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农女为商:驯夫有方好种田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珍禾
小丫头泡了茶也说退下去换新茶了,时嫣独自坐在那儿品茶,味道倒是香浓,她多喝了几杯。
没多会,她听到奇怪的声音,于是起身往内室去,内室里空无一人,可是那声音却是从这儿发出来的,她循着声音来到床榻后头,就见墙上有一孔,她忍不住透过那个孔朝那边看去,这一看不得了。
只见小孔那边是一间内室,内室里有一对郎才女貌的夫妻,男子为女子梳发,又为女子描眉,瞧着郎有情妾有意,时嫣不免多看了一眼。
随即两人移步床榻,慢慢地解开了衣衫,时嫣忍不住闭上眼睛,可是她下意识的又睁开眼睛想去看。
于是她看到了活色生香的两人,时嫣双颊通红,那边夫妻二人忙活完已经相拥入睡,时嫣却是连忙来到外室,喝着茶,装作若无其事。
女管事来了,带来了一个嬷嬷,那嬷嬷很客气,随之拿来不少话本子,然而这些话本子却是比嫂嫂给的完全不同,里头是对一些夫妻之间的描述,她看不下去,尤其刚才她像是做了亏心事似的。
随即时嫣起身,叫上女管事赶紧走了,女管事与那嬷嬷心照不宣的笑了。
路上马车中,女管事说道:“这也是娘娘安排的呢,那间芙蓉馆有一处专门提供教导小姑子如何服侍夫君的,公主许是也看到了,与公主一起看到的还有几位小姑子,只是她们在其他的房间里。”
“啊?”
时嫣算是明白了,今个儿好看的原来指的是那个,她先前还想着自己怎么可以偷看别人,现在终于知道原委,其实当年宫里也有教导嬷嬷,只是她觉得不好意思,所以根本就没有学。
将公主送回府上,女管事走了。
时嫣这日下午在花厅里坐了一个下午,她何不学学那话本子里的,卫成她是留不住了,回到京城里,她独自一个人,不如与卫成生个孩子,以后留着孩子陪自己,也算是一个念想。
时嫣这么想着,心思活跃了起来,于是时嫣叫来丫头出去打酒,最好是烈酒,同时时嫣去小厨房里亲自下厨,做出一桌子好菜温在锅中,就等着卫成回来。
昨个儿没有回来,今个儿必定能回来,否则就是出事儿了。
还果真让时嫣猜对了,当天卫成风尘仆仆的归来,原来这一趟商队途中遇险,若不是卫成功夫高强,怕是早出事儿了,所以耽搁了时间。
只是当饿着肚子匆匆赶回来的卫成看到桌上一桌子好菜时,他莫名眼眶一热,他但凡自私一些,便能占有了公主,她那么单纯,什么都听他的,他若将她留下,甚至与她私奔,一辈子不回京城,公主也不会有二话的。
可是正因为这样,他不能这么自私,他自己在十五岁那年浩劫中失去全部亲人,他岂能让明明有双亲在的公主离家出走,这样一来,他会一辈子不得安宁。
可是要是与公主一同回京城,他知道皇后娘娘是绝不可能将公主嫁给他的,他何德何能,断了一臂,无功勋,无官职,什么也不是,他不要因为公主的垂爱而格外对待,若是在以前,还是守城军统领之时,他是敢尝试一下的。
卫成内心苦笑。
时嫣拉着他入座,亲自给他倒酒。
许是卫成那纠结的心态,不知不觉就喝了几杯酒。
时嫣看着高兴坏了,接着灌。
卫成的酒量也是很大的,一坛子烈酒下去,脸是红了,其实已经有醉意了,但他会很沉默,不闹酒疯,甚至还是正襟危坐。
时嫣瞧着他这样子,接着灌。
又是半坛子酒下去,喝得又急,自己本身不痛快有心一醉,于是真的醉倒了,他伏在桌上睡着了。
时嫣立即叫丫头一起帮忙,将卫成扶回床榻上,将丫头屏退,时嫣红着脸,亲手给卫成梳洗,帮他换上舒服的里衣。
夜深了,时嫣犹豫了一下,还是脱下自己的外衣,掀被进去。
后半夜,有些清醒的卫成在睡梦中似乎与公主在一起了。
早晨第一缕阳光从窗台上撒入室内,卫成忽然睁开眼睛,他猛的掀被一看,自己只觉里衣,只是在那米白色的床褥上染了一点红,卫成盯着那个看着,半晌没有反应过来,莫非昨个儿夜里的梦是真的不成?
然而床边并没有人,明明只有他一个人睡在这儿。
卫成在床榻上坐了一会儿,总觉得头脑沉沉的不舒服。
待卫成从房里出来时,却到处找不到公主,他开始着急了,将整个客院都寻了个遍,仍旧没有看到公主,卫成慌了,昨个儿晚上,他与她到底有没有……有没有呢?
卫成本想找到公主问问,可是现在却是连人都找不到了,他便坐立不安起来。
此时院里的丫头匆匆过来,将公主的信交给了他。
卫成展信一看,才知道公主竟然不告而别,她独自回京城去了,并同意他的话,对他放手,以后他想去哪儿她都不缠着了。





农女为商:驯夫有方好种田 第1420章 卫成生气
第1420章 卫成生气
原本卫成一心只想将人送回京城就走,没想到到了这会儿,看到这封信,他一下子自由了后,心头却是满腔的愤怒,她竟然离开了他。
卫成气得面色铁青,丫头见状,连忙后退了好几步。
卫成随即回屋拿起他的剑,从怀里摸出一张身契扔到小丫头的手中,语气冷冷的说道:“你自由了。”
随即卫成走了。
一人一剑一骑,就这样往京城追去,他不能将公主护送回京城,他脑中总是出现有人要欺负公主的画面,想起当年在岭南时那些人骗她,差一点儿被人占了便宜,卫成就心疼如刀割,心想着且待他找了公主,非要教训她一顿不可,这么不听话。
而京城里,苏宛平收到喜客来的消息,看到有卫成的下落,居然到了陈州,隔着京城一城相望,竟然从苏州到陈州只用了半个月时光,出了什么事?
苏宛平立即将这个消息告诉了时烨,卫成既然到了陈州,是不是可以将人给劝回京城了,错过了这个机会,可就真没有了。
时烨当天夜里就将华应一同带上往陈州去了,当年的三位异姓生死兄弟,缺一不可的,必须在一起。
苏宛平将卫成才到陈州的落脚地告诉了时烨,这会儿她似乎能想像到卫成见到时烨与华应时的表情。
不过时烨几人还没有回来,公主倒是独自回来了,时嫣一回来不去驸马府,却直接来了王府,她不管了,以后就住在二哥的府上。
苏宛平大半夜的看到公主风尘仆仆的回来,她简直以为自己在做梦,她不是跟卫成在一起,那卫成怎么来了陈州的?
瞧着公主妹妹怕是饿的很,小令立即送上吃食。
两人相对而坐,顺带陪吃了一个宵夜。
时嫣吃着吃着眼眶里有泪,苏宛平心疼。
“二嫂,我决定了,我明个儿入宫向母后说明,我以后要自立公主府,驸马府我不要了。”
自立公主府不错,还自由自在,只是她与卫成到底是怎么回事?
时嫣不想说,苏宛平也不好贸然相问,尤其她看到公主妹妹心情起伏不定。
吃饱了,洗漱好后,公主便去客院休息。
第二日苏宛平起床就去找公主妹妹,没想时嫣已经入了宫,天一亮就走的,竟然是这么着急。
皇宫凤栖宫内,庆安公主归来,当真把孔氏高兴坏了,一直提着心的孔氏就担心女儿在外头受苦。
只是当时嫣提着一口气,正准备将自己的想法说出来时,却看到了白了头的母亲,她惊住,母后怎么会白了头,到底经历了什么?
时嫣上前握紧母亲的手,孔氏一身素衣,将女儿上下打量一眼,瞧着还是活蹦乱跳的,精神着呢,于是也不再埋怨她了,孔氏想清了不少事情,对女儿只有愧疚。
“嫣儿,回来就好,以后陪在母后身边,陪母后一起抄经吧。”
孔氏不想因为侄儿的死而让女儿难过,好好的一个女儿,如今成了个寡妇,当初她该答应和离的。
时嫣应下,她试探的说起自己不想去驸马府住,孔氏也早想过了,驸马府是没法住的。
随即时嫣又将自己想在外置公主府的事说了,孔氏犹豫了一下,倒也答应了,而且还将公主府置在了太子府临近,这么一说,与逍遥王府也不远,时嫣心下一喜,母后似乎对她更好了,并没有责怪她,害她一路回来想过不少话,甚至想到若是母后不同意,她就一直住到王府去。
时嫣陪着母亲用过早膳,又一起去了小佛堂里抄经,一日时光很快就过去。
时嫣傍晚出宫回到王府,苏宛平已经准备了一桌子好菜,时嫣终于笑了,她要另置府邸的事不但办成了,还能在两个哥哥的中间,以后窜门那可就方便得多。
苏宛平也替公主高兴,时嫣不愿意说与卫成的事,她也不问,且等时烨和华应将人扣回来再说。
时嫣这几日都在王府里住。
这日夜里,苏宛平刚躺下,管事公公就来传话了,王爷回来了,一同回来的还有华将军和卫将军。
苏宛平随即安排人去给公主传话,也将这个消息告诉妹妹去。
此时卫成还是郁闷的,坐在两兄弟的对面,他苦着张脸,问两人可知公主回来,结果两人都不知道,他现在最放心不下的就是公主了。
当熟悉的饭菜送上来时,卫成又忍不住回想起三人当年在岭南时的情景,一路上时烨和华应没少劝过他,三个人当年一起镇守燕北,那样的日子是多么的惬意,没有尔虞我诈。
苏宛平带着公主一同出来的,卫成刚喝了一口酒,当他看到公主时,于是被酒呛到了,他惊讶的看向公主,还好她平安回到京城。
时嫣与苏宛平一同坐下,卫成的眼神自打公主进来就不曾离开过她,他又想起那个晚上,他甚至怀疑是自己自作多情,毕竟公主已经成过婚,不可能有处子血,再说真与公主春风一度,依着公主的性子,不是得更加缠着他才是,可是眼前的公主却是对他很冷淡,这让卫成越发摸不准。
“你们知道武举么?”
华应忽然开口。
华应的话引起几人的注意,时烨和苏宛平自是知道,凤国历来有文臣的科举,也有选拔将士的武举,文武两状元,只有科举出身的状元为文臣更受重视,武状元除了功夫要好,也得会打仗,在这方面选拔起来极为苛刻。
“卫成,何不去参加武举?”
华应再次开口。
时烨和苏宛平都呆住,对啊,若是卫成去参加,万一中了武状元,也是功成名就,不就可以娶公主了。
卫成怔住,他看向华应和时烨期盼的眼神,最后他看向公主,时嫣也正看着他,眸里似有亮光,往日出现这样的眼神,会让卫成有一种要更加努力的动力,他犹豫不定。
“历来作官的人,哪个不选样貌家世气质好的,如我这样废了一臂——”




农女为商:驯夫有方好种田 第1421章 卫成的难处
第1421章 卫成的难处
时烨打断卫成的话,“你本就立过功勋,你曾经也是一方将领,就因为一臂,岂能抹去,卫成,你该光明正大的参加,而且如今你的左手剑法也练了出来,是时候你该回到我们的身边了。”
“当年在岭南时你与华应是怎么说的,你们卫家独留你一人,你是要光宗耀祖,不可让祖宗埋没的,卫家当年也是大世家。”
时烨的话直击卫成的内心,卫成面色严肃的看向时烨和华应,随即点头,“好,我参加武举。”
桌前几人都松了口气,时嫣眼眶一热,在桌下握紧了苏宛平的手,想来她刚才有多紧张,生怕卫成拒绝吧。
武举考试正是入冬之时,是今年凤帝刻意加的一场比试,许是孔家造反受了影响,凤帝更加倾向于提拔寒门与有能耐的人。
卫成报了名,此事在京城传开,曾经的卫将军回来了,当年的事再次被人翻开了说,孔家没了,想必也不会再有人对付卫将军。
前朝的武举考试,皆是比武艺,武艺高强者得,但自打凤国建立以来,凤帝将这个规矩改了,同样的武状元,不仅要功夫高强,还要懂得策略,有武试也有笔试。
武试多是举重、骑射、步射、马枪,笔试则问孙吴兵法,要答策,也算得上是双武双全者。
卫成正好适合,唯一的缺憾他只有左臂,就骑射上便是一个问题,还有举重,别人是双手举,而他只有单手。
为此苏宛平和公主都担忧起他,时烨和华应却是鼓励他。
京城权贵也是议论纷纷,皆是猜测着卫将军可能赢得这比试?虽说自古当官的,哪个不是相貌堂堂毫无缺憾,但皇上还是准了卫将军的请求。
卫成看到武举比试的内容,他面色微变,留在了王府。
王府校练场上,时烨与卫成正在练骑射。
苏宛平和时嫣站在凉亭上看了许久,看到卫成举起弓箭却没能施展时,两人的心跌入谷底。
此事已经传开,若是卫成不能出个好成绩,那就成了京城权贵的笑柄了。
时嫣心疼的看不下去了,说道:“二嫂,可有法子帮到卫将军?我不要他参加武举了,我只要他平平安安的。”
苏宛平这会儿也没着了,事情已经传开,只有硬着头皮上。
时间不过两个月,这两个月里他要怎么练得出来。
这日,苏宛平和时嫣坐在暖阁里说着话,聊的正是卫成的事,时嫣经过这几日想了个通透,于是说道:“二嫂,我打算将卫成带走。”
“为何?”
苏宛平有些惊讶。
时嫣抹了一把眼角,说道:“不管卫成武举能不能中,我都不在乎,我爱的是他这个人,而不是他的身份与地位,她从小到大虽说养在父母膝下没吃过苦,可是在我看来,只要有卫成的地方,那儿就不苦。”
“他这一次参加武举比试,也非他自愿,堂堂正正站起来,未必只有武举一图,我只要能在他的身边,即使以后都不回京城,我也愿意。”
苏宛平看着公主妹妹,为她的勇气感觉到她欣慰,她看得出来,两人都相爱着对方,偏生有太多的顾虑。
于是苏宛平劝道:“你可知卫成为何一直不想与公主一起远走天涯,那是因为他少年时家中变故,失去亲人后才知可贵,所以他不想你也变成他这样。”
“爱一个人就会为对方着想,这才是真爱,公主,你还是等一等,不管能不能成,这也是卫成愿意去拼的一个机会。”
苏宛平劝着时嫣,然而两人在里头说的话却全部落入外头正要进来的时烨和卫成耳中,两人脚步一顿,本要进去的也只好转身离开。
卫成再一次沉迷于校练场,一只手不能射箭么?一只手不能举重么?
没想这一次卫成骑在高头大马之上,他手中弓扣在了肩头处,仅凭一手,他竟然射中了耙心,一时间将时烨惊住,这样不曾瞄准,是意外还是真本事?
卫成开始在马场练了起来,没日没夜,看得时烨心疼他。
武举的考试慢慢地逼近,关于卫将军武举考试的事,不少人都为此下了赌注,有不少人是赌卫将军赢的,但还是有人不看好,他以前再英勇,可是断了一臂,尤如英雄迟暮,不复当年。
只是谁也没有想到卫成练了这么多年的左手剑,他的左手已经完全取代了右手,甚至更盛。
武举考试这一日,连皇室都是盛装出席的。
孔家造反,凤国损失多名大将,凤帝不想新旧权贵之争越演越烈,于是才更加看重寒门与有才之士,文臣尚且提昌不准恩荫入士,武将也自然如此。
今日苏宛平与公主时嫣一同穿上宫装出席,到了皇家马场,遇上了从小佛堂出来的皇后孔氏,孔氏一头白发却还是让苏宛平看着心疼的。
时烨看到母亲这样,也忍不住上前想搀扶母后,孔氏身边跟着的本是太子与太子妃,时烨过来,孔氏点了点头,却并没有显得多热情,倒是给女儿时嫣召了召手,母女二人一同进入看台,坐到了一起。
苏宛平坐在孔氏右下侧,太子妃坐在左侧,一左一右,孔氏倒也会时不时的问起孙女的情况。
苏宛平将这一切都看在眼中,再看旁边空着的位置,父皇没有同母后一同来,莫非父皇母后也生了间隙?
没多会凤帝来了,身边带着几位朝中老臣,宁相与苏义都在列。
众权贵起身相迎,尤其看到凤帝身边的苏义,他不过是个三品官员而已,竟是站在皇上的身边,与宁相一左一右,倒是受皇上看重呢。
众人起身,皇上落座,他朝身边坐着的妻子看去一眼,仍旧是一身素装宫服,凤帝看着心头一痛,他伸手握住妻子的手。
孔氏挣扎了一下,凤帝却强行将之握紧,孔氏脸色微变。
苏宛平看到时嫣有些心不在焉的盯着马场,她知道她眼下最担心的是卫成的情况,虽说卫成想了办法能骑射了,可是单臂毕竟势弱,她盼着卫成能夺魁首,又盼着卫成能照顾好自己,不能太激进。




农女为商:驯夫有方好种田 第1422章 武举比试
第1422章 武举比试
时烨此时私下里伸手握紧了苏宛平的手,苏宛平朝时烨看去,时烨小声说道:“我算是明白了你上一次说的,平儿,是我没有想周全。”
关于孔凡坤之死,又岂是时烨没有想周全的事,何况后来孔家的尸体也是时烨送回来的,不管如何,时烨就背上了这锅,母后怪他们也是人之常情,只是她替时烨委屈,他又做错了什么,然而时烨却首先想到的是她,生怕她难受。
“再过一些时日吧,想来母后会想清楚的。”
苏宛平知道母后不是蛮不讲理的人,以后还是会想清楚的。
夫妻二人像是被孤立一般,好在他们能自得其乐。
马场上擂起了鼓声,比试要开始了,先是分组骑射,每两人一组,抽签决定。
前头几组人已经比试过,每组淘汰一人,留下的人进入下一轮比试。
倒也是好巧不巧的,卫成抽的对手是京城里小有名气的一位寒门出身的武士,此人姓赵名讳,赵讳出场的时候,苏宛平便打起了精神,此人很壮实,尤其还有一股浑然天生的威慑气势,再看到人家起茧子的手,就知道平素没少练的。
卫成出现了,卫成是精弱型,站在此人身边显得儒雅的多,说卫成是位儒将也不为过。
两人一出场,在场看比试的京城权贵们都憋住了呼吸。
曾经风光一时的卫将军,如今且看他要如何骑射,都说英雄迟暮孤掌难鸣,他要怎么样才能争得这魁首?
凤帝也看向卫成,历来武举没有断臂的应试者,卫成是他特批的,当年的卫将军,与二儿子是兄弟,经过燕北战役,也为凤国立过功勋,如此人才,他为何不将人留下,只可惜卫将军心中难过那道坎,若是能通过武举考试令他重新燃起信心,凤帝是毫不吝啬给他这个机会。
孔氏不动声色的从丈夫手中扎开手,看向一旁的女儿,忽然开口相问:“你离开京城可是为了他?”
原本一脸紧张的时嫣听到这话吓得脸色苍白,她看向母亲,不敢开口。
“若不是卫将军,难道还能是他身边的那个赵讳公子,此人初来京城,不可能与你有交集,而卫将军,他曾救过你一命。”
孔氏面色很平静,看不出喜乐。
时嫣知道无法再瞒,只好点头。
孔氏终于动容,却是半晌没有说话。
时郁朝母亲看去一眼,随即说道:“母后,武举向来是咱们凤国提拔人才的途径之一,想来若是卫将军有这个能耐,即使失去一臂,他也能独挡一面,再为凤国立下功勋的。”
孔氏却是没有接话,只见她手腕中的念珠却又握到了手中,慢慢地转动。
时郁朝妹妹看去一眼,轻不可闻的摇了摇头,时嫣原本要说的话不敢再继续说了。
马场中,卫成与赵讳两人利落的上了马,赢得了不少掌声。
前头有不少障碍物,他们不但要骑射,座下马还得跨过这些障碍物为止。
一般人根本做不到,然而卫成的马术是极为了得的,苏宛平倒是不担心,她担心的要怎么赢了赵讳此人,毕竟两人同时上马的时候皆是如此能耐,瞧着此人名不虚传。
便是凤帝也仔细的看着了,旁边坐着的主考官也相继盯紧了两人。
随即着战鼓一响,两人快速的往前奔腾而去,人与马已经心意相通,跨过几道障碍物,两人皆拿起背上的弓箭,当卫成用残缺的右肩扣住大弓时,座上的权贵们都惊呼出声,不瞟准,他要如何射中耙心?
所有人都憋着呼吸。
此时赵讳却是手法更快,手中的箭先他一步射出,随即卫成的箭也跟着射出,两支箭一前一后朝耙心飞去,赵讳此人的箭法不必说,一但他的箭先中耙心,那么卫成就只能淘汰了。
可是眼下已经慢了一步,显然输赢已定,座上的权贵们一时间都哑口无声。
孔氏身边坐着的时嫣,此时却是下意识的起了身,眼眶里莫名有酸意,难道卫成会在第一场比试就被淘汰下来么?
然而在众人都以为输赢已定的想法时,没想卫成的箭竟然追上前头的箭,同时钉入耙心,令在场的所有人都震惊了。
苏宛平也是紧张的握住了时烨的手,卫成竟然射中了,一箭中耙心,即使双手齐全的人也未比如此,这可谓是有百步穿扬之功,他左手的力道竟然如此之大。
然而大家都不知道,为了能单手举重,卫成将左手练的力量是人家双手的力量,如今不过是射了一箭,那自是力道足的。
1...388389390391392...46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