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女为商:驯夫有方好种田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珍禾
第309章 成为笑柄
“丁夫人,您有所不知,我跟我夫君出远门的这一段日子,听说梅岭县有人借着我弟弟的名头在外头行事,此事我还得澄清一下。”
丁夫人一听,脸色奇怪的看着她,“谁这么大胆?你弟弟可是咱们梅岭县的神童才子,千万不能被人恶意坏了名声才好的。”
苏宛平见丁夫人当真把她当自己人看待,于是接着叹了口气,“其实此事也算是家丑,本不该说出来,可是不说出来,外头的人恐怕会误会。其实就是我堂姐苏大丫,也就是时夫子的妻子,她在余城为了接近学政夫人,跟不少人说与我和弟弟交好。”
“想必夫人也是知道的,我跟这位堂姐可是有过节的,先前她自己跳楼,将此事嫁祸到我的身上,导致我差一点在梅岭县失信于人,然而此事过去多时,她乘着大家忘记时便借着我弟弟的名头出来行事了,我心里着实不好受。”
苏宛平正要寻一个人将此话传给各位富绅夫人们听,让他们知道,至少在梅岭县苏大丫还想打着苏义的名头自是不可能,至于余城,她现在还没有住余城去,自然也不必理会,相信她弟弟一个秀才郎的功名,即使是神童,也不会影响到保昌郡首府余城的权贵。
只是令苏宛平不知道的,这个丁夫人可是知道女儿对时夫子的一番心意,不然丁小姐岂能女扮男装入读私塾,此事还是经过丁夫人同意的。
丁夫人听到这话,双眸微微一眯,看向身后的女儿,果见女儿居然扬唇一笑,母女两人对视一眼,丁夫人安慰了苏宛平一番。
很快两人也没有什么话好说的,苏宛平恢复了她文静的一面,而丁夫人却往在场的富绅夫人们看去一眼,接着朝其中一位富绅夫人招了招手。
很快那位夫人恭敬的来到丁夫人身边,于是此话却是变了一个样传到了这富绅夫人的耳中。
果然那位富绅夫人是个大嘴巴,再加上家中业大,在圈子里还有些举足轻重,导致这一番话迅速的传遍整个圈子。
这速度快的让苏宛平都始料未及,而且经过丁家母女改良后的传言,那可是难听多了,苏宛平听到后,她扬起唇角,心想着丁小姐也不会再记恨着她那步摇的事了吧,将她的注意力全部转移到苏大丫头上去了。
这丁小姐喜欢抢人家拥有的东西,再看丁夫人这传话的功底,就可以看得出来,苏大丫,你惹上这两座煞神,你该怎么接招呢?
此番聚会结束,苏宛平跟傅氏回了院子。
回到屋里,傅氏忽然拉着苏宛平的手,小声说道:“今日莫氏悄悄跟我说了一件事,京城局势不好,当朝的季丞相辞官回乡,而季丞相本是保昌郡人士,恐怕过不了多久这位大人物就要回保昌郡了,她的意思是到时必定有不少才子想拜入这位大人物门下为弟子。”
“莫氏的意思是希望咱们也努力一下,她很看好你,说你鬼点子多,可是义儿有师父,岂能拜别人门下,然而此事又关乎着整个梅岭县的声誉,听说赵知县都有意让义儿去寻师,此事咱们夹在中间该如何是好?”
罪人村里认的师父自是不方便向外头透露,苏义跟苏宛平不同,苏宛平是商人,是农家女,她想要嫁给罪人,这是符合律法的,而且外头也不敢说什么,但苏义将来是要走科举之路,中状元当官的人,如若他的师父是位罪人,自是对他的前程有影响。
就像当初裘叔说的,他以前的政敌以及皇上对他的看法,将来都会加诸在苏义的身上,所以此事不能传开。
如果不传开,苏义是没有师父的,他是整个梅岭县的希望,也是赵知县的政迹,岂能错过这一个好机会?
傅家是情有义的人家,苏义更是不可能弃自己的师父而另拜他人。
傅氏正为着此事担心不已,又不能拂了莫氏的好意,莫氏这话不仅是她出于对傅氏的照顾,更是杜县丞的意思,而杜县丞的意思自然也是赵知县的意思。
母女两人都有些头痛起来,看来上香回去后就得一家人商量一下此事,季丞相大人已经从朝中退下来了,即刻就要回到保昌郡,算着路程,最多过完年三四月的样子就会回到保昌郡。
苏宛平也有些担忧。
这一夜母女两人商量了好一会儿,至少莫氏早早的告诉了他们,也免得他们一家措手不及,正好过年时节还会将裘叔请来一起过年,到时也该有一个完美的法子出来解决。
第三日自然又是法事,第四日大清早,一行人就出发准备回城里去。
经过这一次法事的洗礼,这些夫人和小姐们似乎有些不同,除了苏宛平。
他们坐上马车出发,这一次傅氏仍然坐在莫氏的马车里,苏宛平一个人在马车上坐着,挑开一点帘子,跟外头的时烨三人聊天。
这马车速度不快,前后有镖师们挡着,马车左右又有时烨三人相护,倒是没有让人发现苏宛平挑帘这粗鲁之举。
终于捱到下午,他们的车队进了城,告别了杜县丞,所有人各回各家。
苏宛平一到自家院门口,二话不说从马车上跳下来,傅氏看着这个脱了缰的小野马,又气又有些好笑,“这马车关不住你,家里也关不住,你呀,这性子也不知道像谁?”
苏宛平只管笑,她扶着傅氏进了院子里,院里收拾的齐整,阮娘已经做好了饭菜等着他们。
一家人吃饱了,苏宛平便跑回自己的屋里泡澡去了。
接下来数日,梅岭县传出谣言,说那时夫子的夫人为了借着堂弟的名义好接近学政夫人,竟然说自己与大伯一家处得好,遂不知苏家早已经分离崩析,根本就不和睦。
很快先前苏大丫自己跳楼却将此事栽赃在堂妹身上的事传开了,这些富绅夫人当时都在场的,典史夫人亲眼看到的,什么都说了。
于是此事传出来像风一般的速度令苏大丫在整个贵圈里再次成为笑柄,苏大丫知道的时候已经晚了,全部人都传开了,她那叫一个气的。
农女为商:驯夫有方好种田 第310章 赵家门庭深
第310章 赵家门庭深
她好不容易将学政夫人劝来梅岭县,她不也是为梅岭县做好事,怎么这些人不但不感激她,却都盼着她过得不好似的,这让苏大丫气恨难忍,生怕此事传到学政夫人的耳中,于是使了手段对周围的人三缄其口,努力的瞒着。
好在学政夫人本来就有些犯懒,除了田氏和莫氏偶尔能与她见上一面,其他人一概不见的,都是叫苏大丫帮着应付,也是苏大丫能再次融入梅岭县贵圈的资本。
也正因为如此,学政夫人并不知道此事,但是苏大丫以后还借着苏义的名头行事,却只能是个大笑话,她以前想着的利用一事,是不成了。
苏大丫没能查出来这背后传谣言的人,但她却是把苏宛平给恨上了,她会做生意,眼下财源滚滚,她还有一个能耐的弟弟,而她却只有一个不学无术成日惹事的弟弟。
苏大丫越想越是不平衡,耐不住她眼下既没有人,也没有生意门路,只能暂时的隐忍,何况时家平反也快了,她眼下只要抓住时凌的心,来日能顺利的跟着时凌入京,成为他的正夫人,这就是她所有的赌注。
苏大丫听到这些传言,闭门不出,仍然陪着学政夫人,像没有半点影响。
此事慢慢地也就沉寂下来。
而苏宛平这边的分销商会二级分销商的巡视也基本完成,对上一级分销商的拿货数据,基本没有多报,她便没有再追究,把这些人给定了下来。
眼下生意平顺,第二批从杭州来的货到了,石家走的陆运,嵇家走的水运,皆送到了布庄仓库。
苏宛平按着先前的约定结了货款,放下下一笔的定银,款待了这些押运的管事们,他们回去了,下次接着再运来。
而苏宛平得到这一批石家的货,再次加入绣品的行列,而另一批直接按先前分销商会立下的字据,将货物送到各位一级分销商的铺里,由他们再去分销,她就不再理会了。
在梅岭县的生意走上了正轨,眼下快要到过年时节,而赵朋远却着急的不行,年前娶媳妇不可能,但他至少想与贾家定下亲事,不然贾小姐年纪大了,就不得不指配婚事,赵朋远那个焦急的,三天两头的来催苏宛平,感觉他没有娶媳妇,苏宛平也别想好过。
摊上这么一位连媳妇都娶不到的大哥,苏宛平能怎么办,只能帮他了。
于是苏宛平想了一夜,第二日打算跟时烨带上弟弟一起陪赵朋远回一趟赵家去。
要娶媳妇,先夺回赵家的家业,再明正言顺的去贾家上门提亲。
苏宛平将自己的决定说了,傅氏颇有些担忧,而赵朋远却有些激动,他妹妹终于要出手了,钱家再也别想嘚瑟。
最后傅氏说不过苏宛平,同意了她的话,决定让他们去一趟赵家。
于是大清早的几人吃过早饭,只带了白衣就赶着马车去往项城去。
此去项城得两日的路程,比余城略远一点。
在山野里住上两日,苏宛平倒不觉得什么,她早已经习惯。
几人出门,一路轻松。
话唠赵朋远却总是暗自得意,并将继母钱氏以及钱家的事全部说了出来。
苏宛平也算心中有了底,看着这钱家虽是书香之后,却也挺有手段的,这钱木心术不正,却是会做生意,好几桩生意都让钱家家主放了心的交给他。
看来这一趟赵家之行,他们会遇上不少问题。
苏宛平想了想,打算给赵朋远一个警醒,说道:“这一趟,咱们说好的,一同对付钱家人,那么大哥,你也只好委屈一下了,别再像以前那样使性子,好生好意的跟伯父说说,别动不动就父子吵架,得意了钱氏。”
赵朋远一听,心中暗自苦涩,他何尝不想好生说话,可是底下还小的弟弟与妹妹,他父亲偏袒着他们也没有办法,总不该为这么小的弟妹生气吧?
苏宛平一看赵朋远的脸色就知道他很难做到,要是能做到,估计早已经不是现在这个样子,给他一大笔零用钱,将他使远,放在梅岭县不管不问,中了秀才是整个赵家的荣耀,可是真正关心赵朋远的又有几个?
这一路上倒还轻松,进入项城地界,赵朋远就绷着一张脸了,他每回回项城,他就像换了个人似的,变得异常的沉稳、话少,只有邀贾淳出来玩的时候,才能恢复本性。
平素他父亲也是再三交代他要稳重,二十岁的人了,在外头庄户家里头都已经是做爹的身份,他这样纨绔的性子,自是不会把整个赵家的家业交给他的。
所以赵朋远努力变成他爹想期盼的样子,可是却总是不得法,总能惹得他爹生气。
苏宛平将赵朋远的变化看在眼中,也没有点醒他,跟着他默默无声到了赵家大门口。
大门一对石狮,屋前三扇朱漆大门。赵家身为保昌郡的富绅,是有一方财力和地位的,这门坎高自是不必说。
赵朋远看着紧闭的门,他面色白了白,亲自上前叫门,那门防开门一看见是大公子回来了,立即露出一个笑脸,可是笑却不及眼底,看着恭敬,实则很冒犯。
尤其当他朝赵朋远身后的三人看去一眼后,立即说道:“大公子今日带朋友回来,小的这就去禀报夫人。”
不待赵朋远说拒绝的话,那人已经走远了。
赵朋远无奈的叫三人跟他一起来到抱夏先休息。
想不到赵朋远带朋友回来,还得经过赵夫人才能进赵府,果然赵府门坎深,这赵夫人把持着赵府多年,赵朋远根本不是对手。
苏宛平三人安静的坐在交椅中,她什么话也没有说,面色平静,看不出她半点情绪。赵朋远觉得对不住他们,在梅岭县他总是吹牛,说自己赵家如何如何,可是到了赵家,他就原形毕露,什么都不是。
赵家再有地位和名声,终归那是整个赵家的荣耀,而不是他赵朋远的能力,到了这儿,便能看得出来了,进了门都得小心翼翼。
然而这门防一去,却是许久不曾归,生生令四人在抱夏里坐了小半日,这沿路奔波,自是想休息,甚至都没有在外头吃上午饭便来了赵家,原以为赵家财大气粗,怎么着也得吃上一顿好的。
农女为商:驯夫有方好种田 第311章 震慑手段
第311章 震慑手段
赵夫人还没有来,先前开门的门防也不见了,眼下府中上下不少下人,有人朝几人看来,眼里露出不屑,那模样像苏宛平三人是上门来打秋风的穷亲戚。
看这些下人的态度就知道平素赵朋远在赵家到底是个什么地位了。
苏宛平这会儿却起了身,看向弟弟苏义,说道:“老弟,把帖子拿出来。”
苏义把早已经准备好的拜帖给了苏宛平。
“梅岭县第一才子苏义上门拜见,若不成,咱们就去项城的学院,找里头的教谕一起前来,该给个面子吧?除非赵夫人以后不打算让底下的儿子入学。”
苏宛平拿着帖子,看到一个下人,朝对方召手,那丫鬟匆匆走过来,看着恭敬,实则不屑,甚至走过来还是漫不经心的样子。
苏宛平将拜帖送上,“这是梅岭县第一才子苏才子的拜帖,今日来贵府拜见赵家家主,还请传个话。”
那丫鬟看着那帖子却是不接,眼里有些不屑道:“夫人莫不是忘了规矩,城里头有头有脸的人要见赵府家主,那也是提前两日备下拜帖,待我赵府有了回帖后方能上门拜见,岂有现场拿来求拜见的?”
“我家家主今个儿还当真不得空了,真是不巧。”
那丫鬟说这话时是盯着苏宛平的眼睛说的,苏宛平站在那儿没动,看着眼前这个狡辩的丫鬟,笑了笑,“不错,有这样怠慢的主母,自然有这样怠慢的下人。”
“大哥,该你出手了。”
苏宛平回身朝赵朋远看去。
赵朋远却是疑惑的看着她,他怎么出手?
苏宛平见赵朋远一脸的懵懂,苏宛平给赵朋远使了个眼色,赵朋远只好来到她的身边,看着眼前这丫鬟一脸鄙夷的看着自己,这可是在自家妹子面前,这么不给他面子,当他真的是病猫不成?
赵朋远心中怒火一起,他一脚踢在丫鬟的小腿腹上,对方瞬间跪下,爬倒在地上,赵朋远这会儿看到苏宛平拍掌叫好,他才反应过来,对啊,妹妹不方便出手,他可以整冶这些下人,而且他说不过钱氏,妹妹嘴巴子厉害,他怕什么?
于是赵朋远放开了手脚,他站在那儿,一脸煞气的看着府里的下人,“谁还敢对我妹妹不敬,她就是你们的下场,我是赵府的嫡长公子,谁敢惹怒我,我可以随时发卖了你们,这个府中仍然是姓赵的赵府,而不是姓钱的赵府。”
那些下人吓得面色苍白,皆纷纷跪了下去,不管他们是不是出于真心臣服还是别有想法,但这一刻赵朋远这一番话着实有效,他着实是赵家的嫡长公子,真要得罪了,何止是发卖,恐怕私下里处置了,也无人敢说半个字,就算他们都是主母手中的人,主母也绝不会为了一个下人出手相帮的。
这些人再无人敢去说什么,对赵朋远几人也露出恭敬之色,赵朋远发现这一招见效,心中一喜,二话不说,叫上苏宛平三人,“走,我们直接去书房,见我爹。”
苏宛平欣赏的看着赵朋远,这才是血性男儿,这里是赵家,他自己受钱氏欺负不出声,才导致这些下人猖狂敢阻止他。
果然这一次四个人往书房去,这些下人跪在那儿动都不敢动,都没有人敢拦的。
赵朋远感觉自己扬眉吐气了一回,他一脸的高兴,带着三人很快来到赵家的书房门口。
赵府极大,大到东南西北看不到尽头的院子,府里上下风景极好,道路小径更是经过人工雕琢,假山流水自是不在话下。
苏宛平一行人没有心情欣赏这一些美景,跟着赵朋远很快到了书房外,赵朋远刚要踏入,就听到书房里有人说话。
其中一把声音有些熟悉,苏宛平听出来正是钱木的声音,此时钱木说道:“姐夫,这一次我去吴越国做客,九皇子吴起此人心术不正,竟对咱们赵家窥视已久,姐夫,咱们为何还要跟这九皇子做生意,他若不是借着咱们赵家的东风,岂能成为吴越国的大富人,他手里头的银子都是我们赵家给他赚下的。”
“姐夫,我瞧着这几位皇子当中,就数那三皇子吴志此人忠厚一些,正好在吴越国身处困境,如今咱们此时投靠他,他将来必定感激咱们。”
钱木一脸的忧心沉沉,主座上的赵昱却沉思了一会,接着抬手,“九皇子与我们往来多年,他是什么人我自是知道,如今就算他有些张狂,也不至于到这一步,至于那个三皇子,钱木,你不能小看了他,此人心思重,便是我这么多年与他打交道都看不清他这个人,咱们与吴越国做生意,不过图利,万不能惹祸上身。”
“而且我打算慢慢地与吴越国的生意减少,以后还是少与吴越国的人接触,如今离朝风向变了,恐怕朝中不稳,此时再给吴越国送货,来日吴越国必定拿着这些资源打到咱们离国来,所以眼下你慢慢地减少与九皇子的交易往来,可以试着去接触吴越国的李家家主,只有让吴家与李家势均力敌,才能牵制住,如此才能保咱们离朝边关太平。”
钱木一听,面色微变,心中一冷,老不死的,竟然还想撤了这么一大桩好买卖,他可不是傻子,这么好做的生意,岂能断了,还有那个李家家主,上次他去做客的时候,对方根本不理他,如此高傲,这种人何止不结交,若能打击其傲气也正是他喜闻乐见的。
钱木没有说话,赵昱皱眉,“怎么?你还想与三皇子做生意不成?”
钱木立即反应过来,惊出一身冷汗,连忙说不会,一切全听姐夫的指示。
赵昱“嗯”了一声,接着说道:“以后人前你就不要叫我姐夫了,你跟他们一样叫我家主,人后你叫我姐夫也没事,只是你如今掌管着我赵家的重要生意,还是沉稳一点好。”
钱木连连答应,心里是不甘。
“你下去吧,也不知那孽子在梅岭县如何了?都不曾写信回来。”
农女为商:驯夫有方好种田 第312章 父子情深
第312章 父子情深
赵昱一想起这个儿子,就觉得头痛,那钱木一听,安慰道:“家主不必担心,我的人去看过了,大公子在县学里读书很认真,还得到了教谕的夸赞。”
“哦?”
赵昱立即来了兴致,坐直了身子,甚至连脸上都露出笑容来。
钱木接着说道:“只是大公子最近听说拜了一位农妇认为干娘,对方见他出手大方,就答应了,此事在梅岭县都传开了,大公子这一次捐银借读梅岭县学,本是为梅岭县学争取了荣耀,哪知为了留住他,竟将那位干娘弄来县城里住着,过上了好日子。”
赵昱一听,手一抬气得扫下桌案上的茶杯,“混帐东西,爹娘尚在,他认什么干娘,钱木,你现在就派人将那孽子抓来,家法处置。”
“爹,我回来了,不必派人去抓我。”
随着赵朋远这一句话,他带着苏宛平三人进入书房中。
钱木看到他,面色大变,而主座上的赵昱一看到儿子,心情大好,立即起身,但想到刚才钱木的一番话,心情又不好了,于是又坐下来。
赵朋远来到书房中,朝主座上的父亲跪了下去,“孩儿不孝,回来晚了,还请爹爹责罚。”
果然赵朋远一示软,赵昱心情好了不少,哪还有责备的迹像,再说不过是使些银子,只要儿子高兴,这一点银子也不算什么了。
于是赵昱起身,刚要下座上前高兴的扶起儿子,而此时的钱木却惊讶的看着苏宛平三人,怒道:“你们怎么能擅闯书房?你们刚才在外头听了多少?”
赵昱一听,脚步一顿,一脸严肃的看向三人。
苏宛平这一次近距离的细细打量钱木,此人果然厉害,一句话就将父子见面的温情扫得一干二净,难怪赵朋远不是钱家人的对手,这手段,便是她也得仔细接招了。
于是苏宛平笑了笑,避重就轻的说道:“我其实是赵公子的干妹妹,这位是我的夫婿,而这位是梅岭县神童才子苏义,同样也是赵公子的干弟弟了,赵公子来梅岭县,与我弟弟结伴学习,中得了秀才,他很开心,便拜我娘为干娘,于是我们就这么认作了兄妹。”
“不过我们家虽是庄户出身,却也有一份家业,倒不必让赵公子救济我们一家人的。”
苏宛平这么一说,赵昱疑神看向他们,于是问道:“你们也有家业?什么家业?”
苏宛平恭敬的答道:“伯父,我跟我夫婿是开布庄和绣庄的,此时在梅岭县成立了分销商会,此事赵公子也是知道的,他也有参与,做了一些生意,赚了一些银子,在梅岭县也算得一户人家吧。”
赵昱一听儿子也参与了生意,倒是来了兴致,虽没有再亲自下来将儿子扶起,却是叫他先起来,问他是不是有这么一回事。
赵朋远只好如实说了,还说起他们的生意模式,除了鹏城的生意,甚至他们跟贾家做生意的事都说了。
赵昱一听点头,“不错,你小时候跟贾家那小子四处玩,就知道败家,如今贾家那小子忽然奋起行商,居然将整个贾家岭南的生意都接了下来,你也该向他学学,你能想到同他做生意,主意不错,不知你存了多少私房钱了?”
赵昱兴趣很浓的问道。
赵朋远一听,他面颊一红,说道:“爹,我们的生意才初起,而且分销商会也才定下来,大部分银子都压货款里,眼下手头的现银只有几千两而已,但是只需要这次贾家的绣品出货,收到了银子,自然我手里头的银子就多了,应该有好几万两吧,小妹,是不是?”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