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宝直播间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专门无名之辈
主要是这一款没有花神杯出名,否则不是这个价格。
大家听了,尤其是王立波等人,心里一阵悸动,说不羡慕是假的。几十万呀!就这么得到了。
而最高兴的,无疑就是晴天,木易都没有她激动。
“木易哥,你发财了。”她把眼睛笑成月弯状,很好看。
她肯定是希望自己哥哥们发大财的,日子红火,才能更多支持她。
“ok!上次答应你的守护,这次可以开了。”木易也笑道。
其实,年守护他也有钱开,只是感觉有点伤。这次得到了横财,也就没那么肉疼了。其实,他发现,胡哥才是他的幸运星。今年,虽然运气还算不错,但最旺盛的时候,还是遇到胡哥之后,简直挡都挡不住。
因此,他想着,等这个杯子出手之后,分别给晴天和胡哥都开守护。
“嘻嘻!人家没有求,是你自己给的。”晴天高兴道。
木易轻咳两声,这丫头,是得了便宜还卖乖呀!
晴天直播间的哥哥们都忍不住偷笑,自己家主播开始无耻卖萌了。
“得!是我心甘情愿的,ok?”木易无奈地说道。
“既然说到康熙五彩,有个故事还挺有意思的。”胡杨跟大家说道。
故事,谁都爱听,纷纷竖起耳朵。
“早年间,首都琉璃厂发生的事情,好像是真的。
那时候,九龙斋隔壁是一家茶楼。来这里喝茶的一般都是打鼓的,打鼓的买来货物之后就到茶馆聚会,古玩店的掌柜,也经常来,看到好货就买。
有一次,有个打鼓的人来喝茶,跟茶馆的掌柜说,自己有一把壶,问要不要。掌柜看了之后,发现没有把儿的,一番讨价还价,半天才谈妥,十八元交易。
第二天,茶馆的掌柜和古玩店的掌柜说,自己有把茶壶,一百八十元买的,有把的话,值两千,问古玩店的掌柜收不收。
古玩店的掌柜瞧了半天,才决定两百元买下来。等回去之后,他物色了一个买家,跟买家说,如果有把的话,至少要两万,但现在只需要两千。
买家考虑了很久,最后两千元入手,然后找人弄了一个壶把上去。
那把茶壶,最后被故宫博物院七千元收购。最后大家才发现,那是一件康熙五彩瓷器,是一件国宝,全国只有两件,非常珍贵。”
大家听了,相当无语,古玩这行,真是一句话不能信,每转一手,都是十倍以上的利润,难怪古董是财富的象征。
“跟大家讲这么个故事,就是提醒大家,以后物色古玩的时候,千万不要听卖家吹牛,什么祖传宝物、多少钱买到手的等等,十有八.九都是编的。”
“胡哥,能不能帮我找买家?你知道,我们都是菜鸟,完全不认识人”木易拜托道。
这不是什么麻烦事,相反,或许还是个送人情的机会。
“没问题,我问问。康熙五彩,本就是宝贝,这种杯子,说不定能给人凑成套的,收藏的人应该有很多,不用担心。”
前不久,胡杨就加入了古玩协会的聊天群。
这个群,还是新建立没有多久的。方会长考虑到,以后年轻人会越来越多,所以也弄得潮流一点。而且,这样好像也很方便,信息流通更快。
胡杨拍了些照片,传到群里:“各位前辈,这种康熙五彩杯,官窑作品,有需要的吗?”
刚传上去没多久,胡杨就接到洪老的电话:“小胡,杯子留给我,我就差这个杯子就一套了,七十万如何?”
洪老是引导他加入古玩协会的引路人,胡杨也有一段时间没有见他了。
对那位前辈,他是很敬重的,是一位真心提携后辈的人。当时,茶谈会的时候,不断给他介绍同行,扩展人脉,都是不求回报的。
这段时间,其实也有电话的联络。每次发现国宝,他都会打电话来问情况、恭喜等等。
就像上次的九龙玉杯,还有昨天发现的柴窑瓷器,大家都有聊过。但最近洪老好像很忙,没时间出来喝茶。
“没问题呀!我一位朋友发现的,他急着出手。”
说完,转头看向木易。
“木易兄弟,七十万有位前辈要,你觉得怎样?”
木易自然没意见,连忙点头:“好!多谢胡哥。”
七十万,这远远超出他的意料。原本,来羊城,能得到一辆车,都感觉很幸运的。昨晚又得到一个价值好几万的瓶子,现在更是几十万的杯子都碰到。
他本身就是一个很容易满足的人,不是太贪心,所以对这种结果欣然接受。
“洪老,您现在还在羊城吗?如果在的话,我们晚点去找您。要是不在,我先帮您买下来。因为我这位朋友,可能明天就要回去的。”胡杨解释道。
洪老还真不在羊城,于是,就拜托胡杨,帮他先把杯子拿下,钱等回羊城之后再给胡杨。
“没问题!”
有人脉就是好办事,换成木易自己弄的话,都不知道怎么搞,拿去拍卖的话,也麻烦,而且要等一些时间。
有了这些收获,大家对这次拆迁地就有了更高的期待,大家发现,这还真是一块可以寻宝的地方,以后或许可以留意一下。
鉴宝直播间 第二百三十六章 遇到同行
拆迁区虽然能找到宝物,但胡杨他们来得有点晚了,应该早一点来,现在好多东西都被搬空,或许有些已经被当成垃圾处理了吧?
走了好几个处,胡杨他们发现,留下的都是一堆的生活垃圾,收废品的人估计都不会要。
对胡杨他们来说,这里是寻宝地。对拾荒的人来说,同样也是。
胡杨已经看到了好几波捡废品的人,男女老少都有。
“可惜,我不是本地人。不然,这盘花我肯定捧回去。”美容店的李思开口道。
只见墙脚的阴暗处,摆着一盆正开着娇艳的黑玫瑰,那不是纯黑色,而是黑中透着红色,而红色又透着黑色。
玫瑰有多种颜色,"qing ren"节玫瑰一般以红色为主,它象征热恋、爱的热烈,此外还有白、黄、橙、粉等色的玫瑰,黑色的,大家可能少见一点。
“黑色的玫瑰,应该是基因突变的吧?进化了的花?”王立波的女朋友小丽忍不住问道。
很多女人,对漂亮的花都有着一种热爱。或者说,对美丽的事物总有着一种追求。小丽在家的时候,还种过白玫瑰,但没有成活。
李思摇头:“应该是退化,而不是进化。”
“为什么?”晴天也问道。
女人聊起这些话题,立即就是一台戏。
李思在开美容店之前,其实考虑过开花店,对花卉了解比较多。
她告诉大家,其实,在自然界中黑色的花是非常罕见的,特别是真正的黑色花朵是不存在的,主要原因是黑色的花能够吸收到阳光中的全部光波,在阳光下升温很快,花的组织很容易受到伤害。
所以,这是大自然优胜劣汰的结果,黑色的花逐渐被淘汰,所以大家极少能看到黑色的花朵。
“还好,是放在角落阴暗处,如果摆出来,这盆花估计很难开成这么好。”李思说道。
大家有点惊讶,没什么表现的李思,居然还懂这些。
果然,这个世界上,每一个人都有自己擅长的,你没有发现而已,没有人是一无是处的,总会有某些方面的才能,让人惊叹。
“李思姐,你懂真多。”
听到晴天的赞扬,李思笑道:“我从小就爱花,后来想过开花店的,但考虑好久,没有付之行动。”
主要也跟朋友有关系,一直蛊惑她一起开美容店,说前途光明。她分析过,现在女性越来越爱美,美容店确实是有前景,所以也就跟着干,放弃了开花店。
华仔则是看着花盆,是瓷的,就不知道算不算古董。
要知道,花盆不是第一次称为胡哥的收获。有过这种经验,华仔很自然就把关注点放在花盆上,不像那些女的,只看上娇艳的花朵。
“胡哥,这花盆,值钱吗?”他忍不住问道。
此话一出,王立波等人,以及直播间的观众也反应过来。那花盆,花里花俏的,看上去好像不错的样子,会不会是古董?
胡杨看了几眼,摇头:“这是广彩瓷器,新烧的,也就是三五年的年头,加上没什么技术,很粗糙,不值钱。”
他告诉大家,不是说广彩瓷器都不值钱,事实上,广州彩色瓷器的历史虽然很短,只有区区的三百年左右,可也曾经辉煌过,被称为织金彩瓷。
广彩以构图紧密、色彩浓艳、金碧辉煌为特色,犹如万缕金丝织白玉,始于明代的广州三彩,到清代发展为五彩,并在乾隆年间逐步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
作为广州彩瓷初期产品的珐琅彩,以其高贵艳丽的特色,备受中外富豪贵族的喜爱,清廷列为贡品,外国一些王室贵族派官员专程来广州求购。后来干脆由欧洲商人带来彩瓷图样由中国商人按要求制造,专供出口。
“这么说吧!曾经的广彩,其实是深加工的产品。那时候,从从景德镇运来瓷坯,采用江西粉彩技艺仿照西洋彩画的方法加以彩绘,再焙烧而成。”胡杨跟大家说道。
这么解释,大家也就都明白了。
不管是什么产品,最赚钱的还是深加工的产品,卖原材料的是最低端的,赚的钱最少,几乎都是辛苦钱。
“以后遇到好的广彩瓷器,再跟大家深入研究,现在就不多说了。”
接着,胡杨带着大家继续朝前走。大家发现,这里也成为流浪猫的天堂,碰到了好几次的流浪猫,把这里当成了乐园。
“这么漂亮的猫,也忍心让它流浪?”晴天从包里拿出一点吃的,给尾随大家的一只猫喂食。
那猫挺有意思,跟了胡杨等人好几百米了,大家回头看,它就躲起来,大家走的时候,又偷偷跟在后面。
现在,晴天拿出食物,还有点警惕,可谁都看出它想吃。
“算了,我们走远点。”
果然,等大家稍微走远,猫咪三两口就吃掉,饿坏了。吃完之后,竟然还朝给它吃的晴天叫了两声。
胡杨笑道:“你现在可以试着接近它,应该有戏。这猫,好像是豹猫,挺值钱的,将它拐回去。”
“不是狸花猫吗?”有人忍不住问道。
很快,直播间有人认出,表示那是孟加拉豹猫,确实很值钱,血统比较纯的,一般都是上万,好几万也正常,行走的人民币呀!
“啧啧!我都想去偷猫,有组团的吗?比偷电瓶有前途多了。”
“查了一下,这种猫果然很贵,十几万的都有。”
“那些,都是血统很纯,品相极佳的才有那价格,一般都是三两万比较正常。不过,这种猫还有一定野性,要注意。”
“厉害!这么贵的猫,说扔就扔,要是我,真不舍得。”
“才几万元,对有钱人家来说,算什么?还不够给二奶买个包包。”
“二奶?兄弟,说出你的故事。”
……
孟加拉豹猫具有美洲豹猫的血统,是一种混血的猫种,骨子里还是有一定的野性的,但是作为宠物猫,豹猫却是非常温顺的。
它们有着甚至比野生豹猫还美丽的豹纹,狂野的外表与高超的弹跳,以及很好的攀爬能力。
据说,这种猫至少四代与家猫跨种培育的过程,才不具有野性,个性非常温驯,而且服从性高,自信、活泼、友善而不会冷漠与神经兮兮的,才成为适合家庭饲养的宠物猫。
晴天一听,有点心动。
并不是说这猫很贵才心动,她本身就是一个爱猫的人,加上看到这猫好像很有灵性,跟她有缘一样。
木易泼冷水:“你自己有时候都养不活,还养猫?”
他可是知道,这妞煮饭的水平,仅限于煮面的级别。自己经常吃外卖、零食等等。而且,养猫的话,等增加多少费用,不用猫粮吗?
木易是不建议这妞领养这种流浪猫的,为了安全期间,你还得带着它去检查、清洗一下吧?
别说什么行走中的人民币,估计自己反而要掏出一大笔。
当然,你要是捉回去,然后找个买家卖出去,那倒也可以,确实能赚一点。但他感觉,晴天那妞,肯定不会这么干。
“它要是愿意跟我走,那我就养它。”晴天考虑一下说道。
要是猫咪真的跟着她走,说明是缘分,辛苦一点、多支出一些,倒也无所谓。作为宅女,平时没什么陪伴,所以一个宠物对她有着一定的诱.惑力。
让大家没想到的是,晴天走几步,那猫咪还真跟过去,看样子,是认定了长期饭票。
晴天很开心,比刚才得到三四枚珍贵的邮票还要高兴,也不嫌脏,就把猫抱起来。木易则是变成了打杂的,做着华仔一样的工作——拿直播设备。
木易刚凑过去,想碰一下,谁知道原本温顺的猫咪立即张牙舞爪,发出“呜呜呜呜……”的警告声。
讪讪一笑,木易只好远离,很郁闷。
其他人看了,更加喜欢这猫咪。认主人的宠物,自然更惹人喜欢。不像很多狗子,只要是扔一块骨头,都会摇头摆尾的讨好。
“决定要养的话,最好还是过两天带它去检查一下,顺便打点疫苗什么的,应该也不会花太多钱。”木易提醒。
“知道啦!木易哥,我发现你越来越像我妈。”晴天笑道。
在她心里,每一个男人都有成为唠叨鬼的潜质,只是有些人的“开关”还没有被打开而已。
穿过一条小巷,躲开几坨猫狗的便便,胡杨他们又看到了捡垃圾的。这次,是一个背着孩子的妇女,手里提着两个大袋。
独立的女人真是了不起,她们不仅能养育后代,也能支撑整个家,很伟大。
妇女的身边,是一个中年人,看衣着,不像是捡垃圾的。此时,只见他手里捏着一枚东西,看了一会。
大家面面相觑,感情胡哥这是碰到了同行?也有人想到拆迁这块地方有宝物?
“大姐,我也不骗你,这是银做的,我给你两百元吧!”中年男人开口道。
不过,他眼底闪过的激动,却被胡杨捕捉到。胡杨的寻宝眼朝他手中的东西望去,发现还真是一枚宝物。
两百元,有点欺负人了。要是往常,这种事情,最好还是别插手,人家也是捡漏。但是,人家这位大姐生活不易,这么做就有点不地道了。
顶点
鉴宝直播间 第二百三十七章 装傻充愣
兰姐是个命苦的人,来自贵州大山,嫁了好几任男人,为好几个男人生了孩子,可没遇到一个良人。
从她们贵州、到湖南、广东等,嫁去过不少地方。
如今,她对男人基本上死了心,不想再找男人、再生孩子了,一心想着怎么让自己母子更好生活下去。娘家,她没有脸回去,毕竟嫁了好几次的人。
因为要带孩子,一般的工作找不到,人家不要,所以,她只能背着孩子,到处捡废品维持生计。
她目前就住在另一个城中村,得知这里拆迁,知道肯定有不少好东西。
于是,兰姐这些天几乎天天来这里拾荒,每天都有不少收获。一周的时间,已经赚了两千多元。
不过,兰姐明白,这种好事很快就好结束了。因为随着拾荒的人越来越多,这里的资源越来越少。
她估摸着,再过两天,基本上有价值的都会被捡走。
所以,今天一大早,她就背着孩子过来。这已经是她今天第二趟的收获,主要是一些废铜之类。
她现在也很有经验,知道什么更值钱一点。铜的价格高,哪怕是废品回收,也有二十多元每斤。
刚才,她到一屋子,找到了不少东西,不仅有她想要的废铜,还在一旧柜子翻出几张人民币,以及一些硬币。
没想到,这些硬币里面,还夹杂这一枚她都不认识的银币。
现在,有人居然要花两百元买下,对她来说,是好消息。仅仅是那几张人民币,接近五百元,就让她今天满载而归,收获巨大。如果再卖掉这枚银币,今天的收入都差不多要达到一千元了。
她正要答应的时候,不远处传来一个声音。
“慢着,能让我看看吗?”
兰姐转头一看,是几位年轻人,她下意识点头。
“喂!到底卖不卖?不卖我就走啦!”中年人开始不耐烦。
实则,听到胡杨的那句话,他心里已经开始有点不安,所以以退为进。现在两百元不卖,说不定我走了没人要,所以,赶紧拿走两百元吧!
兰姐微微一慌,还真怕到嘴的两百元飞了。
刚要说话,又被胡杨抢先开口:“两百是吗?我也是可以出的,你走就走,大姐别担心。”
听到这话,无疑给兰姐一枚定心丸。
那中年人狠狠地瞪了一眼半路杀出的程咬金,然后加价:“三百。”
啧啧!
不是说要走的吗?加什么钱?而且,那表情,有点气急败坏的模样,看得出,很在乎那枚银币。
兰姐又不是傻,看到这种情况,自然明白,自己捡到的那枚银币,应该是挺值钱的。于是,她淡定起来,不声不响将自己的那枚银币拿回来。
“能让我先看看吗?”胡杨又问道。
兰姐马上将银币递过去,多一个人竞争,对她而言,都是好事。
“三百五十!”中年人咬着牙,又加了五十元。
原本,两百元就能拿下的,这个年轻人的出现,立即要他多掏了差不多一倍的钱,岂能不恨这个人。
都说,挡人财路,如杀人父母!
直播间的观众却很看不起这个人,也忒小气了,加价也都是一百几十元。要是往常,你要从其他文物贩子身上赚多少,大家都不会看不顺眼。可生活那么艰辛的人,你好意思赚这种亏心钱?良心不会痛吗?
再说,你吃肉,也得给点汤别人喝呀!大家都发财,不好吗?就不能多给一点?
当然了,从某个角度来说,他这种做法,也无可厚非,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嘛!能自己吃下多少,肯定都想多啃一口。
“喂!哪里来的臭小子?动不动行规?”中年人忍不住说道。
嗯?行规都搬出来了吗?
“什么行规?”胡杨反问,装傻充愣,好像压根不知道你在说什么。
中年人有点疑惑,难道这小子不是古玩行的人?要不是的话,他没道理发现那枚银币的异端。可如果是行内人的话,没道理不知道行规。别人谈价钱的时候,一般是不能插一脚进来搅局的。
“匀荒货?懂吗?”中年人试探。
他说的是古玩行的行话,hēi shè hui有黑话,那是黑道上流通的暗语,而古董行是个古老的行当,也有很多行话。
比如,刚才他说的“匀荒货”,指专门走街串巷,下农村,到处收购来的古董。
“什么意思?”胡杨一愣。
直播间的观众看了,直接笑喷:胡哥,你继续演,我们都差不多猜出什么意思,你会不懂?
中年人更加迷惑,难道真的是外行人?
他认真看了一遍这行人,都是二十多的帅哥美女,还拿着古怪的东西,也不知道来这里干什么的。这些年轻人,不都喜欢跑繁华的地方去的吗?
“当我没说,大姐,五百元卖不卖?不卖的话,我真走了。它虽然是银做的,但现在银其实并不是太值钱。”
大家很无语,你多大年纪,还喊人家大姐?
兰姐看向胡杨,五百元她觉得还蛮多的,这个月的房租了。她本身住的是城中村条件比较差的单间,没有特别贵。
四大一线城市中,羊城的房租算是比较平民的了。不像首都、深圳、魔都那些地方,哪怕是一个单间,都可能是一两千元。
“这应该就是传说中的袁大头吧?听说挺值钱的,我给一千元。”胡杨开口。
清朝灭亡之后,袁世凯出任大总统。北洋政府鉴于当时铸币、纸币十分复杂,流通的中外货币在百种以上,规格不一,流通混乱,折算繁琐,民众积怨,同时也想借助货币改制以解决军费问题,便决定铸发国币。
袁世凯为了提高自己的统治地位,把他的头像铸于币面,“袁大头“由此而来。
很多人也知道,袁大头有收藏价值,在货币收藏界被称为银元之宝,它是中国近千种近代银币中流传广、影响的银元品种,也是近代中国币制变革中的一个重要角色。
由于它是实物货币,介于人们对贵金属的认可,以及对历史文化强烈的认同感,因此收藏的人不在少数。
直播间的人没看清那枚银币,但一听胡哥这么说,就基本上心里有谱。
如果是袁大头的话,也就难怪胡哥要出手。有些稀有版本的袁大头,价值上百万,甚至几百万的。
钱大同是个还算有点实力的民间玩家,这些年来,他从一名典当店的杂工,学到了一些本事,就开始出来混。
如今,虽然没什么名声,可也凭借自己的能力,赚了不少钱。
有人说他抠,好吧!没错!他就是抠,只有真正体验过生活的艰难,才会这么抠。他珍惜自己的每一分钱。
事实上,他现在的工作没什么档次,基本上都是走乡下之类,用最低价入手一些老东西,然后转手出去。
这种方法,对能力不强的人,是最妥当的发财方式。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