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农女为商:驯夫有方好种田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珍禾
“小妹,你们陪我一起前去。”
苏宛平点头。
四个人从堂屋里出来,就看到钱木与一众护卫站在一起,此时看到时烨在列跟着出来,他面色变了变,看着有些惧怕,于是在几名护卫的拥护下来到四人面前,说道:“对不起,赵家的议事厅只有赵家的人才能进去,你们是外人,自是不有进去的。”
居然还有这样的规定,苏宛平目光淡淡地看着他,却并不把钱木的话当回事,而是看向赵朋远,“大哥,我们也不算是外人,一起去。”
钱木退后一步,退到护卫中,方严声说道:“哼,你们可不姓赵,如果要去,那就得问问咱们赵府的护院们。”
很快所有的护院向四个人围拢了过来,而且一看就知道把主院的护卫都调了过来,看来这一次是来真的了。
眼下只有赵朋远和时烨有功夫,苏宛平姐弟却还没有学到家,最多能自保,指不定人一多,自保都不成,可是一但出手,便是与赵家家主撕破了脸,如今赵家家主已经听信了钱氏姐弟的馋言,他们不能在这个节骨眼上硬碰。
苏宛平来到赵朋远身边,小声说道:“大哥,你先去,想来不管如何,伯父也不会为难你的,我们三个人就在院里等你回来,不管发生什么事,大哥一定要记着我先前说的,万不能冲动,一切等你回来后一起想对策。”
赵朋远心情很不好,但看眼下这架势,他们自是不能强来,于是赵朋远跟着钱木往前院去了。
苏宛平几人重新回到堂前坐下,院外撤走一批护卫,却留下一批护院守着,看样子来者不善。
苏宛平三人相视一眼,什么也没有说,就这样静静地坐着喝茶。
而赵朋远跟着钱木一路到了议事厅,此时议事厅里只有赵昱一人,但他却坐在高高的家主宝座上。
父子相见不是在随意的某个院里,而是议事厅,赵朋远知道这事儿严重了。
所有的管事们停留在外头,只有钱木和赵朋远一起进去。
赵朋远看着高高坐着的父亲,此时一脸严肃的看着他进来,完全与往日所见不同了。
钱木朝赵朋远看去一眼,随即在一旁的交椅中坐下,只有赵朋远一个人站在议事厅的正中间。
“远儿,你可知为父今日叫你来是所为何事?”
赵昱面色幽冷,就算看着眼前的亲生儿子,心里头的怒气仍然不减,当年长子的母亲死的早,他一直觉得长子没有母亲照顾,便娶了钱氏为填房,可是这个长子顽劣,竟跟继母对着干。
一直以来这个长子没少让赵昱操心的,如今长子好不容易得中秀才,给赵家带来了荣耀,却在这个节骨眼上,他又走了他的老路,跑去行商了,赵家家大业大,行商手段无数,结交不知多少权贵,最让赵昱难受的就是因为他家是商人,身份低下而遭人不耻。
每次与这些权贵们打交道,赵昱便想,无论如何,赵家这么傍大的家产,一定要送一位才子出来,从此也让这些权贵们另眼相看。
可是真到用尽心思赔养人才的时候,他却发现长子竟有读书的天份,后来娶了书香门第的填房,又发现填房娘家的弟弟也是位才子,于是赵昱有心将两人都送出来,来日也是朝中有人。
然而这一次长子带着外人回家,却令赵昱很失望,如此不孝子,他岂能再次放任,瞧着这梅岭县自是去不得了,还有这一群心思不正的人也不必再结交,看来去梅岭县就是一个错误,当初就不该心软。
此时赵昱看着底下一脸茫然的儿子,心头怒气更盛,朝一边的钱木说道:“行家法,赵朋远,你给老子跪下。”
钱木听到赵昱雷霆一怒,心头暗自吃惊,看来这一次家主是真的生了大气,如此更好,只要他们父子离了心,还怕这赵家家业不旁落他的手中。
于是钱木起身出去了。
而站在中间挺直了脊背的赵朋远却是一脸傲气的站在那儿,“爹,我不服,我到底做错了什么?”
“做错了什么?”
赵昱快要被这个逆子气死了,他猛的起身,三两步下来,背着手上前将儿子上下看了一眼,怒道:“你为何要认傅氏为干娘?你为何一直住在傅家,傅家到底给你灌了什么迷魂汤?”
赵昱一连三问,赵朋远发现此事不简单,先前明明跟父亲交代好,而且他看着他爹也似乎同意了的,为何现在又反悔了?
“爹,你也是知道的,这一年多没有傅家照顾着我,我在梅岭县一个人,日子会过不下去,再说我在梅岭县住在傅家,苏义弟弟聪明,他还会教我读书。”
“教你读书?教你读书的另有他人吧?是不是罪人村的一位罪人教的?你们不想要命了不成?咱们赵家还有这么多条人命,这罪人村的人都是些什么身份,你身为才子岂能与这种人扯上关系,改日传扬出去,我看你的仕途也要完了。”
赵昱怒气不曾消,反而一脸的疼心,对儿子更是怒其不争。





农女为商:驯夫有方好种田 第317章 被赶出赵府
第317章 被赶出赵府
此时钱木送来家主执刑的鞭子,赵昱二话不说,抓起鞭子就甩在了赵朋远的背上,赵朋远一个站立不稳,身子往前一步,接着单膝落地,赵朋远强撑着。
紧接着第二鞭第三鞭都甩了上来,赵朋远一句话也没有开口,紧咬着牙根承受着。
一连打了二十鞭,赵昱看着儿子背上触目惊心的鞭伤,一身青衣锦袍更是染成血迹,赵昱心中一软,甩开鞭子,叫钱木将儿子关入了祖祠。
而这边等着赵朋远的三人,刚喝下一盏茶的功夫,院里的护卫忽然又多了,钱木一脸冷酷的冲进来,看着屋中的三人,冷笑道:“果然是来咱们赵家打秋风的,别以为大公子好骗,咱们家主可不是你们能惹的,以后你们傅家的生意,再也别想在整个保昌郡做了,咱们赵家旁的没有,就是财大气粗,要对付一个小门户,不过是举手之劳而已。”
很快钱木朝左右两边的护卫使眼色,这些护院立即冲上来,将三人围在中间。
“我大哥赵朋远呢?他怎么了?”
苏宛平心中惊讶,虎毒不食子,赵老爷不会对赵朋远怎么了吧?想不到钱家姐弟果然有手段,是他们低估了。
时烨护在苏宛平姐弟两人身前,看着这些护院,眉宇间染上几份戾气,吓得这些护院也不敢直接靠近,而是一伙人围在一起准备对付时烨。
钱木站在护卫中,冷笑道:“大公子上了你们的当,自然会惹得家主不喜,如今已经关入祖祠反省,以后大公子也不必回梅岭县了,那小小的破县城,岂能让我家大公子过去受苦,如今大公子不在,你们这些打秋风上来毫无相干的人,自然也得赶紧滚出我赵家的门。”
钱木说话极其嚣张,苏宛平面色大变,想不到刚才他们将赵朋远抓去了赵家祠堂,也不知钱氏到底在赵家家主面前吹了什么风,但是眼下这情形,也定是赵家家主授意,钱木才敢如此嚣张的。
既然如此,他们现在执意留在赵府只会惹来不快,倒不如先出府后再想办法。
于是苏宛平拉了拉时烨的袖口,三人也不用赵家的护院出手,便直接朝外走去。
出到赵府府门外,钱木朝门外吐了几口口沫,时烨皱眉,原本他站着一动不动的,脚却朝着一颗石子快速踢出,石子就像会认人似的,直接打在钱木的膝盖上,钱木脚一软,立即跪倒下来,正好对上三人,钱木气得要吐血,在护院相扶之下,才匆匆起来,转眼将府门关上了。
苏宛平三人看着紧闭的赵府大门,前几日四个人一起来项城,正要施展,没想到却被钱氏先下了手,如今落得一个被赶出赵府的下场,而且赵朋远还被关在祖祠,也不知道怎么样了。
苏宛平想了想说道:“我们去找贾淳。”
苏义看向姐姐,“为何找贾淳?”
“借贾府名义,咱们再次登堂入室,此事必须搞清楚,不然赵朋远就落到钱氏姐弟陷阱里,岂能受这憋屈,再说,我大概是知道他们用的什么手段,此事跟贾淳也脱不开关系,咱们傅家虽是小门户,生意自是没有他们赵家大,但咱们也是正当生意,堂堂正正的,是该表个态。”
苏宛平看向弟弟,苏义点头,于是三人直接往贾府走去。
要去拜见贾家公子,说起来苏宛平和时烨直接去拜见还真不够格,跟贾淳做生意也是与他本人以及他的管事联系,但贾府这么大,贾家这么复杂,根本没把他们几人放在眼中的。
所以自然还得她弟弟来,借她弟弟的名义,呈上拜帖,以梅岭县神童才子的名声上前相见,这贾府的下人看到请帖还是犹豫几分,赶紧拿着请帖进去禀报主子了。
贾家和赵家一样,皆是商人出身,就是钱多,却是没有出过读书郎,或许贾家有资助过才子高中,在朝中也有个熟人,所以对这保昌郡的读书人还是要高看几分的。
何况她弟弟这名声在保昌郡传开,谁不知道梅岭县出了这么一个才子,还是刚开县学的贫穷县,连着学政大人都表扬的人物。
果然没多久,拜帖送到了贾淳的手中,一看到三人居然来了项城,立即带着下人亲自出门相迎。
到了府门口,看到三人,贾淳热情的上前相迎,那门防见此模样,暗自捏了把汗,好在刚才将请帖送进去了,没有怠慢客人。
很快贾淳将三人迎进贾府,贾府与赵府一样,不仅大,而且极其奢华,到贾淳的院子,看这规模,也完全可以自成一府的样子。
贾淳带着三人来到花厅坐下说话,下人屏退,苏宛平便将在赵家的遭遇给说了,贾淳听了感觉到不可思议,他自是知道赵朋远有一个厉害的继母,便他没有想到已经到了这种水火不容的地步。
于是三人在贾府吃了一顿饭后,贾淳便拿着贾府的拜帖带着三人往赵府去。
上午才将三人赶出来,下午三人就跟着贾公子来了,贾公子前来见赵家家主,那守门的门防自是不敢怠慢半分,很快得到准许,四个人进了赵府的门,直接往正堂去了。
到了正堂上,赵老爷坐在主座上喝着茶,一抬头看到苏宛平三人跟在贾淳身后,他面色便变了,想不到这三人厉害,连着贾家公子也被三人说服,如今竟然来帮他们了,看来这三人果然心术不正,改日他得同贾家家主说说此事才是,可别让贾公子落入这三人手中了。
四个人上前行了一礼,各自在交椅中坐下,交椅之间有一张高几,红木高几上摆着一瓶盛开的鲜花,此时娇艳欲滴,煞是好看。
而高几上的糕点茶水也皆是珍贵之物,便说这糕点在保昌郡便没有卖的,许是赵府找了北地厨子,味道极其独特好吃,而这闽中来的香茶,也是取得最好的新茶。
苏宛平早已经看到了赵府的富有,她像个没事人似的独自在吃着糕点,喝着茶,由着贾淳与赵昱说话。




农女为商:驯夫有方好种田 第318章 贾淳出手
第318章 贾淳出手
两人说的是些无关痛痒的话,许是他们三人在,赵昱根本不想谈及生意上的事,但是贾淳却聊起了自己的生意,他现在走海夷道的船上装了上等的绣品,这些货皆是从梅岭县喜客来绣庄出来的。
贾涥将最近几笔生意说了说,听得赵昱暗自心惊,想不到这三人会做生意,先是认识了他长子,接着通过长子认识了贾公子,然后借他的手搭上了海夷道的生意,这么一说,瞧着生意也不小,为何会出现危机,还得来他们赵家要钱?
赵昱正暗自猜测,贾淳看向苏宛平,笑道:“你最近若有用到银两,大可跟我讲,咱们立下的字据上写得清楚,一年内你能交出这些货来,我贾家愿意相信你,可以提前支付你的货款。”
苏宛平却是摆手,“贾公子不必客气,还是按着字据的来,我家里除了绣庄,还有布庄也是赚钱的,如今梅岭县的分销商会已经将一级分销商确定下来,每次运来的布都被他们买走,我手里头自是有银子周转。”
苏宛平说得很随意,贾淳听了也只是点了点头,然而主座上的赵昱却是变了脸,贾淳是个什么人他自是知道,这孩子看着长大的,如今贾家家主能将岭南的生意交到这位长子手中,那也证明这孩子的确有行商的头脑。
只是连着这孩子也帮着这位小妇人,却有些奇怪了,莫非这中间当真有什么误会不成?
于是赵昱开了口,“傅家的分销商会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我倒是听说这分销商会里的人皆不怀好意,别不是被骗了?”
苏宛平见赵昱终于理她了,她也不再沉默,直接将分销商会的行销的手法说了,赵昱一听,一脸讶色。
贾淳却是很欣赏,他第一次听到这生意的法子是在好兄弟赵朋远那儿听到的,当时他是不信的,但是事后同身边的管事说了,几人一讨论,才发现这位赵朋远的妹妹果然是有行商头脑,居然还懂得“将欲取之,必先予之”的方法。
赵昱拿起茶杯喝着茶,心里却在盘算,苏氏这门生意为何要这么做?表面上看起来,正常人都看得出来,这些分销商是只赚不赔的生意,可是细细一想,却觉苏氏有眼光,能得到好布料,这个时候找这些分销商,并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转眼间保昌郡所有开布庄的铺子都将可能成为她的分销商。
这样的手法极其可怕,她完全不必自己开铺,便有不少布商愿意为她去奔波,而且她不必管束这些人,也不必养着这么多的管事,看似是合作的关系,实则是这些布商都在帮她主动的将布料卖出去。
而她给出的条件的确诱人,分出一级分销商,这一批人就成了她免费的管事,而他们底下的二级分销商看似是这一级分销商亲自找来的,可是细细一想不也是这苏氏的门下的。
她将同行相忌,做到同行相依,扭成了一股绳子,却全部只奔着一个利益而去,此种行商手法,堪称神来一笔,便是他与贾家家主也不曾想到过。
赵昱放下茶杯,忽然开口:“时夫人好手段,就是不知这些人若是卖不出去这些货的情况下,傅家岂不是都得收回,到那时时夫人手头的银子还剩几余?”
苏宛平却是笑了,答道:“不还有李家的生意。”
苏宛平没有说出鹏城李家,贾淳自然以为是梅岭县最出名的粮商李家了,而赵昱自是明白她的意思的,先前便说起过吴越国的吴家与李家两家各自寻找商人拿货,而苏氏做了李家的生意后,自然布料也可以一并送了。
苏宛平接着说道:“如果真有积压,首先在折价上做了处理,接着再便宜卖出去,即使算成本价卖出,我也并不亏,我不但博得了好名声,还得到了这些商人的信任,同时他们若退得多了,没能完成我年销售额的份量,便要取消一级分销商的权利,如此一来,大家一起赚钱才是硬道理。”
苏宛平的话再次令赵昱反驳不上来,然而她的这个手法就算别人照搬,却未必能达到她这个效果,若是小商小贩这么弄没关系,他们这种大商家,自是用不了。
贾淳也只是听着,先前贾家的管事们也讨论过此事,他们可以适当的学着去做,但不能照搬照抄,此法子存在风险,做为家大业大的贾家,还是走沉稳的路线最好,而且贾家管事何其多,也不必要借外人之手做生意。
赵昱似乎想明白了不少事,他虽与这苏氏说着话,眼神却不动声色的打量静静坐在一旁的神童才子,此子自进门开始,便是谦逊有礼,却带着淡淡地疏离之感。
自始至终不管他们聊着什么,他都是处而不惊,不骄也不躁,然而此子才十四岁,这让赵昱不知不觉对他另眼相看。
连着俞学政都对他赞赏有加,他又是整个梅岭县的骄傲,想来将来必有大作为,儿子结下这一份善缘,对将来赵家也有好处,再说儿子虽是会读书,却也不是成绩最好的,以后能不能中举能不是继续考下去都是两说。
赵昱想了又想,最后还是松了口,“听说你们傅家遇上了难事,傅家既是我大儿认下的干亲,自然还是要帮的。”
赵昱心想着苏氏这行商手段,瞧着只要赵家提上一把,将来必定有能力报了这份恩情。
然而赵昱话一落,苏宛平却起了身,“伯父言重了,不知伯父从何得知我傅家遇上了难事,傅家如今生意顺畅,并没有遇上什么难事,如若遇上,那贾公子先前所说,我便接了话,毕竟与贾公子还有生意往来,他如此信任我,我岂有不开口的道理,然而我傅家的生意眼下正兴隆,多谢伯父的一番好意。”
苏宛平说这话坦坦荡荡,而贾淳却在此时帮着接了话。
“赵伯,傅家现在可赚钱了,她要是有什么难处,早跟我说开了,就没有跟我客气过,而且我看朋远也一起跟着做生意,这朋远手头赚了不少银子准备娶媳妇用呢。”
“娶媳妇?”
赵昱惊了一跳,这娶媳妇的事不是由长辈的操心么?怎么他不知道儿子有心仪之人了?
赵昱脸色大变。




农女为商:驯夫有方好种田 第319章 不做忘恩负义之人
第319章 不做忘恩负义之人
苏宛平见状,于是不打算瞒着了,便将他们一行人来项城的想法说了,当然想要得到保昌郡的生意权,那自然不能说,得赵家家主主动给出来。
赵昱一听这心仪之人正是贾家小姐,高兴坏了,这可是门当户对的好亲事,说起来贾家的家业比赵家的还要大些,先前贾老爷资助了一位才子中了状元。
待那才子在朝中有了一定势力,贾老爷便去京城里长住了,此时在京城也有了一席之地了吧。
赵家能娶贾姑娘自是高攀了一点,但赵昱觉得自家儿子也是不错的,他中了秀才,不仅将来要继承家业,还要继续读书,指不定还能中举,所以算不得高攀。
赵昱于是在这桩婚事上动了心思,很快话题全变了,赵昱对贾淳都热情了两分。
于是他们一行人在赵府一起吃的晚饭。
席间,苏宛平没有看到赵朋远,顺势问出了口,赵昱自是不好提将儿子关在了祠堂,于是叫来身边管事,赶紧将这逆子弄回来,居然与贾小姐暗中生了情,也不告诉他这个父亲,不然早帮他上门提亲去了。
吃晚饭的时候,桌前多是赵昱与贾淳说着话,苏宛平三人不插嘴,而苏宛平却想着她得想个法子,赵朋远这段婚事她先前不说就怕人捣乱,眼下不得已说出来,万不能让钱氏知道,不然指不定又得出手了,可别把赵朋远的婚事搞黄了。
吃过饭后,一行人移步侧厅,看着天色不早了,贾淳也要走了,而此时的赵朋远却还没有到,苏宛平却在此时开口,“伯父,有句话我不知道该讲不该讲?”
赵昱一听,便看向她,一脸高兴的说道:“你是远儿的义妹,你尽管开口便是。”
苏宛平看向贾淳,接着说道:“其实此事先前大哥不愿意讲出来,是怕婚事有变,毕竟这私下里与贾小姐见面的事一但传开,怕对贾小姐不利,我觉得不如此事咱们几人知道便好,等贾家送来庚帖,事情成了,咱们再说出来,这样的话也保住了贾小姐的名声,同时也免得扯上其他,对婚事不利。”
赵昱一听,觉得有理,便同意了苏宛平的提议,贾淳却是意味深长的看了苏宛平一眼,自然是知道她指的是什么,不过这话他不太爱听,算了,为了兄弟的幸福,他就大方一点好了。
送走了贾淳,苏宛平三人就留在了赵府,再次成为赵家的座上宾,而此时的赵朋远还没有出现,赵昱却将苏义叫去了书房。
这一次赵昱只见苏义,苏宛平和时烨只好先回院里休息。
赵府书房内,一身伤的赵朋远坐在交椅中,看到苏义进来,露出一个苦笑,是他连累了他。
这一次进入祠堂后,钱木单独去见过他,他什么都知道了,想不到钱木如此卑鄙,居然查到了他们两拜师罪人村的事,此事如此严谨,却还是传出口风,以后看来得万般注意才好。
赵家家主坐在主座上,看着两人坐下,赵昱一脸严肃的开口,“你们两人相继拜入罪人村的罪人为师,可曾想过将来事情暴露后,你们该怎么办?”
赵昱看向自家儿子,接着再看向一脸沉稳的苏义。
苏义此时开口,“伯父,您放心,此事早已经跟师父商量,只要我们不认,便没有证据。”
赵昱一听直摇头,“你们身为才子,就算你们不认,一但传出风言风语,也对你们极期不利,你们受人瞩目,自是不能有半点不利名声的。”
苏义还要再说,赵昱直接打断,“我给你们出个主意,你们再来决定,我觉得你们可以请你们的师父出来吃个饭,好好说说,以后就断绝了师徒关系,最好不要再往来了,你们觉得如何?”
苏义一听,脸色不好了,他立即反驳,“不论师父出身,不论师父长相,尊师重道,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若非要有影响,那就影响好了,我宁愿不要这前程,也不能不认师父。”
苏义的话义正言词,赵昱听了心里不太舒服,可是又不得不佩服,此子有情有义,他刚才的提议也是为了他们的前程好。
而此时赵朋远也开了口,“爹,你不要再劝了,我这一次能考中秀才,皆是师父教的好,而且项城的夫子,爹就从来没有审视过么?继母为我找的夫子,根本就是个酒鬼,每次我们读书,若不能送上酒,必定不好好教,而我现在的师父,不仅学识渊博,还教我们为人处事,为官处事,他恨不能将自己一生所学倾囊相授,这么好的师父,我们岂能忘恩负义。”
赵朋远的话令赵昱面色一怔,钱氏请的夫子竟是个酒鬼?他怎么不知?不是项城最出名的夫子么?还是举人出身。
1...8182838485...46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