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王妃初长成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墨子白
家有王妃初长成 第九百四十六章闹剧
龚春泓原本不想与谢靖宇为敌的,毕竟他身后站着杜丞相,但事情已然到这个地步了,他也没什么好怕的,想着谢靖宇不好说话,他得亲自去一趟。
刘铭丰见他要去抓谢靖宇过来,拦住他的去路,谢靖宇是杜丞相的妹夫,扫谢靖宇的面子,就是扫杜丞相的面子,他是杜丞相亲自提拔上来的,自然要护着谢靖宇。
两名武将对持,自然是拔剑相向,各自的士兵也都精神一振,操起了手里的家伙,大战一触即发。
这时侯,史莺莺开口了,“提督大人,您就别亲自去了,打发人跑一趟吧,只是请谢老板来问个话,又不是要带人犯,您要这么兴师动众的,会让人以为谢老板犯了什么滔天大罪呢,有些人就喜欢拿着鸡毛当令箭,咱们提督大人可没那毛病。”
龚春泓听出她话里的意思,忍不住笑,对刘铭丰道:“瞧瞧史老板这气度,和她比起来,刘统领可差远了。”
刘铭丰脸上一阵臊热,果然如谢靖宇所言,史莺莺是个厉害的角色,当面骂你,还不好还嘴。
龚春泓说,“我若不去,底下的人请不动谢老板怎么办?”
史莺莺笑,“他不来,正好说明他心里有鬼啊!让人把这话带给他就是。”
龚春泓以前佩服杜长风,但现在更佩服史英英,他觉得史莺莺虽然是个女人,但是聪明睿智,有勇有谋,若是个男人定有一番大作为,谢靖宇在京城也算厉害的人物,背后又有杜丞相撑腰,可真要斗起来,谁输谁赢,还不好说。
龚春泓于是派人去请谢靖宇,对于他派去的人,刘铭丰也不阻拦,因为知道谢靖宇必定不会来,可他没想到,谢靖宇居然来了,大概是被史莺莺那句话给激来的。
龚春泓对他的态度依旧是客客气气:“谢老板,上次的案子有了新进展,史老板的伙计说着火那天晚上亲眼看到您在库房外头溜跶,不知谢老板,对此作何解释?”
谢靖宇确实是被史莺莺那句:如果不来就是心里有鬼,给激来的,他也想看看史莺莺到底能玩出什么花样来?虽然他到场有失身份,但又觉得今天这事儿有点意思,对他的指控,史莺莺的反应非常快迅,而且有样学样,把这个闹剧弄得愈加荒唐起来。
“提督大人,上次我已经说过了,史老板的库房失火,跟我没有任何关系。”
龚春泓扬声道:“带证人!”
阿夏立刻出现在门口,朝他微微倾了倾身子。
龚春泓说,“既然是你看到的,就把那晚的事情,原原本本的说出来。”
“是,提督大人。”阿夏态度十分恭敬,“那天晚上小的留守库房,半夜起来上厕所的时候,看到外头站着一个人,小的当时吓了一跳,以为有贼人打库房的主意,便悄悄躲在一旁,细看之下,发现那个人,小的认识,是锦昌绸庄的谢老板,小的这才放下心来,谢老板是城中有名的富贾,定不会打我们库存主意的,所以小的又安心去睡了,没想到后来着了火,等扑完火后,东家觉得这场火起的太蹊跷,所以小的才想到了谢老板,三更半夜,谢老板不在家中睡觉,却站在我们库房外头,怎么想很可疑呀。”
谢靖宇火一冒,“简直就是一派胡言,本老爷在家中睡的好好的,怎么会到你们库房外头去,再说,就算本老爷想放火,哪有亲自动手的道理?你不要血口中喷人。”
“听听,”史莺莺立刻叫起来,“所以你是指使人放火对不对?”
“对个屁!”在外人面前向来文雅的谢靖宇忍不住爆了粗口,他的涵养算是修炼的不错的,可是每每一遇到史莺莺,便会自动破功。
“明明是你跑到我家放火,居然倒打一耙!”
“明明是你先放火烧我库房,老天收拾你,才让你家院门起火的。”
“老天应该收拾的是你,一个女人家抛头露面,不知羞耻。”
“我不偷不抢,勤勤恳恳做生意,凭本事吃饭有什么可羞耻的?倒是你,谢老板,人在做,天在看,老天爷总有一天要收拾你。”
谢靖宇气急败坏,“收拾你!”
史莺莺悠哉悠哉,“收拾你!”
所有的人都看着他们你一句我一句的斗嘴。
龚春鸿低头闷笑,杜长风悠闲喝茶,跟他媳妇斗嘴,那不是自讨没趣吗?
刘铭丰和张府尹面面相觑,众士兵皆看好戏,论吵架,男人多数不是女人的对手,更何况是史莺莺这么彪悍的女人,谢靖宇明显处于下风嘛。
“够了,都别说了,”刘铭丰一声断喝打断了争吵的两个人,“府尹大人,您看这案子该怎么断?”
张府尹很为难,他能怎么办呢?虽然有证人说看到了史莺莺放火,但她拒不承认,又没有另外的证人,而且他也看出来了,他们这边怎么做,史莺莺那边就跟着照做,他今日若硬要定史莺莺的罪,龚春泓便会想办法定谢靖宇的罪,他们这是故意跟他打擂台。
他跟刘铭丰商量,“这样僵持下去不是办法,看来今日是带不走史莺莺了,不如就这么算了吧,下次再找机会。”
刘铭丰也知道除了使用武力,否则带不走史莺莺,但光天化日下开战,影响极差,闹到皇上跟前,谁都没有好果子吃。
他看了谢靖宇一眼,不动声色的摇了摇头,谢靖宇面无表情,没有任何表示。
张府尹咳了两声,“这个,提督大人,既然证据都不充分,我看今日就到这里,找到新的证据再审吧。”
龚春泓哈哈一笑,“府尹大人都这么说了,我当然没意见,那,就散了吧。”
谢靖宇上轿之前,抬头看了一眼史莺莺,她坐在那里和杜长风说话,巧笑嫣然,拿着帕子替杜长风揩了一下嘴角的点心屑,自然又亲昵的举动,象一根长针似的刺在他心里,谢靖宇坐进轿子里,神情有些呆滞,那一幕长久的定格在他的脑子里,怎么都挥之不去。
家有王妃初长成 第九百四十七章玉佩和米行
杜长风这次在家里呆的时间有点久,久到史莺莺都有些烦他了,夜夜索取无度,弄得她每天晚上都象被鬼打了似的,浑身酸痛,若她是居家过日子的小媳妇还好,呆在家里不出门便是,可她哪是呆得住的性子,两间铺子有各自的掌柜,不需要她操心,但新商号空在那里,空一天就亏一天,她心里着急,得想法子赶紧把货补全才好。
这次的事情也算给了她一个教训,不能太依赖商队走货,虽然她的货在京城独一份,但遇到意外,就打乱了计划,她在屋里冥思苦想的时侯,史芃芃说,“娘,咱们为什么不多组建几支商队呢?不但在江南走货,附近的一些地方也可以采买,我听府里的丫环说,邻县有一种酱菜特别好吃,但京城买不到,咱们可以让人去买了回来,放在如意楼卖啊。”
史莺莺眼睛一亮,是啊,她怎么没想到,有走远路的,也可以有走近路的,只要舍得跑,要什么货弄不到?
她把袁天林找来,两个人关在屋里商量,最后定下方案,袁天林多找些人,把原先的商队壮大成三个,分不同的时间轮流从北到南,再从南回到北,每批运的货比从前少,但走得更快,交叉行进期间,总有一南一北的两支队伍会在某个地方交汇,可以交换货物折返,节省体力和时间。
另有走附近邻县的短途商队两支,采买一些价格相对便宜,但京城没有的稀罕物品,运来京城,刨去开支,也能卖个好价钱。
史莺莺还计划找皇上开个后门,在南北沿途开自己的驿站,方便自己的商队打尖休憩,存放货物,也可以兼做买卖,等到她的商队形成了规模,还可以替别家走货,有钱大家赚。
袁天林听到她的设法,很是佩服,他能想像那种宏伟的场面,越来越多的商队,越来越多的驿站,还有越来越多的分号,都将插上史记的彩旗,到了那时侯,从南到北,无人不知史记的名号,而这一切都将掌控在他面前的这个女人手里。
“东家,”他由衷的说:“您怎么说,我就怎么做,跟着东家没错的。”
史莺莺说,“你走商队有经验,具体的你来操作,交给你,我放心。”
“有东家这句话,我袁天林能把命交到您手上。”
史莺莺嗔道:“我要你的命做什么,自己留着,将来还要过好日子哩。”
他们在屋里谈话的时侯,杜长风坐在廊上擦拭他的配剑,日头西斜,余辉洒满院落,澄黄的光里带着淡淡的红,光映在剑上,连肃冷的剑都变得柔和许多。
杜长风看到金钏儿端着茶水正要送进去,他摆摆手,把剑插进剑鞘,“我送进去。”
金钏儿打趣他,“哟,将军守在门口,可是对夫人不放心?”
杜长风瞪她一眼,随即又笑了,他倒不是不放心,只是一下午没见着史莺莺,心里没着没落的,所以想借机进去看看她。
看到杜长风送茶进来,袁天林识趣的告辞,“东家的意思,我明白了,请东家放心,这件事我即刻就去办。”
“嗯,辛苦你了,要支银两,写上陈条,交与芃芃,她自会告诉我。”
“是,”提起史芃芃,袁天林忍不赞道:“大小姐真是越来越厉害了,那日我交账,她随意看一眼,便指出了其中一个错误,假以时日,大小姐必定青出于蓝胜于蓝。”
史莺莺倒是有些担心,“芃芃这孩子太勤奋了,我怕她将来会辛苦。”
杜长风不以为然,“怕什么,将来找个好女婿嫁了,有夫君疼爱,她就会辛苦。”说到这里又叹气,“这么优秀,不知道什么样的小子才能配得上她。”
等袁天林走了,史莺莺瞟着杜长风,“怎么是你进来送茶,钏儿呢?”
杜长风伸手抱她,“我想见我媳妇儿不行么?”
史莺莺躲开他的手,“去去去,别黏乎,该干什么干什么去。”
杜长风说,“我有正事找你,上次谢靖宇送你的那块玉还在么?”
“在啊,干什么?”
“你不是一直怀疑谢靖宇和昌隆米行有关系么,找个生面孔的姑娘,带上那块玉佩到昌隆米行走一遭,看看能不能有什么发现。”
史莺莺一听就明白过来,“你是说,如果昌隆米行的人如果认得那块玉佩,自然会有反应?”
“咱们远远跟着看个究竟。”
“我看行。”
“可是该找谁去呢?”
史莺莺心里倒有个人选,府里有个丫环叫银环,长得漂亮,人也机灵,让她走一趟便可。
她把银环叫来,把事情交待清楚,又从箱子里找出一件颜色鲜艳的衣裳叫她穿上,稍稍捯饬一番,倒象个小媳妇的样。
史莺莺特意给她系了一条鲜红的腰带,腰带上挂着那枚玉佩,红底青玉很是打眼。
银环胆子大,也不犯怵,拿着米袋和钱就往昌隆米行去了。
史莺莺和杜长风坐在轿子里,远远的跟着,看她到了昌隆米行,递过米袋要买米,伙计舀米量称,一切都很正常,银环故意在店里随意走动了几下,腰间的玉佩随着她的步子微微晃动,引起了柜台里一个穿长衫的男人的注意,他打量了银环几眼,把小伙计叫过去耳语了几句,那伙计立刻点头哈腰,对银环比先前的态度更为热情客气,把她的米袋装得鼓鼓囊囊的。
杜长风微微打起一点帘子,眯着眼晴仔细看,地方小,史莺莺看不着,焦急的问,“怎么样?看出什么了没有?”
“回家把米一称就知道了。”
等银环抱着米袋从昌隆米行出来,杜长风和史莺莺呆在轿子里没动,确定没有人跟着银环,他们才跟上去,一前一后的回了家。
到家把米一称,果然是给多了,足足多给了一斗米,米都是用斗来量,不可能多,这就很说明问题了,杜长风分析,有人认出了那块玉佩,把银环当作谢靖宇的姘头,有意关照她,所以才多给了她一斗米,将来好在主子面前邀功。
如果昌隆米行和谢靖宇有关,原先那位陶老板的失踪就很可疑,杜长风觉得自己离事情的真相已经越来越近了。
家有王妃初长成 第九百四十八章不要打她的主意
杜长风每天晚上把史莺莺弄得疲惫不堪,其实是有用意的,一连几日,等史莺莺睡熟后,他悄悄溜出去,在艳春院对面的屋顶上趴着,监视里边的情况。他有足够的耐心,等他们露出马脚。事实证明,他的等侯没有白费,只是他看到的事情,暂时不能透露给任何人,也不能告诉史莺莺,毕竟这里边的水太深,越少人知道,对他们越安全。
他如今过得十分清闲,早上起来教儿子打拳,午饭后小憩片刻,然后去如意楼接史莺莺回家,在日头偏西的时侯,夫妻俩个并肩从集市上走过,杜长风给史莺莺买一包糖炒粟子,两人边走边吃,谈笑风声,跟走在街市上的任何一对夫妻没什么区别。
谢靖宇站在一间茶楼的窗子边,看着杜长风和史莺莺从远处走来,慢慢到了他眼皮子底下,他看着那对男女,脸色很阴沉,杜长风明明身负军职,却迟迟不回驻营,他不走,他就不好对付史莺莺。
最近他常常想起杜长风和史莺莺,想他们在一起会做什么,他还记得那日,史莺莺拿着帕子替杜长风揩嘴角的样子,那温柔的目光,亲昵的态度,若是她对自己也能这样……这样一想,便想得痴了。
在他府里,从来没有哪个女人敢伸手替他擦嘴,就连杜素珍也不敢,她是世家千金出身,知书达理,端庄贤惠,那些主动示好的举动在她看来都是轻浮,其他的如夫人,在床上与他调笑倒是有的,但下了床,便不敢对他太亲近。
他的目光倏的冷下去,茶楼底下,史莺莺把一颗剥好的粟子喂到杜长风嘴里,众目睽睽,简直有伤风化!
很多女人喂他吃过东西,用手或是用嘴,无一不是调笑的手段,但没有人在大庭广众下,这样自自然然的把吃食塞进他嘴里,那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他很想知道。
这对夫妻的相处之道在他看来有些奇怪,夫君是将军,应当威风凛凛才对,可在媳妇面前,倒象个大孩子,让媳妇替他擦嘴,喂食。做媳妇的呢,本应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可史莺莺却在外头抛头露面,与男人说话见面毫不避讳,爽朗得象个汉子,可偏偏她又生得那么美。
他又想到,杜长风没有娶妾,那么他和史莺莺是不是夜夜同床共枕,颠鸾倒凤?一念至此,他心里就跟有虫子在咬似的,又难受又发堵。
杜长风和史莺莺从他眼皮子底下走过去,渐行渐远,直到拐了弯,他才把目光收回来,走到桌边坐下。
刘铭丰殷勤的替他把茶续上,“谢老板,您放心,我一定会把史莺莺送到您府上,任您处置。”
谢靖宇抬了一下眼皮,“不是说要告杜长风擅离职守么,怎么到现在还没信?”
提起这事,刘铭丰也觉得奇怪:“这事报到皇上跟前了,可万岁爷一点反应也没有,不知道什么意思,皇上为人严明,最恨当官的不作为,杜长风身为驻营统帅,应当每日勤勉操练才对,这都在家呆十天半个月了,也无人过问,确实有些奇怪。”
“会不会是贾桐在皇上面前为他说情?”
“贾大人与杜长风是同乡,杜长风曾携妻儿到贾大人府上做过客,看起来关系是不错,但上次龚春泓请贾大人查库房纵火案,贾大人却推辞了,由此可见,也不过一般,况且我猜贾大人知道您与杜丞相的关系,想来也不好插手。”
谢靖宇喝了一口茶,手指在桌上敲了敲,“杜长风一直不回去,事情不好办啊。”
刘铭丰说,“只要杜长风没有卸职,他总要回驻营,拖得越久,越容易让人拿把柄,或许皇上是故意不理,倒要看他什么时侯回去?您放心,一个女人成不了气侯,京城的天下还是您谢老板的,再等一等吧,只要杜长风一走,我就找机会抓史莺莺。”
“还有那个九门提督龚春泓,”谢靖宇说,“碍手碍脚的,若是不能为我所用,想办法……”他没说下去,只是做了个动作。
刘铭丰心一跳,“我知道了,谢老板。”顿了一下,他小心翼翼的问,“谢老板,既然史莺莺软硬不吃,何不……”他也做了个动作。
谢靖宇眼睛一眯,凌厉的眸光射向他,“没有我的允许,不要打她的主意。”
刘铭丰心里打了个哆嗦,他那次差点就在半路要了史莺莺的命,对谢靖宇来说,不能为他所用又碍事的人,十有八九都归了西,怎么到史莺莺这里就变了,一个女人三番四次坏他的事,还不舍得下手,莫非……他偷偷打量了谢靖宇一眼,发现谢老板又在出神了。
史莺莺和杜长风回到家里,袁天林后脚也跟进了门,手里拎着一个篮子,跟他们打招呼,“东家,将军,今儿个回来得早啊。”
史莺莺问,“拿的什么?”
“大小姐上次说喜欢吃我娘做的酱菜,我娘特意给她做了一些,让我拿来。”
史莺莺便笑,“大娘有心了,什么都挂在心上。”
“我娘把大小姐和小少爷当亲孙子一样看待,他们喜欢什么,她总记得。”
史莺莺让丫环把酱菜拿进去,问袁天林下一批什么时侯到?
“快了,就这两天了,我找了一些从前走商队的兄弟,他们都见过您,愿意跟着东家干,这两天已经有人到了,我先安排他们走短线,等人都齐了,再调整。”
“行,你看着办就好。”
袁天林说了声好,正准备回自己屋里,突然想起来,“对了,东家,陶老板的事,我打听到一点眉目了。”
史莺莺眼睛一亮,“快说,是什么?”
“前几日我遇到一个朋友,跟他扯闲篇的时侯,听他说陶老板别的嗜好没有,就是有点好赌,以前是妙手赌坊的常客,不过自从米行转手,他就没在赌坊里出现过了。”
一直没说话的杜长风皱了眉头,“妙手赌坊?开在哪?”
“城西,听说是三年前开的。”
又是城西,又是三年,这个妙手赌坊和艳春院有什么关系么?
家有王妃初长成 第九百四十九章史记商号
虽然耽搁了一些日子,史莺莺的商号还是开张了。这次的阵仗比以往哪次新铺开张都要热闹。
舞龙舞狮,点晴采青,一条条炮仗挂在树上,炸出一派喜庆的气氛,地上铺满了厚厚的红皮纸屑。围观的百姓里三层外三层,翘首以待,史老板每次开张都搞新花样,不知道这次的新花样是什么?
在大家的热切期盼中,阿夏和柱子把红榜贴了出来,上面写得清清楚楚,:新店开张,所有货物只售半价,只要今日进店购买,便可参加转盘有奖游戏,奖项无一落空。
大家看到红榜的边上摆着一只圆形大转盘,上边分了很多格子,分别写着各种奖品,有米面,有布匹,有瓷器,也有针头线脑的一些小东西,都是居家过日子用得着的。
大家一看来了精神,纷纷往前去,想往店里涌,但一个粗壮丫环拦住了大家的去路,她说,“不要挤,我们东家说了,为了给大家营造一个全新的购物环境,每次只进去二十个人,大家不要挤,排好队,会有人发号码,大家按号码的次序进去。”
大伙一听,这倒新鲜,没听过买东西还要排队限人数进去的,不过这样一来,倒有更多的人想进去,怕自己去晚了,好东西都卖光了。
金钏儿和柱子带着几个伙计维持秩序,阿夏把小木牌一一发到大伙手里,连序号牌都做得精致,雕花镂刻的,十分漂亮,好多人低头把玩,有些爱不释手,对店里的货品也更加期待起来。
第一批人进了店,立刻赞为观止,从来没见过那么高的货架,都伸到屋梁上去了,货品摆放有序,每一个货架都挂着木牌子,上头写着类别,有的架子上摆满了瓷器,各种碗,茶盅,花瓶,酒壶等等,最底下甚至还有大水缸。有的架子上是文房四宝,笔墨纸砚,又有镇纸,笔筒等等,材质也是各种各样,应有尽有。有的架子上是脂胭水粉,漂亮的漆盒小盒,圆的,方的,菱形的,上面要么是缠枝花奔,要么是漂亮的仕女像,吸引了众多的大姑娘小媳妇。
大家一个架子一个架子的看过去,简直看不过来,东西太多太漂亮,看到什么都想买。屋子三面墙都是货架,隔着两人宽的距离,前边横着一溜排柜板,方便伙计取货拿给客人细看。靠门的那面墙则摆了一排椅子,铺着色彩斑澜的软垫,椅子和椅子中间隔着小几,方便放茶水,那是供客人休憩用的,店里东西多,一时半会看不过来也没关系,坐着喝杯茶,休息一会再看,若是看上了什么东西,拿不准主意也没关系,坐着喝杯茶慢慢想,想好了再买。
史莺莺之所以把商号弄成这般模样,一来是当年在西北开驿站,听南来北往的商队讲各种趣事,那些带有异域风情的买卖方式在她看来很新奇,那时侯她就有了开商号的念头,再一个,她把自己当成客人,设身处地的为客人考虑,特别是一些细节问题落在实处,让进店的顾客能感受到她的良苦用心,两者一结合,就成了今日的史记商号。
买了东西的客人凭牌子到外头排队转轮盘,转到大奖,引起阵阵欢呼,哪怕是最小的奖,也是高兴的,半价买了货品,还白得了一份礼物,这种好事哪里有,消息很快就在临安城传开了,越来越多的百姓涌到新开张的史记商号来。
每次史莺莺的新商铺开张,谢靖宇都要亲自过来看一看,他站在对面茶楼的窗子边,目光落在那个穿着一身大红衣裙的女人身上,她主持转奖,不论客人转到什么,她都亲自送到客人手上,热情又周到。
谢靖宇默默的看着,心绪起伏,这样漂亮又能干的女人为什么不属于他?如果她肯跟他,他不嫌弃她嫁过人,生过孩子,愿意把所有的家当交到她手里,让她掌管,她不就是喜欢经商么,他的家当远远超出她想像啊,何必这样辛苦?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