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宝直播间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专门无名之辈
大家会发现,只要是汉族掌管朝政,对文化的追求,永远都是无止境的,总能把一个个文化推向巅峰。
像古铜镜,就是明清两代也比元朝强很多。
可能是元朝的疆域太大,大家忙着怎么管理这么大的一个帝国,没心思发展其他的。
鉴定完毕,有人欢喜有人愁!
胡杨在小莉的带领下,前往军嫂应彩霞的家中。一方面,只是想了解一下其家中什么情况,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另一方面,则是瞧一瞧,家里有没有其他的宝物。
应彩霞的家靠近河边,门口拴着一条大黑狗,虽然是土狗,但气势不凡,很警惕,看到陌生人就狂吠,凶神恶煞。
家中没有顶梁柱的男人,就养了这么一条看家狗守着,不让人欺负。
顶点
鉴宝直播间 第一百七十四章 数量恐怖的伟人徽章(加更)
应彩霞立即出门,斥责那条大黑狗,大黑狗夹着尾巴缩到门角,委屈巴巴的样子。
进了屋子,胡杨等人发现,屋内虽然简陋,但比较整洁。里头,还有两位老人,非常显老,估计一堆的老毛病,行动不是很方便,应该就是应彩霞的家公和家婆。
两位老人对大家的到来很欢迎,已经泡好茶。
“你这丫头,这次出去,终于碰到好人了。”老奶奶欣慰地跟小莉说道。
之前的事,她听说,就是觉得气愤而已。要是那男的敢来他们村,非得打断他的第三条腿不可。
而这次出去,显然运气好了很多,得到了贵人的相助。
这次更是将贵人带回村,让村里人都受益,是个好孩子。
小莉走过去,扶着老人家:“阿婆,你这背还痛吗?”
“老毛病,一干活就喘气,一喘气就背痛,不碍事,都习惯了。”
墙上,挂着一个身穿军服男子汉的相架,旁边是忠烈的锦旗。再边上,则是一幅毛领导的画像。
民间家里贴毛领导的画像,也是几十年来的一种信仰。或许,在很多老百姓的心里,毛领导就是信仰。
一代伟人,对近现代中国的影响确实是巨大的。
他能改变整个国家的命运,所以在老百姓眼中,画像无疑是镇宅之宝了。于是,就有了贴毛领导画像的习俗。
胡杨先是和老人家打招呼,交流了一会。
胡杨才问道:“这幅*****画像,很久的吧?”
直播间的大家才把注意力放在那幅画像上。很快,有人也发现了不同之处。一般来说,他们看到的毛领导画像,都是一个头像。可现在看到的这一幅,是个全身像。
既然胡哥这么问,说明这幅画像应该是珍贵的,值多少钱就不知道。
老人沉入回忆,半晌,才点头:“很久了,老一辈买的,搬了两次屋子,都弄下来重新贴。”
许多人,一过年就买一张这样的画像,第二年就要换掉新的。但他家不一样,这张是留到了现在。
说起这幅画像,老人好像是想起了一些事,笑着跟大家分享。
“当时,我还很小,那时候家里都没有电视机。整个村子,就只有一户人家有。”
小莉立即抢说:“我知道,以前我们老师也说过,就是村尾的吴老四家。”
“没错!他家以前是可以的,他的爷爷是个喜欢闯荡的人,不甘心呆在村里发霉。跑出去后,就带回来电视机。但带回来就傻眼了,村里还没有通电。”老人乐呵呵地谈着当年的趣事。
直播间的观众一听,全都爆笑。
这就尴尬了,连电都还没有,你扛个电视机回来干嘛呢?
“后来呀!他打听了一下,最后又跑出去,弄回来一台小发电机。以后,村里谁家娶媳妇,有喜事等等,都是从他家拉电回去,安装灯泡。”
直播间的人一阵阵的666声,直接将发电机都拖回家,就问你怕不怕,就是这么猛的人。
直播间有人解释,那种小发电机,其实在以前也不太贵。他表示,自己存也有,同样是差不多的情况,那时候村里没有电。弄一台回去,随便用引导溪水冲击,就能不断发电。
那电量,也只够三五家人用而已,功率很低的。
可哪怕是这样,也很厉害了好吗?
老人见话题有点走偏,继续回到毛领导画像上:“有一年,快过年的时候。村里来了个乞丐,嗯!说是乞丐也不太正确。
那人的行为,确实就是在乞讨,家家户户去要钱、要吃的。
不过,人家要钱也不是白要。只要给一块钱,就送一张这种画像。所以我说,他也不太像乞丐。”
很快,就有人反应过来。这种,是乞丐商贩。拿着一些劣质产品,利用大家的同情心销售出去,看似是一个商贩,但行为却是乞丐一样。
这种人,在二三十年前,不少农村都遇到过。
每到过年,他们就带着一些轻便的小商品,逐村去跑。连吃的都不带,饿了就跟村民要点吃的。在他们看来,都快要过年了,大家会比较大方,吃的没必要带。
所以,才会有老人说的那样。
“这幅画像,就是那时候一块钱买的。当时,一块钱还是蛮多的。但老一辈很崇敬*****,觉得花这钱值得。”
那时候花大价钱买的,所以后面一直不舍得撕下来扔掉,一年年留着,就留到了今天。
“胡哥,这毛领导的画像,也有收藏价值?”
现在,华仔也开始问收藏价值,而不是值多少钱,逐渐入行了。
胡杨微微点头:“毛领导的画像有很多,有些是很出名的画家画出来的,然后刊印出来。某些刊印量并不多,比如这种全身像。
这一幅,应该是著名油画家董希文画出来的。
画像中,毛领导背着双手昂首站立在挺拔翠绿的松树旁,炯炯的眼神中透露出对祖国未来的无限自信。
这位画家过早去世,留存下来的只有少量作品,所以,他的作品会有一定的价值。哪怕不是他笔下的那一幅,而是这种经过刊印出来的。
这种全身像,本来就不多,刊印得少,所以珍贵。
我记得,曾经拍过一幅这款的,好像是二十二万。很可惜,这一张因为长时间跟空气的水分等接触,画质有点破坏,变得模糊了。”
大家听了,都替应彩霞一家感到可惜。如此说的话,那就不值钱了。
画这种东西,本来就是看画面、画质。现在画面都被破坏,价值自然也就大打折扣,甚至变得一文不值。
应彩霞等人先是惊喜,但听到最后,也很失落和遗憾。以前不知道它值钱呀!不然的话,早就收起来了。
二十多万呀!就这么没了,谁会不心痛?
反正应彩霞感觉心里滴血一样,二十多万是一大笔钱呀!
老人家似乎想起了什么,连忙站起来:“小伙子,你等一下,我找一样东西给你看。”
说完,不顾大家什么反应,自己就回到自己的房间,将老柜子的抽屉直接拉出来,把里面的东西倒出来,一样样地整理。
最后,他找到一样东西,拿出来,给胡杨递过去:“既然*****的画像都值钱,这东西应该也值钱吧?”
胡杨看了眼,是一枚*****的徽章。这种物品,一直有人收藏,很多人都是整套整套地收藏。
没想到,这家人还有红色情结,毛领导那个时代的东西留下不少。
大家不知道,毛领导像章数量之大,简直就是徽章史上的奇迹。根据不完全统计,仅仅是wenge时期,毛领导的徽章就发行了几万款,超过五亿枚。
因此,很多人收藏他的纪念章,都是几千枚几千枚地收藏,相当惊人。
眼前的这一枚纪念章,属于侧面像,红色底牙白色像,有长方形、五角形、圆形,品相保管完好无损,包浆入骨。
“一般来说,毛领导徽章不太值钱,因为数量真的太多了。多到什么程度呢?这么说吧!以我们现在中国人的人口数量,他的纪念章,能每人发两三枚。”
大家听了,都很吃惊,他们知道,肯定是很多的。毕竟是一代伟人,大家都尊敬,他的纪念章,很人多应该都喜欢。可是,没想到多到这种程度呀!
老人一听,又失望了。他还以为,这东西会值点钱呢!谁知道,原来那么多的。
“不过,这一枚比较特殊。头像的材料,是象牙做的,这属于限量版。大家也都知道,限量版通常都要贵很多的。这一枚,存世量也肯定有一些,但绝对是很少的,市场价值五万以上。”胡杨递回给老人。
老人家有点发呆,这转折,有点快,他没拐过弯来。
应彩霞则是欣喜不已,五万也很好了呀!
胡杨重新拿起刚才喝茶的杯子,用手转了转,笑道:“其实,最值钱的是这个杯子。不过,它本来是一套,十二个的,其他的呢?还能找到吗?”
啊?
所有人都惊讶地望着胡杨,直播间的观众也不例外。
大家认真看的话,就会发现,小小的杯子上,有绘画、诗词、书法,甚至印章等结合在一起,一看就知道,艺术含量非常高。
只见杯子撇口、深腹、浅圈足、胎体轻薄、器型精巧绝伦,造型规整优美,胎质乳白、器薄如纸、晶莹剔透。
杯身的一面,是一种花的图案,另一边则是两句关于这种花的赞美诗句,杯底的款字较小。
大爷努力回忆,以前这杯子,好像是不止一个,但也没有十二个那么多吧?他印象中,也就是三四个的样子,是不是都打碎了?
想到这种可能,大爷心里抽搐几下。
而老奶奶则是还有印象:“这杯子很久了的,我嫁过来的时候就有,那时候有四个的,后来陆续打碎了两个,还有一个不是放在碗柜里面吗?”
果然,女人对家里的物件是最熟悉的,有什么东西,放在那里?她们好像都记得一清二楚。
应彩霞赶紧去翻旧碗柜,还真找出一个差不多的出来,小心地递给胡杨。
胡杨接过来,笑道:“那真是可惜,这种宝贝很少。单个的话,我只能给你们一百二十万。要是整套的话,呵呵!那不是简单的乘以十二了。”
此话一出,所有人瞪大眼睛,尤其是应彩霞一家,都不淡定了。
顶点
鉴宝直播间 第一百七十五章 花神杯
一个杯子一百二十万,听胡哥这么说,这杯子一套是十二个的,哪怕是简单的乘以十二,也是一两千万。
妈呀!这是什么杯子?
应彩霞一家,连上惊喜、懊悔等复杂的神色闪过。一个杯子就一百二十万,他们家有两个,岂不是两百四十万?初闻这样的消息,如何不让他们惊喜?
两个杯子,就让他们家脱贫致富,瞬间能成为村里的首富。
这种消息,简直让他们一时半会还不敢相信。
然而,想到打碎了两个,两百多万呀!就没有了。谁知道,在那之前,他们家是不是有一套?祖辈一代人打碎一个的话,他们家可真够败家的。
“真的吗?”应彩霞惊呆地问道。
她很怕,这只是一个梦,或者只是一句对方的开玩笑,逗他们玩。
胡杨笑道:“你们要是愿意,可以两百四十万给我。当然,放到拍卖会去,可能还会高那么一点,就是稍微麻烦一点。”
应彩霞一家,老爷子立即拍板,表示卖给胡杨。不管对方会不会赚一点,都无所谓了。两百多万,足够他们家好好生活下去。
而且,没有胡杨的话,两个杯子的命运,很可能就是被不小心打碎。
“行,那我收下,看能不能以后再碰见,凑成一套。那样的话,我也能赚不少。”胡杨坦白道。
实际上,古玩这一行,不少古董都是一套的。很多人只是得到一两件。他们之所以高价求购,无非就是弄成一套,然后以天价转手出去。
大家都明白胡哥的意思,可还是敬佩胡哥。
换成别人,管你是什么好人还是坏人,先贬低那宝贝,然后用最低的价钱弄到手,自己大赚特赚,正所谓: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胡哥的这种行为,也有人看不顺眼,骂傻.逼,圣母婊什么的。
很快,就被禁言,或者踢了出去。圣母不圣母,也得看对象呀!这种家庭的人,你也好意思坑?太不是人了。
再说,人家胡哥想赚钱的话,很难吗?为什么要赚这种亏心钱?
对于直播间一些不和谐的声音,胡杨看到了,但没有反驳什么,做自己的事情,不用理会别人怎么评价你,自己觉得对就是了。
因为应彩霞有银行卡,那挺方便,胡杨网上转账两百四十万过去,很快就到账了。不是跨行,也不是双休日,银行效率还是可以的。
应彩霞查了一下,发现余额真的多了两百多万,那种不真实的感觉终于消散。这一刻,她忍不住别过头去,擦了一下眼角。
两位老人也很放心,将钱放在儿媳妇身上,人家为这个家,熬了十年,这都是应得的。再说,他们这把年纪,还能剩下多少日子?拿着钱做什么?
那些钱,最后还不是用在他们孙子身上?有什么不放心的?
“彩霞,去喊这丫头的爸妈过来,帮忙搭个灶,弄几桌,请二叔等人过来吃饭。以前,他们家帮助我们太多了。”老爷子开口。
其实,最主要,还是想要请胡杨他们吃饭。村里那些帮过他们家的,并不着急。主要是他们知道,胡杨这行人今天就要走的。
“嗯!我这就去。”应彩霞小跑出去。
两老则是继续陪胡杨他们说话。而胡杨把玩着两个杯子,跟大家说道:“这是康熙年间的青花五彩十二花神杯,一共有十二个,分别对应十二个月的十二种花卉,制作而成的杯子。
这种五彩瓷,是从明朝成化斗彩演变而成的。
清朝,一直想要模仿明朝的成化斗彩瓷器,但发现就是做不到,于是就搞出了五彩瓷。
其实,清朝弄出来的斗彩,画面性更强,但也失去了成彩清秀飘逸的风采。
十二花神杯,算是清朝青花五彩瓷的巅峰之作。在清官窑中首次将绘画、诗词、书法、篆印结合在一起,无疑使瓷器具有更高的艺术造诣。”
胡杨告诉大家,目前,他暂时只听说开.封的博物馆收藏了一整套的十二花神杯,就连故宫博物院,也凑不整齐一整套,可见一整套的花神杯有多珍贵,几乎是被炒到了天价。
但这种天价还是没办法验证的,因为没有人能凑整齐一整套,进了博物馆的那些,是不可能在流入市场的。
“大家可能不知道,十二个杯子,价值也不一样,有高有低。比如我这两个,分别是三月的桃花杯,以及七月的兰花杯,价值就是一百万出头。
这并不是最贵的,最珍贵的应该是八月的桂花杯。
传闻,最珍贵的一套花神杯,应该是康熙自己玩的那一套,其中的桂花杯,后来被日本人抢走,带上货船运回自己国家,一直到现在,文物专家还查无音讯。”
嗯?又是日本人?
不得不说,那时候,日本入侵,是真的抢走了我们海量的国宝,现在的文物专家都计算不清楚。
他们国内的各大博物馆,几乎最珍贵的全是我们中国的国宝,而且占据了相当大的一部分馆藏作品。
“知道我为什么那么讨厌日本人了吧?”
“唉!那时候弱小,弱小就是原罪!谁都可以欺负。”
“所以,清朝收刮那么多民膏民脂,最后还是落入了列强的口袋,真恨不得捏死清朝那帮人,太败家了。”
……
看到直播间一大波的愤青,胡杨就顺着话题多讲几句:“我听说,二战那时候,日本的天皇就是个超级的康熙青花五彩十二月花神杯迷。
那时候,日本政府为了迎合天皇的爱好,成立了搜罗亚洲国家珍贵文物的东方史馆。
他们曾经特意的在华夏收集过康熙青花五彩十二月花神杯,日本把收集到的花神杯按照每一月的杯子分批藏在各个物资据点。他们战败后,大部队仓促撤退,有的物资地点直接被销毁,有的掩埋了下来,有的仓促运走。
不得不说,这种行为很恶劣。自己得不到的,宁愿砸掉,别人也别想得到。”
大家听后,都忍不住赞同胡哥这种说法,确实很让人愤怒。不单止日本,其他列强也一样,像八国联军侵华的时候,闯入有着万园之园之称的圆明园,搬不走的,统统砸掉,还不算,还要放一把火烧掉。
也正是这些事,后世的人对满清不是怨恨,而是失望,怒其不争,太不争气了,被人欺负到这种地步。
“好了,花神杯就说到这。以后,大家可以留意一下自己身边,有没有类似的杯子。一个杯子,差不多就可以换一套房子了。”胡杨笑道。
直播间不少人翻白眼,什么叫差不多?在他们的城市,已经是一套房子了,甚至还有剩余。
不过,听胡哥这么说,大家还真心动,觉得以后确实有必要留意一下,说不定真有呢?
远在西安的尤佳俊是个网络作家,不过,不出名,没什么火的作品,每个月就混个三千左右的温饱。
他空闲之余,就是玩玩游戏,看看直播。不过,他看直播,通常都是看游戏直播。一次无意间的机会,接触到胡哥的直播间,就被吸引住了。
说到底,他也还是年轻人,虽然蹉跎了好几年青春,感觉一事无成,年纪一天天老,有点无奈。对财富的追求,几乎是所有年轻人都不可避免的。
看到胡哥那创造财富的速度,他深深羡慕,很快就成为了胡哥忠实粉丝的一员,还加入了粉丝群,差不多最早跟随胡哥的那批老观众。
今天,码完字之后,尤佳俊点开直播,看了一会胡哥。
胡哥没有让他失望,果然又发现宝物,是两个杯子。不过,那杯子怎么看着有点眼熟?他连忙跑到自己客厅,真被他找到一个差不多的。
对照胡哥的描述,他觉得这是一个五月的石榴花杯。岂不是也值一百二十万?尤佳俊又惊又喜。
有一百多万,他还写什么?每个月混那么个三四千,情节还要被骂得孙子一样。他要是得到一百多万,首先要做的,就是去打赏几个盟主玩玩。
于是,他连忙在直播间发私信给胡哥,告诉这个消息。
胡杨过了一会才发现,因为私信有很多,有时候甚至也看不过来,其中有不少是一些女主播发来的,还带着一些暗示,俗称“走私”。
他看到那信息之后,开口道:“这位兄弟说他家也有一件,你加了我的粉丝群没有?可以加进去,然后上传一些照片给我看看。如果是真的,那就要恭喜你了。”
直播间的观众一惊,还真有人发现了?这么快吗?妈的!又有人要发财了,真是受不了。
尤佳俊赶紧将十多张各个角度的清晰照上传到群里,胡杨点开看了一会,说道:“这确实是五月的石榴花杯。不过,兄弟,你这杯子不是清朝的,而是民国仿造的。
当然,不要气馁,虽然是民国仿造的,也值钱。五十万左右,或许还会低三五万,不好说。”
听说是仿造的,直播间不少人不由自主地松了口气,脸上还露出微笑,不是就好。
但胡哥后面几句,那些人笑容僵住了。尼玛!就算是折半,只有四五十万,那也让他们羡慕妒忌恨呀!
尤佳俊本很失落,但听到最后,整个人神采飞扬起来。四五十万就四五十万吧!对他这种扑街写手来说,也是一大笔钱呀!
顶点
鉴宝直播间 第一百七十六章 村里的宝树
应彩霞家里发现两个杯子,价值两百多万的消息,瞬间火爆整个村子,比吴大山家的那宝贝厉害多了。
那震撼,让所有村民都久久不能回神。两百多万,他们村在这之前,还没有这么富裕的人。对方也就是祖上传下来的两个杯子而已。
“她真够走运的,死了老公硬是不走,这回就被她赌对了。”有妇女八卦道,语气透露着妒忌。
边上,一个村委干部听了,顿时斥责:“王娇,你说话最好注意点,有你这么说话的吗?今天,村长才提醒你们,不要那么长舌,不要总是背后说那些奇怪的话,是当耳边风吗?”
村长不希望,村里人惹得胡杨那些人不高兴,降低自己村子在人家心中的印象。所以,今天特意叮嘱过,让各家的妇女管好自己的嘴。
这才多久?又开始了?
应彩霞本来就得到村里不少人的敬重,你还这么说话,怕是失了智吧?要知道,当初自己村的年轻人在抢险救灾中牺牲,连县里的领导都特意下来,安抚家属等。
这样的人,是你们能随便议论的吗?
王娇脸色一阵青一阵红,反正很难堪。刚才,她是因为妒忌,才不小心说出口,话说出口之后,就有点后悔了。
先不说,应彩霞在村里人心中的形象怎么样。人家现在发了达,大家套好交情都来不及,哪能这么得罪?
“哼!你们都注意点,我听见也就当没听见,要是村长听到了,呵呵!”那位村干部冷眼看了一会聚在一起的几个妇女。
村里,就是她们最多事,整天摆弄是非。
此事,村长等人正在作陪,和胡杨聊天。虽然说,胡杨没能让他们村所有人都发财,但惠及到几户人,已经挺不错的了。
因此,对胡杨这个年轻人,他还是挺感谢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