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农女为商:驯夫有方好种田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珍禾
苏大丫将十两银子还回给时凌,她说自己去解决,于是时凌便在门外等着,苏大丫进门,里头苏二河又与赵四能吵了起来,两人眼看着要动手。
苏大丫气得闭了闭眼睛,接着睁开眼睛露出一脸的温和,甜甜的喊了一声“舅舅”,接着坐下来与那赵四能说起了情。
最后敲定下来,给赵家一百三十两银子,此事就结了。
苏大丫也疲惫了,何况时凌等在外头有些不耐烦,于是她同意了,从袋里拿出银子交到赵四能手中,赵家撤了案,苏赵两家一前一后出了衙门。
时凌一到外头,见没有什么人了才对苏二河说道:“岳父大人,以后做生意还是得小心为妙,不能意气用事,再说我还开着私塾,名声要紧。”
苏二河一听到女婿这话,冷哼一声,“你在私塾里做你的夫子,遂不知咱们家都被欺负到头上来了,你明明是我们苏家的上门女婿,就没见你帮着我家半点的,你这样的上门女婿,我看就是个虚设,也不知当初大丫头是怎么就看上了你。”
“原本想着你是个读书人,与这些权贵富绅走得近,按理你也去找些人,将赵家赶出梅岭县,那才是你的本事,你今个儿一过来就要我们自己赔钱,那还要你过来做什么,我们不会自己私下解决了?没用的东西。”
苏二河一甩袖子走了。
时凌铁青的脸站在原地,苏大丫急了,连忙上前拉着时凌的袖子准备解释,时凌却甩开苏大丫,转身头也不回的离去。
赵家得了这一百三十两银子正要装修食铺,忽然一队人匆匆闯进食铺来,原来是城西奇珍酒楼的东家带着家丁过来了。
赵四能一看到对方,脸色微变,连忙上前笑脸相迎。
原来先前赵家的食铺被砸了后,根本没有本钱再继续开下去,却在此时赵四能遇见了奇珍酒楼的东家,对方愿意借给他三百两银子重新开张,约定是三个月后还的,眼下还没有过三个月,对方就上门追债来了。
赵四能与对方理论,没想那奇珍酒楼的东家拿出字据,笑道:“上面可是说半个月内还清,没有还清,每天还得缴上息钱,息钱利滚利,算了个账,你们已经欠我大约有五百两银子了。”
赵家人听到后,脸都白了,赵家两老的第一次听到还有这样算帐的,可是对方带了二十几个家丁,根本不是人家的对手,这一次与对付苏家不同,这酒楼东家可是梅岭县本地人,有的是手段对付他们赵家,万不能得罪。
赵四能与对方周旋,最后那东家抢走了赵家手上一百三十两银子,接着说余下的银子可以拿密方来抵。
赵四能一听,心有不甘,再三恳求,没想被对方的家丁给打了,此时对方的人都围住了食铺,一个客人也没有,外头的人更是看不到里头的情况。
这会儿就算是把赵家人打死在里头也无人能知道,而这位东家接着说道:“你以为你一个泥腿子想上县城请状师就能请到呢?那都是我派人事先说好的,你别想以为请个状师就厉害了,敢把我告到衙门里去,你应该问问,我在梅岭县认识丁家,也认识杜家,杜县丞知道么?”
“铁打的县丞,流水的知县,你一个泥腿子敢得罪我,简直不要命。”
奇珍酒楼的东家抬手就甩了赵四能两个耳光,打得他晕头转向的,此时儿子赵平从厨房里跑出来,再也不敢藏着了,他上前跪下,“我们愿意交出密方,只希望从此帐目两清,再无瓜葛。”
那东家一听,哈哈大笑起来,伸手拍了拍赵平的肩,“孺子可教,早就该这样了,你以为我为什么帮你们,不就是奔着你们的方子来的么?这一两年我被这百香食铺压得抬不起头来,苏家二房我是不敢对付,但你们姓赵的,没有半点根基,我想怎么对付就怎么对付。”
赵四能跪在地上咬牙切齿,却不敢反驳半分。
最后赵平将方子交出来,同时请了城里的穷秀才立了字据,先前借银子就亏在不识字,被人家坑骗,不然哪会借这银子,这一次就算花银子请秀才立字据也心甘情愿。
终于不再欠钱了,奇珍酒楼的人也一并走了,可是赵家食铺里却是乱七八糟,再无本钱开铺子,于是赵家一家人不得不又回了赵家村去了。
且说苏宛平的布庄,过完年后天气暖和了,布庄的薄布销售了一空,她该补货了,而余家三当家的船也快到了。
她已经跟这些分销商吃过两次饭,看到他们将二级分销商找到了别的郡去,她便公布了自己的另一个制度,从此以后按年销售额算,到了年底可以给一级分销商按点分红,果然令这些布商蠢蠢欲动,感觉要他们卖货没有这么积极,要他们去说动二级分销商赚这差价积极的多。
而此时的项城,贾淳给赵朋远来了一封信,赵朋远看到信后高兴的跑来苏宛平这儿邀功。
原来是苏大丫在项城的生意彻底完蛋了,被赵家和贾家两家左右夹攻,亏得血本无归,相信这个消息很快会传到苏大丫耳中的,苏宛平心情还不错,不过也不想再关注苏大丫,她却在准备着这一次与时烨出远门的计划,此去杭州,既然要带走商队,要不要也押运一些东西卖去杭州,这样不至于空走一趟。
最近她正在想着这事儿,这一次由滕海在家里镇守,她和时烨带上九爷杜储,第一次出远门,杜储却是个老江湖了,也借机看看他的能力。
而苏大丫的小院里,傍晚时分,苏三丫脚步匆匆的进了屋,从项城紧急送来的急信,那位管事的虽没有像余城管事的逃脱,但是也好不到哪儿去,整个人一脸颓败。
苏大丫刚跟时凌说着话,听到苏三丫的声音,只好先出来,拿了信细看,看完后身形一个不稳往后倒去,苏三丫连忙将她扶住。
而此时的苏大丫却忽然吐出一口心头血,扶着苏三丫问道:“管事可曾回来?”





农女为商:驯夫有方好种田 第246章 发现新种子
第246章 发现新种子
“回来了,不过住在客栈里,请了大夫正在诊冶。”
苏大丫伸手用袖口抹了一把嘴角,在苏三丫的相扶之下,直接往外走,“我去见见他,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然而才走没几步,苏大丫却晕倒下去,苏三丫连忙抱住她,朝屋里大喊,“姐夫,快来,姐不醒人事了。”
时凌匆匆从屋里出来,看到苏大丫带着血迹的袖口,再看到她苍白如纸的脸,心中一惊,上前将她抱起,然后朝苏三丫交代道:“你现在赶紧去请大夫。”
苏三丫也不敢停留,脚步匆匆的往外头走去。
没多会,苏三丫带着大夫过来,诊了脉,大夫一脸凝重的看向时夫子,“夫人这是犯了心疾,必定是被什么事刺激到了,东家可要照顾好病人,不得劳累,不得操心,要安心静养,若是伤了元气,就更加难以调理。”
于是大夫开了药方,苏三丫赶忙去抓药。
等苏三丫将药熬好送进来,时凌便问起什么事,苏三丫自是得瞒着,先前大丫便有所交代的,现在的苏三丫才发现当初她跟苏大丫都选错了,那会儿她若是不劝大丫留下就好了。
不然由苏大丫亲自去项城主持,想来也不会将生意亏得一踏糊涂,本钱没了,人还得逃回来,外头还欠着债。
这一次苏大丫是彻底的气病了,三日后才清醒过来,苏大丫得到消息的时候已经是十日后的事了。
不过她也只是听听,没有放在心上,眼下余家的货已经送来了,粮食卖给李家,也不必送去鹏城,到时许庆和孔艾两人押运一批粗粮去往鹏城就是,反正鹏城收的货什么都要。
而布料是先运来的,于是苏宛平亲自坐船去接,运回来的布料直接拉到布庄后院,很快派人给各位分销商传了话。
原本第二日再过来看货的,谁知住得近的几家分销商夜里就来了,先前被苏宛平给煽动了,这会儿正等着拿了布版往二级分销商推销去,看到这批好货后,果然没有令他们失望,皆纷纷下了订单,不管自己有没有找到二级分销商,先将数量给定下了,然后找关系,托亲戚开始四处游说起来。
苏宛平赚下薄利,可是这一批批过来,她反而赚了不少,比干实业强的多,恐怕这些一级分销商也是尝到了这中间差价的甜头,不找二级分销商的基本已经没有了。
这样反倒好了,只知道这布料出自梅岭县,却个个将她这个大东家给瞒着,生怕二级分销商越过他们直接找到苏宛平这儿,而苏宛平凭着一张嘴,不用工钱,也费工功,就让这些人帮她去做生意,这主意着实不错,连九爷都说自愧不如。
留下一半的货给绣庄代加工,接着做成了成品后送去项城贾家。
待粮食过来的时候,苏宛平便去接粮食,在岛上将所有的粮食装上了船,船回程的时候经过一处沙滩抛锚了,这儿隔着官盐场只有两座岛。
那驶船的还是魏三娘的侄子,许是夜里太暗,不小心飘到这处小滩上。
苏宛平却庆幸没有飘到官盐场去,不然就难以解释了。
粮食是好粮食,只要到了岸,半夜运到李家便是。
苏宛平从船舱里出来,就见船东家带着人下船查看,而这边的苦力正在大喊大叫,“你们快看,那边有一艘船。”
苏宛平凭着夜色朝那边看去,果然在小滩上居然也停了一艘船。
此时时烨从船舱出来,来到苏宛平的身边,苏宛平开玩笑的说道:“你说这儿离着官盐场才这么一点距离,这艘无名船不会是在偷偷运盐吧?”
不过是句玩笑话,时烨却面色凝重起来,叫苏宛平呆在这儿,时烨打算下船一探。
跟着前去的还有余家的小管事,他也害怕有人在这小滩上藏私盐,那要是发现了就麻烦了,到时官府追查起来,难免追查到他们的瞒货来。
苏宛平这一下也笑不出来,站在栏杆前看着时烨和余家小管事两人匆匆往那艘船走去。
过了许久,两人的身影从那艘船上下来,没有任何手式,这边船上人都仔细的盯着,连着青衣和白衣也是一脸的疑惑。
“这是有事还是没事?”
然而没有人回答青衣。
没多久,时烨上了船,来到苏宛平身边,苏宛平疑惑的问:“是什么东西?”
时烨一脸古怪的说道:“居然也是粮食,只是量很少,而且里头空无一人,但看得出来,里头的用具吃食都有些怪异。”
苏宛平有些好奇,于是吩咐船主先停留下来,她和时烨再往那边去。
苏宛平下了船,穿着绣花鞋踩在沙滩上,不知不觉鞋里装了不少沙子,终于走到那艘船底下,苏宛平却发现这艘船有些破烂,不像是艘好船,而且瞧着样子,这船停在这儿有些日子了。
只是这船上的主人呢?苏宛平没有急着上船,却是围着船转了一圈,问时烨,“你觉得这船像不像撞到了礁石?”
时烨细细看了看,点头,“的确是,只是上面的人呢?莫非遇难了?”
或许还真是,夫妻两人寻不到缘由,苏宛平便上了船,按着时烨指点的,进了一间存粮的仓库,只见里头用木框装着的一框一框的东西。
时烨打开木框,苏宛平看了一眼,忽然面露喜色,她拉住时烨的手,欢喜的说道:“时烨,咱们发了,发了。”
时烨一脸疑惑的看着她,这不过是些粮食,不过时烨认不出这是什么粮食,但他尝过,应该是能吃的。
苏宛平却没有给时烨解惑,而是飞快的跑到别的木框前看去了,一框一框的打开,苏宛平已经激动的不行。
她再次来到时烨打开的第一框面前,说道:“时烨,这是玉米,这是玉米啊,这种农作物适应性很强,可以在高温之地种植,大部分地区都能种。”
“还有这些,甘薯、马铃薯、花生,这些都是咱们中原没有的,咱们梅岭县已经是高温之地了吧,这些东西你可有看到谁种过?时烨,你以前在京城,可曾吃过或者看到过这些粮食?”




农女为商:驯夫有方好种田 第247章 谁发现就是谁的
第247章 谁发现就是谁的
时烨摇头,苏宛平想起了前一世的历史,这些种子不正是国外运来的么?于是她为了证实这一点,她拉着时烨往那边的起居室去,果然这边的桌椅家具与大离不同啊,再看那锅里剩下的吃食,虽然已经爬满了蚊虫,却还是能看到,这些东西居然是煮熟后压烂的马铃薯。
看来他们的船飘到这儿,粮食耗尽,开始吃种子了。
苏宛平再次回到仓库,与时烨一起将木框全部盖好,里头做了防潮的隔断,难怪能保管这么好。
夫妻两人从船上下来,这边船上的管事与青衣白衣都下来了,都看着两人一脸笑容的不明所以。
苏宛平瞧着这艘船已经坏了,不能再行驶,但是这些种子是她发现的自然就是她的了,她正愁着此番出远门带走了商队,没有东西运去卖,走一趟空的,眼下却正是时候。
当然她也可以在梅岭县卖,不过一切还等着回去与滕海和杜储商量后再做决定。
于是苏宛平安排余家管事的与船东家将粮食运去他们的小码头,那边车队和苦力正等着,等缷完货,再带些苦力来这小滩上,把这船里的东西再次运走,全部在半夜进行,最好天没亮能到他们的小码头,不要让任何人知道了。
可惜苏宛平一心只想做布庄和绣庄,她没有能力学种田,不然将这些种子再培养出来,以后成为种子大商人。
听了她的安排,船再次开动,苏宛平夫妻两人带着白衣和青衣留在了小岛上。
苏宛平叫青衣和白衣在岛上转转,看有没有这艘船上存活下来的外国人,要是有就将人救了,以后或许还能用上呢。
两人便往森林里走去。
苏宛平和时烨在沙滩上坐下来,苏宛平靠在时烨肩头,心里正盘算着这些生意,以及这一次的种子,虽然这个时代与上一世的历史不同,但发展的轨迹显然是一样的,那么这么一说,是不是梅岭山也能打通去往中原,以后从此处过关走陆路,比水路要快不少。
不过到那时恐怕吴越国也会有了野心。
正在她想入非非的时候,时烨忽然问道:“平儿,你是如何认出这些粮食的?你以前见过?”
苏宛平听到这话,连忙坐直了身子,心里有些慌。
时烨开始问了,也怪她今日太过高兴,导致有些得意忘了形。
苏宛平的眼睛看向别处,轻咳一声,说道:“其实也是我小的时候老喜欢来码头,就遇上了一些奇人异士,他们说的,然后我就记住了。”
时烨的眼神意味不明的看着她,过了好一会儿,时烨方问道:“那这些种子有何用处?”
苏宛平见他不再细问了,连忙接了话,“这些粮食可以用在行军打仗上,白米产量低,但豆子又不饱肚子,也太过单一,而这一些作物产量又高,来日大家都种上了这种子,只要不遇上征兵打仗、或者天灾人祸,家里人一般都能吃饱去。”
“你看我们古道村两年没有打仗了,可是我们依旧吃不饱,为了口吃的,争来抢去的。”
说起这事儿,罪人村也总是吃不饱,若真的如她所说的,或者以后大离也会越来越强胜起来,时烨一听首先想到一事来,“咱们这一批种子不要透露出去,也千万别卖给吴越国。”
想不到时烨虽为罪人,却依旧挺爱国的,她立即点头,“自是不会,等咱们运回去后,我就找滕海和杜储商量一下,杜储以前行商,天南地北的走过,他一定知道该销往何处。”
只要不销往吴越国,时烨都随她。
就这样夫妻两人坐在海边的沙滩上,依偎着对方,吹着海风,听着海水的声音,竟不知不觉沉默了下来,这一刻挺美好的,前一世奔波于商场多年,不奔波的时候,她却没钱,等有钱了却没有半点时间,不是在飞机上就是在高铁上,似乎永远有做不完的事。
到了这个时代,她为了能吃一口饱饭也是四处奔波,如今吃穿不愁了,明明住在海边也没有闲情去海边坐坐,今日却是一个意外的收获之夜。
两人靠着暖暖的,时烨怕海风太大,将自己的外衣脱下,接着将两人裹紧在一起。
青衣和白衣走了大半夜终于回来了,依旧是两人,显然没有找到人,青衣来到两人身边坐下,说道:“看到几具骸骨,应该就是这船上的,但是时日有点久了,所以看不出身份。”
苏宛平没想到今日无意间来到这儿会遇上这么一船的种子,而且这防潮保护措失做得极好,即使没有人打理,依旧好好的。
接下来几人等着大船过来,三更天的时候,海上出现了船,这会儿苏宛平的手已经凉馊馊的,夫妻两人起身的时候,时烨碰到了她的手,接着握住给她取暖。
船靠岸,从上头跳下来十位苦力,也是商队里的,那边孔艾已经将粮食运去了李府,苦力工都留给了她。
于是带着苦力上了船,站在仓库里,这些苦力却傻了眼,他们看着这么大的框,这要如何运得走?
不,先从船上搬下来就是个问题,何况还是搬到另一艘船上去。
时烨也皱眉,他力气虽大,但看这些木框,不好着手用力,而且相当的重,难怪这些苦力会不知从何下手的。
苏宛平看了看两艘船的距离,再看了看天色,她是想乘着天亮前将此事处理好,不想让人发现了端倪,那要怎么样能尽早的将这些木框弄出去了呢?
时烨朝船顶看了看,一声令下:“拆船。”
拆船?
这些苦力站在那儿不知何意,苏宛平忽然想到杠杆原理,正好两艘船挨得近,直接从这艘船移到那艘上去,呆会下船也可以如此,这样的话就简单多了。
主要是这些木框的防潮效果极好,她舍不得拆了,再做一些出来未必能做得出来。
于是苦力工分两波,一波人手拆船顶,一波人手入林伐木。




农女为商:驯夫有方好种田 第248章 好销路
第248章 好销路
很快做了木滑轮,在种子船上装上,平素他们抬货物的粗绳也一并用上了。
所有人看到这奇怪的组合穿过长梁,不知怎么用,时烨却似乎看出来了什么,这怎么跟那大炮借力使力的样子有些相似。
时烨不由的看向不远处指挥着众人的媳妇,她到底是谁呢?
铁钩钩住了木框上的粗绳,苏宛平朝那边拉杆尾绳子的苦力做了一个手势,对方是一个壮汉,想着这么一个大木框,那得费多少力气,还只有他一个人拉,于是鼓了一口气,使了劲,哪知根本不用多少力气,木框起来了,在场的苦力都惊叫出声,或者他们以后也可以这样弄来上下货?
时烨站苏宛平身边,没有说话,看着这些苦力一框一框的将种子运上了大船,苏宛平却是笑了,看来她得将这一批种子卖给识货的人,她就不相信这个时代没有种子商人,到时她可以告诉他们怎么种植,虽然她没有亲自下过地,但是这些农作物是怎么种还是知道的。
刚把最后一框运上船,这边的破船却忽然有了响动,时烨一把抱住苏宛平,大喊一声,“大家快跳下船,船要塌了了。”
这艘船时日久了,又拆了船顶,拆的手法不对,早已经承载不起。
苏宛平和时烨是最先跳下来的,接着是这些苦力纷纷逃了下来,眼前的船很快解体,木板落入海水中。
他们若再不发现这些种子,恐怕这些人千里迢迢带来的都白费了,看来这个时代航海技术不到家,远行还有一定的风险。
几人上了船,船载着种子往梅岭县码头去。
苏宛平平素爱停靠的小码头,实则是一处海滩,因为她以后会常有在这儿上下缷货,所以海滩上用石头简单的磊了起来,下货的时候要方便的多了。
这会儿孔艾的驴车队也回来了,李家的粮食再次送到,听说被李家家主又说了一顿,为什么每次卖个粮食搞到深更半夜像做亏心事似的。
苏宛平没来,自然这火气发到了孔艾身上,孔艾倒也是个会交际的,就在最后的尾数上抹了一点,李家不说话了,于是他收了银子安心的回来。
按着先前的法子,将这些木框装上了驴车。
三十辆驴车,只用了十辆,这会儿天边已经露出白肚来,那边船东家也要走了,毕竟这船白日里还要运短途的货,耽误不得。
于是苏宛平给了船东家的租钱,跟着一起坐上驴车往城郊大院去,这是她养商队的地方,不在城里,这郊边空旷,背后靠着山,前头一大片农田,左右有树林。
驴车队进了大院,这些苦力也劳累了一日,都休息去了,苏宛平却和时烨这会儿才敢安心坐下来休息。
孔艾叫人送上热水和吃食,苏宛平首先喝了一杯热茶,跟时烨一起坐在海边的确挺浪漫的,可是坐久了却发现太冷了,湿湿的冷意像要侵入骨子里。
在大院里吃完早饭,留下孔艾在大院里管着这些人,同时守着这些种子,她却每样拿了一点装小袋里做样货,回城里去了。
进了院里,家里人都去了铺子,时烨将隔壁院里的杜储和滕海叫来,四个人在正屋里商量着事儿。
苏宛平将种子摊开,问两人可认识这些东西,滕海跟时烨一样的,一看到这东西虽不认识,却是直接拿了一颗玉米放进嘴里嚼,然后说这是吃食。
杜储却疑惑的问两人,“这些饱满的种子你们是从哪儿弄到手的?”
苏宛平夫妻两人但笑不语,这可不能告诉他们,苏宛平却道:“九爷,你说说看,这东西咱们能卖个好价钱不?”
1...6162636465...46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