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宝直播间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专门无名之辈
其实,之所以喊上胡杨一起去,并非想着让胡杨参与竞拍,一起做慈善活动。而是到时候,有可能会出现一些宝物,要是别人都没眼光,而你看中拍下来,那就是捡漏。
这种事情,好像经常发生,有人以低价拍下来的宝物,转眼身价暴涨很多倍,赚了一大笔。
就像前年,有人两万八千元拍到一个木雕,事后有专家鉴定那是明朝名家雕琢的作品,价值七十多万。
再上一年,有人才九千块拍下来的一件瓷器,事后被鉴定为清朝粉彩瓷,价值两百多万。
正是这一次次的捡漏,才让他们这每年举办的公益活动闻名远近,不少人都会在这一天慕名而来。
人民公园,这一天十分热闹,中间的一个球场,往常会有附近的孩子早早跑来霸占场地的。但今天,爱打球的年轻人都被赶走,场地早就被占下来。
球场的中央,是临时架设的一个高台,摊上红地毯,周边拉着不少横幅,其中很多都是打广告的,甚至连医院不孕不育的广告都跑了出来,让人哭笑不得。
菲姐带胡杨和华仔来到,活动已经开始。
胡杨还看到了外国人,并不是那种黑人,或者白人,而是跟中国人差不多的黄色人种。之所以胡杨能知道对方是外国人,是因为对方说着韩语。
他虽然不会说韩语、日语之类,但能大概听出是韩语和日语,至于什么意思,那就不知道了。
倒也不难理解,温州毕竟也是一个国际化的都市,有外国人很正常。
不过,居然跑来参加这种活动,那就少见了。
“呵呵!真以为每年都有那种好事,又来捡便宜。”菲姐冷笑道。
这话,让胡杨、华仔和直播间的观众们都有点摸不着脑袋了。
菲姐跟大家解释,这韩国人,去年也来过,还捡漏了一幅古画,赚了差不多百万,这是人民币,而不是他们不值钱的韩元。
今年又来,看来是上一年吃到了甜头。
直播间的观众们听后,很是郁闷,居然让韩国佬给赚了便宜,而且看样子,是打算将这种活动看上发财的机会呀!
“小心点,那家伙还是有点实力的。”菲姐提醒胡杨。
那人的鉴宝本领,她是见识过,就事论事,确实比国内的一些伪专家还要强。
大家也没猜错,金圣基就是冲着捡便宜的心态来的。
和其他韩国人一样,嘴上对中国很不屑,可心里不得不承认,中国的文化,尤其是古代文化源远流长,远不是他们小小韩国能比的。
这也是为什么,他们总喜欢霸占中国的文化,说到底,就是一种自卑心态。
就拿这些文物来说,他们韩国挖地三尺,能挖出几件来?就算有,轮价值,也远远不如中国的。
说句难听的话,他们的那些古代文化,基本上都是中国玩剩的。好多东西,都是偷偷从中国学过去的,偏偏没学到精髓,只有一些皮毛,这样的文化,自然也就没有那么值钱。
他从事这个行业之后,深感到中国古玩的博大精深。
这几年来,经常在中国活动,捡了不少漏,赚了不少钱。
前年,国内有人联系他,让他从中国搞一批刚出土的文物回去。那些人的计划,他略有耳闻,故意将那些东西运回去,然后埋在地下,制造一个偶然机会挖出来,就变成他们韩国的文物,伪造一些古代文化。
这种事情,已经不是他们第一次干。没办法,谁让他们国内没什么遗址?
一个博物馆,根本拿不出几件像样的文物出来。历史博物馆,一大半东西都是什么自然化石,有时候他都觉得搞笑。
不过,他没有多问,只要能赚钱,照办就是。
今年,这个城市又搞这种所谓的公益活动,他怎能错过?
拿着宝物来的,除了本市的古玩协会会员,还有就是一些有爱心的慈善家,以及有爱心的收藏家。
其实,今天活动上出现的物品,基本上都是真货,价值高低的问题而已。
菲姐介绍,台上讲话的,是本市古玩协会的会长。他们这个活动,就是他首先提出来的,并且做成远近闻名的特色活动,是个有能力的人。
作为古玩协会的会长,而且还是这个活动的领头人,自然也不会空手而来。
事实上,每年拿出来做公益活动的宝物,基本上都是这位会长的最珍贵,很少低于十万元的。
本次也不例外,他拿出来,所谓抛砖引玉的物件,是一个古代的枕头,瓷做的,
“瓷枕?古代人不嫌脑袋疼吗?”直播间有人忍不住要问。
“就是,翻身的时候,不会嫌硌脑袋吗?”
“你们有所不知了,听说,在古代,瓷枕只是陪葬品而已,死人用的,会感觉到疼吗?”
“不对吧?古代好像是真的有人用瓷枕睡觉的,不过,穷人比较多。那时候的瓷器,没有今天那么昂贵,反而是布料等材料贵,普通老百姓,给自己添一身麻布做的新衣都舍不得,那能用很高级的软枕?”
“好像也不对吧?电视剧里面,大户人家也有用瓷枕的。”
……
在很多人眼中,这跟用块石头枕头有什么区别?
他们看古代电视剧的时候,看到那些瓷枕的时候,就已经有疑问,感觉很不解。
看到这种疑问,胡杨给大家解释,枕头作为日常用品,有着难以想象的历史,最早能追溯到远古时代。
那么远的事情,也就不提了。
从考古发现来看,枕头在各个时代发展出了各异的姿态,材质和形状各不相同。主要可以分为硬枕和软枕两类:硬枕除了瓷枕,还有玉枕、金银枕、铜枕、漆枕、竹木枕、水晶枕等。
软枕以布、绢、毛皮等制作而成,内部填充布头、草叶、粟谷等物,以刺绣或者彩绘装饰,我们熟悉的“绣花枕头”就是这种软枕。
瓷枕只是众多枕头中的一种,由于材质坚硬、成本低廉,现存的枕头属瓷枕最为常见。
而从现有的资料来看,清末民初的侨居华工还在使用瓷枕;直到建国后,陕西和两广部分地区依然有使用瓷枕的传统。
“刚才,有人提到,瓷枕是陪葬品,这也没错!瓷枕刚出现的时候,确实是给死人用的。不过,陪葬品只是一小部分。后来,不仅仅死人用,活人也用的。
到了唐宋时期,瓷枕慢慢成为人们生活中的必需品,尤其是宋朝的时候,瓷枕更为繁盛。
在宋朝,瓷器行业得到了巨大的发展,可谓是瓷器发展的一个巅峰时刻,诞生了五大名窑,至今让人津津乐道。
这个时候的普通瓷器,确实不贵,甚至比布帛便宜。所以,刚才有朋友说,那是穷人用的东西,也没有错。
不过,富贵人家也有人用,只是用的瓷枕也就比较高级,做得比较精致,放到今天,往往都是难得一见的古董,价值非常高。”胡杨给大家解释。
而且,他还听说,瓷枕也有当闹钟的作用,早些时候,书生们起床时听鸡叫声,可是对于苦读的穷书生来说,还想起的更早,于是他们就睡在瓷枕上,这样一翻身就能醒来,就可以早一些去读书。
还有的说法,睡在瓷枕上可以不弄乱发型,让女子们永远保持美丽的样子。
当然了,这些基本上都是后人的猜测,说不准。
目前,能比较肯定的理由,是瓷枕有消暑纳凉的作用,跟竹席是一个道理。
在古代,没有空调、风扇之类,夏天晚上怎么睡?
这个作用,我们可以从古人的诗句里面得到证实,比如苏轼的一首诗,就提到:玉枕冰寒消暑气。碧簟纱橱,向午朦胧睡。
诗句里的玉枕,其实就是瓷枕。
可能有人要说了,难道没有玉石做的枕头吗?
有,而且还很出名。
此外,也有人说瓷枕有养生的功能,才在古代流行开来。
古人认为枕头高三寸或四寸比较合适,而且他们倡导侧卧的睡姿。俗话说“神仙枕三寸”,三寸的枕头有益长寿。
瓷枕的出现,就是固定这种枕头的高度。如果是软枕,怎么固定高度?
“其实,关于瓷枕的真正用意,现在大家也都是猜想,意见不一,我们暂且不用去纠结古人为什么睡那么硬的枕头。”胡杨笑道。
现场,那位会长拿出来的瓷枕也有点古怪,是一个兽型枕头,不是我们常见的长方形。
可大家不清楚,这种兽型枕头,在古代也流行。
唐、五代时期有豹头枕、虎枕。北宋时新创狮枕、牛枕、蛟龙枕。金代直接以兽脊为枕面,有狮枕、虎枕和双狮枕等样式。元代兽形枕已不多见。清代以卧猫枕居多。
那是一个磁州窑的作品,磁州窑是我国北方一个历史悠久,规模较大的民窑体系。
它造型立足于生活实用,大方朴素,坚固耐用,乡土气息浓厚。主要器型有瓶、瓮、罐、壶、盆、碗、盘、妆盒、枕、灯、香炉和各种动物玩具等。
“那是白地黑彩,白釉肥厚莹润,纯白如牛奶,有一种粉质感。它在白色的瓷胎上以黑彩绘出图案,罩以白色透明釉烧造,呈现出水墨画效果。
‘张家造’款识的瓷枕,也算是精品,二十万以上吧!”胡杨点评道。
他的话音刚落,果然就有人喊到二十五万的价格,最后被人二十八万拍走。
一旁的老板娘无语,这家伙真够厉害的,明明那么年轻,也不知道怎么学的。
(本章完)
鉴宝直播间 第二百九十三章 葛饰北斋
随后出场的,是一幅画,不像是古画,更像现代的画作,虽然笔墨采用中国传统的水墨,没有施加彩绘染料,可大家感觉这幅画称之为油画更适合。
画面上,是一匹健壮有力的奔马,正在长满野草、鲜花的草原上奔跑,几只蝴蝶在马蹄边飞舞。
正应了唐代诗人孟郊那句诗:春风得意马蹄疾!
不过,这幅画没有任何的落款和印章,无从考究,这是谁的作品。
画作的主人,是一位当地的收藏家。
根据他的描述,这幅画也是他无意间所得。今天,借这个活动,一方面是想要弄清楚,它是谁的作品;另一方面,是响应古玩协会会长的号召,给社会做点好事。
“各位,不妨上前看一看,鉴别一番。”画作的主人朝大家抱拳道。
这时候,直播间有人询问,会不会是徐悲鸿的画作?
毕竟擅长画马的,而且还是近代的,最出名的就是徐悲鸿。对很多普通人来说,或许也只知道这么一个画马的名家。
实际上,擅长画马的画家,自古就有。
比如唐代的韩干,由于他重视写生,所以画马超过古人,后代画马名家如李公麟、赵孟頫都曾向他学习。
韩干最出名的画作,就是《牧马图》,现存台岛省的博物馆,浅设色画,黑白双马,胡人骑一而控二。幅上宋徽宗题“韩干真迹丁亥御笔“八字。人物与马俱极生动,徽宗瘦金体书题字亦挺劲,并有南唐御府藏印,为韩干真迹无疑。
据说,韩干为了画马,经常到马厩里去,细心观察马的习性,对比找出马的性格特征,找出马的动作规律,并把各种各样的马记录在案。
这样时间久了,马的各种体貌,奔跑雄姿,千变万化的动态,作画之时自然而然就展现在纸上。所以人们都称赞韩干笔下的马是能跑动的马。
胡杨看了一会,对直播间观众们的疑问,他摇摇头:“不是徐悲鸿的。”
其实,这种可能,难道人家画作的主人就没有想过?肯定找人鉴定过,如果是徐悲鸿的画作,估计也就不会拿出来做贡献了。
“要知道,徐悲鸿算是我们国家近代最出名的绘画大师之一。他的作品存世虽然多,有上千件,但价值高,尤其是马的画作。一旦被发现,上百万都是很轻松的事情。”试问,上百万的宝画,谁愿意随便拿出来做贡献?
徐悲鸿擅长人物、走兽、花鸟,主张现实主义,于传统尤推崇任伯年,强调国画改革融入西画技法,作画主张光线、造型,讲求对象的解剖结构、骨骼的准确把握,并强调作品的思想内涵,对当时中国画坛影响甚大。
他与张书旗、柳子谷三人被称为画坛的“金陵三杰”。所作国画彩墨浑成,尤以奔马享名于世。
其画马之所以那么厉害,跟他的经历有关。
1939年,徐悲鸿先生应邀至印度国际大学讲学并举行画展。当时他应印度大诗人泰戈尔邀请,游历了喜马拉雅山之大吉岭。
在那里看到了许多罕见的高头、长腿、宽胸、皮毛闪光的骏马,他还经常骑着这样的骏马远游,更逐渐了解了马的骠悍、勇猛、驯良、耐劳、忠实的性格,终于成了马的知己。
访问期间,他对着骏马大量写生,进一步掌握了马的最美的神气和姿态。此后,他便更生动地画出了马的气质和活力,从而塑造出千姿百态的奔马,达到了“尽妙”的境界、为世人称道珍爱。
“就拿《前进》这幅作品来说吧!徐悲鸿的马很有自己的特点,中国画的马,从前都是平面的,而徐悲鸿的马,给人的感觉就是动态的,迎面奔跑而来。
他画的马,无论奔马、立马、走马、饮马、群马,都赋予了充沛的生命力。”
胡杨告诉大家,中国古人画马都是侧面,从唐代韩干开始画马一直到清代的宫廷画师画马,都没有徐悲鸿画的马这样感染人。
徐悲鸿把西方画的写实和中国画传统笔墨意趣结合起来了。所以,才有中西合璧的画法,这是划时代的开先锋的。
在中国近代美术这一块,徐悲鸿的作品,他的马是标志性符号,可以说徐悲鸿的马家喻户晓,无人不知。
因此,如果是徐悲鸿的画作,早就被断定了,还轮到大家观摩?
眼前的这幅画,虽然比不上徐悲鸿的马,可看上去也不简单,尤其是将马的神态刻画得入目三分,十分传神。
就在很多人都心里猜测的时候,韩国人金圣基忽然想起谁一样,眼睛一亮。
“弟弟,看出是谁的画作吗?”见大家都不敢肯定,就连他们协会的会长都没有给出答案,菲姐挺好奇的。
胡杨开口:“是一幅名作,但不是我们国内的。”
此话一出,直播间的观众顿时议论纷纷。
不是咱们国家的?不对吧?这水墨,其他国家的人也能玩得这么溜?即便是自己中国的画家,一般人也画不出这种作品来吧?
“呵呵!有水墨的痕迹,就不一定是咱们中国的呀!
你们不知道吗?在古代,我们国家一直都是风坐标,无论是书法、雕刻,还是绘画等艺术,在周边国家也都是流行的。
他们不仅仅仰慕我们的艺术文化,也会诞生一些名家,比如韩国、日本、越南等国,在水墨画上,也有一定的研究。
眼前的这一幅,我没看错的话,应该是日本名家葛饰北斋的作品。”
得!胡杨说出葛饰北斋,可大家一头雾水,压根不认识,或者说听都没听过好吗?
“谁呀?很出名吗?”
“不认识,估计在日本有点名气吧!”
……
别说直播间的观众们,就是老板娘菲姐也一脸迷茫:“葛饰北斋?”
“可能我们都不认识,毕竟是国外的。”胡杨笑道。
“胡哥,你这什么表情?我们也认识国外的好吗?毕加索、梵高,达芬奇等,都知道呀!这个日本人,是真不知道。”直播间有人郁闷道。
胡杨给大家说:“葛饰北斋还是挺出名的,江户时代的浮世绘画家,他的绘画风格对后来的欧洲画坛影响很大,德加、马奈、梵高、高更等许多印象派绘画大师都临摹过他的作品。”
呃!
一时间,大家无语了。
毕竟梵高等世界级绘画大师,他们都有听说过,偏偏没听过这个什么葛饰北斋。可胡哥跟他们说,梵高都是这个葛饰北斋的粉丝,这就过分了吧?
“你们别这种表情,这个人还是入选千禧年影响世界的一百位名人中的唯一的一位日本人。可见,名气还是蛮大的,只是我们对日本人都怀着一种别样的情绪去看待,选择性去忽视这个国家和这个国家的人。”
别的不说,日本人在科学领域,拿过诺贝尔奖的有不少,但我们能说出一个名字吗?没有吧?
反正大家的态度就是:日本人不值得关注!
说实话,有点愤青的胡杨,跟大家也没有太大区别。
之所以能说出这幅画的作者,而且对这个画家有所了解,还是前不久补习的时候忽然留意到的。
客观上评价,这个葛饰北斋的绘画成就非常高,他对现实奇矫扭曲形态的强烈偏执,却是超越当时人理解的,只有到现代艺术中才能引起共鸣。在这个意义上说,他的艺术是超越时代的,是现代艺术之前的现代艺术。
“大家可能不知道,葛饰北斋本身就是一个中国迷画家,喜欢西游记和水浒传。因为喜欢,故而为这些绘制了大量插图,印成绘本西游记、新编水浒画传。
在此过程中,葛饰北斋不断吸收古今中国画帜艺术长处,在中国画技法的造诣上,日渐成熟。创作神奈川冲浪里前,葛饰北斋已经学习中国画六十年,深受中国画影响。
因此,大家看到这么一幅画,也就没什么好奇怪的了。”胡杨说道。
对日本人了解的人就会发现,其实很多日本人都是中国迷。在中国非常热门的西游记、三国演义、聊斋志异等作品,在日本也很受欢迎。
在所有周边国家里面,日本可能是最仰慕中国文化的一个国家。
胡杨给老板娘提醒:“姐姐,这幅画,低于一百五十万都可以拿下。”
他是不打算出手的,除非价格非常低,利润空间很大。但这幅画,明眼人都能看出不简单,尽管说不出来历,所以价格就不可能太低。
“一百五十万?”老板娘一乐,已经开始琢磨,怎么弄到手。
“如果卖给日本人,两百万也有可能。”胡杨补充一句。
画作的主人有点失望,竟然没有人知道这幅画的来历,或许知道,但怀着捡便宜的心态,知道也不会说出来。
这时候,竞拍开始,底价很低,只有五万元。
“十万!”那韩国人立即叫价。
胡杨等人一愣,这韩国佬的中文说得还挺好的,比起两广的煲冬瓜,带着玻璃渣味的普通话等都要好。
直播间有人调侃:“胡哥,这韩国佬的普通话,比你的还要标准呀!”
“哈哈!两广的煲冬瓜,胡哥的算是比较好的了,大家不要强求太多。”
“我就知道,说到普通话,肯定又要把我们两广拿出来做反面教材。”
“其实,两广还好,人家是说得不咋地,但人家承认。最厉害的还是东北,对自己的普通话有种蜜汁自信。”
“拜托!湖南湖北的更加无语好吗?”
“难道不是台岛省的最搞笑吗?”
……
得!说着画作呢!你们跑题也跑得太偏了吧?
老板娘菲姐对胡杨的本领很信任,所以也就大胆起来:“十五万!”
“二十万!”韩国人金圣基并不怂。
他深知道,竞拍的时候,气势不能弱。一旦弱了,对方会觉得你财力不够,会死咬着不放,最后会很难受。
菲姐也同样的心理,所以等那家伙的话音刚落,自己马上跟价:“二十五万!”
嗯?
大家望过来,这幅画,虽然看上去不错,但追究不到来历,身价大打折扣的呀!这么受欢迎?五万五万地加价。
其他人根本插不上手,就看着那一男一女你来我回地竞争。
不多时,价格已经飙升到八十万,让现场一阵哗然。在很多人眼中,那也就是三四十万的价值。
金圣基也万万没想到,居然被针对了。
他都怀疑,那女的是不是疯了,还是故意跟他过不去?按道理,到了五十万的时候,就应该停止的。可现在,八十万竟然都拿不下,可恶!那臭婆娘!
他忍不住用韩语骂了一句:阿西吧!
可不管怎么生气,一百万以内,他还是得继续竞争。
“九十万!”他眼睛死死地盯着菲姐。
有底气的菲姐,并不怵他!
“一百万!”
金圣基感觉自己日了泰迪一样,咬着牙,盯着那女人好一会,最后转过头,不再说话。大家都知道,这是认怂了。
最后,作品被菲姐一百万拿到手。
与此同时,大家对这幅作品很好奇,毕竟价格远超大家的想象。
就连画作的原主人,那位收藏家也问道:“请问,这幅画到底什么来历?”
既然都拿到手了,老板娘菲姐也就不藏着掖着,告诉大家:“这幅画,是日本名家葛饰北斋的作品,一百万肯定是值的。”
他们市的古玩协会会长一听,也都愣住,他们都没有往国外的画家身上考虑呀!难怪,大家都辨认不出是谁的作品。
“我说呢!”
“原来是日本人的作品,不过,这个葛饰北斋是谁?”
“你是行外人吧?葛饰北斋不认识?”
……
最郁闷的,无疑就是韩国人金圣基了。如果眼神能杀死人,那臭婆娘已经粉身碎骨了。
古玩协会的会长对这个少妇有点印象,毕竟协会里面,女的很少。不过,印象中,这个女人好像没什么实力的吧?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