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鉴宝直播间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专门无名之辈
别管它值多少钱,只要自己收购价不高,那基本上就不会亏,赚多赚少的问题。也正是这样,他玩了十多年,几乎就没有亏过。
今天,也不是他第一次出现在这里。
事实上,每一个城中村的改造,都有他的身影。上一次,在另一个改建的城中村,他就收到了一件价值好几十万的宝物,成本也就是那么几十块钱。
也正是这样,他现在对拆迁区很热衷。不仅仅是羊城,只要他知道什么地方拆迁,会马上赶过去收货。
今天的运气不错,居然让他遇到了一枚不错的银币。只是没料到,中途跑出个愣头青搅局,打乱了他的节奏。
没错!在他眼里,这小子就是个愣头青,因为他是真的不懂,那可不是什么袁大头。
不懂装懂!得!他也不揭穿,笑道:“是袁大头没错,但不是所有袁大头都值钱的,要看什么版本。
最好的,无疑就是签字版的,你们看上面,有没有签字?没有吧?
如果有的话,不要说一千,一万我也要,你们有吗?
眼前的这一枚,只是普通版的,存世量非常多,少说也有几百万枚那么多,一千元,你还真敢给。”
大家看他的年纪,再听他侃侃而谈,如果不是了解胡哥的人,还真就相信了那家伙的鬼话。
至少,现在兰姐好像是信了。
她看向胡杨:“靓仔,你真的一千元要吗?”
“要,怎么不要?”胡杨立即点头。
一听这话,钱大同差点骂娘:妈的!没听到我刚才的话吗?一千块要亏的,亏本你也要?我要有这样的儿子,捏死了算。
“一千一。”他虽然咬牙切齿,但还是跟着竞价。
大家都冷笑,刚不是还讽刺来的吗?怎么也跟着加钱?这家伙,良心大大的坏。
而兰姐则是又安定下来。
胡杨装出一副生气的模样,皱眉:“大叔,这枚银币,我看着喜欢,能不能别抢?我出两千。”
娘的!到底是谁抢哦!明明是我先看上的,你这臭小子,就算不懂什么古玩行的行规,也应该懂什么叫“先来后到”吧?
顶点





鉴宝直播间 第二百三十八章 孙小头
大概知道那枚银币底细的钱大同,怎么可能轻易放弃?
为什么说大概?
事实上,他不是十分确认那是真的。毕竟这种银币,现在假的也有很多。看样式,他知道是一枚比较稀少的货币,挺值钱,可鉴别不出是不是真品。
所以,他现在其实有赌的成分。
其实,他也就是三脚猫的功夫,否则,谁愿意一直干这种活,专跑低层,根本不入流。他听说过,有古玩协会,但一直没有资格加入。
如今,都喊到了两千的价格,他开始有点犹豫。
要是真品,他一万也要拿下来。可现在问题是还不能十分确定,根据他的经验、他的感觉,应该是一枚真品。
“两千一。”
你妹的!每次都是加一百,有点恶心人呀!
可现在,谁都能看出,他对这枚银币的看重。否则,不会连续加价不放弃,前面都说了两三次要走,可还是诚实地留下,自打自脸。
“大叔,你这很过分呀!我出一万。”胡杨似乎被对方的行为刺激到了。
这话一出,兰姐都瞪大眼睛,一万?
对她来说,一万就是巨款了。她想问胡杨:你这开口,算不算真的?不会是逞一时之气的吧?
“妈的!疯子,懒得理你。”钱大同再也不争论,转身就走。
本来就是不够确定,现在都喊到了一万,他绝对不赌。这些年之所以过得滋润,全靠自己的自制力强,不会去强赌,成本高于五千的,他绝对不粘手。
正是这样,这些年来,虽然也吃过亏,但都是小亏,总体来说,还是赚的比较多。
“靓仔,一万元是认真的吗?”兰姐忍不住问。
现在,那位中年人已经被气走,唯一的希望就是胡杨了。
胡杨看那家伙走远,才笑道:“这是一枚孙中山像三鸟壹圆银币,保存完整,比较稀少,我给你两万吧!”
呃!不仅要,还加钱?兰姐愣住了。这个世界上,还有这样的人吗?
其他人则是注意到胡哥的话,孙中山像三鸟壹圆银币?不是说袁大头吗?
“不是袁大头吗?”华仔忍不住问道。
胡杨呵呵一笑:“我不这么说,刚才那家伙真把我当同行了。刚才的行为,其实有点坏行规,只是看他想两百元糊弄这位大姐,有点看不过去。”
得!大家秒懂。
只要装外行人,刚才胡哥的举动,在某些人眼中,就不算什么坏规矩,人家不懂嘛!不知者无罪,而且也是年轻人的意气之争。
难怪,刚才胡哥说袁大头的时候,那家伙还笑了一下,大家还以为是自己的错觉。
看来,胡杨在刚才那中年人的眼中,就是个棒锥,什么都不懂,也学别人玩古董,还一顿猛分析,真是笑话。
只是人家也懒得揭穿,就顺着你的意思,袁大头就袁大头吧!你们都不懂,那就更好了。
但他万万没想到,胡哥一口气加到一万,立即吓退了那家伙。
华仔镜头对准银币,大家才看清那头像,果真是孙中山,而不是袁世凯。直播间的观众立即笑出猪叫声。 崩坏三之觉醒的终焉律者
“胡哥这演技,可以呀!”
“哈哈!笑死,刚才那家伙,到底怎么想的?我们年轻人再怎么不懂,也分得清孙中山和袁世凯吧?他怎么会真的把胡哥当成白痴的?是有多看不起我们年轻人呀!”
“胡哥坑起人来,技术可以呀!”
……
民国初期始以银元作为主要流通货币,进行大量铸造。在收藏市场上,民国银元就以袁大头银元和孙小头银元为首,一直受到广大藏友追捧。
“袁大头”和“孙小头”代表了中国近代的货币文化,反映了我国近代历史、经济、金融的兴衰和沧桑,具有很高的艺术观赏价值和文物价值,也具有一定的保值和升值功能。
“两万?”兰姐忍不住又问。
胡杨点头:“这一枚,有过拍卖纪录的,两万多。但我收购的话,只能给你两万。其实,刚才那人应该是看出的,只是他还不敢很确定是真的,所以才一万元放弃。”
他告诉大家,决定其孙中山银元价格高低的不是钱币上标记的面值以及重量,而是稀缺程度。
孙中山银元每一个版本的稀缺性都不尽相同,所以便宜的可能百元就能买到,但是昂贵的就要上万元,价格落差还是比较大的。
如今,市面上充斥着不少假货,想要收藏这一类银元的人,就要擦亮双眼。
正如“三鸟币”,孙中山像是采用民国十八年意大利版样币图案,所有样币钢模均由美国费城造币厂雕刻,只铸造了少量样币。
“三鸟”银元的真品三个鸟儿形象十分生动逼真,翅膀动感强烈,而赝品三只鸟儿形象生硬呆板,展开的双翅与鸟头粘连不清。
其次,太阳光芒真品是凸出的阳线,而赝品凸出的阳线是做不出来的,因此,只能用工具冲出阴线,线条一阴一阳,差别特别明显,是鉴别真伪的重要特征。
“这一枚,是真品,并不难鉴定。
可惜,这是壹圆银币。如果是半圆银币,那就值钱了,要一百多万。”
虽然银币的面值变小了,但民国二十一年孙中山像金本位币半圆,曾经拍出一百六十多万的价格。
另外,中华民国二十五年孙中山像布图五分镍币也很值钱,十万左右。
大家一听,感情这还只是一枚不太值钱的。
兰姐却惊呆了,她连忙把刚才找到的都翻出来,又找到一枚头像差不多,给胡杨递过去:“你看是不是这枚?”
刚说完,她好像也发现:“五分,我看错了。而且,这好像不是银的。”
胡杨一看,点头道:“嗯!这是五分镍币,并不是半圆银币。不过,这一枚也值钱,拍卖价九万多,我给你九万。还有吗?”
兰姐赶紧都翻出来,但再没有其他发现。
她心脏砰砰地跳,刚才两万,现在九万,那就是十一万。她嫁了那么多男人,都没有见过这么多钱,一时间,一种很不真实的感觉出现在她脑中。
眼前这位靓仔,人家真公道,虽然人家明说,拍卖价更高一点。但她能理解,拍卖的话,麻烦,肯定还有点其他费用吧?人家几乎是不赚钱了。
她相信了一开始胡杨的话,是真看不顺眼刚才占她便宜的中年人,一时间,兰姐很感动,觉得这世界还有好的男人。 吾非戏中人
“支付宝,或者微信,我给你转十一万吧!”胡杨跟她说道。
胡杨明白,他们不拿到钱,肯定还是不安心的。
兰姐有点慌,虽然现在社会,手机支付很流行,也很方便。别看兰姐还不老,也就是三十多岁。可是,她对接触新事物能力很差,或者说有点抵触。
这个世界上,就有这么点人,习惯自己老一套的东西,害怕接触新东西。
“我没有支付宝,微信没绑银行卡。”兰姐忍不住说道。
直播间不少人吃惊,这个社会,还有人不用手机支付?就算是街边摆摊卖菜的老阿婆,都知道挂一个二维码了。
“你们也别吃惊,有什么好奇怪?手机支付虽然方便快捷,但有人就是不喜欢。不要说什么老人,我爸妈也都还坚持用现金。”
“确实,其实还是用现金会更珍惜钱。用数字化货币,根本感受不到钱,就是一点数字上的变化。”
“我觉得也是,以前花掉一张一百元的,都会感到肉疼。现在花掉几百块,完全没有感觉。虽然说手机支付方便,但也容易让人大手大脚。”
……
胡杨愣了一下,这样的话,那就麻烦一点了。要去银行取钱,很浪费时间。
“这附近,有柜员机吗?”他忍不住问。
柜员机,一天只能取两万吧?好在他们这人多,胡杨可以转到其他人的卡里,然后大家帮忙取出来。
“有,这里出去,就几百米的地方,有个工商银行的。”兰姐对这附近摸得很熟悉。
“嗯!那就好,大家跟我来。我现在身上只带两张卡,顶多就取四万。一会,我把钱转到你们的卡,你们帮我拿出来。”胡杨开口道。
能帮到胡哥,大家都很乐意,开心地点头。
听到这话,兰姐终于相信,人家真的十一万收购她找到的两枚货币。
十一万呀!
她心里满是激动,有了这笔钱,她可以暂时不用为生活奔波,起码没那么急着赚生活费,可以做点轻松一点的事情,不用孩子跟着受罪。
要不是这个年轻人,两百元就卖掉了价值两万的宝物,而且也不会发现另外一枚九万的硬币。
“谢谢!真的很感谢。”
“太客气了,大姐,你哪里人?怎么称呼?”
大家一边往外面走,兰姐一边自我介绍。王立波则是帮她提着那两袋的废铜烂铁,有点吃惊,这女人的力气真大。他做惯了粗重活的人,都感到有点重手。
“兰姐,你这样带着孩子,找点其他工作吧!”胡杨劝道。
“主要是我带着孩子,很多岗位都不要的。”兰姐诉苦。
胡杨想了想:“我一个兄弟近期准备开一家公司,我可以介绍你去打杂什么的,但可能薪水不会很高。”
“是吗!那样的话,就真的太好了。”兰姐惊喜。
直播间的观众倒也不稀奇,胡杨的兄弟、朋友,开公司不是正常吗?有钱人的朋友,通常都是有钱人,这理论有毛病吗?




鉴宝直播间 第二百三十九章 挖坑
事实证明,还真不是只有胡杨他们想到,这里能寻宝。
平时,有个老宅子要拆,都能引起一群的“蜜蜂”。就更不要说拆一片,绝对是大动作,如何能不吸引某些人的注意?
和钱大同不一样,毕修善是完全不懂鉴赏的人。可是,他一样能在古玩行混得风生水起。
十年前,他只是收垃圾的一名小贩,算是做中间商,专门从拾荒的人中收购,然后自己拉到更远的废品厂,赚取中间的一点点差价。
别小看这么点差价,十年前,这一行还挺赚钱的,收垃圾的富了一批人。
他也趁机赚了一桶金,一个无意间的机会,让他知道,这个世界,垃圾堆里还有古董这种说法。
那次,有人从他收购过来的废品里,花了五百元,买走一件旧东西。
毕修善就明白,比起赚那么点中间利润,卖旧东西好像更赚钱。尤其是随着收垃圾的入行人越来越多,竞争越来越大,他们也就越来越难做,赚的钱也就少了。
于是,他转换思路,开了个二手店。专门回收二手的东西,稍微翻新,然后转卖出去。不过,开这么一个店,买卖二手货只是个幌子,最重要的,还是底价入手一些疑似古董的旧东西,然后高价转手出去。
这个主意不错,又让他赚了一笔。
然而,之后他又发现,旧物品里面,古董实在是太少了。他又动了其他的心思,比如弄虚作假。弄一些假货,然后糊弄那些不是特别厉害的人。
他有自知之明,骗不了那些专业的古玩鉴定师。
可是,随着收藏热的到来,那些玩收藏的,十个有八个都是没什么技术的。尤其是那些走低层的人,比如铲地皮的文物贩子,其实他们就不怎么懂。
所以,糊弄那种人也就不是太难。
这两年,他转型过来之后,就成功骗了不少人。好多都是那些最底层的文物贩子,他们能力不强,偏偏都想着占便宜,想要低价入手,而且不会太多警惕,反正他们的收购价不高,亏不了太多。
毕修善就是利用对方这种情况,钻了空子。有时候,故意将自己伪装成拾荒的人,然后拿一些假的东西出来钓鱼。
拆迁的地方,是一个好地方,他就知道,肯定会有人去捡漏,是他下手的好对象。
“兄弟?又是你?抽烟吗?”
毕修善一看,心里惊讶:又是昨天那个人?昨天成功卖出去三样东西,都是给眼前的这个人,得了两千左右。
“来一根吧!谢谢啦!”毕修善把握人心里的分寸拿捏得很好,没有马上抛出鱼饵,等对方主动询问。
钱大同掏出一包香烟,给对方抽出一根,然后拿出打火机,给点上:“兄弟,今天捡到什么好货没有?”
啧啧!等你就是这句话。
毕修善一惊讶:“还要?都在这了,你自己看。不过,老哥你还真公道,给的价钱高,不像以前,也有人问,可都拿几十块钱糊弄人。”
钱大同哈哈一笑:“那肯定,我做生意,讲究的是信誉,跟别人不一样。这也是为什么,我会有回头客,别人没有的缘故。大家都赚钱,这才是长久之计。”
一边说,一边迫不及待的打开人家的拾荒袋,里面有各种垃圾,废纸、破铜烂铁,塑料瓶等等。
他也不嫌脏,翻动一会,忽然,眼前一亮,目光被一面铜镜给吸引了。
钱大同将古铜镜取出来,用嘴用力吹了一下,将表面的一些灰尘吹走。这面铜镜,越看越喜欢。没想到,今天还能遇到这种好东西。
他的鉴定能力虽然差,但见识还是有一点的。
铜镜既是中国古代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生活用具,也是一种传承古代文明的工艺品。近年来,铜镜以制作精良、形态美观、图纹华丽、铭文丰富而备受收藏爱好者青睐。
从近些年铜镜收藏市场的行情和铜镜本身所蕴含的文化价值上看,战国、两汉、唐代的铜镜是最值得收藏的,因为这三个历史时期所出现的铜镜,无论是从流行程度、铸造技术,还是从艺术风格等方面看,都代表了古代铜镜的最高水准。
比如,他听说,一面唐朝的瑞兽葡萄镜就曾拍出两百多万的价格。
而古铜镜的行情,他也了解。
比如,哪怕品相很普通的古铜镜,战国山字镜及唐代的瑞兽葡萄镜、四神十二生肖镜等,单镜价格在6000-2万元之间;汉镜中的规矩镜、神兽铜镜,单镜价格在5000元左右;宋、金、元时期的人物镜,单镜价格在千元以内;明、清时期的铜镜,基本处于有价无市状态。
毕修善看到钱大同的表情,嘴角忍不住扯出一丝笑容:上钩了吗?
他就喜欢这种半桶水的人,了解一点,然后没什么实力,鉴定不出真假。
“怎么样?有老哥看上的东西吗?”毕修善明知故问。
钱大同连忙掩饰自己对那面古铜镜的欣赏,淡然一笑:“这面铜镜,看起来有点年头,五百怎么样?”
“老哥,多给点吧!一千怎么样?我们捡垃圾的不容易。这面镜子,是我从一个旧柜子翻出来的,看着是块有重量的铜,哪能错过?
本来,还有个罗盘的,但我看那玩意好像坏了,加上木头的成分比较多,拆了也没有几两铁,所以也就没有拿。”
“哦?是吗?等下带我去看看,说不定也值点钱。这样吧!一千块的话,我也有点风险,我再给你加一百元,六百怎么样?”钱大同一听,还有个罗盘,估计也值点钱,连忙稳住这个人,立即加了一百元。
毕修善犹豫了一会,艰难地说道:“再加两百吧!”
钱大同摇头:“顶多给七百,这铜镜看上去有点年头,但我也不敢赌。就算是真的,如果是宋、金、元时期的物件,市场价也就是一千元以内,我几乎没什么赚头的。”
“好吧!那就七百,多谢老哥。”
钱大同拿走那面铜镜,给对方数了七百元,然后让对方带路,去看看那罗盘还在不在。
毕修善忍不住心里偷笑:怎么会不在?罗盘他藏得有点隐秘,别的拾荒者,根本不会找到。何况,他才出来多久?这么快就被人翻走?没道理的。
他早就挖好了坑,就等着别人跳进去。
昨天,坑了这家伙一次,没想到大家那么有缘,今天又碰见,注定要再吃这家伙一回。
那面古铜镜,还有罗盘,他都很清楚,自己从平时专门批发假货给他的人手里得到的,成本就那么几十块钱。
能把几十块钱变成几百块,十倍的利润,他挺满意的。这样做生意很稳,尽管赚得并不疯狂。
路上,钱大同没有心思和毕修善吹牛,精力都放在那面古铜镜上。
他有种不好的心态,一样东西自己没能得到,会感到很可惜、遗憾、懊悔,可是当真正被自己拿下,又会产生很多的质疑。
就像这面古铜镜,现在拿在手上,认真看,发现也并没有一开始那么好,总感觉有坑,患得患失。
事实上,这种心态,不仅他有,也不仅这个行业会如此。很多行业的其他人,也会有差不多的体验。
没得到的总在惋惜,得到的总会质疑!
他感觉,自己好像有点冲动了,不应该给七百,两百左右就可以了。
殊不知,两百元的话,毕修善不一定理他。
人家虽然做着薄利多销的打算,可也没真的要这么贱卖。几十块钱的进货价,中间就赚一百左右的辛苦费,显然是不够的。
钱大同心想,一会,找到那罗盘,不能这么大方了。
“还有多远?”他忍不住问道。
“不远了,就在前面那栋三层的屋子,我记得就在一楼,不用爬上去。老哥,小心点,这里污水有点多。”
进去的小巷,有一层浅浅的污水,还散发出一阵臭味。
毕修善微微皱眉,心细的他,发现了不对劲。小巷原本也有砖头,隔一步就有一块垫着,还是他特意扔下去,为了不弄脏鞋子。
可是,现在数一下,发现砖头变多了。
那么,说明这里有人来光顾,希望对方别把自己的布局给搅乱,其他的垃圾,被捡走也就算,并不在意,他不是真正捡垃圾的人。
“嗯?有人进去了?”钱大同也皱眉。
刚进去不远,还没到那屋子的门口,他们就听到里面传出来声音,好像还不是一个人。只是,这声音,怎么听起来有点熟?好像在哪里听过。
毕修善眉头皱得更厉害,心里不安,感觉要坏事。
自己为了赚一千几百元,容易吗?故意提前踩点,然后埋下“地雷”等,做了不少准备,这要是被人破坏,他真想说句mmp。
“老哥放心,那罗盘看上去是木头做的,捡垃圾的人,应该也不会要。”毕修善说道。
与其说是安慰钱大同,让对方放心,还不如说是自我安慰。
“不好说,我们走快点。”钱大同催促。
中文网




鉴宝直播间 第二百四十章 传家宝
胡杨给了兰姐联系方式之后,继续和大家摸索这座拆迁区。
他们来到一条小巷,看到污水横流,本来是不想进去的,但晴天刚收的那只猫跳上墙头,已经溜了进去,大家只好跟上。
“小心点,让我先走。”王立波捡起几块砖头,走在前面。
在一些地方,将砖头放下,还让大家有个落脚的地方。
巷子虽然有二十多米的样子,但走这条巷子的,应该就只有一户人家。两边虽然也是墙,但两边屋子的门都没有往这边开。
整条巷子,就直通最后的一户人家,大门正好向着巷口,一目了然。
1...8788899091...21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