下面还有什么高招,可以更好的规划孟吉县。
张广明说道:“下面,我说说城镇空间布局和产业结构问题。现在的规划在城镇空间布局上提出了一个主轴、一个副轴、一个环线的构想。我以为,现在的规划,有些不太合理,应该改动一下,使其变得更合理一些……”
“除了城镇空间布局之外,还有个城镇功能定位和产业布局的问题。我们为什么这么重视孟吉县?就是因为一方面,孟吉有不可多得的旅游资源,另一方面这些年发展旅游业已经形成气候。如果我们再把孟吉的旅游搞得好一点,现在全县不过就是17万人,这些人都可以靠旅游业来吃饭。”
“全县旅游收入不用说像国外有的地方那样达到17亿米元,哪怕就是达到17亿人民币,人均也是1万块钱,这个平均水平,也是挺高的。既然大家认为,孟吉县有条件发展旅游业,就要下定决心集中精力去抓,靠旅游兴县、强县,不能三心二意,今天想挖煤炭,明天想搞铁合金,后天又想搞旅游。编制城市发展规划,要把旅游服务业作为主导产业,附加发展生态农业、生态畜牧业以及食品加工业和旅游商品加工业。”
李毅举了举手,说道:“张省长,孟吉县的主要产业,不是茶叶吗?怎么又转到旅游开发上来了?那茶叶还搞不搞?”
张广明道:“搞啊!茶叶和旅游一起搞,可以互相带动。”
李毅道:“那以哪项为主呢?”
张广明道:“当然是旅游业为主。只有把旅游搞起来了,才能真正的让孟吉县变得富强。”
李毅道:“孟吉县现在的收入,主要靠哪一项?”
张广明道:“现阶段嘛,主要还是靠茶叶收入。但茶叶这一块的作为,没有多大发展空间了,要想大力发展孟吉县,只能搞旅游创收这一块。”
李毅心想,孟吉的茶叶,是前任搞出来的产业,现在张广明上台,自然不会走别人的老路子,要另僻蹊径。
戴鹏飞说道:“张省长,听你的意思,现在马上就要把采矿、矿产品加工、建材这样一些产业关掉?只大力发展旅游业?那如果旅游业要是发展不起来?那又怎么办呢?”
张广明道:“当然,并不是说现在马上要把采矿、矿产品加工、建材这样一些产业关掉。现在孟吉县里的财政收入还要依靠这些产业,但是这些产业不应该再去扩大规模,要通过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等替代产业,使采矿、建材等产业逐步弱化,此长彼消,最后引导大家都去发展有利于生态恢复和保护的旅游、生态农业、食品加工、旅游商品加工等产业。只有这样,旅游业才能发展起来。”
戴鹏飞道:“旅游业能搞得起来吗?孟吉县不比海江市,那里没有太多的名胜古迹。”
张广明道:“可以依靠海江市的旅游业,来带动孟吉县的消费。”
戴鹏飞道:“我以为,还是继续发展茶叶产业,比较靠谱吧?李毅同志,你说呢?”
戴鹏飞处处针对张广明,而且不管什么时候,都不忘拉上李毅当助手。
李毅不分管经济工作,本来不想置喙,但戴鹏飞指名道姓的问到了他,他也只能说上几句。
想了想,李毅说道:“茶叶也好,旅游也罢,这些产业的发展都是很有前途的,比如种茶,既能保护生态,又能增加农民收入。二三十年前,最好的茶叶一斤也就是5块钱左右,谁会想到现在好的茶叶一斤能卖到2000多块钱,一些地方茶青都能卖到每斤40块钱,所以种茶比种玉米、种其他粮食都要好。而且,我以为,种茶和发展旅游业,是不冲突的。可以两手同时抓嘛!”
这回答,中规中矩,不偏向张广明,也支持了戴鹏飞。
对这过于中庸的回答,戴鹏飞显然并不满意。
“孟吉的旅游业,一直都不怎么发达,所以省里才制定了发展茶产业的方针,现在又要放弃茶产业,改为发展旅游业?这不是舍本逐末了吗?”戴鹏飞仍然坚持己见,提出不同意见。
张广明道:“不是放弃,只是发展重心的转移。”
戴鹏飞道:“孟吉县的交通,并不适合发展旅游业吧?”
张广明道:“接下来,我就要谈谈对外交通联系的问题。交通问题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内部交通问题,二是对外交通联系问题。我以为,在交通方面,我们省里,应该优先发展重点旅游区,包括乡村旅游问题、旅游交通问题等等。孟吉县所在的位置,按目前我省拥有的财力、物力和实际的交通量,并不难规划。
“对外交通联系问题。如何改善旅游区的外部交通?一些同志主张多建支线机场。从长远来看,多建机场当然是好事,并且最好是中枢给钱,但近期是不可能的。从近期来讲,单靠小机场解决不了多少客流问题,现在的支线飞机飞一个航班也就相当于一辆大巴车的载客量,而我们现有的支线机场航线很少并且也不正常。因此,近期解决重点旅游区的外部交通,还是得靠高速公路。”
“交通厅就解决孟吉的外部公路问题,提出了两个方案,方案一,就是根据‘三横三纵八联八支’骨干公路网络,对海江市到孟吉县的二级公路进行局部改造;方案二,就是从海江市到孟吉县新建一条高速公路,全长80公里,投资50多亿元。交通厅提出,根据目前的情况,该区域内不宜修太多的收费公路,他们建议采纳第一方案,就是改造海江市到孟吉县的二级公路。”
李毅道:“张省长,从长远来看,光靠一条二级公路连接,对孟吉这样一个有志发展成为重要旅游区的县,怕是远远不够。”
张广明道:“当然是不够的,但要投资建设高速公路,投入的资金太多。靠中枢拨款,在近几十年内建设的可能性不大。最少都需要50多个亿,按交通量预测和投资需求,在短期内是难以实施的。我的意见是,再多等两年时间,由我们省里自己出钱,多方筹资,再借贷,来实现。”
戴鹏飞马上反对:“我不同意。50多个亿修条路!就为了建设一个孟吉?还不如把这笔钱,投入到别的产业中去!最大的问题是,投入这么多进去,还不一定能将孟吉的旅游业发展起来!李毅同志,你说是不是?”
李毅现在算是看明白了,张广明不仅要发展孟吉,还打算大力发展孟吉!
他这是要把孟吉县,当成他主政东海省的政绩工程吗?
这也是有可能的!
一方主官,在任期内,总要有所建树,才能得到中枢领导的关注,得到今上的关注,为将来的升迁铺平道路。
东海省这么大,短短几年的任期,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也不可能全面开花全面结果。
因此,张广明只能选择一个县,来做为自己政绩的突破点。
而他选择的,就是孟吉县。
前任省长,在孟吉搞了个茶产业园区,发展得很不错,并得到了中枢的赞赏。
现在,张广明还想借孟吉的东风,为自己仕途铺路。
只不过,他要发展的,已经不是茶产业,而是旅游业。
李毅心里跟明镜似的,缓缓说道:“现在不是修不修路的问题。真要把孟吉打造成一个明星县城,高速公路,当然是必须的。除此之外,还有几个重要的工作,需要注意。现在孟吉县,各种城建设施,都比较老旧,规模也小。要想发展孟吉,城市基建,就必须跟上步伐。”
戴鹏飞马上点头,支援李毅:“李毅同志说得太对了!孟吉太小了!真要发展,那要做的工作,可就太多了!请李毅同志说说具体的基建改造情况吧,他是从基层一步一步走上来的,对下面的情况,比我们很多同意都要熟悉,说出来的话,就能有的放矢,不会夸夸其谈。”
这话有讽刺张广明的嫌疑。
张广明皱了皱眉,说道:“那就请李毅同志说说。咱们还有什么地方,需要注意的?我召开这个会,本就是为了听取大家的意见,好完善对孟吉的建设计划。”
李毅本不想多言,但此时又不得不讲,他虽然没有去过孟吉,但他当过县长,也当过市长,对城市基建改造工作,比较熟悉。
微一沉吟,李毅说道:“一是给排水计划。二是电力建设。这二者,都是城市发展的基础,也是市民生活的命脉。随着人口的增多,孟吉县现有的这些基建,肯定都不能满足要求了。原来县城就那么小,现在规模扩大了,还包括整个旅游区,给排水、供电问题怎么解决?这些都是事先规划好,安排好。”
张广明点了点头,说道:“说得不错,这些都是我们要重点考虑和解决的问题,也是难题。李毅同志,请继续说下去。”r1152
官路弯弯 第十卷 第一百零七章 力排众议
李毅道“另外,还有电信、邮政、城市燃气、环卫设施、安全防护、综合防灾等在规划中都要充分考虑。特别是安全防护、综合防灾,原来都是薄弱环节,作为旅游区,显得特别重要,这些都要在规划中赶快补充完善。”
戴鹏飞道:“李毅同志提出来的几个问题,才算是点到了要害上!尤其是给排水和供电问题。这两个问题不解决,想发展孟吉,就是一句空话。”
李毅道:“供电比较好解决,请电网公司支持,一次把他规划好,这个是不难的。我担心的是供水问题。孟吉县里,有没有大型河流?供水能力有多大?一天能不能达到需求的吨位?这个事情,也要认真分析论证。不能把水抽光了,风景区又没水了。那就得不偿失。”
“另外,供水管网虽然不用一下子就建设得很完善,但在新的规划时,就要充分考虑多少人口、管径多少,把他设计好,一次性埋下去。现在排水,一般都要做到雨污分流,那么雨水是明渠还是排水管,这在规划时都要有深度考虑。再有,污水处理厂,是建一个还是两个?在哪里建是可能的、管线是最优化的,都要进行深入研究。水厂也一样,建在什么位置、管网怎么铺?先供新区、后改造老区,将来怎么建?这些都应该做深入细致的工作。”
张广明听了李毅这么专业的分析和论证,有些目瞪口呆。
张广明和李毅不同。
李毅是一直都在下面工作,一步一个脚印,慢慢升上来的,对各项具体的工作,都清楚明白。就算他从来没去过孟吉。但在他的脑海里,还是能描出一幅孟吉县城图,看到大概的城景。知道这座小县城的缺失之处。
张广明从政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京城部委度过的。甫当大任,对具体的工作,当然不如李毅熟悉。
听李毅说得头头是道,张广明不停的点头,表示赞同。
同时,张广明的眉头,也慢慢皱了起来。
想做出一点成绩,远比他想象中要困难得多啊!
别说是一个省。现在就是一个县的规划和发展,也让他伤透了脑筋。
李毅缓缓说道:“还有城市公共设施问题。除了城市基础设施之外,还有城市公共设施。主要是医院、影剧院、体育场,这些在城市规划建设中都是必要的,但规模不一定搞得很大,因为本身居民不太多,将来主要是为游客服务。”
张广明道:“对,这个很重要,一定要建设。”
李毅道:“既然要发展旅游,那么。风景名胜区不能不建设吧?孟吉县有几个主要旅游景点?每个景点的游客容量分别有多大?县里统计的每天游客,又有多少人?我们必须根据这个规划,来做出新的调整。这个问题很重要。涉及到后面一系列的配套设施的建设问题。”
“旅游服务中心。要建几个?在哪些地方建?建多大,这都需要认真研究。一般来说,在县城里,应该建一个旅游服务城,再到几个主要的旅游景点,建游客服务中心。旅游设施规划中,还涉及到床位问题,还有餐饮配套问题。”
“人口基数改变了,旅游人数增加了。那所有的数据,都得重新设计。重新调整,适当扩大。”
张广明道:“现在的孟吉县。每天的游客数量,大概在六千人左右。”
李毅道:“那至少应设置四千多张床位。其中,县城应该设置三千张,其它景区,视人流量而定,分别设置。”
戴鹏飞伸出手指,在桌面上敲了敲,说道:“怎么?这就已经讨论到具体的事项了?真的决定搞旅游开发区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