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鉴宝直播间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专门无名之辈
嗯!有故事?
直播间的观众和胡哥一样诧异,怎么都没想到,那么大的一个博物馆的文物顾问,居然是一个二十岁出头的小姑娘,不会是00后的女孩子吧?
“你好!我是叶欣,省博物馆的文物顾问,很高兴今天能认识你!”叶欣很大方的伸手出来,主动握手。
胡杨苦笑:“叶顾问,你真让我吃惊,太年轻了。那么,今天就拜托你了。”
“其实,也没年轻啦!我八.九年的,在这里工作,已经几个年头。”叶欣不像其他女生,对自己的年龄保持神秘感,很大方公开。
她读书的时候就特别优秀,小学、初中和高中都跳了级。大学主修考古专业,因为优秀的成绩,被邀请到省博物馆工作。
到了省博物馆后,惊人的天赋又得到馆长的欣赏,都不用怎么熬资历,就升到了文物顾问的位置。有人甚至怀疑,方馆长是在培养接班人。
大家一听,再次吃惊,八.九年的长这样?童颜吗?驻颜有术呀!
胡杨瞪了一眼华仔:“把眼睛缩小点,不知道的人,还以为你看到了妖怪。”
此话一出,直播间的观众再也憋不住,全都狂笑起来。
“胡哥,这话怎么能说出来?”
“不过,这妖精我喜欢。”
“喜欢?学渣滚一边去,能混到顾问位置的,绝对是学霸级的人物。”
“别这样,想当年,我在班上也是能排进前十的学霸!给点面子。”
“兄弟,一个班才多少人?排前十,好意思说学霸?而且,你们班不会是普通班吧?”只有八零和九零的人,才记得学校有重点班和普通班的区分。
“咦!哥你也知道普通班?我就是重点班垫底被降下去的,随便考都能考个前十,好爽!从那以后,我就再也没有进重点班的想法了。”
在重点班,每天拼了命一样学习,只能混个差等生。而在普通班,天天睡大觉,还是老师心中的好学生,谁还想去重点班找虐?
“噗!你这是要笑死我?”
“别笑,当年……唉!往事不堪回首!”
一时间,让直播间一大波人开始怀念自己逝去的青春,很多人都是从那段艰苦的岁月走过来的,一个个唏嘘不已。
……
叶欣翻了翻白眼,直播间的男同志们狂赞可爱。
“咳咳!我这兄弟大惊小怪,见的世面少,你别见怪。对了,我们今天从什么地方开始参观?”胡杨问道。
然后,对自己直播间的几十万观众说道:“我来给大家科普一下……”
霎时间,直播间一大堆的发言:胡哥,你今天就省一省口水吧!我们要听小姐姐的科普!
呃!
叶欣知道胡杨在直播间,瞥了眼直播间,看到发言,顿时笑得很开心:“那要不我来说?你休息一下?”
“那怎么好意思?其实我直播间的观众朋友比较喜欢开玩笑。”
胡杨刚说完,一大堆的发言占据了公屏,还有丧心病狂的飞屏:胡哥,咱这次不是开玩笑,请自重!
顶点





鉴宝直播间 第二百一十八章 镇馆之宝
胡杨告诉大家,以后大家有空不妨可以到博物馆看看,不一定要花钱去游乐园的,了解一下历史文化也不多。
一般情况下,博物馆都是免费的。很多博物馆每周有一天会闭馆,不过,很少周末闭馆,毕竟大家都是周末才有时间。要是周末闭馆,博物馆就没什么看头了。
叶欣叶顾问给大家介绍,博物馆地下一层,地上五层,主要配置有展馆、藏品保藏系统、教育服务设施、业务科研设施以及安防、公共服务、综合管理系统等;展馆分为历史馆、自然馆、艺术馆和临展馆四大部分。
“各位,知道这座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是什么吗?”胡杨询问道。
直播间的观众中,就有本省人,也有去过博物馆的人,立即给出了答案。不过,他们表示也没有看过,因为好像是不对公众开放的。
大家一听,全都来兴趣了。沾了胡哥的福,有缘看到传说中的千金猴王砚。
“没错!千金猴王砚。这方砚台,我们之前好像也有提到过。现在,我们一起去看看吧!”胡杨对大家说道。
叶欣带领胡杨和华仔往前走,既然到了博物馆,镇馆之宝都没看到,那就太不应该了。
透过玻璃,大家能看到里面摆设出来的砚台。这方被誉为天下三大奇砚之首的千金猴王砚,不少人都很好奇,到底长什么样的。
只见砚为扁长方体,以名贵的端溪老坑大西洞石雕成,石色紫蓝稍带青苍,石质致密、坚实、细腻,嫩如小儿肌肤,有鱼脑冻、火捺、青花与金线等石品。
“大家看到了吧?砚堂有天然鱼脑冻形似猕猴,并有胭脂火捺环绕四周,在火捺的烘托下,猕猴形象生动逼真,栩栩如生。这都是天然形成的,大自然的杰作,也正是因为这,它才被评为天下三大奇砚之首。”胡杨跟大家说道。
此外,砚额、砚唇、砚背、砚侧均以薄意、浅雕手法,因材施艺、精雕出崇山峻岭、流泉飞瀑,桃树硕实等纹饰。
砚两侧刻隶书铭,右侧铭:“千金猴王砚,光绪壬辰,禺山何氏闲叟珍藏“,左侧铭:“郭兰祥作砚,项信南刊字“。
“我看到直播间有朋友问值多少钱,理论上,这种宝物,价值连城。但你非要用金钱来衡量的话,拿去拍卖,几千万肯定很多人抢,具体能拍到什么天价,没有人知道。
既然看了千金猴王砚,那我们肯定得看另外一件端砚,也是三大奇砚中的一件,名为岩华四象砚。
得咧!我马上闭嘴,让美女给你们说,你们这帮混蛋。”胡杨才说没多少句,又被直播间的观众们拆台。
他发现,这些家伙越来越放肆了。
随着接触的时间长,直播间的观众跟胡哥的关系一步步拉近,一个个都肆无忌惮开玩笑起来。
可能也正是因为这样,他们感觉胡哥特别亲近,明明是个大富豪,偏偏一点架子都没有。
叶欣给大家说道:“大家看这边,也就是刚才你们胡哥提到的三大奇砚之一的岩华四象砚。”
只见它石色青灰偏蓝,石质娇嫩细腻,砚为长方形。砚额左上角刻有这方砚的名字“岩华四象砚“。
制砚的匠师根据砚额上天然的“黄龙纹“,巧妙地雕琢成松树,枝干横斜、松针丰厚。
旁边浅雕而成的鹤首与砚堂中的天然鱼脑冻巧妙地结合成一只生动的白鹤,白鹤扑动双翅,正翘首啄食松叶,形态逼真。
“我们特别感谢商承祚先生,正是因为他,大家才有机会看到这两块奇砚。”
随后,叶欣把两块砚台的故事给大家稍作讲述。
还告诉大家,其实三大奇砚,都是从一个老坑开采出来的。
光绪年间,张之洞出任两广总督。这家伙是个端砚的铁杆粉丝,一来到两广,就吩咐自己手下的幕僚何蓬洲负责组织开坑挖石造砚台。
一开始,何蓬洲是兢兢业业,每次开采到好端石,何蓬洲便令工匠制成好砚送给张之洞。
但是,有一天,有人来报,说发现了三块绝顶的砚石。何蓬洲去一看,只见端石上面花纹绚丽,这样天然的砚石可遇不可求。
“聘请当时著名的制砚世家郭家的传人郭兰祥大师,专门打造了三方砚台。每一方都有一只酷似动物的花纹形象,一方似猴,为猴王砚;一方为鹤;还有一方像卧牛。
拿到这三方砚台,何蓬洲就动了歪心思。这次没有跟往常那样,将它们交给张之洞,而是自己偷偷地藏了起来。”
由于名声实在太大,许多人都想得到,抗战的时候,三方奇砚转了好几个人的手,甚至被汪精卫的老婆得到过,日本投降后,又被人掠夺,然后流落民间。
后来,就是被商承祚教授无意间发现了千金猴王砚,多方打听,又找到了贩卖千金猴王砚的中年妇女,再次从她手中买到岩华四象砚。
“可惜,最后的一方奇砚始终不知所踪,我们博物馆找了好多年,都没有音讯,非常遗憾。”叶欣跟大家说道。
自从得到两方奇砚,广.东省博物馆就一直在寻找最后青牛砚的下落,可就是毫无音讯。
观赏了两方奇砚之后,胡杨继续带领大家看其他的宝物。
这座博物馆,被定为首批国家一级的博物馆,馆藏很丰富,达到十七万多件,想要一两天内看完,那是不可能的,只能带大家看些比较具有代表性的。
“仅仅是国家一级文物,就有四百多件。其中,大家一直挂在嘴上的元青花,这里就有。上次我得到的宣德炉,这里也有。”胡杨说道。
而且,那件宣德炉也是明朝的宝物,不是清朝、民国仿造的。
当然,是不是宣德年间造的,就还有争议性。但不能否认其珍贵性。
元青花就更不用说,相信大家都听说过,动则几千万,甚至价值上亿的宝物。
不多时,展示在镜头前的,是一尊青花人物纹玉壶春瓶,高30厘米、口径8厘米。该器物撇口、细长颈、广圆腹、圈足。内口沿绘一周缠枝花纹,颈部为蕉叶纹及如意纹,腹部主题纹饰为人物故事图,足壁是如意纹。
叶欣和大家说:“壶春瓶是元代盛行的器形,基本沿袭宋代制式,但较宋代显得厚重饱满。
这件元青花,属于国家一级文物,很珍贵。二三十年前,有不法分子想要将它带出国境。还好,很幸运被抽样检查,才把这件珍宝留了下来。”
“说到元青花,我想告诉大家,咱们国家并不是收藏最多的国家。
目前,元青花收藏最多的国家,应该是土耳其,估计有四十多件。都是当年元朝出口西域遗留下来的。”胡杨跟大家说道。
大家也知道,当年元朝的疆域辽阔,打下的江山很大,土耳其几乎都是元朝的邻国,生意来往也就很正常。
中国虽然是元青花的生产地,但遗留到今天的元青花,中国是比较少的国家,就连菲律宾等东南亚国家也时有发现。
元青花之所以珍贵,全因存世量稀少。
根据不完全统计,全世界也就一百来件。
像日本、英国等博物馆珍藏的,什么来历,相信大家心知肚明,两个国家的祖辈都是小偷、强盗。
不要老标榜英伦什么绅士风格,他们最无耻,曾经的日不落帝国,几乎是掠夺了全世界养肥自己的。
看着胡杨侃侃而谈,各种信息信手拈来,叶欣很惊讶。这个人,果然像馆长说得那样,很厉害呀!
观赏完元青花,又看宣德炉。
叶欣介绍:“这是明朝的透雕云龙纹铜炉。”
只见铜炉平底,弯曲的竹节形足。盖高挺,有圆角方钮。盖与钮饰透雕云龙纹,盖接近钮处饰一圈莲瓣纹。腹饰二龙争寿纹。盖边、钮边、炉唇及底边缘饰竹节纹。
外底中心部位刻阳文六字楷书款“大明宣德年制“。
“刚才,你说你也得到一件?”叶欣忍不住问道。
要知道,明朝宣德炉是非常珍贵的,哪怕不是头一批生产的正宗宣德炉,明朝后面仿造的宣德炉,保留到今天,也是相当罕见。
只要有,差不多马上可以评为国家一级文物。
“是捡过一件,但现在已经不在我手上,落在了福建华世雄前辈手中,方会长应该认识的。”胡杨说道。
叶欣有些震惊,这个男人的运气也太好了吧?
她听馆长说过,这家伙还得到了失传千年的《踏雪图》,以及现在就保存在博物馆的九龙玉杯。
哪一件不是可以轻松评为国家一级文物的?异常珍贵。
别人可能一生都碰不到一件,但这人才一个月,就连续找到了三四件,这运气没谁了。
胡杨陆陆续续带大家看了很多的一级文物,都简单做了讲解,让大家稍微了解那些信息。
“前面是文物修复的区域,我可以带大家去看看,但不能打扰到师傅们的工作。”叶欣跟大家说道。
顶点




鉴宝直播间 第二百一十九章 文物修复
文物修复,是一个大课题,要知道,文物的分类就有很多,要涉及到方方面面古代艺术品的修复,可不是那么容易。
首先,你起码得知道,那件文物的构造,它原本是怎么样的。比如一幅画,你要是不知道它原本的细节,那片竹叶应该是朝哪个方向生长等等,你怎么修复?随便画上去?
然后,你得知道,它是怎么诞生的。这个过程,你得知道,可能会涉及到一些制造的技术,比如一件瓷器,你得知道它是用什么材料、怎么烧出来的,才能修复它。
因此,修复文物的专家,胡杨觉得他们才厉害。
“他们属于默默贡献的一群人,应该得到应有的敬重,我希望大家和我一样,对这群工作者给予足够的敬仰。
许多文物我们看起来完美无瑕,但其实,好多都是损坏过的,正是有了文物修复专家们的付出,我们才能看到那么完美无缺的古代艺术品。”胡杨跟大家说道。
叶欣带着大家轻步走进去,大家说话都尽量压低声音。
文物修复这个区域,也分门别类,各有各的地盘。
最先看到的,是瓷器的修复,整片空间,好几位工作人员正在忙碌。大家看到的,满眼都是各种碎片、工具、材料等等。
胡杨将目光落在已经修复好的几件瓷瓶上,让华仔给特写镜头。
“大家看到了吧!这就是经过修复后的瓷器,不认真看的话,根本看不出什么破绽,只有在放大镜下,才能发现这是一件碎过的瓶子。”
他告诉大家,这是经过精心修复的,不是那种随便修修补补,一眼看就能看出“补丁”的那种。
从这也能看出,眼前的几件瓷器瓶子属于比较珍贵的文物,才会花大力气,搞得这么好。
胡杨不敢拿起来乱动,毕竟人家好不容易修复好,有些可能还不是太稳固,要是二次损坏,修复难度也会变高。
“你们也看到,这瓶子的肩上,有一条龙,所以它叫蟠龙瓶,宋元明三代比较多,清朝也有,而且更加精美。
眼前的这一件,就是南宋的粉青瓷,很珍贵,值得花大力气去修复。”
说到蟠龙瓶,胡杨还顺口告诉大家,蟠龙比较特殊,属于还未能飞升的龙。
在古代汉族建筑中,一般把盘绕在柱上的龙和装饰庄梁上、天花板上的龙均习惯地称为蟠龙。
“蟠龙瓶还和宋徽宗皇帝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或者说,这种瓶子最早就是由他叫起来。
这应该要从钧窑说起,钧窑夺天地造化,经常能无意间烧出各种纹路、图案等,大家都是知道的,这是钧窑珍贵的原因之一。
宋徽宗的时候,有人就烧出一件钧窑瓷瓶,瓶肩上有龙王的图案,进贡给宋徽宗。宋徽宗看了很喜欢,于是,就起了个名字,叫蟠龙瓶。”
不得不说,宋朝的皇帝还是蛮文青的,都比较有文化,而且艺术感比较强。
玩书法的、玩木工的、斗蟋蟀的等等,宋朝皇帝占了个遍。可以说,是中国历代皇帝中最会玩的了。
老赵家,还是比较适合玩艺术,统治国家不怎么在行,性格太弱了。
无论是北宋,还是南宋,虽然军事实力不怎么强,但各种艺术文化却发展到了一个高峰。
当然,这跟宋朝经济繁荣有很大关系。经济发展得好,上到皇帝,下到平民百姓,都会追求艺术的精神享受。
可能会有人不相信,古代经济还能繁荣到什么程度?经常饿死人,一个水灾什么的,一片死尸。
但你要是研究过中国各朝代的经济状况,你就会发现,比起其他国家,我们中国确实是世界的财富中心。
就拿宋朝来说,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懦弱。但大家或许不知道,宋朝是中国所有朝代里面,经济发展最好的时代,经济总值占到了全世界百分之六十以上。
汉朝、唐朝和明朝,大概占一半左右。大家所熟知的清朝,看似也不错,但只占百分之二三十而已。
直播间里面,各个朝代的粉丝又开始撕逼。可怜,清朝又被各种咒骂、指责。
“其实,每个朝代的发展特色不一样,不好比较高低。就拿大家不大熟悉的隋朝来说,虽然到了杨广就灭亡。
但是,这个朝代对后世的影响也很大。今天的京杭大运河,就是杨广挖出来的,受益了一两千年。
就这么个皇帝,还整天被你们骂残暴。
我个人很欣赏杨广,他的贡献,不仅仅是大运河。一直影响后世的科举制度,也是他先弄出来的。
隋朝之所以在他手里灭亡,主要还是因为他太执着打高句丽,也就是现在的朝.鲜和韩国,三次打到了人家的家门口,确实有点欺人太甚的意味。
不过,这么一来,消耗巨大,也就引起了民变,帝国很快轰然倒塌,让唐朝捡了个便宜。可以说,唐朝那么繁华,有隋朝很大的功劳。”胡杨发表自己的看法。
有人会说,杨广就是个战争狂魔,亲自带兵打吐谷浑,三四次攻打高句丽等,反正周围的小国家都要被他痛打一遍,要一直打到人家喊爸爸为止。
要这么说,好像也没有错。杨广本身是个有野心的人,不想扩大国土面积的皇帝,不是好皇帝。
“然后,我们说一说粉青瓷吧!这是龙泉青釉的品种之一。
在宋代,龙泉的地位,就像是今天的景德镇。当时,最好的瓷器,基本上都是龙泉烧出来的。
粉青瓷,最早出现在南宋,算是青瓷品种里面,比较精美的一个品种。
大家也看到,这釉面很有玻璃的质感。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是相当难得了,属于精品。这蟠龙瓶,要是没有损坏的话,随随便便也能拍个上千万。”
事实上,宋朝很多官窑瓷器,都能拍到几百万、上千万,很珍贵。
所以,博物馆花这么大力气,修复这件蟠龙瓶,也就能解释通了。
叶欣越来越吃惊,她是第一次见有年轻人比她还能说各种历史知识,简直就是一场脱口秀。
果然,人家是名不虚传的,确实有料。
镜头切换到工作人员的身上,每个人都在专心致志做着自己的事情。
叶欣介绍:“瓷器修复,有好几道程序。大家可以看那边,清洗瓷器属于第一道程序,很有讲究,不是随便放点洗洁精擦一擦那么简单。
首先用清水粗洗灰尘、泥巴,再用水加洗洁别精洗油腻、污垢及,断裂碴口。用刷子、竹签、小刀等手工清洗。
然后,还要机械去污,以及化学去污等。”
所谓的“机械去污”,就是对有些坚硬的附着物,用小型超声波清洗机或电动刻字笔等清洗。
那种东西,用清洁剂是洗不掉的。比如一些海捞瓷,经常会附着一些贝壳什么的,严重影响了瓷器本身的美观。
而化学去污,应该好理解一点,主要对瓷器上的碳酸钙、镁等用稀释的盐酸或甲酸清除。
“其实,最重要的,还是清洗断口,要比较专业的人才能做。断口清洗不干净,粘合的时候,就会留下清晰的痕迹。”胡杨补充。
清洗过的古瓷碎片,按照序号,一块块摆放,非常有秩序。
接下来的工作,就是拼接。这就和大家平时玩的拼图是一样的,你得找到每一块碎片的位置,将它们拼凑成一件完整的瓷器。
这就需要工作人员根据器物的形状、纹饰、颜色进行试拼编排,用笔写上记号,并计划好粘接的顺序。
“最后的粘合工作,是最关键的,决定一件瓷器修复的成功和失败,以及修复的质量。”胡杨跟大家说道。
粘接是修复瓷器中难度较高的工序,操作时要按照事前定的方案照顾到上下左右,碎的较多的可以从底部开始拈,有些可从口沿开始粘,必须做到每粘一块不能有丝毫的差错。如果一块错位,最后将无法合严。
粘接时还要注意不要涂胶太多,要将胶涂在瓷片中心,合对时一定要加压,并用白布带捆绑好,流出的胶马上用丙酮擦净。
整个古瓷修复的流程,通过胡杨的直播间,首次对大家公开。
大家才知道,修复一件瓷器,要做的工作可能不是太多,但需要非常细心,对各种材料也很严格。
“长见识了,原来是这么修复国宝的。”
“这种工作,真不是一般人能做,太无聊了。你们也看到,刚才他们都没有说话,这种环境,我一个话唠,绝对是受不了的。”
“还是胡哥的直播有内容,让大家认识到很多事物。”
……
胡杨的目光忽然落在角落处,那一大堆的废品。
“那些都是被确认无法修复,没太大意义的文物垃圾,会定期清理。”叶欣说道。
其实,他们博物馆还好,文物还不是最多的。像故宫博物院,上百万件的文物,大量来不及修复的文物,失去了最佳的修复机会,也就失去了意义,都会定期做清理,每天都有一部分变成文物垃圾。
顶点




鉴宝直播间 第二百二十章 三只碗?
华仔都过去,捡起一片碎片,发现上面的青花图案都被刮没了。这样的碎片,确实没有什么价值可言,可以扔了。
要知道,古瓷碎片之所以还有人收藏,最重要的,还是碎片上的图案。
以前,胡哥指点大家入手古瓷碎片,也明确说过,最好就是挑那种图案还完整的碎片,价值高一些。
1...7879808182...21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