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农女为商:驯夫有方好种田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珍禾
所以她打算开春跟时烨出一趟远门,这事儿去年年底就有这想法了,只是想着在家里过完年再说。
莫氏听说她开春要出远门,便劝她打消这个念头,外头很乱,平素去一趟广州倒不必说了,一但去往更远的郡,这路途艰险,就算有金凌镖局的人,也未必不会遇上劫匪。
苏宛平不是没有想过的,她一直觉得时烨在她身边,真到了那一步,大不了时烨带着她走,货不要了就是,时烨功夫了得,她不必担心就是。
这事儿苏宛平还是打算同莫氏多说一点,毕竟时烨是罪人村出来的,哪日她不声不晌的带着人出了远门,反而容易引起猜疑,例来罪人村出来做上门女婿的,不得离开保昌郡,以前还规定不得离开梅岭县的,可是这官配的婚姻不只梅岭县需要,保昌郡好几个县城都需要。
而甜水镇外的十万大山里全是流放的罪人,于是这个规定就改成了保昌郡之内。
莫氏自是听出她的言外之意,她拍了拍苏宛平的手,说道:“你别担心,此事我寻个机会跟夫君说说,你娘和你弟弟还在呢,谁敢乱猜疑,再说我杜家也出来给你做保,保证你们两人能出保昌郡。”
苏宛平心中一安,多亏认识性子爽快的莫氏,苏宛平感觉跟这样的人结交,反而不必弯弯绕绕,有什么说什么,是最实在的官夫人了,当然前提是能入莫氏的眼,这不,她娘就有这能耐。





农女为商:驯夫有方好种田 第238章 坑了银子
第238章 坑了银子
莫氏跟傅氏两个人着实好,一见面就有说不完的话题,若不是两人身份有别,莫氏恐怕都想让傅氏在府上住上几日陪陪她,只是傅氏如今和离出来,也不方便这样,莫氏才歇了心思。
从杜府出来,苏宛平便将自己的打算跟时烨说了,两人开始聊起铺面的事,他们一但远行,家里的铺面得有人打理,她娘一个人管着绣庄已经很辛苦,贾家那边的绣品听说卖得不错,所以还会继续要货,眼下只有布匹的来源。
苏宛平等余三当家的运来粮食和布匹后再出发,这一次她不打算让滕海运送布匹去广州,她想将上等的好布全部留下,再分销一部分出去给分销商镇铺面,剩下的全部让绣庄变成绣品,不过此事得赵朋远写信给贾淳了。
赵朋远自从受了裘叔指点后,功课突飞猛进,他现在才发现以前用错了方法,不,应该是他以前傻傻的相信钱木的话,跟他拜的是一个夫子,虽然此事也是继母所提,经父亲同意的,然而赵朋远时至今日才明白过来。
他怀疑钱木本来就没想往上考试,所以这个夫子有问题,他还一直怀疑是自己的天分不够,现在显然自信多了,天天跟在小神童身边,每天雷打不动的看书、入县学,风雨无阻,赵朋远都觉得汗颜。
要是早一点认识干娘一家就好了,他就可以早一点醒悟过来,也不至于如今已是及冠的年纪,却连个秀才的功名都没有。
瞧着还有三个月就得参加院试,赵朋远已经完全不管生意上的事,苏宛平也不打扰他,就将布庄的生意交给了皮威这个小青年,他是梅岭县人士,做起生意来也挺有一套的。
铺面的事交代好,苏宛平和时烨开始在各分销商处巡视起来,她开始游说这些东家,过不久会有一批京城里的好货运到梅岭县,恐怕是京城夏季里的货,运到这梅岭县能卖好长一段时间,料子自是最好的。
不过这价格就怕他们有抵触心理,毕竟才赚了一点,感觉进了她这一批货,钱又垫进去了。
不少大布庄倒不觉得什么,倒也接受了她的提议,只是在订货的数量上却有些犹豫,正如苏宛平所说的,好货未必卖得出去,便是能提高铺里的档次,他们现在卖的都是好货,提高一下档次就更好,如此相衬,其他的货就更好卖了。
只是这一批货有积压的风险,他们显然对苏宛平的信任不够,还是有所保留的。
苏宛平倒也不强求,只让他们去其他郡找二级分销商,到时一同在中间赚个差价。
这些人倒是动心了,便有不少人开始奔走。
苏宛平跟时烨一路巡视过来,也将这些铺面这几趟分销到底赚了多少银子摸了个底,接着她才好推销她的新货,看着他们的银两推销,全凭她一张嘴。
只能说苏宛平这现代的营销手段用到古代来仍然有效,分销出去的初部数据出来了,接着是让赵朋远给贾淳写信了,将数量交上,看贾家的订货清单,只待货一到,绣庄又开始忙起来。
目前绣庄只找了两家代加工,街尾那一家出名的就是,另一家却不在长富街,而是城里的一处家庭小作坊,这一家人他们摸了底,世代住在梅岭县,极为讲诚信,倒也放心。
这两家的绣功实在了得,苏宛平也不必招绣娘养着,以后还可以慢慢再多找代加工的绣铺。
就在苏宛平叫余家小管事去催货的时候,滕海派人匆匆从余城送信回来。
信里头写着,苏大丫果然在余城开了铺子,不过都是他们事先早已经安排好的铺子,也怪苏大丫大意,她一到余城就去拜访学政夫人,大多时候都在俞府里过的,所以这开铺做生意的事交给了底下的大管事帮忙找。
于是一夜之间,苏大丫定下了六间食铺,所交租银以及装修费用全部落入腾海的口袋,待那牙人带着苏大丫身边的大管事去铺面接收的时候,才发现这些铺子的问题,这一下那大管事的吓着了,第二天夜里就逃了,再不逃恐怕苏大丫不会放过他,他将苏大丫抽去余城的银两全部败完了。
滕海来信先是报了这个喜讯,接着就是让苏宛平注意苏大丫这边,让青衣白衣不要离开她半步,这一次恐怕苏大丫报复。
苏大丫私下里调走了梅岭县所有的银两,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拿去余城开铺,一部分拿去项城。
余城的铺面出了问题,此时怕是也知道的,而项城的铺面是开成了,不过问题还在后头呢,这生意是做不下去的,到时苏大丫零光一身回到梅岭县,如果知道真相的苏家人会怎么对付她呢?恐怕又有一出好戏。
苏宛平收到了信,心情不错。
这边苏大丫连夜从余城归来,走到半路,就叫车夫赶车去往文巷,苏三丫连忙劝道:“大姐,你千万别冲动,咱们不能去文巷。”
苏大丫攥紧了手,想起大管事潜逃一事,她的胸口就翻涌了起来,喉间有股腥甜,她强行压住。
苏三丫接着劝道:“咱们还是回去找时夫子吧,时夫子上次不是说了么,只要他们不惹你便罢,一但惹了你,时夫子一定会为你出头的。”
苏大丫一听,立即来了精神,吩咐车夫直接往私塾去。
这段时间她奔波于两地,时凌也不住小院了,就在私塾里住下,正好过完年后私塾再次开门招收弟子,也免得往来麻烦。
马车很快到了私塾的门口,此时正值晌午,苏大丫从马车上下来,心里寄希望于时凌身上,然而刚走到私塾门口,就见有几个穿补丁衣裳的庄户围在私塾外。
其中有人骂道:“杀千刀的苏大丫,找的什么夫婿,去年再三对我们承诺时夫子会好好教我家孩子开蒙,结果才学了小半年,现在就说我家儿子资质不高,要劝退了,要是让我遇上苏大丫,看我扒了她的皮不可。”




农女为商:驯夫有方好种田 第239章 苏家大乱
第239章 苏家大乱
苏大丫听到这话,脚步一顿。
另一个庄户说道:“我看他们住在县城里,早已经坏了良心,先前私塾刚开,没有什么学生,便舔着脸过来说动我们,如今招了这县城里的富家子弟便对咱们不管不顾了。”
“我跟你讲,不只是你家孩子被劝退了,我家孩子也是。”
忽然又有好几人围了过来,也插嘴,“我家的也是,都说是资质平平,不建议读书,这种话也敢说出来,我看是这个时夫子为了巴接这城里的富家公子,才故意将咱们的孩子给劝退的。”
“咱们一家辛辛苦苦的赚了钱,就为着这孩子读书了,如今被时夫子劝退,孩子回家就哭了,现在死活不想再拜师入学,真是没良心的,不顾咱们庄户人家的死活。”
这些人身上或多或少都有补丁,两年前苏大丫也是这么一个模样出现在县学里的。
苏大丫连忙转身上了马车,马车直接赶往私塾的后门。
到了后门是苏金开的门,苏大丫一看到苏金便问外头是怎么回事,苏金朝妹妹看去一眼,见妹妹点头,便如实说了。
原来时凌招收了一批富家子为学生,于是就将去年的开蒙班给解散了,不过大多借口都是这些人不适合读书,可是育人为本的夫子岂能说出这样的一番话来。
苏大丫皱眉,她居然不知道时凌短短一个月就招收到了弟子,还与这些富家公子又走到了一起,他是如何办到的?以前没有她支持,他根本无法立足县学,如今为何却绕过了她?
苏大丫脸色一变,目光凌厉的盯着苏金,“最近时夫子可有跟哪一家走得最近?”
苏金面色白了白,朝妹妹看去一眼,苏三丫连忙摇头,苏金却说没有,是这些富家公子找上门来的。
苏大丫朝苏三丫看去一眼,目光意味不明,苏三丫只好劝苏金说出来。
于是苏金说了,时夫子最近自是与丁家兄妹走得最近了,而且丁家家主还曾亲自给他请帖,时夫子去过丁家两次,通过丁家认识的这一群富家公子,于是私塾就招满了。
苏大丫听说了丁家兄妹两人,于是重点问了丁家的小姐,得知只有十六岁,又是花容月貌,还曾私下里见过时凌,她便暗感不妙。
她的精力有限,顾着这些生意去了,就疏忽了时凌,想不到时凌居然被人惦记上了。
苏大丫叫苏金当什么也没说,不要告诉时凌,并顺手给了苏金五十两银子,叫他以后跟在时凌身边,事无巨细的都要向她汇报。
苏金没法拒绝,只好应下。
苏大丫忽然觉得苏三丫将自己大哥推荐给时凌倒是对她有利极了,就这样顺手放了个人在时凌身边,她以后也能掌握住时凌的行踪。
从后门进入前头私塾,苏大丫走得很轻,到了私塾的前堂,就见那儿坐了不下十位学生。
苏大丫躲在小门边,挑起一角帘细看,忽然看到坐在前头一排的那位学生,仔细一看此人居然是女扮男装,还坐在前头,隔着时凌如此之近。
苏大丫气得眼都红了,她没有动,眼神却紧紧地盯着这位女子,瞧着十五六岁的样子,多半就是那丁家小姐了。
丁家在梅岭县也极为有名气,家中女儿居然敢女扮男装来私塾,简直是不知羞耻,极为孟浪之举。
苏三丫借着那一点空隙自然也看到了前排坐着的丁家小姐,她面色微变,看向大哥,乘着苏大丫不注意,兄妹两人走到廊下,苏三丫小声问道:“哥,丁家小姐是不是对时夫子有意?”
苏金朝门口看了看,见苏大丫没有出来,才小声说道:“若没有丁家小姐的亲睐,时夫子恐怕进不了丁府,进不了丁府,自然这些学生就招不来了。”
“只是此事你千万别告诉大丫,你还得制止她,不然时夫子的前程得毁在她的手中,何况男人三妻四妾是常事,你就劝着她应承了吧。”
苏金对苏大丫记忆还是以前在苏家院里的时候,自然不懂现在的苏大丫,但苏三丫自是懂的,听到这话,她冷笑出声,“哥,你知道一个女人的妒意是何其可怕么?什么三妻四妾之事,你万不能在大丫面前提。”
苏金记在了心头,却是暗自心惊,莫非大丫还想独占了时夫子不成?如今时夫子是落了难,可人家一但进了县学,以后纳几房妾室,也实属正常。
这会儿苏大丫从屋里出来,看到廊下站着的兄妹两人,苏大丫没有理会,而是脚步匆匆的往后门去。
到了后门门口,苏大丫转身看向苏金,“记得我刚才说的话,给我盯仔细了,还有今日我来过的事不必告诉时夫子。”
苏金应下。
苏大丫上了马车,这一次苏大丫直接往苏家院里去了。
然而苏家二房院里却并不太平,苏大丫才进家门,就听到自家母亲与三婶正吵得凶,苏大丫皱眉,目光淡淡地朝苏三丫看去。
苏三丫心中一惊,她娘怎么跟二伯母吵起来了,不是说好了得忍着的么?
苏三丫快走几步来到西屋,看到廊下对着院子吵架的母亲,苏三丫连忙拉着她进屋。
此时钱水芳也看到苏大丫回来了,脸色一白,跟着女儿入了门。
而赵秋红此时看到女儿像是遇上了救星,连忙跑出来拉着女儿进屋里说话。
此时的苏家院里除了两人吵吵闹闹,苏家两老的却跟着苏二河去了铺里,自从苏大丫上次说将城西的铺子给苏二河管着,那里的管事便也不瞒着他们一家人,每天到底赚多少,苏二河都知道。
可是正因为知道,他才发现这城西铺面客人这么多却还在亏本,他实在想不明白是怎么回事。
然而在这个时候就在城西这处,对着门有人盘下了铺子,等那食铺开张的时候,苏家几人都站在门口瞧,看到赵家侄子穿着一身长衫在招待客人,气不打一处来,于是苏家两老的冲上前就撕架去了。




农女为商:驯夫有方好种田 第240章 没有后悔药
第240章 没有后悔药
苏二河却去找人将赵家的人打了一顿,食铺没能开成,两家结了大仇,赵家人也不堪示弱,叫上一伙村里人,将城西百香食铺给砸了。
这几日百香食铺重新装修开张,可是客人却流失了大半,而对面的赵家食铺也再次开张,苏家两老的再也不留在家里头了,天天跑到赵家去骂,赵家两老的也在街头对骂,吵得两家人都做不好生意。
而赵秋红因为赵家的事被苏二河打了,又关在了屋里,叫钱水芳看住她,这段时间钱水芳没少在苏二河面前献殷勤,看得赵秋红一阵恼火,于是家里头妯娌两人也是吵吵闹闹的,不得安宁。
年三十苏大丫回来过,却并没有来苏家院,初二便去余城给学政拜年去了,自然这边发生的事半点也不知道。
这一次回来,苏大丫不必再出门,可是她才发现自己不在的时候,连着梅岭县的生意也乱套了。
如今除了城西的食铺,其他四间食铺其实早已经关门,只是没有告诉任何人,不然她哪来的这么多银子,眼下她只寄希望于项城,只要那边的铺面起来的,就是两个梅岭县的生意也抵挡不了的。
苏大丫听赵秋红叨唠了小半天,算是明白了所有的前因后果,苏大丫心思沉重的问道:“娘,赵家哪来的本钱开食铺?”
赵秋红一听,不说话了,缩了缩脖子,苏大丫立即知道这是她娘偷拿的银子去救济的赵家。
苏大丫忽然笑了起来,可是那眼神却很冷。
“娘,赵家有了本钱,可是他们是庄户,自然没有这份手段开食铺,岂会做城里人的吃食,他们在村里也不什么席面师傅,这么一说,娘,赵家厨艺是在哪儿学的?”
赵秋红更是不敢说话,连出气声都降到了最小,苏大丫却是往后一靠,靠在交椅中,双手放于扶手前,她不看赵秋红,却是看着门口发呆。
她不过是去了两趟余城,不过是离开了几个月的事,梅岭县却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为什么?
“娘,是不是以前你偷偷摸摸的安排了表哥赵平进了厨房做杂工?”苏大丫慢慢地转过头来,看向赵秋红,“娘,你知道吗,这几张密方是我最后的根本,我当初带你和爹一起来县城,原本只是想着咱们一家人开间小食铺,过上好日子就算了。”
“后来,我的身份被识破,县学里呆不下去了,我不得不多开了几间食铺,也就是从那时候起,你和爹也跟着起了私心,再到后来我落入苏二丫的圈套,不得不将苏家两老的留在城里。”
“你们就为了掌家之权争吵了起来,掌家之权就算了,娘,你没有银子在手后,你不是去争取掌家之权,却是伙同爹来算计我,想从我手上捞银子,将这份家业留给弟弟。”
“那么,娘,我问你,没有我,咱们苏家有家业么?你和爹做了什么了不得的事,这份家业就当成你们两人的,想传给谁就给谁,可有问过我半句?若不是我当初带你们出来,你们能在城里过上好日子?”
“这些也就算了,毕竟是自家弟弟,我不计较,可是你现在将我最后赚钱的方子都传了出去,眼下只是一个赵家,哪日赵家一生气,将这密方告诉了其他的酒楼,你说我们百香食铺还有何生意可做?”
“那你们所说的家业可还曾有,你们害我没有了收入,我还可以留在时凌身边,他现在在私塾教书,还能养活我,这样我便能留在县城,那么你们呢?要何以为生?再去做苦力么?帮人浆洗衣裳?”
苏大丫的话句句烙进赵秋红的心头,她慌了,先前还争着丈夫与三弟妹眉来眼去的,如今想来,当真可笑,这些小事根本不算,错就错在她当初就不该心软,将侄儿子送去厨房做杂工,还暗中让侄儿学习密方。
如今赵家与苏家打起来了,结下了仇恨,她现在反而里外不是人了,相信回娘家,大哥大嫂也只会怪她,而在婆家她却是一个胳膊往外拐的外人,那她将何去何从,若没有这个女儿护着她,她便什么也没有了。
到这时赵秋红才看清楚事实,她连忙起身来到女儿身边,拉着女儿的手恳求道:“大丫,我错了,我错了,你能不能原谅娘,我以后再也不敢了,大丫,你一定要劝劝你爹,叫他别休了我,好不好,我以后一定好好做事,向着苏家,再也不回赵家了。”
苏大丫苦笑,从赵秋红手中抽出自己的手,接着起身朝外走。
赵秋红追了出来,苏大丫看着她说道:“你们我谁也不会信了。”
而这边苏三丫母女两人一入屋,钱水芳便着急了,连忙将最近家里发生的事说出来,生怕赵秋红在大丫面前说自己坏话,正找女儿商量着对策。
苏三丫一听,脸色变了变,问道:“那密方当真是二伯母泄漏出去的?”
“那是当然,不然赵家人开的食铺味道与百香食铺一模一样,还卖得比百香食铺的便宜,现在客人都去那边了。”
苏三丫一听,暗自心惊,她自是知道苏大丫的处境,以前苏大丫春风得意,开着几间食铺,生意好的不得了,在县城里也极为吃得开,如今破釜沉舟抽了银子去了余城和项城做生意,余城的生意没了,而县城里唯一的城西百香食铺也闹成这样,眼下恐怕只有项城一个希望了。
苏三丫想到这儿,连忙安慰母亲,“娘,你别担心,二伯母未必说的是此事,再说就算说了,现在的大丫也没有心情理会,娘,以后你还是别得罪二伯母,毕竟是大丫的母亲,大丫现在是不计较,以后计较起来,岂不是麻烦。”
“娘,你先忍一忍,等这一段时间过去,我看大丫是个什么意思,到那时我再告诉你怎么做,而且若是二伯将二伯母给休了,到那时整个院里谁还跟你吵架去。”




农女为商:驯夫有方好种田 第241章 对付情敌
第241章 对付情敌
钱水芳一听觉得有道理,何必争一时口舌之快,还是听女儿的话准没错。
苏三丫从屋里出来,就看到苏大丫朝正屋里去了,苏三丫有些疑惑,见东屋的二伯母没有出来,院里也静悄悄的,于是她也跟着去了正房。
苏大丫直接进了正房内室,朝屋里四下看了一眼,看到床头柜上的锁,她拿出发簪蹲身上前。
苏三丫匆匆进来的时候,就看到苏大丫打开一个木盒,从里头拿出五百两银票,苏大丫没有留下半点,拿了银票往怀里一塞,转身的时候看到苏三丫,面色并没有动容,而是匆匆出了屋。
苏三丫也跟着出了门。
两人一前一后默不出声的出了苏家院,很快苏大丫坐上了马车,苏三丫也跟着上去。
马车往小院去,离开了苏家院,苏三丫还是没想明白苏大丫是什么意思。
而此时的苏大丫拿出五百两银票,说道:“这将是我最后的资本。”
“当初我初来梅岭县,手上还没有这么多银两,我开了一间普通的百香食铺,最后赚了钱,于重新装修,做大了做好了,终于有了现在的身家。”
“可是我带着满心希望去余城,本想开百香酒楼,没想落入滕海的圈套,血本无归,而今也只有项城这边,我明日便去项城,亲自守着。”
苏大丫说完,再次将银票收起,苏三丫却反应过来,小声的问道:“那时夫子这边……”
苏大丫手中动作一停,靠着车壁不说话了。
到了小院,两人下了马车,进了小院,苏大丫站在门口看着整座小院,只觉得静得可怕,时凌有不少日子不曾回小院了吧。
以前在县学的时候,不管多忙,他都会回来,就算她不在小院的时候,他也会回来住的,他以前拥了自己的小家后才觉得温暖,然而现在的他却是不同了。
苏宛平没有进屋,却忽然说道:“我明日不去项城了,我要留下来照顾时凌,以后跟他不再分开。”
苏三丫松了口气,再这样出远门,不知再回来又将是个什么情况。
苏大丫走了几步,又道:“你现在去厨房里做饭,呆会装食盒里,我亲自送去给时凌。”
苏三丫应下,往厨房去。
苏大丫却进了内室,坐在梳妆台前,再出来,原本憔悴的苏大丫又变得精神抖数,她脸上抹了粉,显得肌肤白皙,原本不太出色的五官经过细细描绘,整张脸变得清丽脱俗。
1...5960616263...46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