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鉴宝直播间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专门无名之辈
“这原本是海捞瓷,黏上了很多海洋生物,清理后,把青花都弄没了。”叶欣说道。
修复文物的时候,谁也做不到零差错,有些损失是在所难免的。
除了这种情况外,还有一些比较碎小,而且找不到原本的“母体”的碎片,也没什么价值,都是在清理的范畴之内。
当然,虽然眼前这些被定位为文物垃圾,但也不是随便扔在外面的垃圾桶。
首先,需要检验,确认真的连研究价值都没有了,签了名,才能拿去彻底销毁,不会流入古玩市场。
就像刚才那块青花都已经刮没的碎片,有些不法分子,可能还会弄回去,重新上色。
在这堆垃圾中,胡杨发现一件还算完整的物品,是一只碗。
或者不能说是一只,好像是两个层叠在一起的。这样的物件,之所以被丢弃,实在是因为它们表现太差,民窑的物件,古代老百姓家里用的。
不知为何,两个碗叠在一起,好像分不开,加上叠在里面的碗被浸泡得不成样子。
因此,在文物专家眼中,也就没有了修复的价值,干脆扔了吧!修复的成本,远远超过了这碗的价值,没有必要。
“这不要了?”胡杨问道。
叶欣有点奇怪,看了会胡杨,才点头:“是要清理的。”
“那给我吧!销毁了可惜。”
可惜?为什么这么说?
按理说,这个男人,应该是见过世面的人,眼界比较高,应该是看不上这种玩意的。别跟她说什么情怀,她认为胡杨肯定没有。
这话,反而引起了叶欣的警惕,将那层叠在一起的碗拿起来,认真观察。
两只碗中间,还有点缝隙,但就是掰不开,有点奇怪。
她观察了一会,忍不住摇摇头,这种东西,真没什么价值,搞不懂胡杨想些什么。这家伙现在是他们博物馆的贵宾,一件要销毁的文物垃圾,人家伸手要,总不能这点面子都不给吧?
“可以是可以,但还需要签名,走一走程序。”
胡杨点头:“哦!行,那一会签了名确认后,就交给我好了。”
直播间的观众,早就了解了胡哥的尿性,不是珍贵宝物,根本就没兴趣接手。由此可见,那件瓷碗,恐怕是另有玄机吧?
“胡哥这是要在博物馆捡漏?666!”
“叶美女,看仔细点,不要被胡哥得逞,他老奸诈了。”
“就是呀!他眼睛太毒,还是看仔细点吧!小心损失一件宝贝。”
……
直播间大家纷纷提醒,胡杨看了,忍不住翻白眼。感情是个美女,你们就提醒,生怕对方吃亏?
真要是宝贝,亏的也不是叶欣呀!而是博物馆,你们操心什么?
服了。
叶欣也看到直播间公屏的留言,一双怀疑的目光盯着胡杨,看得胡杨头皮发麻。
“叶姐,你这什么眼神?我真的只是觉得销毁了可惜,没别的意思。你们要舍不得,那销毁好了。”胡杨故作镇定。
叶欣不是草包,相反是很聪明的人,经过直播间大家的提醒,结合她对这人实力的判断,如何不怀疑?
两个民窑的瓷碗,被胡杨看上,这本身就很有问题。
“不是舍不得,说实话吧!看到什么了?既然喊我姐,应该坦白吧?要不然,我让陈老来研究一下,他是这方面的实力专家,要是他也看不出什么来,那我做主把它给你。”
胡杨听了,相当无语,这女人的疑心也太大了,活该三十出头了还单身,哪个男人喜欢整天疑神疑鬼的女人?迟早被她们整疯。
“叶姐,你这样很容易没朋友的。”
“没关系,我没打算交朋友。”
叶欣一句话,让胡杨噎住,看得直播间的观众直乐。
既然话都这么说了,胡杨想了想,还是说实话吧!
“这应该不是我们看到的两个碗,而是三个碗。”他告诉大家。
三个碗?
虽然不是现场看,但通过直播画面,大家看到的明明就是两个。两个碗叠在一起,虽然中间还有点缝隙,但有这么薄的碗吗?
见叶欣也一副惊疑的表情,胡杨建议道:“把你们博物馆最好的师傅请过来,让他将瓷器分离,一目了然。”
叶欣将信将疑:“那你们等一下,我去去就来。”
她离开后,胡杨看了一下直播间的发言,见大家都不相信,实在不敢相信,还有这么薄的瓷器。
“其实,薄如纸的瓷器不是没有,只是大家没有见过。同样,我也没有见过。”胡杨笑道。
大家听了,一阵无语。
胡哥你都没见过,那你说什么薄如纸的瓷器?这不是信口开河吗?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别说我,就算是古玩界的大拿,也不敢说自己什么文物都见过。薄如纸的瓷器,让我想起柴窑瓷器。
柴窑瓷器,现在还是一个谜,大家只在史书上见过它的记载。明朝的时候,一块碎片都能换金子,可见有多珍贵。
青如天、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这是历史对它的评价。可见,是有薄如纸的瓷器,只是这种瓷器太难保存,如今我们都看不到。
到今天,柴窑作品几乎是找不到,传闻日本有一件,但是不是真的还不好说。”胡杨跟大家解释。
刚才,寻宝眼看了一眼,让他大吃一惊,居然看不透。
要知道,现在他的中级寻宝眼,价值在五千万以内的,都难逃他的眼睛。看不透,说明那叠在一起的碗价值在五千万以上。
可是,眼睛看到的两个碗,都是民窑的劣质货,不要说千万,就是一千块都不值。
那么,胡杨也就猜测,里面肯定还有一件,非常薄,层在一起,大家根本看不到,只能瞧见一道细缝。
如此薄的瓷器,让胡杨想起传说中的柴窑瓷器。
听胡哥这么说,很多人连忙在网上查找柴窑的信息,果然如同胡哥说得那样,是一种很薄的瓷器。
这种瓷器,不仅还找不到一件整器,就连柴窑的遗址都没有找到,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最神秘的一种瓷器,千年之谜,大家只能从古籍上找到描述它的片言只语。
“不会吧!这么巧?”
“这才是真正失传千年的宝贝,就不知道是不是胡哥猜测的那样。”
“我看悬,柴窑,那么久都没有一点发现。”
“不好说,世事难料嘛!”
“如果是真的,那就太了不起了,绝世孤品。”
“绝世孤品夸张了,不是说日本得到一件吗?”
事实上,日本的那件青百合花瓶,还有很大争议。
那件青百合花瓶非常的精美,上半身跟我们的乐器喇叭一样,似乎在向上天绽放,而下半身有点像凤尾的感觉,特别是青百合花瓶的颜色。
而且,那件青百合花瓶并不完美,是修复过的。
瓶的开口处沿金线有35处铁镔修复的痕迹,那是中国独有的修复方法,对技术要求极高。
当时,就有专家质疑,认为那不是真正的柴窑瓷器,因为那瓷瓶有孔雀绿花觚。
行内人应该清楚,花觚始于元代,主要流行于明嘉靖、万历至清乾隆这一段时期。花觚的时代特征十分明显,明代的花觚主要是三段式的,上面是喇叭口,中间是鼓腹,下部是凤尾,器形古朴典雅。
最后,那瓶子的来历也有点不清不楚。根据日方提供的资料,那是明朝时期,朱棣皇帝赏赐给他们的。
这其实,变相承认,明朝的时候,日本曾经是中国藩属国的事实。
不过,根据史料记载,明成祖曾经派郑和出使日本,确立宗藩与册封关系,赐足利义满金印一枚,还曾先后赏赐足利义满冠服、锦绮、纱罗等礼品,但惟独没有赐瓷器的记载。
所以,认为是真品的根据,好像站不住脚。
事实上,这种瓷器,在明朝晚期的时候,就基本上连碎片都找不到。明朝前期,可能有,但也绝对是稀世珍品,皇室都没有几件,没道理赏赐给你一个刚加盟的藩属国。
有传闻,袁世凯的时候,他的管家,大收藏家郭葆昌以一处宅子、二十亩良田与人交换了一件柴窑器。
但是不是真的,没有人知道。事后,有人去找郭葆昌的后人,并没有发现传闻中的柴窑瓷器。
胡杨看到直播间大家的质疑,他也笑道:“当然,我也不肯定,只是猜测而已!至于是不是,大家不用着急,会有人给我们答案。”
他再次提醒大家,记得点关注。
三十万的关注量目标,他认为再过两天便能完成,他就能顺利升级透视眼。中级透视眼,能透视一米,应该是足够用的。
不多时,叶欣带着一位老人走进来。
她介绍,那就是刚才提到的陈老,在瓷器修复领域,国内也就那么几个人能和他抗衡。





鉴宝直播间 第二百二十一章 检测年代的黑科技
本来,这种小事情,是不足以陈老出马的。那民窑的瓷器,陈老也没有看过。他算是博物院元老级的人物,不可能这种小玩意都得他老人家一一过目,才清理出去。
只是叶欣不敢小看胡杨,这家伙已经被馆长夸上天,自然不可能弱,加上刚才的接触,她发现这人确实是有实力的。
胡杨看上的物件,没可能是表面上那么简单。
他说的,中间还夹着一个碗,虽然听起来很玄幻,可也并非没有可能,万一呢?她想起一种瓷器,叫柴窑,就更加不敢大意,连忙将镇馆的人物请出来。
“你就是小胡呀!小方和我说了你的事,做得好。”陈老一上来就开始夸。
并不是无脑夸,之所以对胡杨未曾见面,就有好感,不是因为胡杨捡到什么国宝级文物,也不是他的能力很出众,而是他听馆长说过,这个年轻人致力于传播传统文化。这种责任感,现在年轻人太少见了。
这位陈老,已经七十多岁,按理说,早就到了退休的年纪。但他是个闲不住的人,哪怕国家不给他开工资,也要继续工作。
这种现象,在中国老一辈里面,普遍存在。
他们习惯了劳碌,一旦清闲下来,整个人都会不舒服,总琢磨着找事情做。工作,已经被他们养成了一种习惯。
看着老人伸出的手,胡杨连忙紧握:“陈老抬举了,小子我还有很多东西要和你们这些老前辈学习。”
把方会长都喊小方的,足见这位老人的辈分之高。
陈老笑了笑,指着华仔手上的直播设备:“这就是你们的网络直播?现在多人看吗?”
胡杨点头:“因为平台的宣传,知道我今天造访博物馆,所以观看的朋友有不少,现在六十多万人。”
回答完,就跟直播间的观众说道:“大家跟陈老打声招呼。”
一时间,公屏全都是问候声,对这种老工作者,没有谁能讨厌起来。现在中国的繁荣,离不开老一辈的默默努力。
正是有他们的付出,现在我们才能安然享受这一切。
同时,各种礼物飘起来,全都是百元以上的礼物。胡杨知道今天直播间会比较多人观看,送礼物的自然也就多,所以设置了限定,百元以下的礼物,特效不会出现在屏幕。
这样的话,画面也就比较干净,大家看得比较清晰,观看体验好一点。
尤其是介绍到一些比较重要的东西,胡杨干脆将礼物特效全部关闭,就是怕影响到大家的观看体验。
此外,一些特定的时候,他还提前说明,大家先不要送礼物,搞得直播画面全都是礼物特效,影响别人观看。
这种行为,不仅没有让大家反感,反而得到了点赞。
所有人都知道,胡杨不缺那么点礼物收入,直播的目的,只是为了让大家看到一些传统文化而已。
这才是真心实意的直播,完全没有计较利益,很纯粹。
可以说,这样的主播,恐怕整个平台都找不到第二个。
陈老听了,吓一跳,五六十万人?那很多了。这么多观众,确实能为传播传统文化做出不少事情。
他看了一会直播间,看到那些打招呼的发言,也乐呵呵地举起一个手掌,摇了摇:“大家好,大家好!大家以后想要了解更多的传统文化,记得观看小胡的直播。”
没有什么自我介绍,或许在老人家眼中,自己没那么大功劳让大家认识、记住,是个不在乎名利的人。
随后,没有再废话,先打着灯光,观察那叠在一起的碗,尤其是那道细缝。强光照射,还用放大镜观察了一会。
“确实有隔离层,但到底是不是瓷器,还不好说。如果是瓷器,那好办,我有办法分离,试一下吧!”陈老认真起来。
因为他也知道,如果真的是瓷器,如此薄的胎体,应该是传说中的柴窑。
那么,就更加要小心。他怀着期待的心情,假如真的是柴窑瓷器,那不得了,相信整个中国文物界都会被发生十级地震。
要知道,当初日本传出,他们有一件柴窑瓷器,中国立即派出一个专家队伍去鉴定,可见对柴窑有多重视。
陈老没有着急,先按部就班,配制了一种溶液。
一边配制,一边做解说。事实上,这种溶液,博物馆本身就有备货,但他看到胡杨直播,还是多做一些工作,算是对胡杨直播的支持,让大家了解到一些更深入的内情。
“这瓷器是海底打捞上来的,粘合在一起,是因为海水中的一种物质。所以,想要很好地分离瓷器,就需要专门配制能溶解那种物质的溶液,还不能伤害到瓷器本身。
每一种情况,我们都要认真分析,分析到底是什么物质,然后根据相应的物质,做出相应的溶液。
这就涉及到化学领域,所以我们和羊城大学也有合作,他们在这方面给我们提供技术援助。”陈老讲解道。
他的讲解,比较课堂化,大家就像是在听老师讲课,一时间也感觉有点意思。
事实上,很多机构,都和大学有合作。毕竟有些大学有着非常专业的设备,还有专业的知识人才。
就像陈老说到的情况,遇到新的物质,可以让大学那边的研究人员作分析,然后制定相关的方案解决。
配制好溶液,将瓷碗放到里面浸泡,这需要一定的时间,急不得。
于是,陈老带大家看看其他的东西,增加点直播的内容。一时间,主播好像换了主角,胡杨和叶欣都没怎么说话了,在旁边像学生一样,跟大家一起聆听,学东西。
“给大家看一样科技,相信大家肯定有兴趣。
很多时候,大家肯定都会想,是怎么鉴定一件物品的年代,尤其是瓷器之类。除了我们习惯性的鉴定方法,也就是传统的‘目鉴’,还有就是借助一些科学仪器。
其中,瓷器方面,就有热释光。
我们也不能完全忽视科学的手段,有时候必须借助科学去解决一些问题,不能完全排斥科学手段。
实际上,传统文化,和科学并没有冲突。我们的传统文化,曾经也是先进的科学。比如瓷器的烧制,其实就是化学反应。”
陈老一边讲,一边带大家到旁边的一个房间。
在哪儿,胡杨看到了鉴别年代的黑科技——热释光。
据说,物质具有受热发光的性质,是电子在晶格间移动时释放储存能量的结果。
在一定的时距内,放射性元素u、th和k每年提供给晶体的核辐射总剂量是一个定量,释放的光子数,即热释光强度与贮能电子累积的时间成正比。
因此,通过测定晶体的热释光强度和每年接受的辐射总剂量,可计算样品的年龄。
这项技术,主要适用于受过烧灼或加热后的物质,被广泛应用于考古研究中。
在地质上对于测定因风化作用,分解和再沉积而形成的各种自然岩石,矿物的混合物也有效,特别是其中的石英,长石都能作为试样。在研究黄土地层的年龄方面,也取得了较理想的结果。
叶欣告诉大家,这项技术,可以测量数百年到一百万年之内的范围。
“不过,我们也不能完全依赖这所谓的科学,有时候,它也会骗人,太容易收到干扰,得出的结果就会不一样。
就像瓷器,热释光测年代法可以测量古陶瓷的年代,但是其所需的一种化学元素剂量的不同,可以对古陶瓷的年龄产生扰动,即可以让其岁数变大。
热释光的这个局限性也经常被造假者所利用。”陈老和大家说道。
胡杨也忍不住虚心请教:“这种方法测试年代,要花费多长时间?”
“也不一定,得根据具体情况而言,那些一千几百年的物件,一两天就有结果。对那些时间比较长的,统计的数据自然也就很庞大,所以时间会稍微长一点。”叶欣介绍道。
如此看来,局限性还是蛮大的,并不适合鉴宝用,只能一些鉴定机构会用到。
大家听了,也有点失望,还以为有多厉害的。居然挺多漏洞可以钻,根据陈老说的那样,还有人专门利用那些局限性造假。
“虽然有局限性,但它对我们的工作还是很有帮助的。不是每一个人,都能用眼睛去给一件文物断定年代的。”作为新时代的年轻人,叶欣对科学仪器比较推崇,比较偏重科学的手段。
陈老不偏不倚,笑道:“单一的传统方法,和单一的科学手段,其实都不好。最好的办法,就是两者结合,才能尽可能减少误差。”
参观完黑科技之后,大家再次回到原来的地方,查看溶解的程度。
大家发现,还挺快的。这么一会,原本黏在一起的瓷碗,已经脱落。
陈老含着期待的目光,将最上面的一个瓷碗拿开,放到一边。这时候,大家就看到,果然不出胡哥所料,里面真的还有一个瓷碗,薄得不像话。
陈老和叶欣都忍不住激动,似乎已经猜测到,那是什么宝贝。
“快,去请馆长过来。”陈老跟叶欣说道。
直播间一片哗然,这是第几次,胡哥发现失传国宝?




鉴宝直播间 第二百二十二章 激动的方馆长
方馆长还是主持会议,是针对如何安排展览九龙玉杯的事项,应该放在哪个区域的什么位置等等,有很多具体的事项。
九龙玉杯的消息,现在已经传出去,将会放在他们博物馆进行展览。
从昨天开始,就有很多电话打到方馆长的手机,或者博物馆,确认九龙玉杯的信息等等。
“接下来,我们要讲的是……”
还没说完,会议室的大门打开,叶欣先跟大家说一声抱歉,然后走到方馆长身边,在他耳边说了两句。
方馆长本来还惊讶,不是安排这丫头接待胡杨的吗?不会是出了什么问题吧?
但听了叶欣的话后,顿时脸色大变,猛地转头:“确定?”
他实在是太吃惊,自己博物馆居然藏着一件柴窑瓷器?要知道,柴窑在全世界都找不到一件完整的,日本传出来的哪一件,都被人怀疑是冒充货,根本不是真的。
万万没想到,他只是给面子,让胡杨来博物馆进行一次深入的直播,竟然让他发现了一件如此稀罕的国宝。
叶欣摇头:“还不敢确定,所以陈老让我通知您过去看看。”
方馆长点头,朝一脸懵逼的参会人员说道:“大家暂时散会,具体时间等通知。”
说完,根本不等大家反应过来,就跟着叶欣走出会议室,留下一群面面相觑的众人。他们纷纷暗想:还有什么事情,能比九龙玉杯更重要?
方馆长一边快步走,一边听叶欣将过程说出来。
他很感叹,也很郁闷,没想到自己的一个善举,居然换来这么大的惊喜。根据叶欣的描述,他几乎可以猜测,那可能就是传说中的柴窑。
特征很明显,胎体薄,明亮如镜,天青色,只是大家不敢乱敲,还不知道是什么声音。
“看来,我们的工作还是做得不够仔细,差点让一件国宝被销毁。”想到这,方馆长心有余悸。
同时,还赞扬胡杨几句,对那个年轻人,是越来越欣赏了。别的不说,单单是这份细心,就值得大家学习。
有时候,人不需要很聪明,不需要很强大的天赋,只要做事认真、仔细,其实就能有所作为,在自己的岗位上成就一番事业。
“嗯!以后确实要加强这方面的管理。不过,这次不能怪大家,情况很特殊。”叶欣还是维护大家说道。
方馆长微微点头,知道不能怪大家工作不认真。如果像叶欣说得那样,一件柴窑夹在两件民窑瓷器中间,那还真不好发现。
主要是两件民窑的瓷碗根本没什么价值,也就得不到多的关注,被忽略是人之常情的事情。
叶欣接着说道:“那个胡杨还真挺厉害的。”
方馆长一听,顿时笑了:“所以,你们要多交流,以后多来往,关系再进一步……”
叶欣翻白眼,这话有点糟糕,怎么听起来好像是在牵红线,介绍她和胡杨交往一样?
两人很快来到文物修复区,看到了胡杨等人。陈老还在仔细做鉴定,脸上满是兴奋。一旁的胡杨显得有点无聊,没人搭理。
方馆长一来就夸:“小胡,干得好。”
胡杨略显尴尬,这件宝物,他本来想要顺走的,只是迫于无奈,没得逞。现在听到物主的夸奖,有那么点不好意思。
“我这不是误打误撞吗?而且,是不是宝物,还不好说呢!”
1...7980818283...21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