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铁路往事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曲封
周日上午,苏明阳开上自己的皇冠车,先到市场买了几样时新的水果,然后开车去了隋冬瑜的家。他和隋冬瑜约好是上午10点准时上门的,到了电力小区隋冬瑜家的楼下,还差5分钟才到10点,隋冬瑜已经在楼下等着他了。
苏明阳把水果让隋冬瑜拎着,他则拿着鲤鱼跃龙门玉雕的大盒子和她一起上楼。隋冬瑜好奇的问道:“明阳,你手里拿的是什么?”
苏明阳一笑说:“是送给伯父伯母的一个鲤鱼跃龙门的玉雕。”
隋冬瑜说:“你怎么送这么贵重的东西?”
苏明阳呵呵一笑说:“岫岩玉不值钱,这东西也没几钱,再说,我第一次上门,怎么也不能空手吧!”





铁路往事 第558章 创造历史
隋冬瑜家住的是最好的楼层三楼,面积是97.8平方米差一点就上100平方了,这是电力公司家属楼最大的房子,只是这一个楼门洞,一层两家,五层楼一共10户。
听到隋冬瑜开门的声音,隋建华和何美娟迎了过来,隋冬瑜打开房门看到父母在门前,笑着说:“爸,这就是苏明阳。”
苏明阳一见急忙笑着说:“伯父伯母好!”
“小苏你也好!”何美娟见到过苏明阳一次,对他有印象,现在她对苏明阳非常满意,十分热情的和苏明阳打招呼问好。
隋建华在女儿散文集的签售会上虽然和苏明阳照过面,但当时也没有介绍也没有打招呼,对苏明阳没有印象,就等于没见过面。此时一看苏明阳1米80多的大个,长得又十分的英俊,心里是非常的满意,笑着把苏明阳迎了进来。
苏明最换鞋进了客厅,把手中的礼品盒双手送给隋建华笑着说:“伯父,这是一个岫岩碧玉的摆件,小小礼物,不成敬意!”
隋建华一听苏明阳送的是碧玉摆件,心里有些惊喜,一个人的品味如何,看他送的礼物就是知道了,如果苏明阳来了送的是那些很俗气的东西,反而会让他低看了。笑着接过来说:“我欣赏一下,是什么摆件儿。”
把盒子放到茶桌上打开,碧绿色的鲤鱼跃龙门展现在大家的眼前,苏明阳上前先是把底座拿出来摆好,又把玉雕拿出来坐在底座上,这是岫岩玉石厂的大师傅的作品,雕工非常的精细,那条鲤鱼给人的感觉就像飞了起来一样,阳光透过窗户正好照在茶桌上,更给这件玉雕增添了晶莹剔透的色彩。
不但隋建华和何美娟对这个碧玉摆件赞不绝口,就连隋冬瑜也十分的惊奇,她没想到苏明阳能送给父母这样一件礼品。
隋建华当了多年的一把手,见多识广,虽然他也清楚岫岩玉不是很值钱,但这么大一块碧玉精工细刻出来的上品,价值也是不菲。而且,前天妻子才决定请他来家里吃饭,两天时间苏明阳不可能特意跑一趟岫岩去买这礼物,一定是他平时收藏的东西,这次拿出来送给了自己。
隋建华说:“小苏,这礼物有点贵重了!”
苏明最急忙解释说:“伯父,您也知道,岫岩玉不值什么钱,这个鲤鱼跃龙门的摆件是我和朋友一起去岫岩玉石厂参观看中的,由于我朋友和那个黄厂长是好朋友,很便宜就卖给了我,一点也不贵的。”
何美娟对这个鲤鱼跃龙门的摆件十分的满意,这是未来女婿送的,再值钱也得收下,何况这个未来女婿还十分有钱呢。急忙说:“都站在这儿干什么,小苏,沙发上坐。”说着,向沙发那边一示意。
苏明最急忙说:“伯父伯母,你们先请坐。”
隋建华一见,知道如果自己不坐的话苏明阳也不能坐,只好一边让着苏明阳一边坐到了沙发上。何美娟说:“小苏,你坐着陪老隋唠唠嗑,我去厨房给你们做菜!”
隋冬瑜把沏好的茶水给父亲和苏明阳端过来后,也到厨房帮母亲做菜去了。何美娟早上就开始做准备,菜都是洗好切完的,肉也都是切好的,鸡和鱼在苏明阳来之前就炖好了,剩下的这几个菜一炒就行了。
隋建华询问了一下苏明阳的工作情况,又询问了他家里的情况,他通过妻子的介绍,也知道龙江美食府是苏明阳家开的饭店,而且那座大楼也是苏明阳的个人资产,但他这些都没有问,只是询问了一下苏明阳家里给他准备的婚房情况,得知那套房子是原来市委市政府领导住的常委楼,面积比他住的房子还大20多平方米,心里不由得十分的感慨,苏明阳的条件实在是太优越了。
饭菜很快就做好了,何美娟招呼隋建华和苏明阳过来吃饭,餐厅的餐桌是长方形的,能坐6个人的那种,何美娟做了6个菜,炖鸡和炖鱼是主菜,都是用小盆装的,量很大,再加上4个炒菜,他们4个人是吃不了的吃。
大家都喝了一些酒,吃饭的气氛很好,但是,无论是隋建华还是何美娟,都没有说他们的工作即将调动的事情,何美娟的意思是,等调动的时候让隋冬瑜自己跟苏明阳说。
这次见面皆大欢喜,苏明阳和隋冬瑜的关系也随之更进了一层,一个多月后,隋建华的调令下来时,他们的关系已经越过了最后一道关口。隋冬瑜在告诉苏明阳全家都调到省城工作的消息,并明确告诉他过两年结婚时会调回龙江,苏明阳虽然有些不舍,但这对隋冬瑜的发展有利,也只有点头答应,大不了想隋冬瑜的时候自己开车过去看她就是了。而且,隋冬瑜不在身边,对他的工作也有利。
转眼间就进入了冬季,苏明阳突然有一天发现,龙江铁路分局已经实现了连续安全生产950天的好成绩,再有50天就能实现龙江铁路分局历史上第一个连续安全生产1000的历史最好成绩,龙江铁路分局看到有希望实现这个1000天而创造历史,提出大干50天,实现安全生产1000天的口号,同时加大了安全生产的力度,要力争实现这个历史上首个安全生产1000天。对此,龙江铁道报也加大安全生产的宣传报道力度,一切都在为这个安全生产1000天造势。
一个铁路分局,实现连续无重大、大事故1000天是一个了不起的成绩,特别像龙江铁路分局这样地处高寒山区,自然条件十分恶劣的分局,想实现安全生产1000天更不容易,龙江铁路分局设立至今已经将近有50年的时间了,还从来没有实现过一个连续安全生产1000天的成绩,如果这次实现了,就是创造了历史!
苏明阳一直想找到一个可以上新闻联播的新闻,但是将近一年的时间却没有找到,他突然想到,如果龙江铁路分局实现了连续安全生产1000天,这个新闻绝对可以在新闻联播里露个脸!




铁路往事 第559章 机会来了
苏明阳又把这个事情仔细的考虑了一遍,龙江铁路分局是到97年1月2日实现连续安全生产1000天,新年的第二天就实现安全生产1000天,无疑给全国人民增添了喜庆,这也是一个卖点,在和张克勤谈的时候也多了一个中稿点。
苏明阳把一切都考虑清楚后开始给张克勤打电话联系这个事情,第一天打电话他没在台里,接电话的人说出去采访了。第二天打电话他还没在台里,接电话的人说又出去采访,直到第三天才联系上他。
张克勤听是苏明阳打来的电话,对他还是比较热情的。苏明阳也就直接和他说:“张大哥,我们分局到明年1月2日将实现分局建局50年以来第一个连续安全生产1000天,这个新闻能不能上一下新闻联播?”
张克勤思考了一番然后说:“小苏,这个恐怕很难,以前南方有几个铁路分局实现安全生产1000天的时候,也往我们这儿报过,但都没给播。如果是一个铁路局实现安全生产1000天还可以,毕竟铁路分局的层次有点低了。”
苏明阳一听不由得有些急了:“张大哥,南方那些分局跟我们分局没法相比,我们分局的情况十分特殊。”
张克勤一听苏明阳有些发急,笑着说:“小老弟,你别急,你们分局怎么十分特殊,说说看?”
苏明阳也觉得自己有些着相了,缓了一口气平息了一下,然后说:“张大哥,我们龙江铁路分局不说在辽东铁路局,就是在全国范围内也是一个偏远分局,不但机车车辆等各种设备技术含量低,科技水平不高,安全生产人为的因素占的比例较高,更关键的是,我们分局地处长白山高寒山区,每年冬季都是零下40多度的高严寒天气,历史最高纪录是零下51度,高严寒的天气下,铁质非常脆,一碰就碎,想实现一个安全年都非常不容易,何况1000天将近三年的时间,我们的干部职工风里雨里,暴风雪之中坚守在千里铁道线上,非常的不容易,实现一个安全生产1000天可以说意义十分重大。”
张克勤听到这个情况有些动容了,他根本没有想到边远的铁路条件这么恶劣,工作这么艰苦,于是说:“小兄弟,没想到你们分局的条件这么艰苦,这么说的话,你们分局实现安全生产1000天既是创造了历史,对全国铁路的安全生产工作意义十分重大。”
苏明阳急忙说:“是的,张大哥,你可还不知道,我们分局现在用的还是蒸汽机车,这么寒冷的天气下水汽根本烧不上来,山区线路坡度又大,一烧不上来汽就容易造成退岭事故,实际情况要多难有多难!”
其实,为了增加说服力,苏明阳这次偷换了概念。机车水汽烧不上来动力不足退岭了虽然也算事故,但退岭事情只是一般事故。分局级安全生产的考核指标是无行车重大、大事故,一般事故不在考核之列。
张克勤一听龙江铁路分局还在运用着蒸汽机车,工作这么经验,不由得说:“好了,小兄弟,你不用再说了,如果你们分局真的实现了安全生产1000天,我会尽力给你们争取。”
听到张克勤这么说,苏明阳的心里就有底了,他这么说就有百分之八十以上的把握,于是笑着说:“谢谢张大哥,再说,新年的第二天实现安全生产1000天,不也给全国增添了一点喜庆的气氛么。“
张克勤点头说:“是的,小兄弟。这样,你得把片子事先拍好,剪辑好,提前送过来我看一下,如果能行,实现安全生产1000天的当晚就播出,这个实效性必须得保证。“
苏明阳高兴的说:“没问题,我现在就着手操作这个事情,片子剪辑好了我会提前给你送过去。“
铁路安全生产的天数计算方法是每天18点,前一天18点到今天18点为一个自然日,新闻联播是每天19点播出,也就是说,事先片子编辑好了,这边就是等消息,到了当天18点一是旦确认实现了,19点新闻就播出,如果出了意外,这片子马上就得撤下来,把备用的片子换上去。
和张克勤打完电话确认了这件事情,苏明阳马上开始着手准备,报社没有摄像设备,也做不了电视新闻,但是分局工会有个影视中心,他们的摄录设备和编辑设备十分的齐全,同时分局工会的影视中心还是松江电视台的挂名记者站,他们制作的新闻多次上过松江电视台的新闻节目,对这方面很有经验。
苏明阳马上到程景凡的办公室把这个事情向他做了汇报,但苏明阳没有把话说死,只是说已经跟张克勤联系过了,如果实现了安全生产1000天,上新闻联播的机率很大。程景凡一听有机会上新闻联播,立即兴奋了起来,向苏明阳详细的了解了情况后,立即拔通了分局党委书记阎孝国的电话,说有重要的事情要向他汇报,询问他有没有时间。阎孝国让程景凡马上过去。
程景凡带着苏明阳来到了阎孝国的办公室,把这个事情向他进行了汇报。阎孝国一听这个安全生产1000天有机会上新闻联播,立即就重视了起来,向苏明阳询问了详细的情况,得知需要分局工会影视中心配合,他立即给工作的马主席打了电话,让他把影视中心的负责人叫上一起过来。
不到二十分钟的时间,马主席带着影视中心的主任杨天和来到了阎孝国的办公室,阎孝国把情况简单的介绍了一下,要求影视中心全力配合苏明阳做好这个工作,并决定这项工作由苏明阳全权负责,全力做好这项工作,同时明确表示,要人给人,要钱给钱,总之就是要把这项工作做好。
阎书记布置了工作任务,马主席当然得全力支持,特别是影视中心主任杨天和一听到有机会上新闻联播是特别的兴奋,他们拍摄制作的新闻不是没向中央电视台报送过,也托过关系,但是一直没有成功,这次机会来了,他要大干一番!




铁路往事 第560章 知恩图报
领导们要办的事情都办完了,接下来就是苏明阳和杨天和的事情了。从阎书记的办公室出来,苏明阳就跟着杨天和去了影视中心,杨天和把手下的两个伙计叫到了自己的办公室,给苏明阳介绍了一下,一个是摄像张成刚,一个是剪辑吴子明,而主任杨天和最擅长的是策划,整个影视中心一共4个人,还有一位是司机,为了拍摄方便,工会给他们配了一台面包车。
杨天和把工作向两个伙计介绍了一下,张成刚和吴子明一听有机会上新闻联播也是十分的兴奋。杨天和很会办事儿,毕竟苏明阳是分局定的这项工作的负责人,情况说明之后,望着苏明阳说:“苏部长,你是这项工作的负责人,你指哪儿我们打哪儿,看看你对这项工作还有什么要求?”
苏明阳说:“拍摄和制作电视新闻你们是专家,在拍摄和制作方面我就不多说了,我们这个新闻就是算上新闻联播,最多也就是一个国内快讯,十几二十几秒,最多不超过半分钟,因此,我们在拍摄的时候要拍摄大量的素材,剪辑时精益求精,而在这么短的片子里面,还必须把我们分局的干部职工的精神面貌反映出来。”
杨天和说:“苏部长,这个是自然,我们做电视新闻也不是一天两天了,而且分局安全生产500天的时候,我们拍摄的新闻松江电视台的晚间新闻还给我采用了。”
“好,一会儿把那个片子找出来我看看。”苏明阳点了点头说:“电视新闻我是外行,但我有这么几个想法和大家研究一下,第一,这个片子得突出我们分局的特点,边远分局,地处高寒山区,要把干部职工在冰天雪地中艰苦的工作场面表现出来。第二,要突出分局主要领导,薜局长和阎书记画面里必须要有,而且要安排在最艰苦的地方。第三,要突出我们分局技术设备落后的特点,我想拍一个蒸汽机车冒着浓烟在雪山峻岭中奔驰的画面就行了,我的要求就这么多,杨主任,你尽快把策划方案拿出来。”
虽然苏明阳一个戏儿的说自己是电视新闻的外行,但是这个片子的中心内容句句说到点子上了。杨天和立即收起的轻视之心,急忙说道:“好的,苏部长,我马上就做策划方案。您要不要先看了一下安全生产500天的那个片子?”
苏明阳说:“当然,现在就看。”
杨天和带着苏明阳来到了剪辑室,对吴子明说:“子明,你把500天的那个带子找出来。”
“好的。”吴子明答应了一声,打开资料柜,里面存放着一排排的录像带,他按照带子上标记的名称,很快就拿出了一盘录像带,打开机器,把带放了进去。
很快电视画面就出来了,开始的镜头是一列车火车长长的鸣笛之后,由远至近从身边轰隆隆的飞驰而过,然后是各项工作的场面,画外音是:截止到x月x日18点,龙江铁路分局实现了连续无行车重大、大事故500天的好成绩,龙江铁路分局地处长白山区……
苏明阳看了一下,时长一共是35秒,整个新闻制作的很有水平,美中不足的是,实现500天的时候是夏季,拍摄的都是夏天的场面,没有风雪之中那么令人震撼。而且,他们拍摄的列车是特意找的一列由内燃机车牵引的货车。
龙江铁路分局运用的机车都是蒸汽机车,为什么他们拍到内燃机车牵引列车的画面呢?那是因为那一年的冬天天气十分寒冷,蒸汽机车烧不上水汽,连续发生了好几起退岭事故,于是分局向铁路局请示支援,铁路局派来10台内燃机车到龙江分局援助,后来这10台内燃机车就配属给龙江铁路分局了,杨天和他们拍摄的时候,还是特意找的内燃机车牵引的列车。
苏明阳说:“杨主任,咱们这次拍摄安全生产1000天就按这个模式来,但是,开篇的列车必须换成蒸汽机车牵引列车在雪山峻岭中穿梭而过,而且机车工电辆的工作场景全部由冰天雪地的外景来组合,你就按照这个思路来。”
杨天和点头说:“好的,今晚我天个夜车,明天就把策划方案拿出来!”
苏明阳说:“好,越快越好,拍摄局长和书记下现场的镜头要提前安排,你关注一下山区的天气预报,最好是有暴风雪天时候,请局长和书记进山拍摄,这是关键。”
杨天和点头说:“好的,苏部长,我明白!”
苏明阳回到报社,把大家都叫过来开会,由于他要跟随杨天和他们进山拍摄,报社这边的工作就安排一片编辑谭德北临时负责,这项工作他必须得全力以赴,只要这个安全生产1000天的新闻一上新闻联播,就是他最耀眼的工作成绩!
第二天早上,杨天和就把策划方案送到了苏明阳的案头,策划方案做得很细,按照苏明阳说的三个重点,一组一组的都需要拍摄什么镜头,这些镜头要表现什么,怎么组合都安排得明明白白,同时,杨天和把新闻内容的都撰写好了,以苏明阳的眼光,挑出不来什么明确的错漏,苏明阳的心里也是十分感叹,龙江铁路分局真是藏龙卧虎,杨天和绝对是大才!
查看天气预报,后天山里林泉地区有大到暴雪,苏明阳立即找到程景凡把策划方案向他详细的进行了汇报,并提出请薜局长和阎书记进山拍摄的要求。虽然开会的时候阎书记已经说了,这项工作有什么问题和需要苏明阳都可以直接向他汇报。但是,苏明阳却不会这么做,他必须得拉上程景凡,在这项工作中,他必须得突出程景凡,人得有一颗感恩之心,要知恩图报,因为,没有程景凡就没有他的今天!
苏明阳的做法令程景凡十分高兴,带着苏明阳直接去了阎书记的办公室……




铁路往事 第561章 大功告成
阎孝国听了程景凡和苏明阳的汇报,心里不免有些兴奋,为政者谁不想在央视上露个脸啊,于是,他拿起电话给薜局长打了过去,当着程景凡和苏明阳的面与薜局长进行了沟通,薜局长当然愿意配合,这个事情就定了下来。
苏明阳回到家里收拾行囊,第二天下午登上了开入林泉的列车。此行除了影视中心的杨天和三人外,程景凡部长也一同前往。由于薜局长和阎书记及随行人员都添乘这趟列车,龙江列车段的段长李延滨和党委书记雷明都上车添乘,迎接薜局长和阎书记一行的检查。冬季这趟列车的客流很小,平时冷冷清清的,今天各级领导一上车,车厢里顿时热闹了起来。
苏明阳他们的计划是今天乘坐这趟列车到林泉,晚上在林泉住一夜,天气预报是晚间到白天有大到暴雪,第二天分别在机务、工务和车站进行拍摄。
局长书记亲临,林泉机务段、林泉工务段和林泉车务段等单位党政领导齐聚林泉车站,迎接薜局长和阎书记一行,宾馆早就给订好了,大家到了宾馆稍微休息洗漱了一下,晚宴在宾馆举行。
由于随行的领导众多,晚宴一共分三个包房摆了三桌,各单位的党政主要领导都去了局长书记那桌,程景凡是宣传部长,当然要陪着阎书记在主桌,苏明阳他们拍摄组这桌,由各单位的副书记等人陪同,这也正合了苏明阳的意,吃完饭早点休息,明天还有拍摄工作要做,疏忽一点都不行。
苏明阳这桌要吃完的时候,分局党办主任突然过来了,说阎书记让苏明阳过去给大家敬杯酒。苏明阳一听这是阎书记要提携自己,过去给各位领导敬酒露个脸,让大家都清楚他是阎书记看重的人,同时,也在薜局长面前露个脸,虽然薜局长见过苏明阳几次,知道他是报社主编,但工作上基本没有接触,如果薜局长的光辉形象这次能上新闻联播,薜局长就会彻底记住他!
苏明阳随着党办主任一进了包房,大家目光都望了过来。刚才阎书记已经向大家介绍了一番苏明阳,林泉各个单位的主要领导也都知道苏明阳是龙江铁道报的主编,但一直没有见过个个,看到他如此的年轻都是暗暗吃惊。
阎书记给大家介绍说:“这位就是刚才我说的咱们宣传部的副部长、报社主编苏明阳同志,这次来林泉的拍摄工作由他主持,我叫他过来给大家敬杯酒见个面,希望林泉当地的领导给个方便。”
林泉机务段长宋仲民立即表态道:“阎书记,不用你说,我们也是全力支持!”在坐林泉领导也是纷纷附和。
苏明阳拿起酒瓶给大家倒酒,按顺序当然是先给薜局长倒,薜局长看到苏明阳到了自己的近前,伸出手与他握手,点头说:“小苏辛苦了!”
苏明阳急忙说:“不辛苦,这都是我应该做的。”
给大家倒完酒,苏明阳自己也倒了一杯酒,举起酒杯说:“我敬各位领导一杯酒,我们分局能取得安全生产历史上的最好成绩,这离不开薜局长和阎书记的英明领导,也离不开在座各位领导的辛苦工作,在此,我敬各位领导一杯酒,祝我们龙江铁路分局工作蒸蒸日上,祝各位领导工作事业节节高!”
说完,苏明阳一口把杯中酒都干了,然后向大家一示意说:“各位领导,我干了,大家随意!”
薜局长一看苏明阳如此豪爽,笑着说:“小苏真爽快,那我就喝一大口了!”说着,举杯喝了一大口。
局长喝了一大口,下面这些人也十分有眼色,纷纷把杯中酒给干了!
苏明阳对大家感谢了一番后,便告辞回去了。杨天和他们还在等他,等他回来后最后喝了一杯酒,大家才回房间睡觉。
1...149150151152153...16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