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农女为商:驯夫有方好种田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珍禾
这一次请的是秀才立的字据,各自签名按了手印,白纸黑字,一式两份,石家人也觉得苏宛平做生意很实诚,先前就算她口头上说的,他们也相信,但是有了这字据,自然更牢靠了。
接下来石家会为她赶一船的货出来,眼下布料已经藏着不少,生怕被那些地痞给抢走,倒是免得苏宛平等得时间太久。
这边的货已经定下了,苏宛平此来杭州城时是有两位布商要拜访的,都是当初在广州买过货的两家。
这一家人听滕海说,家里开了作坊,应该比石家的规模要大,织布的手法有所不同,但布料也是不错的。
在客栈里呆了一日,接着五人又去寻找那叫嵇猛的布商,此人住在钱塘县,在当地还颇有些名气,上次去往广州,原是这嵇猛想将生意做去广州,哪知到了那儿没有门路,而且那边毕竟是边关,有些乱,就想急着回来了。
五人往嵇家去,一路打听去的,走到一条安静的街头,没有什么行人,路的两边却是杨柳,偶有马车经过,一看就是富绅住的地方。
再看这边的房子,多是红墙绿瓦,出门也多有家仆。
来到一处府门前,杜储上前敲门,有人开了门,几人说明来意,那门防说进去禀报一声,便将大门给关住了。
五人面面相觑等在那儿。
而嵇府里头,那嵇老爷瞧着才三十出头,此时在正堂议事,底下几位管事的,正说起他们布行该往京城发展还是往广州海夷道发展。
却在此时有家丁上前禀报,说大门外来了几个广州过来的商人,想与老爷谈生意。
在座的管事都惊讶起来,刚要躺下就有人送枕头,这等好事,竟是如此的巧合,如今两浙路的布商生意不好做,但凡有门路的,都往外地发展,他们原本认为京城是不错的,可是京城水深,他们也担心在京城站不住脚根,何况京城他们一个认识的人也没有。
嵇老爷还记挂着广州的海夷道,若是能搭上哪支皇商,这货物就是源源不断了。
嵇老爷立即起身,“快,赶紧把人请来,可不能怠慢了客人。”
那家丁脸色一变,连忙出去招呼了。
嵇猛起身,叫上几位管事的都跟着前去迎接,广州这边正好没有人脉,今日有人送上门来,不管真假,也是一个契机。
苏宛平几人不过是站了一会儿,再开门,那门防一脸的笑容,比先前热情多了,看着几人弓着背将他们迎了进去。
还没走几步,那边嵇家老爷就出来相迎了,那门防暗自抹了一把汗,早知道主子这么待见,他先前就该恭敬一点才是。
苏宛平跟着几人一起去了堂前议事,立即有下人送来香茶点心。
苏宛平几人倒有些疑惑起来,这么热情,难道认出他们了?
嵇猛见几人坐下,于是开口:“不知贵客可是从广州来?你们又是如何认识我嵇某的。”
苏宛平还以为被他认出来了,原来不是,看来这嵇猛还是想将这生意做到广州去的,瞧着此人三十上下,白净的面皮上五官生得阳刚正气,人也很随和,苏宛平也起了接下来做生意的心思。
于是由杜储说了起来,说起上次广州那一批货卖给一位姓滕的东家,嵇猛立即明白了,想不到当初的无奈之举,竟然还得了一份善缘,竟招来了这一门生意来。
于是几人说起这布料,很快嵇猛带着他们去看作坊。
果然这嵇猛的作坊比石家的不知道大了多少倍,苏宛平暗自盘算着她得找多少家一级分销商才成,不然她这一次定下两家的货,若是卖不出去,这生意就盘死了。
可是她看着嵇家的货,着实是好货,不过在她看来比石家的要差上一点,当然她不能说,石家的布料不仅好,主要是纹路很新颖,市面上没有,她比过几件,穿上身后很衬人,而这嵇家的布料沿用的老路子,走得沉稳,却少了新意,或许正因为嵇家家大业大,不敢随意新尝试。
不比那石家,石家一家人忙活在作坊,以后签了她这个生意,养活一家人有余,也不必费心与别人做生意了。
苏宛平看了对方的作坊,五人又跟着回到嵇府,嵇猛早已经置下洗尘宴,接待五人。
接下来是谈这布料的价格了,苏宛平自然希望能按着广州那批货的价格,不然她的分销商计划要告破,可是嵇家与石家不同,他们是有心想做生意到广州去,但并不是唯一的选择,也不是必要的选择,若没有什么能打动他的,恐怕谈不了这么低的价格来。
苏宛平没有直接谈,杜储也没有将价格说出来,他们还得需要时间研究一下嵇猛。
没想嵇猛留五人住在府上,苏宛平一直以男装示人,也没有人发现她的不同。于是他们在嵇家住下了。
在嵇家住了两日,苏宛平几人开了个小会,据杜储的意思,他们只能靠画饼的计策,就是给嵇猛画一张将来能走海运运去国外做生意的饼,他们现在正想着走海夷道,做大生意,耐何那边没有人脉。
嵇猛这一次款待他们,显然将他们当成了去往海夷道的跳脚石,在岭南地区结份善缘,以后好行商。





农女为商:驯夫有方好种田 第278章 杭州游玩
第278章 杭州游玩
而他们就可以借着这一点优势,只要他们生意做长久了,他们在保昌郡的生意起来了,来日他们自己买下船,争取名额走海夷道也不是不可能的事,当年杜储就干过,不也到手了。
所以这张饼得画好了,于是几人商量着明个儿怎么跟嵇猛谈。
到了第二日,再次与嵇家的管事们齐聚正堂。
苏宛平也不再绕圈子,而是直接拿起嵇猛的布料,说道:“据我分析,嵇家布料在两浙路很是行销,就是还不曾做到外地去,我虽是保昌郡人士,对那边的布料极为了解,但我对京城的布料也是有些了解的。”
“京城那边向来喜奢,说句不好听的话,嵇家的布料素了一点,只适合一些小门户,要做起来,不仅要在这布料上改进,恐怕还得投入不少银子和精力与京城里的官员打交道。”
“不过你们若是愿意做去岭南,我保昌郡是你们第一首选之地,我手里头有资源,我还有绣品是运去海外的,认识一些皇商,也知道嵇老爷想往这一条道发展,想做大生意的人有这种想法不足为奇。”
“来日我愿意将嵇家的货推荐给皇商,不过也得看嵇家的诚意了。”
苏宛平将布放下,一脸淡然的看着众位嵇家管事,嵇猛此时也是看着各位大管事们,几人相视一眼,皆点头,嵇猛便是爽朗一笑,问道:“那苏公子的意思是?”
“我当年在广州拿过你们一批货,就是那一批货,我才认识了嵇老爷,相必嵇老爷当初在广州也见过了,运往海外的东西,多是好货,能搭上这条线自是财源滚滚,没有一个人引路却有些难。”
苏宛平话锋一转,说道:“不如嵇老爷出个价吧,这样咱们才好商量。”
嵇猛沉思了一会,试探的问道:“苏公子的意思是按着广州那批货的价格来?”
嵇猛说出这一番话,底下的管事们脸色都不好看了。
苏宛平点头,“那自然是好的,不过我会给嵇老爷补贴一些运输费用,算是运输费用咱们各自承担一半如何?”
嵇猛犹豫,底下有管事的反对了,“上次那批货卖得太过便宜,苏公子也不能不让我们赚一点钱吧,生意讲究双赢,如此才能长久。”
苏宛平叹道,“我这也是在摸索中,也不知嵇东家这布料能不能上海运的大船,得徐徐图之啦,一开始我提高了价格,对于我来说也是一种负担,你们不可能让我做亏本的生意吧,边关之地,最值当的就数那海夷道了,当真以为我卖给百姓不成?他们还没有两浙路的百姓有钱呢。”
这话说的也是,嵇猛先前去过一趟,那边的百姓都很穷,衣裳颜色也单调,这么一说,她是想做去海外的生意了,若是能成,只待她的生意路子顺了,他们再好谈价格,这都是初次摸索,各承担一点风险,少赚一点。
嵇猛有些动摇,那边的管事们也不说话了,苏宛平忽然朝身边的杜储问道:“咱们的交期也快到了吧,若是钱塘县这边没找到布商,咱们得赶快找下一家才是。”
两人说话很小声,那边几人却还是听到了,他们皆变了脸色。
“行行行,就按着那价格,运输费用各出一半,就这么定了,不知你这货款和数目怎么定?”嵇猛开口。
苏宛平把跟石家说的照样跟嵇猛说了,他们一听也无可厚非,就这么同意了,接着他们开始立下了字据,嵇猛识字,听说还是位童生,只是后来行商,便没有接着往下考了。
字据拿到手,苏宛平放下定银,这边嵇家开始准备布料,交期倒是快,与石家的交期差不多。
接下来苏宛平得租两艘船才成,这一次直接运走两艘船的布料回去,够分销商和绣庄忙碌的。
苏宛平找好了布商,终于在杭州城里安心游玩,她倒是听说杭州城里有出名的画舫歌伎,与那柳巷的不同。她们只是表演,而且是在水上表演。
苏宛平有些期待,叫上杜储一起去,杜储却是摆手,“到了我这个年纪,我只想安生的睡个觉,不想去看什么歌伎,我瞧着你也别去了,你一个妇道人家,再说你还带着你夫君去,万一你夫君看上了别人,你是同意还是不同意?”
苏宛平想也没想,“那不成,他怎么可能看上别人。”
杜储却是笑了,他朝苏宛平背后看去一眼,正好看到时烨进来,于是他挑眉,“东家,还得告诉你一件事,这杭州城里多才子,你小心些,你夫君有才,这些才子们多是风流,所以美妾盛行,别到时人家送他一个,你说他接还是不接?”
苏宛平摸出匕首,“九爷,我看谁敢送,现在我匕首练好了,对付一个大男人都不成问题。”
正说着,苏宛平只见眼前凭空多了一只手,她下意识的手腕一转,身子一矮要躲过,哪知背后之人却伸出另一只手一掌捉住她的腰身,接着往后一带,她就背靠在时烨的怀中了,她闻到熟悉的味道,转头看向时烨。
“就这一点反应,你在九爷面前显能。”
时烨宠溺的眼神看着她,有一种拿她真没有办法的感觉。
时烨松开匕首,苏宛平赶紧将匕首收了起来,回身拉住时烨的手,“走,咱们去看美人去。”
时烨只觉得眉眼痛,“你别惹桃花回来了。”
杜储却在后头笑,“对,万一有人要送东家美妾,你可得悠着点,别弄出第二个墨城出来。”
于是苏宛平最后还是没能看成画舫,说是河上涨了水,表演取消了,然而京城来的梁大家过了今日后便要起程到苏州去,所以她怕是看不到了。
看不到没关系,夫妻两人便在街头闲逛起来,打扮成兄弟两人,走在街头东看看西瞧瞧,她还记挂着没有给她娘买礼物。
两人一路走着,自是找首饰铺子,上次买的翠翘送给了叶夫人,眼下她得给母亲买支漂亮的弥补。




农女为商:驯夫有方好种田 第279章 面馆受伤
第279章 面馆受伤
许是这个时候快到晌午时分,大多客人都去吃饭了,铺里头没有旁人,夫妻两人进了铺子,那掌柜的看着两人的衣着和佩带,就知道是对有钱的兄弟,心下一喜,招待起客人更是热心了。
苏宛平上前在柜台上看了看,看到一支簪子很奇特,而且特别的好看,她连忙指着那一支,那掌柜的笑道:“客人好眼力,这是我铺里的镇店之宝,今个儿被姑娘看中了。”
苏宛平挑眉,疑惑的问道:“摆了很久了么?”
那掌柜的连忙摆手,“还不到一个月,我们铺里头每隔两个月进一批货,同时会选几样关外的货,有从东疆来的,有从南疆来的,不只款式新颖好看,成本也挺高。”
从关外运来的货,自然成本高,但是耐不住好看,中原的女子都喜欢。
掌柜的一边说话一边将簪子拿出来,给苏宛平看。
“时烨,你觉得好看不?”
时烨朝那簪子看去,点头,“不错,飞鸾走凤簪,货源很少,便是在京城也是贵夫人抢着买的东西。”
那掌柜的一听,立即附声,“客人果然有眼力,是个识货的,其实我这间铺面就是京城来杭州城里开的分号,今日客人能看中这支簪子也算是缘份。”
苏宛平忍不住看向掌柜,这人很会说话,一直夸他们不停歇的,是个会做生意的,不过她也喜欢这款式,那就买了吧。
于是买下了这支簪子,用木盒装起来,接着夫妻两人往外走去。
到了街头,正是晌午时分了,也该去填饱肚子,于是两人没有去酒楼,却是在一处热闹的凉棚里吃的面,这处看似简略的地方,穿着长衫排队吃面的客人却不少,看来手艺不错。
终于轮到两人了,苏宛平与时烨相对坐下,两人朝左右看了看,还觉得有些热,这里人多口杂,也不好聊天说话了。
却在这时,那伙计端着面碗经过两人身边的时候被一个客人给挤了一下,手头没端稳,整碗面条汤倒在苏宛平的衣摆处,连着靴子也脏了。
苏宛平呆住,汤有些烫,她下意识的伸手去揉,时烨却是猛的起身,伸手往前一推,将那伙计推开,接着绕过桌子,护在苏宛平身边,低头看着她的小腿处,她不停的揉着。
时烨面目冷酷,那面馆东家连忙过来道歉,看到时烨这模样就连连后退。
东家是一对夫妻,刚才端面的是他们夫妻的表侄,过来帮忙的,平素也不会出什么事,就是今个儿人太多了,才手一滑。
而先前挤了伙计一下的客人此时见到时烨那眼神看来,连忙退人群里去,不敢动了。
时烨收回目光,抱起媳妇就往医馆去,那面馆的东家娘子连忙解下围裙,交代丈夫和侄子继续做生意,她却跟在了时烨身后,心想着将客人烫到了,理该她面馆付药钱。
时烨进了医馆,苏宛平却小声的在他耳边说道:“咱们就拿一点药回去抹一下,不碍事,不过是烫了一下,以前我一个人租房子的时候热水器坏了,整个手臂被烫伤,最后也是抹抹药就过去了。”
“租房?”
苏宛平一听,惊出一身冷汗来,她无意中又记起了前一世,或许是那一次被热水器烫得她痛了好几日,记忆犹新,于是不知不觉将此事说了出来。
可是她现在已经不是前一世了,她怎么能犯这么大的错误,于是她连忙掩饰道:“就是我跟我娘在一起的时候被开水烫了,没事,庄户人家出身,一点磕磕绊绊没有什么大碍。”
时烨的神色却是不变,他倒也没有再多问,直接将她抱到交椅中坐下。
那医馆坐堂大夫上前把脉,接着又要看苏宛平的伤口,到这会儿时烨才觉得尴尬,他媳妇女扮男装,这么大庭广众之下撩起衣摆,自是不妥当,于是连忙拦住了大夫的手,“我们就买点药膏回去抹就成。”
那大夫愣了愣,奇怪的看着两人,也没有多说,就叫徒弟去配药膏。
这边面馆的东家娘子来了,她进了医馆看到交椅上坐着的苏宛平,连忙一脸歉意的上前,“许是今日生意太好,我那侄儿忙得有些疲累,就一个没注意伤到了客人,不过这药钱客人千万别给,我来给就是,真是对不住了。”
苏宛平还是第一次见到这么实诚的,为了跑过来给她付医药费,连生意都不顾了,何况她这是小伤,不过是脏了衣裳而已,根本没事,现在想来果然这面馆生意好的,这么好态度的东家,能不生意好。
苏宛平笑了笑,“没事的,不过是抹点药膏,东家娘子还是去忙吧,瞧着你铺里也少不得你。”
那东家娘子长得眉眼温柔,年纪四十几岁的样子,却是很亲和,连忙说道:“客人的伤药还没有拿呢,客人也没有吃晌午饭吧,这不得饿着了,还是去我那铺里吃了饭再说,不用付钱,您尽管吃。”
这么客气的东家,苏宛平便也没有再拒绝。
这边伙计正在配药膏,于是三人便等着了,这么站着,那东家娘子忽然看着苏宛平的衣摆出神。
苏宛平觉得有些奇怪,疑惑的问道:“这衣裳可是有什么问题?”
那东家娘子连忙摆手,说道:“这衣裳倒是没有什么问题,就是觉得这上头的刺绣很是眼熟,我记得二十年前,我还在那户人家家里做厨娘,就见过家中小姐的绣品,与这个很是相像,客人,我冒昧的问一下,这是不是双面绣?”
苏宛平心思一动,立即拿起衣摆,时烨连忙将衣摆按下,揉了揉苏宛平的额发,看向东家娘子,说道:“我这衣裳上头也是双面绣,你看看。”
时烨将袖口翻开,那东家娘子看得仔细,接着欢喜的说道:“还真的很像,二十年前我服侍的那位小姐,便会这一手绝活,心灵手巧,这上头我瞧着这就是地地道道的苏绣中的双面绣。”




农女为商:驯夫有方好种田 第280章 被人追杀
第280章 被人追杀
苏宛平和时烨皆是一惊,时烨接着问道:“那东家服侍的这位小姐现在在哪儿?”
说到这儿,那东家娘子就拿出手帕抹泪,苏宛平和时烨都觉得奇怪,她哭什么?
过了好一会儿,东家娘子才说道:“小姐福薄,不到十六就去世了。”
这么小就去世了,原本苏宛平还动了心思,听到这个消息,她便歇了心思。
东家娘子接着说道:“小姐去世后,主人家一家人便搬去了京城,再也没有回来过杭州,我也是那个时候才从府中放出来谋生的。”
倒是可惜了,这刺绣手法这么好,结果红颜薄命啊。
此时伙计的药膏配好了,苏宛平忍一忍,也是能走路的,只是衣裳脏了,吃了面就回客栈休息去,这街头人多,磕磕碰碰是难免了。
于是夫妻两人再次到了面馆,那东家娘子赶忙系了围裙去了灶台前。
很快两碗牛肉面出来,在这苏杭两地吃牛肉似乎成了家常便饭了,只要你出得起银子,似乎官府也是默认的,虽然大离的政策尚在。
这面果然没有让苏宛平失望,的确很好吃。
两人吃完面也没有多做停留,便直接回了客栈。
接下来数日,苏宛平游遍了杭州城,去过钱塘县、仁和县、馀杭县等,终于等到两家的交期到了,也是一个月以后了。
苏宛平早已经将船租好,这一次租了两艘船,水路先至苏州城,接着再走一段陆路,再上船,果然是要麻烦多了,但是他们得绕过墨城,没有办法。
苏宛平和时烨管着一艘船,杜储管着另一艘船,青衣和白衣将镖师分成两队,各守一船。
杜储交代两人,就算是走水路,也会有匪徒出行,所以也得万般小心,不过比陆路会好些,毕竟官府还是很注重这水运的。
两家人马都将货运来了码头,装上船,天边才露出尺把高的太阳。
苏宛平和时烨一起登上了船,与底下的石金夫和嵇猛挥别,以后他们自己运送货物,每两个月送来一批,全部走陆运,请镖师。
船开动了,苏宛平坐在栏杆前不愿意入房中,时烨也只好在她身边坐下,夫妻两人看着两岸的风景。
“我算算日子,咱们这一趟回去,大概能在秋末之时到达保昌郡,这一趟还算顺利。”
苏宛平从坐上船开始,就已经想着要回家了,归家之心越来越浓,第一次出远门,转眼都大半年了。
苏宛平靠在时烨肩头,时烨却是笑道:“你想家了?”
“想啊,也不知道赵朋远那家伙有没有考中秀才,他若是考中了,咱们就在年前将他的婚事给办了,这家伙想娶媳妇想疯了,倒要看看是哪位女子将他给迷的,连读书都不觉得苦了。”
时烨却伸出手来将她揽入怀中,两人看着太阳一点一点的升上去。
这么行了几日的船,到了苏州城的时候,换成了驴车,走官道,又行了十日,转眼又换成船了,这一趟船能坐久些。
这么行驶了二十几日,苏宛平已经习惯呆在船上的日子。
这日两艘大船靠在码头边,船家带人下去补给,苏宛平和时烨也从船上下来透气。
听了船家的话,船还有一个时辰开动,于是两人打算进城吃碗面,反正隔着也不远,他们的马车还在呢。
于是时烨赶着马车,夫妻两人去了城里。
买了一些新鲜的食物,又美美的吃了一顿,准备赶着马车回去的时候,在街上与一队人马差一点撞了一个正着。
这队人马是从街角拐过来的,他们的马赶得很急,这么直冲过来的时候,时烨不得不拉住了缰绳,一个调转避开了。
由于来得突然,苏宛平的头还是撞在车壁上,最后那队人马挨着马车过的,对方不但没有减速,甚至还回头看了赶马车的时烨一眼,那眼神凌厉,像是警告。
时烨看到此人后面色一变,立即回头赶着马车往码头上去。
而那队人马跑出一条街了,忽然又停了下来,刚才警告时烨的那名男子面色有些不好看,回头看向身边的护卫,问道:“你们刚才可有看清那赶马的车夫?”
那护卫摇头,心想着不过就是普通的车夫,撞死了就撞死了,谁会去留意。
那先前发话的头领却沉思着,“不对,此人太过眼熟,我想起来了,墨城城主嫁女儿丢绣球那日,你们还记得么,在铺子里与我们的人打了一架的那个人不正是他么?”
立即有护卫附和,“我看到了,这么一说,我也想起来了。”
1...7071727374...46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