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女为商:驯夫有方好种田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珍禾
时烨想了想,也同意了,他发觉这婆媳之间又出什么事儿了,既然母后不说,媳妇也不说,时烨也没有再问,只说道:“平儿,不管出了什么事,我都支持你,只是母后年纪大了,你让着一点儿,不过当然也得讲道理的那种,我相信平儿自有分寸的。”
苏宛平听到这话,她也发现时烨似乎变了一些,可能是这一次母后生了一场重病,也或许是这一次入京城,更或者是时烨已为人父,他开始体谅起父母的感受了。
以前的时烨却是不会这么想也不会这么做的。
苏宛平是欣慰的,她与母后意见不同,但她不会阻止时烨孝顺自己的母亲,原本她还想将驸马的事说出来的,她又担心时烨知道后一气之下杀到孔家去,此事不宜闹大,毕竟是公主带了绿帽子,丢脸的事。
不过公主离开京城的事却是告诉了时烨,她今个儿已经向各地传了消息,暗中留意着,知道公主的消息就传回来,不过她怀疑公主是去了岭南了。
时烨听到妹妹又离京出走,他有些郁闷,“她可有带护卫在身边?”
苏宛平摇头,“要是带护卫哪还能走得脱,我给卫成传了消息,想来卫成会去找她的,咱们也给妹妹一点时间。”
时烨担忧着,却也只好听了媳妇的话。
农女为商:驯夫有方好种田 第1352章 被拘宫中
第1352章 被拘宫中
反反复复想了一日一夜的孔氏忽然想到一事儿来,一夜失眠,第二日天才亮,就派人召苏宛平和阮氏入宫。
好久没有辰时入宫请安了。
苏宛平这一次入宫没有带小时菡,在宫门处与阮氏相遇,两人一同到了凤栖宫。
殿前,孔氏屏退了下人,她昨个儿从太子府回来,细细回想儿媳妇的话,想到一事来,沉声问道:“宛平,你昨个儿说若是公主和离另嫁良人?你是不是有什么瞒着我,还有你们是不是知道公主到底去了哪儿?”
苏宛平和阮氏暗自捏了一把汗,母后缓过神来了,这是秋后算帐了。
苏宛平支吾着,“母后,我只是打一个比方。”
孔氏却是不信的,她看着两儿媳妇,知道苏宛平狡猾,难以问出来,于是看向太子妃。
然而这事上,太子妃是真不知道,苏宛平也不曾与她提起,毕竟上一次岭南的离开,是公主与卫成分别,有可能一辈子都不会再见,所以这种没有结果的事,她没有必要告诉太子妃。
阮氏一脸茫然的样子,孔氏信了,她是真不知了。
于是孔氏再次看向苏宛平,“你不要替她掩瞒了,嫣儿是不是去了岭南?”
苏宛平不想在长辈面前撒谎,可是她也不能说,只好沉默。
孔氏却是生气的,她气对女儿上一次的纵容,也气苏宛平必定知道岭南发生的事却不告诉她。
“今个儿你们若不能说出是谁,你们就不要出宫了,你们不说话,我就在这儿等着。”
孔氏气极了。
苏宛平只好看向孔氏,问道:“母后,如果你知道妹妹去了哪儿,母后会将妹妹找回来么?”
孔氏愣住,她想了想,叹了口气,“我只想知道她是否平安,若是她安全,就由她出去放松放松吧。”
“如果妹妹说若是母后不答应和离,她就不回京城呢?”
“她敢。”
孔氏怒了。
“母后,我就知道你不会这么容易放手的,所以我不能告诉你妹妹在哪儿,就算母后要将我留在宫里,那我就留在这儿好了。”
“你……”
孔氏郁闷的看着她。
苏宛平老神在在,一副留下来的样子。
于是婆媳三人耗了半日。
午膳时,倒是在一起吃的,吃过午饭,孔氏就气呼呼的去歇晌了。
苏宛平与阮氏在御花园里走了走,阮氏也忍不住问道:“宛平,妹妹是不是真的有心仪的人了?”
苏宛平也不瞒她,点了点头,她接着说道:“你还记得卫将军吧,那日为了护我们,他断了一臂。”
“居然是卫将军。”阮氏惊讶的捂着嘴,呆呆地看着她,苏宛平却是点了点头。
半晌后,阮氏平静下来,若是卫将军,她会一直为妹妹好好瞒着的,她们都欠卫将军一命,他用一条手臂救回的她们。
若是公主能与卫将军走到一起,那就是最好不过了,而且她们相信卫将军一定会对公主好的。
到了傍晚,孔氏也没有叫洪公公给两人安排住的地方,一副任由两人的样子。
苏宛平就自告奋勇的叫洪公公派宫人收拾两间屋子出来,她跟太子妃今个儿住宫里。
洪公公听着,只觉得头大,屋子还是先收拾出来吧,住不住那都不太肯定的,毕竟还有一个逍遥王在,一但回府没有看到逍遥王妃,那还不得找宫里来。
果然如洪公公所料,时烨找上门来了,天都黑透了,府上小时菡一日不曾见到母亲,已经哭开了,便是乳母也安置不好。
时烨一回去,心就郁闷了,叫三木陪着弟弟,他却匆匆入了宫。
孔氏看着这个匆匆而来的大儿子,就知道他是来做什么的了,郁闷的同时,倒也没有说了什么。
苏宛平和阮氏就这么出了宫,什么也没有问出来,许是母后想了一日又想开了,准她们回去了。
太子殿下不曾来接阮氏,苏宛平想送手帕交回府,阮氏摆手,她早已经习惯了,也不曾抱过希望的。
回去的路上,时烨问起苏宛平,今个儿又是为了什么事入宫,苏宛平将母后所问的事说了,时烨一听,皱眉,说道:“要不直接跟母后说说,向母后求求情。”
苏宛平摆手,“如果说了,卫成就麻烦了,换作别人,或许行得通,但卫成还有一个问题,他杀了孔琼。”
时烨一听到这儿,他也不再多说了,媳妇说的对,表妹是母亲的逆鳞。
这边夫妻两人安生的回了王府,那边阮氏回到太子府,下马车时,她朝天际看了一眼,只觉得太子府是如此的冷清。
阮氏入了东院,得知太子已经回来,不过一回来就入了书房,她也没有再多问,更没有像往日那样做些吃食送过去,而是洗漱一番后早早的休息去了。
书房内,时郁忙到了天黑,刘公公再次上前相问,可要送上夜宵,时郁这会儿反应过来,放下手中的政务,说道:“去东院吧。”
刘奇反应过来,看着要起身的太子殿下,他只好解释道:“太子妃已经歇下了。”
时郁微微一愣,这么早就歇下了,最近倒是不曾吃过太子妃做的饭菜了,他忽然有些怀念。
刘奇又忍不住提了一句,“殿下,太子妃今个儿被召入宫,到傍晚方归。”
时郁有些意外,“为何入宫一日?”
刘奇自是不知。
时郁想了想,说道:“那去九娘那儿吧。”
好久不曾去九娘那儿,他忽然很想吃烧鹅,这种感觉很强烈。
于是主仆二人往西院去。
九娘坐在灯下,手里是她新做的衣裳,身边的嬷嬷忍不住劝道:“主子,不如早些歇息,夜里光线不好,对眼睛也费劲。”
九娘手中动作一停,盯着眼前的烛火发呆,她除了给太子殿下做些衣裳有些寄托外,似乎没有什么可以做的,这个东宫,如同一座牢笼,她虽说自由实则处处受拘束。
有时候她会想,若是当初她没有成为侧妃,而是一个普通的厨娘,最后嫁给了普通人家,是不是她就要过得自在一些呢?或许她都已经生下了孩子也说不定。
农女为商:驯夫有方好种田 第1353章 不忍下手
第1353章 不忍下手
九娘这么想着,又埋头准备接着做衣裳,嬷嬷还要相劝,外头有下人的声音传来,“恭迎殿下。”
屋里主仆听着吓了一跳,太子殿下来了?
主仆两人感觉到不可思议,立即手忙脚乱的起身,做了一半的衣裳放进了篮子里。
才起身,时郁就已经进来了。
九娘随即上前行礼,时郁叫她起身,独自走上主座上坐下来,看向九娘,感觉她瘦了不少,莫不是府上伙食不好,记得没错,九娘的院里是有小厨房的。
“给我做一只烧鹅来吃。”
九娘愣住,随即内心一喜,连忙应下了,嬷嬷也是高兴坏了,主仆二人赶紧下去忙活。
小厨房内,九娘激动的眼眶里有了泪意,她挽起袖子,亲自给鹅肉抹上酱料。
嬷嬷在一旁帮着打下手,眼看着烧鹅的香味出来了,她立即看向厨房里的其他下人,将他们屏退出去。
小厨房内只有主仆两人,嬷嬷忽然开口,“主子,今个儿晚上可是大好的机会,叶护卫不在,来的只是刘公公呢。”
九娘呆了呆,她有些不解的看着嬷嬷。
嬷嬷见主子没听懂,于是说道:“我再做一桌好酒菜招呼刘公公,主子只管去做自己的事。”
随即那嬷嬷从怀里拿出一个药包,九娘拿起来闻了闻,嬷嬷便说道:“不伤身的,抹在烧鹅的身上,今晚或能成就主子,奴婢已经想清楚了,待明日事发,奴婢就去请罪,奴婢一命若能换得主子的前程,奴婢死而无憾。”
“嬷嬷。”
九娘一脸感激的看着她,可是她看着手中的药却是犹豫了,两年了,殿下不曾踏入西院,如今好不容易有这一个机会,她若是得一夜雨露,是不是就能怀上孩子,到时母凭子贵,如同逍遥王妃一般。
九娘的心蠢蠢欲动。
嬷嬷却是起身出去守着了。
没多久之后,九娘将做好的烧鹅亲自送了来,时郁闻着熟悉的味道会令他有一种心安之感。
时郁吃得很安静,九娘在一旁服侍,心情很复杂,那嬷嬷却是悄悄地退下,并找刘公公吃菜喝酒去了,小院内外的下人都已经退到了垂花门外,里头主子但凡发生点儿什么事,有什么动静,也不会有人听得到的。
时郁食欲好,他吃了一只烧鹅后又喝了两坛酒。
夜深了,时郁想要回去,九娘忍不住上前劝道:“殿下,要不就歇在九娘这儿。”
时郁一听,面色微沉,看向九娘,想起两人还曾有过一次,虽然他没有追责,但她那点儿小心思还是懂的,九娘已经是他的女人,只是他不想碰,他想要的女人从来都不是后院里的这一群女人,中可惜错过了。
时郁摆手,“你好生呆着,若是在府中受了委屈,大可来告诉本宫。”
时郁走了,九娘将他送到门口。
那嬷嬷早已经跟刘公公候在了外头,嬷嬷原本还想着吃了这么久,多半是成事儿了,没成想太子殿下衣裳齐整的从里头出来,这一下嬷嬷的心情有些复杂起来。
时郁离开小院,九娘站在门口望了很久,即使早已经看不到了身影。
嬷嬷却觉得可惜了,说道:“主子为何不下手。”
九娘回头看向她,说道:“你是我兄长送来的,也是我在这深宫后院里最信任的人,平素有你做伴,我也不觉得孤寂,若是你以后不在我的身边了,我活着也不会开心。”
嬷嬷心中感激,原来是主子舍不得她死,只是一但做了这样的事,那自然是要替主子出来承担罪行的,不然事后不好交代。
主仆两人觉得惋惜的同时又觉得庆幸,虽说是错过了,但主仆之间的感情却越发深厚了。
太子殿下深夜去了九娘的院里,此事在后院传开,太子妃知道了,她似乎没有什么反应,可把身边的嬷嬷给急坏了,殿下这两年来,都不曾去过西院,皆是来东院的,这一下太子妃再不上点儿心,九娘又要重新受宠了。
而阮氏却仍旧我行我素,她不再对太子上心,若是在府中过得不舒服,她就去找苏宛平,逗弄着小时菡,时间总是过得很快。
而太子府西院里住着的几人却都动了心思。
西夏公主李氏,她知道太子妃将她保下,以及太子并没有处罚她的原因,她舅舅要来了,西夏派来了使臣,凤国就不能处置她,再说只是她身边的丫鬟犯事,而并不是她犯下的事。
只是她的肚子,再这么下去,可不好掩瞒,她得想个法子,正在她想破脑袋的时候,就听到了九娘又受宠的消息,有意思,太子这是跟太子妃吵架了么,都不去东院来西院了。
只要到了西院,她都是有机会的,她得想个周全的法子来。
而时郁,自那夜之后,许是有些与太子妃赌气的成分,接连几夜都来九娘这儿,九娘给他做的里衣被时郁发现了,他劝九娘不要再做了,他的衣裳都有专人准备,不必辛苦她们。
但九娘的这一份心,时郁还是有些心软的,给九娘赏赐了不少珠宝药材,再一次让西院里的几人看到了九娘的受宠。
小院里夜里飘香,多半就是太子殿下来了,那食物的香味让周围几处院子的人都闻着了,孺人胡氏,她已经有好几夜不曾眠,每次太子殿下来,她便站在墙角。
早几年前入东宫之时,她那时很骄傲,毕竟她并不在乎殿下宠幸谁,可是现在她年纪大了,胡家的地位在京城也很尴尬,家族长辈开始催着她,若是再不能怀上子嗣,不仅她没有用处,胡家在京城也不过是三四流的小世家,随时都有可能被人踩在脚下的时候。
若是在京城里过得颤颤惊惊,倒不如外放地方官员,还能过得自在一些。
胡霁并不想争宠,可是现实逼着她不得不低头,她的确有心想去结交九娘,两年才让西院有一丝希望,谁都不想放弃。
清晨,胡氏带上胡家送来的好礼,亲自去了九娘的院里,她想见太子一面,或能有机会呢。
农女为商:驯夫有方好种田 第1354章 西夏使臣
第1354章 西夏使臣
没想当胡氏过来的时候,竟然同时也看到了西夏公主身边的丫鬟,看来西夏公主也想借着九娘起势呢,先前那丫鬟做出来的丑事还不嫌丢人么?
九娘却是看着这两拔人,内心似明镜,她谁也没有得罪,但谁也没有答应,只说等待时机吧。
胡氏在九娘这儿陪了她半日,两人以前是挺能说到一起的,那时候胡氏有意结交,毕竟初来乍道,后来发现没有什么希望,也就不来了,转眼两年过去,她又来结交,的确是目的太明显,九娘不爱搭理也是正常。
朝中,西夏使臣到了,正是西夏国国舅爷聂禀,上一次送公主过来和亲的这一位,自是来了京城,还是熟识的。
这一次聂禀过来,是来送西夏进贡之物,以表示两国友好,凤帝龙颜大悦,聂禀乘机想见西夏公主,凤帝也同意了。
这日时郁将聂禀带回府上,便由着他去了西院见公主。
聂禀才入院中,西夏公主身边的下人就将院门关上了,还将下人屏退到垂花门外去了。
内室里,聂禀看着脸色有些苍白的侄女,有些疑惑的问道:“公主这是生病了?”
西夏公主却是哭了,随即说道:“舅舅,上次信里跟你提过的,就是那位驸马孔滇,如今已经怀上了孩子,该如何是好啊?”
聂禀听后如晴天霹雳,气极败坏的说道:“你怎么同你母亲一个德性,你……”
聂禀发现自己说漏了嘴,李氏却是呆呆地看着舅舅,“舅舅,你的意思是,我……我不是父皇亲生的?”
聂禀拍了自己一嘴,说道:“这些事就不必再说了,眼下是你的事,你打算怎么办?是留还是不留?”
李氏一脸坚定的说道:“生下来,必须是太子的孩子。”
聂禀沉思起来,若是生下来可不好办,凤国太子可不是西夏国君,精明的很,又对侄女儿似乎没有什么情义,此事倒是不太好办,不过也不是不能办。
于是聂禀说道:“你母亲当年用过的一支醉香,这一次我带上了,好在我带上了,那可是世间仅有的配方,此香点上,喝过酒的人会很快醉倒,神不知鬼不觉,不沾酒的人是没事的。”
“你可有把握与太子单独一屋,还能劝他喝酒吃菜?”
李氏摇头,“太子根本不来我的屋里。”
“那你可得想办法,若是他不来,你有醉香又有何用,当年你父皇可是迷恋上了你的母亲,才施以伎俩,得到今日之地位,而凤国太子若不能来你房里,就根本没有了用处。”
李氏想了想说道:“舅舅,将东西给我吧,我会想办法的,舅舅你再帮我去外头做一件事,帮我抓个人,将之藏起来。”
于是李氏在聂禀耳边低语了几声。
聂禀应下了,两人也不能见面太久,匆匆说上几句话,连茶水都来不及喝,聂禀就走了。
今个儿太子府举宴款待使臣,时郁亲自相陪。
宴间,时郁忽然开口问聂禀,问起西夏国边关为何守城军增加了一倍,是何缘故。
聂禀一听,额头冒汗,果然这凤国太子有能耐,那可是秘密增加的一些暗线,怎么也被这凤国太子知晓了,便是西夏国境内,知道此事的人也不多。
聂禀想要说几句漂亮话,将此事掩瞒过去,时郁却是面色严肃,可不是同他开玩笑的,直接说起这边防布守,先前可是承诺了的,大家都不能在边防增兵,是为诚意。
然而聂禀却觉得西夏国总是看不透凤国在绥州城的布属,毕竟先前让了城池,虽说不确定在新得到的城池之地,可是不得不防,如今稍微有了一些动静,对方就知道了,当真是可恶。
时郁责令西夏国将多余增兵全部撤走,否则不要怪凤国开战。
而且此时聂禀就在凤国,若是两国开战,他与西夏公主便是战前祭品,依着聂禀平素的自私性子,自是为了自己与侄女的安危要紧。
于是当天回去使臣府上,就立即给西夏国国君写信,将此事说明了。
御书房内,凤帝不在,只有兄弟二人,时烨抬头看向兄长,“哥,你是怎以知道西夏国边境增兵的事?”
时郁的脸上神色未明,有一桩事,弟弟永远都不知道,当年父皇在燕北潜邸之时,时家能活到后来,还能打进中原,靠的就是这些细作。
时家以前的禁营,直到入主中原,父皇才命他解散,不过他却并没有,而是成为了他的专属,多么好用的细作,他为何不好好利用呢。
只是有些事情,弟弟知道的多了也不是什么好事,于是说道:“只是我故意诈聂禀的,他不经吓,于是全招了,两国之间,自是都有防备,既然咱们能想到的,他们也不可能想不到,为了长久计,自然也要让他们有些畏惧才行。”
时烨看着兄长,不得不佩服,“果然这江山大业交给兄长最是放心,我瞧着我还是不适合打理这些政务,要不还是像以前一样,将京师营交给我吧,我还是喜欢每日操练士兵,风里来雨里去的。”
时郁皱眉,郁闷的看着弟弟,“你能有点儿出息么,将来你岭南的封地,也得你自己好好打理,你莫不是打算将这一切都交给你妻子苏氏来管?”
时烨还当真有这一份心,想必他家媳妇必定能管制好,而他只要管着军营即可。
时郁看着弟弟这表情,却是什么都明白了,“此事若是父皇知道,苏氏怕是要遭殃的,你还是好好的呆在这儿。”
时烨不说话了。
太子府后院,九娘早早的准备好拿手好菜,就等着殿下过来了。
这时西院的李氏与胡氏相继过来,李氏软禁了的,可是这西院相通,相隔也不远,倒是就在西院里走动一下,是不成问题。
胡氏看到李氏,与九娘说了一会儿话就起身走了,也不想与李氏多做交流。
屋里只剩下李氏与九娘时,李氏却是问道:“九娘,听说你兄长在京城做了一个小吏,不知他如今怎么样了?可是生活顺遂?”
农女为商:驯夫有方好种田 第1355章 威胁九娘
第1355章 威胁九娘
九娘一听,心中一惊,她看向李氏。
就在这时,嬷嬷匆匆进来,原来西边小门那处,九娘的嫂嫂过来了,说是兄长不知去向,却收到一封信,若不能交出一千两赎银,就等着收尸。
嬷嬷在九娘耳边低语了几声,九娘惊得立即起了身,她朝李氏福了一礼,就匆匆往外走。
果然嫂子在花厅里候着,一问之下,是她哥哥在街头巡逻时被人带走,这些人功夫高强,一看就是强匪,一千两银子,九娘哪来的有,她想到殿下的赏赐。
于是回屋准备去拿首饰交给嫂子典当,没想此时李氏还没有走,看到她慌乱的进来,随即又看到她拿到了首饰出来,李氏便开了口,“九娘莫不是忘记了,皇家之物能用就是不能典当,那是违法的,而且皇家之物皆有印记,查得出来的,九娘这是要冒险么?”
九娘一听,心中惊骇,她想起来了,赏下来的东西里,的确都有印记,这么一说,她不敢动了。
李氏却接着说道:“咱们相交这么好,若是你急需要银子,我还是能帮上手的,只是也希望九娘能答应我一件事。”
九娘到这会儿也对李氏心存疑惑起来,她将首饰放下,屏退了屋里的下人,面色冷淡的看向李氏,“我哥是被你抓的?”
李氏摆手,“不是我抓的,不过我知道此事,一千两银我可以给你,但你必须答应我一桩事,同时我还能保证你兄长以后都不会出事。”
九娘心里头不是滋味,在这后院里头,她明明是侧妃,她却处处受限制,就因为她没有一个好家世么?
九娘沉声说道:“你想接近殿下?我不会准的。”
猜你喜欢